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35773U - 一种具备散热性能的组串式逆变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备散热性能的组串式逆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35773U
CN218335773U CN202222474998.1U CN202222474998U CN218335773U CN 218335773 U CN218335773 U CN 218335773U CN 202222474998 U CN202222474998 U CN 202222474998U CN 218335773 U CN218335773 U CN 2183357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verter
heat dissipation
base box
base case
exhau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7499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方兵
何流
周莉
�田�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Electric Power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Electric Pow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Electric Power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Electric Pow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7499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357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357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357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备散热性能的组串式逆变器,包括逆变器基箱和前端面板,所述逆变器基箱前表面的边缘处开设有若干个内螺纹孔,前端面板通过螺栓与内螺纹孔相连接,逆变器基箱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外围逆变器基箱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接口防护罩。通过排风扇能够配合排风气道将逆变器基箱内部的热量借助气体为载体沿着排风气道排出到逆变器基箱的外部,通过对逆变器基箱内部热源直接的散热方式,能够更加快速的到达对逆变器基箱散热的效果,同时排风气道表面开设的进气孔还能够针对逆变器基箱上部区域热量聚集的特点设置更多进气孔进行热量的散出,进一步的提高对逆变器基箱的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具备散热性能的组串式逆变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逆变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备散热性能的组串式逆变器。
背景技术
逆变器是把直流电能转变成定频定压或调频调压交流电的转换器,它由逆变桥、控制逻辑和滤波电路组成,逆变器就是一种将低压(12或24伏或48伏)直流电转变为220伏交流电的电子设备,因为通常是将220伏交流电整流变成直流电来使用,而逆变器的作用与此相反,因此而得名;
申请号(CN202121284463.7)的中国授权专利,其公开了高散热性能的逆变器,通过逆变器主体与散热组件连接,各散热鳍片间隔设置在底板上,且分布在两个承接板之间,每相邻两个散热鳍片之间形成散热槽,在逆变器运行时,逆变器主体产生的热量通过底板快速传导至散热鳍片上散出,并通过各散热槽实现对流散热,使得热量很好地从壳体内排出,在逆变器在使用时不会对电子器件造成损害,能够起到保护的作用;
虽然上述方案通过逆变器主体与散热组件,起到了对逆变器本体散热的问题,但是仅仅依靠散热鳍片难以快速的达到对逆变器散热,存在着逆变器内部热量无法快速散热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具备散热性能的组串式逆变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希望提供一种具备散热性能的组串式逆变器,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备散热性能的组串式逆变器,包括逆变器基箱和前端面板,所述逆变器基箱前表面的边缘处开设有若干个内螺纹孔,前端面板通过螺栓与内螺纹孔相连接,逆变器基箱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外围逆变器基箱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接口防护罩,接口防护罩靠近前端面板一侧固定安装有前防护板,还包括风冷机构,风冷机构设置在逆变器基箱的表面,风冷机构包括固定安装逆变器基箱远离前端面板一侧的排风气道、固定安装在排风气道两侧的安装基架和转动安装在安装基架表面的三个排风扇,还包括导热机构,导热机构设置在逆变器基箱的一侧,导热机构包括可拆卸安装在逆变器基箱一侧的散热被壳、固定安装在散热被壳上表面的防尘顶板和固定安装在散热被壳内壁的散热片。
优选的:所述逆变器基箱与前端面板结构尺寸及位置相适配,逆变器基箱与前端面板之间套设有密封垫圈,所述接口防护罩远离前防护板一侧开设有若干个线缆限位孔,且若干个线缆限位孔呈等间距直线排布设置,线缆限位孔由圆形束线孔和进线槽口所构成。
优选的:所述排风气道的纵向截面呈矩形结构,且排风气道与逆变器基箱结构尺寸及位置相适配,所述排风气道的一侧穿过逆变器基箱,并延伸至逆变器基箱的内部,位于逆变器基箱内部的排风气道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进气孔,若干个进气孔由下至上间距距离依次递减。
优选的:所述安装基架位于逆变器基箱的上部,排风扇一侧排风气道的表面开设有通风口,所述排风扇的进风端口与排风气道表面的通风口结构尺寸及位置相适配,且排风扇与进风端口连接处涂设有密封胶。
