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23821U - 一种建筑工程用吊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工程用吊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23821U
CN218323821U CN202222467491.3U CN202222467491U CN218323821U CN 218323821 U CN218323821 U CN 218323821U CN 202222467491 U CN202222467491 U CN 202222467491U CN 218323821 U CN218323821 U CN 2183238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bottom plate
bracing piece
rod
lower extre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6749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弘弦
王娜
于冬冬
孙海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246749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238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238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238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吊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吊篮,所述底板上端四角均固定焊接有一号支撑杆,所述底板左端前部、左端后部、右端前部和右端右部均固定焊接有二号支撑杆,所述底板下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减震结构,所述减震结构下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横向的两个所述一号支撑杆之间下部均固定连接有若干组横杆,横向的两个所述一号支撑杆之间上部均活动连接有挡板组,纵向的两个所述二号支撑杆的相对面均开有若干组圆孔,若干组相对的所述圆孔之间卡接有若干组移动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吊篮,neng够调整护栏高度,适应不同的人的身高,在下降的同时减轻震动压力,避免使用人员摔倒。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工程用吊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吊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吊篮。
背景技术
吊篮是建筑工程高空作业的建筑机械,作用于幕墙安装,外墙清洗。现在有根炉内检测吊篮、桥用超长吊篮、电梯安装吊篮、轨道式滑移吊篮等多种,在现在有的建筑工程中对于正在使用的电缆至少有以下的弊端:1、现有的建筑工程用的吊篮上的防护栏一般为固定结构,但是使用的人身高可能不尽相同,高的人使用不安全,矮的人使用在作业时有阻挡不方便;2、现有的吊篮在下降至地面的接触的时候可能会发生抖动,造成吊篮内的工作人员摔倒,故此,我们推出一种新的建筑工程用吊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吊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建筑工程用吊篮,所述底板上端四角均固定焊接有一号支撑杆,所述底板左端前部、左端后部、右端前部和右端右部均固定焊接有二号支撑杆,纵向的两个所述二号支撑杆之间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上端前部和上端后部均有吊环扣,所述底板下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减震结构,所述减震结构下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横向的两个所述一号支撑杆之间下部均固定连接有若干组横杆,横向的两个所述一号支撑杆之间上部均活动连接有挡板组,纵向的两个所述二号支撑杆的相对面均开有若干组圆孔,若干组相对的所述圆孔之间卡接有若干组移动杆,所述底板上端固定连接有若干组凸锥。
优选的,所述挡板组包括横板,所述横板下端开有一号容纳槽,所述横板左端上部和右端上部均固定连接有回形扣,两个所述回形扣前端均穿插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
优选的,两个所述回形扣均与一号支撑杆穿插活动连接,两个所述回形扣与二号支撑杆不接触。
优选的,所述减震结构包括安装耳和容纳圆杆,所述安装耳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旋转杆,所述容纳圆杆下端开有二号容纳槽,所述二号容纳槽上槽壁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下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通过二号容纳槽与容纳圆杆穿插活动连接,所述伸缩杆下端与旋转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耳与底板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容纳圆杆与底板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杆下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移动杆包括卡接圆杆,所述卡接圆杆后端开有螺纹孔,所述卡接圆杆通过螺纹孔穿插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后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片,所述卡接圆杆前端和限位片均位于圆孔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横向的两个一号支撑杆上部活动连接有挡板组,挡板组上的横版的左端和右端均固定连接有回形扣,回形扣与一号支撑杆穿插活动连接,回形扣前端螺纹穿插连接有固定螺栓,固定螺栓用来将回形扣固定在一号支撑杆上,确保不会发生移动,横板的下端开有的一号容纳槽用来容纳横杆,保证横板可以下移,在纵向的一号支撑杆上的圆孔内卡接有移动杆,移动杆上带有螺纹孔的卡接圆杆的后端卡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后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片,限位片与卡接圆杆均卡接在圆孔内,确保前后左右都可以改变高度,适合不同的身高的人工作;
