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49152U - 一种棉纱纺织用烘干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棉纱纺织用烘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49152U
CN218349152U CN202221589981.4U CN202221589981U CN218349152U CN 218349152 U CN218349152 U CN 218349152U CN 202221589981 U CN202221589981 U CN 202221589981U CN 218349152 U CN218349152 U CN 2183491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oint
cotton yarn
stoving case
water tank
in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8998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碧
余金标
程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gmei Wanjia Cott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Longgan Lake Mingcheng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Longgan Lake Mingcheng Text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Longgan Lake Mingcheng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8998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491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491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491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棉纱纺织用烘干装置,涉及棉纱纺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前盖、转动电机、烘干箱和水箱,烘干箱两侧底端卡接有第二气缸,烘干箱前侧卡接有前盖,前盖内侧滑动卡接有滑板,滑板一侧贯穿卡接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一侧卡接有转动辊,烘干箱后侧卡接固定有水箱。本实用新型通过前盖、转动电机、烘干箱和水箱,解决了现有的棉纱纺织用烘干装置在缠绕棉纱时操作较为繁琐,且大量的棉纱堆叠可能导致内侧棉纱未完全烘干,蒸发的水蒸气无法进行回收,造成资源的浪费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棉纱纺织用烘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棉纱纺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棉纱纺织用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棉纱,是棉纤维经纺纱工艺加工而成的纱,经合股加工后称为棉线,其主要原料有棉花、涤纶和粘胶等,根据纺纱的不同工艺,可分为普梳纱和精梳纱,棉纱的用途很广泛,它可以作为机织用纱,也可以作为针织用纱,尤其精梳纱可以用来生产质量要求较高的纺织品,还可生产特种工业用的电工黄蜡布、轮胎帘子布、高速缝纫线和刺绣线等,棉纱在纺织生产的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烘干装置进行烘干,避免潮湿的棉纱直接收卷导致受潮发霉甚至是生虫导致其无法使用,增加不必要的损失,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1、现有的公开文献,CN106907911A—一种纺织用棉纱纺织烘干装置,所述烘干室一端中部设置有进纱口,所述烘干室内部靠近进纱口一侧设置有进纱导轮,所述烘干室另一端中部设置有出纱口,所述烘干室内部靠近进纱口一侧设置有出纱导轮,所述进纱导轮和出纱导轮成对设置有上烘干轮和下烘干轮,所述烘干室顶部和底部均垂直安装有烘干灯,所述烘干室底部两侧通过底座固定安装有风干机,所述风干机设置有两个且关于烘干室轴对称设置,所述风干机通过排风管与烘干室底部一侧连通,所述烘干室上端一侧设置有出风口,现有的棉纱纺织用烘干装置通过延长棉纱经过烘干室的时间以保证烘干的效率,避免由于烘干不彻底导致棉纱在收卷后容易出现损坏,且避免烘干时间过长导致效率的下降,但在实际使用中,工作人员需要将棉纱紧贴于多个上烘干轮和下烘干轮表面,操作较为繁琐,增加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且在需要烘干的棉纱较多时,大量的棉纱堆叠于上烘干轮和下烘干轮表面,可能导致内侧的烘干速度和外侧的烘干速度不同,烘干完成后可能出现外侧的棉纱烘干完成而内侧的棉纱仍较为潮湿,而少量多次进行烘干往往会导致生产效率的下降;
