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48879U - 一种生物质驱动的吸收式余热回收机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物质驱动的吸收式余热回收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48879U
CN218348879U CN202123382704.4U CN202123382704U CN218348879U CN 218348879 U CN218348879 U CN 218348879U CN 202123382704 U CN202123382704 U CN 202123382704U CN 218348879 U CN218348879 U CN 2183488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ste water
pipe
biomass
water
transfer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8270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宁宁
戴涛
孟尊
陈兆旋
夏瑞青
吴亚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uayuantaimeng Energy Sav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uayuantaimeng Energy Sav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uayuantaimeng Energy Sav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uayuantaimeng Energy Sav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8270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488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488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488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AREA)

Abstract

一种生物质驱动的吸收式余热回收机组,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废水腔,废水腔一端设有传热管,传热两端均与废水腔端面固定连接,壳体一端设有分别接通传热管两端的冷水管和预热管,壳体上还设有接通废水腔的集水管,废水腔内水平可转动地设有网筒,网筒将传热管罩设在内,并与壳体转动连接,废水腔内壁设有刮板,刮板与网筒侧面相抵,壳体另一端还设有接通废水腔的第一排水管,壳体一侧还设有热水器,热水器进水端与预热管接通,热水器一侧还固定连通有生物质气化炉,网筒的转动设计配合与其侧面抵接的刮板,使得网筒在使用后可通过排水驱动旋转,利用刮板扫除表面杂质,提升了网筒的清洁功能,确保了传热管长期稳定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生物质驱动的吸收式余热回收机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回收领域,具体为一种生物质驱动的吸收式余热回收机组。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越来越多的绿色环保理念逐渐走进大众,在农村,生物质气化加热设备由于其原料相对易得且加热性价比高而备受推崇,但热水在淋浴等大量用水场景下往往存在热量浪费,这显然不符合绿色环保理念,市面上虽然售有兼顾废水余热回收的加热设备,然而废水在利用前往往需要进行过滤,一般的设备只是简单使用滤网隔离杂质,不具备清理滤网的功能,久而久之杂质堆积将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物质驱动的吸收式余热回收机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物质驱动的吸收式余热回收机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质驱动的吸收式余热回收机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废水腔,所述废水腔一端设有传热管,所述传热管呈扁平状,且其两端均与废水腔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壳体一端设有分别接通传热管两端的冷水管和预热管,所述壳体上还设有接通废水腔的集水管,所述废水腔在传热管处还设有环形槽,所述废水腔内水平可转动地设有网筒,所述网筒将传热管罩设在内,且其开口端与环形槽滑接,另一端与壳体转动连接,所述废水腔内壁沿长度方向设有刮板,所述刮板与网筒侧面相抵,所述壳体另一端还设有接通废水腔的第一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水平高度高于传热管,所述壳体一侧还设有热水器,所述热水器进水端与预热管接通,所述热水器一侧还固定连通有生物质气化炉。
优选的,该生物质驱动的吸收式余热回收机组还包括水轮,所述废水腔一端底部设有接通外界的排水槽,所述水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排水槽一侧,并与网筒转动端驱动连接,所述水轮部分伸入排水槽内,所述壳体底部还设有接通排水槽的第二排水管。
优选的,该生物质驱动的吸收式余热回收机组还包括传动链,所述壳体内设有接通网筒转动端和水轮转动端的驱动腔,所述传动链设置在驱动腔内,且其两端内侧分别与网筒转动端和水轮转动端驱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传热管管身呈多层弯曲折叠设计。
