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72060U - 污泥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污泥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72060U
CN218372060U CN202221863260.8U CN202221863260U CN218372060U CN 218372060 U CN218372060 U CN 218372060U CN 202221863260 U CN202221863260 U CN 202221863260U CN 218372060 U CN218372060 U CN 2183720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udge
treated
rolling
backup pad
conve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6326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宝程
王一同
刘薇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Zhongqia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Zhongqia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Zhongqia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Zhongqia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6326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720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720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720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泥回收装置,包括:所述箱体由上至下具有与所述箱体内部连通的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搅拌机构具有相连的驱动部和搅拌部,所述搅拌机构与所述箱体连接;其中,所述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搅拌部对所述箱体内部的待处理污泥进行混合搅拌;所述沉降部设置在所述出料口的下方,并与承载面呈预设夹角,所述沉降部用于承接经所述出料口排出的所述待处理污泥,并对所述待处理污泥进行固液分离;即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带动碾压滚筒逆时针旋转,刮泥板用于刮去粘连在碾压滚筒上滚压成形后的待处理泥浆,滚压成型后的污泥和刮泥板刮落的污泥均掉落至收集箱内进行集中收集。

Description

污泥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污泥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对河道的污泥进行回收时,一般采用挖机将污泥挖起后直接通过收集车收集进行统一回收,此种方式不仅耗费较大的人工成本,在对污泥进行挖掘时还容易对河床造成损害。
所以针对上述技术问题还需进一步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泥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泥回收装置,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由上至下具有与所述箱体内部连通的进料口和出料口;
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具有相连的驱动部和搅拌部,所述搅拌机构与所述箱体连接;
其中,所述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搅拌部对所述箱体内部的待处理污泥进行混合搅拌;
沉降部,所述沉降部设置在所述出料口的下方,并与承载面呈预设夹角,所述沉降部用于承接经所述出料口排出的所述待处理污泥,并对所述待处理污泥进行固液分离;
其中,所述预设夹角小于90°,所述承载面为地面;
输送装置和滚压装置;所述输送装置的第一端位于所述沉降部的下方,背离所述输送装置第一端的第二端的上方具有所述滚压装置,所述滚压装置与所述输送装置的第二端配合对所述输送装置上输送的所述待处理污泥进行滚压成型;
其中,所述输送装置输送所述待处理污泥的方向与所述滚压装置转动的方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电机、搅拌杆以及螺旋搅拌叶片;
其中,所述搅拌电机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上方,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搅拌杆的第一端连接,与所述搅拌杆第一端相背的第二端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箱体,所述螺旋搅拌叶片设置在靠近所述搅拌杆第二端的侧壁上,所述竖直方向为垂直于所述承载面的方向。
优选的,所述沉降部包括:两个固定板以及过滤部;
其中,两个所述固定板沿垂直于所述输送装置输送所述待处理污泥的方向间隔设置,所述过滤部分别与两个支撑板的相对面连接,所述过滤部上具有若干过滤孔。
