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87823U - 翻盖装置及耳机仓 - Google Patents

翻盖装置及耳机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87823U
CN218387823U CN202221959013.8U CN202221959013U CN218387823U CN 218387823 U CN218387823 U CN 218387823U CN 202221959013 U CN202221959013 U CN 202221959013U CN 218387823 U CN218387823 U CN 2183878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ing
groove
earphone
upper shell
connect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5901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泽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tou Xiaoyua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tou Xiaoyua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tou Xiaoyua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tou Xiaoyua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5901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878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878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878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翻盖装置及耳机仓,该翻盖装置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以及与上壳体和下壳体均转动连接的连接件,上壳体靠近下壳体的端面形成有让位槽,下壳体靠近上壳体的端面形成有容纳槽,连接件一端转动连接在让位槽底壁,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容纳槽内。此设置使本实用新型中,上壳体与下壳体盖合时,连接件可隐藏于下壳体中,上壳体包裹下壳体的一端,类似于咖啡杯盖扣合的效果,不易进灰尘,密封性好,防尘效果好,且上壳体与下壳体的推开更灵活。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耳机仓,该耳机仓包括上述翻盖装置,且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咖啡杯状,美观度更好。

Description

翻盖装置及耳机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翻盖装置及耳机仓。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TWS无线蓝牙耳机已十分普及,因为TWS无线蓝牙耳机经常需要充电,所以兼顾收纳盒和充电用途的耳机充电盒广受欢迎。目前市面上的耳机仓大多采用合页结构实现开关盖,耳机仓的上盖和下壳体在设置合页结构的位置为端与端的对接,盖合后,设置合页结构的位置会留有缝隙、易进灰尘,用户体验感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耳机充电仓设置合页结构的位置会留有缝隙、易进灰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翻盖装置及耳机仓。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翻盖装置,该翻盖装置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以及与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均转动连接的连接件,所述上壳体靠近所述下壳体的端面形成有让位槽,所述下壳体靠近所述上壳体的端面形成有容纳槽,所述连接件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让位槽底壁,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容纳槽内;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盖合时,所述连接件收纳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下壳体靠近所述上壳体的端面进入所述让位槽内。
优选地,所述下壳体朝向所述上壳体的端面上设置有凸条,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盖合时,所述凸条进入所述让位槽且抵接所述让位槽的侧壁。
优选地,所述让位槽的内径由所述让位槽的底壁向所述让位槽的槽口依次增大。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臂和设置在连接臂两端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分别用于连接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
优选地,所述让位槽的底壁凸出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开设有第一轴孔,所述第一转轴可转动的穿设在所述第一轴孔中,所述容纳槽内侧壁开设有第二轴孔,所述第二转轴可转动的穿设在所述第二轴孔中。
优选地,所述连接臂包括与所述上壳体连接的第一连接段和与所述下壳体连接的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连接处形成夹角;所述上壳体打开时,所述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卡接在所述下壳体朝向所述上壳体一端的边沿。
