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15985U - 用于塑封电机的壳体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塑封电机的壳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15985U
CN218415985U CN202221454947.6U CN202221454947U CN218415985U CN 218415985 U CN218415985 U CN 218415985U CN 202221454947 U CN202221454947 U CN 202221454947U CN 218415985 U CN218415985 U CN 2184159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casing
positioning
wall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5494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毛伟
肖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Yongwei Electric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Yongwei Electric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Yongwei Electric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Yongwei Electric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5494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159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159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159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用于塑封电机的壳体结构,包括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第一壳体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孔体,第二壳体的中部开设有第二孔体,第二壳体靠近第一壳体的一端或第一壳体靠近第二壳体的一端开设有导线孔;转子壳体位于容纳腔室中;输出轴与转子壳体固定连接,且输出轴穿过转子壳体及穿过第一孔体和第二孔体中的至少一个;定子连接板与第二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转子壳体与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的内壁以及定子连接板之间均具有设定间隙,定子连接板的边缘开设有让位槽,让位槽与转子壳体的内壁之间具有设定距离;输出轴与第一、第二壳体和定子之间均由转动轴承承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塑封电机的壳体结构能够提高适用性和性价比。

Description

用于塑封电机的壳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塑封电机技术领域,涉及用于塑封电机的壳体结构。
背景技术
塑封电机由塑封定子、轴、转子、轴承、端盖及热保护器、引出线、插座等组成。塑封电机的定子铁芯系两个半圆铁芯拼合成一个整圆而制成。半圆型铁芯则是用优质冷轧硅钢片在高速冲床上用硬质合金级进模冲制成型,再经FASTEC或VICS自扣铁芯冲制迭压成半圆型铁芯的。半圆型铁芯制成后用两个半圆形的绝缘护套分别从半圆型铁芯两端套上,然后再绕线,拼合,即可塑封。塑封时先把嵌好线圈的定子铁芯和引出线等装入注塑的金属模中,然后注塑成型。
但是目前市面上的塑封电机的各个配件在生产时均为固定的,因此当产品组装起来后,只能是固定的从壳体的一端伸出其输出轴,或另一端,或两端,无法进行选择性使用,适用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塑封电机的壳体结构,旨在解决适用性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塑封电机的壳体结构,包括:
呈罩状的第一壳体以及与所述第一壳体相配合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形成了容纳腔室,所述第一壳体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孔体,所述第二壳体的中部开设有第二孔体,所述第二壳体靠近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或第一壳体靠近第二壳体的一端开设有导线孔;
转子壳体,所述转子壳体位于所述容纳腔室中;
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与所述转子壳体固定连接,且所述输出轴穿过所述转子壳体,所述输出轴穿过所述第一孔体和所述第二孔体中的至少一个;
定子连接板,所述定子连接板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转子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以及所述定子连接板之间均具有设定间隙,所述定子连接板的边缘开设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与所述转子壳体的内壁之间具有设定距离;