优选的,所述输送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主动滚筒、主动轴、从动滚筒、从动轴、传送带以及第一驱动电机;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承载面呈凵字形,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相对面之间间隔设置转动连接的所述从动轴和所述主动轴,所述从动轴靠近所述沉降部,所述从动轴的侧壁上套设有所述从动滚筒,所述主动轴的侧壁上套设有所述主动滚筒,所述主动滚筒和所述从动滚筒之间绕设有所述传送带,所述主动轴的第一端贯穿所述第一支撑板或所述第二支撑板,并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驱动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滚压装置包括:碾压滚筒、碾压轴以及第二驱动电机;
其中,所述碾压轴的侧壁上套设有所述碾压滚筒,所述碾压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相对面转动连接,且所述碾压轴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支撑板或所述第二支撑板,并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碾压滚筒位于所述主动滚筒的正上方,且所述碾压滚筒用于碾压所述待处理污泥的面距所述传送带用于输送所述待处理污泥的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传送带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沉降部还包括:第一挡泥板,所述第一挡泥板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板的相对面连接,且所述第一挡泥板与所述承载面相对的面与所述过滤部背离所述承载面的面之间具有间隔。
优选的,还包括:第一挡泥部;所述第一挡泥部包括第一支撑杆,至少两个V型挡泥板;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相对面之间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承载面相对的面上间隔设置至少两个所述V型挡泥板,所述V型挡泥板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传送带用于输送所述待处理污泥的面之间具有间隔。
优选的,还包括:烘干器,所述烘干器设置在所述传送带的上方,并位于所述第一挡泥部与所述滚压装置之间。
优选的,还包括:刮泥板,所述刮泥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相对面之间,所述刮泥板靠近所述碾压滚筒的第一端呈斜面,所述刮泥板沿所述输送装置输送所述待处理污泥的方向设置在所述碾压滚筒的后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污泥回收装置,工作人员通过抽液泵对河道内的污泥进行抽取,抽取的待处理污泥经进料口进入箱体的内部,同时通过絮凝剂投放口添加絮凝剂,工作人员操作搅拌电机进行工作,搅拌电机的输出端带动搅拌杆进行转动,以使螺旋搅拌叶片对絮凝剂和待处理污泥进行充分的混合搅拌,搅拌完成后打开电磁阀,使出料口导通,并将混合后的待处理污泥排至过滤部上进行固液分离,通过在过滤部上的滑动,液体经过滤孔进入储水槽内储存,部分待处理污泥能经间隔落至输送装置上,绝大部分待处理污泥会因第一挡泥板的阻隔在挡泥板与过滤部形成的夹角处堆积,堆积的待处理污泥一方面在自身重力的情况下,缓慢的从间隔处滑至输送装置上,另一方面在自身重力的情况下,通过过滤孔可实现进一步的固液分离的效果,输送装置用于运输固液分离后的待处理污泥,当第一驱动电机进行工作时,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驱动主动滚筒进行转动,由于传送带是绷紧状态,主动滚筒转动的同时带动传送带进行转动,传动带转动的同时带动从动滚筒进行转动,进而以使传送带具有输送固液分离后的待处理污泥的效果,V型挡泥板用于提高传送带上的待处理污泥的接触面积,即通过挂动待处理污泥,使粘连在一起的待处理污泥能更好的在传送带上进行分散、翻转,进而可提高待处理污泥与烘干器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传送带上待处理污泥的脱水效果。烘干器用于配合V型挡泥板对传送带上的待处理污泥进行进一步的脱水处理,降低传送带上的待处理污泥中的含水率,最后,碾压滚筒配合主动滚筒对传送带上的固液分离后的待处理污泥进行滚压成型,即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带动碾压滚筒逆时针旋转,刮泥板用于刮去粘连在碾压滚筒上滚压成形后的待处理泥浆,滚压成型后的污泥和刮泥板刮落的污泥均掉落至收集箱内进行集中收集,通过以上所论,本装置可对河道内的污泥进行脱水处理,固液分离后的污泥均可实现回收再利用的效果,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的俯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输送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驱动电机的俯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进料口;3、出料口;4、搅拌电机;5、搅拌杆;6、螺旋搅拌叶片;7、固定板;8、过滤部;9、第一支撑板;10、第二支撑板; 11、主动滚筒;12、主动轴;13、从动滚筒;14、从动轴;15、传送带;16、第一驱动电机;17、碾压滚筒;18、碾压轴;19、第二驱动电机;20、第一挡泥板;21、第一支撑杆;22、V型挡泥板;23、烘干器;24、刮泥板;25、絮凝剂投放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污泥回收装置,包括:箱体1、搅拌机构、沉降部、输送装置和滚压装置;
