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87473U - 一种基于vpx架构的热插拔电源控制电路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vpx架构的热插拔电源控制电路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87473U
CN218387473U CN202222697984.6U CN202222697984U CN218387473U CN 218387473 U CN218387473 U CN 218387473U CN 202222697984 U CN202222697984 U CN 202222697984U CN 218387473 U CN218387473 U CN 2183874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acitor
triode
resistor
vpx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9798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安良
刘海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uajian Yund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uajian Yun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uajian Yund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uajian Yun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9798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874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874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874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VPX架构的热插拔电源控制电路结构,由一个MOS管、一个三极管、3个电阻和8个电容组成,各部件连接关系为:电源复位键连接三极管,间接控制电源的关断。电容C8连三极管的基极,使三极管导通变缓;电阻R3连至MOS管Q1的栅极,电容C4和C5连至MOS管的源极。电阻R2接至三级管的集电极。电容C1、C2、C3、C6、C7接背板的输入电源接口。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VPX总线自身不具备热插拔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VPX架构的热插拔电源控制电路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电路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基于VPX架构的热插拔电源控制电路结构。
背景技术
热插拔(HotSwap)技术即带电插拔,在一些即插即用的设备中已被普遍运用,其允许用户在不关闭系统电源的情况下,将基于高速VPX总线架构的板卡插入或拔出系统而不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快速维修性、冗余性和对灾难的及时恢复能力等。对于多板卡集成的数字化系统而言,热插拔技术可在维持整个数字化系统稳定的情况下,更换发生故障的个别板卡,并保证数字化系统中其他板卡的正常运作。
由于VPX总线在物理硬件基础上不具有对热插拔的支持能力,同时VPX总线也没有明确表示支持热插拔功能。因此,现有的基于VPX总线架构的设备/板卡,都尚不支持热插拔功能。但是随着VPX总线的优势体现,在VPX总线被广泛应用的同时,对VPX总线热插拔功能的需求正在逐渐上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VPX架构的热插拔电源控制电路结构,以解决VPX总线自身不具备热插拔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VPX架构的热插拔电源控制电路结构,包括:MOS管Q1、三极管Q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至第八电容;
其中,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与电源复位键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源复位键与VPX板卡的助拔器连接;
第八电容的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
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MOS管Q1的栅极连接;
第一至第三电容形成第一电容组,第一电容组与背板的输入电源接口和MOS管Q1的源极分别连接;
第四电容和第五电容形成第二电容组,第二电容组的一端与MOS管的源极连接,另一端与MOS管Q1的栅极连接;
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另一端与MOS管Q2的源极连接;
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MOS管Q2的源极连接,另一端与MOS管Q2的漏极连接;
第六电容和第七电容形成第三电容组,第三电容组与MOS管Q2的漏极和VPX板卡的输入电源接口分别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通过基于高速VPX总线板卡助拔器连接的3态微动开关作为触发信号,在电路中用到了三极管和MOS管做电源开关,能够解决VPX总线不支持热插拔的问题,具有稳定可靠的热插拔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VPX架构的热插拔电源控制电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VPX架构的热插拔电源控制电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VPX架构的热插拔电源控制电路结构的结构,包括:MOS管Q1、三极管Q2、第一电阻R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电容C1至第八电容C8。
其中,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B极)与电源复位键1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C极)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MOS管Q1的栅极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电源复位键1可通过引线与VPX板卡的助拔器连接,用于间接控制电源的关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凡符合OPEN-VPX总线架构的设备/板卡(含3U和6U),包括VPX板卡和助拔器,所述助拔器固定在电源板卡的上端,所述助拔器包括3态微动开关,通过助拔器控制微动开关的开启和关闭进而控制VPX电源的工作状态。
继续参考图1,第八电容C8的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即与电源复位键1和三极管Q2之间的线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E极)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还与地连接。进一步地,第一电容C1至第三电容C3并联连接形成第一电容组,第一电容组与背板的输入电源接口2和MOS管Q1的源极(S极)分别连接。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背板用于为多个VPX板卡提供电源,多个VPX板卡插在背板上。背板的输入电源可为12V直流电源。第一电容组用于起滤波作用,滤除杂波和交流成分。
进一步地,第四电容C4和第五电容C5并联连接形成第二电容组,第二电容组的一端与MOS管Q1的源极连接,另一端与MOS管Q1的栅极(G极)连接。第二电阻R2和第二电容组共同控制MOS管Q1的导通速度。第二电阻R2的取值范围可为10KΩ到800KΩ,优选,可为100KΩ。
进一步地,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C连接,即与三极管Q1和第二电阻R2之间的线路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MOS管Q2的源极连接,即与第一容组和第二电容组之间的线路连接。第一电阻R1为Q1的栅极分压电阻,在三极管Q2不导通时R2起上拉作用,导通时起限流的作用,取值范围为10KΩ到800KΩ,优选,可为100KΩ。
进一步地,第六电容C6和第七电容C7并联连接形成第三电容组,第三电容组与MOS管Q2的漏极D和VPX板卡的输入电源接口3分别连接。VPX板卡的输入电源为12V直流电源。第六电容C6和第七电容C7分别为输出滤波电容。第三电容组还与地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VPX架构的热插拔电源控制电路结构通过基于高速VPX总线板卡助拔器连接的3态微动开关作为触发信号,在电路中用到了三极管和MOS管做电源开关,电路工作原理为:
电源复位键1为高电平时,Q2的基极的控制信号为高电平,Q2处于导通状态,使得Q1的栅极拉到低电平,此时Q1处于导通状态,即三极管Q2和MOS管Q1均导通,电源接通,负载上电;
电源复位键1为低电平时,Q2的基极的控制信号为低电平,Q2处于截至状态,Q1的栅极被R2拉到高电平,Q1恢复截至状态,即三极管Q2和MOS管Q1均不导通,电源关断不通,负载下电。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八电容C8的作用在于能够使得三级管Q2的导通时间变缓,从而能够使得在上电时,微动开关的打开速度不会过快,而是缓慢打开,从而使得电源复位键突然变高时,VPX板卡的输入电源接口3接通时,背板的输入电源被拉下,导致电路工作不正常。
进一步地,第五电容C5和第二电阻R2的作用在于使得MOS管Q1的导通变缓。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实施例中,在三极管Q2导通前,Q1的栅极和源极之间的电压VGS=0。当Q2由不导通变为导通时,因为Q1的GS上面有电容,电容两端电压不能突变,Q1的G极不会马上被拉低,而是需要通过R3对电容C5和C4进行充电,充电的过程就是G极电压变低的过程,即VGS是慢慢变化的,所以Q1也是慢慢导通的,开启的速度取决于C4和C5及R3的值。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电容至第八电容的电容范围可为100nF~10uF。优选,第一电容C1至第三电容C3的电容可均为100nF,第四电容C4的电容可为1uF,第五电容C5的电容可为100nF,第六电容C6的电容可为1uF,第七电容C7的电容可为100nF,第八电容C8的电容可为1uF。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VPX架构的热插拔电源控制电路结构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利用基于VPX总结架构的板卡助拔器上连接的微动开关的断开/闭合,触发电源的控制信号,从而切断VPX板卡的供电,避开了VPX总线不具有热插拔的物理基础以及不支持热插拔的弊端,实现了热插拔时电源线断开与接入时的安全时序。解决了VPX总线不支持热插拔的问题,具有稳定可靠的热插拔效果。此外,由于在基于VPX总结架构的板卡中加入了热插拔电源控制电路结构,能够在系统开机情况下将损坏的模块移除,还可以在开机情况下做更新或扩容而不影响系统操作。并且,由于热插拔零件的可靠度提升,还可以将它们用做断电器,而且因为热插拔能够自动恢复,有很多热插拔芯片为系统提供线路供电情况的信号,以便系统做故障分析,因此减少了成本。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应理解,可以对实施例进行多种修改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5)

