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36346U - 一种带调节功能的后挂式蓝牙耳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调节功能的后挂式蓝牙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36346U
CN218336346U CN202221344753.0U CN202221344753U CN218336346U CN 218336346 U CN218336346 U CN 218336346U CN 202221344753 U CN202221344753 U CN 202221344753U CN 218336346 U CN218336346 U CN 2183363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horn
connecting hole
bluetooth headset
han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4475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祖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orsr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orsr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orsr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orsr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4475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363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363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363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带调节功能的后挂式蓝牙耳机,包括后挂件、左耳机和右耳机,左耳机和右耳机分别与后挂件的两端连接;左耳机包括左安装壳体和左喇叭壳体,左安装壳体与后挂件连接,左安装壳体内设有控制板,左喇叭壳体内设有第一喇叭,第一喇叭与控制板电性连接,左喇叭壳体与左安装壳体的一端铰接;右耳机包括右安装壳体和右喇叭壳体,右安装壳体与后挂件连接,右喇叭壳体与右安装壳体的一端铰接,右喇叭壳体内设有第二喇叭,第二喇叭与控制板电性连接。本申请中左喇叭壳体和右喇叭壳体分别具有调节的功能,能够适用头型、耳型大小高度位置不一的不同用户;需要接收外界声波时,又可以调节喇叭壳体远离耳道,通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带调节功能的后挂式蓝牙耳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蓝牙耳机相关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带调节功能的后挂式蓝牙耳机。
背景技术
随着蓝牙技术的广泛应用,蓝牙耳机的普及率也越来越高,蓝牙耳机的佩戴方式也形式多样,常规的大多数是耳挂式,通过挂钩固定在使用者的耳朵上,这种耳机要佩戴耳帽塞入耳道里面,长时间戴带会不舒服。
而又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运动时身体晃动较大,耳挂式的蓝牙耳机容易掉落,开始出现一种后挂式的骨传导耳机,后挂式的骨传导耳机设有套在头部后端的后挂,而耳机与后挂连接,保证运动时,耳机不会因为晃动而掉落,喇叭发声不用入耳式而是用骨传导喇叭振子通过压住头部两边骨膜位置振动而发声,相对耳挂式要舒服。
目前这类后挂式的骨传导耳机的缺陷在于:佩戴时要紧贴头部,不然声音会流失严重,佩戴久了会对头部造成压力,而且利用骨骼传递声音,音乐还原度和分离度差音质受损较严重,其次是使用者的头型、耳型大小高低位置不一,耳机外形弧度不能适配所有使用者,使到使用者舒适度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带调节功能的后挂式蓝牙耳机,包括后挂件、左耳机和右耳机,所述后挂件呈圆弧形状,所述左耳机和右耳机分别与所述后挂件的两端连接;所述左耳机包括左安装壳体和左喇叭壳体,所述左安装壳体与所述后挂件连接,所述左安装壳体内设有控制板,所述左喇叭壳体内设有第一喇叭,所述第一喇叭与所述控制板电性连接,所述左喇叭壳体与所述左安装壳体远离所述后挂件的一端铰接;所述右耳机包括右安装壳体和右喇叭壳体,所述右安装壳体与所述后挂件连接,所述右喇叭壳体与所述右安装壳体远离所述后挂件的一端铰接,所述右喇叭壳体内设有第二喇叭,所述第二喇叭与所述控制板电性连接。
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安装壳体的一端设有第一铰接部,所述第一铰接部内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左喇叭壳体的一端设有第二铰接部,所述第二铰接部内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左喇叭壳体上设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依次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和第一连接孔,且所述左喇叭壳体能够以所述第一连接轴为轴心旋转;所述右安装壳体的一端设有第三铰接部,所述第三铰接部内设有第三连接孔,所述右喇叭壳体的一端设有第四铰接部,所述第四铰接部内设有第四连接孔,所述右喇叭壳体上设有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依次穿过所述第四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且所述右喇叭壳体能够以所述第二连接轴为轴心旋转。