转动轴承,所述输出轴与所述第一、第二壳体和所述定子连接板之间均具有所述转动轴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子连接板的中部设置有筒形的定位筒,所述输出轴活动穿过所述定位筒,且所述定位筒的一端位于所述转子壳体与所述定子连接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筒的中部设置有终止环,所述终止环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转动轴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筒远离所述转子壳体的一端位于所述定子连接板的外部,所述定位筒靠近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个连接耳,每个所述连接耳上均开设有连接孔,贯穿所述第二壳体开设有若干个与所述连接孔相配合的配合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出轴的外壁上开设有两个定位卡槽,所述转子壳体与所述定位筒均位于两个所述定位卡槽之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壳体的中部向外凸出设置有呈罩状的容纳部,所述容纳部中有一所述转动轴承或与轴承相同功能的转动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长条形的定位柱,每个所述定位柱的中部均开设有长条形的定位孔,所述第二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定位孔相对应的对应孔,所述转子壳体与所述定位柱之间具有设定间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壳体靠近所述第一壳体一端的内壁上设置有密封凸起,所述第一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密封凸起相配合的密封凹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的外壁起包括有倾斜面和垂直面,所述第一壳体的轴心所在的直线与所述垂直面所在的平面相垂直,所述倾斜面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和所述垂直面靠近所述第一壳体轴心的端部,所述倾斜面位于所述垂直面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呈U字形的定位扣,所述定位扣的的两端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连接,中部的内壁抵触于所述垂直面,所述转子壳体与所述定位凸起和所述定位扣之间均具有设定间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用于塑封电机的壳体结构,首先在转子壳体的内壁上用于连接软磁铁,二者为固定连接;而同时在定子连接板上连接有定子及线圈,其与定子连接板固定连接,不进行转动;同时定子连接板上还具有一些其他的与电机配套的常规电器元件,比如电容等;同时线圈、电器元件等的导线均通过让位槽牵出,同时能够通过导线孔向外牵出后,与外部的结构进行连接。
在使用过程中,对线圈通入电之后,能够驱动连接有软磁铁的转子壳体进行转动;同时与转子壳体固定连接的输出轴即可进行转动,并输出相应的扭矩。其中输出轴上有多个转动轴承进行支撑,如此可以保证输出轴正常的进行转动;同时由于在第一壳体中部开有第一孔体,在第二壳体中部开有第二孔体,因此在实际使用的时候,如果需要输出轴在第一壳体外的一端输出扭矩,则只需选择使用伸出到第一孔体外的输出轴即可;而如果需要输出轴在第二壳体外的一端输出扭矩,则只需选择使用伸出到第二孔体外的输出轴,或将输出轴调换一个方向即可;但是如果需要输出轴同时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外输出扭矩,则需要使用同时伸出第一孔体和第二孔体外的输出轴进行使用;即本申请的结构在生产或组装的时候,能够根据实际的需求选择使用不同的输出轴,从而使得适用于所需的情形,适用范围广。在实际使用的时候,输出轴与转子壳体之间能通过焊接或其他常规的形式实现固定连接;而且在第一孔体或第二孔体不需要使用的时候,能使用塞子、胶水、橡胶或其他结构将空闲的第二孔体或第一孔体堵住,从而起到密封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塑封电机的壳体结构实施例一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图1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塑封电机的壳体结构实施例一中第一壳体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塑封电机的壳体结构实施例一中转子壳体和定子连接板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塑封电机的壳体结构实施例一中第二壳体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C部分的放大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塑封电机的壳体结构实施例二中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连接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其中,1、第一壳体;2、第二壳体;3、第一孔体;4、第二孔体;5、导线孔;6、转子壳体;7、输出轴;8、定子连接板;9、让位槽;10、转动轴承;11、定位筒;12、终止环;13、连接耳;14、连接孔;15、配合孔;16、定位卡槽;17、容纳部;18、定位柱;19、定位孔;20、对应孔;21、密封凸起;22、密封凹槽;23、定位凸起;24、垂直面;25、倾斜面;26、定位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塑封电机的壳体结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实施例1
