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16112U - 一种电动机的多功能冷却循环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机的多功能冷却循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16112U
CN218416112U CN202222498198.3U CN202222498198U CN218416112U CN 218416112 U CN218416112 U CN 218416112U CN 202222498198 U CN202222498198 U CN 202222498198U CN 218416112 U CN218416112 U CN 2184161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cooling
water
stop valve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9819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储伟
迟达
钱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Suzhou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of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Suzhou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of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Suzhou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of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2249819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161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161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161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机的多功能冷却循环装置,属于冷却装置领域。该冷却循环装置包括:冷却风扇,冷凝器,与冷凝器连通的冷却水泵,与冷却水泵连通的出水截止阀,与冷却水泵和出水截止阀连通的热交换器,与热交换器和冷凝器连通的进水截止阀,与热交换器连通的冷却油泵,与热交换器连通的出油截止阀,以及与冷却油泵连通的进油截止阀,当对电动机进行水冷冷却时,出水截止阀和进水截止阀与电动机连通,当对电动机进行油冷冷却时,出油截止阀和进油截止阀与电动机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出水截止阀、进水截止阀、出油截止阀和进油截止阀可以根据电动机的需求为电动机提供水冷、油冷以及水冷+油冷三种不同的冷却形式。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机的多功能冷却循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冷却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电动机的多功能冷却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的液冷电机有水冷和油冷两种形式,水冷电机的优点是成本较低,缺点是只能将管路设置在电机壳上,不能直接对内部定子绕组进行散热,油冷电机的优点是能够直接作用于内部定子绕组,散热效果好,缺点是成本较高,综上所述两种液冷电机各有优缺点,但是现有为液冷电机提供冷却介质的冷却循环装置只能满足其中一种冷却形式进行冷却,存在冷却用途单一,无法满足不同电机的不同冷却需求的问题。
发明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一种能够满足不同电机多种冷却形式需求的冷却循环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动机的多功能冷却循环装置包括:冷却风扇,其使冷却区域的空气产生流动。
冷凝器,其设置于冷却风扇的冷却区域内。
冷却水泵,其进水端与冷凝器的出水端连通。
出水截止阀,其进水端与冷却水泵的出水端连通。
热交换器,其进水端同时与冷却水泵的出水端和水冷截止阀的进水端连通。
进水截止阀,其出水端同时与热交换器的出水端和冷凝器的进水端连通。
冷却油泵,其出油端与热交换器的进油端连通。
出油截止阀,其进油端与热交换器的出油端连通。
进油截止阀,其出油端与冷却油泵的进油端连通。