优选的,所述壳体另一端底部还设有接通废水腔的排污管。
优选的,所述废水腔底部朝排污管方向向下倾斜设置。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生物质气化炉提供燃气对冷水进行加热,使得热水的加热使用更加环保清洁,扁平状多层弯曲折叠设计的传热管管身,可增大传热面积并延长冷水在废水腔内的停留时间,有效利用废水余热对冷水进行预热,以降低热水器加热冷水所需的时间和燃气量,更加节能环保,同时网筒的设计有效防止了如毛发等杂质附着在传热管上,避免影响传热管的传热效率,网筒的转动设计配合与其侧面抵接的刮板,使得网筒在使用后可通过排水驱动旋转,利用刮板扫除表面杂质,进一步提升了网筒的清洁能力,确保了传热管长期稳定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一;
图3示出了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示出了图2中B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三;
图中:1壳体、11传热管、12冷水管、13预热管、14集水管、15环形槽、16第一排水管、17排水槽、18第二排水管、19排污管、2网筒、3刮板、4热水器、5生物质气化炉、6水轮、7传动链、a废水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阅附图1-附图6,一种生物质驱动的吸收式余热回收机组,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有废水腔a,废水腔a一端设有传热管11,传热管11呈扁平状,且其两端均与废水腔a端面固定连接,壳体1一端设有分别接通传热管11两端的冷水管12和预热管13,壳体1上还设有接通废水腔a的集水管14,废水腔a在传热管11处还设有环形槽15,废水腔a内水平可转动地设有网筒2,网筒2将传热管11罩设在内,且其开口端与环形槽15滑接,另一端与壳体1转动连接,废水腔a内壁沿长度方向设有刮板3,刮板3与网筒2侧面相抵,壳体1另一端还设有接通废水腔a的第一排水管16,第一排水管16水平高度高于传热管11,壳体1一侧还设有热水器4,热水器4进水端与预热管13接通,热水器4一侧还固定连通有生物质气化炉5。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水轮6,废水腔a一端底部设有接通外界的排水槽17,水轮6可转动地设置在排水槽17一侧,并与网筒2转动端驱动连接,水轮6部分伸入排水槽17内,壳体1底部还设有接通排水槽17的第二排水管18。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传动链7,壳体1内设有接通网筒2转动端和水轮6转动端的驱动腔,传动链7设置在驱动腔内,且其两端内侧分别与网筒2转动端和水轮6转动端驱动连接。
具体的,网筒2开口端与环形槽15内壁之间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连接,网筒2转动端同轴地设有转轴,且转轴通过第二轴承与壳体1转动连接,以降低网筒2转动时的阻力;冷水管12接通外界水源;刮板3为弹性材质,且其抵接端可设有刷毛,以便进一步清理网筒2;扁平状的传热管11可增大冷水的受热面积,提升传热效率;第二排水管18和排污管19均可通过阀门控制开关;废水和冷水均通过对应管道接通的水泵驱动流动;网筒2转动端和水轮6转动端均对应设有齿轮与传动链7两端内侧啮合。
综上所述,当用户使用热水时,生物质气化炉5为热水器4提供燃气,外界水源通过冷水管12流入传热管11内,并通过传热管11从预热管13流出至热水器4处加热,最终通过热水器4连通的热水管输送至用水端使用;而热水在使用过后,废水将通过集水管14收集汇聚至废水腔a内,废水逐渐漫过传热管11直至与第一排水管16持平,多出的废水将通过第一排水管16排出,此时废水的余热将通过传热管11传递给传热管11内的冷水,使冷水通过传热管11后获得一定的热量,以降低热水器4加热冷水所需的时间和燃气量,使废水余热得到有效的利用;在无需使用废水时,用户可通过阀门打开第二排水管18,此时废水腔a内的废水将进入排水槽17并通过第二排水管18排出,废水外排的过程中将驱动水轮6转动,水轮6通过传动链7传动驱使网筒2转动端转动,进而带动网筒2转动,此时刮板3将对网筒2表面积留的杂质进行扫除,杂质最终沉积在废水腔a底部;通过生物质气化炉5提供燃气对冷水进行加热,使得热水的加热使用更加环保清洁,同时网筒2的设计有效防止了如毛发等杂质附着在传热管11上,避免影响传热管11的传热效率,网筒2的转动设计配合与其侧面抵接的刮板3,使得网筒2在使用后可通过排水驱动旋转,利用刮板3扫除表面杂质,进一步提升了网筒2的清洁功能,确保了传热管11长期稳定使用。
进一步的,传热管11管身呈多层弯曲折叠设计。
具体的,在冷水流速一定的情况下,多层弯曲折叠设计的传热管11管身可延长冷水在废水腔a内的停留时间,从而延长废水与冷水的传热时间,提升冷水的加热效果。
进一步的,壳体1另一端底部还设有接通废水腔a的排污管19。
进一步的,废水腔a底部朝排污管19方向向下倾斜设置。
具体的,倾斜设计的废水腔a底面将使废水中的大多数杂质沉积在排污管19处,以便用户通过排污管19将杂质排出。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生物质驱动的吸收式余热回收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有废水腔(a),所述废水腔(a)一端设有传热管(11),所述传热管(11)呈扁平状,且其两端均与废水腔(a)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一端设有分别接通传热管(11)两端的冷水管(12)和预热管(13),所述壳体(1)上还设有接通废水腔(a)的集水管(14),所述废水腔(a)在传热管(11)处还设有环形槽(15),所述废水腔(a)内水平可转动地设有网筒(2),所述网筒(2)将传热管(11)罩设在内,且其开口端与环形槽(15)滑接,另一端与壳体(1)转动连接,所述废水腔(a)内壁沿长度方向设有刮板(3),所述刮板(3)与网筒(2)侧面相抵,所述壳体(1)另一端还设有接通废水腔(a)的第一排水管(16),所述第一排水管(16)水平高度高于传热管(11);
