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22920U - 除尘实验台 - Google Patents

除尘实验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22920U
CN218422920U CN202222945345.7U CN202222945345U CN218422920U CN 218422920 U CN218422920 U CN 218422920U CN 202222945345 U CN202222945345 U CN 202222945345U CN 218422920 U CN218422920 U CN 2184229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air
collecting
laboratory bench
suction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4534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新彪
张云红
常英
高国旗
刘东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tional Energy Investment Group Co ltd Coal Operation Branch
Original Assignee
National Energy Investment Group Co ltd Coal Operation Bran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ional Energy Investment Group Co ltd Coal Operation Branch filed Critical National Energy Investment Group Co ltd Coal Operation Branch
Priority to CN20222294534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229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229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229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除尘实验台,包括:实验台本体,具有操作台面;第一除尘机,设置于实验台本体,第一除尘机具有第一抽风口和出风口,第一抽风口位于操作台面的上方且朝向操作台面上方的操作区域设置,出风口用于与室外相连通,第一除尘机通过第一抽风口抽取空气并使空气由出风口排出;第二除尘机,设置于实验台本体,第二除尘机用于吸取实验器皿中的残留物质。本实用新型的除尘实验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煤炭实验台无法有效除尘的问题。

Description

除尘实验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环保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除尘实验台。
背景技术
在检测煤炭特性时,会对煤炭进行水分、灰分和挥发分进行实验,灰分是煤炭完全燃烧后剩下的固体残渣,挥发分为煤炭受热分解后所产生的可燃性气体。水分、灰分和挥发分的实验需要在实验器皿中进行,但在实验结束后,会在试验器皿中产生煤炭灰尘,且煤炭灰尘具有一定湿度,会粘附在试验器皿内壁上,难以处理。
目前,为了处理实验器皿中的灰尘,通常会采用吸尘器清理灰尘,但吸尘器的大小不一,体积小的吸力小,工作效率相对较低,体积大的则占位置较大,同时具有较大噪音。此外,吸尘器的储尘箱清理周期短,拆卸繁琐,整体清理过程繁琐且不全面,而且无法满足特殊的除尘工作需求,使用时也没有良好的操作性和便捷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尘实验台,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煤炭实验台无法有效除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除尘实验台,包括:实验台本体,具有操作台面;第一除尘机,设置于实验台本体,第一除尘机具有第一抽风口和出风口,第一抽风口位于操作台面的上方且朝向操作台面上方的操作区域设置,出风口用于与室外相连通,第一除尘机通过第一抽风口抽取空气并使空气由出风口排出;第二除尘机,设置于实验台本体,第二除尘机用于吸取实验器皿中的残留物质。
进一步地,第一除尘机包括:风道部件,风道部件的风道进口与第一抽风口相连通,风道部件的风道出口与出风口相连通;风叶,设置在风道部件内;驱动件,与风叶驱动连接,以带动风叶转动,以使空气经第一抽风口进入风道部件后由出风口排出。
进一步地,第一除尘机还包括:过滤装置,设置在第一抽风口和出风口之间,以使由第一抽风口进入的空气流经过滤装置后由出风口排出。
进一步地,除尘实验台还包括:排风管,排风管的第一端与出风口相连通,排风管的第二端用于与室外相连通;止逆阀,设置在排风管的第二端。
进一步地,除尘实验台还包括:通电保护装置,与第一除尘机相连接,通电保护装置用于在第一除尘机发生短路或过载时对第一除尘机进行断电操作。
进一步地,第二除尘机包括:第二抽风口;抽风管,抽风管的第一端与第二抽风口相连通,抽风管的第二端用于吸取实验器皿中的残留物质;放置口,用于插设抽风管,当第二除尘机停止工作时,抽风管的第二端插设在放置口内。
