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05270U - 一种浮动码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浮动码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05270U
CN218405270U CN202222758305.1U CN202222758305U CN218405270U CN 218405270 U CN218405270 U CN 218405270U CN 202222758305 U CN202222758305 U CN 202222758305U CN 218405270 U CN218405270 U CN 2184052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ating
passing
water
buffering
buffering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5830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芙蓉
王小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f Cccc Fourth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f Cccc Fourth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f Cccc Fourth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f Cccc Fourth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5830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052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052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052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11Hard structures, e.g. dams, dykes or breakwater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浮动码头,包括:平台,平台上设有若干用于固定在水岸上的连接柱;浮板,浮板漂浮在水面上且通过缓冲组件连接在平台的一侧;缓冲过水浮动组件,缓冲过水浮动组件的数量设置为若干组,若干组缓冲过水浮动组件沿浮板的短边方向间隔设置在浮板的底端,缓冲过水浮动组件包括多个沿浮板的长边方向间隔设置的缓冲过水浮体,每组缓冲过水浮动组件内的相邻两个缓冲过水浮体之间通过连接件活动连接。解决了浮动码头受到水平面垂直于岸边方向或顺着岸边方向上的冲击力时,浮动码头不能很好的吸收对应方向波浪的冲击力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浮动码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码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浮动码头。
背景技术
浮动码头是一种可以随水位高低上下浮动的码头,由多个浮筒拼接而成,浮筒有两种,一种是采用强韧高分子聚乙烯材料,通过吹塑工艺加工而成,可以随着水潮涨落而自动升降,普遍用于浮桥、浮动码头等水上浮动平台项目建设,还可以根据需要多节多形状拼接;另一种浮筒为漂浮在水面上的密闭金属筒,下部用铁锚固定,用来系船或做航标等。浮动码头会受到波浪的冲击,波浪是一种上下起伏的水体运动,水是一种流体,在外力(风、地震等)作用下,水质点可以离开原来的位置,但在内力(重力、水压力和表面张力等)作用下,又有使它恢复原来位置的趋势。因此,水质点在其平衡位置附近作近似封闭的圆周运动,便产生了波浪,并引起了波形的传播。
湖面或海面受到水平面上垂直于岸边方向或顺着岸边方向的外力作用时,会产生与该外力方向相对应的波浪,该方向的波浪力会对浮动码头产生水平面垂直于岸边方向或顺着岸边方向上的冲击力。目前的浮动码头虽然具有轻巧、稳定和安全的特点,但是不能很好的吸收对应水平面方向上的波浪冲击力,使得浮筒之间连接部位受到的剪应力不能减弱或消除,久而久之,浮筒之间连接部位就会松动或断裂,使浮动码头稳定性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浮动码头,解决了浮动码头受到水平面垂直于岸边方向或顺着岸边方向上的冲击力时,浮动码头不能很好的吸收对应方向波浪的冲击力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浮动码头,包括:
平台,平台上设有若干用于固定在水岸上的连接柱;
浮板,浮板漂浮在水面上且通过缓冲组件连接在平台的一侧;
缓冲过水浮动组件,缓冲过水浮动组件的数量设置为若干组,若干组缓冲过水浮动组件沿浮板的短边方向间隔设置在浮板的底端,缓冲过水浮动组件包括多个沿浮板的长边方向间隔设置的缓冲过水浮体,每组缓冲过水浮动组件内的相邻两个缓冲过水浮体之间通过连接件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缓冲过水浮体内部设有安装腔,安装腔内部设有质量块和两组减震弹簧组,两组减震弹簧组分别设置在质量块的两侧上,且分别与缓冲过水浮体连接。
进一步地,连接件包括分别设置在相邻两缓冲过水浮体上的缓冲连接体和连接耳组,连接耳组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耳,缓冲连接体包括连接块,连接块上开设有竖向通孔,竖向通孔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端盖,竖向通孔内设有第二减震弹簧,第二减震弹簧的两端分别设有顶块,顶块远离第二减震弹簧的一侧上设有连接螺管,两个连接螺管分别穿过两个端盖后再分别穿过两个第一连接耳后分别螺纹连接有两个螺栓,连接螺管位于第一连接耳与端盖之间的位置上设有限位块。
进一步地,缓冲过水浮体包括过流筒和盒状的外壳,过流筒设置在外壳内且过流筒的长度方向与浮板的短边方向一致,过流筒开口两端贯穿设置在外壳的侧壁上,且与外壳的侧壁连接,质量块套设在过流筒的外侧,且可沿过流筒的长度方向移动,两组减震弹簧组分别设置在质量块位于过流筒长度方向的两侧上。
进一步地,过流筒开口两端为喇叭口。
进一步地,缓冲过水浮体为矩形体框架,缓冲过水浮体包括上浮框、下浮框及连接上浮框和下浮框的四根连接浮杆,每组减震弹簧组包括两个第一减震弹簧,四个第一减震弹簧分别设置在质量块的四角上,且分别与四根连接浮杆连接。
进一步地,连接件包括分别设置在相邻两缓冲过水浮体上的两对相互铰接的第二连接耳和第三连接耳,两个第二连接耳分别设置在其一缓冲过水浮体上的上浮框和下浮框上,两个第三连接耳分别设置在相邻的缓冲过水浮体相对应的位置上。
进一步地,缓冲组件包括柔性连接板,柔性连接板的两侧分别与平台和浮板连接。
进一步地,缓冲组件还包括伸缩沉降板,伸缩沉降板呈波浪形,伸缩沉降板的波峰处设有踏板,相邻两踏板之间设有间隙,柔性连接板的数量设置为二,两个柔性板分别设置在平台和浮板上,且分别与伸缩沉降板的两端连接。
进一步地,浮板的内部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并排设置的矩形空间,相邻两矩形空腔之间通过隔板分隔。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当受到水平面上垂直于岸边方向或顺着岸边方向的外力作用而产生对应方向上的波浪时,通过缓冲过水浮动组件内的活动连接的缓冲过水浮体配合缓冲组件可以将这两个方向上波浪对浮动码头的冲击力缓冲,使得浮动码头的受到波浪的冲击力降低或者抵消,同时相邻的缓冲过水浮动组件以及相邻的缓冲过水浮体之间存在间隙,水流能够从间隙经过,从而具有过水功能,可以减少波浪对缓冲过水浮动组件的冲击力,从而减少对连接件的竖向剪力,另外两个缓冲过水浮体之间通过连接件活动连接,有一定活动空间,可以抵消两个缓冲过水浮体之间产生的竖向剪力,从而能够防止连接件发生断裂,使浮动码头保持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浮动码头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浮动码头实施例1的缓冲过水浮体内部及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浮动码头实施例1的质量块与过流筒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图2的A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2的B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浮动码头中浮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浮动码头实施例2的缓冲过水浮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浮动码头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浮动码头实施例3中缓冲过水浮体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平台,2-浮板,21-矩形空间,22-隔板,3-连接柱,4-缓冲组件,41-柔性连接板,42-伸缩沉降板,43-踏板,5-缓冲过水浮体,51-质量块,52