当对电动机进行水冷冷却时,所述出水截止阀的出水端与电动机的进水端连通,所述进水截止阀的进水端与电动机的出水端连通。
当对电动机进行油冷冷却时,所述出油截止阀的出油端与电动机的进油端连通,所述进油截止阀的进油端与电动机的出油端连通,所述热交换器中的冷却水对冷却油进行冷却。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一种电动机的多功能冷却循环装置还包括:外出截止阀,其进油端同时与出油截止阀的进油端和热交换器的出油端连通。
油箱,其进油端与外出截止阀的出油端连通。
外进截止阀,其进油端与油箱的出油端连通,其出油端同时与进油截止阀的进油端和冷却油泵的进油端连通,通过外接油箱在进行油冷工作时对冷却油进行冷却,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冷却油的冷却效率。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一种电动机的多功能冷却循环装置还包括:背压阀或节流阀,其进油端与外出截止阀的出油端连通,其出油端与油箱的进油端连通,能够进一步的保证外出截止阀与热交换器段之间的一部分冷却油进入到电动机内。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一种电动机的多功能冷却循环装置还包括:出水水温传感器,其设置于冷凝器的出水端,其用于检测冷凝器的出水端的水温。
和/或
进水水温传感器,其设置于冷凝器的进水端,其用于检测冷凝器的进水端的水温,能够使冷却风扇和冷却水泵根据水温数据调节工作状态,进而提高散热效率或降低能耗。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一种电动机的多功能冷却循环装置还包括:水压压力传感器,其设置于冷却水泵的出水端,其用于检测冷却水泵出水端的水压,通过水压压力传感器,能够使冷却水泵根据出水端的水压数据及时调整管道内水压,保证装置整体的稳定运行。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一种电动机的多功能冷却循环装置还包括:进油过滤器,其设置于冷却油泵的进油端。
出油过滤器,其设置于热交换器的出油端,通过进油过滤器能够过滤进入冷却油泵的油液内的杂质,保证冷却油泵的稳定运行,通过出油过滤器能够过滤进入电动机的油液内的杂质,保证电动机的稳定运行。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一种电动机的多功能冷却循环装置还包括:出油油温传感器,其设置于热交换器的出油端,其用于检测热交换器的出油端的油温。
和/或
进油油温传感器,其设置于热交换器的进油端,其用于检测热交换器的进油端的油温,能够使冷却油泵、冷却风扇和冷却水泵根据水温数据调节工作状态,进而提高散热效率或降低能耗。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一种电动机的多功能冷却循环装置还包括:流量计,其设置于热交换器的出油端,其用于检测热交换器的出油端的冷却油流量,通过流量计,能够使冷却油泵根据冷却油的流量数据及时调整管道内冷却油的流量,保证装置整体的稳定运行。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一种电动机的多功能冷却循环装置还包括:进油油压传感器,其设置于热交换器的进油端,其用于检测热交换器进油端的油压。
和/或
出油油压传感器,其设置于热交换器的出油端,其用于检测热交换器出油端的油压,通过油压压力传感器,能够使冷却油泵根据冷却油的油压数据及时调整管道内冷却油的油压,保证装置整体的稳定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冷却风扇将冷凝器中的冷却水进行冷却,冷却水泵将冷却水从出水截止阀输送到电动机内,能够对电动机进行水冷,冷却水泵能够冷却水输送到热交换器中,使冷却水对热交换器中的冷却油进行冷却,冷却油泵将热交换器中的冷却油从出油截止阀输送到电动机内,能够对电动机进行油冷,通过出水截止阀、进水截止阀、出油截止阀和进油截止阀可以根据电动机的需求为电动机提供水冷、油冷以及水冷+油冷三种不同的冷却形式,解决了现有技术冷却用途单一,无法满足不同电机的不同冷却需求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管路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设置有背压阀实施例的管路原理示意图。
图中所示附图标记为:1、冷却风扇;2、冷凝器;3、冷却水泵;4、出水截止阀;5、热交换器;6、进水截止阀;7、冷却油泵;8、出油截止阀;9、进油截止阀;10、外出截止阀;11、油箱;12、外进截止阀;13、出水水温传感器;14、进水水温传感器;15、水压压力传感器;16、进油过滤器;17、出油过滤器;18、出油油温传感器;19、进油油温传感器;20、流量计;21、进油油压传感器;22、出油油压传感器;23、背压阀。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能够满足不同电机多种冷却形式需求的冷却循环装置。