进一步地,操作台面上设置有连通孔;除尘实验台还包括:收集件,具有用于收集废弃试样的收集空间和与收集空间相连通的收集口,收集口与连通孔相连通;防尘塞,可拆卸地设置在连通孔内,以使防尘塞在设置在连通孔内时封堵连通孔。
进一步地,收集件包括收集桶体和防尘盖,防尘盖上设置有收集口,防尘盖可开合地设置在收集桶体上,以打开或关闭收集桶体。
进一步地,除尘实验台还包括:集尘管,集尘管为弯管,集尘管的第一端与收集口相连通;集尘漏斗,集尘漏斗的小径端与集尘管的第二端相连通,集尘漏斗的大径端与连通孔相连通。
进一步地,除尘实验台还包括:第一电源开关,设置于实验台本体,第一电源开关与第一除尘机连接,以通过按动第一电源开关控制第一除尘机的启停;第二电源开关,设置于实验台本体,第二电源开关与第二除尘机连接,以通过按动第二电源开关控制第二除尘机的启停。
本实用新型的除尘试验台包括实验台本体、第一除尘机和第二除尘机,实验台本体具有操作台面,在操作台面上进行煤炭特性检测实验时,会有部分煤尘和灰尘漂浮在操作台面的上方;第一除尘机设置于实验台本体,第一除尘机具有第一抽风口和出风口,第一抽风口位于操作台面的上方且朝向操作台面上方的操作区域设置,这样漂浮的煤尘和灰尘可随空气进入第一抽风口内,出风口用于与室外相连通,第一除尘机通过第一抽风口抽取空气并使空气由出风口排出,实现室内空气的除尘;第二除尘机设置于实验台本体,在利用实验器皿对煤炭进行实验后,实验器皿中产生煤灰和灰尘,在操作台面的操作区域对煤灰和灰尘进行倾倒处理后,实验器皿内还会具有残留物质,第二除尘机用于吸取实验器皿中的残留物质,以实现实验器皿的彻底清理和有效除尘。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除尘实验台能够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煤尘和灰尘进行除尘,还能够去除实验器皿内残留物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煤炭实验台无法有效除尘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除尘实验台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实验台本体;11、操作台面;12、连通孔;20、第一除尘机;21、第一抽风口;22、出风口;30、第二除尘机;31、第二抽风口;32、抽风管;33、放置口;40、排风管;41、止逆阀;50、通电保护装置;60、收集件;61、收集桶体;62、拆卸板;71、第一电源开关;72、第二电源开关;73、电源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除尘实验台,请参考图1,包括:实验台本体10,具有操作台面11;第一除尘机20,设置于实验台本体10,第一除尘机20具有第一抽风口21和出风口22,第一抽风口21位于操作台面11的上方且朝向操作台面11上方的操作区域设置,出风口22用于与室外相连通,第一除尘机20通过第一抽风口21抽取空气并使空气由出风口22排出;第二除尘机30,设置于实验台本体10,第二除尘机30用于吸取实验器皿中的残留物质。
本实用新型的除尘试验台包括实验台本体10、第一除尘机20和第二除尘机30,实验台本体10具有操作台面11,在操作台面11上进行煤炭特性检测实验时,会有部分煤尘和灰尘漂浮在操作台面11的上方;第一除尘机20设置于实验台本体10,第一除尘机20具有第一抽风口21和出风口22,第一抽风口21位于操作台面11的上方且朝向操作台面11上方的操作区域设置,这样漂浮的煤尘和灰尘可随空气进入第一抽风口21内,出风口22用于与室外相连通,第一除尘机20通过第一抽风口21抽取空气并使空气由出风口22排出,实现室内空气的除尘;第二除尘机30设置于实验台本体10,在利用实验器皿对煤炭进行实验后,实验器皿中产生煤灰和灰尘,在操作台面11的操作区域对煤灰和灰尘进行倾倒处理后,实验器皿内还会具有残留物质,第二除尘机30用于吸取实验器皿中的残留物质,以实现实验器皿的彻底清理和有效除尘。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除尘实验台能够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煤尘和灰尘进行除尘,还能够去除实验器皿内残留物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煤炭实验台无法有效除尘的问题。
其中,实验器皿内的残留物质为煤尘。
具体实施时,第一除尘机20和第二除尘机30各自作为独立的除尘装置,第一除尘机20和第二除尘机30可以同时使用,也可以不同时使用,在工作时第一除尘机20和第二除尘机30互不干扰。
具体地,实验台本体10采用PC防火绝缘材料,PC为聚碳酸酯,又称PC塑料,具备硬度强,耐磨性高,不易变形等优点,使用PC防火绝缘材料可以有效满足实验操作的相关要求。
具体地,第一抽风口21的直径为100mm。
具体地,实验台本体10与第一除尘机20和第二除尘机30之间采用不锈钢螺丝和不锈钢钢板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除尘机20包括:风道部件,风道部件的风道进口与第一抽风口21相连通,风道部件的风道出口与出风口22相连通;风叶,设置在风道部件内;驱动件,与风叶驱动连接,以带动风叶转动,以使空气经第一抽风口21进入风道部件后由出风口22排出。
具体实施时,驱动件带动风叶转动产生负压,将操作台面11上的空气由第一抽风口21吸进风道进口,再由风道出口排出至出风口22,完成操作台面11处以及室内空气的净化。