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孔的侧壁阵列设有第一齿形槽,所述第一连接轴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的相应位置处设有第一凸齿,所述第一凸齿与所述第一齿形槽啮合连接;所述第三连接孔的侧壁阵列设有第二齿形槽,所述第二连接轴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三连接孔的相应位置处设有第二凸齿,所述第二凸齿与所述第二齿形槽啮合连接。
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铰接部上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外围,所述第一限位槽内设有第一阻尼垫圈,所述第一阻尼垫圈与所述第二铰接部抵接;所述第三铰接部上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设置在所述第三连接孔的外围,所述第二限位槽内设有第二阻尼垫圈,所述第二阻尼垫圈与所述第四铰接部抵接。
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铰接部上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铰接部卡入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第四铰接部上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三铰接部卡入所述第二卡槽内。
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轴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轴盖,所述第一轴盖分别与所述第二铰接部的两个端面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轴盖,所述第二轴盖分别与所述第四铰接部的两个端面连接。
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喇叭壳体靠近所述右喇叭壳体一侧的端面上设有第一软垫,所述右喇叭壳体靠近所述左喇叭壳体一侧的端面上设有第二软垫。
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右安装壳体内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所述控制板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板上设有充电接头,所述左安装壳体上与所述充电接头的相应位置处设有充电孔。
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充电孔上设有盖帽,所述盖帽与所述左安装壳体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板上设有控制按钮,所述左安装壳体上与所述控制按钮相应位置处分别设有键帽,所述键帽分别与所述控制按钮抵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本申请中左喇叭壳体和右喇叭壳体分别具有调节的功能,能够适用头型、耳型大小高度位置不一的不同用户,更符合人体工学设计;通过调节左喇叭壳体和右喇叭壳体到相应位置处,使得声波能够更加精准地传送到耳道,当想接收外界声波时,又可以调节喇叭壳体远离耳道接收外界声音两不误,通用性强。
具体地,将左右两个耳机分别设置成两个部分,两个喇叭分别安装在左喇叭壳体和右喇叭壳体内,且左喇叭壳体与左安装壳体铰接,右喇叭壳体与右安装壳体铰接,用户佩戴耳机时可通过旋转左喇叭壳体或右喇叭壳体,使得第一喇叭和第二喇叭发出的声音能够精准的传送到用户的耳道内;当需要接收外部声音时,只需将左喇叭壳体或右喇叭壳体旋转到远离耳道的位置即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或现有技术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个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图2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左耳机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C-C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6所示,一种带调节功能的后挂式蓝牙耳机,包括后挂件1、左耳机和右耳机,左耳机和右耳机分别与后挂件1的两端固定连接;后挂件1呈圆弧形状,具备一定的弹性,用于将该后挂式蓝牙耳机佩戴到用户的颈部或头部上。
左耳机包括左安装壳体2和左喇叭壳体3,左安装壳体2内设有左挂柱,后挂件1的两端分别设有挂钩101,其中一端伸入左安装壳体2内,端部的挂钩101与左挂柱卡接,左挂柱上设有固定螺丝,通过固定螺丝将挂钩101与左挂柱固定连接,使得后挂件1与左安装壳体2固定连接在一起;左安装壳体2内固定安装有控制板4,控制板4是整个后挂式蓝牙耳机的控制中枢;左喇叭壳体3内固定安装有第一喇叭5,第一喇叭5通过线缆与控制板4电性连接,左喇叭壳体3与左安装壳体2远离后挂件1的一端铰接固定;使用时,用户可通过扳动左喇叭壳体3远离铰接端的一侧,使得左喇叭壳体3相对于左安装壳体2旋转,从而调节第一喇叭5与耳道的相应位置。