该冷却循环装置包括:冷却风扇1、冷凝器2、冷却水泵3、出水截止阀4、热交换器5、进水截止阀6、冷却油泵7、出油截止阀8和进油截止阀9。
冷却风扇1用于使冷却区域的空气产生流动。
冷凝器2设置于冷却风扇1的冷却区域内。
冷却水泵3的进水端与冷凝器2的出水端连通。
出水截止阀4的进水端与冷却水泵3的出水端连通。
热交换器5的进水端同时与冷却水泵3的出水端和水冷截止阀的进水端连通。
进水截止阀6的出水端同时与热交换器5的出水端和冷凝器2的进水端连通。
冷却油泵7的出油端与热交换器5的进油端连通。
出油截止阀8的进油端与热交换器5的出油端连通。
进油截止阀9的出油端与冷却油泵7的进油端连通。
当对电动机进行水冷冷却时,出水截止阀4的出水端与电动机的进水端连通,进水截止阀6的进水端与电动机的出水端连通。
当对电动机进行油冷冷却时,出油截止阀8的出油端与电动机的进油端连通,进油截止阀9的进油端与电动机的出油端连通,热交换器5中的冷却水对冷却油进行冷却。
在本实施例中,出水截止阀4、进水截止阀6、出油截止阀8和进油截止阀9可以是球阀或换向阀等能够控制管路开关的阀门元件。
工作原理:当仅进行水冷时,出水截止阀4和进水截止阀6与电动机连接,出水截止阀4和进水截止阀6开启,出油截止阀8和进油截止阀9关闭,冷却风扇1将冷凝器2中的冷却水进行冷却,冷却水泵3将一部分冷却水从出水截止阀4输送到电动机内实现电动机的水冷,电动机内的冷却水携带热量从进水截止阀6进入到冷凝器2中,冷却水泵3将另一部分冷却水输送到热交换器5内,热交换器5内的冷却水进入到冷凝器2中,在热交换器5内的冷却水进入到冷凝器2中的过程中,由于冷却水泵3进水端处于负压状态,所以电动机内的水压大于热交换器5与冷凝器2端的水压,所以热交换器5和电动机内的冷却水都会进入到冷凝器2内,冷却风扇1将冷凝器2中的冷却水进行冷却,如此循环。
当仅进行油冷时,出油截止阀8和进油截止阀9与电动机连接,出油截止阀8和进油截止阀9开启,出水截止阀4和进水截止阀6关闭,冷却油泵7将电动机内的冷却油输送到热交换器5内,冷却水泵3将冷却水输送到热交换器5内,冷却水对热交换器5中的冷却油进行冷却,然后热交换器5内的冷却油从出油截止阀8输送到电动机内实现电动机的油冷,热交换器5内的冷却水进入到冷凝器2中,冷却风扇1将冷凝器2中的冷却水进行冷却,如此循环。
当水冷和油冷同时进行时,出水截止阀4、进水截止阀6、出油截止阀8和进油截止阀9都与电动机连接,出水截止阀4、进水截止阀6、出油截止阀8和进油截止阀9都处于开启状态,冷却风扇1将冷凝器2中的冷却水进行冷却,冷却水泵3将一部分冷却水从出水截止阀4输送到电动机内实现电动机的水冷,电动机内的冷却水携带热量从进水截止阀6进入到冷凝器2中,冷却水泵3将另一部分冷却水输送到热交换器5内,同时冷却油泵7将电动机内的冷却油输送到热交换器5内,冷却水泵3将冷却水输送到热交换器5内,冷却水对热交换器5中的冷却油进行冷却实现电动机的油冷,然后热交换器5内的冷却油从出油截止阀8输送到电动机内,然后热交换器5内的冷却水进入到冷凝器2中,冷却风扇1将冷凝器2中的冷却水进行冷却,如此循环。
通过冷却风扇1将冷凝器2中的冷却水进行冷却,冷却水泵3将冷却水从出水截止阀4输送到电动机内,能够对电动机进行水冷,冷却水泵3能够冷却水输送到热交换器5中,使冷却水对热交换器5中的冷却油进行冷却,冷却油泵7将热交换器5中的冷却油从出油截止阀8输送到电动机内,能够对电动机进行油冷,通过出水截止阀4、进水截止阀6、出油截止阀8和进油截止阀9可以根据电动机的需求为电动机提供水冷、油冷以及水冷+油冷三种不同的冷却形式。
在如图1所示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一种电动机的多功能冷却循环装置还包括:外出截止阀10、油箱11和外进截止阀12。
外出截止阀10的进油端同时与出油截止阀8的进油端和热交换器5的出油端连通。
油箱11的进油端与外出截止阀10的出油端连通。
外进截止阀12的进油端与油箱11的出油端连通,其出油端同时与进油截止阀9的进油端和冷却油泵7的进油端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外出截止阀10和外进截止阀12可以是球阀或换向阀等能够控制管路开关的阀门元件。
工作原理:当使用外接油箱11进行油冷时,出油截止阀8和进油截止阀9与电动机连接,出油截止阀8、进油截止阀9、外出截止阀10和外进截止阀12开启,出水截止阀4和进水截止阀6可以开启,也可以关闭,热交换器5内的冷却油一部分从出油截止阀8进入电动机内,另一部分从外出截止阀10进入到油箱11内,冷却油在热交换器5内和油箱11内进行冷却,冷却油泵7进液端的负压从外进截止阀12和进油截止阀9将油箱11和电动机内的冷却油抽出,其中,由于冷却油泵7将电动机内冷却油抽出,所以电动机内油压小于外出截止阀10与热交换器5段的油压,此时外出截止阀10与热交换器5段的油液会有部分进入到电动机内进行油冷工作。
当不使用外接油箱11时,外出截止阀10和外进截止阀12关闭,此时可以正常进行水冷、油冷或水冷+油冷三种冷却形式中的一种。
通过外接油箱11在进行油冷工作时对冷却油进行冷却,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冷却油的冷却效率。
