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34595U - 发电机 - Google Patents

发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34595U
CN218334595U CN202122310765.3U CN202122310765U CN218334595U CN 218334595 U CN218334595 U CN 218334595U CN 202122310765 U CN202122310765 U CN 202122310765U CN 218334595 U CN218334595 U CN 2183345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cket
generator
oil
support frame
housing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1076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雷
邓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coflow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Ecoflow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coflow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Ecoflow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1076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345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345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345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发电机,发电机包括壳体组件、支撑架、主机体、插座安装架以及插座,壳体组件具有一安装腔,且壳体组件开设有与安装腔相连通的插接口;支撑架设置于安装腔内,与壳体组件相连接;主机体设于安装腔内,装于支撑架或壳体组件上;插座安装架可拆卸的连接于支撑架靠近插接口的一端;插座与主机体电连接,设置于插座安装架与插接口对应的位置处,并裸露于插接口中。通过设置独立于支撑架和壳体组件的插座安装架,插座安装架可拆卸的连接于支撑架,使得插座安装架及插座可以根据需要单独更换,无需更换整个壳体组件,便于生产,并可减少开模成本;插座安装架与支撑架连接,可以提升插座的连接强度。

Description

发电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发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电机。
背景技术
发电机通过插座对外部用电设备进行供电。目前,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用电插座均有一定的差异,使得发电机产品必须根据各个国家的要求来配置不同的插座。
现有技术中,为保证发电机插座的装配稳固性,发电机的插座通常是固定连接在壳体上的,当需要配置不同插座时,不得不相应更换发电机的壳体,导致耗时费力,且实现成本较高,而将插座设置为和壳体可拆卸连接,又难以保证插座的装配稳固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发电机,能够在提高插座相对于壳体的装配稳固性的同时,也提高了发电机配置不同插座的便利性,节省了发电机配置不同插座的实现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发电机,包括:
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具有一安装腔,且所述壳体组件开设有与所述安装腔相连通的插接口;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于所述安装腔内;
主机体,所述主机体设于所述安装腔内;
插座安装架,所述插座安装架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支撑架靠近所述插接口的一端;
插座,所述插座设置于所述插座安装架,并外露于所述插接口,所述插座与所述主机体电连接。
根据本申请一具体实施例,所述支撑架包括与所述壳体组件顶部连接的第一端以及与所述壳体组件底部相连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端至少部分嵌设于所述壳体组件中。
根据本申请一具体实施例,所述插座包括并机插座,所述并机插座具有用于通信的信号针。
根据本申请一具体实施例,所述主机体包括油箱,所述油箱具有加油口,所述壳体组件的顶部设有与所述加油口相匹配的避让孔,所述加油口经所述避让孔突出于所述壳体组件;
所述发电机还包括导油件,所述导油件连接于所述壳体组件,并环绕所述加油口设置,以在所述导油件的内侧壁与所述加油口之间形成第一漏油槽;所述导油件上设有第一溢油孔,所述第一溢油孔贯穿所述导油件,所述壳体组件上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一端对应所述第一溢油孔设置,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组件的边缘。
