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85858U - 一种可拆卸绝缘模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拆卸绝缘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85858U
CN218385858U CN202222394837.1U CN202222394837U CN218385858U CN 218385858 U CN218385858 U CN 218385858U CN 202222394837 U CN202222394837 U CN 202222394837U CN 218385858 U CN218385858 U CN 2183858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or
rear cover
contact element
insulating
limi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9483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龙
张苗苗
施淼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Kangni Technology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Kangni Technolog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Kangni Technolog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Kangni Technolog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9483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858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858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858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拆卸绝缘模块,包括绝缘体、接触件和绝缘后盖,还包括固定圈;绝缘体套设在接触件上;接触件的第一端部与绝缘体抵接,第二端部与绝缘体的第二端部之间设有间隙;固定圈套设在接触件上,由截面呈弧形的固定片拼接而成,第一端部插入间隙,第二端部外侧设有固定台阶;绝缘后盖的内径不小于接触件的外径,并与绝缘体卡接;固定台阶与绝缘体的第二端部端面定位。本实用新型无需考虑绝缘后盖、固定圈、绝缘体安装与接触件压接的先后顺序性,具有极大的便利性,同时便于后期的更新与维护。

Description

一种可拆卸绝缘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拆卸绝缘模块。
背景技术
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现有电连接器绝缘模块包括绝缘体1’、接触件2’和绝缘后盖4’。使用时先将后盖套入电缆,压接完后将接触件推入绝缘体中,后盖与绝缘体完成扣合后实现安装。现有的绝缘模块存在以下缺点:由于接触件外径大于绝缘后盖内径,因此安装时接触件压接前必须将绝缘后盖先套入电缆上,否则一旦压接好,绝缘后盖便无法安装;若芯件压接后,绝缘后盖漏装,此时只能剪线重新安装。由于电连接器安装于车端墙外等部位,产品的内部电缆冗余很少,一旦出现安装失误,容易因剪线造成线缆长度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拆卸绝缘模块,无需考虑绝缘后盖、固定圈安装与接触件压接的先后顺序性,具有极大的便利性,同时便于后期的更新与维护。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拆卸绝缘模块,包括绝缘体、接触件和绝缘后盖,还包括固定圈;
所述绝缘体套设在所述接触件上;
接触件的第一端部与绝缘体抵接,第二端部与绝缘体的第二端部之间设有间隙;
所述固定圈套设在接触件上,由截面呈弧形的固定片拼接而成,第一端部插入所述间隙,第二端部外侧设有固定台阶;
所述绝缘后盖的内径不小于接触件的外径,并与绝缘体卡接;
所述固定台阶与绝缘体的第二端部端面定位。
优选的,所述绝缘体内依次设有第一限位台阶、第二限位台阶和第三限位台阶;
所述第一限位台阶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限位台阶;第二限位台阶的内径小于第三限位台阶;
所述接触件中部外侧设有限位环一;接触件的第一端部与第一限位台阶相配合;
所述限位环一的第一端部与第二限位台阶相配合,第二端部与第三限位台阶平齐;
所述固定圈的第一端部与第三限位台阶、限位环一的第二端部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接触件的第二端部外侧设有限位环二;
所述固定圈的中部内侧设有沟槽一;
所述限位环二位于所述沟槽内,限位环二的轴向长度小于沟槽一。
优选的,所述固定片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凸筋,另一侧设有与所述凸筋相配合的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固定片设有两个,截面为半圆形。
优选的,所述绝缘后盖内设有环形的支撑面;
所述固定台阶与绝缘后盖内侧支撑面端面定位。
优选的,所述绝缘体外侧设有至少一个卡扣;所述卡扣靠近绝缘体的第二端部;
所述绝缘后盖设有至少一个与卡扣相配合的卡口。
优选的,所述绝缘后盖的第一端部设有至少一个与轴线平行的避让口。
优选的,所述绝缘后盖还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呈U型,围绕在所述卡口周围,中部位于所述绝缘后盖的第一端部。
优选的,所述卡口外侧做减薄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增设了拼接而成的固定圈,同时绝缘体、绝缘后盖的外径均大于接触件,因此,无需考虑绝缘后盖、固定圈、绝缘体的安装与接触件压接的先后顺序性,相比现有技术严格的安装顺序,本实用新型具有极大的便利性,能够大大减少操作过程中安装失误的可能性;同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拆卸绝缘模块方便拆卸,便于后期的更新与维护,绝缘后盖、固定圈、绝缘体任一零件损坏只需单独进行更换即可。