在如图2所示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在使用油箱11的实施例基础上,一种电动机的多功能冷却循环装置还包括:背压阀23或节流阀。
背压阀23或节流阀的进油端与外出截止阀10的出油端连通,其出油端与油箱11的进油端连通。
通过背压阀23使外出截止阀10与热交换器5段的油压高于阈值,进而能够进一步的保证外出截止阀10与热交换器5段之间的一部分冷却油进入到电动机内。
通过节流阀使进入到油箱11内的冷却油流量小于外出截止阀10与热交换器5段的冷却油流量,进而能够进一步的保证外出截止阀10与热交换器5段之间的一部分冷却油进入到电动机内。
在图1所示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一种电动机的多功能冷却循环装置还包括:出水水温传感器13和/或进水水温传感器14。
其中,出水水温传感器13设置于冷凝器2的出水端,其用于检测冷凝器2的出水端的水温。
进水水温传感器14设置于冷凝器2的进水端,其用于检测冷凝器2的进水端的水温。
在本实施例中,能够使冷却风扇1和冷却水泵3分别或同时与水温传感器电连接,使水温传感器将水温数据传输至冷却风扇1和冷却水泵3,使冷却风扇1和冷却水泵3进行相应的工作。
也能够使冷却风扇1和冷却水泵3通过电控系统分别或同时与水温传感器电连接,使水温传感器将水温数据传输至电控系统,然后再由电控系统分别或同时向冷却风扇1和冷却水泵3传输相应的工作状态调节指令。
通过出水水温传感器13和/或进水水温传感器14,能够使冷却风扇1和冷却水泵3通过电控系统与水温传感器电连接,使冷却风扇1可以根据水温传感器检测到的冷凝器2进出口水温调节自身功率,或使冷却水泵3根据水温传感器检测到的冷凝器2进出口水温调节出水速率,进而提高散热效率或降低能耗。
能够使冷却风扇1和冷却水泵3根据水温数据调节工作状态,进而提高散热效率或降低能耗。
在图1所示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一种电动机的多功能冷却循环装置还包括:水压压力传感器15。
水压压力传感器15设置于冷却水泵3的出水端,其用于检测冷却水泵3出水端的水压。
在本实施例中,水压压力传感器15可以直接与冷却水泵3电连接,直接将水压数据传输至冷却水泵3,使进行冷却水泵3相应的工作。
也可以使水压压力传感器15通过电控系统与冷却水泵3电连接,使水压压力传感器15将水压数据传输至电控系统,再由电控系统向冷却水泵3传输相应的工作状态调节指令。
通过水压压力传感器15,能够使冷却水泵3根据出水端的水压数据及时调整管道内水压,保证装置整体的稳定运行。
在图1所示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一种电动机的多功能冷却循环装置还包括:进油过滤器16和出油过滤器17。
进油过滤器16设置于冷却油泵7的进油端。
出油过滤器17设置于热交换器5的出油端。
通过进油过滤器16能够过滤进入冷却油泵7的油液内的杂质,保证冷却油泵7的稳定运行,通过出油过滤器17能够过滤进入电动机的油液内的杂质,保证电动机的稳定运行。
在图1所示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一种电动机的多功能冷却循环装置还包括:出油油温传感器18和/或进油油温传感器19。
其中,出油油温传感器18设置于热交换器5的出油端,其用于检测热交换器5的出油端的油温。
进油油温传感器19设置于热交换器5的进油端,其用于检测热交换器5的进油端的油温。
在本实施例中,能够使冷却油泵7、冷却风扇1和冷却水泵3分别或同时与油温传感器电连接,使油温传感器将油温数据传输至冷却油泵7、冷却风扇1和冷却水泵3,使冷却油泵7、冷却风扇1和冷却水泵3进行相应的工作。
也能够使冷却油泵7、冷却风扇1和冷却水泵3通过电控系统分别或同时与油温传感器电连接,使油温传感器将油温数据传输至电控系统,然后再由电控系统分别或同时向冷却油泵7、冷却风扇1和冷却水泵3传输相应的工作状态调节指令。
通过出油油温传感器18和/或进油油温传感器19,能够使冷却油泵7、冷却风扇1和冷却水泵3通过电控系统与油温传感器电连接,使冷却油泵7根据油温传感器检测到的热交换器5进出口油温调节出油速率,或使冷却水泵3根据油温传感器检测到的热交换器5进出口油温调节出水速率,提高热交换器5的热交换效率,或使冷却风扇1可以根据油温传感器检测到的热交换器5进出口水温调节自身功率,通过提高对冷却水的冷却效率进而提高热交换器5的热交换效率,进而提高散热效率或降低能耗。
能够使冷却油泵7、冷却风扇1和冷却水泵3根据水温数据调节工作状态,进而提高散热效率或降低能耗。
在图1所示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一种电动机的多功能冷却循环装置还包括:流量计20。
流量计20设置于热交换器5的出油端,其用于检测热交换器5的出油端的冷却油流量。
在本实施例中,能够使冷却油泵7通过电控系统与流量计20电连接,使流量计20将冷却油的流量数据传输至电控系统,再由电控系统向冷却油泵7传输相应的工作状态调节指令。
在同时设置流量计20和油温传感器时,能够使流量计20和油温传感器电连接,流量计20记录不同流量下的冷却效果。