根据本申请一具体实施例,所述导油件为弹性件,所述壳体组件与所述导油件接触的表面上设有装配孔,所述导油件与所述壳体组件接触的表面上设有弹性柱,所述弹性柱过盈插置于所述装配孔内。
根据本申请一具体实施例,所述发电机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上,并与所述主机体电连接。
根据本申请一具体实施例,所述发电机包括启动电池和快拆绑带,所述启动电池与所述显示屏电连接,所述快拆绑带将所述启动电池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支撑架或者所述主机体上。
根据本申请一具体实施例,所述发电机包括电源转换模块,所述主机体和所述插座分别与所述电源转换模块电连接,以将所述主机体输出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输出至所述插座。
根据本申请一具体实施例,所述发电机包括减震器,所述减震器设置于所述安装腔的底部,所述主机体的底部和所述减震器相连接。
根据本申请一具体实施例,所述发电机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的一侧与所述壳体组件相铰接,所述盖板用于遮盖所述插接口。
本申请通过设置独立于支撑架和壳体组件的插座安装架,插座安装架可拆卸的连接于支撑架,使得插座安装架及插座可以根据需要单独更换,无需更换整个壳体组件,便于生产,并可减少开模成本;插座安装架与支撑架连接,可以提升插座的连接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个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发电机在某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发电机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发电机在某一视角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发电机在另一视角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的发电机去除壳体组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的发电机在第三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的发电机去除第二侧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发电机;10、主机体;11、避让孔;20、壳体组件;201、加油口;202、第一漏油槽;203、第一溢油孔;204、第二漏油槽;205、第二溢油孔;206、导流槽;21、支撑架;212、第一装配孔;22、第一侧板;224、插接口;23、第二侧板;24、底板;25、顶盖;252、顶板;254、围板;256、装配孔;26、减震器;27、导油件;271、弹性柱;30、油箱;40、显示屏;50、插座安装架;60、插座;70、盖板;90、启动电池;110、快拆绑带;120、电源转换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申请提供一种发电机100,请参阅图1至图5,发电机100包括主机体10、壳体组件20、支撑架21、插座安装架50以及插座60。壳体组件20具有一安装腔,并开设一与安装腔相连通的插接口224;支撑架21设置于安装腔内,与壳体组件20相连接;主机体10设置于安装腔内,装于壳体组件20上,以利用壳体组件20保护主机体10。插座安装架50可拆卸的连接于支撑架21靠近插接口224的一端;插座60与主机体10电连接,设置于插座安装架50与插接口224对应的位置处,并裸露于插接口224中。
其中,主机体10可以为燃油发电机或者燃气发电机,燃油发电机是指汽油发电机或者柴油发电机等依靠汽油或者柴油燃烧产生动力带动发电机组工作的燃油发电机,而燃气发电机是指依靠燃气或者石油气等燃气产生动力带动发电机组工作的燃气发电机,本申请不以此为限,应当理解的是,主机体10还可以为利用其它能源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具体来说,插座安装架50可以通过卡扣或螺钉等紧固件连接于支撑架21上,插座安装架50设有插座安装孔,以用于设置插座60。通过设置独立于支撑架21的插座安装架50,一方面可以简化支撑架21和壳体组件20的结构,便于生产制作并可以提升组装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将插座60设置在插座安装架50上,并利用插座安装架50与支撑架21连接,可以提升插座60的连接强度。插座安装架50可拆卸的连接于支撑架21,使得插座安装架50及插座60可以根据需要单独更换,无需更换整个壳体组件20,便于生产,并可减少开模成本。
其中,插座60可以设置多个,例如可以为交流电插座,也可以为直流电插座,以提升发电机100的兼容性。壳体组件20上的插接口224能够露出插座60,以便于连接外部设备。支撑架21可以由金属或者合金制成,以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而壳体组件20通常由塑胶等材料通过注塑的方式进行制作,可以降低发电机100的重量,并可以保护内部的主机体10。
如图1和图3所示,壳体组件20包括底板24、顶盖25和侧板组件,底板24和顶盖25相对设置,侧板组件的两端分别与底板24和顶盖25可拆卸连接,且底板24、顶盖25和侧板组件共同围合形成安装腔。