一种用于塑封电机的壳体结构,如图1至图8所示,包括:
呈罩状的第一壳体1以及与所述第一壳体1相配合的第二壳体2,所述第一壳体1与所述第二壳体2之间形成了容纳腔室,所述第一壳体1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孔体3,所述第二壳体2的中部开设有第二孔体4,所述第二壳体2靠近所述第一壳体1的一端开设有导线孔5;
转子壳体6,所述转子壳体6位于所述容纳腔室中;
输出轴7,所述输出轴7与所述转子壳体6固定连接,且所述输出轴7穿过所述转子壳体6,所述输出轴7穿过所述第一孔体3和所述第二孔体4中的至少一个;
定子连接板8,所述定子连接板8与所述第二壳体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转子壳体6与所述第一壳体1、所述第二壳体2的内壁以及所述定子连接板8之间均具有设定间隙,所述定子连接板8的边缘开设有让位槽9,所述让位槽9与所述转子壳体6的内壁之间具有设定距离;
转动轴承10,所述输出轴7与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定子连接板8之间均具有所述转动轴承10。
所述定子连接板8的中部设置有筒形的定位筒11,所述输出轴7活动穿过所述定位筒11,且所述定位筒11的一端位于所述转子壳体6与所述定子连接板8之间。所述定位筒11的中部设置有终止环12,所述终止环12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转动轴承10。
所述定位筒11远离所述转子壳体6的一端位于所述定子连接板8的外部,所述定位筒11靠近所述第二壳体2的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个连接耳13,每个所述连接耳13上均开设有连接孔14,贯穿所述第二壳体2开设有若干个与所述连接孔14相配合的配合孔15。
所述输出轴7的外壁上开设有两个定位卡槽16,所述转子壳体6与所述定位筒11均位于两个所述定位卡槽16之间。所述第一壳体1的中部向外凸出设置有呈罩状的容纳部17,所述容纳部17中具有一所述转动轴承10。这样容纳部17就能够提高与转动轴承10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同时也可以减小整个电机的体积,便于使用。
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长条形的定位柱18,每个所述定位柱18的中部均开设有长条形的定位孔19,所述第二壳体2上开设有与所述定位孔19相对应的对应孔20,所述转子壳体6与所述定位柱18之间具有设定间隙。所述第二壳体2靠近所述第一壳体1一端的内壁上设置有密封凸起21,所述第一壳体1上开设有与所述密封凸起21相配合的密封凹槽22。
首先在转子壳体6的内壁上用于连接软磁铁,二者为固定连接;而同时在定子连接板8上连接有定子及线圈,其与定子连接板8固定连接,不进行转动;同时定子连接板8上还具有一些其他的与电机配套的常规电器元件,比如电容等;同时线圈、电器元件等的导线均通过让位槽9牵出,同时能够通过导线孔5向外牵出后,与外部的结构进行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塑封电机的壳体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对线圈通入电之后,能够驱动连接有软磁铁的转子壳体6进行转动;同时与转子壳体6固定连接的输出轴7即可进行转动,并输出相应的扭矩。其中输出轴7上有多个转动轴承10进行支撑,如此可以保证输出轴7正常的进行转动;同时由于在第一壳体1中部开有第一孔体3,在第二壳体2中部开有第二孔体4,因此在实际使用的时候,如果需要输出轴7在第一壳体1外的一端输出扭矩,则只需选择使用伸出到第一孔体3外的输出轴7即可;而如果需要输出轴7在第二壳体2外的一端输出扭矩,则只需选择使用伸出到第二孔体4外的输出轴7,或将输出轴7调换一个方向即可;但是如果需要输出轴7同时在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外输出扭矩,则需要使用同时伸出第一孔体3和第二孔体4外的输出轴7进行使用;即本申请的结构在生产或组装的时候,能够根据实际的需求选择使用不同的输出轴7,从而使得适用于所需的情形,适用范围广。在实际使用的时候,输出轴7与转子壳体6之间能通过焊接或其他常规的形式实现固定连接;而且在第一孔体3或第二孔体4不需要使用的时候,能使用塞子、胶水、橡胶或其他结构将空闲的第二孔体4或第一孔体3堵住,从而起到密封的作用。
定位筒11与定子连接板8固定连接,其中定位筒11靠近转子壳体6的一端用于与线圈等进行连接,或用于提高线圈等的稳定性;同时位于定子连接板8外的一侧,通过连接耳13能够与第二壳体2固定连接;即首先将连接耳13和定位筒11抵触到第二壳体2的内壁上,之后将螺杆穿过了配合孔15之后,与连接孔14螺纹连接,这边便完成了连接。
同时在定位筒11的中部具有终止环12,因此可以在其两端分别连接一个转动轴承10,并且还能够保证两个转动轴承10相互不影响,同时提高了对输出轴7的支撑稳定性。
当输出轴7、转子壳体6和定子连接板8部分组装完成后,在两个定位卡槽16内分别卡上卡圈,同时两个卡圈分别抵触在转子壳体6和位于定位筒11外的转动轴承10上,这样可以分别承受输出轴7受到的作用力,减小输出轴7与转子壳体6连接处的负担,防止二者发生分离,保证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当定子连接板8、转子壳体6、第二壳体2都组装完成后,将第一壳体1扣接到第二壳体2上,同时能够将转子壳体6、定子连接板8等都包裹起来;最后再取螺杆,穿过对应孔20之后,与定位孔19之间进行螺纹连接,固定连接了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简单方便。不仅如此,此时的密封凸起21与密封凹槽22二者相对应,能够使得整个电机的密封性更佳,使用安全度更高。