本实用新型在固定圈内设有沟槽一,能够容纳压接形变产生的伸长量,将定位更改到接触件与固定圈直接定位,避免压接形变对产品的定位造成不利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电连接器绝缘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拆卸绝缘模块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向剖视图;
图5为图3的B向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卡扣与绝缘后盖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绝缘后盖的剖视图;
其中,1、1’为绝缘体;11为第一限位台阶;12为第二限位台阶;13为第三限位台阶;14为卡扣;
2、2’为接触件;21为限位环一;22为限位环二;23为沟槽二;
3为固定圈;30为固定片;31为沟槽一;32为固定台阶;34为凸筋;35为安装孔;
4、4’为绝缘后盖;41为卡口;42为避让口;43为加强筋;44为过渡口;45为支撑面;5为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方式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拆卸绝缘模块,参见图2,包括绝缘体1、接触件2和绝缘后盖4,还包括固定圈3;绝缘体1套设在接触件2上;接触件2的第一端部与绝缘体1抵接,第二端部与绝缘体1的第二端部之间设有间隙;固定圈3套设在接触件2上,由截面呈弧形的固定片拼接而成,第一端部插入间隙,第二端部外侧设有固定台阶32;绝缘后盖4的内径不小于接触件2的外径,并与绝缘体1卡接;固定台阶与绝缘体的第二端部端面定位。
安装时,由于绝缘体、绝缘后盖的外径均大于接触件,固定圈由固定片拼接形成,因此可以选择先将绝缘后盖4套设在电缆5上,然后对电缆5和接触件2进行压接,也可以先对电缆5和接触件2进行压接,然后将固定圈套设在接触件的第二端,之后将绝缘后盖与绝缘体卡接完成安装。绝缘体通过金属固定架固定安装于连接器的插头或插座壳体中。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拆卸绝缘模块,绝缘后盖可自由拆卸与安装,在压接前后均可套入,不必与压接电缆这一工序形成先后的顺序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参见图2,绝缘体1内依次设有第一限位台阶11、第二限位台阶12和第三限位台阶13;第一限位台阶11的内径小于第二限位台阶12;第二限位台阶12的内径小于第三限位台阶13;接触件2中部外侧设有限位环一21;接触件2的第一端部与第一限位台阶11相配合;限位环一21的第一端部与第二限位台阶12相配合,第二端部与第三限位台阶13平齐;固定圈3的第一端部与第三限位台阶13、限位环一21的第二端部相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参见图2,接触件2的第二端部外侧设有限位环二22;限位环一21和限位环二22围成沟槽二23;固定圈3的中部内侧设有沟槽一31,第一端部与沟槽二23相配合;限位环二22位于沟槽31内,限位环二22的轴向长度小于沟槽一31。压接会造成接触件的尾端产生一定的形变,造成压接后接触件尾端变长。参见图1,现有产品定位方式依靠接触件和绝缘后盖的压接面来控制,定位不可靠,压接形变不易控制,容易造成绝缘后盖与接触件间隙过大或者无法安装。本实用新型在固定圈内设有沟槽一,能够容纳此压接形变产生的伸长量,将定位更改到接触件前端与固定圈直接定位,避免压接形变对产品的定位造成不利影响。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参见图3、图4及图5,固定片30的一侧设有2个凸筋34,另一侧设有与凸筋相配合的安装孔35。固定片30设有两个,截面为半圆形。使用时将两固定片沿接触件压接处扣合,此时凸筋与安装孔形成紧密配合,从而使两个固定片形成一个固定圈。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参见图2及图7,绝缘后盖4内设有环形的支撑面45;固定台阶32与绝缘后盖4内侧支撑面45端面定位。固定台阶的第二端部与绝缘后盖的支撑面形成端面定位,绝缘后盖对固定圈形成支撑,从而支撑起接触件,使接触件能可靠定位不退针。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参见图2、图6及图7,绝缘体1外侧设有至少一个卡扣14;卡扣14靠近绝缘体1的第二端部,卡扣14沿轴线的截面呈梯形状;绝缘后盖4设有至少一个与卡扣14相配合的卡口41。绝缘后盖4的第一端部设有至少一个与轴线平行的避让口42。卡口41外侧做减薄处理,在卡口41外侧形成过渡口44。过渡口外端设有倒角。安装时,绝缘后盖沿绝缘体方向推入绝缘体外侧,此时设置的避让口使绝缘后盖卡口轴向呈悬臂状态。当绝缘后盖推入时,呈梯形状的卡扣以及过渡口和避让口便于让绝缘后盖滑过卡扣,扣合到位后绝缘后盖自动回弹至原始状态,此时的绝缘后盖便稳定的卡在绝缘体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参见图6,绝缘后盖4还设有加强筋43;加强筋43呈U型,围绕在卡口41周围,中部位于绝缘后盖4的第一端部。加强筋可增加绝缘后盖的弹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可拆卸绝缘模块,包括绝缘体(1)、接触件(2)和绝缘后盖(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圈(3);
所述绝缘体(1)套设在所述接触件(2)上;
接触件(2)的第一端部与绝缘体(1)抵接,第二端部与绝缘体(1)的第二端部之间设有间隙;
所述固定圈(3)套设在接触件(2)上,由截面呈弧形的固定片(30)拼接而成,第一端部插入所述间隙,第二端部外侧设有固定台阶(32);
所述绝缘后盖(4)的内径不小于接触件(2)的外径,并与绝缘体(1)卡接;
所述固定台阶(32)与绝缘体(1)的第二端部端面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绝缘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体(1)内依次设有第一限位台阶(11)、第二限位台阶(12)和第三限位台阶(13);
所述第一限位台阶(11)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限位台阶(12);第二限位台阶(12)的内径小于第三限位台阶(13);
所述接触件(2)中部外侧设有限位环一(21);接触件(2)的第一端部与第一限位台阶(11)相配合;
所述限位环一(21)的第一端部与第二限位台阶(12)相配合,第二端部与第三限位台阶(13)平齐;