其中,如图1至图4所示,支撑架21沿第一方向的相对两侧表面设有第一装配孔212;侧板组件包括两个第一侧板22以及两个第二侧板23。两个第一侧板22设置于支撑架21沿第二方向的相对两侧,在第一侧板22与第一装配孔212对应的位置处设有第二装配孔,第一装配孔212和第二装配孔用于接收紧固件旋入以将第一侧板22与支撑架21连接;两个第二侧板23设置于支撑架21沿第一方向的相对两侧,并与支撑架21扣合连接,且第二侧板23遮盖第一装配孔212和第二装配孔,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具体来说,支撑架21大体上可以设置为长方体状或者正方体状,第一方向为图3中所示的X方向,第二方向为图3中所示的Y方向。两个第一侧板22沿Y方向设置于支撑架21的相对两侧,且两个第一侧板22的侧边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延伸,进而遮盖在支撑架21沿X方向的两个表面上。如此,可以利用螺钉等紧固件通过设置于支撑架21上的第一装配孔212和设置于第一侧板22上的第二装配孔将第一侧板22与支撑架21固定连接。两个第二侧板23沿X方向设置于支撑架21的相对两侧,并可以与支撑架21通过卡扣等扣合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通过上述方式,一方面第二侧板23能够对紧固件进行遮挡,以提升壳体组件20的表面平整度,便于清洁和维护,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在壳体组件20的外露表面上开设装配孔,进而提升壳体组件20的外观整体性。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发电机100还包括盖板70,盖板70用于遮盖插接口224。插接口224设置于其中一个第一侧板22上,相应的,盖板70的上侧与该第一侧板22相铰接,使盖板70可以上下翻转,用户可以在需要使用插座60时打开盖板70,不需要使用时关闭盖板70,以保护插座60不受水汽灰尘侵蚀。
进一步地,可以设置支撑架21包括与顶盖25连接的第一端以及与底板24相连的第二端,第二端至少部分嵌设于底板24中。本实施例中,第一端为钢板,第二端为钣金件组成的框架,第一端为钢板和第二端之间通过四根铝合金柱连接。
具体来说,底板24和顶盖25设置于支撑架21沿第三方向的相对两侧,其中,第三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例如,第三方向为图3中所示的Z方向,底板24设置于支撑架21靠近地面的一侧,用于将发电机100支撑于地面上,顶盖25设置于支撑架21背离地面的一侧,用于封盖支撑架21的顶端开口。
其中,顶盖25可以采用卡扣等扣合的方式与第一侧板22和第二侧板23进行连接,以提升顶盖25的拆装效率,并可以提升壳体组件20的表面平整度,便于清洁和维护。顶盖25通过螺钉与支撑架21连接,底板24可以通过例如螺钉等紧固件与支撑架21进行连接,或者,支撑架21也可以部分嵌设于底板24上的凹槽内,以提升支撑架21与底板24的连接稳定性。例如,在底板24背离安装腔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支撑架21的底部框架部分设置于凹槽中,且底部框架通过螺钉与支撑架21的其他部分连接,同时将底板24锁紧在支撑架21上,以加强支撑架21与壳体组件20之间的连接稳固性,使发电机整体结构更牢固。
可选地,如图7所示,发电机100还包括减震器26,减震器26设置于安装腔的底部,主机体10的底部和减震器26相连接,即主机体10的底部通过减震器26与壳体组件20相连。通过将减震器26直接设置于主机体10与壳体组件20之间,可以减少主机体10产生的震动传递至壳体组件20上,进而降低发电机100的震动及噪音。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减震器26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减震器26环绕主机体10的周向间隔设置,或者,减震器26的数量还可以为三个、五个等。
当采用燃料发电机时,通常在壳体组件20的内部还设有油箱30,油箱30用于储存燃料。油箱30具有加油口201,以通过加油口201向油箱30加注燃料。当油箱30内的燃料使用完后,需要向油箱30内重新加注燃料,才可以继续进行发电。为了便于向加油口201内加注燃料,通常在壳体组件20上开设与加油口201相匹配的避让孔11,加油口201经避让孔11突出于顶盖25,以将加油口201露出壳体组件20,如此,无需打开壳体组件20进行注油。
由于加油口201的尺寸不易设置的过大,在加注燃料时,可能会有部分燃料露出加油口201而发生泄漏,燃料具有流动性,不仅容易流动至壳体组件20的外表面,而且泄漏的燃料也较难进行清洗,使得发电机100的使用和维护较为不便。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可以设置发电机100包括导油件27,导油件27连接于顶盖25,并环绕加油口201设置以在导油件27的内侧壁和加油口201之间形成第一漏油槽202。如此,当燃料露出加油口201时,会流动至第一漏油槽202内,一方面第一漏油槽202可以限制燃料的流动,避免发生扩散导致难以清洗,另一方面,还可以对第一漏油槽202内的燃料进行收集使用,避免发生浪费。
可选地,导油件27的内侧面与加油口201的外侧面之间的距离设置得不易过大,如此,可以提升第一漏油槽202对燃料的收集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还可以在导油件27靠近顶盖25的底部设置第一溢油孔203,第一溢油孔203贯穿导油件27。如此,第一漏油槽202内的燃料可以通过第一溢油孔203流动至导油件27的外部,避免第一漏油槽202内的燃料较多自导油件27的顶部发生泄漏。
由于导油件27与顶盖25的周缘之间的距离较大,经第一溢油孔203流出的燃料会进一步泄漏至顶盖25的周缘与导油件27之间的区域,并且也不便于对第一溢油孔203流出的燃料进行收集。
