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52663U - 一种用于教学扩声的无线颈带话筒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教学扩声的无线颈带话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52663U
CN218352663U CN202121894915.3U CN202121894915U CN218352663U CN 218352663 U CN218352663 U CN 218352663U CN 202121894915 U CN202121894915 U CN 202121894915U CN 218352663 U CN218352663 U CN 2183526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audio
microphone
shell
neckb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9491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尚志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189491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526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526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526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t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教学扩声的无线颈带话筒,包括:第一外壳、第二外壳、软连接杆、拾音器、无线红外线发射模块,电源开关按键、电源状态指示灯、Type‑C接口、电池、3.5mm直径音频线路辅助输入端口及驱动电路;第一外壳的一端与软连接杆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外壳的的一端与软连接杆的第二端连接;驱动电路设置在第一外壳内,拾音器、无线红外线发射模块设置在第一外壳外;电池设置在第二外壳内,电源开关按键、电源状态指示灯及3.5mm直径音频线路辅助输入端口设置在第二外壳外。本申请采用轻便一体式将拾音器和锂离子电池、驱动电路高度集成,无需辅助佩戴装置,实现扩声用无线话筒的功能,连接杆具有较大弹性,轻松实现脖颈间的佩戴,具备轻巧便捷双重特性。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教学扩声的无线颈带话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教学扩声的无线颈带话筒。
背景技术
目前无线话筒的类型有手持式、头戴式、领夹式、项链挂带式几个类别。在广播电视以及大型表演场地,根据节目类型不同,一般采用手持式、头戴式、领夹式三种类型,节目主持、演唱多使用手持式话筒;话剧、歌剧多采用领夹式或头戴式话筒。教学领域一般使用手持式和项链挂带式两种类型的话筒。在大型的舞台上使用话筒时,话筒和扬声器/喇叭之间能够保持一定的距离,话筒拾音器本身不会直接指向扬声器,从而不太容易引起声反馈-“啸叫”的情况,但在教学活动中,扬声器和拾音器同在一个面积较小的教室内,拾音器距离扬声器太近比较容易引起“啸叫”现象的出现。手持式话筒多采用动圈咪头,灵敏度低,可以自由掌握拾音咪头和发声器官(口腔和鼻腔)的距离,扩声质量可以得到保证,但手握话筒会较大的影响教师在黑板书写,解放不了使用者的双手。教师讲一节课往往需要40-60分钟甚至更久的时间,长时间手握话筒会较为疲劳,因此绝大多数教学不会采用此类拾音形式。项链挂带式话筒,可以把拾音器如同项链一般挂在脖颈上,虽不占用教师的双手,但拾音咪头距离发声的口、鼻腔距离过长,拾音动态比较小,而如果提高拾音器的灵敏度又会导致“啸叫”情况的产生,因此在大多数教学环境中也没有被采用。目前全国范围内的教学还是要靠教育者自身的喉咙来提升音量。长时间过度的演讲,让大部分教师都患有咽炎症状。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教学扩声的无线颈带话筒,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教学的无线颈带话筒,包括:
第一外壳、第二外壳、软连接杆、拾音器、无线红外线发射模块,电源开关按键、电源状态指示灯、驱动电路、Type-C接口、锂离子电池以及3.5mm直径音频线路辅助输入端口;
所述第一外壳的一端与所述软连接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外壳的的一端与所述软连接杆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驱动电路以及所述无线红外线发射模块设置在第一外壳内,所述拾音器设置在第一外壳外;
所述锂离子电池设置在第二外壳内,所述电源开关按键、所述电源状态指示灯以及所述3.5mm直径音频线路辅助输入端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壳外。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一种用于教学的无线颈带话筒,所述驱动电路包括:提神/叫醒按键装置、MIC拾音器、音频线路辅助电路输入、音频储存模块、音频处理器及无线红外线发射模块,
所述锂离子电池与所述音频处理器连接;
所述提神/叫醒按键装置、所述MIC拾音器、所述音频线路辅助电路输入、所述音频储存模块以及所述无线红外线发射模块均与所述音频处理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一种用于教学扩声的无线颈带话筒,还包括:提神/叫醒功能按键,