-减震弹簧组,53-外壳,54-过流筒,55-上浮框,56-下浮框,57-连接浮杆,6-连接件,61-缓冲连接体,611-连接块,612-端盖,613-第二减震弹簧,614-顶块,615-连接螺管,616-螺栓,617-限位块,62-第一连接耳,63-第二连接耳,64-第三连接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浮动码头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一种浮动码头,包括平台1、浮板2和缓冲过水浮动组件,平台1上设有若干用于固定在水岸上的连接柱3,浮板2漂浮在水面上且通过缓冲组件4连接在平台1的一侧,缓冲过水浮动组件的数量设置为若干组,若干组缓冲过水浮动组件沿浮板2的短边方向间隔设置在浮板2的底端,缓冲过水浮动组件包括多个沿浮板2的长边方向间隔设置的缓冲过水浮体5,每组缓冲过水浮动组件内的相邻两个缓冲过水浮体5之间通过连接件6活动连接。
请结合参阅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浮动码头实施例1的缓冲过水浮体内部及连接示意图。进一步地,缓冲过水浮体5内部设有安装腔,安装腔内部设有质量块51和两组减震弹簧组52,两组减震弹簧组52分别设置在质量块51的两侧上,且分别与缓冲过水浮体5连接。质量块51可以在安装腔内部活动,配合两组减震弹簧组52,缓冲过水浮体5在受到波浪冲击力时,利用质量块51的方向惯性力,可以抵消或减弱波浪冲击力。
请结合参阅图4和图5,图4为图2的A部分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2的B部分放大示意图。进一步地,连接件6包括分别设置在相邻两缓冲过水浮体5上的缓冲连接体61和连接耳组,连接耳组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耳62,缓冲连接体61包括连接块611,连接块611上开设有竖向通孔,竖向通孔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端盖612,竖向通孔内设有第二减震弹簧613,第二减震弹簧613的两端分别设有顶块614,顶块614远离第二减震弹簧613的一侧上设有连接螺管615,两个连接螺管615分别穿过两个端盖612后再分别穿过两个第一连接耳62后分别螺纹连接有两个螺栓616,连接螺管615位于第一连接耳62与端盖612之间的位置上设有限位块617。当连接件6受到竖向剪力时,缓冲连接体61中的第二减震弹簧613可以减轻或抵消缓冲过水浮体5之间的竖向剪力,防止连接件6发生断裂或松动,使得浮动码头保持稳定;通过连接螺管615上的螺栓616和限位块617与第一连接耳62配合,可以限制连接螺管615穿过第一连接耳62的长度,从而限制相邻两缓冲过水浮体5之间的相对位移。
请结合参阅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浮动码头实施例1的质量块与过流筒的连接示意图。进一步地,缓冲过水浮体5包括过流筒54和盒状的外壳53,过流筒54设置在外壳53内且过流筒54的长度方向与浮板2的短边方向一致,过流筒54开口两端贯穿设置在外壳53的侧壁上,且与外壳53的侧壁连接,质量块51套设在过流筒54的外侧,且可沿过流筒54的长度方向移动,两组减震弹簧组52分别设置在质量块51位于过流筒54长度方向的两侧上。增加过流筒54,使得水流可以从过流筒54经过可以减轻波浪对浮动码头的冲击力,使得浮动码头保持稳定。进一步地,为使得水流更容易从过流筒54通过,过流筒54开口两端为喇叭口。进一步地,每组减震弹簧组52包括两个第一减震弹簧,同一组的两个第一减震弹簧分别设置在过流筒54的两侧。
进一步地,为使得缓冲过水浮体5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相邻两缓冲过水浮体5之间设置两个连接件6,两个连接件6间隔设置。该设置同时可以增加抵抗缓冲过水浮体5之间竖向剪力的效果。
进一步地,缓冲组件4包括柔性连接板41,柔性连接板41的两侧分别与平台1和浮板2连接。当浮动码头受到浮板2长边方向的波浪冲击力时,柔性连接板41可以将该方向的波浪冲击力抵消或减弱,同时可减弱浮板2与平台1之间的竖向剪力和水平方向的剪力。优选地,柔性连接板41为橡胶板。进一步地,缓冲组件4还包括伸缩沉降板42,伸缩沉降板42呈波浪形,伸缩沉降板42的波峰处设有踏板43,相邻两踏板43之间设有间隙,柔性连接板41的数量设置为二,两个柔性板分别设置在平台1和浮板2上,且分别与伸缩沉降板42的两端连接。增加伸缩沉降板42,当浮动码头受到浮板2长边方向的波浪冲击力时,伸缩沉降板42配合柔性连接板41,可以进一步将该方向的波浪冲击力抵消或减弱,同时还可以减弱浮板2与平台1之间连接部位的竖向剪力以及水平方向的剪力。
