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68289U - 一种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推力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推力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68289U
CN218368289U CN202222627268.0U CN202222627268U CN218368289U CN 218368289 U CN218368289 U CN 218368289U CN 202222627268 U CN202222627268 U CN 202222627268U CN 218368289 U CN218368289 U CN 2183682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ust system
motor
aircraft
fuselage
prope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2726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杰
李宜恒
苏少文
董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ero Gravity Aircraft Industry Hef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ero Gravity Aircraft Industry Hef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ero Gravity Aircraft Industry Hef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Zero Gravity Aircraft Industry Hefe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2726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682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682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682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50/00Aeronautics or air transport
    • Y02T50/60Efficient propulsion technologies, e.g. for aircraft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推力系统,涉及飞行器领域,针对受当前电机动力不足的影响,复合翼布局的飞行器难以稳定地从旋翼模式转换到固定翼模式,同时单独的推力系统受到损坏时容易影响飞行器的正常行驶等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机身、位于机身两侧的机翼、与机翼连接的尾翼,所述机身头部和尾部均设置有推力系统,所述推力系统包括电调、电机以及螺旋桨,所述电机分别位于机身的头部和尾部内,且通过电线与电调电连接。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推力系统,能够使飞行器稳定地从旋翼模式转换到固定翼模式,同时当推力系统的其中一个电机出现故障时,飞行器能继续飞行,不会出现偏航状况。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推力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推力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交通拥堵问题一直困扰着全球各大城市,仅仅增加二维空间容量无法缓解现有交通状况。基于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城市空中交通和城际空中交通,融合了电力驱动、垂直起降、共享交通等理念,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新兴战略产业和资本竞逐的新蓝海。各国政府纷纷出台城市空中交通规划方案,甚至直接提供资金支持鼓励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行业发展,我国也逐步通过了飞行器适航审定程序。
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起飞重量从几十公斤到几吨级别不等,其动力系统布局也形式各异,例如多旋翼布局、复合翼布局与倾转旋翼布局等。复合翼布局的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使用清洁的电能源,可以实现垂直起降的功能,达到一定高度后,在螺旋桨的推动下实现固定翼模式飞行。受当前电机动力不足的影响,复合翼布局的飞行器难以稳定地从旋翼模式转换到固定翼模式,同时单独的推力系统受到损坏时容易影响飞行器的正常行驶,目前亟需一种兼顾飞行器安全性的稳定性的推力系统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一)实用新型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推力系统,能够使飞行器稳定地从旋翼模式转换到固定翼模式,同时当推力系统的其中一个电机出现故障时,飞行器能继续飞行,不会出现偏航状况。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推力系统,包括机身、位于机身两侧的机翼、与机翼连接的尾翼,所述机身头部和尾部均设置有推力系统,所述推力系统包括电调、电机以及螺旋桨,所述电机分别位于机身的头部和尾部内,且通过电线与电调电连接,所述电机与螺旋桨同轴连接,所述电调用于控制电机运转,所述电机用于驱动螺旋桨旋转,所述机身上还设置有升力系统,所述升力系统包括动力源以及与动力源电连接的旋翼,两侧所述机翼上均设置有多个机臂,所述旋翼分别设置于多个机臂的两端,所述动力源用于控制旋翼运转,以使飞行器垂直起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位于所述机身头部的螺旋桨为拉进式螺旋桨,位于所述机身尾部的螺旋桨为推进式螺旋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推力系统还包括电机整流罩,所述电机整流罩设置于螺旋桨背离电机的一侧,用于覆盖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机身头部设置的推力系统与所述机身尾部设置的推力系统为独立系统,内部所述电机处于独立工作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机身的底部还设置有多个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设置有滑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尾翼与机臂连接,所述尾翼之间还设置有引流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推力系统、机翼、尾翼、升力系统、支撑架、滑轮以及引流板等结构,其中通过动力源控制旋翼运转,动力源可以为发动机或者高功率蓄电池,旋翼旋转进而能够带动飞行器起降,当飞行器升空后,通过电调控制电机带动螺旋桨进行转动,位于机身头部的螺旋桨用于拉动飞行器朝前飞行,位于机身尾部的螺旋桨用于推动飞行器朝前飞行,进而控制飞行器进行飞行,而当飞行器的头部或尾部的推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由于两套推力系统为独立系统,内部的电机单独工作。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推力系统,能够使飞行器稳定地从旋翼模式转换到固定翼模式,同时当推力系统的其中一个电机出现故障时,飞行器能继续飞行,不会出现偏航状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推力系统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身;2、推力系统;21、电调;22、电机;23、螺旋桨;3、机翼;4、尾翼;5、升力系统;51、旋翼;52、机臂;6、支撑架;7、滑轮;8、引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通过图1-3所示,一种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推力系统,包括机身1、位于机身1两侧的机翼3、与机翼3连接的尾翼4,机身1头部和尾部均设置有推力系统2,推力系统2包括电调21、电机22以及螺旋桨23,电机22分别位于机身1的头部和尾部内,且通过电线与电调21电连接,电机22与螺旋桨23同轴连接,电调21用于控制电机22运转,电机22用于驱动螺旋桨23旋转,机身1上还设置有升力系统5,升力系统5包括动力源以及与动力源电连接的旋翼51,两侧机翼3上均设置有多个机臂52,旋翼51分别设置于多个机臂52的两端,动力源用于控制旋翼51运转,以使飞行器垂直起降,通过这样设置,能够最大化的减少升力系统5和推力系统2之间的影响,使飞行器能够稳定地从升力系统5转换到推力系统2。