故而,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可以设置顶盖25包括顶板252和围板254,围板254环绕顶板252的周缘设置,以在导油件27的外侧面和围板254的内侧面之间形成第二漏油槽204,围板254与顶板252的交界处设有贯穿围板254的第二溢油孔205。如此,当第一漏油槽202内的燃料较多时,会经第一溢油孔203流动至第二漏油槽204,然后第二漏油槽204内的燃料较多时,会经第二溢油孔205流动至围板254的外部,由于围板254位于顶盖25的周缘,故而,可以便于在发电机100的侧边设置收集装置以对经第二溢油孔205流出的燃料进行回收利用,节省燃料。
可选地,如图1所示,可以在顶板252上设置导流槽206,导流槽206的一端延伸至第一溢油孔203的下侧,导流槽206的另一端延伸至设置于顶盖25的边缘的第二溢油孔205的位置处,导流槽206可以用于导流,以使得经第一溢油孔203流出的燃料经由导流槽206的限制作用直接流动至第二溢油孔205的位置处,避免燃料在第二漏油槽204内发生扩散而降低燃料的回收利用率。
其中,如图3所示,可以设置导油件27为弹性件,在顶盖25与导油件27接触的表面上设有装配孔256,导油件27与顶盖25接触的表面上设有弹性柱271,弹性柱271过盈插置于装配孔256内,以将导油件27与顶盖25可拆卸连接,便于取下导油件27进行清洗。
可选地,导油件27可以采用橡胶等材料进行制作,如此,导油件27具有弹性,便于将导油件27与顶盖25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发电机100包括显示屏40,显示屏40设置于壳体组件20上,并与主机体10电连接。显示屏40用于显示油箱30内的燃料的容量等参数,以在燃料即将使用完时,能够及时向发电机100内加注燃料。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发电机100包括启动电池90和快拆绑带110,启动电池90与显示屏40电连接,用于为显示屏40供电。快拆绑带110将启动电池90可拆卸的连接于支撑架21或者主机体10上。通过采用快拆结构,可以便于拆卸更换。其中,可以将快拆绑带110设置为弹性带,以避免损坏启动电池90。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可以设置发电机100包括电源转换模块120,电源转换模块120连接在主机体10与插座60之间,用于将主机体10输出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输出至插座60。
其中,电源转换模块120可以为AC-DC转换模块,能够将主机体10输出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当将储能电源等电子设备连接于插座60时,发电机100能够直接为储能电源进行充电。
可选地,可以设置插座60包括并机插座,并机插座具有用于通信的信号针,以提升插座60的智能化程度。如,通过并机插座可以连接智能设备,如储能设备,在储能设备需要充电时,可以发送信号至发电机100,使发电机能够自动为储能设备充电。
显然,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申请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具有一安装腔,且所述壳体组件开设有与所述安装腔相连通的插接口;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于所述安装腔内;
主机体,所述主机体设于所述安装腔内;
插座安装架,所述插座安装架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支撑架靠近所述插接口的一端;
插座,所述插座设置于所述插座安装架,并外露于所述插接口,所述插座与所述主机体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与所述壳体组件顶部连接的第一端以及与所述壳体组件底部相连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端至少部分嵌设于所述壳体组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包括并机插座,所述并机插座具有用于通信的信号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体包括油箱,所述油箱具有加油口,所述壳体组件的顶部设有与所述加油口相匹配的避让孔,所述加油口经所述避让孔突出于所述壳体组件;
所述发电机还包括导油件,所述导油件连接于所述壳体组件,并环绕所述加油口设置,以在所述导油件的内侧壁与所述加油口之间形成第一漏油槽;所述导油件上设有第一溢油孔,所述第一溢油孔贯穿所述导油件,所述壳体组件上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一端对应所述第一溢油孔设置,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组件的边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件为弹性件,所述壳体组件与所述导油件接触的表面上设有装配孔,所述导油件与所述壳体组件接触的表面上设有弹性柱,所述弹性柱过盈插置于所述装配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上,并与所述主机体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包括启动电池和快拆绑带,所述启动电池与