具体地,驱动件为电机。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除尘机20还包括:过滤装置,设置在第一抽风口21和出风口22之间,以使由第一抽风口21进入的空气流经过滤装置后由出风口22排出。
具体实施时,过滤装置的设置避免了由第一除尘机20向室外排出的空气中灰尘过多,污染环境。
具体地,过滤装置为滤网,空气经过滤网时,空气中所携带的灰尘被截留在滤网上,当过滤装置上累积灰尘过多时,工作人员会将过滤装置拆卸并进行清洗;第一除尘机20还包括空气滤芯,与滤网相结合的设置,进一步增强了空气净化效果。
可选地,过滤装置设置在驱动件处,对驱动件进行保护,避免灰尘进入驱动件内部而对驱动件内部结构及运行造成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除尘实验台还包括:排风管40,排风管40的第一端与出风口22相连通,排风管40的第二端用于与室外相连通;止逆阀41,设置在排风管40的第二端。
具体实施时,排风管40用于将第一除尘机20的出风口22与室外相连通,使第一除尘机20吸取的空气可以排放至室外;止逆阀41的设置防止了风雨和尘土由排风管40的第二端进入至排风管,有效的保护了室内除尘实验台的安全,避免了外界因素的影响。
具体地,排风管40为直径10mm的管道,悬挂在实验台本体10的上部;排风管40采用铝箔材质,具有防尘防潮的效果,且铝箔材质制作的排风管40内壁光滑,不易粘附潮湿粉尘;止逆阀41采用PVC材质,PVC为聚氯乙烯,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延展性。
可选地,排风管40采用PVC材质,PVC材质制造的管道的内壁更为光滑,更不易粘附潮湿粉尘。
在本实施例中,除尘实验台还包括:通电保护装置50,与第一除尘机20相连接,通电保护装置50用于在第一除尘机20发生短路或过载时对第一除尘机20进行断电操作。通电保护装置50的设置起到了保护设备和操作人员安全的作用。
具体地,通电保护装置50包括空气开关和电容组件,空气开关和电容组件均与第一除尘机20串联连接,均对第一除尘机20起到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除尘机30包括:第二抽风口31;抽风管32,抽风管32的第一端与第二抽风口31相连通,抽风管32的第二端用于吸取实验器皿中的残留物质;放置口33,用于插设抽风管32,当第二除尘机30停止工作时,抽风管32的第二端插设在放置口33内。
具体实施时,第二除尘机30的第二抽风口31用于抽风,以使与第二抽风口31相连通的抽风管32吸取实验器皿中的残留物质;放置口33的设置避免了抽风管32在对实验器皿中的残留物质吸取结束后,第二端裸露在空气中,影响其他操作。
具体地,第二抽风口31的直径为25mm;抽风管32的直径为35mm,长度为300mm,材质为EVA,EVA为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其柔软性好、防震、防滑、抗压力性强。
在本实施例中,操作台面11上设置有连通孔12;除尘实验台还包括:收集件60,具有用于收集废弃试样的收集空间和与收集空间相连通的收集口,收集口与连通孔12相连通;防尘塞,可拆卸地设置在连通孔12内,以使防尘塞在设置在连通孔12内时封堵连通孔12。
具体实施时,在利用实验器皿对煤炭进行实验后,试验器皿中产生的煤灰或灰尘由连通孔12倒入收集件60的收集空间中,在完成废弃煤样的倾倒后封堵防尘塞,返流的煤灰或灰尘被防尘塞阻挡,防尘塞避免了灰尘或煤灰返回至操作台面11上。
具体地,收集件60可移动地设置在除尘实验台内,除尘试验台内还包括可拆卸的拆卸板62,可以在设备维护保养时,将拆卸板62手动拆卸;除尘实验台内还包括备用的收集件60,可以和正在使用的收集件60进行交替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收集件60包括收集桶体61和防尘盖,防尘盖上设置有收集口,防尘盖可开合地设置在收集桶体61上,以打开或关闭收集桶体61。防尘盖的设置便于在收集桶体61内收集满废弃煤样后进行倾倒,也避免了收集桶体61内的灰尘向上漂浮,并漂浮到室内,污染室内空气。
具体地,收集桶体61为圆形桶体,直径为300mm,高55mm,圆形的桶体收集空间大,可容纳较多灰尘。
可选地,收集桶体61为锥形桶体,锥形桶体的顶部为小径端,底部为大径端,由于锥形桶体的顶部直径小,因此具有更好的防返尘效果。
具体地,防尘盖与收集桶体61之间采用橡胶圈进行密封处理,防尘盖中部的收集口直径为30mm。
在本实施例中,除尘实验台还包括:集尘管,集尘管为弯管,集尘管的第一端与收集口相连通;集尘漏斗,集尘漏斗的小径端与集尘管的第二端相连通,集尘漏斗的大径端与连通孔12相连通。
具体实施时,集尘管为弯管的设置避免了收集件60内的浮尘上返至操作台面11上;灰尘在经过集尘漏斗的过程中,由于集尘漏斗具有一定斜度,增加了灰尘的流动速度,使灰尘可以更快的进入集尘管中。
具体地,集尘管为不锈钢材质的Z形管;集尘漏斗镶嵌在除尘实验台内,集尘漏斗的小径端具有防尘返塞,防尘返塞与集尘漏斗通过卡扣进行连接,从而使防尘返塞与集尘漏斗的小径端之间严密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除尘实验台还包括:第一电源开关71,设置于实验台本体10,第一电源开关71与第一除尘机20连接,以通过按动第一电源开关71控制第一除尘机20的启停;第二电源开关72,设置于实验台本体10,第二电源开关72与第二除尘机30连接,以通过按动第二电源开关72控制第二除尘机30的启停。
具体地,除尘实验台还包括电源接口73,在有其他电器设备需要接通电源时,可通过电源接口73进行供电。
