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17184U - 一种用于疏浚工程的水上闸板阀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疏浚工程的水上闸板阀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17184U
CN218317184U CN202222251667.1U CN202222251667U CN218317184U CN 218317184 U CN218317184 U CN 218317184U CN 202222251667 U CN202222251667 U CN 202222251667U CN 218317184 U CN218317184 U CN 2183171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ating box
gate valve
layer
buoyancy tank
cross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5166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佟德财
周志强
李明洋
李垒垒
杨桥梁
邱雨
薛颖杰
王广辉
赵子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CC Tianjin Dredging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CCC Tianjin Dredging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CC Tianjin Dredging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CCC Tianjin Dredging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5166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171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171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171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alve Hous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疏浚工程的水上闸板阀平台。包括第一浮箱和第二浮箱,在两者内侧壁的中上部之间安装有多个上层连接横梁、中下部之间安装有多个下层连接横梁,在第一浮箱的内侧壁中部设有第一安装板,在第二浮箱的内侧壁中部设有第二安装板,在位于中部的下层连接横梁上设有支撑板,在支撑板上安装有左右两个用于对闸板阀进行固定支撑的支撑座;在第一浮箱的顶部中部设有横向贯通的第一管槽且在第一管槽内设有第一衬垫,在第二浮箱的顶部中部设有横向贯通的第二管槽且在第二管槽内设有第二衬垫,在第一浮箱的前后两端下方以及第二浮箱的前后两端下方均安装有拉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提供稳定支撑,同时对水上管道提供承载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疏浚工程的水上闸板阀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疏浚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疏浚工程的水上闸板阀平台。
背景技术
在疏浚施工工程中,为了对耙吸船设备/绞吸船设备获取的泥浆向陆域或者驳船转移输送,通常需要构建水上排泥管道,水上排泥管道为自浮式管道,通常由自浮胶管管道、浮箱等构建而成。为了控制水上排泥管道的通断,通常还需要为管道配置一个或多个闸板阀设施,在必要时通过操作闸板阀,实现对水上排泥管道的开启和关断控制。