所述提神/叫醒功能按键接收到用户的操作后激活音频储存模块存储的音频文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一种用于教学扩声的无线颈带话筒,所述无线红外线发射模块设置在防护罩内,
所述无线红外线发射模块包含第一红外线发射二极管、第二红外线发射二极管、第三红外线发射二极管和第四红外线发射二极管;
所述第一红外线发射二极管、所述第二红外线发射二极管、所述第三红外线发射二极管和所述第四红外线发射二极管分别在左、右、上、前四个方向发射红外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一种用于教学扩声的无线颈带话筒,还包括音量大小控制按键,所述音量大小控制按键接收到用户的操作后调节音频音量大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一种用于教学扩声的无线颈带话筒中,所述拾音器包括:拾音话筒咪头、基座和拾音咪杆;
所述基座的第一端与第一外壳可拆卸连接,所述基座的第二端与所述拾音咪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拾音咪杆的第二端与所述拾音话筒咪头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一种用于教学扩声的无线颈带话筒中,所述辅助音频输入接口,用于连接音频播放装置,把有线的音频变为无线音频。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一种用于教学扩声的无线颈带话筒,还包括:Type-C接口,所述Type-C接口用于将音频输入到音频储存模块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Type-C接口还用于充电。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教学扩声的无线颈带话筒,包括:第一外壳、第二外壳、软连接杆、拾音器、无线红外线发射模块,电源开关按键、电源状态指示灯、Type-C接口、锂离子电池以及3.5mm直径音频线路辅助输入端口;第一外壳的一端与软连接杆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外壳的的一端与软连接杆的第二端连接;驱动电路设置在第一外壳内,拾音器以及无线红外线发射模块设置在第一外壳外;锂离子电池设置在第二外壳内,电源开关按键、电源状态指示灯以及3.5mm直径音频线路辅助输入端口设置在第二外壳外。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轻便一体式的方式,拾音器、锂离子电池以及驱动电路都高度集成,不需要额外的辅助佩戴装置,就可以实现扩声用无线话筒的功能,并且连接杆具有较大弹性,轻松实现脖颈间的佩戴,解放教师双手,具备轻巧和便捷的双重特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教学扩声的无线颈带话筒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教学扩声的无线颈带话筒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驱动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教学扩声的无线颈带话筒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教学扩声的无线颈带话筒示意图二;
一种用于教学扩声的无线颈带话筒,结合图1和图2,包括:
第一外壳101、第二外壳102、软连接杆103、拾音器104、无线红外线发射模块105,电源开关按键106、电源状态指示灯107、Type-C接口108、锂离子电池109、3.5mm直径音频线路辅助输入端口1010和驱动电路1011;
所述第一外壳101的一端与所述软连接杆10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外壳102的的一端与所述软连接杆103的第二端连接;
驱动电路1011、所述无线红外线发射模块105设置在第一外壳101内,所述拾音器104设置在第一外壳101外;
所述锂离子电池109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壳102内,所述电源开关按键106、所述电源状态指示灯107以及所述3.5mm直径音频线路辅助输入端口1010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壳102外。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轻便一体式的方式,拾音器104和锂离子电池109、驱动电路1011都高度集成,不需要额外的辅助佩戴装置,就可以实现扩声用无线话筒的功能,并且连接杆具有较大弹性,轻松实现脖颈间的佩戴,解放教师双手,具备轻巧和便捷的双重特性。当教师使用无线颈带话筒时,无需配对和其他操作,按压电源开关按键即可,以最快捷的方式使用,不占用课堂教学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一种用于教学扩声的无线颈带话筒中,所述拾音器104包括:拾音话筒咪头203、基座201和拾音咪杆202;
所述基座20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外壳101可拆卸连接,所述基座201的第二端与所述拾音咪杆20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拾音咪杆202的第二端与所述拾音话筒咪头203连接。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无线颈带话筒在教师的脖颈处挂带,拾音话筒咪头203在装置的一侧安装并且自然地伸出,位置恰好位于人的发声器官如口、鼻腔处,有一个较为理想的拾音位置,同时话筒拾音咪头的灵敏度不需要调节的太高,所以与教室内的扩声喇叭不会形成声反馈啸叫现象的出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一种用于教学扩声的无线颈带话筒,还包括:提神/叫醒功能按键,