所述箱体1由上至下具有与所述箱体1内部连通的进料口2和出料口3;
所述搅拌机构具有相连的驱动部和搅拌部,所述搅拌机构与所述箱体1 连接;
其中,所述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搅拌部对所述箱体1内部的待处理污泥进行混合搅拌;
所述沉降部设置在所述出料口3的下方,并与承载面呈预设夹角,所述沉降部用于承接经所述出料口3排出的所述待处理污泥,并对所述待处理污泥进行固液分离;
其中,所述预设夹角小于90°,所述承载面为地面;
所述输送装置的第一端位于所述沉降部的下方,背离所述输送装置第一端的第二端的上方具有所述滚压装置,所述滚压装置与所述输送装置的第二端配合对所述输送装置上输送的所述待处理污泥进行滚压成型;
其中,所述输送装置输送所述待处理污泥的方向与所述滚压装置转动的方向相反。
箱体1的内部中空,箱体1背离承载面的上表面具有与内部连通的开口,箱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盖板,盖板用于对箱体1上表面的开口进行封盖,盖板与箱体1之间通过螺栓进行可拆卸连接,箱体1通过支撑架支撑在承载面上,箱体1与支撑架之间通过螺栓进行可拆卸连接,也可以通过卡接的方式进行可拆卸连接,还可以通过焊接固定的方式进行连接,箱体1的内部用于盛放污泥和絮凝剂的混合物。箱体1靠近上表面的周侧连接有与箱体1内部连通的进料口2,箱体1与进料口2之间可以通过螺栓进行可拆卸连接,进料口2的周侧连接有与进料口2连通的絮凝剂投放口25,此结构设计,可便于使污泥和絮凝剂在进入箱体1的内部之间实现混合以提高固液分离的效果。箱体1的下部呈漏斗状,此结构设计,可提高出料口3排放待处理污泥的排放效果,避免混合后的待处理污泥堆积在箱体1的底部无法排出,从而影响装置的使用效果。搅拌机构与盖板连接。通过驱动部驱动搅拌部对箱体1内部的待处理污泥和絮凝剂进行混合搅拌,以提高固液分离的效果。箱体1与出料口3之间可通过螺栓进行可拆卸连接。出料口3处设置电磁阀,电磁阀用于控制出料口3是否进行导通。沉降部用于承接经出料口3排出的混合后的待处理污泥,并对混合后的待处理污泥进行固液分离,由于沉降部与承载面呈预设夹角,预设夹角小于90°,所以去水后的污泥一方面能依靠自身的重力离开沉降部,另一方面后落于沉降部的污泥还对先落在沉降部的污泥产生推力,进一步以加快脱水后污泥离开沉降部的速度。输送装置用于运输固液分离后的待处理污泥,滚压装置与输送装置的第二端配合对输送装置上输送的待处理污泥进行滚压成型,进一步提高了污泥的脱水效果。此外,经过滚压成型后的污泥可回收再利用。承载面上设置收集槽,收集槽的开口位于输送装置第二端的下方,此结构设计,可便于收集槽对输送装置上经滚压成型后的待处理污泥进行集中收集。输送装置输送待处理污泥的方向与滚压装置转动的方向相反,此结构设计,可便于输送装置将滚压成型后的待处理污泥排放至收集槽内。
需要注意的是,出料口3位于沉降部的上方,且靠近沉降部相对地面较高的一端,此结构设计,可提高混合后的待处理污泥在沉降部上移动的距离,进而增强沉降部对混合后的待处理污泥进行固液分离的效果。此外,出料口3 不会脱离沉降部相背承载面的上表面。承载面上设置有储水槽,储水槽的开口位于输送装置的第一端和沉降部的正下方,此结构设计,可便于对分离后的液体进行集中收集处理,实现回收再利用的效果。
具体而言,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电机4、搅拌杆5以及螺旋搅拌叶片 6;
其中,所述搅拌电机4设置在所述箱体1的上方,所述搅拌电机4的输出端与所述搅拌杆5的第一端连接,与所述搅拌杆5第一端相背的第二端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箱体1,所述螺旋搅拌叶片6设置在靠近所述搅拌杆5第二端的侧壁上,所述竖直方向为垂直于所述承载面的方向。
搅拌电机4通过电机支架支撑在盖板相对承载面的上表面上,电机支架与盖板之间通过螺栓进行连接,搅拌电机4与电机支架之间通过螺栓进行连接,搅拌电机4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搅拌杆5的第一端连接,搅拌杆5的第二端沿竖直方向贯穿盖板,并通过轴承与盖板之间进行转动连接,螺旋搅拌叶片6与搅拌杆5可以是一体式结构,也可以通过螺栓或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具体而言,所述沉降部包括:两个固定板7以及过滤部8;
其中,两个所述固定板7沿垂直于所述输送装置输送所述待处理污泥的方向间隔设置,所述过滤部8分别与两个支撑板的相对面连接,所述过滤部8 上具有若干过滤孔。
两个固定板7通过固定杆支撑在承载面上,过滤部8与固定板7之间可通过螺栓的方式进行连接,也可以通过卡接的方式进行连接,还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两个固定板7沿垂直于输送装置输送待处理污泥的方向间隔设置,此结构设计,可便于固液分离后的待处理污泥能经过滤部8准确的滑至输送装置上,以便输送装置对固液分离后的待处理污泥进行运输。过滤部8为过滤板,过滤板上沿竖直方向贯穿设置若干过滤孔,若干过滤孔均匀分布在过滤板上,以便过滤部8对待处理污泥进行更好的固液分离。