所述显示屏电连接,所述快拆绑带将所述启动电池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支撑架或者所述主机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包括电源转换模块,所述主机体和所述插座分别与所述电源转换模块电连接,以将所述主机体输出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输出至所述插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包括减震器,所述减震器设置于所述安装腔的底部,所述主机体的底部和所述减震器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的一侧与所述壳体组件相铰接,所述盖板用于遮盖所述插接口。
CN202122310765.3U 2021-09-23 2021-09-23 发电机 Active CN2183345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10765.3U CN218334595U (zh) 2021-09-23 2021-09-23 发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10765.3U CN218334595U (zh) 2021-09-23 2021-09-23 发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34595U true CN218334595U (zh) 2023-01-17

Family

ID=84830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10765.3U Active CN218334595U (zh) 2021-09-23 2021-09-23 发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345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022365U (zh) 一种便携的新能源汽车用储能式应急充电设备
CN218334595U (zh) 发电机
CN206558566U (zh) 车载动力电池
CN210576085U (zh) 电池组件
CN217259618U (zh) 一种基于新能源充电桩的防尘散热装置
CN213072205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应急电源
CN213418612U (zh) 一种游泳池清洗机器人机箱密封结构
CN211184673U (zh) 一种基于施工现场电气试验环境的临时电源
CN220492035U (zh) 一种便携式电池箱
CN220022377U (zh) 一种快拆式储能电源
CN206727287U (zh) 便携式充电桩
CN218678890U (zh) 太阳能充电移动电源
CN206293915U (zh) 一种带电池保护盒的充电器
CN210806131U (zh) 一种多功能伸缩式数据线
CN221009859U (zh) 无线充电装置、副仪表板总成和车辆
CN218101559U (zh) 一种用于防护锂电池的防护设备
CN217719848U (zh) 一种家用储能高压电池包模组
CN218633414U (zh) 内部空间紧凑的移动电源
CN213878273U (zh) 一种有效提高外壳与模组配合可靠性的结构
CN220544724U (zh) 可充电光电仪的充电收纳盒
CN219164425U (zh) 一种具有定位结构的适配器
CN219371196U (zh) 安全储能电池
CN214850606U (zh) 一种便携式太阳能电源
CN212845678U (zh) 一种便携式汽车检查装置
CN214836704U (zh) 一种安全可靠的发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1st Floor, Building E, Jiehe Industrial City, Shuitian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Zhenghao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workshop A202, Found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north of Songbai highway, Longteng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Zhenghao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Factory Building 401, Runheng Industrial Plant 1, Fuyuan Road, Zhancheng Community, Fuhai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Zhenghao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8000, 1st Floor, Building E, Jiehe Industrial City, Shuitian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Zhenghao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