闸板阀设施需要稳定的工作环境以保证工作的可靠性,同时闸板阀设施通常由人工进行操作,稳定的工作环境能够提升人员操作的便利性以及操作的安全性。现有技术中,通过将闸板阀安装在浮箱上,然后将自浮胶管管道与闸板阀的出口和入口对接连接。实际使用中发现,单浮箱形式的平台其稳定性较差,在水面风浪的作用下,单浮箱平台发生较大幅度的摆动,无法提供稳定的工作环境,导致人员操作的便利性和安全性变差。另一方面,现有的单浮箱式平台并未设置对水面管道的承载结构,因此当水面管道与闸板阀对接连接后,在连接的位置由于缺少支撑而导致存在不稳定的牵拉应力,容易导致水上排泥管道在闸板阀的位置发生破损泄漏,严重时水上自浮管道在闸板阀的位置断开,导致工程事故。因此,需要开发设计一种新型的水上闸板阀平台,以解决前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提供稳定支撑、同时对水上管道提供承载功能的用于疏浚工程的水上闸板阀平台。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疏浚工程的水上闸板阀平台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浮箱和第二浮箱,在两者内侧壁的中上部之间安装有多个上层连接横梁、内侧壁的中下部之间安装有多个下层连接横梁,在第一浮箱的内侧壁中部设有第一安装板,在第二浮箱的内侧壁中部设有第二安装板,在位于中部的下层连接横梁上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与下层连接横梁、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固定连接,在支撑板上安装有左右两个用于对闸板阀进行固定支撑的支撑座;在第一浮箱的顶部中部设有横向贯通的第一管槽且在第一管槽内设有第一衬垫,在第二浮箱的顶部中部设有横向贯通的第二管槽且在第二管槽内设有第二衬垫,在第一浮箱的前后两端下方以及第二浮箱的前后两端下方均安装有拉环。
优选地:下层连接横梁设置有四个,支撑板设置在中间两个下层连接横梁的上方,上层连接横梁设置有两个且两者分别位于前方下层连接横梁和后方下层连接横梁的上方。
优选地:上层连接横梁包括工字钢材质的上层第一横梁、上层中间横梁和上层第二横梁,上层第一横梁的外端与第一浮箱的内侧壁焊接固定,上层第二横梁的外端与第二浮箱的内侧壁焊接固定;下层连接横梁包括工字钢材质的下层第一横梁、下层中间横梁和下层第二横梁,下层第一横梁的外端与第一浮箱的内侧壁焊接固定,下层下层第二横梁的外端与第二浮箱的内侧壁焊接固定。
优选地:在上层第一横梁与上层中间横梁之间、上层中间横梁与上层第二横梁之间、下层第一横梁与下层中间横梁之间、下层中间横梁与下层第二横梁之间各设有前后两个连接板并采用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地:在第一浮箱的顶部、第一管槽的两侧各设有两个第一连接基座,在第二浮箱的顶部、第二管槽的两侧各设有两个第二连接基座。
优选地:在第一浮箱的顶部四角位置均安装有第一缆桩,在第二浮箱的顶部四角位置均安装有第二缆桩。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用于疏浚工程的水上闸板阀平台,与现有的单浮箱式平台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闸板阀平台通过采用第一浮箱、第二浮箱以及上层连接横梁和下层连接横梁构成主体部分,实现了一种能够稳定地漂浮在水面上并且较少受到风浪影响的平台方案设计,对水上排泥管道的闸板阀提供了稳定的支撑作用、为闸板阀提供了稳定的工作环境,有利于提升人员对闸板阀进行操作时的便利性和安全性。通过在平台的中部安装支撑板和支撑座,令闸板阀易于向平台上进行稳定的安装。通过在第一浮箱上设置带有衬垫的第一管槽、在第二浮箱上设置带有衬垫的第二管槽,令本平台同时具备了对两侧水上管道的承载能力,两侧的水上管道与平台上的闸板阀对接连接后,管道与闸板阀相结合的位置受到浮箱的固定和承载作用,因而有效避免了管道与闸板阀结合部位由于牵拉应力作用导致的易破损问题,提升了水上排泥管道的运行稳定性。通过在浮箱的前部和后部设置拉环,在使用时可以采用拉缆对平台进行牵拉固定,进一步提升平台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向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B向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第一浮箱;2、上层连接横梁;2-1、上层第一横梁;2-2、上层中间横梁;2-3、上层第二横梁;3、第二浮箱;4、第一缆桩;5、第一连接基座;6、第一管槽;7、第一衬垫;8、第一安装板;9、支撑板;10、支撑座;11、第二安装板;12、第二连接基座;13、第二管槽;14、第二衬垫;15、连接板;16、第二缆桩;17、拉环;18、下层连接横梁;18-1、下层第一横梁;18-2、下层中间横梁;18-3、下层第二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疏浚工程的水上闸板阀平台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浮箱1和第二浮箱3,第一浮箱1和第二浮箱3漂浮在水面上,提供浮力作用。