优选的:所述散热片与散热被壳结构尺寸及位置相适配,散热片靠近逆变器基箱一侧的左右端均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与安装基架结构尺寸及位置相适配,所述防尘顶板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把手,散热被壳远离逆变器基箱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通过排风扇能够配合排风气道将逆变器基箱内部的热量借助气体为载体沿着排风气道排出到逆变器基箱的外部,通过对逆变器基箱内部热源直接的散热方式,能够更加快速的到达对逆变器基箱散热的效果,同时排风气道表面开设的进气孔还能够针对逆变器基箱上部区域热量聚集的特点设置更多进气孔进行热量的散出,进一步的提高对逆变器基箱的散热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散热片能够与逆变器基箱表面相贴合的方式,对逆变器基箱内部的热量进行传递散热,同时还能够与排风扇相配合达到风冷散热的效果,防尘顶板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把手,把手能够便于对逆变器基箱进行移动使用。
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示意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逆变器基箱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逆变器基箱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图4中B处结构图。
附图标记:1、逆变器基箱;2、前端面板;3、密封垫圈;4、连接端子;5、接口防护罩;6、前防护板;7、线缆限位孔;8、排风气道;9、进气孔;10、安装基架;11、排风扇;12、散热被壳;13、防尘顶板;14、散热片;15、卡接槽;16、把手;17、安装架。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备散热性能的组串式逆变器,包括逆变器基箱1和前端面板2,逆变器基箱1前表面的边缘处开设有若干个内螺纹孔,前端面板2通过螺栓与内螺纹孔相连接,逆变器基箱1与前端面板2结构尺寸及位置相适配,逆变器基箱1与前端面板2之间套设有密封垫圈3,密封垫圈3能够用于提高逆变器基箱1与前端面板2之间的密封性,起到防水和防尘的效果,逆变器基箱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端子4,连接端子4可用于外接线缆进行连接使用,连接端子4外围逆变器基箱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接口防护罩5,接口防护罩5靠近前端面板2一侧固定安装有前防护板6,接口防护罩5和前防护板6共同构成环形结构吗,能够对其内侧的连接端子4进行防护,接口防护罩5远离前防护板6一侧开设有若干个线缆限位孔7,且若干个线缆限位孔7呈等间距直线排布设置,线缆限位孔7由圆形束线孔和进线槽口所构成,线缆限位孔7能够对于连接在连接端子4端部的外接线缆进行限位使用,同时还能够在检修过程对线缆进行有序的查找使用,还包括风冷机构和导热机构。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风冷机构设置在逆变器基箱1的表面,风冷机构包括固定安装逆变器基箱1远离前端面板2一侧的排风气道8、固定安装在排风气道8两侧的安装基架10和转动安装在安装基架10表面的三个排风扇11,排风气道8的纵向截面呈矩形结构,且排风气道8与逆变器基箱1结构尺寸及位置相适配,排风气道8的一侧穿过逆变器基箱1,并延伸至逆变器基箱1的内部,位于逆变器基箱1内部的排风气道8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进气孔9,若干个进气孔9由下至上间距距离依次递减,安装基架10位于逆变器基箱1的上部,排风扇11一侧排风气道8的表面开设有通风口,排风扇11的进风端口与排风气道8表面的通风口结构尺寸及位置相适配,且排风扇11与进风端口连接处涂设有密封胶,通过排风扇11能够配合排风气道8将逆变器基箱1内部的热量借助气体为载体沿着排风气道8排出到逆变器基箱1的外部,通过对逆变器基箱1内部热源直接的散热方式,能够更加快速的到达对逆变器基箱1散热的效果,同时排风气道8表面开设的进气孔9还能够针对逆变器基箱1上部区域热量聚集的特点设置更多进气孔9进行热量的散出,进一步的提高对逆变器基箱1的散热效果,通过排风扇11排出的热气流直接吹送到散热片14表面,并借助散热片14进行热量的散出。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导热机构设置在逆变器基箱1的一侧,导热机构包括可拆卸安装在逆变器基箱1一侧的散热被壳12、固定安装在散热被壳12上表面的防尘顶板13和固定安装在散热被壳12内壁的散热片14,散热片14与散热被壳12结构尺寸及位置相适配,散热片14靠近逆变器基箱1一侧的左右端均开设有卡接槽15,卡接槽15与安装基架10结构尺寸及位置相适配,散热片14能够与逆变器基箱1表面相贴合的方式,对逆变器基箱1内部的热量进行传递散热,同时还能够与排风扇11相配合达到风冷散热的效果,防尘顶板13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把手16,把手16能够便于对逆变器基箱1进行移动使用,散热被壳12远离逆变器基箱1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架17,安装架17能够便于将逆变器基箱1进行固定安装使用。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首先,需要借助安装架17将逆变器基箱1安装到指定位置,接着,可将连接线缆端口与连接端子4进行相对应的连接;
在完成上述安装以及连接后,可启动排风扇11,并通过排风扇11能够配合排风气道8将逆变器基箱1内部的热量借助气体为载体沿着排风气道8排出到逆变器基箱1的外部,通过对逆变器基箱1内部热源直接的散热方式,能够更加快速的到达对逆变器基箱1散热的效果。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其各种变化或替换,这些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具备散热性能的组串式逆变器,包括逆变器基箱(1)和前端面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基箱(1)前表面的边缘处开设有若干个内螺纹孔,前端面板(2)通过螺栓与内螺纹孔相连接,逆变器基箱(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端子(4);
所述连接端子(4)外围逆变器基箱(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接口防护罩(5),接口防护罩(5)靠近前端面板(2)一侧固定安装有前防护板(6);
还包括风冷机构,风冷机构设置在逆变器基箱(1)的表面,风冷机构包括固定安装逆变器基箱(1)远离前端面板(2)一侧的排风气道(8)、固定安装在排风气道(8)两侧的安装基架(10)和转动安装在安装基架(10)表面的三个排风扇(11);
