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04702U - 上浆干燥一体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上浆干燥一体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04702U
CN218404702U CN202222089507.1U CN202222089507U CN218404702U CN 218404702 U CN218404702 U CN 218404702U CN 202222089507 U CN202222089507 U CN 202222089507U CN 218404702 U CN218404702 U CN 2184047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zing
drying
box body
tows
t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8950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庞燕华
辛美音
季春晓
刘莉莉
吴嵩义
易闪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Shanghai Petro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Shanghai Petro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Shanghai Petro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222208950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047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047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047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丝束生产领域,公开了一种上浆干燥一体化装置,所述上浆干燥一体化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下部设置有用于对丝束上浆的上浆装置,所述箱体的上部设置有用于干燥丝束的干燥装置,所述箱体上还开设有用于穿过丝束的丝束进口和丝束出口;该上浆干燥一体化装置将上浆装置与干燥装置高度集成,干燥装置设置于上浆装置上方,丝束上完浆即可立马进入上方的干燥装置内进行干燥,集成的上浆干燥一体化装置不仅体积小,而且是上下集成占地面积小,提高了工厂空间的利用效率。

Description

上浆干燥一体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丝束生产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上浆干燥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除了优异的力学性能外,还兼具其他多种优良性能,如低密度、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抗化学腐蚀、低电阻、高热导、低热膨胀、耐辐射等,已成为建筑等领域不可缺少的先进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是以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作为原料,采用氧化、低温炭化、高温炭化、表面处理、上浆干燥等工艺技术生产出的碳纤维。
在碳纤维的加工过程中,纤维在加工过程中经受反复摩擦、拉伸和冲击,纤维会出现断头、毛丝和单丝断裂等现象。为了降低断头率,提高加工效率及产品质量,在进行加工前须对纤维进行上浆。
上浆就是在经表面处理后的碳纤维表面上涂一层保护胶,它不仅可保护碳纤维的表面,减少单丝及单丝断裂现象,使碳纤维集束,改善深加工性能,而且可改善与基体间的粘结。在碳纤维生产线上在线配套上浆装置,上浆工序多采用浸渍法上浆方式,因此碳纤维经上浆工序后,需要进行干燥,然后经收丝机收丝落筒为产品。
现有的碳纤维上浆干燥装置一般采用分离的上浆池和干燥箱分别进行上浆和干燥,设备体积大、占用面积大,不利于工厂的空间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现有的碳纤维上浆干燥装置一般采用分离的上浆池和干燥箱分别进行上浆和干燥,设备体积大、占用面积大,不利于工厂的空间利用的问题,提供一种上浆干燥一体化装置,该上浆干燥一体化装置将上浆装置与干燥装置高度集成,不仅体积小,而且占地面积小,提高了工厂空间的利用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上浆干燥一体化装置,所述上浆干燥一体化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下部设置有用于对丝束上浆的上浆装置,所述箱体的上部设置有用于干燥丝束的干燥装置,所述箱体上还开设有用于穿过丝束的丝束进口和丝束出口。
优选的,所述上浆装置包括上浆槽和设置于所述上浆槽内且转动连接于所述箱体上的用于对丝束导向的第一导轮组。
优选的,所述丝束进口位于所述上浆槽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干燥装置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用于对丝束导向的第二导轮组,以及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加热器。
优选的,所述第二导轮组中的多个第二导轮分别设置于所述箱体的两侧,所述第二导轮组与所述第一导轮组同向设置,且位于同侧的所述第二导轮均沿竖直方向排列。
优选的,位于两侧的多个所述第二导轮之间的水平间距为所述箱体宽度的0.5-0.8倍。
优选的,所述丝束出口的高度不低于位于最上方的所述第二导轮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干燥装置还包括用于向所述箱体内吹风的鼓风机构。
优选的,所述鼓风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箱体外部的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出风口通过空气输送管与所述箱体的内腔连通。