优选地,所述夹角的角度范围为60°-85°。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段的长度大于所述下壳体朝向所述上壳体一端边沿的厚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段与第二连接段连接形成夹角处为光滑曲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耳机仓,所述耳机仓用于给蓝牙耳机充电,所述耳机仓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翻盖装置,所述下壳体内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蓝牙耳机的耳机槽和用于为所述蓝牙耳机充电的充电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翻盖装置及耳机仓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翻盖装置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以及与上壳体和下壳体均转动连接的连接件,上壳体靠近下壳的端面形成有让位槽,下壳体靠近上壳体的端面形成有容纳槽,连接件一端转动连接在让位槽底壁,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容纳槽内;上壳体与下壳体盖合时,连接件收纳于容纳槽内,下壳体靠近上壳体的端面进入让位槽内,即上壳体包裹下壳体的一端。通过将连接件的两端转动连接在让位槽的底壁和容纳槽内,均避开和上下壳体的表面连接,不会在表面形成连接缝隙,解决现有耳机充电仓设置合页结构的位置会留有缝隙、易进灰尘的问题。另外,上壳体与下壳体盖合时,下壳体靠近上壳体的一端进入让位槽内,即上壳体包裹下壳体的一端,类似于咖啡杯盖扣合的效果,密封性好,进一步提高防尘效果。且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连接件均可转动连接,此设置使上壳体与下壳体在打开和盖合时更加顺畅,解决现有耳机仓上盖与下壳体推开不灵活的问题,用户体验感强。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下壳体朝向上壳体的端面上设置有凸条,上壳体与下壳体盖合时,凸条进入让位槽且抵接让位槽的侧壁。可以理解,该凸条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翻盖装置的密封性,从而提升防尘效果。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让位槽的内径由让位槽的底壁向让位槽的槽口依次增大,此设置使上壳体更好的包裹下壳体,开合更加顺畅,便于用户推开,提高用户体验感。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连接件包括连接臂和设置在连接臂两端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让位槽的底壁凸出设置有固定件,固定件开设有第一轴孔与第一转轴连接,容纳槽内侧壁开设有第二轴孔与第二转轴连接,连接件分别通过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连接上壳体和下壳体。可以理解,该连接件为本实用新型的翻盖装置的转轴结构,通过连接件,上壳体和下壳体在打开时可以完全分开,但实际又连接在一起,有利于提高上壳体和下壳体连接的稳定性,且使连接臂的旋转更加顺畅,从而用户推开更加灵活,拿取方便,用户体验感强。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连接臂包括与上壳体连接的第一连接段和与下壳体连接的第二连接段,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连接处形成夹角;上壳体打开时,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卡接在下壳体朝向上壳体一端的边沿,此设置可使用户顺畅拿出翻盖装置中的物品,且不用担心作用于上壳体的力消失而导致盖合,提高用户体验感。
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夹角的角度范围为60°-85°,此设置使上壳体与下壳体的旋转更加顺畅。
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一连接段的长度大于下壳体朝向上壳体一端边沿的厚度,此设置使上壳体打开时,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可以卡接在下壳体朝向上壳体的一端,即连接臂能够顺畅的卡接在下壳体的边沿,不会出现打开过小或过大的情况,大大提高用户体验。
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连接形成夹角处为光滑曲面。可以理解,在打开和盖合上壳体时,通过设置光滑曲面可进一步提高开合的顺畅性。
9、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耳机仓,具有与上述翻盖装置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做赘述。另外,该耳机仓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咖啡杯状,此设置使耳机仓既能提升美观度,又能吸引消费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翻盖装置打开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翻盖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翻盖装置盖合状态的剖切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翻盖装置打开状态的剖切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的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耳机充电仓打开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耳机充电仓盖合状态的仰视图。
附图标识说明:
1、翻盖装置;2、耳机仓;
10、上壳体;11、让位槽;12、固定件;20、连接件;21、第一转轴;22、第二转轴;23、连接臂;30、下壳体;31、容纳槽;32、凸条;
101、耳机槽;102、电插口;201、第一轴孔;202、第二轴孔;203、第一连接段;204、第二连接段;205、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翻盖装置1,包括上壳体10和下壳体30,及与上壳体10和下壳体30均转动连接的连接件20,以实现上壳体10与下壳体30的张开与盖合。
请结合图2-图4,进一步地,上壳体10靠近下壳体30的端面形成有让位槽11,下壳体30靠近上壳体10的端面形成有容纳槽31,连接件一端转动连接在让位槽11底壁,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容纳槽31内。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壳体10与下壳体30盖合时,连接件20收纳于容纳槽31内,下壳体30靠近上壳体10的端面进入让位槽11内,即上壳体10包裹下壳体30的一端。
可以理解地,通过将连接件20的两端转动连接在让位槽11的底壁和容纳槽31内,均避开和上下壳体的表面连接,不会在表面形成连接缝隙,解决现有耳机仓设置合页结构的位置会留有缝隙、易进灰尘的问题。另外,上壳体10与下壳体30盖合时,下壳体30靠近上壳体10的端面进入让位槽11内,即上壳体10包裹下壳体30的一端,类似于咖啡杯盖扣合的效果,密封性好,进一步提高防尘效果。
进一步地,下壳体30朝向上壳体10的端面上设置有凸条32。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壳体10与下壳体30盖合时,凸条32进入让位槽11且抵接让位槽11的侧壁,以提高翻盖装置1的密封性,从而提升防尘效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让位槽11的内径由让位槽11的底壁向让位槽11的槽口依次增大,此设置使上壳体10更好的包裹下壳体30,开合更加顺畅,便于用户推开,提高用户体验感。