也能够使流量计20和油温传感器与电控系统电连接,使电控系统记录不同流量下的冷却效果。
通过流量计20,能够使冷却油泵7根据冷却油的流量数据及时调整管道内冷却油的流量,保证装置整体的稳定运行。
在图1所示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一种电动机的多功能冷却循环装置还包括:进油油压传感器21和/或出油油压传感器22。
其中,进油油压传感器21设置于热交换器5的进油端,其用于检测热交换器5进油端的油压。
出油油压传感器22设置于热交换器5的出油端,其用于检测热交换器5出油端的油压。
在本实施例中,油压传感器可以直接与冷却油泵7电连接,直接将油压数据传输至冷却油泵7,使进行冷却油泵7相应的工作。
也可以使油压压力传感器通过电控系统与冷却油泵7电连接,使油压压力传感器将油压数据传输至电控系统,再由电控系统向冷却油泵7传输相应的工作状态调节指令。
通过油压压力传感器,能够使冷却油泵7根据冷却油的油压数据及时调整管道内冷却油的油压,保证装置整体的稳定运行。
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发明,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发明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做出各种变化。

Claims (9)

1.一种电动机的多功能冷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冷却风扇(1),其使冷却区域的空气产生流动;
冷凝器(2),其设置于冷却风扇(1)的冷却区域内;
冷却水泵(3),其进水端与冷凝器(2)的出水端连通;
出水截止阀(4),其进水端与冷却水泵(3)的出水端连通;
热交换器(5),其进水端同时与冷却水泵(3)的出水端和水冷截止阀的进水端连通;
进水截止阀(6),其出水端同时与热交换器(5)的出水端和冷凝器(2)的进水端连通;
冷却油泵(7),其出油端与热交换器(5)的进油端连通;
出油截止阀(8),其进油端与热交换器(5)的出油端连通;
进油截止阀(9),其出油端与冷却油泵(7)的进油端连通;
当对电动机进行水冷冷却时,所述出水截止阀(4)的出水端与电动机的进水端连通,所述进水截止阀(6)的进水端与电动机的出水端连通;
当对电动机进行油冷冷却时,所述出油截止阀(8)的出油端与电动机的进油端连通,所述进油截止阀(9)的进油端与电动机的出油端连通,所述热交换器(5)中的冷却水对冷却油进行冷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动机的多功能冷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外出截止阀(10),其进油端同时与出油截止阀(8)的进油端和热交换器(5)的出油端连通;
油箱(11),其进油端与外出截止阀(10)的出油端连通;
外进截止阀(12),其进油端与油箱(11)的出油端连通,其出油端同时与进油截止阀(9)的进油端和冷却油泵(7)的进油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电动机的多功能冷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背压阀(23)或节流阀,其进油端与外出截止阀(10)的出油端连通,其出油端与油箱(11)的进油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动机的多功能冷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出水水温传感器(13),其设置于冷凝器(2)的出水端,其用于检测冷凝器(2)的出水端的水温;
和/或
进水水温传感器(14),其设置于冷凝器(2)的进水端,其用于检测冷凝器(2)的进水端的水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动机的多功能冷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水压压力传感器(15),其设置于冷却水泵(3)的出水端,其用于检测冷却水泵(3)出水端的水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动机的多功能冷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进油过滤器(16),其设置于冷却油泵(7)的进油端;
出油过滤器(17),其设置于热交换器(5)的出油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动机的多功能冷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出油油温传感器(18),其设置于热交换器(5)的出油端,其用于检测热交换器(5)的出油端的油温;
和/或
