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89785U - 加热结构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加热结构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389785U CN218389785U CN202222617704.6U CN202222617704U CN218389785U CN 218389785 U CN218389785 U CN 218389785U CN 202222617704 U CN202222617704 U CN 202222617704U CN 218389785 U CN218389785 U CN 21838978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ing
- ring body
- passing hole
- wire passing
- seal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加热结构及气溶胶生成装置,涉及气溶胶生成技术领域。加热结构包括外管和加热管组件,外管的内侧设有第一环体和第二环体;加热管组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环体、第二环体抵接;第一环体包括密封环层和第一过线孔,密封环层的环外侧与外管的端部抵接;密封环层的环内侧上设有第二过线孔;加热管组件的引出线穿过第二过线孔和第一过线孔,第二过线孔的孔壁面与引出线的侧壁面抵接。即使部分待加热物、气溶胶穿越加热管组件的两端与第一环体、第二环体之间的第一道密封边界,密封环层与外管之间、密封环层的第二过线孔与引出线之间的第二道密封边界,能够防止已穿越第一道密封边界的待加热物、气溶胶继续往外渗漏,提升了密封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溶胶生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加热结构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气溶胶生成装置等电子产品中,加热结构通常设置为在上壳的容纳腔内设置加热管组件来进行加热,加热管组件通过接线(或称为引出线)通电以获得加热的能量来源。加热管组件的两端分别通过上壳和下壳来夹持固定,加热管组件的两端通常通过与上壳、下壳抵紧的方式来进行密封,以防止发生漏油、漏气的现象。
但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外壳表面上有时仍能发现漏油、漏气的现象,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加热结构的密封性能有待加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加热结构,旨在提升密封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加热结构,包括外管和加热管组件,所述外管的内侧设有第一环体和第二环体,所述第一环体和所述第二环体沿所述外管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加热管组件设置在所述外管的管腔内,所述加热管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环体的环内侧、所述第二环体的环内侧抵接;所述第一环体包括密封环层和第一过线孔,所述密封环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环体朝向所述第二环体的一侧上,所述密封环层的环外侧与所述外管的端部抵接;所述密封环层的环内侧上设有第二过线孔,所述第二过线孔用于与所述第一过线孔连通;所述加热管组件设有引出线,所述引出线穿过所述第二过线孔和第一过线孔,所述第二过线孔的孔壁面与所述引出线的侧壁面抵接。
可选地,所述密封环层朝向所述第二环体的一侧上设有凹陷,所述第二过线孔设置在所述凹陷的底壁上。通过将第二过线孔设置在所述凹陷的底壁上,第二过线孔可设置为由引出线刺破凹陷的底壁而形成,既通过刺破的方式提高了引出线与第二过线孔的装配效率,又使得通过刺破而形成的第二过线孔的孔壁面更好地适应引出线的外形,进一步提高密封性能。
可选地,至少部分所述凹陷沿轴向远离所述第二环体的方向逐渐收缩,有利于在装配过程中将引出线引导至凹陷的底部,提高通过刺破而形成的第二过线孔的位置精准度。
可选地,所述密封环层背离所述第二环体的一侧上设有凸起,所述凸起延伸至所述第二过线孔内,所述凹陷沿所述外管的轴向方向延伸至所述凸起内。凸起延伸至第二过线孔内,能够在装配过程中防止凹陷的周向位置变动过大,进一步提高通过刺破而形成的第二过线孔的位置精准度。凹陷沿外管的轴向方向延伸至所述凸起内,既为引出线的轴向移动提供了更长的导向空间,又能够减薄待刺破部分的厚度,提高刺破效率。
可选地,所述第一环体的环内侧上设有第一立环,所述第一立环朝向所述第二环体的一端与加热管组件的端部抵接,所述第一立环的外侧面与所述密封环层的内侧面抵接。第一立环既实现了与加热管组件的抵接,又通过外侧面与密封环层的内侧面抵接,降低密封环层在被引出线在刺破发生侧翻的可能性,降低密封环层密封失效的概率。
可选地,所述加热管组件朝向所述第一环体的端面的外侧设有第二立环,所述第二立环与所述密封环层的环内侧抵接;所述第一立环套设在所述第二立环内,所述第一立环与所述加热管组件的端面的内侧抵接。第二立环与密封环层的环内侧抵接,进一步降低密封环层在被引出线在刺破发生侧翻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密封环层密封失效的概率。
可选地,所述密封环层包括设置在环外侧上设有第三立环,所述第三立环朝向所述第二环体的一侧与所述外管的端部抵接。第三立环可通过受到外管的挤压而增大与外管的接触面积,提高密封环层与外管的密封性能。
可选地,所述密封环层还包括设置在朝向所述第二环体的一侧上的第四立环,所述第四立环设置在所述第二过线孔与所述第三立环之间。引出线在刺破密封环层时,可能会导致第三立环或整个密封环层发生周向方向的弯曲,可能会降低第三立环或整个密封环层的端面平面度,从而导致密封失效。第四立环设置在第二过线孔与第三立环之间,能够通过增加周向抗弯强度,降低第三立环或整个密封环层密封失效的风险。