如图中所示,第一浮箱1和第二浮箱3两者形状相同,整体为长方体形状,前部底部和后部底部均设有斜面,因此从侧面来看第一浮箱1和第二浮箱3构成船形形状,提升在水面漂浮时的稳定性。与单浮箱结构的平台相比,双浮箱结构的平台令水流和气流能够从第一浮箱1与第二浮箱3之间通行,因而本平台在风浪的作用下具有更强的保持稳定性的能力。
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平台的稳定性,在第一浮箱1的前后两端下方以及第二浮箱3的前后两端下方均安装有拉环17,如图中所示,四个拉环17分别设置在第一浮箱1前端和后端下方斜面的中部位置以及在第二浮箱3前端和后端下方斜面的中部位置,拉环17采用焊接的方式与浮箱固定连接。本闸板阀平台拖拽到预定水域位置后,在各拉环17上连接拉缆,在拉缆的外端连接重物,采用锚艇等对重物进行抛投,这样通过四条拉缆的牵拉作用,显著提升本闸板阀平台在水面上的稳定性。
请参见图1和图3,可以看出:
在第一浮箱1和第二浮箱3两者内侧壁的中上部之间安装有多个上层连接横梁2、内侧壁的中下部之间安装有多个下层连接横梁18,两个浮箱采用上层连接横梁2和下层连接横梁18构建成为一个整体。
本实施例中,下层连接横梁18设置有四个且四者的高度相同,上层连接横梁2设置有两个且两者的高度相同,两个上层连接横梁2分别位于前方的下层连接横梁18和后方的下层连接横梁18的上方。
本实施例中,上层连接横梁2包括工字钢材质的上层第一横梁2-1、上层中间横梁2-2和上层第二横梁2-3,三者顺次连接构成完整的上层连接横梁2,上层第一横梁2-1的外端与第一浮箱1的内侧壁焊接固定,上层第二横梁2-3的外端与第二浮箱3的内侧壁焊接固定。同理,下层连接横梁18包括工字钢材质的下层第一横梁18-1、下层中间横梁18-2和下层第二横梁18-3,三者顺次连接构成完整的下层连接横梁18,下层第一横梁18-1的外端与第一浮箱1的内侧壁焊接固定,下层下层第二横梁18-3的外端与第二浮箱3的内侧壁焊接固定。
上层连接横梁2和下层连接横梁18采用如下方式进行顺次连接:在上层第一横梁2-1与上层中间横梁2-2之间、上层中间横梁2-2与上层第二横梁2-3之间、下层第一横梁18-1与下层中间横梁18-2之间、下层中间横梁18-2与下层第二横梁18-3之间各设有前后两个连接板15并采用螺栓固定连接。具体地,在各工字钢横梁端部的中间板体上以及各连接板15的板体上设置多个连接孔,对接连接时,将工字钢横梁的端部对接抵靠在一起,在前部和后部设置连接板15,之后在各组连接孔内穿入螺栓并紧固固定。
在第一浮箱1的内侧壁中部设有第一安装板8,在第二浮箱3的内侧壁中部设有第二安装板11,在位于中部的两个下层连接横梁18上设有支撑板9,支撑板9与下层连接横梁18、第一安装板8和第二安装板11固定连接。如图中所示,第一安装板8与第一浮箱1的内侧壁焊接固定,其上表面与各下层连接横梁18的顶部平面平齐,第二安装板11与第二浮箱3的内侧壁焊接固定,其上表面与各下层连接横梁18的顶部平面平齐,在中部两个下层连接横梁18的下层第一横梁18-1、下层中间横梁18-2和下层第二横梁18-3的工字钢上板体上设有连接孔,在第一安装板8和第二安装板11上设有连接孔,在支撑板9边缘上的相应位置设有连接孔,安装支撑板9时,将其置于中部的两个下层连接横梁18上,在各组连接孔内穿入螺栓并紧固固定。
在支撑板9上安装有左右两个用于对闸板阀进行固定支撑的支撑座10,支撑座10采用焊接的形式与支撑板9固定连接。支撑座10整体为U形形状,与闸板阀的底部轮廓相适配。安装闸板阀时,采用吊机将闸板阀吊装移动到两个支撑座10上,闸板阀的壳体底部落入两个支撑座10的凹槽内,之后采用螺栓将支撑座10与闸板阀的壳体底部固定连接,或者将闸板阀的壳体与支撑座10焊接固定。
在第一浮箱1的顶部中部设有横向贯通的第一管槽6且在第一管槽6内设有第一衬垫7,在第二浮箱3的顶部中部设有横向贯通的第二管槽13且在第二管槽13内设有第二衬垫14。第一管槽6和第二管槽13两者用于容纳闸板阀两侧的水上管道,两侧的水上管道分别落入第一管槽6和第二管槽13内,之后两侧水上管道的端部法兰与闸板阀的入口法兰和出口法兰对接连接。因此,本平台除了提供对闸板阀的支撑作用之外,还提供对两侧水上管道的承载作用,通过对闸板阀与水上管道之间连接位置的承载,有效降低牵拉应力对连接位置的不利影响,提升水上排泥管道的运行稳定性。