请结合参阅图6,图6为本实用新型浮动码头中浮板的结构示意图。进一步地,为增加浮板2的浮力,浮板2的内部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并排设置的矩形空间21,相邻两矩形空腔之间通过隔板22分隔。设置多个矩形空间21可以增加浮板2的浮力,矩形空腔间的隔板22不仅有分隔矩形空间21的作用,还对浮板2内部起到支撑作用,防止浮板2在受到上部荷载时,有局部下沉的现象。
本实施例的浮动码头在实际使用时,当水面受到浮板2长边方向或短边方向的外力作用而产生对应方向上的波浪时,沿浮板2长边方向的波浪可以从相邻两缓冲过水浮动组件之间的间隙经过,可以减轻该方向的波浪对浮动码头的冲击,并且通过柔性连接板41和伸缩沉降板42的配合,可以降低或者抵消浮动码头所受到的波浪的冲击力;而沿浮板2短边方向的波浪可以从相邻两缓冲过水浮体5之间的间隙以及从过流筒54经过,可以减轻该方向的波浪对浮动码头的冲击,并且利用质量块51的方向惯性力,可以进一步将该方向的波浪的冲击力减弱或抵消,使浮动码头保持稳定;缓冲过水浮动组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如缓冲过水浮动组件的数量可以选择为三个。
当缓冲过水浮体5随着波浪起伏时,此时,波浪的波峰经过部分缓冲过水浮体5,该部分缓冲过水浮体5会受到向上的顶托力而上升,波浪的波峰通过该部分的缓冲过水浮体5后,该部分的缓冲过水浮体5会下降,如此往复运动,受到顶托力的缓冲过水浮体5与没有受到顶托力的缓冲过水浮体5之间的连接部位会产生相对运动,带动缓冲连接体61中的第二减震弹簧613压缩或恢复,从而通过缓冲连接体61中的第二减震弹簧613可以减轻或抵消缓冲过水浮体5之间的竖向剪力,防止缓冲过水浮体5之间连接件6发生断裂,进一步地,配合柔性连接板41和伸缩沉降板42,可以抵消或减弱浮板2与平台1之间的竖向剪力以及水平方向的剪力,使得浮动码头保持稳定。
实施例2
请结合参阅图7,图7为本实用新型浮动码头实施例2的缓冲过水浮体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缓冲过水浮体5的结构不同。具体地,缓冲过水浮体5为矩形体框架,缓冲过水浮体5包括上浮框55、下浮框56及连接上浮框55和下浮框56的四根连接浮杆57,每组减震弹簧组52包括两个第一减震弹簧,四个第一减震弹簧分别设置在质量块51的四角上,且分别与四根连接浮杆57连接。缓冲过水浮体5设置为矩形体框架,矩形体框架的空隙可以使各个方向的水流通过,减少波浪对缓冲过水浮体5的冲击力,并通过第一减震弹簧与质量块51配合,利用质量块51的方向惯性力,可以抵消或减弱水平面上各个方向的波浪冲击力,同时还可以抵消或减弱波浪对浮动码头的向上的顶托力,从而抵消或减弱缓冲过水浮体5之间连接件6的竖向剪力,还可以抵消或减弱浮板2与平台1之间水平方向的剪力,使浮动码头更加稳定。
本实施例的浮动码头在实际使用时,当水面受到浮板2长边方向或短边方向的外力作用而产生对应方向上的波浪时,沿浮板2长边方向的波浪可以从相邻两缓冲过水浮动组件之间的间隙经过,以及从缓冲过水浮体5中经过,从可以减轻该方向的波浪对浮动码头的冲击,并且通过柔性连接板41和伸缩沉降板42的配合,可以降低或者抵消浮动码头所受到的波浪的冲击力;而沿浮板2短边方向的波浪可以从相邻两缓冲过水浮体5之间的间隙以及从缓冲过水浮体5中经过,可以减轻该方向的波浪对浮动码头的冲击,并且利用质量块51的方向惯性力,可以进一步抵消或减弱水平面上各个方向的波浪冲击力;
当缓冲过水浮体5随着波浪起伏时,此时,波浪的波峰经过部分缓冲过水浮体5,该部分缓冲过水浮体5会受到向上的顶托力而上升,波浪的波峰通过该部分的缓冲过水浮体5后,该部分的缓冲过水浮体5会下降,如此往复运动,受到顶托力的缓冲过水浮体5与没有受到顶托力的缓冲过水浮体5之间的连接部位会产生相对运动,带动缓冲连接体61中的第二减震弹簧613压缩或恢复,从而通过缓冲连接体61中的第二减震弹簧613可以减轻或抵消缓冲过水浮体5之间的竖向剪力,同时利用质量块51的方向惯性力,还可以进一步抵消或减弱波浪对浮动码头的向上的顶托力,从而抵消或减弱缓冲过水浮体5之间连接件6的竖向剪力,还可以抵消或减弱浮板2与平台1之间水平方向的剪力,使浮动码头更加稳定,防止缓冲过水浮体5之间连接件6发生断裂,进一步地,配合柔性连接板41和伸缩沉降板42,可以抵消或减弱浮板2与平台1之间的竖向剪力以及水平方向的剪力,使得浮动码头保持稳定。
实施例3
请结合参阅图8和图9,图8为本实用新型浮动码头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浮动码头实施例3中缓冲过水浮体的连接示意图。实施例3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连接件6结构不同。具体地,连接件6包括分别设置在相邻两缓冲过水浮体5上的两对相互铰接的第二连接耳63和第三连接耳64,两个第二连接耳63分别设置在其一缓冲过水浮体5上的上浮框55和下浮框56上,两个第三连接耳64分别设置在相邻的缓冲过水浮体5相对应的位置上。由于缓冲过水浮体5设置为矩形体框架时,缓冲过水浮体5具有从各个方向的过水能力,所以波浪对缓冲过水浮体5的冲击力比较小,并且利用质量块51的方向惯性力,可以抵消或减弱缓冲过水浮体5之间连接件6的竖向剪力,因此连接件6采用两对相互铰接的第二连接耳63和第三连接耳64即可,该设置相对于连接件6采用缓冲连接体61和连接耳组,可以节约成本。