其中本申请中的“设定间隙”、“设定间隔”、“设定间距”或类似的描述均表示两个结构之间处于不接触的状态,具体的距离大小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调节或选择。
实施例2
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9所示,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定位凸起23,所述定位凸起的外壁起包括有倾斜面25和垂直面24,所述第一壳体1的轴心所在的直线与所述垂直面24所在的平面相垂直,所述倾斜面25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壁和所述垂直面24靠近所述第一壳体1轴心的端部,所述倾斜面25位于所述垂直面24与所述第二壳体2之间,所述第二壳体2的内壁上设置有呈U字形的定位扣26,所述定位扣26的的两端与所述第二壳体2的内壁连接,中部的内壁抵触于所述垂直面24,所述转子壳体6与所述定位凸起23和所述定位扣26之间均具有设定间隔。
在连接第二壳体2与第一壳体1的时候,只需将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之间的角度对应好之后,相互挤压二者,在此过程中定位扣26的中部首先作用到倾斜面25上,并且在倾斜面25的驱动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直到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扣接到合适的位置后,此时的定位扣26也刚好到达了垂直面24部分,然后在弹性力作用下发生回弹,并扣接到垂直面24上,实现了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之间的组装,简单方便。
实施例3
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壳体2与定位筒11为一体成型结构或固定连接结构,这样在实际组装或生产的时候能够更为容易,减小了生产或组装难度。
实施例4
与以上实施例均不相同的是,导线孔5位于第一壳体1靠近第二壳体2的一端。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用于塑封电机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呈罩状的第一壳体(1)以及与所述第一壳体(1)相配合的第二壳体(2),所述第一壳体(1)与所述第二壳体(2)之间形成了容纳腔室,所述第一壳体(1)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孔体(3),所述第二壳体(2)的中部开设有第二孔体(4),所述第二壳体(2)靠近所述第一壳体(1)的一端开设有导线孔(5);
转子壳体(6),所述转子壳体(6)位于所述容纳腔室中;
输出轴(7),所述输出轴(7)与所述转子壳体(6)固定连接,且所述输出轴(7)穿过所述转子壳体(6),所述输出轴(7)穿过所述第一孔体(3)和所述第二孔体(4)中的至少一个;
定子连接板(8),所述定子连接板(8)与所述第二壳体(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转子壳体(6)与所述第一壳体(1)、所述第二壳体(2)的内壁以及所述定子连接板(8)之间均具有设定间隙,所述定子连接板(8)的边缘开设有让位槽(9),所述让位槽(9)与所述转子壳体(6)的内壁之间具有设定距离;
转动轴承(10),所述输出轴(7)与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定子连接板(8)之间均具有所述转动轴承(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塑封电机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连接板(8)的中部设置有筒形的定位筒(11),所述输出轴(7)活动穿过所述定位筒(11),且所述定位筒(11)的一端位于所述转子壳体(6)与所述定子连接板(8)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塑封电机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筒(11)的中部设置有终止环(12),所述终止环(12)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转动轴承(10)。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塑封电机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筒(11)远离所述转子壳体(6)的一端位于所述定子连接板(8)的外部,所述定位筒(11)靠近所述第二壳体(2)的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个连接耳(13),每个所述连接耳(13)上均开设有连接孔(14),贯穿所述第二壳体(2)开设有若干个与所述连接孔(14)相配合的配合孔(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塑封电机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7)的外壁上开设有两个定位卡槽(16),所述转子壳体(6)与所述定位筒(11)均位于两个所述定位卡槽(16)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