2、现有的棉纱纺织用烘干装置往往通过烘干灯对棉纱进行加热使棉纱内的水分蒸发,并通过风机将蒸发的水蒸气吹走,吹走的水蒸气往往无法进行利用,特别是在需要对棉纱表面喷涂特殊材料时,部分液体材料会和水蒸气同时吹走,造成资源的浪费。
因此,现有的棉纱纺织用烘干装置,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棉纱纺织用烘干装置,通过前盖、转动电机、烘干箱和水箱,解决了现有的棉纱纺织用烘干装置在缠绕棉纱时操作较为繁琐,且大量的棉纱堆叠可能导致内侧棉纱未完全烘干,蒸发的水蒸气无法进行回收,造成资源的浪费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棉纱纺织用烘干装置,包括前盖、转动电机、烘干箱和水箱,所述烘干箱两侧底端卡接有第二气缸,通过第二气缸能够带动前盖的前后移动,便于工作人员将棉纱缠绕于转动辊表面,所述烘干箱前侧卡接有前盖,所述前盖内侧滑动卡接有滑板,通过滑板能带动转动电机进行移动,自动将棉纱缠绕于多个转动辊表面,降低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所述滑板一侧贯穿卡接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一侧卡接有转动辊,通过转动辊外周面开设有的多个限位槽能够对大量的棉纱进行分流,保证每个限位槽内侧的棉纱数量较少,避免由于棉纱的堆叠导致烘干不彻底,提高烘干效率,所述烘干箱后侧卡接固定有水箱,烘干箱内侧含有水蒸气的空气流动至水箱后,通过水箱内的水对水蒸气进行吸收,避免大量水蒸气或含有液体材料的水蒸气的流失,并使水分或液体材料能够再次进行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进一步地,所述前盖前侧贯穿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板滑动卡接于滑槽内侧,所述前盖后侧焊接固定有导向杆;
转动电机能够沿滑槽进行移动,使工作人员只需将棉纱缠绕并绷紧于最上侧的转动辊和最下侧的转动辊表面,并在关闭前盖后通过转动电机沿滑槽进行移动将棉纱缠绕于多个转动辊表面,操作简单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滑板前侧一端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滑板一端滑动卡接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相对于滑板另一端卡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卡接于前盖内侧;
通过第一气缸能够带动滑板和延伸板的移动,使滑板能够自动带动转动电机的移动,不需要手动进行控制,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程度。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电机一侧卡接有连接杆,所述转动辊卡接于连接杆相对于转动电机另一端,所述转动辊外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连接杆贯穿插接于通孔内侧,所述转动电机卡接于滑板一侧;
通过转动电机能带动转动辊的转动,保证棉纱在转动时的效率,通过多个限位槽能够对于多股棉纱进行分流,避免大量棉纱堆叠于同一位置导致烘干不彻底,提高烘干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气缸前侧卡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卡接固定于前盖两侧,所述烘干箱一侧上端贯穿开设有进料口,所述烘干箱另一侧底端贯穿开设有出料口,所述烘干箱底端四周卡接固定有防滑脚垫;
通过第二气缸能够带动伸缩杆的伸缩,进一步带动前盖的前后移动,不需要工作人员手动打开前盖,提高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程度,通过防滑脚垫能够增大本实用新型和地面之间的摩擦,提高本实用新型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烘干箱内侧底端贯穿卡接有抽风机,所述烘干箱内侧位于抽风机上端卡接固定有加热管,所述烘干箱内侧后端开设有支撑槽,所述转动辊相对于转动电机另一端卡接于支撑槽内侧,所述烘干箱上端开设有出风口;
通过加热管能够对本实用新型内侧进行加热,通过抽风机能够将外界的空气抽至本实用新型内,并带动本实用新型内热空气的流动,提高烘干效率,且能够将带由水蒸气的空气通过出风口吹至水箱内,通过水箱对水分和液体材料进行收集。
