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35580U - 一种间歇式炭化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间歇式炭化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35580U
CN218435580U CN202222504732.7U CN202222504732U CN218435580U CN 218435580 U CN218435580 U CN 218435580U CN 202222504732 U CN202222504732 U CN 202222504732U CN 218435580 U CN218435580 U CN 2184355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spiral
combustion
carbonization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0473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勇
张建广
孔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esokun Industrial Carbon Planning And Research Institute Yunn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esokun Engineering Planning And Research Institute Yunn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esokun Engineering Planning And Research Institute Yunn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esokun Engineering Planning And Research Institute Yunn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0473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355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355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355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50/00Technologi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uel of non-fossil origin
    • Y02E50/10Biofuels, e.g. bio-diesel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间歇式炭化炉,包括炭化室、螺旋出料器、燃烧室、循环水降温室、斗式提升机、螺旋进料器,本实用新型设置螺旋进料器和螺旋出料器,自动螺旋进出料,炭化一次之后,生物炭出料异位冷却,炭化室无需冷却,出料后再次装料,间歇式进行炭化。

Description

一种间歇式炭化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间歇式炭化炉,属于炭化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农业废弃生物质大都采用野外焚烧,但是野外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研究人员建议将生物质进行炭化处理,助力碳中和,增加土壤碳含量是未来实现碳中和重要途径,对田间地头廉价的秸秆进行就近原位炭化是提高土壤碳汇理想手段;但是生物炭成本偏高,生物质秸秆收购运输费用达到了约1000元/吨,生物质本身成本小于200元。生物炭生产和原料获取成本太高,导致生物炭用于活性炭生产品质低、利润低,农业应用价格高、销量低。目前,进一步降低生物炭的生产成本是农业秸秆资源化的关键。而生物炭生产成本主要在原料运输、生产场地、能源消耗三个方面。
