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70951U - 一种共模电感线圈绕线驱动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共模电感线圈绕线驱动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70951U
CN218370951U CN202222454012.4U CN202222454012U CN218370951U CN 218370951 U CN218370951 U CN 218370951U CN 202222454012 U CN202222454012 U CN 202222454012U CN 218370951 U CN218370951 U CN 2183709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bottom plate
driving motor
outer rotating
common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5401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日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Jinzhao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Jinzhao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Jinzhao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Jinzhao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5401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709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709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709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il Wind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共模电感线圈绕线驱动机构,涉及绕线驱动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部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一侧设置有2个夹爪,所述夹爪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之间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底板外表面的凸起环,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导轮,所述底板的外表面靠近凸起环处设置有外转动环,所述外转动环与凸起环之间所形成的空腔为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设置有滚珠,所述外转动环的上部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与导轮之间绕设有皮带,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互感线圈绕线驱动机构不能够自动旋转驱动,传动效率较低的问题,能够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共模电感线圈绕线驱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绕线驱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共模电感线圈绕线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互感线圈通俗来说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个线圈,一个线圈中的电流变化引起其他线圈产生感生电动势,叫互感,它的基本原理就是磁的耦合,无论在何处,只要存在两个电流回路,就会有互感,互感线圈绕线会将线路螺旋缠绕于磁芯外表面应用,而互感线圈绕线驱动机构就是这样一种用来为绕线提供动力的机构,现有的互感线圈绕线驱动机构不能够自动旋转驱动,传动效率较低,为此,本领域的工作人员提出了一种共模电感线圈绕线驱动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共模电感线圈绕线驱动机构,有效的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共模电感线圈绕线驱动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部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一侧设置有2个夹爪,所述夹爪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之间设置有驱动组件;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底板外表面的凸起环,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导轮,所述底板的外表面靠近凸起环处设置有外转动环,所述外转动环与凸起环之间所形成的空腔为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设置有滚珠,所述外转动环的上部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与导轮之间绕设有皮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夹爪的数量为两组且为对称分布,两组所述夹爪之间设置有线圈磁芯,所述底板的外表面靠近夹爪处设置有气缸。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架与底板之间通过螺丝进行固定,所述凸起环与底板之间为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滚珠与凸起环之间为滚动连接,所述滚珠的数量为若干组且为环状阵列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外转动环与滚珠之间为滚动连接,所述外转动环与凸起环之间通过滚珠形成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环与外转动环之间通过螺丝形成活动连接,所述导轮通过皮带带动连接环转动,所述连接环与夹爪的下端通过螺丝形成活动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共模电感线圈绕线驱动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一种共模电感线圈绕线驱动机构,通过驱动组件以及驱动电机的配合作用,在使用时,通过驱动电机的运行能够带动导轮进行转动,通过皮带的作用,可以使得导轮转动带动连接环转动,通过连接环转动带动外转动环转动,通过滚珠使得连接环的转动更加稳定,从而达到自动驱动的效果,且驱动效率较高,实用性效果较强。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共模电感线圈绕线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共模电感线圈绕线驱动机构连接环在外转动环上拆解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支撑架;3、夹爪;4、驱动电机;5、驱动组件;51、凸起环;52、导轮;53、外转动环;54、限位槽;55、滚珠;56、皮带;57、连接环;6、气缸;7、线圈磁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共模电感线圈绕线驱动机构技术方案:一种共模电感线圈绕线驱动机构,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支撑架2,支撑架2的上部设置有驱动电机4,驱动电机4的一侧设置有2个夹爪3,夹爪3与驱动电机4的输出端之间设置有驱动组件5(夹爪3固定在驱动组件5的上方),夹爪3的数量为两组且为对称分布,两组夹爪3之间设置有线圈磁芯7,底板1的外表面靠近夹爪3处设置有气缸6。
请参阅图2,驱动组件5包括设置于底板1外表面的凸起环51,驱动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导轮52,底板1的外表面靠近凸起环51处设置有外转动环53,外转动环53与凸起环51之间所形成的空腔为限位槽54,限位槽54的内部设置有滚珠55,外转动环53的上部设置有连接环57,连接环57与导轮52之间绕设有皮带56,支撑架2与底板1之间通过螺丝进行固定,凸起环51与底板1之间为固定连接,滚珠55与凸起环51之间为滚动连接,滚珠55的数量为若干组且为环状阵列分布,外转动环53与滚珠55之间为滚动连接,外转动环53与凸起环51之间通过滚珠55形成转动连接,连接环57与外转动环53之间通过螺丝形成活动连接,导轮52通过皮带56带动连接环57转动,连接环57与夹爪3的下端通过螺丝形成活动连接,在使用时,通过驱动电机4的运行能够带动导轮52进行转动,通过皮带56的作用,可以使得导轮52转动带动连接环57转动,通过连接环57转动带动外转动环53转动,通过滚珠55使得连接环57的转动更加稳定,从而达到自动驱动的效果,且驱动效率较高,实用性效果较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通过驱动电机4的运行能够带动导轮52进行转动,通过皮带56的作用,可以使得导轮52转动带动连接环57转动,通过连接环57转动带动外转动环53转动,从而使得夹爪3带动线圈磁芯7转动,进而方便绕线设备对线圈磁芯7的绕线过程,能够使得设备的转动运行更加稳定,设备自动运行,工作效率较高。