位于机身1头部的螺旋桨23为拉进式螺旋桨23,位于机身1尾部的螺旋桨23为推进式螺旋桨23,头部的螺旋桨23用于拉动飞行器朝前飞行,尾部的螺旋桨23用于推动飞行器朝前飞行;推力系统2还包括电机整流罩,电机整流罩设置于螺旋桨23背离电机22的一侧,用于覆盖电机22,对机身1内的电机22以及电调21进行保护,避免飞行器在飞行时气流损坏电机22;机身1头部设置的推力系统2与机身1尾部设置的推力系统2为独立系统,内部电机22处于独立工作状态,通过这样设置能够使推力系统2单独工作,同时当其中一个推力系统2受到损坏时,另一个推力系统2也能够控制飞行器继续飞行,不会出现偏航状况;机身1的底部还设置有多个支撑架6,支撑架6的底部设置有滑轮7,通过这样设置能够使飞行器在降落时能够起到支撑滑翔的作用,避免飞行器硬着陆损坏飞行器的零部件;尾翼4与机臂52连接,尾翼4之间还设置有引流板8,通过这样设置能够加强尾翼4之间的强度,避免尾翼4在飞行中收到气流的强影响,提高飞行器的稳定性。
工作原理:首先通过动力源控制旋翼51运转,动力源可以为发动机或者高功率蓄电池,旋翼51旋转进而能够带动飞行器起降,当飞行器升空后,通过电调21控制电机22带动螺旋桨23进行转动,位于机身1头部的螺旋桨23用于拉动飞行器朝前飞行,位于机身1尾部的螺旋桨23用于推动飞行器朝前飞行,进而控制飞行器进行飞行,而当飞行器的头部或尾部的推力系统2发生故障时,由于两套推力系统2为独立系统,内部的电机22单独工作,进而当推力系统2的其中一个电机22出现故障时,飞行器能继续飞行,不会出现偏航状况。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推力系统,包括机身(1)、位于机身(1)两侧的机翼(3)、与机翼(3)连接的尾翼(4),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头部和尾部均设置有推力系统(2),所述推力系统(2)包括电调(21)、电机(22)以及螺旋桨(23),所述电机(22)分别位于机身(1)的头部和尾部内,且通过电线与电调(21)电连接,所述电机(22)与螺旋桨(23)同轴连接,所述电调(21)用于控制电机(22)运转,所述电机(22)用于驱动螺旋桨(23)旋转,所述机身(1)上还设置有升力系统(5),所述升力系统(5)包括动力源以及与动力源电连接的旋翼(51),两侧所述机翼(3)上均设置有多个机臂(52),所述旋翼(51)分别设置于多个机臂(52)的两端,所述动力源用于控制旋翼(51)运转,以使飞行器垂直起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机身(1)头部的螺旋桨(23)为拉进式螺旋桨(23),位于所述机身(1)尾部的螺旋桨(23)为推进式螺旋桨(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力系统(2)还包括电机整流罩,所述电机整流罩设置于螺旋桨(23)背离电机(22)的一侧,用于覆盖电机(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头部设置的推力系统(2)与所述机身(1)尾部设置的推力系统(2)为独立系统,内部所述电机(22)处于独立工作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的底部还设置有多个支撑架(6),所述支撑架(6)的底部设置有滑轮(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翼(4)与机臂(52)连接,所述尾翼(4)之间还设置有引流板(8)。
CN202222627268.0U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推力系统 Active CN2183682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27268.0U CN218368289U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推力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27268.0U CN218368289U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推力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68289U true CN218368289U (zh) 2023-01-24

Family

ID=849271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27268.0U Active CN218368289U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推力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682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17151U (zh) 油电混合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
CN108001677A (zh) 一种可脱落系留式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
CN106379525A (zh) 一种连翼无人机
CN206243476U (zh) 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
CN218368289U (zh) 一种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推力系统
CN209176908U (zh) 一种复合驱动的旋翼固定翼无人机
CN106828911A (zh) 串翼无人机
EP4134301A1 (en)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 aircraft
CN107284658B (zh) 一种复合型垂直/短距起降飞行器
EP4209414A1 (en)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 aircraft
CN206255191U (zh) 串翼无人机
CN108750089A (zh) 一种双螺旋桨推力复合辅翼的复合翼飞行器
CN112027080B (zh) 一种使用双模态动力舱的混电推进垂直起降无人机
CN111498106A (zh) 一种倾转混动电传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
CN207759015U (zh) 一种可脱落系留式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
CN109263908A (zh) 一种能垂直升降的飞机
CN108860592A (zh) 后单涡喷式复合翼载人飞行器
CN110667837A (zh) 一种新型矢量推力错位双翼尾座式垂直起降无人机
CN108791813A (zh) 带太阳能附加翼的后单涡喷式复合翼货运飞行器
CN108528706A (zh) 带太阳能附加翼的双螺旋桨复合辅翼的复合翼货运飞机
CN108791864A (zh) 带太阳能附加翼的后单涡喷式复合翼式飞行器
CN108820202A (zh) 一种带涵道风扇复合辅翼的无后推力式复合翼飞行器
CN108773486A (zh) 一种带涵道风扇复合辅翼的无后推力式复合翼飞行器
CN212267846U (zh) 一种倾转混动电传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
CN110588948A (zh) 一种固定翼飞机的垂直起降机架和垂直起降固定翼飞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