目前卧式炭化炉多用于原木炭化,秸秆炭化生产效率低;螺旋进样连续式炭化炉对秸秆含水率要求高,而且保证生物质产量和停留时间,设备普遍超过12米,难以移动并对能源供给要求高。以上两大常规炭化设备均存在各自的问题,不利于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间歇式炭化炉,可以自动进料,自动出料,方便移动,太阳能供电,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间歇式炭化炉,包括炭化室1、螺旋出料器4、燃烧室9、循环水降温室10、斗式提升机17、螺旋进料器23,燃烧室9设置在炭化室1下方,斗式提升机17设置在炭化室1侧面,斗式提升机17的料斗22底部出口正对螺旋进料器23一端,螺旋进料器23另一端横向进入炭化室1内,炭化室1顶部设置烟气排放管20,炭化室1内还设置翻料器26,翻料器26位于螺旋进料器23下方,炭化室1底部角落设置出料口,出料口上设置出料闸门2,出料口下方为螺旋出料器4,螺旋出料器4设置在出料筒内,出料筒另一端设置生物炭出料口5,出料筒为双层结构,双层结构内设置冷却水,出料筒上与生物炭出料口5相同的一端设置冷却水出口6,冷却水出口6连接螺旋管道34,螺旋管道34设置在循环水降温室10内,循环水降温室10一端设置冷空气入口11,冷空气入口11与螺旋管道34的冷水出口12处于一端,冷水出口12通过循环泵8与出料筒一端的冷却水进口7连接,循环水降温室10另一端设置热空气出口15和螺旋管道34的热水进口13,热空气出口15与抽风机组16连接,抽风机组16与燃烧板14连接,燃烧板14设置在燃烧室9内,燃烧室9侧面连接废气排气管19,废气排气管19另一端插入废气吸收装置18内;炭化室1顶部的烟气排放管20连接抽风机组16。
所述翻料器26包括转动轴、转动叶,转动叶通过固定架设置在转动轴上,转动叶为四方块结构,四方块结构的六个面分别为A面、B面、C面、D面、E面、F面,A面与固定架连接,B边与A面相对,C面和D面相对且均为向下凹陷的弧面,E面和F面相对且E面面积小于F面面积,E面端靠近出料口。
所述抽风机组16包括抽风机Ⅰ28、抽风机Ⅱ29,燃烧板14为多根相连的双层管道组成,管道上设置多个燃烧头31,双层管道中的内管道33连接烟气管道抽风机Ⅰ28,抽风机Ⅰ28连接烟气排放管20,中间夹层的外管道32连接热空气抽风机Ⅱ29,抽风机Ⅱ29连接热空气出口15。
所述循环水降温室10设置多块空气导流板30,空气导流板30沿着螺旋管道34与其交叉并均匀布置。
所述出料闸门2一端连接电机Ⅰ3的输出端,出料闸门电机为伸缩电机,伸缩电机伸缩带动出料闸门前后移动;所述翻料器26与电机Ⅳ35连接,电机Ⅳ35控制翻料器26转动;螺旋进料器23与电机Ⅱ24连接,电机Ⅱ24控制螺旋进料器23运行;螺旋出料器4与电机Ⅲ25连接,电机Ⅲ25控制螺旋出料器4运行。
所述废气吸收装置18内装有碱液,用于吸收酸性气体,废气吸收装置18顶部设置净化气出口,将净化后的烟气排空。
所述炭化室1、燃烧室9外部设置保温层21。
所述间歇式炭化炉还包括光伏发电板27、蓄电池组36、外壳,炭化炉主体设备放置在外壳内部,外壳侧面通过伸缩杆打开,光伏发电板27设置在外壳顶部和侧面,外壳箱体内安装炭化炉主体设备可以保护设备,光伏发电板27与蓄电池组36连接,蓄电池组36与电机Ⅰ3、抽风机组16、斗式提升机17、电机Ⅱ24、电机Ⅲ25、电机Ⅳ35连接;在整个炭化设备外部设置外壳,一方面为了美观和保护炭化主体设备,另一方面在外壳外部安装更多的太阳能板,炭化炉在运行过程中展开箱体用于遮阳和发电,为炭化炉电机、风机、循环泵等设备提供大部分的电能和相对舒适的工作环境。
本实用新型设置螺旋进料器和螺旋出料器,自动螺旋进出料,炭化一次之后,生物炭出料异位冷却,炭化室无需冷却,出料后再次装料,间歇式进行炭化。
本实用新型设备集成化程度该,设备更加紧凑,减小占地面积,兼顾产量体积更小,
本实用新型间歇式出料,对生物质水分含量要求低,传统连续式炭化炉需要配置烘干设备。
本实用新型电能要求低,传统连续式炭化炉所有设备都在一起运行,设备电功率高,本设备除两台抽风机一直运行外,其余设备交替运行,电能供应需求低。
本实用新型移动式炭化是生物炭生产的理想模式,可以降低原料运输、生产场地的成本,并且搭配现今光伏发电技术可以改变设备对能源的依赖。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炭化炉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炭化炉主体外观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循环水降温室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中燃烧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中翻料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中抽风机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2中炭化炉外观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炭化室、2-出料闸门、3-电机Ⅰ、4-螺旋出料器、5-生物炭出料口、6-冷却水出口、7-冷却水进口、8-循环泵、9-燃烧室、10-循环水降温室、11-冷空气入口、12-冷水出口、13-热水进口、14-燃烧板、15-热空气出口、16-抽风机组、17-斗式提升机、18-废气吸收装置、19-废气排气管、20-烟气排放管、21-保温层、22-料斗、23-螺旋进料器、24-电机Ⅱ、25-电机Ⅲ、26-翻料器、27-光伏发电板、28-抽风机Ⅰ、29-抽风机Ⅱ、30-空气导流板、31-燃烧头、32-外管道、33-内管道、34-螺旋管道、35-电机Ⅳ、36-蓄电池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所述内容。