可选地,所述第一环体与所述外管可拆卸连接;和/或,所述第二环体与所述外管一体成型设置;和/或,所述密封环层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环体上。第一环体与外管可拆卸连接,提高了加热管组件的拆装便利程度。第二环体与外管一体成型设置,提高了加热结构的整体制造效率。密封环层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一环体上,使密封环层与第一环体可并行制造,提高加热结构的整体制造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上述加热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加热管组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环体的环内侧、第二环体的环内侧抵接,形成第一道密封边界;密封环层的环外侧与外管的端部抵接、第二过线孔的孔壁面与引出线的侧壁面抵接,形成第二道密封边界;即使部分待加热物、气溶胶穿越加热管组件的两端与第一环体、第二环体之间的第一道密封边界,密封环层与外管之间、密封环层的第二过线孔与引出线之间的第二道密封边界,能够防止已穿越第一道密封边界的待加热物、气溶胶继续往外渗漏,提升了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加热结构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热结构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加热结构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4为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环体的爆炸图。
图5为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环体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 名称 | 标号 | 名称 |
1 | 外管 | 11 | 第一环体 |
111 | 密封环层 | 1111 | 第二过线孔 |
1112 | 凹陷 | 1113 | 凸起 |
1114 | 第三立环 | 1115 | 第四立环 |
112 | 第一过线孔 | 113 | 第一立环 |
12 | 第二环体 | 2 | 加热管组件 |
21 | 引出线 | 22 | 第二立环 |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或者“及/或”,其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加热结构。
参照图1至图5,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加热结构包括外管1和加热管组件2,外管1的内侧设有第一环体11和第二环体12;第一环体11和第二环体12均为整体呈板状,其中第二环体12的内侧还设有立板结构,以抵接加热管组件2的端部。第一环体11和第二环体12沿外管1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即沿图1所示的上下方向间隔设置;加热管组件2设置在外管1的管腔内,加热管组件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环体11的环内侧、第二环体12的环内侧抵接,本实施例中加热管组件2的外壁与外管1的内部之间具有间隙而形成一容纳空间;第一环体11包括密封环层111和第一过线孔112,密封环层111设置在第一环体11朝向第二环体12的一侧上(即附图所示的上侧),密封环层111的环外侧与外管1的端部抵接;密封环层111的环内侧上设有第二过线孔1111,第二过线孔1111用于与第一过线孔112连通;加热管组件2设有引出线21,引出线21穿过第二过线孔1111和第一过线孔112,第二过线孔1111的孔壁面与引出线21的侧壁面抵接。图4示出了第二过线孔1111未刺破密封环层111时的示意图,此时第二过线孔1111并未形成;即第二过线孔1111由引出线21刺破密封环层111而形成。需要说明的是,加热管组件2可设置一管状结构作为热电阻而利用电能发热,加热管组件2可以设置一进行电磁感应的管状结构,通过电磁感应的方式进行加热。此外,密封环层111为实现其密封功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采取相应的软胶材料制成密封环层111。
通过加热管组件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环体11的环内侧、第二环体12的环内侧抵接,形成第一道密封边界;密封环层111的环外侧与外管1的端部抵接、第二过线孔1111的孔壁面与引出线21的侧壁面抵接,形成第二道密封边界;即使部分待加热物、气溶胶穿越加热管组件2的两端与第一环体11、第二环体12之间的第一道密封边界,密封环层111与外管1之间、密封环层111的第二过线孔1111与引出线21之间的第二道密封边界,能够防止已穿越第一道密封边界的待加热物、气溶胶继续往外渗漏,提升了密封性能。
进一步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参照图2至4所示,密封环层111朝向第二环体12的一侧(即如附图所示的上侧)上设有凹陷1112,第二过线孔1111设置在凹陷1112的底壁上。通过将第二过线孔1111设置在所述凹陷1112的底壁上,第二过线孔1111可设置为由引出线21刺破凹陷1112的底壁而形成,既通过刺破的方式提高了引出线21与第二过线孔1111的装配效率,又使得通过刺破而形成的第二过线孔1111的孔壁面更好地适应引出线21的外形,进一步提高密封性能。
进一步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参照图2、图5所示,至少部分凹陷1112沿轴向远离第二环体12的方向逐渐收缩,有利于在装配过程中将引出线21引导至凹陷1112的底部,提高通过刺破而形成的第二过线孔1111的位置精准度。例如,凹陷1112可整体设置为如附图所示的锥形孔。