优选的,所述箱体内安装有用于检测干燥温度的温度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该上浆干燥一体化装置对丝束进行上浆和干燥时,首先将丝束从丝束入口进入箱体下部,通过设置于箱体下部的上浆装置上浆后,再进入箱体上部,通过设置于箱体上部的干燥装置对上浆后的丝束进行干燥,干燥后的丝束从丝束出口穿出箱体。
相比于普通的分离式的上浆装置和干燥装置,该上浆干燥一体化装置将上浆装置与干燥装置高度集成,干燥装置设置于上浆装置上方,丝束上完浆即可立马进入上方的干燥装置内进行干燥,集成的上浆干燥一体化装置不仅体积小,而且是上下集成占地面积小,提高了工厂空间的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箱体,2-丝束,3-丝束进口,4-丝束出口,5-上浆槽,6-第一导轮,7-第二导轮,8-加热器,9-鼓风机,10-空气输送管,11-温度计,12-轮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顶、底、远、近、侧”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上浆干燥一体化装置,上浆干燥一体化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下部设置有用于对丝束2上浆的上浆装置,箱体1的上部设置有用于干燥丝束2的干燥装置,箱体1上还开设有用于穿过丝束2的丝束进口3和丝束出口4。
使用该上浆干燥一体化装置对丝束2进行上浆和干燥时,首先将丝束2从丝束2入口进入箱体1下部,通过设置于箱体1下部的上浆装置上浆后,再进入箱体1上部,通过设置于箱体1上部的干燥装置对上浆后的丝束2进行干燥,干燥后的丝束2从丝束出口4穿出箱体1。
相比于普通的分离式的上浆装置和干燥装置,该上浆干燥一体化装置将上浆装置与干燥装置高度集成,干燥装置设置于上浆装置上方,丝束2上完浆即可立马进入上方的干燥装置内进行干燥,集成的上浆干燥一体化装置不仅体积小,而且是上下集成占地面积小,提高了工厂空间的利用效率。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浆装置包括上浆槽5和设置于上浆槽5内且转动连接于箱体1上的用于对丝束2导向的第一导轮组。
上浆槽5为设置于箱体1底部的一个上端开口的用于盛放浆料的容器,可以在箱体1底部单独放置一个不漏浆的盒子,也可以直接将箱体1底部缝隙密封后作为容器。
丝束2从上浆槽5内穿过上浆时,第一导轮组位于丝束2的上方可以将丝束2稳稳的压在上浆槽5内,避免丝束2向上脱离上浆槽5。应当注意的是,上浆槽5内的浆液应当没过第一导轮组的下部,避免丝束2上不了浆。
第一导轮组应当至少包括两个第一导轮6,因为一个第一导轮6上浆行程有限,会导致丝束2上浆不充分;上浆行程是指丝束2上的任意一点从进入浆液到离开浆液的移动距离。两个第一导轮6最好相对的设置于上浆槽5的两侧,一个靠近丝束2入口,另一个远离丝束2入口,以保证丝束2有足够的上浆行程。
第一导轮组转动连接于箱体1上,可以相对的降低第一导轮组与丝束2之间的摩擦力。
在本实施方式中,丝束进口3位于上浆槽5的上方,避免上浆槽5内的浆液发生泄露,同时丝束2入口也不宜设置过高,位于上浆装置的上浆区与干燥装置的干燥区之间即可。
在本实施方式中,干燥装置包括转动设置于箱体1内的用于对丝束2导向的第二导轮组,以及设置于箱体1内的加热器8。
丝束2通过上浆装置上完浆后,进入干燥装置的干燥区通过加热器8散发的高温进行干燥,第二导轮组设置于干燥装置的干燥区内,对丝束2进行导向,丝束2单股绕在第二导轮组上,第二导轮组与第一导轮组的作用类似,能够延长丝束2在干燥区的的干燥行程,进而在同等条件下延长丝束2的干燥时间,使得丝束2能够被充分干燥。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导轮组中的多个第二导轮7分别设置于箱体1的两侧,第二导轮组与第一导轮组同向设置,且位于同侧的第二导轮7均沿竖直方向排列。
第二导轮组和第一导轮组同向设置是指,第一导轮组中的第一导轮6的中心轴和第二导轮组中的第二导轮7的中心轴方向相同。丝束2上浆装置出来后,可直接绕在第二导轮组上,同一丝束2的移动路径位于一个平面上,避免丝束2缠绕打结。
丝束2从上浆装置出来后,从低处依次绕在第二导轮组的两侧的第二导轮7上,即先绕过一侧的第二导轮7,再绕过另一侧的第二导轮7,最后从丝束出口4离开干燥区。若是第二导轮组如按照如图1所示的方式布置,即不同侧的第二导轮7错位布置,丝束2绕在第二导轮组上整体呈Z字形。第二导轮7设置的数量越多,丝束2干燥越充分。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第二导轮组的安装,在箱体1内固定设置轮架12,同侧的第二导轮7转动连接于对应的轮架12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保证丝束2有足够的干燥行程,能够得到充分的干燥,位于两侧的多个导轮之间的水平间距为箱体1宽度的0.5-0.8倍。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得丝束2能够更流畅的穿出箱体1,同时降低设备安装使用难度,降低故障率,丝束出口4的高度不低于位于最上方的导轮的高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干燥装置还包括用于向箱体1内吹风的鼓风机构。鼓风机9可以加速干燥区内的空气流速,一方面将持续的将高温空气散布在干燥区的每一处,避免局部温度过高或过低;另一方面,可以在高温干燥的基础上叠加风力干燥,干燥速度更快。
在本实施方式中,鼓风机构包括设置于箱体1外部的鼓风机9,鼓风机9的出风口通过空气输送管10与箱体1的内腔连通。鼓风机构工作时,鼓风机9的进风口抽取空气,从出风口喷出空气,空气沿着空气输送管10进入箱体1内。空气输入管与箱体1连接处最好临近加热器8设置,便于快速的将高温气体吹至干燥区的各处。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工作人员监测箱体1内的温度是否在预定的温度范围内,箱体1内安装有用于检测干燥温度的温度计11。温度计11可在箱体1内壁多设置几个,最好等间距的设置于箱体1内壁上,便于监测箱体1内各处的温度。