具体而言,所述输送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9、第二支撑板10、主动滚筒11、主动轴12、从动滚筒13、从动轴14、传送带15以及第一驱动电机16;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板9和所述第二支撑板10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支撑板9和所述第二支撑板10与所述承载面呈凵字形,所述第一支撑板9和所述第二支撑板10的相对面之间间隔设置转动连接的所述从动轴14和所述主动轴12,所述从动轴14靠近所述沉降部,所述从动轴14的侧壁上套设有所述从动滚筒13,所述主动轴12的侧壁上套设有所述主动滚筒11,所述主动滚筒11和所述从动滚筒13之间绕设有所述传送带15,所述主动轴12的第一端贯穿所述第一支撑板9或所述第二支撑板10,并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6的驱动端连接。
第一支撑板9和第二支撑板10通过支撑杆支撑在承载面上,主动轴12 和从动轴14通过轴承与第一支撑板9和第二支撑板10之间进行转动连接,主动滚筒11与主动轴12为一体式结构,从动轴14与从动滚筒13为一体式结构,主动滚筒11和从动滚筒13通过间隔将传送带15绷紧,以使传送带15 实现输送脱水后的待处理污泥。主动轴12与第一驱动电机16之间通过联轴器进行连接。第一驱动电机16通过电机支架固定在第一支撑板9或第二支撑板10上,电机支架与第一支撑板9或第二支撑板10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第一驱动电机16与电机支架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具体而言,所述滚压装置包括:碾压滚筒17、碾压轴18以及第二驱动电机19;
其中,所述碾压轴18的侧壁上套设有所述碾压滚筒17,所述碾压轴18 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板9和所述第二支撑板10的相对面转动连接,且所述碾压轴18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支撑板9或所述第二支撑板10,并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9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碾压滚筒17位于所述主动滚筒11的正上方,且所述碾压滚筒17用于碾压所述待处理污泥的面距所述传送带15用于输送所述待处理污泥的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传送带15的厚度。
碾压轴18与碾压滚筒17为一体式结构,碾压轴18通过轴承与第一支撑板9和第二支撑板10之间进行转动连接,碾压轴18与第二驱动电机19之间通过联轴器进行连接。第二驱动电机19通过电机支架固定在第一支撑板9或第二支撑板10上,电机支架与第一支撑板9或第二支撑板10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第二驱动电机19与电机支架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传送带15的厚度为 1-1.5CM,碾压滚筒17用于碾压待处理污泥的面距传送带15用于输送待处理污泥的面之间的距离小于传送带15的厚度,此结构设计,可便于碾压滚筒17 配合主动滚筒11对传送带15上的固液分离后的待处理污泥进行滚压成型,进一步降低固液分离后的待处理污泥中的含水率。
具体而言,所述沉降部还包括:第一挡泥板20,所述第一挡泥板20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板的相对面连接,且所述第一挡泥板20与所述承载面相对的面与所述过滤部8背离所述承载面的面之间具有间隔。
第一挡泥板20用于提高过滤部8的过滤效果,经出料口3排放的待处理污泥掉落至过滤部8上,通过在过滤部8上的滑动,液体经过滤孔进入储水槽内储存,部分待处理污泥能经间隔落至输送装置上,绝大部分待处理污泥会因第一挡泥板20的阻隔在挡泥板与过滤部8形成的夹角处堆积,堆积的待处理污泥一方面在自身重力的情况下,缓慢的从间隔处滑至输送装置上,另一方面在自身重力的情况下,通过过滤孔可实现进一步的固液分离的效果。间隔距离为1-1.5CM。
具体而言,还包括:第一挡泥部;所述第一挡泥部包括第一支撑杆21,至少两个V型挡泥板22;烘干器23,所述烘干器23设置在所述传送带15的上方,并位于所述第一挡泥部与所述滚压装置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板9和所述第二支撑板10的相对面之间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21,所述第一支撑杆21与所述承载面相对的面上间隔设置至少两个所述V型挡泥板22,所述V型挡泥板22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杆21的一端与所述传送带15用于输送所述待处理污泥的面之间具有间隔。
第一支撑杆21与第一支撑板9和第二支撑板10之间通过螺栓进行连接, V型挡泥板22与第一支撑杆21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V型挡泥板22 用于提高传送带15上的待处理污泥的接触面积,即通过挂动待处理污泥,使粘连在一起的待处理污泥能更好的在传送带15上进行分散、翻转,进而可提高待处理污泥与烘干器23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传送带15上待处理污泥的脱水效果。烘干器23用于配合V型挡泥板22对传送带15上的待处理污泥进行进一步的脱水处理,降低传送带15上的待处理污泥中的含水率。烘干器23通过支撑杆支撑在承载面上,并位于第一挡泥部与滚压装置之间,烘干器23与支撑杆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其中,烘干器23为电热暖风机。V型挡泥板22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杆21的一端与传送带15用于输送待处理污泥的面之间的间隔为1-1.5CM。