第一衬垫7和第二衬垫14两者用于将水上管道与第一浮箱1、第二浮箱3分隔开,避免管道与浮箱之间直接接触导致的碰撞和挤压问题。第一衬垫7和第二衬垫14选取为橡胶垫,采用粘接等方式分别固定在第一浮箱1的第一管槽6内和第二浮箱3的第二管槽13内。
为了对两侧的水上管道进行进一步的固定以提升整体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浮箱1的顶部、第一管槽6的两侧各设有两个第一连接基座5,在第二浮箱3的顶部、第二管槽13的两侧各设有两个第二连接基座12。第一连接基座5与第一浮箱1焊接固定,第二连接基座12与第二浮箱3焊接固定。
两侧的水上管道完成与闸板阀的对接连接之后,采用抱箍将两侧的水上管道分别与第一浮箱1和第二浮箱3固定连接。具体地,抱箍包括两端带有连接板、中部带有张紧器的条形金属板带,在两端的连接板上设有连接孔,在第一连接基座5和第二连接基座12上设有连接孔,抱箍端部的连接板采用螺栓与相应的第一连接基座5或第二连接基座12固定连接,张紧器包括与金属板带的中部固定连接的两个张紧块,在两个张紧块上设有横向贯通的连接孔,在连接孔内穿设有长螺栓,通过旋紧长螺栓,对抱箍进行锁紧,锁紧的抱箍将水上管道与浮箱固定连接成为整体,避免发生晃动和移位,提升结构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浮箱1的顶部四角位置均安装有第一缆桩4,在第二浮箱3的顶部四角位置均安装有第二缆桩16。第一缆桩4和第二缆桩16用于系泊锚艇等使用,锚艇等船舶设备向本闸板阀平台的侧方位停靠时,其缆绳连接在缆桩上,另一方面,当需要对本闸板阀平台进行拖拽移位时,拖拽的缆绳与其中的一个或者多个缆桩连接。
使用方法:
将本闸板阀平台采用锚艇等船舶拖拽移动到施工水域的合适位置,在平台的四个拉环17上连接拉缆,在拉缆的端部连接重物,之后采用锚艇将重物抛投到远离平台的水域,则本闸板阀平台被锚定在指定的水域位置,不会发生大的移位;
采用锚艇等船舶将两侧水上管道的端头拖拽移动到本闸板阀平台附近,采用船载的吊机设备将水上管道的端部吊升并移动到第一浮箱1的第一管槽6内和第二浮箱3的第二管槽13内,采用螺栓将两侧水上管道的端部与闸板阀的入口法兰和出口法兰对接连接;之后采用两个抱箍将一侧的水上管道与第一浮箱1固定连接,采用另外两个抱箍将另一侧的水上管道与第二浮箱3固定连接。

Claims (6)

1.一种用于疏浚工程的水上闸板阀平台,其特征是: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浮箱(1)和第二浮箱(3),在两者内侧壁的中上部之间安装有多个上层连接横梁(2)、内侧壁的中下部之间安装有多个下层连接横梁(18),在第一浮箱(1)的内侧壁中部设有第一安装板(8),在第二浮箱(3)的内侧壁中部设有第二安装板(11),在位于中部的下层连接横梁(18)上设有支撑板(9),支撑板(9)与下层连接横梁(18)、第一安装板(8)和第二安装板(11)固定连接,在支撑板(9)上安装有左右两个用于对闸板阀进行固定支撑的支撑座(10);在第一浮箱(1)的顶部中部设有横向贯通的第一管槽(6)且在第一管槽(6)内设有第一衬垫(7),在第二浮箱(3)的顶部中部设有横向贯通的第二管槽(13)且在第二管槽(13)内设有第二衬垫(14),在第一浮箱(1)的前后两端下方以及第二浮箱(3)的前后两端下方均安装有拉环(1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疏浚工程的水上闸板阀平台,其特征是:下层连接横梁(18)设置有四个,支撑板(9)设置在中间两个下层连接横梁(18)的上方,上层连接横梁(2)设置有两个且两者分别位于前方下层连接横梁(18)和后方下层连接横梁(18)的上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疏浚工程的水上闸板阀平台,其特征是:上层连接横梁(2)包括工字钢材质的上层第一横梁(2-1)、上层中间横梁(2-2)和上层第二横梁(2-3),上层第一横梁(2-1)的外端与第一浮箱(1)的内侧壁焊接固定,上层第二横梁(2-3)的外端与第二浮箱(3)的内侧壁焊接固定;下层连接横梁(18)包括工字钢材质的下层第一横梁(18-1)、下层中间横梁(18-2)和下层第二横梁(18-3),下层第一横梁(18-1)的外端与第一浮箱(1)的内侧壁焊接固定,下层下层第二横梁(18-3)的外端与第二浮箱(3)的内侧壁焊接固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疏浚工程的水上闸板阀平台,其特征是:在上层第一横梁(2-1)与上层中间横梁(2-2)之间、上层中间横梁(2-2)与上层第二横梁(2-3)之间、下层第一横梁(18-1)与下层中间横梁(18-2)之间、下层中间横梁(18-2)与下层第二横梁(18-3)之间各设有前后两个连接板(15)并采用螺栓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疏浚工程的水上闸板阀平台,其特征是:在第一浮箱(1)的顶部、第一管槽(6)的两侧各设有两个第一连接基座(5),在第二浮箱(3)的顶部、第二管槽(13)的两侧各设有两个第二连接基座(1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疏浚工程的水上闸板阀平台,其特征是:在第一浮箱(1)的顶部四角位置均安装有第一缆桩(4),在第二浮箱(3)的顶部四角位置均安装有第二缆桩(16)。