进一步地,相邻两缓冲过水浮体5之间通过连接件6活动连接。所有的缓冲过水浮体5中,任意相邻的两缓冲过水浮体5之间通过连接件6活动连接,使得若干缓冲过水浮动组件连接形成整体,使浮动码头更加稳定。
本实施例的浮动码头在实际使用时,当水面受到浮板2长边方向或短边方向的外力作用而产生对应方向上的波浪时,沿浮板2长边方向的波浪可以从相邻两缓冲过水浮动组件之间的间隙经过,以及从缓冲过水浮体5中经过,从可以减轻该方向的波浪对浮动码头的冲击,并且通过柔性连接板41和伸缩沉降板42的配合,可以降低或者抵消浮动码头所受到的波浪的冲击力;而沿浮板2短边方向的波浪可以从相邻两缓冲过水浮体5之间的间隙以及从缓冲过水浮体5中经过,可以减轻该方向的波浪对浮动码头的冲击,并且利用质量块51的方向惯性力,可以进一步抵消或减弱水平面上各个方向的波浪冲击力,还可以抵消或减弱波浪对浮动码头的向上的顶托力,从而抵消或减弱缓冲过水浮体5之间连接件6的竖向剪力,还可以抵消或减弱浮板2与平台1之间水平方向的剪力,使浮动码头更加稳定。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当受到水平面上垂直于岸边方向或顺着岸边方向的外力作用而产生对应方向上的波浪时,通过缓冲过水浮动组件内的活动连接的缓冲过水浮体5配合缓冲组件4可以将这两个方向上波浪对浮动码头的冲击力缓冲,使得浮动码头的受到波浪的冲击力降低或者抵消,同时相邻的缓冲过水浮动组件以及相邻的缓冲过水浮体5之间存在间隙,水流能够从间隙经过,从而具有过水功能,可以减少波浪对缓冲过水浮动组件的冲击力,从而减少对连接件6的竖向剪力,另外两个缓冲过水浮体5之间通过连接件6活动连接,有一定活动空间,可以抵消两个缓冲过水浮体5之间产生的竖向剪力,从而能够防止连接件6发生断裂,使浮动码头保持稳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浮动码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平台,所述平台上设有若干用于固定在水岸上的连接柱;
浮板,所述浮板漂浮在水面上且通过缓冲组件连接在平台的一侧;
缓冲过水浮动组件,所述缓冲过水浮动组件的数量设置为若干组,若干组所述缓冲过水浮动组件沿浮板的短边方向间隔设置在浮板的底端,所述缓冲过水浮动组件包括多个沿浮板的长边方向间隔设置的缓冲过水浮体,每组所述缓冲过水浮动组件内的相邻两个缓冲过水浮体之间通过连接件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过水浮体内部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部设有质量块和两组减震弹簧组,两组所述减震弹簧组分别设置在质量块的两侧上,且分别与所述缓冲过水浮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动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分别设置在相邻两缓冲过水浮体上的缓冲连接体和连接耳组,所述连接耳组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耳,所述缓冲连接体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竖向通孔,所述竖向通孔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端盖,所述竖向通孔内设有第二减震弹簧,所述第二减震弹簧的两端分别设有顶块,所述顶块远离第二减震弹簧的一侧上设有连接螺管,两个所述连接螺管分别穿过两个端盖后再分别穿过两个第一连接耳后分别螺纹连接有两个螺栓,所述连接螺管位于第一连接耳与端盖之间的位置上设有限位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浮动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过水浮体包括过流筒和盒状的外壳,所述过流筒设置在外壳内且过流筒的长度方向与浮板的短边方向一致,所述过流筒开口两端贯穿设置在外壳的侧壁上,且与所述外壳的侧壁连接,所述质量块套设在过流筒的外侧,且可沿过所述流筒的长度方向移动,两组所述减震弹簧组分别设置在质量块位于过流筒长度方向的两侧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浮动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流筒开口两端为喇叭口。