具体实施时,在对实验器皿中的煤灰和灰尘进行除尘操作时,首先打开第一电源开关71和第二电源开关72,将实验器皿中的煤灰和灰尘通过连通孔12倒入集尘漏斗,再通过集尘漏斗的小径端进入集尘管中,最终进入收集件60,进入收集桶体61的灰尘会产生浮尘,产生的浮尘被防尘盖所阻止,避免浮尘返回至操作台面11。整个倾倒过程中产生的悬浮灰尘和煤尘,在第一除尘机20的吸取作用下,由第一抽风口21进入第一除尘机20内部,经过过滤装置的过滤后,由出风口22进入排风管40,最终由排风管40的第二端排出至室外;实验器皿中的残留物质则被抽风管32吸取进入第二除尘机30,并收集在内。通过以上步骤,除尘试验台对实验室内的煤尘和灰尘起到收集、吸附和排出的作用,从而保证了实验人员的职业健康,并消除了浮尘对实验精密仪器的负面影响。
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采用人性化设计,将实验台本体10和第一除尘机20以及第二除尘机30一体化设置,方便操作人员使用;除尘试验台的除尘能力强,可以有效的吸附和收集实验过程中的煤尘和灰尘,同时具有局部强力除尘功能;在收集过程中加装了止逆阀41和多个防返尘结构,同时扩大收集桶体61的容量,使得清理周期长,且后期清理维护简单方便;除尘试验台使整个煤尘的吸附和收集过程安全、环保、高效,切实保证了实验操作人员的职业健康。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除尘试验台包括实验台本体10、第一除尘机20和第二除尘机30,实验台本体10具有操作台面11,在操作台面11上进行煤炭特性检测实验时,会有部分煤尘和灰尘漂浮在操作台面11的上方;第一除尘机20设置于实验台本体10,第一除尘机20具有第一抽风口21和出风口22,第一抽风口21位于操作台面11的上方且朝向操作台面11上方的操作区域设置,这样漂浮的煤尘和灰尘可随空气进入第一抽风口21内,出风口22用于与室外相连通,第一除尘机20通过第一抽风口21抽取空气并使空气由出风口22排出,实现室内空气的除尘;第二除尘机30设置于实验台本体10,在利用实验器皿对煤炭进行实验后,实验器皿中产生煤灰和灰尘,在操作台面11的操作区域对煤灰和灰尘进行倾倒处理后,实验器皿内还会具有残留物质,第二除尘机30用于吸取实验器皿中的残留物质,以实现实验器皿的彻底清理和有效除尘。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除尘实验台能够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煤尘和灰尘进行除尘,还能够去除实验器皿内残留物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煤炭实验台无法有效除尘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除尘实验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实验台本体(10),具有操作台面(11);
第一除尘机(20),设置于所述实验台本体(10),所述第一除尘机(20)具有第一抽风口(21)和出风口(22),所述第一抽风口(21)位于所述操作台面(11)的上方且朝向所述操作台面(11)上方的操作区域设置,所述出风口(22)用于与室外相连通,所述第一除尘机(20)通过所述第一抽风口(21)抽取空气并使空气由所述出风口(22)排出;
第二除尘机(30),设置于所述实验台本体(10),所述第二除尘机(30)用于吸取实验器皿中的残留物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实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除尘机(20)包括:
风道部件,所述风道部件的风道进口与所述第一抽风口(21)相连通,所述风道部件的风道出口与所述出风口(22)相连通;
风叶,设置在所述风道部件内;
驱动件,与所述风叶驱动连接,以带动所述风叶转动,以使空气经所述第一抽风口(21)进入所述风道部件后由所述出风口(22)排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实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除尘机(20)还包括:
过滤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抽风口(21)和所述出风口(22)之间,以使由所述第一抽风口(21)进入的空气流经所述过滤装置后由所述出风口(22)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实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实验台还包括:
排风管(40),所述排风管(40)的第一端与所述出风口(22)相连通,所述排风管(40)的第二端用于与室外相连通;
止逆阀(41),设置在所述排风管(40)的第二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实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实验台还包括:
通电保护装置(50),与所述第一除尘机(20)相连接,所述通电保护装置(50)用于在所述第一除尘机(20)发生短路或过载时对所述第一除尘机(20)进行断电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除尘实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除尘机(30)包括:
第二抽风口(31);
抽风管(32),所述抽风管(3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抽风口(31)相连通,所述抽风管(32)的第二端用于吸取实验器皿中的残留物质;