所述壳体(1)一侧还设有热水器(4),所述热水器(4)进水端与预热管(13)接通,所述热水器(4)一侧还固定连通有生物质气化炉(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驱动的吸收式余热回收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轮(6),所述废水腔(a)一端底部设有接通外界的排水槽(17),所述水轮(6)可转动地设置在排水槽(17)一侧,并与网筒(2)转动端驱动连接,所述水轮(6)部分伸入排水槽(17)内,所述壳体(1)底部还设有接通排水槽(17)的第二排水管(1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驱动的吸收式余热回收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动链(7),所述壳体(1)内设有接通网筒(2)转动端和水轮(6)转动端的驱动腔,所述传动链(7)设置在驱动腔内,且其两端内侧分别与网筒(2)转动端和水轮(6)转动端驱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驱动的吸收式余热回收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管(11)管身呈多层弯曲折叠设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驱动的吸收式余热回收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另一端底部还设有接通废水腔(a)的排污管(1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驱动的吸收式余热回收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腔(a)底部朝排污管(19)方向向下倾斜设置。
CN202123382704.4U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生物质驱动的吸收式余热回收机组 Active CN2183488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82704.4U CN218348879U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生物质驱动的吸收式余热回收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82704.4U CN218348879U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生物质驱动的吸收式余热回收机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48879U true CN218348879U (zh) 2023-01-20

Family

ID=849207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82704.4U Active CN218348879U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生物质驱动的吸收式余热回收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4887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46769A (zh) * 2024-03-20 2024-04-30 上海电气集团国控环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热量回收利用功能的纯氧气化炉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46769A (zh) * 2024-03-20 2024-04-30 上海电气集团国控环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热量回收利用功能的纯氧气化炉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348879U (zh) 一种生物质驱动的吸收式余热回收机组
CN205886362U (zh) 一种方便清理的污水过滤罐
CN108589607A (zh) 用于城市道路的、可清扫地面的洒水车的工作方法
CN108579185A (zh) 一种污水过滤阀门
CN112845338A (zh) 一种滚筒式油茶原料清洗及烘干设备及使用方法
CN201195081Y (zh) 空气滤网自动清洗装置
CN112777786A (zh) 高效节能排污水环保装置
CN211548436U (zh) 一种便于回收雨水的绿色建筑屋顶
CN100473797C (zh) 一种半自动池底刷
CN2891664Y (zh) 清污机
CN211821207U (zh) 一种给水排水管道连接装置
CN208728154U (zh) 一种桐油加工用果实清洗装置
CN213132437U (zh) 一种智能安全过滤集尘器
CN108341537A (zh) 一种船舶上使用的海水淡化系统
CN211688523U (zh) 一种绿色建筑的雨水收集装置
CN207498189U (zh) 一种市政污水处理装置
CN114263239A (zh) 一种便于暴雨天气使用的节能建筑给水设备
CN209941808U (zh) 一种生活用水可循环利用的环保装置
CN209865751U (zh) 用于从生铁制造设备的废气中去除二氧化碳的装置
CN108672378A (zh) 桐油加工用果实清洗装置
CN219595964U (zh) 一种新型热井结构
CN210874342U (zh) 一种循环水供水污水过滤环保设备
CN2480660Y (zh) 管道净化排污器
CN216175019U (zh) 一种具有过滤收集的管道清理器
CN214516260U (zh) 一种空气能热水器清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