实施例1
一种间歇式炭化炉,如图1、2、3、4、5、6所示,包括炭化室1、出料闸门2、电机Ⅰ3、螺旋出料器4、生物炭出料口5、冷却水出口6、冷却水进口7、循环泵8、燃烧室9、循环水降温室10、冷空气入口11、冷水出口12、热水进口13、燃烧板14、热空气出口15、抽风机组16、斗式提升机17、废气吸收装置18、废气排气管19、烟气排放管20、保温层21、料斗22、螺旋进料器23、电机Ⅱ24、电机Ⅲ25、翻料器26、抽风机Ⅰ28、抽风机Ⅱ29、空气导流板30、燃烧头31、外管道32、内管道33、螺旋管道34、电机Ⅳ35;
燃烧室9位于炭化室1下方,炭化室1、燃烧室9外部设置保温层21;斗式提升机17位于炭化室1侧面,斗式提升机17的料斗22底部出口正对螺旋进料器23一端,螺旋进料器23另一端横向进入炭化室1内,炭化室1顶部设置烟气排放管20,炭化室1顶部的烟气排放管20连接抽风机组16;
炭化室1底部角落设置出料口,炭化室1内设置翻料器26,翻料器26位于螺旋进料器23下方,翻料器26包括转动轴、转动叶,转动叶通过固定架设置在转动轴上,转动叶为四方块结构,四方块结构为楔子形结构,楔子形结构的尖端靠近出料口,四方块结构的六个面分别为A面、B面、C面、D面、E面、F面,A面与固定架连接,B边与A面相对且平行,C面和D面相对且均为向下凹陷的弧面,E面和F面相对且E面面积小于F面面积,E面端靠近出料口;
出料口上设置出料闸门2,出料口下方正对螺旋出料器4一端,螺旋出料器4设置在出料筒内,出料筒位于出料闸门2的一端封闭,另一端设置生物炭出料口5,出料筒为双层结构,双层结构内设置循环冷却水,出料筒上与生物炭出料口5相同的一端的顶部设置冷却水出口6,冷却水出口6连接螺旋管道34,螺旋管道34设置在循环水降温室10内,循环水降温室10位于燃烧室9下方,循环水降温室10均匀设置多块空气导流板30,空气导流板30沿着螺旋管道34与其交叉并均匀布置,循环水降温室10一端设置冷空气入口11,冷空气入口11与螺旋管道34的冷水出口12处于一端,冷水出口12通过循环泵8与出料筒一端的冷却水进口7连接,循环水降温室10另一端设置热空气出口15和螺旋管道34的热水进口13,热水进口13连接冷却水出口6,热空气出口15与抽风机组16连接,抽风机组16与燃烧板14连接,燃烧板14设置在燃烧室9内,抽风机组16包括抽风机Ⅰ28、抽风机Ⅱ29,燃烧板14为多根相连的双层管道组成,管道上设置多个燃烧头31,双层管道中的内管道33连接烟气管道抽风机Ⅰ28,抽风机Ⅰ28连接烟气排放管20,中间夹层的外管道32连接热空气抽风机Ⅱ29,抽风机Ⅱ29连接热空气出口15;
燃烧室9侧面连接废气排气管19,废气排气管19另一端插入废气吸收装置18内;废气吸收装置18内装有碱液(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等),用于吸收酸性气体,废气吸收装置18顶部设置净化气出口,将净化后的烟气排空。
出料闸门2一端连接电机Ⅰ3的输出端,出料闸门电机为伸缩电机,伸缩电机伸缩带动出料闸门前后移动;翻料器26与电机Ⅳ35连接,电机Ⅳ35控制翻料器26转动;螺旋进料器23与电机Ⅱ24连接,电机Ⅱ24控制螺旋进料器23运行;螺旋出料器4与电机Ⅲ25连接,电机Ⅲ25控制螺旋出料器4运行。
本实施例粉碎后的秸秆原料(≤2cm)通过斗式提升机17将原料加进料斗22,掉落在在螺旋进料器23的一端,螺旋进料器23转动下使秸秆均匀填充炭化室1,填充完毕关闭斗式提升机17和螺旋进料器23,粉碎秸秆在料斗22内填充使炭化室1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
炭化初期,在燃烧室9燃烧秸秆预热,随着温度的升高炭化室1产生可燃烟气,打开抽风机组16,使得可燃烟气和空气在燃烧板14充分混合并在燃烧室9燃烧,继续对炭化室1进行加热,产生可燃烟气后仅依靠可燃烟气燃烧进行加热,可以不需要再添加秸秆进行燃烧加热,在炭化过程中使用翻料器26对生物质进行翻料,翻料器26顺时针旋转时,叶片带动生物质做半圆周运动,使得这一区域内生物质可以被充分热解,间隔一定时间翻转一次,达到规定的炭化时间后,翻料器26逆时针旋转,在倾斜的弧面作用下,生物炭向左移动至出料闸门2,出料闸门2在电机Ⅰ3的作用下打开,使生物炭掉落至螺旋出料器4,随着生物炭在螺旋出料器4的作用下不断移动,生物炭的温度不断与循环冷却水进行热交换,使得生物炭在出料口温度降低至50℃以下;循环冷却水通过循环水降温室10中的铜制螺旋管道34进行降温,在抽风机组16的作用下,冷空气通过循环水降温室10内与铜管进行热交换,一方面给循环水降温,另一方面预热空气降低加热空气带来的热损失;可燃烟气充分燃烧后产生的废气主要含有二氧化碳、烟尘(PM2.5、PM10),并伴随着少量的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等气体,将废气通入含有碱性吸收液的废气吸收装置18中以去除烟尘(PM2.5、PM10)、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与部分二氧化碳,并降低了废气的温度,净化后的烟气可以直接排入大气中。
