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10077U - 一种电蓄热与风冷热泵相结合的冷热源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蓄热与风冷热泵相结合的冷热源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10077U
CN218410077U CN202222426832.2U CN202222426832U CN218410077U CN 218410077 U CN218410077 U CN 218410077U CN 202222426832 U CN202222426832 U CN 202222426832U CN 218410077 U CN218410077 U CN 2184100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air
supply pipe
heat pump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2683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政霖
唐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ne Energy Conservation Technology Lia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ine Energy Conservation Technology Lia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ne Energy Conservation Technology Lia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Pine Energy Conservation Technology Lia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2683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100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100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100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暖通空调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电蓄热与风冷热泵相结合的冷热源控制系统。包括风冷热泵机组,风冷热泵机组的进水口通过第一进水管与空调末端管线相连;风冷热泵机组的出水口通过第一送水管与空调末端管线相连;风冷热泵机组的出水口通过第二送水管与板式换热器第一进水口相连;板式换热器的第一出水口通过第六送水管与空调末端管线相连;电锅炉,其出水口通过第三送水管与板式换热器的第二入水口相连;电锅炉的出水口通过第四送水管与蓄热水箱相连;板式换热器的第二出水口通过第五送水管与电锅炉的进水口相连。冷热源控制系统能很好的实现电蓄热与热泵相结合的供暖形式,降低了业主运维管理的难度,降低了碳排放,也降低了运行费用。

Description

一种电蓄热与风冷热泵相结合的冷热源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暖通空调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电蓄热与风冷热泵相结合的冷热源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电蓄热系统,一般由电锅炉、蓄(释)热水泵、板式换热器、循环水泵、定压补水装置等组成。利用谷电将热量储存在蓄热水箱中,在非谷电时间段,通过释热水泵将热量输送到末端。这种系统,运行省钱、能源消耗高,但能起到对电网填谷的作用。风冷热泵系统,一般由风冷热泵机组、循环水泵、定压补水装置等组成。利用空气能及热泵技术,能源效率高,冬季供热,夏季制冷。但在极寒天气下(-35℃左右),机组基本不具备供热能力。
现有电蓄热热源控制系统只能解决自身对供热系统的控制,风冷热泵冷热源控制系只能解决自身空调系统的控制,所以在严寒地区,出现了电蓄热与风冷热泵相结合的供热与制冷模式,既能节省运行费用,又能降低能源消耗量,冬季需通过电蓄热和风冷热泵联合供热,夏季通过风冷热泵制冷,但没有将两者相结合的冷热源控制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电蓄热与风冷热泵相结合的冷热源控制系统,降低能源费用,在严寒地区,可更高效利用能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蓄热与风冷热泵相结合的冷热源控制系统,包括风冷热泵机组,风冷热泵机组的进水口通过第一进水管与空调末端管线相连;
所述风冷热泵机组的出水口通过第一送水管与空调末端管线相连;所述风冷热泵机组的出水口通过第二送水管与板式换热器第一进水口相连;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第一出水口通过第六送水管与空调末端管线相连;
所述第一送水管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送水管上设有第二阀门;
电锅炉,其出水口通过第三送水管与板式换热器的第二入水口相连;
所述电锅炉的出水口通过第四送水管与蓄热水箱相连;
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第二出水口通过第五送水管与电锅炉的进水口相连;
所述蓄热水箱的出水口通过第八送水管与第五送水管相连;
所述第三送水管上设有第三阀门,所述第四送水管上设有第四阀门;
