CN218437431U - 一种市政道路快速排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市政道路快速排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37431U
CN218437431U CN202222979106.3U CN202222979106U CN218437431U CN 218437431 U CN218437431 U CN 218437431U CN 202222979106 U CN202222979106 U CN 202222979106U CN 218437431 U CN218437431 U CN 2184374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age
guide plate
primary
overflow
oblique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7910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子晖
王绍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Jingca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Jingca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Jingca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Jingca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7910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374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374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374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道路排水建设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道路快速排水结构。所述的一级排水槽结构由V型排水槽、溢流排水网板、次级斜导流板、初级斜导流板组成;所述的V型排水槽上端的两耳边通过溢流排水网板连接有外扩的次级斜导流板,次级斜导流板的上端通过溢流排水网板连接有外扩的初级斜导流板,初级斜导流板与市政道路地基内部连接;且初级斜导流板与次级斜导流板之间呈斜向下的阶梯结构。它采用叠套式排水结构,实现双重排水结构,另外,采用浸没溢流的方式避免树叶堵塞排水孔,提高溢流排水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市政道路快速排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道路排水建设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道路快速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在城市建设中,路面排水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在下雨时,良好的路面排水设计能够减少路面积水,提高抗洪能力;在下暴雨时,雨水容易在这种路面上汇集导致内涝;由于截水沟往往设置于道路的两侧,雨水需要向道路的两侧流动直至进入截水沟后才能被排出,道路的排水能力因此受到限制;传统的排水系统采用单通道排水管道,排水管径限制了最大流量,应对暴雨、洪涝能力较差;且排水格栅容易被树叶等杂物堵塞,严重影响排水效率;为了满足城市快速排水的需求,提供具有双重排水能力、防排水堵塞的一种市政道路快速排水结构。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市政道路快速排水结构,它采用叠套式排水结构,实现双重排水结构,另外,采用浸没溢流的方式避免树叶堵塞排水孔,提高溢流排水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市政道路地基、组合排水槽、进水格栅、支撑托举梁、一级排水槽结构;所述的市政道路地基的一侧设置有组合排水槽,组合排水槽的上端右侧通过进水格栅与市政道路地基表面连通;所述的组合排水槽的内部通过支撑托举梁连接有一级排水槽结构,其中,所述的一级排水槽结构由V型排水槽、溢流排水网板、次级斜导流板、初级斜导流板组成;所述的V型排水槽上端的两耳边通过溢流排水网板连接有外扩的次级斜导流板,次级斜导流板的上端通过溢流排水网板连接有外扩的初级斜导流板,初级斜导流板与市政道路地基内部连接;且初级斜导流板与次级斜导流板之间呈斜向下的阶梯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的次级斜导流板最高点距离V型排水槽底高度H大于等于初级斜导流板最低点距离V型排水槽底高度h,使次级斜导流板、初级斜导流板之间的排水口形成浸没式溢流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的一级排水槽结构与组合排水槽组合形成双重排水槽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的一级排水槽结构的上边沿与进水格栅内侧保持在同一高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次级斜导流板、初级斜导流板与水平面45-60度的倾斜角度。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1、它采用叠套的方式将内外排水槽结合在一起,实现常规排水与大流量快速排水两种模式;以满足市政路面排水需求,减少路面积水;
2、常规排水槽采用浸没式溢流排水结构,只有排水口被完全浸没式才能够进行排水,避免漂浮的树叶或者堵塞排水孔,提高排水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级排水槽结构5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浸没溢流排水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市政道路地基1、组合排水槽2、进水格栅3、支撑托举梁4、一级排水槽结构5、V型排水槽50、溢流排水网板51、次级斜导流板52、初级斜导流板53、排水口5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参看如图1-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市政道路地基1、组合排水槽2、进水格栅3、支撑托举梁4、一级排水槽结构5;所述的市政道路地基1的一侧设置有组合排水槽2,组合排水槽2的上端右侧通过进水格栅3与市政道路地基1表面连通;所述的组合排水槽2的内部通过支撑托举梁4连接有一级排水槽结构5,其中,所述的一级排水槽结构5由V型排水槽50、溢流排水网板51、次级斜导流板52、初级斜导流板53组成;所述的V型排水槽50上端的两耳边通过溢流排水网板51连接有外扩的次级斜导流板52,次级斜导流板52的上端通过溢流排水网板51连接有外扩的初级斜导流板53,初级斜导流板53与市政道路地基1内部连接;且初级斜导流板53与次级斜导流板52之间呈斜向下的阶梯结构。
其中,所述的次级斜导流板52最高点距离V型排水槽50底高度H大于等于初级斜导流板53最低点距离V型排水槽50底高度h,使次级斜导流板52、初级斜导流板53之间的排水口54形成浸没式溢流结构。当雨水从进水格栅3进入沿着初级斜导流板53与次级斜导流板52向下流淌进V型排水槽50的内部进行常规排水,当外界积水增大V型排水槽50的内部水位上升;当水位淹没排水口54后液体才能够透过溢流排水网板51进出入到组合排水槽2内部,这种浸没溢流方式能够有效的避免雨水中漂浮的杂物堵塞排水口54,提高排水效率。
另外,所述的一级排水槽结构5与组合排水槽2组合形成双重排水槽结构。一级排水槽结构5作为基础排水使用,V型排水槽50排水系统管道连接,组合排水槽2与雨洪排水通道连接;V型排水槽50与组合排水槽2连接两组不同的排水系统中。
进一步,所述的一级排水槽结构5的上边沿与进水格栅3内侧保持在同一高度;进水格栅3采用大口径结构,能够将树叶与杂物一起吸附;所述的次级斜导流板52、初级斜导流板53与水平面45-60度的倾斜角度。雨水通过进水格栅3快速进入到一级排水槽结构5,一级排水槽结构5采用开放式水槽结构,能够有效的避免排水堵塞的问题。次级斜导流板52、初级斜导流板53的倾斜角度能够提高导流速度,并能调节排水口54内外端口的高度差,起到更好的防堵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叠套的方式将内外排水槽结合在一起,实现常规排水与大流量快速排水两种模式;以满足市政路面排水需求,减少路面积水;常规排水槽采用浸没式溢流排水结构,只有排水口被完全浸没式才能够进行排水,避免漂浮的树叶或者堵塞排水孔,提高排水效率。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5)