在第一次生物炭出料完成后,再次添加秸秆至炭化室,利用炭化室的预热对生物质进行炭化并产生烟气,烟气燃烧后再次加热炭化炉继续完成炭化。
实施例2
一种太阳能供电的间歇式炭化炉,如图7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包括光伏发电板27、蓄电池组36、外壳,炭化炉主体设备外部设置外壳,外壳侧面板可以通过常规伸缩杆打开,光伏发电板27设置在外壳顶部和侧面,光伏发电板27与蓄电池组36连接,蓄电池组36与电机Ⅰ3、斗式提升机17、电机Ⅱ24、电机Ⅲ25、抽风机Ⅰ28、抽风机Ⅱ29、电机Ⅳ35连接,其他部件以及位置关系与实施例1相同,在整个炭化设备主体的外部设置外壳,一方面为了美观和保护炭化设备主体,另一方面在外壳外部安装太阳能电池板,炭化炉在运行过程中展开外壳用于遮阳和发电,为炭化炉电机、抽风机、循环泵等用电设备提供大部分的电能和相对舒适的工作环境。
本实施例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用于炭化炉的供电需求同时整个炭化主题设备外部设置外壳,同时外壳便于对设备进行整体移动,可以车载移动,方便使用。
本实施例使用时,先将炭化炉车载到使用地点,打开光伏发电板27收集太阳能进行发电,然后按照实施例1的方式进行使用。

Claims (8)

1.一种间歇式炭化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炭化室、螺旋出料器、燃烧室、循环水降温室、斗式提升机、螺旋进料器,燃烧室设置在炭化室下方,斗式提升机设置在炭化室侧面,斗式提升机的料斗出口正对螺旋进料器一端,螺旋进料器另一端横向进入炭化室内,炭化室顶部设置烟气排放管,炭化室内还设置翻料器,翻料器位于螺旋进料器下方,炭化室底部角落设置出料口,出料口上设置出料闸门,出料口下方设置螺旋出料器,螺旋出料器设置在出料筒内,出料筒另一端设置生物炭出料口,出料筒为双层结构,双层结构内设置冷却水,出料筒上与生物炭出料口相同的一端设置冷却水出口,冷却水出口连接螺旋管道,螺旋管道设置在循环水降温室内,循环水降温室一端设置冷空气入口,冷空气入口与螺旋管道的冷水出口处于一端,冷水出口通过循环泵与出料筒一端的冷却水进口连接,循环水降温室另一端设置热空气出口和螺旋管道的热水进口,热空气出口与抽风机组连接,抽风机组与燃烧板连接,燃烧板设置在燃烧室内,燃烧室侧面连接废气排气管,废气排气管另一端插入废气吸收装置内;炭化室顶部的烟气排放管连接抽风机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间歇式炭化炉,其特征在于,翻料器包括转动轴、转动叶,转动叶通过固定架设置在转动轴上,转动叶为四方块结构,四方块结构的六个面分别为A面、B面、C面、D面、E面、F面,A面与固定架连接,B边与A面相对,C面和D面相对且均为向下凹陷的弧面,E面和F面相对且E面面积小于F面面积,E面端靠近出料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间歇式炭化炉,其特征在于,抽风机组包括抽风机Ⅰ、抽风机Ⅱ,燃烧板为多根相连的双层管道组成,管道上设置多个燃烧头,双层管道中的内管道连接抽风机Ⅰ,抽风机Ⅰ连接烟气排放管,外管道连接抽风机Ⅱ,抽风机Ⅱ连接热空气出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间歇式炭化炉,其特征在于,循环水降温室设置多块空气导流板,空气导流板沿着螺旋管道均匀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间歇式炭化炉,其特征在于,出料闸门与电机Ⅰ连接;翻料器与电机Ⅳ连接;螺旋进料器与电机Ⅱ连接;螺旋出料器与电机Ⅲ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间歇式炭化炉,其特征在于,废气吸收装置内装有碱液,废气吸收装置顶部设置净化气出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间歇式炭化炉,其特征在于,炭化室、燃烧室外部设置保温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间歇式炭化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伏发电板、蓄电池组、外壳,炭化炉主体外部设置外壳,外壳侧面通过伸缩杆打开,光伏发电板设置在外壳顶部和侧面,光伏发电板与蓄电池组连接,蓄电池组与电机Ⅰ、抽风机组、斗式提升机、电机Ⅱ、电机Ⅲ、电机Ⅳ连接。
