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28360U - 一种高效率石墨烯取暖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率石墨烯取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28360U
CN218328360U CN202222942061.2U CN202222942061U CN218328360U CN 218328360 U CN218328360 U CN 218328360U CN 202222942061 U CN202222942061 U CN 202222942061U CN 218328360 U CN218328360 U CN 2183283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phite alkene
heating unit
heating
high efficiency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4206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玉和
陈日和
黄双平
方周生
丁金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Enetao Ho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Enetao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Enetao Ho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Enetao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4206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283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283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283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rect Air Heating By Heater Or Combustion Ga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率石墨烯取暖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外壳上设有至少一个进风口与一个出风口,所述壳体内部依次设有供风器、风道与石墨烯加热机构,所述石墨烯加热机构包括规则排列的至少两个发热单元以及用于将素数发热单元进行固定的固定框,所述固定框与所述风道相互匹配并裸露出所述发热单元,所述发热单元内表面涂抹有石墨烯层。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率石墨烯取暖器通过采用多个发热单元规则排列的方式,降低石墨烯加热机构的生产难度,并且降低整体生产成本;同时采用石墨烯本身发热,利用其奇快的导电性能,且电热转换率超高的特性,达到快速将电能转化为热能,整体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率石墨烯取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取暖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效率石墨烯取暖器。
背景技术
取暖器,常用于冬季,供人们取暖使用,在目前流行的产品中,电热取暖器以其安全、卫生、方便、无污染和灵活性大等优点为广大消费者所接受,并逐渐成为主流的取暖设备。现有的取暖器存在一些的缺陷,例如占地面积大,不便于移动,制热慢且效果不好,从而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使用需求。
为此,公告号为CN111156576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取暖器,包括取暖器壳体,所述取暖器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石墨烯散热管,所述取暖器壳体上靠近右侧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蒸发湿润装置,所述蒸发湿润装置包括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右端与取暖器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底部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转动臂一。通过上述结构之间的配合使用,解决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储水槽内的蒸发效率较低,导致形成的水蒸气也较少,难以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同时形成的水蒸气也难以多角度的进行导向散发,使室内的空气难以得到有效的湿润,给使用带来不便的问题。但首先其采用的是石墨烯的强散热效果,依旧需要其他热源来进行发热,且需要较高的热量能够被石墨烯所散热,相对来说并不省电,其次其结构较为复杂,并且配套有水蒸气以解决空气干燥的问题,因此使其整体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发明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石墨烯本身发热效率高的特点,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高效率石墨烯取暖器。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效率石墨烯取暖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外壳上设有至少一个进风口与一个出风口,所述壳体内部依次设有供风器、风道与石墨烯加热机构,所述石墨烯加热机构包括规则排列的至少两个发热单元以及用于将素数发热单元进行固定的固定框,所述固定框与所述风道相互匹配并裸露出所述发热单元,所述发热单元内表面涂抹有石墨烯层。
具体的,所述发热单元上密集分布有若干贯穿所述发热单元的贯穿孔,所述石墨烯层涂抹在所述贯穿孔的孔壁中。
具体的,所述贯穿孔呈蜂窝状排列。
具体的,所述发热单元呈圆柱形,所述固定框的相对应两个表面上开设有暴露出所述发热单元的暴露孔。
具体的,所述固定框包括前固定件与后固定件,所述前固定件与所述后固定件相互配合将所述发热单元夹紧。
优选的,所述发热单元呈水平阵列排布,所述供风器采用轮转式风鼓。
优选的,所述发热单元呈圆周阵列排布,所述供风器采用传统扇叶风扇。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采用多个发热单元规则排列的方式,降低石墨烯加热机构的生产难度,并且降低整体生产成本;同时采用多个发热单元的设计,能够有效避免因发热单元单个损坏就直接报废的缺陷,提高实际使用寿命;此外采用石墨烯本身发热,利用其奇快的导电性能,且电热转换率超高的特性,达到快速将电能转化为热能,整体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石墨烯加热机构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发热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序号表示的意义如下:
1壳体,11进风口,12出风口,2供风器,3风道,4固定框,41前固定框,42后固定框,43暴露孔,5发热单元,51贯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高效率石墨烯取暖器如图1-4所示,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外壳上设有至少一个进风口11与一个出风口12,所述壳体1内部依次设有供风器2、风道3与石墨烯加热机构,所述石墨烯加热机构包括规则排列的至少两个发热单元5以及用于将素数发热单元5进行固定的固定框4,所述固定框4与所述风道3相互匹配并裸露出所述发热单元5,所述发热单元5内表面涂抹有石墨烯层。采用石墨烯层进行直接发热,从而形成发热单元5,能够直接通过导通电源对石墨烯层进行供电,使石墨烯层中的碳分子在电阻中产生声子、离子和电子,由产生的碳分子团之间相互摩擦、碰撞「布朗运动」而产生热能。热能又通过控制波长在5-14微米的远红外线以平面方式均匀地辐射出来,进而被供风器2吹入风道3中风把热量从石墨烯加热机构中带出,从而满足取暖器的发热需求。壳体1上的进风口11用于给供风器2供应空气,出风口12用于与石墨烯加热机构相配合吹出热风。风道3用于引导供风器2吹出来的风能够完全疏导到石墨烯加热机构,提高供风效率。
具体的,所述发热单元5上密集分布有若干贯穿所述发热单元5的贯穿孔51,所述石墨烯层涂抹在所述贯穿孔51的孔壁中。具体的,所述贯穿孔51呈蜂窝状排列。采用蜂窝状的结构,使石墨烯的发热面积更广,并且每个贯穿孔51中通过的气流流量一定,能够有效利用石墨烯层导电发热后所产生的热量,达到快速加热空气的目的。并且石墨烯的发热温度可以通过电流控制,一般考虑控制在60~80℃中,这样既能够有效的快速加热空气,对能源的损耗也能够有效降低,与传统的发热丝或PTC的节能相比,有效节能40%左右,并且,对环境的影响较少,不易加重冬天本来就干燥的空气干燥程度。此外,由于石墨烯的特性,发电功率受通入的电流控制,因此,可以进行恒电流功率控制,通过输入电流强度控制发热单元5的实际使用功率。
具体的,所述发热单元5呈圆柱形,所述固定框4的相对应两个表面上开设有暴露出所述发热单元5的暴露孔43。使用圆柱形的发热单元5,能够更为方便安装且整体形状也较为美观,当然,发热单元5也可以是规则的菱形或矩形,也能满足发热单元5的需求。
具体的,所述固定框4包括前固定件41与后固定件42,所述前固定件41与所述后固定件42相互配合将所述发热单元5夹紧。通过前固定件41与后固定件42进行安装后,使规则排列的发热单元5形成一个整体,从而满足产品安装的需求,避免多个发热单元5导致移位或安装繁杂问题。
优选的,所述发热单元5呈水平阵列排布,所述供风器2采用轮转式风鼓。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一排完整的排列,当然也可以是两排、三排的设置,方便按照加热所需环境进行调整,设置不同适应需求的不同产品,并且采用无扇叶式轮转式风鼓,进一步提高产品整体的安全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之处在于:
所述发热单元呈圆周阵列排布,所述供风器采用传统扇叶风扇。本实施例中采用圆周整列排布,能够满足对产品外观的要求,但由于该结构整体呈圆形,采用传统扇叶风扇更为方便进行供风。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高效率石墨烯取暖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外壳上设有至少一个进风口(11)与一个出风口(12),所述壳体(1)内部依次设有供风器(2)、风道(3)与石墨烯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加热机构包括规则排列的至少两个发热单元(5)以及用于将素数发热单元(5)进行固定的固定框(4),所述固定框(4)与所述风道(3)相互匹配并裸露出所述发热单元(5),所述发热单元(5)内表面涂抹有石墨烯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率石墨烯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单元(5)上密集分布有若干贯穿所述发热单元(5)的贯穿孔(51),所述石墨烯层涂抹在所述贯穿孔(51)的孔壁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率石墨烯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孔(51)呈蜂窝状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高效率石墨烯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单元(5)呈圆柱形,所述固定框(4)的相对应两个表面上开设有暴露出所述发热单元(5)的暴露孔(4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率石墨烯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4)包括前固定件(41)与后固定件(42),所述前固定件(41)与所述后固定件(42)相互配合将所述发热单元(5)夹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率石墨烯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单元(5)呈水平阵列排布,所述供风器(2)采用轮转式风鼓。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率石墨烯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单元(5)呈圆周阵列排布,所述供风器(2)采用传统扇叶风扇。
CN202222942061.2U 2022-11-05 2022-11-05 一种高效率石墨烯取暖器 Active CN2183283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42061.2U CN218328360U (zh) 2022-11-05 2022-11-05 一种高效率石墨烯取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42061.2U CN218328360U (zh) 2022-11-05 2022-11-05 一种高效率石墨烯取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28360U true CN218328360U (zh) 2023-01-17

Family

ID=84828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42061.2U Active CN218328360U (zh) 2022-11-05 2022-11-05 一种高效率石墨烯取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283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87050A (zh) 一种太阳能热水热风联供装置
CN218328360U (zh) 一种高效率石墨烯取暖器
WO2023246065A1 (zh) 加湿电暖器
CN201724308U (zh) 一种双核动力集成吊顶浴霸
CN214432802U (zh) 一种不锈钢鞋柜
CN210035868U (zh) 一种暖风机
CN210512152U (zh) 一种加热体
CN209196972U (zh) 电暖器
CN207702729U (zh) 一种带显示面板的隐藏式进风取暖器
CN209325888U (zh) 静态蓄热式电散热器
CN111878879A (zh) 电暖器
CN217928962U (zh) 一种基于取暖器的可出风面板灯
CN2747492Y (zh) 一种双面辐射式电暖风机
CN111396970A (zh) 室内石墨烯电暖装置
CN216244534U (zh) 取暖器
CN217737332U (zh) 加湿电暖器
CN205939374U (zh) 一种采暖器使用的散热器
CN219036779U (zh) 一种具有环式出风结构的取暖器
CN211084929U (zh) 一种蒸汽加热的太阳能导热系统
CN111219345A (zh) 一种双风叶冷暖循环扇
CN217763621U (zh) 加湿电暖器
CN212565958U (zh) 电暖器
CN108981158A (zh) 一种可散热调节的电磁制热器
CN220103419U (zh) 一种带超长暖气出风口的智能室内取暖器
CN215929722U (zh) 一种具有新型发热体结构的取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