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36352U - 无线耳机充电盒 - Google Patents

无线耳机充电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36352U
CN218336352U CN202221663201.6U CN202221663201U CN218336352U CN 218336352 U CN218336352 U CN 218336352U CN 202221663201 U CN202221663201 U CN 202221663201U CN 218336352 U CN218336352 U CN 2183363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phone
locking
piece
pressing
charging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6320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fang Goertek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fang Goertek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fang Goertek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fang Goertek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6320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363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363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363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线耳机充电盒,包括上壳、下壳和耳机锁止机构,下壳内形成有耳机收纳腔,耳机锁止机构包括锁止件和驱动组件,锁止件可运动至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驱动组件驱动锁止件在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在锁止位置时,锁止件止挡在耳机上以锁止耳机;在解锁位置时,锁止件与耳机分离以解锁耳机。本实用新型无线耳机充电盒设有耳机锁止机构,在锁止位置时,锁止件止挡在耳机收纳腔中的耳机上以锁止耳机,提高耳机在耳机收纳腔中的定位可靠性,有效防止在剧烈活动下耳机晃动导致与充电盒接触不良,或者从盒中脱落损坏或丢失,同时,在解锁位置时,锁止件与耳机分离使耳机解锁,保证了耳机取放的方便性。

Description

无线耳机充电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耳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无线耳机充电盒的结构改进。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无线耳机充电盒,大多数是通过在充电盒下壳中设置磁铁,与耳机进行磁吸配合,使耳机较为稳固地定位放置在充电盒下壳中的耳机收纳腔中。
但是由于耳机充电盒通常体积较小,相应地,充电盒下壳中所能放置的磁铁的体积较小,则磁铁产生的磁吸力较小,使得耳机定位可靠性差,在剧烈活动下容易出现耳机晃动导致与充电盒接触不良、充不上电的情况,或者在用户不小心将充电盒跌落时耳机容易从充电盒中脱落,导致耳机损坏或丢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线耳机充电盒,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耳机定位可靠性差,耳机易晃动或脱出的问题。
为达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无线耳机充电盒,包括:
上壳;
下壳,其内形成有耳机收纳腔,所述耳机收纳腔底端封闭、顶端开放;
耳机锁止机构,其设在所述下壳内并位于所述耳机收纳腔外部,所述耳机锁止机构包括锁止件和驱动组件,所述锁止件可运动至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锁止件在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在所述锁止位置时,所述锁止件止挡在所述耳机收纳腔中的耳机上以锁止所述耳机;在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锁止件与所述耳机分离以解锁所述耳机。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按压件和驱动所述按压件复位的第一弹性件,所述按压件与所述锁止件连接;所述按压件在复位状态时,其将所述锁止件推向所述耳机收纳腔使所述锁止件止挡在所述耳机上;所述按压件在按压状态时,其将所述锁止件拉出使所述锁止件与所述耳机分离。