进一步地,所述水箱内侧开设有水槽,所述水箱上侧贯穿卡接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插接于水槽内侧,所述进风管相对于水箱另一端卡接固定于出风口上端,所述水箱上端贯穿卡接有出风管,所述水箱一端贯穿卡接有通水管;
在水箱内倒入水至没过进风管,烘干箱吹出的热风通过进风管进入水槽内侧,空气中的水蒸气或液体材料在和水接触后滞留于水箱内侧,多余的空气通过出风管排出,滞留的水和材料能够再次进行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前盖和转动电机,解决了现有的棉纱纺织用烘干装置通过延长棉纱经过烘干室的时间以保证烘干的效率,避免由于烘干不彻底导致棉纱在收卷后容易出现损坏,且避免烘干时间过长导致效率的下降,但在实际使用中,工作人员需要将棉纱紧贴于多个上烘干轮和下烘干轮表面,操作较为繁琐,增加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且在需要烘干的棉纱较多时,大量的棉纱堆叠于上烘干轮和下烘干轮表面,可能导致内侧的烘干速度和外侧的烘干速度不同,烘干完成后可能出现外侧的棉纱烘干完成而内侧的棉纱仍较为潮湿,而少量多次进行烘干往往会导致生产效率的下降的问题,通过第一气缸能够带动转动电机的移动,进一步通过转动辊的移动使棉纱缠绕于多根转动辊的外周面,不需要工作人员手动将棉纱缠绕于多个转动辊外周面,提高使用的便利度,且通过限位槽能够对大量的棉纱进行分流,避免大量棉纱堆叠造成的烘干不彻底,同时使本实用新型能够同时对大量的棉纱进行烘干,提高生产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烘干箱和水箱,解决了现有的棉纱纺织用烘干装置往往通过烘干灯对棉纱进行加热使棉纱内的水分蒸发,并通过风机将蒸发的水蒸气吹走,吹走的水蒸气往往无法进行利用,特别是在需要对棉纱表面喷涂特殊材料时,部分液体材料会和水蒸气同时吹走,造成资源的浪费的问题,通过抽风机能够带动热空气的流动,并将带有水蒸气的空气通过进风管吹入水箱内侧,通过水箱内的水对水蒸气和材料进行滞留,水分和材料能够再次进行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效果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前盖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滑板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转动电机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烘干箱的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水箱的结构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前盖;101、滑板;102、滑槽;103、导向杆;104、通孔;105、延伸板;106、第一气缸;2、转动电机;201、转动辊;202、限位槽;203、连接杆;3、烘干箱;301、第二气缸;302、伸缩杆;303、进料口;304、出料口;305、支撑槽;306、抽风机;307、加热管;308、出风口;309、防滑脚垫;4、水箱;401、进风管;402、水槽;403、出风管;404、通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棉纱纺织用烘干装置,包括前盖1、转动电机2、烘干箱3和水箱4,烘干箱3两侧底端卡接有第二气缸301,通过第二气缸301能够带动前盖1的前后移动,便于工作人员将棉纱缠绕于转动辊201表面,烘干箱3前侧卡接有前盖1,前盖1内侧滑动卡接有滑板101,通过滑板101能带动转动电机2进行移动,自动将棉纱缠绕于多个转动辊201表面,滑板101一侧贯穿卡接有转动电机2,转动电机2一侧卡接有转动辊201,通过转动辊201外周面开设有的多个限位槽202能够对大量的棉纱进行分流,保证每个限位槽202内侧的棉纱数量较少,避免由于棉纱的堆叠导致烘干不彻底,烘干箱3后侧卡接固定有水箱4,烘干箱3内侧含有水蒸气的空气流动至水箱4后,通过水箱4内的水对水蒸气进行吸收,避免大量水蒸气或含有液体材料的水蒸气的流失。
其中如图1-4所示,前盖1前侧贯穿开设有滑槽102,滑板101滑动卡接于滑槽102内侧,前盖1后侧焊接固定有导向杆103,滑板101前侧一端贯穿开设有通孔104,滑板101一端滑动卡接有延伸板105,延伸板105相对于滑板101另一端卡接有第一气缸106,第一气缸106卡接于前盖1内侧;
通过第一气缸106能够带动滑板101和延伸板105的移动,使滑板101带动转动电机2沿滑槽102进行移动,使工作人员只需将棉纱缠绕并绷紧于最上侧的转动辊201和最下侧的转动辊201表面。
其中如图1、2、4所示,转动电机2一侧卡接有连接杆203,转动辊201卡接于连接杆203相对于转动电机2另一端,转动辊201外周面开设有限位槽202,连接杆203贯穿插接于通孔104内侧,转动电机2卡接于滑板101一侧;
在进行棉纱的安装时,将大量棉纱分别贴合于多个限位槽202内侧能够对于棉纱进行分流,避免大量棉纱堆叠于同一位置导致烘干不彻底,通过转动电机2能带动转动辊201和放卷辊、收卷辊同步转动,带动棉纱在本实用新型内侧稳定的移动。