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上浆干燥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浆干燥一体化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下部设置有用于对丝束(2)上浆的上浆装置,所述箱体(1)的上部设置有用于干燥丝束(2)的干燥装置,所述箱体(1)上还开设有用于穿过丝束(2)的丝束进口(3)和丝束出口(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浆干燥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浆装置包括上浆槽(5)和设置于所述上浆槽(5)内且转动连接于所述箱体(1)上的用于对丝束(2)导向的第一导轮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浆干燥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束进口(3)位于所述上浆槽(5)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上浆干燥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装置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箱体(1)内的用于对丝束(2)导向的第二导轮组,以及设置于所述箱体(1)内的加热器(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浆干燥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轮组中的多个第二导轮(7)分别设置于所述箱体(1)的两侧,所述第二导轮组与所述第一导轮组同向设置,且位于同侧的所述第二导轮(7)均沿竖直方向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上浆干燥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两侧的多个所述第二导轮(7)之间的水平间距为所述箱体(1)宽度的0.5-0.8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浆干燥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束出口(4)的高度不低于位于最上方的所述第二导轮(7)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浆干燥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装置还包括用于向所述箱体(1)内吹风的鼓风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上浆干燥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箱体(1)外部的鼓风机(9),所述鼓风机(9)的出风口通过空气输送管(10)与所述箱体(1)的内腔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浆干燥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安装有用于检测干燥温度的温度计(11)。
CN202222089507.1U 2022-08-09 2022-08-09 上浆干燥一体化装置 Active CN2184047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89507.1U CN218404702U (zh) 2022-08-09 2022-08-09 上浆干燥一体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89507.1U CN218404702U (zh) 2022-08-09 2022-08-09 上浆干燥一体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04702U true CN218404702U (zh) 2023-01-31

Family

ID=850267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89507.1U Active CN218404702U (zh) 2022-08-09 2022-08-09 上浆干燥一体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047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42583B (zh) 一种纺丝牵伸联合机以及纺丝机用单体抽吸装置
CN103046165B (zh) 一种沥青基炭纤维连续长丝的制备方法
PL171277B1 (pl) Sposób wytwarzania celulozowych bryl ksztaltowych PL PL PL PL PL PL PL
CN108823719B (zh) 一种dty丝线的生产工艺
CN101421197A (zh) 复合丝的制造方法和装置
CN208577807U (zh) 一种牵伸纺牵联合设备
CN202181379U (zh) 聚苯硫醚长丝的生产设备
CN107904685A (zh) 一种生产生物质聚酰胺56纤维的纺丝机及方法
WO2021238099A1 (zh) 一种复合纺丝设备及复合纺丝工艺
CN105239172A (zh) 具有高纺纱效率的微纳米纤维纱线纺纱装置及其纺纱工艺
CN206244954U (zh) 一种生产气囊丝用纺丝装置
CN218404702U (zh) 上浆干燥一体化装置
CN114672890A (zh) 一种中空多微孔抗断裂涤纶poy长丝制备方法
CN106498519A (zh) 一种碳纤维原丝纺丝干燥致密化装置
CN108642584B (zh) 一种分纤母丝纺牵联合机
CN206204495U (zh) 一种碳纤维原丝纺丝干燥致密化装置
CN208266325U (zh) 一种棕丝纺牵联合设备
CN104846450A (zh) 涤纶长丝连续纺丝装置
CN108385181B (zh) 一种棕丝纺牵联合设备
CN207537611U (zh) 一种碳纤维碳化和预浸料组合生产线
CN208038605U (zh) 一种生产生物质聚酰胺56纤维的纺丝机
CN204676204U (zh) 涤纶长丝连续纺丝装置
CN102995210A (zh) 一种芳纶长丝后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16202307A (zh) 一种碳纤维上浆后的干燥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2660786B (zh) 一种由fdy纺丝装置进行poy纺丝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