右耳机包括右安装壳体6和右喇叭壳体7,右安装壳体6内设有右挂柱,后挂件1远离左安装壳体2的一端伸入右安装壳体6内,端部的挂钩101与右挂柱卡接,右挂柱上设有固定螺丝,通过固定螺丝将挂钩101与右挂柱固定连接,使得后挂件1与右安装壳体6固定连接在一起;右安装壳体6内固定安装有蓄电池8,蓄电池8用于给该后挂式蓝牙耳机供电,蓄电池8通过线缆与控制板4电性连接,右喇叭壳体7内固定安装有第二喇叭9,第二喇叭9通过线缆与控制板4电性连接,右喇叭壳体7与右安装壳体6远离后挂件1的一端铰接固定;使用时,用户可通过扳动右喇叭壳体7远离铰接端的一侧,使得右喇叭壳体7相对于右安装壳体6旋转,从而调节第二喇叭9与耳道的相应位置。
该后挂式蓝牙耳机将左右两个耳机分别设置成两个部分,两个喇叭分别安装在左喇叭壳体3和右喇叭壳体7内,且左喇叭壳体3与左安装壳体2铰接,右喇叭壳体7与右安装壳体6铰接,用户佩戴耳机时可通过旋转左喇叭壳体3或右喇叭壳体7,使得第一喇叭5和第二喇叭9发出的声音能够精准的传送到用户的耳道内,从而满足头型、耳型大小高度位置不一的不同用户使用;当需要接收外部声音时,只需将左喇叭壳体3或右喇叭壳体7旋转到远离耳道的位置即可,提高了该后挂式蓝牙耳机的通用性。
左安装壳体2的一端设有第一铰接部21,第一铰接部21内设有第一连接孔211,左喇叭壳体3的一端设有第二铰接部31,第二铰接部31内设有第二连接孔311,左喇叭壳体3上设有第一连接轴32,第一连接轴32与左喇叭壳体3固定连接,第一连接轴32依次穿过第二连接孔311和第一连接孔211,使得左喇叭壳体3与左安装壳体2限位连接固定,且左喇叭壳体3能够以第一连接轴32为轴心旋转。为了使得左喇叭壳体3与左安装壳体2能够在旋转的过程中进行限位固定,在第一连接孔211的内侧壁阵列设有第一齿形槽212,第一连接轴32的外侧壁与第一连接孔211的相应位置处设有第一凸齿321,第一凸齿321与第一齿形槽212啮合连接;当用户旋转左喇叭壳体3时,左喇叭壳体3带着第一连接轴32在第一连接孔211内转动,转到合适位置后,通过第一凸齿321与第一齿形槽212啮合,使得左喇叭壳体3与左安装壳体2限位连接固定。通过设置第一凸齿321和第一齿形槽212,使得左喇叭壳体3在旋转过程中能够有不同的固定卡位,从而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铰接部31上设有第一卡槽312,安装时,将第一铰接部21卡入第一卡槽312内,然后再将第一连接轴32穿过第二连接孔311和第一连接孔211。设置第一卡槽312能够提升左喇叭壳体3与左安装壳体2的调节稳定性,另一方面,也能够便于组装该后挂式蓝牙耳机。
右安装壳体6的一端设有第三铰接部61,第三铰接部61内设有第三连接孔611,右喇叭壳体7的一端设有第四铰接部71,第四铰接部71内设有第四连接孔711,右喇叭壳体7上设有第二连接轴72,第二连接轴72与右喇叭壳体7固定连接,第二连接轴72依次穿过第四连接孔711和第三连接孔611,使得右喇叭壳体7与右安装壳体6限位连接固定,且右喇叭壳体7能够以第二连接轴72为轴心旋转。为了使得右喇叭壳体7与右安装壳体6能够在旋转的过程中进行限位固定,在第三连接孔611的内侧壁阵列设有第二齿形槽612,第二连接轴72的外侧壁与第三连接孔611的相应位置处设有第二凸齿721,第二凸齿721与第二齿形槽612啮合连接;当用户旋转右喇叭壳体7时,右喇叭壳体7带着第二连接轴72在第三连接孔611内转动,转到合适位置后,通过第二凸齿721与第二齿形槽612啮合,使得右喇叭壳体7与右安装壳体6限位连接固定。通过设置第二凸齿721和第二齿形槽612,使得右喇叭壳体7在旋转过程中能够有不同的固定卡位,从而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四铰接部71上设有第二卡槽712,安装时,将第三铰接部61卡入第二卡槽712内,然后再将第二连接轴72穿过第四连接孔711和第三连接孔611。设置第二卡槽712能够提升右喇叭壳体7与右安装壳体6的调节稳定性,另一方面,也能够便于组装该后挂式蓝牙耳机。
为了进一步提高左喇叭壳体3与左安装壳体2的传动稳定性,在第一铰接部21的端面上设有第一限位槽213,第一限位槽213设置在第一连接孔211的外围,第一限位槽213内设置有第一阻尼垫圈10,第一阻尼垫圈10为具有弹性的橡胶材料制成,第一阻尼垫圈10与第二铰接部31的端面抵接;当用户旋转左喇叭壳体3时,第二铰接部31能够在第一阻尼垫圈10上滑动;通过设置第一阻尼垫圈10,能够提升第一铰接部21与第二铰接部31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左喇叭壳体3在旋转过程中能够在任意位置固定住,提升了该后挂式蓝耳机调节的灵活性。
为了进一步提高右喇叭壳体7与右安装壳体6的传动稳定性,在第三铰接部61的端面上设有第二限位槽613,第二限位槽613设置在第三连接孔611的外围,第二限位槽613内设置有第二阻尼垫圈11,第二阻尼垫圈11为具有弹性的橡胶材料制成,第二阻尼垫圈11与第四铰接部71的端面抵接;当用户旋转右喇叭壳体7时,第四铰接部71能够在第二阻尼垫圈11上滑动;通过设置第二阻尼垫圈11,能够提升第三铰接部61与第四铰接部71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右喇叭壳体7在旋转过程中能够在任意位置固定住,提升了该后挂式蓝耳机调节的灵活性。
第一连接轴32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轴盖33,第一轴盖33分别与第二铰接部31的两个端面固定连接,第二连接轴72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轴盖73,第二轴盖73分别与第四铰接部71的两个端面连接。设置第一轴盖33和第二轴盖73,一方面是为了使得该后挂式蓝牙耳机整体更加美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放置灰尘进入到喇叭壳体与安装壳体的铰接部位,提升使用寿命。