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动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过水浮体为矩形体框架,所述缓冲过水浮体包括上浮框、下浮框及连接上浮框和下浮框的四根连接浮杆,每组所述减震弹簧组包括两个第一减震弹簧,四个所述第一减震弹簧分别设置在质量块的四角上,且分别与四根所述连接浮杆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浮动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分别设置在相邻两缓冲过水浮体上的两对相互铰接的第二连接耳和第三连接耳,两个所述第二连接耳分别设置在其一缓冲过水浮体上的上浮框和下浮框上,两个所述第三连接耳分别设置在相邻的缓冲过水浮体相对应的位置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包括柔性连接板,所述柔性连接板的两侧分别与平台和浮板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浮动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还包括伸缩沉降板,所述伸缩沉降板呈波浪形,所述伸缩沉降板的波峰处设有踏板,相邻两所述踏板之间设有间隙,所述柔性连接板的数量设置为二,两个所述柔性连接板分别设置在平台和浮板上,且分别与所述伸缩沉降板的两端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板的内部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并排设置的矩形空间,相邻两所述矩形空间之间通过隔板分隔。
CN202222758305.1U 2022-10-19 2022-10-19 一种浮动码头 Active CN2184052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58305.1U CN218405270U (zh) 2022-10-19 2022-10-19 一种浮动码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58305.1U CN218405270U (zh) 2022-10-19 2022-10-19 一种浮动码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05270U true CN218405270U (zh) 2023-01-31

Family

ID=850041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58305.1U Active CN218405270U (zh) 2022-10-19 2022-10-19 一种浮动码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052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84949B2 (ja) 鉛直構造を有するヒーブ板
US10822063B1 (en) Floating platform
JPH07503776A (ja) 海波力発電装置
US5707172A (en) Floating wave attenuators
US20090080981A1 (en) Wave attenuation system
JP2008516107A (ja) 浮き防波装置及び推進システム
CN218405270U (zh) 一种浮动码头
KR102224206B1 (ko) 해상 부유 구조물
CN2734826Y (zh) 水平自伸缩浮式桥墩防撞装置
CN202482829U (zh) 一种复合材料浮体结构
CN106906788A (zh) 一种快速拆装浮式防波堤
CN211312407U (zh) 一种浮筒式防波堤
Wang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dissip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urtain-type flexible floating breakwater
CN210942164U (zh) 水面承载平台
CN210653577U (zh) 设备搭载浮式装置
KR20180003768A (ko) 부력체
CN217730722U (zh) 一种漂浮式风力机基础
CN110725276A (zh) 耦合柔性浮子发电的浮式防波堤
JP2001081721A (ja) 免振水上浮設構造物
CN110588909A (zh) 水面承载平台
JPS6058332B2 (ja) 浮揚式防舷装置
CN214061511U (zh) 一种钢-uhpc组合式防撞浮箱
CN208233313U (zh) 一种海上平台用耐腐蚀装置
CN219406835U (zh) 一种浮式风力发电平台
CN110714450B (zh) 水体防污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