所述提神/叫醒功能按键204接收到用户的操作后激活音频储存模块存储的音频文件。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提神/叫醒功能按键204和音频存储模块304和Type-C接口108,可以储存教师想要的音频,再通过提神/叫醒功能按键204激活播放音频文件。当教师发现听课的学生出现走神或者困乏的现象时,按下提神/叫醒按键,配合扩声的扬声器即可实现对特殊音频的播放,从而在听觉上提高学生听课的专注度。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驱动电路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3,上述一种用于教学扩声的无线颈带话筒中,驱动电路1011包括:提神/叫醒按键装置301、MIC拾音器302、音频线路辅助电路输入303、音频储存模块304、音频处理器305及无线红外线发射模块306(105),
所述锂离子电池307(109)与所述音频处理器305连接;
所述提神/叫醒按键装置301、所述MIC拾音器302、所述音频线路辅助电路输入303、所述音频储存模块304以及所述无线红外线发射模块306(105)均与所述音频处理器305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一种用于教学扩声的无线颈带话筒中,所述无线红外线发射模块105设置在防护罩内,
所述无线红外线发射模块105包含第一红外线发射二极管、第二红外线发射二极管、第三红外线发射二极管和第四红外线发射二极管;
所述第一红外线发射二极管、所述第二红外线发射二极管、所述第三红外线发射二极管和所述第四红外线发射二极管分别在左、右、上、前四个方向发射红外信号。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的无线传输技术为红外线传输。目前无线音频传输技术分为射频传输和红外线传输两大类。射频传输技术可以做到传输距离远,受障碍物遮挡影响小,可以穿透教师和楼层墙体。但多个频率相同的射频发射器在同时使用时会存在相互干扰的问题。红外线不会穿墙,只限在本教室内传输。这就避免了多个教室多个教师同时使用时的干扰和串频现象。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中,防护罩内包含4颗红外线发射二极管,使用波长为850nm,分别在左、右、上、前四个方向发射红外信号,教师佩戴时,无论走到教室的任何一个角落,都不会有信号盲区,确保无线信号发射的稳定覆盖,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一种用于教学扩声的无线颈带话筒,还包括:音量大小控制按键,所述音量大小控制按键205和206接收到用户的操作后调节音频音量大小,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一种用于教学扩声的无线颈带话筒中,所述辅助音频输入接口,用于连接音频播放装置,把有线的音频变为无线音频。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拾取教师所发出的演讲声音外,还设置了辅助音频输入接口,通过连接移动计算机、移动电话以及其他的音频播放装置,可以把相关设备的音频接入,再通过无线形式传输到扩声音箱,同时起到无线音频播放的作用,从而成为一种把有线的音频变为无线音频的传输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一种用于教学扩声的无线颈带话筒,还包括:Type-C接口108,所述Type-C接口108用于将音频输入到音频储存模块304中。
通过Type-C接口108,可以储存教师想要的音频,再通过提神/叫醒功能按键204激活播放音频文件;当教师发现听课的学生出现走神或者困乏的现象时,按下提神/叫醒按键,配合扩声的扬声器即可实现对特殊音频的播放,从而在听觉上提高学生听课的专注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Type-C接口还用于充电。
所述Type-C接口108同时还用于接入充电模组307中,从而给电池模组308进行充电。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Claims (9)

1.一种用于教学扩声的无线颈带话筒,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外壳、第二外壳、软连接杆、拾音器、无线红外线发射模块,电源开关按键、电源状态指示灯、驱动电路、Type-C接口、锂离子电池以及3.5mm直径音频线路辅助输入端口;
所述第一外壳的一端与所述软连接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外壳的一端与所述软连接杆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驱动电路以及所述无线红外线发射模块设置在第一外壳内,所述拾音器设置在第一外壳外;
所述锂离子电池设置在第二外壳内,所述电源开关按键、所述电源状态指示灯以及所述3.5mm直径音频线路辅助输入端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壳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教学扩声的无线颈带话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包括:提神/叫醒按键装置、MIC拾音器、音频线路辅助电路输入、音频储存模块、音频处理器及红外无线发射模块,
所述锂离子电池与所述音频处理器连接;