2、本实用新型中,底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减震结构,减震结构上的旋转杆通过转轴与安装耳活动连接,容纳圆杆的下端开有二号容纳槽,二号容纳槽的上槽壁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的下端与旋转杆固定连接,在旋转杆受到外力时,向上旋转给伸缩杆和弹簧增加压力,用来减轻外力冲击,减少震动,避免内部的员工因为震动摔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用吊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用吊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用吊篮的挡板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用吊篮的减震结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用吊篮的移动杆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一号支撑杆;3、连接杆;4、吊环扣;5、减震结构;6、万向轮;7、挡板组;8、横杆;9、圆孔;10、移动杆;11、凸锥;111、横板;12、一号容纳槽;13、回形扣;14、固定螺栓;15、安装耳;16、容纳圆杆;17、旋转杆;18、二号容纳槽;19、弹簧;20、伸缩杆;21、卡接圆杆;22、螺纹孔;23、螺纹杆;24、限位片;25、二号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工程用吊篮,底板1上端四角均固定焊接有一号支撑杆2,底板1左端前部、左端后部、右端前部和右端右部均固定焊接有二号支撑杆25,纵向的两个二号支撑杆25之间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两个连接杆3上端前部和上端后部均有吊环扣4,底板1下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减震结构5,减震结构5下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6,横向的两个一号支撑杆2之间下部均固定连接有若干组横杆8,横向的两个一号支撑杆2之间上部均活动连接有挡板组7,纵向的两个二号支撑杆25的相对面均开有若干组圆孔9,若干组相对的圆孔9之间卡接有若干组移动杆10,底板1上端固定连接有若干组凸锥11。
本实施例中,挡板组7包括横板111,横板111下端开有一号容纳槽12,横板111左端上部和右端上部均固定连接有回形扣13,两个回形扣13前端均穿插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14,两个回形扣13均与一号支撑杆2穿插活动连接,两个回形扣13与二号支撑杆25不接触,移动杆10包括卡接圆杆21,卡接圆杆21后端开有螺纹孔22,卡接圆杆21通过螺纹孔22穿插螺纹连接有螺纹杆23,螺纹杆23后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片24,卡接圆杆21前端和限位片24均位于圆孔9内,通过移动杆10和挡板组7的上下可变位活动可以根据使用人的身高进行高度调节,确保使用度最佳,底板1上端的凸锥11可以增大底板1上端的摩擦力,避免滑倒,横板111下端开有的一号容纳槽12可以用来容纳横杆8;
本实施例中,减震结构5包括安装耳15和容纳圆杆16,安装耳15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旋转杆17,容纳圆杆16下端开有二号容纳槽18,二号容纳槽18上槽壁固定连接有弹簧19,弹簧19下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20,伸缩杆20通过二号容纳槽18与容纳圆杆16穿插活动连接,伸缩杆20下端与旋转杆17固定连接,安装耳15与底板1下端固定连接,容纳圆杆16与底板1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杆17下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6,通过弹簧19和伸缩杆20在旋转杆17受到地面向上的压力时可以减缓振动,尽量保持吊篮的平稳,旋转杆17呈倾斜设置,在下降时更会向两边倾斜,降低的重心,保证吊篮更稳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建筑工程用吊篮,在使用过程中,首先横向的两个一号支撑杆2上部活动连接有挡板组7,挡板组7上的横板111的左端和右端均固定连接有回形扣13,回形扣13与一号支撑杆2穿插活动连接,回形扣13的前端螺纹穿插连接有固定螺栓14,固定螺栓14用来将回形扣13固定在一号支撑杆2上,确保不会发生移动,横板111的下端开有的一号容纳槽12用来容纳横杆8,保证横板111可以下移,在纵向的二号支撑杆25上的圆孔9内卡接有移动杆10,移动杆10上带有螺纹孔22的卡接圆杆21的后端卡接有螺纹杆23,螺纹杆23的后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片24,移动杆10和挡板组7均可以上下移动,适应不同身高,底板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减震结构5,减震结构5上的旋转杆17通过转轴与安装耳15活动连接,容纳圆杆16的下端开有二号容纳槽18,二号容纳槽18的上槽壁固定连接有弹簧19,弹簧19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20,伸缩杆20的下端与旋转杆17固定连接,在旋转杆17受到外力时,向上旋转给伸缩杆20和弹簧19增加压力,用来减轻外力冲击,减少震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建筑工程用吊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端四角均固定焊接有一号支撑杆(2),所述底板(1)左端前部、左端后部、右端前部和右端右部均固定焊接有二号支撑杆(25),纵向的两个所述二号支撑杆(25