所述第五送水管上设有第五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水管上设有定压补水装置和循环水泵;
进一步地,所述第五送水管靠近电锅炉一端设有蓄/释热水泵;
进一步地,所述第五送水管与第四送水管之间通过第七送水管相连,第七送水管上设有第七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第六送水管上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八送水管上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四阀门、第五阀门和第七阀门为电动阀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此电蓄热与风冷热泵相结合的冷热源控制系统已经在项目中实施,当室外温度≥-10℃时,建筑物供热均由风冷热泵机组提供,机组运行效率为2.2-2.5左右,供热量有较少衰减,整体运行节能。当室外温度<-10℃时,电蓄热系统开始使用。在整个冬季,经过不同工况运行状态,分别为蓄热+锅炉供热+热泵供热工况,释热+热泵供热工况,热泵供热工况,蓄热+热泵供热工况,锅炉直接供热工况。因为有了这套控制系统,能很好的实现电蓄热与热泵相结合的供暖形式,降低了业主运维管理的难度,降低了碳排放,也降低了运行费用。很好的解决严寒地区冬季供热运行费用高,能源消耗高的问题,供热效率高,降低碳排放,减少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电蓄热与风冷热泵相结合冷热源控制系统的原理图;
其中:电锅炉1,蓄/释热水泵2,板式换热器3,风冷热泵机组4,蓄热水箱5,循环水泵6,定压补水装置7,第一进水管8,第一送水管9,第二送水管10,第三送水管11,第四送水管12,第五送水管13,第六送水管14,第七送水管15,第一阀门16,第二阀门17,第三阀门18,第四阀门19,第五阀门20,第一温度传感器21,第七阀门22,第八送水管23,第二温度传感器24,空调末端管线2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考图1,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蓄热与风冷热泵相结合的冷热源控制系统,包括风冷热泵机组4,风冷热泵机组可选择超低温风冷热泵机组,以适应严寒地区气候,风冷热泵机组4为多个并联设置的机组,风冷热泵机组4的进水口通过第一进水管8与空调末端管路相连;
风冷热泵机组4的出水口通过第一送水管9与空调末端管线25相连;第一送水管9分出一个支路,为第二送水管10;第二送水管10与板式换热器3第一进水口相连;板式换热器3的第一出水口通过第六送水管14与空调末端管线25相连;第六送水管14上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21;
第一送水管9上设有第一阀门16,第二送水管10上设有第二阀门17;对第一送水管9的两个支路进行控制;
电锅炉1,其出水口通过第三送水管11与板式换热器3的第二入水口相连;第三送水管11分出一个支路,为第四送水管12;
通过第四送水管12与蓄热水箱5相连,第三送水管11上设有第三阀门18,第四送水管12上设有第四阀门19;将电锅炉1的出水分两个方向流动,并通过第三阀门18和第四阀门19控制其流向,在谷电阶段,可以将其流向蓄热水箱5,进行储热;
板式换热器3的第二出水口通过第五送水管13与电锅炉1的进水口相连,使板式换热器3流出的水可以经电锅炉1进行加热;
蓄热水箱5的出水口通过第八送水管23与第五送水管13相连;第八送水管23上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24;第五送水管13上设有第五阀门20。
进一步地,第一进水管8上设有定压补水装置和循环水泵6,循环水泵为2个,并联设置。
进一步地,第五送水管13靠近电锅炉1一端设有蓄/释热水泵2,便于将蓄热水箱5的水送到电锅炉1中进行加热,蓄/释热水泵2为2个,并联设置。
进一步地,第五送水管13与第四送水管12之间通过第七送水管15相连,第七送水管15上设有第七阀门22;第五阀门20设置在第八送水管23和第七送水管15之间的第五送水管13上,通过阀门的设置来控制水的流向。
第一阀门16、第二阀门17、第三阀门18、第四阀门19、第五阀门20和第七阀门22为电动阀门,方便控制阀门的开闭以及开启度。
工作原理:设置室外温度传感器,由此温度确定电蓄热系统是否运行;此温度一般由建筑物地理位置和风冷热泵性能决定;当室外温度低于此温度时,电蓄热系统开始供热,形成联合供热模式;当室外温度高于此温度时,建筑物完全由风冷热泵系统供热;
板式换热器3二次侧回水温度(第一温度传感器21)确定一次侧供水阀门(第三阀门18)开启度,当回水温度过低,加大一次侧阀门开启度,当回水温度过高,关小阀门;
循环水泵6设置变频,根据末端环路压降值判断升频与降频;
蓄(释)热水泵2设置变频,蓄热时根据蓄热水箱5出水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24)调节,释热时根据二次网回水温度(第一温度传感器21)进行调节;
该系统可以通过PLC系统进行控制,一共有六种运行工况:
工况一:蓄热+电锅炉供热+热泵供热;将蓄热水箱5、电锅炉1和风冷热泵机组4同时开启进行供热;
工况二:释热+热泵供热;蓄热水箱5和风冷热泵机组4同时开启进行供热;
工况三:热泵供热;风冷热泵机组4单独开启进行供热;
工况四:蓄热+热泵供热;风冷热泵机组4开启进行供热;蓄热水箱5、电锅炉1开启进行蓄热;
工况五:电锅炉直供;开启电锅炉直接进行供热;
工况六:热泵制冷。
每种工况通过对不同管路上的阀门(开关型和调节型)进行控制来实现工况转换。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电蓄热与风冷热泵相结合的冷热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风冷热泵机组,风冷热泵机组的进水口通过第一进水管与空调末端管线相连;