所述锁止件呈曲线形,其一端铰接于所述下壳,另一端为用于止挡所述耳机或与所述耳机分离的锁止端,所述按压件与所述锁止件通过一连杆连接,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按压件和所述锁止件。
所述锁止件呈直线形,且可平移地设在所述下壳内,所述锁止件一端与所述按压件斜面导向配合,另一端为用于止挡所述耳机或与所述耳机分离的锁止端。
所述耳机收纳腔的周向侧壁上形成有用于避让所述锁止端的贯通部,所述锁止端穿过所述贯通部以止挡所述耳机或与所述耳机分离,所述耳机上形成有用于与所述锁止端配合的锁止凹陷部。
所述耳机收纳腔包括与所述耳机的柄部适配的竖直腔,所述贯通部位于所述竖直腔的周向侧壁上,所述锁止凹陷部设在所述耳机的柄部周向侧壁上,在所述锁止位置时,所述锁止端沿所述耳机的柄部径向嵌入所述锁止凹陷部内。
所述下壳内固设有导向件,其与所述按压件导向配合,所述第一弹性件设在所述导向件与所述按压件之间,所述导向件上形成有限位部,当所述按压件被按压至与所述限位部相抵靠时,所述锁止件处于所述解锁位置。
所述耳机收纳腔的底端处设有第二弹性件,在所述锁止位置时,所述耳机压缩所述第二弹性件。
所述耳机收纳腔数量为两个,所述锁止件对应为两个并与两所述耳机收纳腔一一对应,两所述锁止件均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驱动组件驱动两所述锁止件同步在所述锁止位置和所述解锁位置之间切换。
两所述耳机收纳腔相对所述驱动组件对称设置,两所述锁止件相对所述驱动组件对称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无线耳机充电盒,其下壳上设有耳机锁止机构,耳机锁止机构包括锁止件和驱动组件,锁止件可运动至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驱动组件可驱动锁止件在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在锁止位置时,锁止件止挡在耳机收纳腔中的耳机上以锁止耳机,提高耳机在耳机收纳腔中的定位可靠性,有效防止在剧烈活动下耳机晃动导致与充电盒接触不良,或者从盒中脱落损坏或丢失,同时,在解锁位置时,锁止件与耳机分离使耳机解锁,保证了耳机取放的方便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锁止件处于锁止位置时无线耳机充电盒立体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2的A-A向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锁止件处于解锁位置时无线耳机充电盒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锁止件处于锁止位置时无线耳机充电盒剖视图;
图6为图5的B-B向剖视图;
图7为图6的C部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锁止件处于解锁位置时无线耳机充电盒剖视图。
其中,1、无线耳机充电盒;100、上壳;200、下壳;210、耳机收纳腔;211、贯通部;212、竖直腔;220、立柱;230、导向件;231、限位部;240、支撑件;241、贯通孔;300、耳机锁止机构;310、锁止件;311、铰接端;312、锁止端;313、导向端;314、第二斜面;315、倾斜导轨部;320、驱动组件;321、按压件;321A、按压端;321B、第一斜面;321C、倾斜滑道部;322、第一弹性件;300、耳机锁止机构;400、第二弹性件;
2、耳机;21、柄部;22、锁止凹陷部;23、头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参考图1至图4,本实施例一种无线耳机充电盒1,包括上壳100、下壳200和耳机锁止机构300。
上壳100以其一侧边铰接于下壳200的对应侧边,二者具体可通过转轴铰接,实现上壳100的翻转式开合。
下壳200内形成有耳机收纳腔210,耳机收纳腔210为底端封闭、顶端开放的仿形槽,耳机2置于耳机收纳腔210内,以便收纳和充电。
耳机锁止机构300设在下壳200内并位于耳机收纳腔210外部,耳机锁止机构300包括锁止件310和驱动组件320,锁止件310可运动至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驱动组件320与锁止件310连接,用于驱动锁止件310在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如图3所示,在锁止位置时,锁止件310止挡在耳机收纳腔210中的耳机2上,锁止件310对耳机2的止挡力限制耳机2向脱离耳机收纳腔210的方向移动的自由度,以锁止住耳机2,使耳机2不易晃动,且不容易从充电盒中脱落,提高了耳机2定位可靠性;如图4所示,在解锁位置时,锁止件310与耳机2分离以解锁耳机2,使耳机2可顺利取出。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320为按压式弹性按钮,且以竖直按压为例,其包括按压件321和驱动按压件321复位的第一弹性件322,按压件321与锁止件310连接;按压件321在复位状态时,其将锁止件310推向耳机收纳腔210使锁止件310止挡在耳机2上,锁止住耳机2,即按压件321在复位状态时,锁止件310在锁止位置实现对耳机2的锁止;按压件321在按压状态时,其将锁止件310拉出即远离耳机收纳腔210使锁止件310与耳机2分离,实现对耳机2的解锁,即按压件321在按压状态时,锁止件310在解锁位置。则本实施例通过按动按压件321即可实现锁止件310在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切换,操作方便,且各结构件均为机械件,运行可靠,成本低。