靠近右喇叭壳体7一侧的第一轴盖33上设有左轴盖软垫12,左轴盖软垫12与第一轴盖33胶接固定;靠近左喇叭壳体3一侧的第二轴盖73上设有右轴盖软垫13,右轴盖软垫13与第二轴盖73胶接固定。设置左轴盖软垫12和右轴盖软垫13是为了提高该后挂式蓝牙耳机的佩戴舒适性,提升用户是体验好感。
为了进一步提高该后挂式蓝牙耳机的佩戴舒适性,在左喇叭壳体3靠近右喇叭壳体7一侧的端面上设有第一软垫14,第一软垫14与左喇叭壳体3胶接固定;在右喇叭壳体7靠近左喇叭壳体3一侧的端面上设有第二软垫15,第二软垫15与右喇叭壳体7胶接固定。
控制板4上焊接有控制按钮41和充电接头42,控制按钮41包括用于调节喇叭音量的音量调节按钮和用于切换该后挂式蓝牙耳机工作模式的功能转换按钮,左安装壳体2上与控制按钮41相应位置处分别安装有键帽16,键帽16分别与对应的控制按钮41抵接,通过按压键帽16能够按压到对应的控制按钮41,从而操控该后挂式蓝牙耳机;左安装壳体2上与充电接头42的相应位置处设有充电孔,充电孔上设有盖帽17,盖帽17与左安装壳体2可拆卸连接,设置盖帽17一方面避免充电头暴露在外而进入灰尘等异物,另一方面,将盖帽17盖住充电孔也使得该后挂式蓝牙耳机的整体外形更加美观,需要充电时,将盖帽17从充电孔上取下,再接入充电线即可对该后挂式蓝牙耳机进行充电。
该后挂式蓝牙耳机的工作过程如下:
用户通过后挂件1将该后挂式蓝牙耳机挂在颈部或者头部,转动左喇叭壳体3和右喇叭壳体7,在转动做喇叭壳体的过程中,左喇叭壳体3以第一连接轴32为轴心相对于左安装壳体2旋转,右喇叭壳体7以第二连接轴72为轴心相对于右安装壳体6旋转,使得第一软垫14和第二软垫15贴覆到左耳和右耳上,打开蓝牙耳机即可收听音乐或音频文件,通过按压对应的键帽16能够对该后挂式蓝牙耳机的音量和功能进行调节。当用户需要接收外界的声音时,只需通过旋转左喇叭壳体3和右喇叭壳体7,使得左喇叭壳体3和右喇叭壳体7远离耳道即可。
显然,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申请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带调节功能的后挂式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后挂件、左耳机和右耳机,所述后挂件呈圆弧形状,所述左耳机和右耳机分别与所述后挂件的两端连接;
所述左耳机包括左安装壳体和左喇叭壳体,所述左安装壳体与所述后挂件连接,所述左安装壳体内设有控制板,所述左喇叭壳体内设有第一喇叭,所述第一喇叭与所述控制板电性连接,所述左喇叭壳体与所述左安装壳体远离所述后挂件的一端铰接;
所述右耳机包括右安装壳体和右喇叭壳体,所述右安装壳体与所述后挂件连接,所述右喇叭壳体与所述右安装壳体远离所述后挂件的一端铰接,所述右喇叭壳体内设有第二喇叭,所述第二喇叭与所述控制板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调节功能的后挂式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安装壳体的一端设有第一铰接部,所述第一铰接部内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左喇叭壳体的一端设有第二铰接部,所述第二铰接部内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左喇叭壳体上设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依次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和第一连接孔,且所述左喇叭壳体能够以所述第一连接轴为轴心旋转;
所述右安装壳体的一端设有第三铰接部,所述第三铰接部内设有第三连接孔,所述右喇叭壳体的一端设有第四铰接部,所述第四铰接部内设有第四连接孔,所述右喇叭壳体上设有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依次穿过所述第四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且所述右喇叭壳体能够以所述第二连接轴为轴心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调节功能的后挂式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孔的侧壁阵列设有第一齿形槽,所述第一连接轴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的相应位置处设有第一凸齿,所述第一凸齿与所述第一齿形槽啮合连接;
所述第三连接孔的侧壁阵列设有第二齿形槽,所述第二连接轴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三连接孔的相应位置处设有第二凸齿,所述第二凸齿与所述第二齿形槽啮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调节功能的后挂式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部上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外围,所述第一限位槽内设有第一阻尼垫圈,所述第一阻尼垫圈与所述第二铰接部抵接;