具体而言,还包括:刮泥板24,所述刮泥板24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9 和所述第二支撑板10的相对面之间,所述刮泥板24靠近所述碾压滚筒17的第一端呈斜面,刮泥板24第一端的斜面用于刮去粘连在碾压滚筒17上滚压成形后的待处理泥浆,所述刮泥板24沿所述输送装置输送所述待处理污泥的方向设置在所述碾压滚筒17的后方,此结构设计,可提高刮泥板24对碾压滚筒17进行刮泥的效果,便于刮下的待处理污泥能准确的掉落至收集箱内,进行集中收集。
工作原理:工作人员通过抽液泵对河道内的污泥进行抽取,抽取的待处理污泥经进料口2进入箱体1的内部,同时通过絮凝剂投放口25添加絮凝剂,工作人员操作搅拌电机4进行工作,搅拌电机4的输出端带动搅拌杆5进行转动,以使螺旋搅拌叶片6对絮凝剂和待处理污泥进行充分的混合搅拌,搅拌完成后打开电磁阀,使出料口3导通,并将混合后的待处理污泥排至过滤部8上进行固液分离,通过在过滤部8上的滑动,液体经过滤孔进入储水槽内储存,部分待处理污泥能经间隔落至输送装置上,绝大部分待处理污泥会因第一挡泥板20的阻隔在挡泥板与过滤部8形成的夹角处堆积,堆积的待处理污泥一方面在自身重力的情况下,缓慢的从间隔处滑至输送装置上,另一方面在自身重力的情况下,通过过滤孔可实现进一步的固液分离的效果,输送装置用于运输固液分离后的待处理污泥,当第一驱动电机16进行工作时,第一驱动电机16的输出端驱动主动滚筒11进行转动,由于传送带15是绷紧状态,主动滚筒11转动的同时带动传送带15进行转动,传动带转动的同时带动从动滚筒13进行转动,进而以使传送带15具有输送固液分离后的待处理污泥的效果,V型挡泥板22用于提高传送带15上的待处理污泥的接触面积,即通过挂动待处理污泥,使粘连在一起的待处理污泥能更好的在传送带15上进行分散、翻转,进而可提高待处理污泥与烘干器23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传送带15上待处理污泥的脱水效果。烘干器23用于配合V型挡泥板22对传送带15上的待处理污泥进行进一步的脱水处理,降低传送带15上的待处理污泥中的含水率,最后,碾压滚筒17配合主动滚筒11对传送带15上的固液分离后的待处理污泥进行滚压成型,即第二驱动电机19的输出端带动碾压滚筒17逆时针旋转,刮泥板24用于刮去粘连在碾压滚筒17上滚压成形后的待处理泥浆,滚压成型后的污泥和刮泥板24刮落的污泥均掉落至收集箱内进行集中收集,通过以上所论,本装置可对河道内的污泥进行脱水处理,固液分离后的污泥均可实现回收再利用的效果,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污泥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由上至下具有与所述箱体内部连通的进料口和出料口;
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具有相连的驱动部和搅拌部,所述搅拌机构与所述箱体连接;
其中,所述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搅拌部对所述箱体内部的待处理污泥进行混合搅拌;
沉降部,所述沉降部设置在所述出料口的下方,并与承载面呈预设夹角,所述沉降部用于承接经所述出料口排出的所述待处理污泥,并对所述待处理污泥进行固液分离;
其中,所述预设夹角小于90°,所述承载面为地面;
输送装置和滚压装置;所述输送装置的第一端位于所述沉降部的下方,背离所述输送装置第一端的第二端的上方具有所述滚压装置,所述滚压装置与所述输送装置的第二端配合对所述输送装置上输送的所述待处理污泥进行滚压成型;
其中,所述输送装置输送所述待处理污泥的方向与所述滚压装置转动的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包括:
搅拌电机、搅拌杆以及螺旋搅拌叶片;
其中,所述搅拌电机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上方,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搅拌杆的第一端连接,与所述搅拌杆第一端相背的第二端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箱体,所述螺旋搅拌叶片设置在靠近所述搅拌杆第二端的侧壁上,所述竖直方向为垂直于所述承载面的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部包括:
两个固定板以及过滤部;
其中,两个所述固定板沿垂直于所述输送装置输送所述待处理污泥的方向间隔设置,所述过滤部分别与两个支撑板的相对面连接,所述过滤部上具有若干过滤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包括:
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主动滚筒、主动轴、从动滚筒、从动轴、传送带以及第一驱动电机;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承载面呈凵字形,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相对面之间间隔设置转动连接的所述从动轴和所述主动轴,所述从动轴靠近所述沉降部,所述从动轴的侧壁上套设有所述从动滚筒,所述主动轴的侧壁上套设有所述主动滚筒,所述主动滚筒和所述从动滚筒之间绕设有所述传送带,所述主动轴的第一端贯穿所述第一支撑板或所述第二支撑板,并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驱动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污泥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压装置包括:
碾压滚筒、碾压轴以及第二驱动电机;