本实施例中,锁止件310呈曲线形,具体呈近似L形,其一端铰接于下壳200,此端成为铰接端311,另一端为锁止端312,锁止端312用于止挡耳机2中或与耳机2分离,实现对耳机2的锁止或解锁,按压件321与锁止件310通过一连杆330连接,连杆330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按压件321和锁止件310,连杆330具体铰接于锁止件310的靠中部。
按压件321处于复位状态时,即非按动状态,此时第一弹性件322处于自然状态,按压件321受到第一弹性件322向上的弹性力,在此作用力下,按压件321通过连杆330向耳机容纳腔210侧推动锁止件310,使锁止件310绕其铰接端311转动靠近耳机容纳腔210,使其锁止端312止挡在耳机2上,实现锁止,如图3所示;当按压件321被按压向下移动时,其通过连杆330拉动锁止件310绕其铰接端311转动远离耳机容纳腔210,锁止端312与耳机2脱离,实现解锁,即可取出耳机2,如图4所示;取出耳机2后,松开按压件321,按压件321复位至复位状态。
具体而言,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下壳200的内底面上固设有一立柱220,锁止件310的铰接端311铰接在立柱220的顶端上,从而方便锁止件310的铰接安装。按压件321具体呈开口向下的帽状结构,下壳200的顶板上形成有供按压件321的顶端露出的通孔,按压件321的露出端构成其按压端321A,方便用户打开上壳100后按压操作,连杆330的一端具体铰接于按压件321的底端边沿上。
用户将耳机2收纳定位在耳机收纳腔210内时,可以通过按下按压件321,按压件321下移通过连杆330拉动锁止件310绕其铰接端311转动远离耳机容纳腔210,此时将耳机2放入耳机收纳腔210后松开按压件321使锁止件310的锁止端312止挡住耳机2即可。
为进一步方便耳机2收纳定位在耳机收纳腔210内,由于耳机2的柄部21底端通常呈外凸的弧形结构,则可相应将锁止件310的锁止端312设计为外凸的弧形结构,如图3和图4所示,则向耳机收纳腔210内放置耳机2时,用户不必手动按下按压件321,耳机2下压放入过程中,其柄部21底端的外凸弧形会挤压锁止件310的弧形锁止端312,驱使锁止件310绕其铰接端311转动远离耳机容纳腔210,从而使耳机2放入耳机收纳腔210,放置到位后锁止件310复位,锁止端312止挡住耳机2。
进一步地,耳机收纳腔210的周向侧壁上形成有用于避让锁止端312的贯通部211,锁止端312穿过贯通部211以止挡耳机2或与耳机2分离,相应地,耳机2上形成有用于与锁止端312配合的锁止凹陷部22。则当在锁止位置时,锁止端312经过贯通部211伸入耳机收纳腔210内并嵌入耳机2上的锁止凹陷部22内,从而对耳机2形成止挡作用。如此设计可使得锁止端312无需向上延伸至耳机2的顶部从耳机2的上方止挡耳机2,有利于减小锁止件310的尺寸和体积,且可方便地将其隐藏设置在下壳200内部,从而利于充电盒的小型化设计,同时保证充电盒外观简洁美观。
本实施例中耳机收纳腔210,如图3和图4所示,其包括与耳机2的柄部21适配的竖直腔212,贯通部211位于竖直腔212的周向侧壁上,相应地,锁止凹陷部22设在耳机2的柄部21周向侧壁上,在锁止位置时,锁止端312沿耳机2的柄部21径向嵌入锁止凹陷部22内,以限制耳机2沿耳机收纳腔210轴向的自由度,使得锁止端312能够对耳机2起到可靠的止挡和锁止作用。
为对按压件321的按压及复位移动平稳,避免产生晃动或错位导致耳机锁止机构300运动卡滞,本实施例中在下壳200内还固设有导向件230,具体为一导向柱,其与按压件321导向配合,第一弹性件322设在导向件230与按压件321之间,导向件230上形成有限位部231,当按压件321被按压至与限位部231相抵靠时,锁止件310恰好处于解锁位置。对于帽状结构的按压件321,其套设在导向件230上,第一弹性件322夹设在导向件230的顶端与按压件321的内顶面之间,使得整个驱动组件320结构紧凑,运行可靠;限位部231具体为凸起结构,通过设置限位部231可以对按压部321的按压起到限位作用,当按压件321被按压至与限位部231相抵靠时,锁止件310恰好处于解锁位置,从而在锁止件310到达解锁位置时对用户形成一个按压手感上的提醒,无需用户去目测锁止件310是否到达解锁位置,进一步方便用户使用。
由于耳机2的头部321也通常为圆滑的弧形结构,露出于耳机收纳腔210的顶端开口上方,用于取出耳机2时,需要用手捏住耳机2的头部23将耳机2上提取出。然而,由于无线耳机通常体积较小,并且圆滑弧形结构的头部23使得耳机2不容易从充电盒取出来,为解决此问题,本实施例中在耳机收纳腔210的内部底端处设有第二弹性件400,且在锁止位置时,第二弹性件400被耳机2压缩成压缩态。
具体地,第二弹性件400可以是弹簧、压簧、弹性胶块等,为保证其在耳机收纳腔210内的稳固性,其可以通过胶粘等方式固设在耳机收纳腔210的底端。当耳机2下移放入耳机收纳腔210内时,即将放置到位时其逐渐下压第二弹性件400,使第二弹性件400产生压缩形变,耳机2被锁止件310锁止后,第二弹性件400保持压缩状态,积蓄弹性恢复力,则在锁止件310处于解锁位置时,耳机2与锁止件310脱离,第二弹性件400的弹性恢复力驱使耳机2向上弹出一段距离,使其头部23向上伸出耳机收纳腔210较多,进一步方便了用户取出耳机2。