所述第三铰接部上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设置在所述第三连接孔的外围,所述第二限位槽内设有第二阻尼垫圈,所述第二阻尼垫圈与所述第四铰接部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调节功能的后挂式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铰接部上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铰接部卡入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第四铰接部上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三铰接部卡入所述第二卡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带调节功能的后挂式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轴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轴盖,所述第一轴盖分别与所述第二铰接部的两个端面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轴盖,所述第二轴盖分别与所述第四铰接部的两个端面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带调节功能的后挂式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喇叭壳体靠近所述右喇叭壳体一侧的端面上设有第一软垫,所述右喇叭壳体靠近所述左喇叭壳体一侧的端面上设有第二软垫。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带调节功能的后挂式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安装壳体内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所述控制板电性连接;
所述控制板上设有充电接头,所述左安装壳体上与所述充电接头的相应位置处设有充电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调节功能的后挂式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孔上设有盖帽,所述盖帽与所述左安装壳体可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带调节功能的后挂式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上设有控制按钮,所述左安装壳体上与所述控制按钮相应位置处分别设有键帽,所述键帽分别与所述控制按钮抵接。
CN202221344753.0U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带调节功能的后挂式蓝牙耳机 Active CN2183363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44753.0U CN218336346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带调节功能的后挂式蓝牙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44753.0U CN218336346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带调节功能的后挂式蓝牙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36346U true CN218336346U (zh) 2023-01-17

Family

ID=84866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44753.0U Active CN218336346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带调节功能的后挂式蓝牙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363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254834B2 (ja) イヤホン
US20090285434A1 (en) Earhook and earbud headset
CN207968810U (zh) 新型骨传导耳机
CN207968808U (zh) 便携式骨传导耳机
GB2598978A (en) Magnetic Bluetooth eyeglasses
CN218336346U (zh) 一种带调节功能的后挂式蓝牙耳机
CN207968812U (zh) 可更换耳塞套的骨传导耳机
CN109960062A (zh) 一种佩戴方便的骨传动耳机式眼镜
CN207968811U (zh) 具有防掉结构的便携式骨传导耳机
CN207968813U (zh) 新型骨传导佩戴耳塞
CN210579163U (zh) 一种头戴耳机
CN207968809U (zh) 耳塞可调节的骨传导耳机
CN209787382U (zh) 一种全数字驱动无线蓝牙耳机
CN209419803U (zh) 一种骨传导耳机
CN208705604U (zh) 一种佩戴方便的骨传动耳机式眼镜
CN107770670B (zh) 一种动铁喇叭和动圈喇叭的组合结构及耳机
CN220511228U (zh) 一种夹耳式耳机
CN217486634U (zh) 可以左右耳适配的蓝牙耳机
CN220965107U (zh) 一种多向调节无线耳机
CN219893438U (zh) 一种耳钉式耳机
CN108243364A (zh) 新型骨传导佩戴耳塞
CN205337776U (zh) 耳机可调式自行车头盔
CN204377093U (zh) 一种运动耳机
CN219834342U (zh) 一种振子支架装配一体设计骨传导耳机
CN219740593U (zh) 一种入耳式迷你无线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