放置口(33),用于插设所述抽风管(32),当所述第二除尘机(30)停止工作时,所述抽风管(32)的第二端插设在所述放置口(33)内。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除尘实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面(11)上设置有连通孔(12);所述除尘实验台还包括:
收集件(60),具有用于收集废弃试样的收集空间和与所述收集空间相连通的收集口,所述收集口与所述连通孔(12)相连通;
防尘塞,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连通孔(12)内,以使所述防尘塞在设置在所述连通孔(12)内时封堵所述连通孔(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尘实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件(60)包括收集桶体(61)和防尘盖,所述防尘盖上设置有所述收集口,所述防尘盖可开合地设置在所述收集桶体(61)上,以打开或关闭所述收集桶体(61)。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尘实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实验台还包括:
集尘管,所述集尘管为弯管,所述集尘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收集口相连通;
集尘漏斗,所述集尘漏斗的小径端与所述集尘管的第二端相连通,所述集尘漏斗的大径端与所述连通孔(12)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除尘实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实验台还包括:
第一电源开关(71),设置于所述实验台本体(10),所述第一电源开关(71)与所述第一除尘机(20)连接,以通过按动所述第一电源开关(71)控制所述第一除尘机(20)的启停;
第二电源开关(72),设置于所述实验台本体(10),所述第二电源开关(72)与所述第二除尘机(30)连接,以通过按动所述第二电源开关(72)控制所述第二除尘机(30)的启停。
CN202222945345.7U 2022-11-03 2022-11-03 除尘实验台 Active CN2184229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45345.7U CN218422920U (zh) 2022-11-03 2022-11-03 除尘实验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45345.7U CN218422920U (zh) 2022-11-03 2022-11-03 除尘实验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22920U true CN218422920U (zh) 2023-02-03

Family

ID=85073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45345.7U Active CN218422920U (zh) 2022-11-03 2022-11-03 除尘实验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229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32093Y (zh) 水沫式吸尘装置
CN218422920U (zh) 除尘实验台
CN113798061A (zh) 一种静电除尘器的快速清灰结构
CN210386341U (zh) 一种具有除尘结构的立式喷漆柜
CN204505021U (zh) 一种打磨除尘工作台
CN213524021U (zh) 一种基于全自动拍棉机的吸尘机构
CN216395757U (zh) 一种多功能模块式除尘器
CN214050988U (zh) 一种矿井井下用粉尘去除装置
CN113069842B (zh) 高效刀片式除尘器
CN209003815U (zh) 吸尘器
CN203729244U (zh) 纯吸式吸尘车车箱
CN209569742U (zh) 一种火电厂锅炉清理装置
CN203852953U (zh) 防爆型集尘机
CN203235355U (zh) 一种高效除尘器
CN210937616U (zh) 一种电焊机用定位装置
CN204109579U (zh) 一种组合式激光刻码机捕尘装置
CN215543566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滑动安全托架
CN214982288U (zh) 一种玻璃制品加工用废屑收集装置
CN219559091U (zh) 适用于小型工作台使用的除尘器
CN214610459U (zh) 一种粉剂肥料无尘投料装置
CN220111713U (zh) 一种电子探针用样品高效清洗机
CN217854806U (zh) 一种釉料干法回收装置
CN213029624U (zh) 一种用于制作蛋糕的操作台
CN218834006U (zh) 一种带粉尘收集功能的研磨通风柜
CN211706247U (zh) 一种便于清洗的除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