对于双耳无线耳机,即含有左右两个耳机2,本实施例中耳机收纳腔210数量为两个,相应地,锁止件310对应为两个并与两个耳机收纳腔210一一对应设置,两锁止件310均与驱动组件320连接,且连接结构相同,在此不做赘述,驱动组件320驱动两锁止件310同步在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以使两个耳机2能够同步的锁止和解锁。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两个耳机收纳腔210相对驱动组件320对称设置,两个锁止件310相对驱动组件320对称设置,驱动组件320位于下壳200的中间位置,位于两个耳机收纳腔210之间,相应地,按压件321的按压端321A位于下壳200的顶板中间位置。
实施例二
参考图5至图8,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锁止件310呈直线形,其可平移地设在下壳200内,本实施例中按压件321仍以竖直按压为例,相应地,锁止件310为水平移动,且呈水平延伸的直线形,可以为板状或杆状,锁止件310的一端与按压件321直接接触,且接触部为斜面导向配合,锁止件310的此端称为导向端313,另一端为锁止端312,锁止端312的作用同实施例一,即用于止挡耳机2实现锁止或与耳机2分离,实现解锁。
具体而言,按压件321的底端周向外侧面上形成有第一斜面321B,锁止件310的锁止端312的端面为与第一斜面321B相适配的第二斜面314,按压件321处于复位状态时,即非按动状态,此时第一弹性件322处于自然状态,按压件321受到第一弹性件322向上的弹性力,在此作用力下,按压件321通过与锁止件310的导向端313的斜面导向配合,推动锁止件310向靠近耳机容纳腔210平移,使其锁止端312止挡在耳机2上,实现锁止,如图5所示;当按压件321被按压向下移动时,其通过与锁止件310的导向端313的斜面导向配合驱使止件310向远离耳机容纳腔210方向平移,锁止端312与耳机2脱离,实现解锁,即可取出耳机2,按压件321的按压方向以及锁止件310的平移方向如图8中直箭头所示;取出耳机2后,松开按压件321,按压件321复位至复位状态,锁止件310复位至锁止位置。
对于锁止件310的平移,是在下壳200内对应固设有支撑件240,支撑件240上形成有水平设置的贯通孔241,直线形的锁止件310插设于贯通孔241内,在贯通孔241的导向作用下可平移地设在下壳200内。
为进一步提高按压件321与锁止件310斜面导向配合的可靠性,如图6至图8所示,锁止端312的第二斜面314上形成有倾斜导轨部315,相应地,按压件321的第一斜面321B上形成有倾斜滑道部321C,倾斜导轨部315与倾斜滑道部312C滑动导向配合,且倾斜导轨部315的倾斜方向与倾斜角度与第二斜面314相一致,具体地,倾斜导轨部315为T形导轨,倾斜滑道部321C为T形导槽,倾斜滑道部321C的倾斜方向与倾斜角度与第一斜面321B相一致,第一斜面321B与第二斜面314滑动导向配合的同时,倾斜导轨部315嵌入倾斜滑道部321C内与倾斜滑道部321C滑动导向配合,使按压件321与锁止件310斜面导向配合产生相对滑动时不易错位,提高了按压件321的按压和复位动作驱动锁止件310产生平移运动的可靠性,进一步提供了锁止件310对耳机2的锁止可靠性。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无线耳机充电盒,包括:
上壳;
下壳,其内形成有耳机收纳腔,所述耳机收纳腔底端封闭、顶端开放;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耳机锁止机构,其设在所述下壳内并位于所述耳机收纳腔外部,所述耳机锁止机构包括锁止件和驱动组件,所述锁止件可运动至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锁止件在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在所述锁止位置时,所述锁止件止挡在所述耳机收纳腔中的耳机上以锁止所述耳机;在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锁止件与所述耳机分离以解锁所述耳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按压件和驱动所述按压件复位的第一弹性件,所述按压件与所述锁止件连接;所述按压件在复位状态时,其将所述锁止件推向所述耳机收纳腔使所述锁止件止挡在所述耳机上;所述按压件在按压状态时,其将所述锁止件拉出使所述锁止件与所述耳机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止件呈曲线形,其一端铰接于所述下壳,另一端为用于止挡所述耳机或与所述耳机分离的锁止端,所述按压件与所述锁止件通过一连杆连接,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按压件和所述锁止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止件呈直线形,且可平移地设在所述下壳内,所述锁止件一端与所述按压件斜面导向配合,另一端为用于止挡所述耳机或与所述耳机分离的锁止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无线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耳机收纳腔的周向侧壁上形成有用于避让所述锁止端的贯通部,所述锁止端穿过所述贯通部以止挡所述耳机或与所述耳机分离,所述耳机上形成有用于与所述锁止端配合的锁止凹陷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