其中如图1、6所示,第二气缸301前侧卡接有伸缩杆302,伸缩杆302卡接固定于前盖1两侧,烘干箱3一侧上端贯穿开设有进料口303,烘干箱3另一侧底端贯穿开设有出料口304,烘干箱3底端四周卡接固定有防滑脚垫309;
通过第二气缸301能够带动伸缩杆302的伸缩,进一步带动前盖1的前后移动,使工作人员能够将棉纱快速贴合于转动辊201表面,通过防滑脚垫309能够增大本实用新型和地面之间的摩擦。
其中如图2、6、7所示,烘干箱3内侧底端贯穿卡接有抽风机306,烘干箱3内侧位于抽风机306上端卡接固定有加热管307,烘干箱3内侧后端开设有支撑槽305,转动辊201相对于转动电机2另一端卡接于支撑槽305内侧,烘干箱3上端开设有出风口308,水箱4内侧开设有水槽402,水箱4上侧贯穿卡接有进风管401,进风管401插接于水槽402内侧,进风管401相对于水箱4另一端卡接固定于出风口308上端,水箱4上端贯穿卡接有出风管403,水箱4一端贯穿卡接有通水管404;
在水箱4内倒入水至没过进风管401,通过加热管307能够对本实用新型内侧进行加热,使棉纱中的水分汽化于烘干箱3内,通过抽风机306将外界的空气抽至本实用新型内,并带动本实用新型内热空气和水蒸气的流动,使水蒸气通过出风口308和进风管401吹至水箱4内,通过水箱4内的水对水蒸气和材料进行收集,多余的空气通过出风管403排出,滞留的水和材料在烘干结束后通过通水管404排出。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通过第二气缸301带动伸缩杆302的拉伸,进一步带动前盖1向前移动,将棉纱贴合于最上侧的转动辊201表面,并使多股棉纱分别贴合于多个限位槽202内侧,再将棉纱反向贴合于最下侧的转动辊201表面,将棉纱另一端和收卷辊之间进行卡接固定,并使棉纱紧绷于两个转动辊201表面,通过第二气缸301带动前盖1向后移动至关闭烘干箱3,并使棉纱两端插接于进料口303和出料口304,通过第一气缸106带动滑板101沿滑槽102移动,使相邻的两个转动电机2向相反方向移动,使多个转动辊201对棉纱进行拉伸限位,延长棉纱在本实用新型内的长度,延长棉纱烘干时间,通过通水管404在水箱4内侧冲入水至其没过进风管401,启动本实用新型,加热管307对烘干箱3内侧进行加热,通过抽风机306带动空气的流动,通过放卷辊对棉纱进行放卷,通过转动电机2带动转动辊201的转动,通过收卷辊对棉纱进行收卷,进一步带动棉纱在本实用新型内侧快速移动,热空气的流动将棉纱中的水分蒸发为水蒸气并通过进风管401吹入水箱4内的水中,对水分进行滞留,并通过出风管403将空气排出,在烘干结束后,通过通水管404将水排出。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均属于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棉纱纺织用烘干装置,包括前盖(1)、转动电机(2)、烘干箱(3)和水箱(4),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3)两侧底端卡接有第二气缸(301),所述烘干箱(3)前侧卡接有前盖(1),所述前盖(1)内侧滑动卡接有滑板(101),所述滑板(101)一侧贯穿卡接有转动电机(2),所述转动电机(2)一侧卡接有转动辊(201),所述烘干箱(3)后侧卡接固定有水箱(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棉纱纺织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1)前侧贯穿开设有滑槽(102),所述滑板(101)滑动卡接于滑槽(102)内侧,所述前盖(1)后侧焊接固定有导向杆(1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棉纱纺织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101)前侧一端贯穿开设有通孔(104),所述滑板(101)一端滑动卡接有延伸板(105),所述延伸板(105)相对于滑板(101)另一端卡接有第一气缸(106),所述第一气缸(106)卡接于前盖(1)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棉纱纺织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电机(2)一侧卡接有连接杆(203),所述转动辊(201)卡接于连接杆(203)相对于转动电机(2)另一端,所述转动辊(201)外周面开设有限位槽(202),所述连接杆(203)贯穿插接于通孔(104)内侧,所述转动电机(2)卡接于滑板(101)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棉纱纺织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缸(301)前侧卡接有伸缩杆(302),所述伸缩杆(302)卡接固定于前盖(1)两侧,所述烘干箱(3)一侧上端贯穿开设有进料口(303),所述烘干箱(3)另一侧底端贯穿开设有出料口(304),所述烘干箱(3)底端四周卡接固定有防滑脚垫(