1.一种市政道路快速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市政道路地基、组合排水槽、进水格栅、支撑托举梁、一级排水槽结构;所述的市政道路地基的一侧设置有组合排水槽,组合排水槽的上端右侧通过进水格栅与市政道路地基表面连通;所述的组合排水槽的内部通过支撑托举梁连接有一级排水槽结构,其中,所述的一级排水槽结构由V型排水槽、溢流排水网板、次级斜导流板、初级斜导流板组成;所述的V型排水槽上端的两耳边通过溢流排水网板连接有外扩的次级斜导流板,次级斜导流板的上端通过溢流排水网板连接有外扩的初级斜导流板,初级斜导流板与市政道路地基内部连接;且初级斜导流板与次级斜导流板之间呈斜向下的阶梯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快速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次级斜导流板最高点距离V型排水槽底高度H大于等于初级斜导流板最低点距离V型排水槽底高度h,使次级斜导流板、初级斜导流板之间的排水口形成浸没式溢流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快速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排水槽结构与组合排水槽组合形成双重排水槽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快速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排水槽结构的上边沿与进水格栅内侧保持在同一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快速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次级斜导流板、初级斜导流板与水平面45-60度的倾斜角度。
CN202222979106.3U 2022-11-09 2022-11-09 一种市政道路快速排水结构 Active CN2184374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79106.3U CN218437431U (zh) 2022-11-09 2022-11-09 一种市政道路快速排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79106.3U CN218437431U (zh) 2022-11-09 2022-11-09 一种市政道路快速排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37431U true CN218437431U (zh) 2023-02-03

Family

ID=850753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79106.3U Active CN218437431U (zh) 2022-11-09 2022-11-09 一种市政道路快速排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374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06333B (zh) 一种雨水收集系统及铺设该雨水收集系统的建筑物
CN208395895U (zh) 屋顶花园雨水收集回用系统
CN106499041A (zh) 一种排水泵站集水池高效截污系统
CN208280268U (zh) 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结构
CN218437431U (zh) 一种市政道路快速排水结构
CN104826369A (zh) 回转式平流沉淀池
CN210458845U (zh) 一种市政道路初期雨水排放系统
CN209669977U (zh) 一种水力混合雨水管网
CN104831682B (zh) 一种增大城市河道蓄水量的蓄洪防涝装置
CN206529878U (zh) 一种市政排水社区雨水调蓄池
CN211172343U (zh) 一种鱼腹式可调堰
CN207553195U (zh) 一种虹吸式雨水收集系统
CN209144772U (zh) 一种预制拼接式水渠
CN212294975U (zh) 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用溢流井
CN210032043U (zh) 具有分流功能的雨水口
CN104878823A (zh) 一种合流管道初期雨水截流蓄排系统及蓄排方法
CN112064769A (zh) 一种耦合式雨水管网优化结构
CN207647052U (zh) 建筑雨水系统
CN112302380A (zh) 一种伞形建筑用排水钢架
CN112482533A (zh) 河道雨水排水口的设置方法和河道雨水排水系统
CN213359152U (zh) 一种钢结构雨棚
CN216766172U (zh) 一种新型雨水收集池
CN212934319U (zh) 一种变压器防积水保护装置
CN215857982U (zh) 一种老旧小区雨水综合利用系统
CN219690927U (zh) 一种房屋屋顶防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