进一步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参照图4、图5所示,密封环层111背离第二环体12的一侧(即附图所示的下侧)上设有凸起1113,凸起1113延伸至第二过线孔1111内,凹陷1112沿外管1的轴向方向延伸至凸起1113内。凸起1113延伸至第二过线孔1111内,能够在装配过程中防止凹陷1112的周向位置变动过大,进一步提高通过刺破而形成的第二过线孔1111的位置精准度。凹陷1112沿外管1的轴向方向延伸至所述凸起1113内,既为引出线21的轴向移动提供了更长的导向空间,又能够减薄待刺破部分的厚度,提高刺破效率。
进一步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参照图2、图5所示,第一环体11的环内侧上设有第一立环113,第一立环113朝向第二环体12的一端与加热管组件2的端部抵接,第一立环113的外侧面与密封环层111的内侧面抵接。第一立环113既实现了与加热管组件2的抵接,又通过外侧面与密封环层111的内侧面抵接,降低密封环层111在被引出线21在刺破发生侧翻的可能性,降低密封环层111密封失效的概率。
进一步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参照图2所示,加热管组件2朝向第一环体11的端面(即如附图所示的下端面)的外侧设有第二立环22,第二立环22与密封环层111的环内侧抵接;第一立环113套设在第二立环22内,第一立环113与加热管组件2的端面的内侧抵接。第二立环22与密封环层111的环内侧抵接,进一步降低密封环层111在被引出线21在刺破发生侧翻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密封环层111密封失效的概率。
进一步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密封环层111包括设置在环外侧上设有第三立环1114,第三立环1114朝向第二环体12的一侧与外管1的端部抵接。第三立环1114可通过受到外管1的挤压而增大与外管1的接触面积,提高密封环层111与外管1的密封性能。
进一步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密封环层111还包括设置在朝向第二环体12的一侧上的第四立环1115,第四立环1115设置在第二过线孔1111与第三立环1114之间。引出线21在刺破密封环层111时,可能会导致第三立环1114或整个密封环层111发生周向方向的弯曲,可能会降低第三立环1114或整个密封环层111的端面平面度,从而导致密封失效。第四立环1115设置在第二过线孔1111与第三立环1114之间,能够通过增加周向抗弯强度,降低第三立环1114或整个密封环层111密封失效的风险。
进一步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环体11与外管1可拆卸连接;具体参照图2、图3,第一环体11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外管1进行可拆卸连接,此外也可以通过卡扣连接、旋合连接等方式进行可拆卸连接。和/或,第二环体12与外管1一体成型设置;和/或,密封环层111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一环体11上。此时,密封环层111及其上的凹陷1112、凸起1113、第三立环1114、第四立环1115一体成型;第二过线孔1111在装配后,通过引出线21的刺破而形成。第一环体11与外管1可拆卸连接,提高了加热管组件2的拆装便利程度。第二环体12与外管1一体成型设置,提高了加热结构的整体制造效率。密封环层111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一环体11上,使密封环层111与第一环体11可并行制造,提高加热结构的整体制造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该溶胶生成装置包括上述加热结构。该加热结构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气溶胶生成装置采用了上述加热结构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和加热管组件,所述外管的内侧设有第一环体和第二环体,所述第一环体和所述第二环体沿所述外管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加热管组件设置在所述外管的管腔内,所述加热管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环体的环内侧、所述第二环体的环内侧抵接;
所述第一环体包括密封环层和第一过线孔,所述密封环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环体朝向所述第二环体的一侧上,所述密封环层的环外侧与所述外管的端部抵接;所述密封环层的环内侧上设有第二过线孔,所述第二过线孔用于与所述第一过线孔连通;所述加热管组件设有引出线,所述引出线穿过所述第二过线孔和第一过线孔,所述第二过线孔的孔壁面与所述引出线的侧壁面抵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层朝向所述第二环体的一侧上设有凹陷,所述第二过线孔设置在所述凹陷的底壁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凹陷沿轴向远离所述第二环体的方向逐渐收缩。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层背离所述第二环体的一侧上设有凸起,所述凸起延伸至所述第二过线孔内,所述凹陷沿所述外管的轴向方向延伸至所述凸起内。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体的环内侧上设有第一立环,所述第一立环朝向所述第二环体的一端与加热管组件的端部抵接,所述第一立环的外侧面与所述密封环层的内侧面抵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组件朝向所述第一环体的端面的外侧设有第二立环,所述第二立环与所述密封环层的环内侧抵接;所述第一立环套设在所述第二立环内,所述第一立环与所述加热管组件的端面的内侧抵接。