耳机收纳腔包括与所述耳机的柄部适配的竖直腔,所述贯通部位于所述竖直腔的周向侧壁上,所述锁止凹陷部设在所述耳机的柄部周向侧壁上,在所述锁止位置时,所述锁止端沿所述耳机的柄部径向嵌入所述锁止凹陷部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壳内固设有导向件,其与所述按压件导向配合,所述第一弹性件设在所述导向件与所述按压件之间,所述导向件上形成有限位部,当所述按压件被按压至与所述限位部相抵靠时,所述锁止件处于所述解锁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耳机收纳腔的底端处设有第二弹性件,在所述锁止位置时,所述耳机压缩所述第二弹性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耳机收纳腔数量为两个,所述锁止件对应为两个并与两所述耳机收纳腔一一对应,两所述锁止件均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驱动组件驱动两所述锁止件同步在所述锁止位置和所述解锁位置之间切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
两所述耳机收纳腔相对所述驱动组件对称设置,两所述锁止件相对所述驱动组件对称设置。
CN202221663201.6U 2022-06-30 2022-06-30 无线耳机充电盒 Active CN2183363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63201.6U CN218336352U (zh) 2022-06-30 2022-06-30 无线耳机充电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63201.6U CN218336352U (zh) 2022-06-30 2022-06-30 无线耳机充电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36352U true CN218336352U (zh) 2023-01-17

Family

ID=84868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63201.6U Active CN218336352U (zh) 2022-06-30 2022-06-30 无线耳机充电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3635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79206A (zh) * 2024-04-02 2024-05-03 联纲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防丢失功能的ows耳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79206A (zh) * 2024-04-02 2024-05-03 联纲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防丢失功能的ows耳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336352U (zh) 无线耳机充电盒
US9554666B2 (en) Brewing mechanism of coffee machine
US20070026299A1 (en) Apparatus for locking detachable battery pack case of portable terminal
EP1705876A1 (en) Battery pack locking device of a mobile phone, comprising a sliding cover for protecting a camera lens
CN211959492U (zh) 一种tws耳机盒
CN211296926U (zh) 一种无线耳机充电盒
CN112887860B (zh) 智能穿戴设备
CN210112247U (zh) Tws耳机充电盒
CN110769342B (zh) 耳机充电盒
US20060053430A1 (en) Lock mechanism for digital disc player
CN110584290B (zh) 蓝牙耳机盒及蓝牙耳机
CN217363295U (zh) 无线耳机充电盒
CN210440377U (zh) 锁扣机构
CN208962953U (zh) 一种新型杯托夹持机构
CN219661079U (zh) 一种自动复位锁定的拉链头
CN219109029U (zh) 储物器
CN220823259U (zh) 一种耳机盒及无线耳机组件
CN220151092U (zh) 一种锁以及设有锁的箱体
CN215189747U (zh) 一种伞具及其锁合结构
CN214675588U (zh) 一种充电收纳装置
CN220271800U (zh) 一种自带tws耳机的笔记本
CN110649418B (zh) 一种具有侧向限位的嵌入式旋转插座
WO2024060735A1 (zh) 一种开关门装置和电器设备
WO2023174384A1 (zh) 卡托、卡座机构及移动终端
CN221012246U (zh) 一种户外弯臂吊伞用伸缩式弯臂伞柱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