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46392U - 一种尾矿库用排洪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尾矿库用排洪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346392U CN218346392U CN202221854075.2U CN202221854075U CN218346392U CN 218346392 U CN218346392 U CN 218346392U CN 202221854075 U CN202221854075 U CN 202221854075U CN 218346392 U CN218346392 U CN 21834639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
- water
- flood discharge
- flood
- ma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尾矿库用排洪结构,属于排水结构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尾矿库积水利用率低且承载能力不足不能应对高强度降雨的技术问题。排洪结构包括蓄水池、回水管和泄洪管,蓄水池设置于尾矿库内,蓄水池的顶部设有进水口;回水管的进水端设置于蓄水池内,回水管的进水口高于蓄水池内的底面,回水管的排水端连接有主回收管,主回收管设置于蓄水池外,主回收管位于蓄水池的下方;泄洪管的进水端设置于蓄水池内,泄洪管的进水口高于回水管的进水口,泄洪管连接有主排洪管,主排洪管设置于蓄水池外,主回收管位于蓄水池的下方。本实用新型能够收集回水且排水能力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排水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尾矿库用排洪结构。
背景技术
尾矿库闭库后不应存水,由此,现有的尾矿库多选择通过排洪系统直接排水,但为了提高水的利用率,在低强度降雨的情况下,尾矿库内的水将不再通过排洪系统直接排出,而是通过回水系统流入主厂进行二次循环使用;而经历高强度降雨后,回水系统承载力不足,库内水位逐渐升高,尾矿库抗滑稳定安全系数降低,不利于坝体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的尾矿库积水利用率低且承载能力不足不能应对高强度降雨的技术问题,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尾矿库用排洪结构。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尾矿库用排洪结构,包括:
蓄水池,设置于尾矿库内,所述蓄水池的顶部设有进水口;
回水管,所述回水管的进水端设置于所述蓄水池内,所述回水管的进水口高于所述蓄水池内的底面,所述回水管的排水端连接有主回收管,所述主回收管设置于所述蓄水池外,所述主回收管位于所述蓄水池的下方;
泄洪管,所述泄洪管的进水端设置于所述蓄水池内,所述泄洪管的进水口高于所述回水管的进水口,所述泄洪管连接有主排洪管,所述主排洪管设置于所述蓄水池外,所述主排洪管位于所述蓄水池的下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排洪结构设置有多个回水管,多个所述回水管的排水管均与所述主回收管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回水管的进水端设置有过滤丝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蓄水池一侧的侧壁的上部还设置有溢水口,所述回水管设置于与所述溢水口相对的所述蓄水池另一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泄洪管位于所述溢水口与所述回收管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泄洪管的进水口高于所述溢水口的最低高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泄洪管的侧壁与所述蓄水池的一个侧壁相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泄洪管竖直设置,所述泄洪管为矩形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主回收管倾斜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排洪管倾斜设置,所述主排洪管与所述主回收管走向相同。
本申请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排洪结构通过设置回水管和排洪管,回收尾矿库内的日常积水并提高排洪结构应对雨季时的洪水的能力,保证尾矿库内的水位处于较低的水平,提升尾矿库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排洪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排洪结构A-A向剖视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排洪结构B-B向剖视图;
图中标记:1-回水管,2-泄洪管,3-溢水口,4-蓄水池,5-主回收管,6-主排洪管,11-过滤丝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并参考具体实施例描述本申请: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尾矿库用排洪结构,包括蓄水池4、回水管1、泄洪管2、主回收管5和主排洪管6。
蓄水池4设置于尾矿库内,蓄水池4的顶部设有进水口,矿库内的水位上升并没过蓄水池4的顶端时,水将通过进水口进入蓄水池4内,可以理解的,蓄水池4呈敞口式。
回水管1的进水端设置于蓄水池4内,回水管1的排水端与主回收管5连接,回水管1的进水口高于蓄水池4内的底面,泄洪管2的进水端设置于蓄水池4内,泄洪管2连接有主排洪管6,泄洪管2的进水口高于回水管1的进水口,可以理解的,尾矿库的水量不大时,积水从进水口进入蓄水池4内,积水中的杂质将沉淀在蓄水池4内的底部,经过静置后的较为澄清的水将通过回水管1的进水口排出,并最终进入主回收管5。主回收管5和主排洪管6均设置于蓄水池4外,并位于蓄水池4的下方,主回收管5和主排洪管6预先铺设在尾矿库内原始山体上,主回收管5和主排洪管6的出水端均位于矿库外,以将尾矿库内的水排出。
主回收管5的排水端可设置有回收水池,回收水池内较为澄清的水可被回收利用;仅在尾矿库内水量增大且回水管1无法及时排出积水时,积水才会进入泄洪管2并由主排洪管6排出,且由于水位突然上升时,尾矿库内的积水夹杂有较多的淤泥或杂质,由此,此时排出的水无需回收,通过泄洪管2和主排洪管6增大泄洪能力排出即可,以上,本实施例中的排洪结构通过设置回水管1和排洪管,回收尾矿库内的日常积水并应对雨季时的洪水,保证尾矿库内的水位处于较低的水平,提升尾矿库的安全性;可以理解的,尾矿库通过排洪排洪结构既可回收水,也可增加泄洪能力,保障坝体的稳定性。
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回水管1均竖直设置,不仅能够减少回水管1的长度,还可大幅降低泥土沉积在回水管1管壁上的可能性,进一步的,排洪结构设置有多个回水管1,多个回水管1的排水管均与主回收管5连接,以增大排洪结构对日常积水的排水能力,同时,可避免单个回水管1堵塞导致排洪结构无法正常排水。
进一步的,参照图1,回水管1的进水端设置有过滤丝网11,避免石块等较大的杂质进入回水管1而导致回水管1堵塞。过滤丝网11可直接设置在回水管1的管口处,也可提供一个直径大于回水管1的支架,将包裹有过滤丝网11的支架与回水管1的管口固定连接,以此增大过滤能力,降低丝网堵塞的可能性。
参照图1,蓄水池4一侧的侧壁的上部还设置有溢水口3,回水管1设置于与溢水口3相对的蓄水池4另一侧,可以理解的,溢水口3的进水高度低于进水口的进水高度,那么,尾矿库内的积水将通过溢水口3流入蓄水池4,且由于回水管1的与溢水口3之间具有间隔,由此,通过溢水口3进入蓄水池4的积水将经过较长的移动距离才能进入回水口,增长了积水在蓄水池4内沉淀时间。