还包括导热机构,导热机构设置在逆变器基箱(1)的一侧,导热机构包括可拆卸安装在逆变器基箱(1)一侧的散热被壳(12)、固定安装在散热被壳(12)上表面的防尘顶板(13)和固定安装在散热被壳(12)内壁的散热片(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散热性能的组串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基箱(1)与前端面板(2)结构尺寸及位置相适配,逆变器基箱(1)与前端面板(2)之间套设有密封垫圈(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散热性能的组串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防护罩(5)远离前防护板(6)一侧开设有若干个线缆限位孔(7),且若干个线缆限位孔(7)呈等间距直线排布设置,线缆限位孔(7)由圆形束线孔和进线槽口所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散热性能的组串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气道(8)的纵向截面呈矩形结构,且排风气道(8)与逆变器基箱(1)结构尺寸及位置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散热性能的组串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气道(8)的一侧穿过逆变器基箱(1),并延伸至逆变器基箱(1)的内部,位于逆变器基箱(1)内部的排风气道(8)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进气孔(9),若干个进气孔(9)由下至上间距距离依次递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散热性能的组串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架(10)位于逆变器基箱(1)的上部,排风扇(11)一侧排风气道(8)的表面开设有通风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备散热性能的组串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扇(11)的进风端口与排风气道(8)表面的通风口结构尺寸及位置相适配,且排风扇(11)与进风端口连接处涂设有密封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散热性能的组串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14)与散热被壳(12)结构尺寸及位置相适配,散热片(14)靠近逆变器基箱(1)一侧的左右端均开设有卡接槽(1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具备散热性能的组串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槽(15)与安装基架(10)结构尺寸及位置相适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散热性能的组串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顶板(13)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把手(16),散热被壳(12)远离逆变器基箱(1)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架(17)。
CN202222474998.1U 2022-09-19 2022-09-19 一种具备散热性能的组串式逆变器 Active CN2183357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74998.1U CN218335773U (zh) 2022-09-19 2022-09-19 一种具备散热性能的组串式逆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74998.1U CN218335773U (zh) 2022-09-19 2022-09-19 一种具备散热性能的组串式逆变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35773U true CN218335773U (zh) 2023-01-17

Family

ID=84836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74998.1U Active CN218335773U (zh) 2022-09-19 2022-09-19 一种具备散热性能的组串式逆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357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3141577A1 (ko) 전기차 추진 제어장치
CN218335773U (zh) 一种具备散热性能的组串式逆变器
CN219164432U (zh) 一体变频机中的风冷变频器
CN209982326U (zh) 一种高防护性大功率通用变频器
CN210839371U (zh)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自动接入和解网的逆变器
CN210956347U (zh) 电抗器装置
CN212034484U (zh) 电动车集成控制器
CN211829887U (zh) 一种美式变电站的外壳结构
CN212812250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光伏逆变器
CN220874560U (zh) 一种工业交换机静电防护罩
CN219068756U (zh) 一种电源逆变器用电路板
KR100915094B1 (ko) 태양광 발전용 전력변환장치의 냉각장치
CN218827396U (zh) 一种户外使用的保障电源装置
CN216981466U (zh) 一种铝母线槽
CN219698266U (zh) 一种车载隔爆型变频控制柜
CN213341984U (zh) 一种变频器的散热防尘结构
CN111273743A (zh) 一种计算机防水机箱
CN210609506U (zh) 一种新型高效散热的路由器
CN217823901U (zh) 一种用于低压开关柜上的散热结构
CN214542362U (zh) 一种风冷散热式模组外护装置
CN219227443U (zh) 一种新型模块化电力逆变器
CN215498176U (zh) 一种空气型母线槽插接箱安装结构
CN212573384U (zh) 一种电气仪表控制箱
CN217336281U (zh) 一种变频发电机组逆变器散热结构
CN214369783U (zh) 一种低功耗抗干扰小夜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