1.一种基于VPX架构的热插拔电源控制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MOS管Q1、三极管Q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至第八电容;
其中,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与复位键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复位键与VPX板卡的助拔器连接;
第八电容的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
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MOS管Q1的栅极连接;
第一至第三电容形成第一电容组,第一电容组与背板的输入电源接口和MOS管Q1的源极分别连接;
第四电容和第五电容形成第二电容组,第二电容组的一端与MOS管的源极连接,另一端与MOS管Q1的栅极连接;
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另一端与MOS管Q2的源极连接;
第六电容和第七电容形成第三电容组,第三电容组与MOS管Q2的漏极和VPX板卡的输入电源接口分别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三电容组为输出滤波电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当Q2的基极的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Q2和Q1处于导通状态;当Q2的基极的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Q2和Q1处于截至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的阻值范围分别为10KΩ~800K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至第八电容的电容范围为100nF~10uF。
CN202222697984.6U 2022-10-13 2022-10-13 一种基于vpx架构的热插拔电源控制电路结构 Active CN2183874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97984.6U CN218387473U (zh) 2022-10-13 2022-10-13 一种基于vpx架构的热插拔电源控制电路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97984.6U CN218387473U (zh) 2022-10-13 2022-10-13 一种基于vpx架构的热插拔电源控制电路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87473U true CN218387473U (zh) 2023-01-24

Family

ID=849279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97984.6U Active CN218387473U (zh) 2022-10-13 2022-10-13 一种基于vpx架构的热插拔电源控制电路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874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15632B (zh) 抑制igbt过电流的驱动电路
CN103580461B (zh) 一种电源输出放电电路
CN107316598B (zh) 一种热插拔短路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3490374A (zh) 一种量产测试设备及其短路过流保护电路
CN202975135U (zh) 低待机功耗过零检测电路
CN113078878A (zh) 一种pv串优化器及其短路保护方法
CN1877350A (zh) 电子产品异常通断电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CN218387473U (zh) 一种基于vpx架构的热插拔电源控制电路结构
CN101771338B (zh) 一种高可靠低功耗开关电源模块
CN205657584U (zh) 一种两级放电装置及变频器
CN208539613U (zh) 直流微网系统和充电回路电路
CN104410394A (zh) 一种微网系统中基于igbt的固态快速开关的驱动保护电路
CN1221880C (zh) 周边元件的电源启动电路
CN211266558U (zh) 一种开关磁阻电机驱动器锁存故障信号及复位故障信号电路
CN115296285A (zh) 电源保护电路、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208384368U (zh) 大型数据中心发电机组动态冗余控制系统
CN201011703Y (zh) 断零保护控制电路
CN106972743B (zh) 电容放电电路以及具有该电路的模块电源和冗余系统
CN103809649A (zh) 一种实现输出电压时序控制的控制电路
CN209001577U (zh) 一种电机控制器主动泄放电路
CN207504278U (zh) 低压检测控制的电源安全插座电路
CN106129985B (zh) 一种热插拔放电电路
CN220271542U (zh) 端口检测电路和配电箱
CN2705952Y (zh) 热拔插缓冲电路
CN202406207U (zh) 液晶电视电源板及液晶电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