30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棉纱纺织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3)内侧底端贯穿卡接有抽风机(306),所述烘干箱(3)内侧位于抽风机(306)上端卡接固定有加热管(307),所述烘干箱(3)内侧后端开设有支撑槽(305),所述转动辊(201)相对于转动电机(2)另一端卡接于支撑槽(305)内侧,所述烘干箱(3)上端开设有出风口(30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棉纱纺织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4)内侧开设有水槽(402),所述水箱(4)上侧贯穿卡接有进风管(401),所述进风管(401)插接于水槽(402)内侧,所述进风管(401)相对于水箱(4)另一端卡接固定于出风口(308)上端,所述水箱(4)上端贯穿卡接有出风管(403),所述水箱(4)一端贯穿卡接有通水管(404)。
CN202221589981.4U 2022-06-22 2022-06-22 一种棉纱纺织用烘干装置 Active CN2183491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89981.4U CN218349152U (zh) 2022-06-22 2022-06-22 一种棉纱纺织用烘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89981.4U CN218349152U (zh) 2022-06-22 2022-06-22 一种棉纱纺织用烘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49152U true CN218349152U (zh) 2023-01-20

Family

ID=84912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89981.4U Active CN218349152U (zh) 2022-06-22 2022-06-22 一种棉纱纺织用烘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491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23038B (zh) 一种涤纶纱线加工处理方法
CN106930024A (zh) 一种用于纺织品生产的纱线染色装置
CN202164392U (zh) 一种蚕丝被专用蚕丝的加工设备
CN207498633U (zh) 一种编织布自动清洗烘干设备
CN218349152U (zh) 一种棉纱纺织用烘干装置
CN115924639B (zh) 一种纺织机械自动络筒机
CN108759397A (zh) 一种纺织布高效风干装置
CN110894025B (zh) 一种络筒机
CN211227448U (zh) 一种聚酯纤维纱线的上油装置
CN109028874A (zh) 一种纺织棉线用干燥装置
CN208419496U (zh) 一种纺织布高效风干装置
CN105546959A (zh) 一种滚筒式纺织烘干装置
CN108708108A (zh) 一种纺织棉线浸染设备
CN213772523U (zh) 一种纺织机械用纱线染色装置
CN208762637U (zh) 一种高强度纤维素纤维纱线的涂层设备
CN108708107B (zh) 一种纺织棉线用浸染风干一体机
CN209779107U (zh) 一种持续加热的紧张热定型机
CN210070491U (zh) 一种纺织用布料烘干装置
CN214572683U (zh) 一种纺织用纺织纤维防缠绕装置
CN207674878U (zh) 一种具有多功能的纺织用烘干装置
CN110843336A (zh) 一种化纤布的收卷型印花装置
CN112251972A (zh) 一种便于纺织布料的烘干熨烫收放装置
WO2019140992A1 (zh) 一种用于纺织机械纱筒装置
CN206591280U (zh) 一种用于纺织品生产的纱线染色装置
CN214300546U (zh) 一种织布用分条整径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28

Address after: 438000 Group 4, Zhanghuan Village, Fenlu Town, Huangmei County, Huanggang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angmei Wanjia Cotton Industry Co.,Ltd.

Address before: 438000 Longgan Lake Industrial Park, Huanggang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bei Longgan Lake Mingcheng Textil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