塑封电机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的中部向外凸出设置有呈罩状的容纳部(17),所述容纳部(17)中具有一所述转动轴承(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塑封电机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长条形的定位柱(18),每个所述定位柱(18)的中部均开设有长条形的定位孔(19),所述第二壳体(2)上开设有与所述定位孔(19)相对应的对应孔(20),所述转子壳体(6)与所述定位柱(18)之间具有设定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塑封电机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2)靠近所述第一壳体(1)一端的内壁上设置有密封凸起(21),所述第一壳体(1)上开设有与所述密封凸起(21)相配合的密封凹槽(2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塑封电机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定位凸起(23),所述定位凸起(23)的外壁起包括有倾斜面(25)和垂直面(24),所述第一壳体(1)的轴心所在的直线与所述垂直面(24)所在的平面相垂直,所述倾斜面(25)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壁和所述垂直面(24)靠近所述第一壳体(1)轴心的端部,所述倾斜面(25)位于所述垂直面(24)与所述第二壳体(2)之间,所述第二壳体(2)的内壁上设置有呈U字形的定位扣(26),所述定位扣(26)的两端与所述第二壳体(2)的内壁连接,中部的内壁抵触于所述垂直面(24),所述转子壳体(6)与所述定位凸起(23)和所述定位扣(26)之间均具有设定间隔。
CN202221454947.6U 2022-06-09 2022-06-09 用于塑封电机的壳体结构 Active CN2184159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54947.6U CN218415985U (zh) 2022-06-09 2022-06-09 用于塑封电机的壳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54947.6U CN218415985U (zh) 2022-06-09 2022-06-09 用于塑封电机的壳体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15985U true CN218415985U (zh) 2023-01-31

Family

ID=85009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54947.6U Active CN218415985U (zh) 2022-06-09 2022-06-09 用于塑封电机的壳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159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11006B2 (en) Electric rotary machine
US4333026A (en) Stepping motor
JP3421251B2 (ja) 回転電機及びそのボビン
CN101488694B (zh) 永磁同步电动机
KR102478247B1 (ko) 모터
US20070013252A1 (en) Commutator motor
US20140132096A1 (en) Split-core type mo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rmature of split-core type motor
CN202455235U (zh) 电动机
CN1871759B (zh) 短路部件、整流子及短路部件的制造方法
JP5225698B2 (ja) ブラシホルダの製造方法、ブラシホルダおよびモータ
CN109923765B (zh) 盖组件和包括该盖组件的马达
US7159295B2 (en) Method of making a miniature electric motor
CN100552209C (zh) 具有壳体的流体泵
WO2016088158A1 (ja) 回転電機の回転子および回転電機
CN218415985U (zh) 用于塑封电机的壳体结构
US8536467B2 (en) Connecting structure for electric cables and electric apparatus
US5446328A (en) Miniature motor with preassembled commutator
JPH0828958B2 (ja) 小型電動機
EP2448091B1 (en) Stator for electric motor, electric motor, and electric bicycle
US11973388B2 (en)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insulator, and assembly method therefor
JPH0526917Y2 (zh)
JPH06276705A (ja) 回転電機用固定子
CN114243981B (zh) 一种永磁外转子电机
JP4645118B2 (ja) センサ付き転がり軸受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2039793A (ja)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