所述提神/叫醒按键装置、所述MIC拾音器、所述音频线路辅助电路输入、所述音频储存模块以及所述红外无线发射模块均与所述音频处理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教学扩声的无线颈带话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提神/叫醒功能按键,
所述提神/叫醒功能按键接收到用户的操作后激活音频储存模块存储的音频文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教学扩声的无线颈带话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红外线发射模块设置在防护罩内,
所述无线红外线发射模块包括:第一红外线发射二极管、第二红外线发射二极管、第三红外线发射二极管和第四红外线发射二极管;
所述第一红外线发射二极管、所述第二红外线发射二极管、所述第三红外线发射二极管和所述第四红外线发射二极管分别在左、右、上、前四个方向发射红外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教学扩声的无线颈带话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音量大小控制按键,所述音量大小控制按键接收到用户的操作后调节音频音量大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教学扩声的无线颈带话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拾音器包括:拾音话筒咪头、基座和拾音咪杆;
所述基座的第一端与第一外壳可拆卸连接,所述基座的第二端与所述拾音咪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拾音咪杆的第二端与所述拾音话筒咪头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教学扩声的无线颈带话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音频输入接口,用于连接音频播放装置,把有线的音频变为无线音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教学扩声的无线颈带话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Type-C接口,所述Type-C接口用于将音频输入到音频储存模块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教学扩声的无线颈带话筒,其特征在于,所述Type-C接口还用于充电。
CN202121894915.3U 2021-08-13 2021-08-13 一种用于教学扩声的无线颈带话筒 Active CN2183526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94915.3U CN218352663U (zh) 2021-08-13 2021-08-13 一种用于教学扩声的无线颈带话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94915.3U CN218352663U (zh) 2021-08-13 2021-08-13 一种用于教学扩声的无线颈带话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52663U true CN218352663U (zh) 2023-01-20

Family

ID=84921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94915.3U Active CN218352663U (zh) 2021-08-13 2021-08-13 一种用于教学扩声的无线颈带话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526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70325A (zh) 蓝牙无线麦克风
CN204598317U (zh) 指环助听器
US20070269073A1 (en) Earphone with microphone
CN218352663U (zh) 一种用于教学扩声的无线颈带话筒
CN218634162U (zh) 具有显示功能的共振音响
CN204598319U (zh) 手环助听器
CN113542954A (zh) 一种用于教学扩声的无线颈带话筒
CN211481443U (zh) 一种tws耳机作为无线话筒使用的接收装置
CN209845255U (zh) 一种智能学习耳机
CN204598318U (zh) 帽子助听器
CN212572854U (zh) 一种麦克风音箱一体设备
CN113660566A (zh) 一种带叫醒、提神功能的语音助教扩声系统及其方法
KR200295326Y1 (ko) 알파벳 유자모양의 어깨착용형 진동 우퍼스피커
CN206100405U (zh) 一种蓝牙音箱
CN207732811U (zh) 一种多功能手机
CN217849685U (zh) 一种带全向麦克风阵列远距离降噪拾音的扩音器
KR200357328Y1 (ko) 복합 보청 시스템
KR102452503B1 (ko) 휴대용 무선 송신기 및 이어폰용 잭을 구비한 수신 시스템
CN211089747U (zh) 一种无线分体式多媒体装置
CN214226477U (zh) 一种用于导游讲解装置
CN210629805U (zh) 一种定频接收听力口语学习耳机
CN213638115U (zh) 一种分体式音箱
CN220410442U (zh) 一种k歌车载mp3播放器
CN218217620U (zh) 一种挂脖式无线直播耳机
CN219041949U (zh) 一种带有蓝牙发射器和播放功能的智能蓝牙耳机充电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