CN202222504732.7U 2022-09-20 2022-09-20 一种间歇式炭化炉 Active CN2184355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04732.7U CN218435580U (zh) 2022-09-20 2022-09-20 一种间歇式炭化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04732.7U CN218435580U (zh) 2022-09-20 2022-09-20 一种间歇式炭化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35580U true CN218435580U (zh) 2023-02-03

Family

ID=85081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04732.7U Active CN218435580U (zh) 2022-09-20 2022-09-20 一种间歇式炭化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355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54918A (zh) 利用锅炉烟气干燥与炭化生物质原料的系统和方法
CN105888822B (zh) 一种太阳能驱动生物质气化分布式能源系统
CN103557517B (zh) 生物质二次裂解的方法和装置
CN109590312A (zh) 一种废弃有机物绝氧裂解工艺及其设备
CN101962558B (zh) 生物质燃气高温无氧强化干馏热解装置
CN218435580U (zh) 一种间歇式炭化炉
CN202989062U (zh) 一种外热式稻壳连续干馏装置
CN104832950A (zh) 多用途燃烧环保炉
CN212132525U (zh) 一种兰炭采暖炉
CN106118701A (zh) 一种高产炭量的生物质炭化工艺及系统
CN209957719U (zh) 一种多回程生物质固体燃气裂解净化炉
CN106590714A (zh) 一种秸秆气化综合利用工艺及设备
CN107129819A (zh) 一种玉米秸秆的炭化机
CN209428458U (zh) 一种生物质气化和干馏组合集中供气工艺系统
CN112250071A (zh) 一种用于生产活性炭和蒸汽的炭化活化双功能同体炉
CN100455965C (zh) 生物质干燥方法及板式生物质干燥机
CN106047392A (zh) 一种高产气量的生物质炭化净化工艺及系统
CN207254075U (zh) 一种生物质气小型冷热电联产系统
CN206410140U (zh) 利用烟气余热干燥垃圾的系统
CN110953858A (zh) 一种农林废弃物处理装置
CN106560503B (zh) 一种太阳能驱动的生物质气化三联供系统
CN212581733U (zh) 一种高效密封性能的干馏炉
CN219772039U (zh) 一种园林绿化垃圾连续式炭化系统
CN209957703U (zh) 具有余热利用功能的多回程生物质固体燃气制备系统
CN115449405B (zh) 一种生物质气化炉炭渣干式收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2008, 20/F, Fukang C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Center Headquarters Building, No. 206, Longhui Road, Shuntong Community, Ala Sub-district Office, Kunm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China (Yunnan) Free Trade Pilot Zone, Kunming, Yunnan Province, 650000

Patentee after: Gesokun Industrial Carbon Planning and Research Institute (Yunnan)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2008, 20/F, Fukang C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Center Headquarters Building, No. 206, Longhui Road, Shuntong Community, Ala Sub-district Office, Kunm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China (Yunnan) Free Trade Pilot Zone, Kunming, Yunnan Province, 650000

Patentee before: Gesokun Engineering Planning and Research Institute (Yunnan)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