所述风冷热泵机组的出水口通过第一送水管与空调末端管线相连;所述风冷热泵机组的出水口通过第二送水管与板式换热器第一进水口相连;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第一出水口通过第六送水管与空调末端管线相连;
所述第一送水管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送水管上设有第二阀门;
电锅炉,其出水口通过第三送水管与板式换热器的第二入水口相连;
所述电锅炉的出水口通过第四送水管与蓄热水箱相连;
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第二出水口通过第五送水管与电锅炉的进水口相连;
所述蓄热水箱的出水口通过第八送水管与第五送水管相连;
所述第三送水管上设有第三阀门,所述第四送水管上设有第四阀门;
所述第五送水管上设有第五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蓄热与风冷热泵相结合的冷热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管上设有定压补水装置和循环水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蓄热与风冷热泵相结合的冷热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送水管靠近电锅炉一端设有蓄/释热水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蓄热与风冷热泵相结合的冷热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送水管与第四送水管之间通过第七送水管相连,第七送水管上设有第七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蓄热与风冷热泵相结合的冷热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送水管上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蓄热与风冷热泵相结合的冷热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八送水管上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蓄热与风冷热泵相结合的冷热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四阀门、第五阀门和第七阀门为电动阀门。
CN202222426832.2U 2022-09-14 2022-09-14 一种电蓄热与风冷热泵相结合的冷热源控制系统 Active CN2184100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26832.2U CN218410077U (zh) 2022-09-14 2022-09-14 一种电蓄热与风冷热泵相结合的冷热源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26832.2U CN218410077U (zh) 2022-09-14 2022-09-14 一种电蓄热与风冷热泵相结合的冷热源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10077U true CN218410077U (zh) 2023-01-31

Family

ID=85032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26832.2U Active CN218410077U (zh) 2022-09-14 2022-09-14 一种电蓄热与风冷热泵相结合的冷热源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100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76833B (zh) 一种太阳能热水系统和热泵制热制冷系统及其方法
CN101387457A (zh) 多喷射器并联型太阳能喷射制冷装置
CN108775611B (zh) 综合利用清洁能源及生产余热的冷热联供系统
CN201025417Y (zh) 一种适合于低温环境下运行的空调热泵设备
CN105674449A (zh) 一种基于节能型太阳能空气源热泵三联供系统
CN102072541A (zh) 蓄冷型太阳能喷射-压缩复合制冷机组
CN103912938A (zh) 空调系统
CN202613556U (zh) 一种利用采暖末端免费供冷的地源热泵采暖系统
CN211176992U (zh) 一种空气能地源热泵补热采暖系统
CN111895572A (zh) 一种住宅新风系统控制方法及系统
CN218410077U (zh) 一种电蓄热与风冷热泵相结合的冷热源控制系统
CN201935317U (zh) 蓄冷型太阳能喷射-压缩复合制冷机组
CN218410143U (zh) 一种能蓄冷蓄热的冷暖联供系统
CN201062898Y (zh) 一种废热回收即热补水循环式依附型热泵装置
CN1766459A (zh) 一种太阳能、峰谷电蓄热的热水供应与制冷复合装置
CN111637509B (zh) 一种新型组合散热末端系统
CN201662280U (zh) 应用系统热回收的地源热泵系统
CN203432147U (zh) 二次热泵复合系统
CN201062899Y (zh) 一种废热回收循环补水依附型热泵装置
CN220911525U (zh) 一种燃气锅炉耦合复合热泵的供热系统
CN219976602U (zh) 一种地铁站水冷多联空调系统
CN218599897U (zh) 基于供热循环水及自来水利用的区域供冷复合系统
CN213931271U (zh) 一种场馆建筑空调系统
CN215175608U (zh) 一种适用于南方的太阳能热泵系统
CN220380013U (zh) 一种多能互补的集中供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