进一步地,连接件20包括连接臂23和设置在连接臂23两端的第一转轴21和第二转轴22分别用于连接上壳体10,和下壳体30。
进一步地,让位槽11的底壁凸出设置有固定件12,固定件12开设有第一轴孔201,第一转轴21可转动的穿设在第一轴孔201中,容纳槽31内侧壁开设有第二轴孔202,第二转轴22可转动的穿设在第二轴孔202中。通过转轴与轴孔的配合实现转动连接,结构简单,方便加工生产。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件20为本实用新型的翻盖装置1的转轴结构,通过上述设置,上壳体10和下壳体30在打开时可以完全分开,但实际又连接在一起,有利于提高上壳体10和下壳体30连接的稳定性,且使连接臂23的旋转更加顺畅,从而用户推开更加灵活,拿取方便,用户体验感强。
请结合图4和图5,进一步地,连接臂23包括与上壳体10连接的第一连接段203和与下壳体30连接的第二连接段204,第一连接段203和第二连接段204连接处形成夹角205。上壳体10打开时,第一连接段203和第二连接段204可以卡接在下壳体30朝向上壳体10一端的边沿,此设置可使用户顺畅拿出翻盖装置1中的物品,且不用担心作用于上壳体10的力消失而导致盖合,提高用户体验感。
可选地,夹角205的角度优选范围为60°-85°。此角度可使上壳体10的打开角度至90°,更方便用户拿出翻盖装置1中的物品。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段203的长度大于下壳体30朝向上壳体10一端边沿的厚度。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壳体10打开时,第一连接段203和第二连接段204可以卡接在下壳体30朝向上壳体10的一端,此设置使连接臂23能够顺畅的卡接在下壳体30的边沿,不会出现打开过小或过大的情况,大大提高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段203和第二连接段204连接形成夹角205处为光滑曲面。此设置使连接臂23顺着光滑曲面更顺畅地进出容纳槽31,即用户在打开和关闭上壳体10时,操作更顺畅,体验感更好。
请结合图6和图7,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耳机仓2,用于给蓝牙耳机充电,耳机仓2包括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述的翻盖装置1,下壳体30内设置有用于放置蓝牙耳机的耳机槽101和用于为蓝牙耳机充电的充电装置(未图示),当蓝牙耳机放入耳机槽101时,蓝牙耳机与充电装置电连接,上壳体10与下壳体30盖合后,一方面将蓝牙耳机收纳在耳机仓2,不易丢失,另一方面,在蓝牙耳机电量不足的情况下,耳机仓2对蓝牙耳机进行自主充电。另外,该耳机仓2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咖啡杯状,此设置使耳机仓2既能提升美观度,又能吸引消费者。
进一步地,下壳体30上设置有一充电插口102,充电插口102与充电装置电性连接。可选地,充电插口102可以为USB接口、MicroUSB接口、Type-C接口或Linghtning接口中的任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翻盖装置及耳机仓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翻盖装置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以及与上壳体和下壳体均转动连接的连接件,上壳体靠近下壳的端面形成有让位槽,下壳体靠近上壳体的端面形成有容纳槽,连接件一端转动连接在让位槽底壁,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容纳槽内;上壳体与下壳体盖合时,连接件收纳于容纳槽内,下壳体靠近上壳体的端面进入让位槽内,即上壳体包裹下壳体的一端。通过将连接件的两端转动连接在让位槽的底壁和容纳槽内,均避开和上下壳体的表面连接,不会在表面形成连接缝隙,解决现有耳机充电仓设置合页结构的位置会留有缝隙、易进灰尘的问题。另外,上壳体与下壳体盖合时,下壳体靠近上壳体的一端进入让位槽内,即上壳体包裹下壳体的一端,类似于咖啡杯盖扣合的效果,密封性好,进一步提高防尘效果。且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连接件均可转动连接,此设置使上壳体与下壳体在打开和盖合时更加顺畅,解决现有耳机仓上盖与下壳体推开不灵活的问题,用户体验感强。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下壳体朝向上壳体的端面上设置有凸条,上壳体与下壳体盖合时,凸条进入让位槽且抵接让位槽的侧壁。可以理解,该凸条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翻盖装置的密封性,从而提升防尘效果。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让位槽的内径由让位槽的底壁向让位槽的槽口依次增大,此设置使上壳体更好的包裹下壳体,开合更加顺畅,便于用户推开,提高用户体验感。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连接件包括连接臂和设置在连接臂两端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让位槽的底壁凸出设置有固定件,固定件开设有第一轴孔与第一转轴连接,容纳槽内侧壁开设有第二轴孔与第二转轴连接,连接件分别通过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连接上壳体和下壳体。可以理解,该连接件为本实用新型的翻盖装置的转轴结构,通过连接件,上壳体和下壳体在打开时可以完全分开,但实际又连接在一起,有利于提高上壳体和下壳体连接的稳定性,且使连接臂的旋转更加顺畅,从而用户推开更加灵活,拿取方便,用户体验感强。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连接臂包括与上壳体连接的第一连接段和与下壳体连接的第二连接段,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连接处形成夹角;上壳体打开时,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卡接在下壳体朝向上壳体一端的边沿,此设置可使用户顺畅拿出翻盖装置中的物品,且不用担心作用于上壳体的力消失而导致盖合,提高用户体验感。
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夹角的角度范围为60°-85°,此设置使上壳体与下壳体的旋转更加顺畅。
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一连接段的长度大于下壳体朝向上壳体一端边沿的厚度,此设置使上壳体打开时,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可以卡接在下壳体朝向上壳体的一端,即连接臂能够顺畅的卡接在下壳体的边沿,不会出现打开过小或过大的情况,大大提高用户体验。
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连接形成夹角处为光滑曲面。可以理解,在打开和盖合上壳体时,通过设置光滑曲面可进一步提高开合的顺畅性。