其中,所述碾压轴的侧壁上套设有所述碾压滚筒,所述碾压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相对面转动连接,且所述碾压轴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支撑板或所述第二支撑板,并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碾压滚筒位于所述主动滚筒的正上方,且所述碾压滚筒用于碾压所述待处理污泥的面距所述传送带用于输送所述待处理污泥的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传送带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泥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部还包括:
第一挡泥板,所述第一挡泥板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板的相对面连接,且所述第一挡泥板与所述承载面相对的面与所述过滤部背离所述承载面的面之间具有间隔。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污泥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挡泥部;
所述第一挡泥部包括第一支撑杆,至少两个V型挡泥板;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相对面之间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承载面相对的面上间隔设置至少两个所述V型挡泥板,所述V型挡泥板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传送带用于输送所述待处理污泥的面之间具有间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污泥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烘干器,所述烘干器设置在所述传送带的上方,并位于所述第一挡泥部与所述滚压装置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污泥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刮泥板,所述刮泥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相对面之间,所述刮泥板靠近所述碾压滚筒的第一端呈斜面,所述刮泥板沿所述输送装置输送所述待处理污泥的方向设置在所述碾压滚筒的后方。
CN202221863260.8U 2022-07-19 2022-07-19 污泥回收装置 Active CN2183720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63260.8U CN218372060U (zh) 2022-07-19 2022-07-19 污泥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63260.8U CN218372060U (zh) 2022-07-19 2022-07-19 污泥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72060U true CN218372060U (zh) 2023-01-24

Family

ID=849635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63260.8U Active CN218372060U (zh) 2022-07-19 2022-07-19 污泥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720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41851A (zh) 一种工业固废处理装置
CN218372060U (zh) 污泥回收装置
CN211538184U (zh) 一种具有循环利用废水装置的砂石分离机
CN211358950U (zh) 石油炼制废物处理装置
CN214916512U (zh) 一种建筑垃圾分离清洗系统
CN211546300U (zh) 一种带式污泥浓缩机
CN211247361U (zh) 一种分体式搅拌车污水处理系统
CN211217779U (zh) 一种带有辅助清洗装置的分离器
CN214975504U (zh) 一种防水助剂生产用废料回收装置
CN210718355U (zh) 一种二羟甲基丁酸的连续脱水装置
CN112266143A (zh) 具有固化功能的污泥输送装置
CN112057940A (zh) 一种排水工程用水过滤循环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214142047U (zh) 具有固化功能的污泥输送装置
CN220277081U (zh) 一种土石方工程施工的筛沙装置
CN211770731U (zh) 一种造纸废水脱泥装置
CN215049599U (zh) 一种污泥处理用油泥分离装置
CN220951375U (zh) 一种泥水平衡盾构隧道泥水处理装置
CN220444078U (zh) 一种滚筒磁选机用出矿槽
CN219907181U (zh) 尾矿压滤装置
CN214107143U (zh) 一种选矿采矿用的运输装置
CN211246930U (zh) 一种输送机构和搅拌车污水处理系统
CN212293274U (zh) 一种压滤设备
CN217092497U (zh) 一种固液分离浓缩机
CN216678499U (zh) 一种节能高效破碎料加工设备
CN220223947U (zh) 一种污泥浓缩脱水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