泄洪管2的进水口高于溢水口3的最低高度,以避免日常积水通过泄洪管2排出,洪水量大,在进入蓄水池4内的水量势必会超出溢水口3的高度,由此,泄洪管2位于溢水口3与回收管之间,当洪水进入蓄水池4时,泄洪管2将为回水管1提供一定的遮挡能力,避免洪水直接冲击回水管1上的过滤丝网11,导致过滤丝网11破损,也可快速将洪水通过泄洪管2导出。
参照图2,泄洪管2的侧壁与蓄水池4的一个侧壁相接,即通过泄洪管2将蓄水池4的内腔分隔呈凹形结构,日常积水进入蓄水池4后,到达回水管1的路径增长,沉淀的时间增加,进一步减少回收的积水内的杂质。
在设置泄洪管2时,令泄洪管2的单位流量大于回水管1的单位流量,泄洪管2竖直设置,进一步提升泄洪能力。蓄水池4和泄洪管2均可采用水混凝土浇筑而成,泄洪管2为矩形管,便于浇筑。
参照图3,主回收管5倾斜设置,便于排水。主排洪管6倾斜设置,便于泄洪,主排洪管6的走向可与主回收管5的走向相同,以便于主排洪管6和主回收管5的铺设。当然,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主排洪管6可以为涵洞或涵管。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申请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尾矿库用排洪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蓄水池,设置于尾矿库内,所述蓄水池的顶部设有进水口;
回水管,所述回水管的进水端设置于所述蓄水池内,所述回水管的进水口高于所述蓄水池内的底面,所述回水管的排水端连接有主回收管,所述主回收管设置于所述蓄水池外,所述主回收管位于所述蓄水池的下方;
泄洪管,所述泄洪管的进水端设置于所述蓄水池内,所述泄洪管的进水口高于所述回水管的进水口,所述泄洪管连接有主排洪管,所述主排洪管设置于所述蓄水池外,所述主排洪管位于所述蓄水池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矿库用排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洪结构设置有多个回水管,多个所述回水管的排水管均与所述主回收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矿库用排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管的进水端设置有过滤丝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矿库用排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一侧的侧壁的上部还设置有溢水口,所述回水管设置于与所述溢水口相对的所述蓄水池另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尾矿库用排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洪管位于所述溢水口与所述回收管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尾矿库用排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洪管的进水口高于所述溢水口的最低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尾矿库用排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洪管的侧壁与所述蓄水池的一个侧壁相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矿库用排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洪管竖直设置,所述泄洪管为矩形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矿库用排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回收管倾斜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尾矿库用排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排洪管倾斜设置,所述主排洪管与所述主回收管走向相同。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854075.2U CN218346392U (zh) | 2022-07-18 | 2022-07-18 | 一种尾矿库用排洪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854075.2U CN218346392U (zh) | 2022-07-18 | 2022-07-18 | 一种尾矿库用排洪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346392U true CN218346392U (zh) | 2023-01-20 |
Family
ID=849130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854075.2U Active CN218346392U (zh) | 2022-07-18 | 2022-07-18 | 一种尾矿库用排洪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346392U (zh) |
-
2022
- 2022-07-18 CN CN202221854075.2U patent/CN21834639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8346392U (zh) | 一种尾矿库用排洪结构 | |
CN109610265B (zh) | 一种地埋市政广场雨水收集系统 | |
CN112681448A (zh) | 适用于雨水调蓄及水位自动控制的过滤型雨水塘 | |
CN218323528U (zh) | 一种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 |
CN216380303U (zh) | 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 | |
CN214738562U (zh) | 多功能排洪系统 | |
CN103422566B (zh) | 一种多功能分流井 | |
CN216041622U (zh) | 一种园林排水结构 | |
CN214194423U (zh) | 一种防涝排给水渠 | |
CN211898844U (zh) | 一种市政工程地下水排水装置 | |
CN209144952U (zh) | 一种预制市政排水沟 | |
CN114411929A (zh) | 一种生物滞留池 | |
CN215253658U (zh) |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雨水利用建筑墙 | |
CN108560481A (zh) | 水利工程用的河道护坡装置 | |
CN217811467U (zh) | 一种双层排水沟 | |
CN221663831U (zh) | 一种雨水回收系统 | |
CN206233331U (zh) | 一种管蓄式双水箱雨水综合利用系统 | |
CN217924488U (zh) | 一种具有防溢雨水斗的重力流污水管道 | |
CN218508609U (zh) | 一种房屋滤沙排水系统 | |
CN219569054U (zh) | 一种应用于水库库区竖井式取水装置系统 | |
CN217217693U (zh) | 一种雨水利用装置 | |
CN210529484U (zh) | 一种再生沥青的公路桥梁桥面排水设施 | |
CN220620353U (zh) | 一种msc排水系统 | |
CN214497685U (zh) | 一种坡地雨水收集及灌溉系统 | |
CN218757867U (zh) | 一种便于清淤的雨水调蓄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