9、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耳机仓,具有与上述翻盖装置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做赘述。另外,该耳机仓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咖啡杯状,此设置使耳机仓既能提升美观度,又能吸引消费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翻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以及与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均转动连接的连接件,所述上壳体靠近所述下壳体的端面形成有让位槽,所述下壳体靠近所述上壳体的端面形成有容纳槽,所述连接件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让位槽底壁,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容纳槽内;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盖合时,所述连接件收纳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下壳体靠近所述上壳体的端面进入所述让位槽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朝向所述上壳体的端面上设置有凸条,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盖合时,所述凸条进入所述让位槽且抵接所述让位槽的侧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槽的内径由所述让位槽的底壁向所述让位槽的槽口依次增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臂和设置在连接臂两端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分别用于连接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翻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槽的底壁凸出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开设有第一轴孔,所述第一转轴可转动的穿设在所述第一轴孔中,所述容纳槽内侧壁开设有第二轴孔,所述第二转轴可转动的穿设在所述第二轴孔中。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翻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包括与所述上壳体连接的第一连接段和与所述下壳体连接的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连接处形成夹角;所述上壳体打开时,所述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卡接在所述下壳体朝向所述上壳体一端的边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翻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的角度范围为60°-85°。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翻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的长度大于所述下壳体朝向所述上壳体一端边沿的厚度。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翻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与第二连接段连接形成夹角处为光滑曲面。
10.一种耳机仓,所述耳机仓用于给蓝牙耳机充电,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仓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翻盖装置,所述下壳体内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蓝牙耳机的耳机槽和用于为所述蓝牙耳机充电的充电装置。
CN202221959013.8U 2022-07-26 2022-07-26 翻盖装置及耳机仓 Active CN2183878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59013.8U CN218387823U (zh) 2022-07-26 2022-07-26 翻盖装置及耳机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59013.8U CN218387823U (zh) 2022-07-26 2022-07-26 翻盖装置及耳机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87823U true CN218387823U (zh) 2023-01-24

Family

ID=84962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59013.8U Active CN218387823U (zh) 2022-07-26 2022-07-26 翻盖装置及耳机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878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253181A1 (zh) 一种三防耳机盒保护套
US8029302B1 (en) Strap with charging and data transmitting function
CN202222038U (zh) 嵌入式蓝牙耳机及蓝牙手机
CN218387823U (zh) 翻盖装置及耳机仓
CN212909966U (zh) 耳机收纳盒及耳机组件
WO2020119416A1 (zh) 收纳盒
CN205092626U (zh) 轨道式通用充电座
CN209562613U (zh) 一种双折叠指环扣
TWI384696B (zh) 電連接器
CN212849043U (zh) Usb盖安装结构以及电子装置
CN214069606U (zh) 翻盖装置及耳机充电仓
CN206390495U (zh) 一种多功能文具盒
CN210120647U (zh) 耳机盒
CN217428315U (zh) 一种蓝牙耳机充电盒
CN214851766U (zh) 翻盖装置及耳机充电仓
CN217063954U (zh) 一种耳机仓
CN217546254U (zh) 一种充电盒
CN101352988B (zh) 一种回形针等文具的收纳盒
CN219478094U (zh) 一种耳机仓及耳机组件
CN221103543U (zh) 双开式蓝牙耳机盒
CN218679333U (zh) 一种耳机仓
CN214591914U (zh) 一种合页机构以及无线耳机充电盒
CN218337883U (zh) 隐藏式开合结构及蓝牙耳机盒
CN215601476U (zh) 一种新型三防耳机盒保护套
CN213550194U (zh) 侧翻式耳机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