进油油温传感器(19),其设置于热交换器(5)的进油端,其用于检测热交换器(5)的进油端的油温。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一种电动机的多功能冷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流量计(20),其设置于热交换器(5)的出油端,其用于检测热交换器(5)的出油端的冷却油流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动机的多功能冷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进油油压传感器(21),其设置于热交换器(5)的进油端,其用于检测热交换器(5)进油端的油压;
和/或
出油油压传感器(22),其设置于热交换器(5)的出油端,其用于检测热交换器(5)出油端的油压。
CN202222498198.3U 2022-09-21 2022-09-21 一种电动机的多功能冷却循环装置 Active CN2184161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98198.3U CN218416112U (zh) 2022-09-21 2022-09-21 一种电动机的多功能冷却循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98198.3U CN218416112U (zh) 2022-09-21 2022-09-21 一种电动机的多功能冷却循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16112U true CN218416112U (zh) 2023-01-31

Family

ID=85034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98198.3U Active CN218416112U (zh) 2022-09-21 2022-09-21 一种电动机的多功能冷却循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161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08560U (zh) 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及相应的发动机、汽车
CN109094356B (zh) 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
CN106240341A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1008252Y (zh) 一种热交换器及带热交换器的机柜
CN114361514B (zh) 一种车用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048185A (zh) 一种带四通阀的电池包冷却系统布置结构
CN109830783B (zh) 一种基于大学生电动方程式赛车的整车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3352752A (zh) 具有分流冷却功能的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及相应的车辆
CN106541814A (zh) 四驱轮毂驱动纯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温度集成调控系统
CN111927658B (zh) 一种发动机进气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6567769A (zh) 一种基于温差发电技术的车用发动机热管理系统及方法
CN204327263U (zh) 水—空中冷独立冷却系统
CN204243157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冷却装置以及新能源汽车
CN209072233U (zh) 一种一体式自循环水冷电机
CN218416112U (zh) 一种电动机的多功能冷却循环装置
CN210793600U (zh) 应用于吊舱推进器推进电机的开式冷却系统
CN202672204U (zh) 混合动力推土机冷却系统
CN106593611A (zh) 一种活塞发动机冷却结构
CN216903111U (zh) 一种用于储能电池的混合外冷却系统
CN115489298A (zh) 一种混合动力无人平台热管理系统
CN205578103U (zh) 一种基于凸轮机构的节温器
CN208158342U (zh) 一种水冷式电动机
CN102957266A (zh) 一种用于伺服电机的水冷装置
CN209290164U (zh) 一种用于车辆增程器的发动机进气冷却系统及车辆
CN202889115U (zh) 一种用于伺服电机的水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