)之间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两个所述连接杆(3)上端前部和上端后部均有吊环扣(4),所述底板(1)下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减震结构(5),所述减震结构(5)下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6),横向的两个所述一号支撑杆(2)之间下部均固定连接有若干组横杆(8),横向的两个所述一号支撑杆(2)之间上部均活动连接有挡板组(7),纵向的两个所述二号支撑杆(25)的相对面均开有若干组圆孔(9),若干组相对的所述圆孔(9)之间卡接有若干组移动杆(10),所述底板(1)上端固定连接有若干组凸锥(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吊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组(7)包括横板(111),所述横板(111)下端开有一号容纳槽(12),所述横板(111)左端上部和右端上部均固定连接有回形扣(13),两个所述回形扣(13)前端均穿插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吊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回形扣(13)均与一号支撑杆(2)穿插活动连接,两个所述回形扣(13)与二号支撑杆(25)不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吊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结构(5)包括安装耳(15)和容纳圆杆(16),所述安装耳(15)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旋转杆(17),所述容纳圆杆(16)下端开有二号容纳槽(18),所述二号容纳槽(18)上槽壁固定连接有弹簧(19),所述弹簧(19)下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20),所述伸缩杆(20)通过二号容纳槽(18)与容纳圆杆(16)穿插活动连接,所述伸缩杆(20)下端与旋转杆(17)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吊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耳(15)与底板(1)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容纳圆杆(16)与底板(1)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杆(17)下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吊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10)包括卡接圆杆(21),所述卡接圆杆(21)后端开有螺纹孔(22),所述卡接圆杆(21)通过螺纹孔(22)穿插螺纹连接有螺纹杆(23),所述螺纹杆(23)后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片(24),所述卡接圆杆(21)前端和限位片(24)均位于圆孔(9)内。
CN202222467491.3U 2022-09-16 2022-09-16 一种建筑工程用吊篮 Active CN2183238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67491.3U CN218323821U (zh) 2022-09-16 2022-09-16 一种建筑工程用吊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67491.3U CN218323821U (zh) 2022-09-16 2022-09-16 一种建筑工程用吊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23821U true CN218323821U (zh) 2023-01-17

Family

ID=84837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67491.3U Active CN218323821U (zh) 2022-09-16 2022-09-16 一种建筑工程用吊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238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323821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吊篮
CN109577485B (zh) 一种钢结构网架
CN114560384A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物料提升装置
CN214364857U (zh) 一种建筑爬架用翻板防护结构
CN212425101U (zh) 一种幕墙装饰用多功能吊装装置
CN202964535U (zh) 一种伸缩换灯器
CN210717238U (zh) 一种可折叠庭院灯
CN210563334U (zh) 一种脚手架用防止坠落装置
CN109855055B (zh) 一种基于重力稳固的led灯安装装置
CN212055663U (zh) 一种抗震支架底座
CN210454689U (zh) 一种车载防抖云台
CN212613215U (zh) 一种不锈钢幕墙组接装置
CN210505480U (zh) 一种升降平台的纠偏装置
CN217379705U (zh) 一种用于消防工程安装的操作平台
CN215636845U (zh) 一种具有抗震结构的环保型的吊顶结构
CN202023350U (zh) 建筑施工附着式脚手架防倾防坠控制装置
CN217923143U (zh) 一种稳固性强的安全挂篮
CN215952733U (zh) 一种维生素预混合饲料除尘称量装置
CN213159856U (zh) 一种用于布袋除尘器袋笼的固定架
CN211313322U (zh) 一种用于爬架的自锁吊架
CN217612811U (zh) 一种便于调节高度的儿童篮球架
CN212087219U (zh) 藤蔓植物吊蔓装置
CN220705076U (zh) 一种建筑施工架体加固装置
CN218980334U (zh) 一种户外体育用防护网支撑装置
CN217089243U (zh) 一种林业诱虫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