Claims (6)

1.一种共模电感线圈绕线驱动机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的上部设置有驱动电机(4),所述驱动电机(4)的一侧设置有2个夹爪(3),所述夹爪(3)与驱动电机(4)的输出端之间设置有驱动组件(5);
所述驱动组件(5)包括设置于底板(1)外表面的凸起环(51),所述驱动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导轮(52),所述底板(1)的外表面靠近凸起环(51)处设置有外转动环(53),所述外转动环(53)与凸起环(51)之间所形成的空腔为限位槽(54),所述限位槽(54)的内部设置有滚珠(55),所述外转动环(53)的上部设置有连接环(57),所述连接环(57)与导轮(52)之间绕设有皮带(5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共模电感线圈绕线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3)的数量为两组且为对称分布,两组所述夹爪(3)之间设置有线圈磁芯(7),所述底板(1)的外表面靠近夹爪(3)处设置有气缸(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共模电感线圈绕线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与底板(1)之间通过螺丝进行固定,所述凸起环(51)与底板(1)之间为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共模电感线圈绕线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55)与凸起环(51)之间为滚动连接,所述滚珠(55)的数量为若干组且为环状阵列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共模电感线圈绕线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转动环(53)与滚珠(55)之间为滚动连接,所述外转动环(53)与凸起环(51)之间通过滚珠(55)形成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共模电感线圈绕线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57)与外转动环(53)之间通过螺丝形成活动连接,所述导轮(52)通过皮带(56)带动连接环(57)转动,所述连接环(57)与夹爪(3)的下端通过螺丝形成活动连接。
CN202222454012.4U 2022-09-16 2022-09-16 一种共模电感线圈绕线驱动机构 Active CN2183709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54012.4U CN218370951U (zh) 2022-09-16 2022-09-16 一种共模电感线圈绕线驱动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54012.4U CN218370951U (zh) 2022-09-16 2022-09-16 一种共模电感线圈绕线驱动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70951U true CN218370951U (zh) 2023-01-24

Family

ID=84953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54012.4U Active CN218370951U (zh) 2022-09-16 2022-09-16 一种共模电感线圈绕线驱动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709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370951U (zh) 一种共模电感线圈绕线驱动机构
CN110980364A (zh) 一种电缆生产线
CN209880400U (zh) 一种变压器铁芯的自动缠绕装置
CN211125356U (zh) 一种磁性线圈生产用自动缠绕装置
CN215731211U (zh) 一种适用于变压器安装的稳固装置
CN215710727U (zh) 一种电力工程用线缆收卷装置
CN211404286U (zh) 一种电感线圈缠绕结构
CN209986772U (zh) 一种磨床用单极式电永磁吸盘
CN211895452U (zh) 一种电线电缆用收卷装置
CN213025808U (zh) 一种绕线精度高的超薄型电感自动绕线机
CN218888354U (zh) 一种电机定子转子合装辅助工具
CN2213145Y (zh) 盘圆钢卷起重电磁铁
CN215578193U (zh) 一种自动上料的电流互感器自动缠绕装置
CN111640572A (zh) 一种电磁铁生产用导线缠绕装置
CN212909299U (zh) 一种电机线圈绕线设备
CN218633658U (zh) 新型飞轮式外转子永磁同步发电机
CN218931296U (zh) 一种扬声器锦丝线生产用绕线装置
CN216084600U (zh) 一种防堆叠的互感器线圈绕线装置
CN216699664U (zh) 一种高效碟式永磁无刷发电机
CN214031229U (zh) 电力维修电缆卷绕装置
CN213072228U (zh) 一种提高效率的电机定子
CN216957745U (zh) 一种高频变压器用限位铜线缠绕机构
CN212726587U (zh) 一种改进型串激电机
CN211812555U (zh) 一种电缆生产线
CN220664475U (zh) 一种电线电缆辅助收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