所述固定圈(3)的第一端部与第三限位台阶(13)、限位环一(21)的第二端部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绝缘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件(2)的第二端部外侧设有限位环二(22);
所述固定圈(3)的中部内侧设有沟槽一(31);
所述限位环二(22)位于所述沟槽一(31)内,限位环二(22)的轴向长度小于沟槽一(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绝缘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片(30)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凸筋(34),另一侧设有与所述凸筋相配合的安装孔(3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绝缘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片(30)设有两个,截面为半圆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绝缘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后盖(4)内设有环形的支撑面(45);
所述固定台阶(32)与绝缘后盖(4)内侧支撑面(45)端面定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绝缘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体(1)外侧设有至少一个卡扣(14);所述卡扣(14)靠近绝缘体(1)的第二端部;
所述绝缘后盖(4)设有至少一个与卡扣(14)相配合的卡口(4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拆卸绝缘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后盖(4)的第一端部设有至少一个与轴线平行的避让口(42)。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拆卸绝缘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后盖(4)还设有加强筋(43);所述加强筋(43)呈U型,围绕在所述卡口(41)周围,中部位于所述绝缘后盖(4)的第一端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拆卸绝缘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口(41)外侧做减薄处理。
CN202222394837.1U 2022-09-08 2022-09-08 一种可拆卸绝缘模块 Active CN2183858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94837.1U CN218385858U (zh) 2022-09-08 2022-09-08 一种可拆卸绝缘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94837.1U CN218385858U (zh) 2022-09-08 2022-09-08 一种可拆卸绝缘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85858U true CN218385858U (zh) 2023-01-24

Family

ID=84972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94837.1U Active CN218385858U (zh) 2022-09-08 2022-09-08 一种可拆卸绝缘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858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37482B2 (en)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CN107069257B (zh) 电连接器
KR20030064319A (ko) 체결가능한 전기 커넥터
US8771013B2 (en) High voltage cable connector
CN100527539C (zh) 弹性插头和防水连接器
EP2719024B1 (en) Connector
JP2010268562A (ja) シールド電線の固定構造およびその固定方法
US20020132518A1 (en) Connector
US10644463B2 (en) Connector
EP2905846B1 (en) Terminal spacer
CN218385858U (zh) 一种可拆卸绝缘模块
US7318743B2 (en) Electrical terminal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US7942697B2 (en) 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assembling the same
JP2020521293A (ja) 接続端子および同軸コネクタ
TW200423489A (en) Connector
CN114006223B (zh) 一种充电连接器及电动汽车
GB2223888A (en) Assembled commutator for electric motor
US20020028593A1 (en) Plug-side connector structure for high-voltage cable
CN100367567C (zh) 电缆连接器和用于组装该连接器的方法
CA3030901A1 (en) Grounding connectors
US7753741B2 (en) 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assembling the same
JP3816453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213026754U (zh) 一种电连接器插针的自锁式防压溃安装结构
US11296438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a terminal-less connection system
US20150333466A1 (en) Electric Connector With A Terminal Interfa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