CN202222251667.1U 2022-08-25 2022-08-25 一种用于疏浚工程的水上闸板阀平台 Active CN2183171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51667.1U CN218317184U (zh) 2022-08-25 2022-08-25 一种用于疏浚工程的水上闸板阀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51667.1U CN218317184U (zh) 2022-08-25 2022-08-25 一种用于疏浚工程的水上闸板阀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17184U true CN218317184U (zh) 2023-01-17

Family

ID=84886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51667.1U Active CN218317184U (zh) 2022-08-25 2022-08-25 一种用于疏浚工程的水上闸板阀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171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50734B1 (en) Transportation underwater tunnel system
CN101774422B (zh) 一种海上安装施工资源-组合式工程驳
CN114684330A (zh) 可再配置的移动式停驻设备及操作移动式停驻设备的方法
GB1585922A (en) Semi-submersible vessels providing a loading mooring and storage facility
US20200298945A1 (en) Seabed base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installation of same
CN101597896B (zh) 采用大型方体驳船建造外海人工岛抛石堤岛壁的方法
CN101434344A (zh) 一种桥梁箱梁自浮运输方法
CN218317184U (zh) 一种用于疏浚工程的水上闸板阀平台
CN106704705B (zh) 一种水上管线组装作业方法及系统
CN210882532U (zh) 一种能够调节方向的浮筒结构
EP3532678B1 (en) Harbour plant and method for mooring a floating body in a harbour plant
CN113668610A (zh) 一种钢壳混凝土沉管半浮态浇筑方法
CN107021187A (zh) 一种工程船及水下物运输安装方法
KR101908406B1 (ko) 결합식 선체를 가지는 바지선
RU2151842C1 (ru) Морская ледостойкая стационарная платформа и способ ее сооружения
CN218326781U (zh) 一种用于疏浚工程的三通排泥自浮管线
KR101182281B1 (ko) 조립식 준설선
CN218626023U (zh) 一种fpso舷侧海水提升泵管防碰保护结构
CN210555467U (zh) 船型钢浮筒
CN112779967B (zh) 一种污水海域排放管海陆连接段的施工方法
CN110450913B (zh) 一种能够调节方向的浮筒结构
CN110271645B (zh) 海上原油过驳方法
CN216739456U (zh) 一种码头施工装置
CN2604377Y (zh) 一种滩海自航式钢质座底井场
JPS5911021B2 (ja) セル運搬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