7.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层包括设置在环外侧上设有第三立环,所述第三立环朝向所述第二环体的一侧与所述外管的端部抵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层还包括设置在朝向所述第二环体的一侧上的第四立环,所述第四立环设置在所述第二过线孔与所述第三立环之间。
9.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体与所述外管可拆卸连接;和/或,所述第二环体与所述外管一体成型设置;和/或,所述密封环层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环体上。
10.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加热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617704.6U CN218389785U (zh) | 2022-09-28 | 2022-09-28 | 加热结构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617704.6U CN218389785U (zh) | 2022-09-28 | 2022-09-28 | 加热结构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389785U true CN218389785U (zh) | 2023-01-31 |
Family
ID=850001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617704.6U Active CN218389785U (zh) | 2022-09-28 | 2022-09-28 | 加热结构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389785U (zh) |
-
2022
- 2022-09-28 CN CN202222617704.6U patent/CN21838978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8389785U (zh) | 加热结构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 |
CN216416023U (zh) | 一种塑胶油杯雾化器 | |
ES2602105T3 (es) | Disposición de puesta en contacto y de conexión basada en conductores de lámina incorporados en un alojamiento | |
CN215224770U (zh) | 一种油芯分离的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 |
US20180062332A1 (en) | Flexible linking terminal and electricity storage module | |
EP4344561A1 (en) | Atomizing core of electronic cigarette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 |
CN212511247U (zh) | 一种新型的燃烧室 | |
CN114158784A (zh) | 一种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 |
CN214179138U (zh) | 电子烟的雾化芯 | |
CN213345933U (zh) | 一种电极片、射频治疗头及治疗装置 | |
CN209915033U (zh) | 电子烟的电极接触结构、供电装置及电子烟 | |
CN212158287U (zh) | 一种换热器用表面多孔不锈钢u型管 | |
CN109058601B (zh) | 一种外包钢内衬不锈钢复合管件及其组装方法 | |
CN220000815U (zh) | 一种发热体和雾化器 | |
CN216821797U (zh) | 一种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 |
CN221787949U (zh) | 超声头和美容仪 | |
CN219146788U (zh) | 电子雾化装置 | |
KR200214857Y1 (ko) | 전기시스히터의 방열날개 | |
CN217655790U (zh) | 一种隔热结构、探头安装组件及面板开关 | |
CN209896929U (zh) | 一种整流组件的铜带连接装置 | |
CN215816467U (zh) | 电缆连接头 | |
CN217771496U (zh) | 一种发热模组及加热不燃烧装置 | |
CN211879247U (zh) | 快接式大型电解电容器 | |
CN214701873U (zh) | 超薄均温板的3d铜网毛细结构 | |
CN221410427U (zh) | 发热组件和手持加热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14 Address after: Floor 3, Building 2, Community 41, Zhongkai High tech Zone,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6000 Patentee after: Huizhou Tongli 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516006 community 37, Zhongkai high tech Zone, Huizhou,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Tongli Technology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