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07067U - 一种方便油雾凝结的油雾收集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方便油雾凝结的油雾收集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07067U
CN218307067U CN202222583501.XU CN202222583501U CN218307067U CN 218307067 U CN218307067 U CN 218307067U CN 202222583501 U CN202222583501 U CN 202222583501U CN 218307067 U CN218307067 U CN 2183070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ce
fixedly connected
oil mist
wall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8350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金伟
孙晓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Kt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Kt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Kt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Kt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8350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070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070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070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ng Particles In Gases By Inerti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雾收集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方便油雾凝结的油雾收集器,包括壳体和扇叶,所述壳体右端面中间固定连接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右端面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内壁底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无刷直流电机,所述第一无刷直流电机内侧设有转轴,且转轴与通风管转动连接,所述转轴左端面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扇叶右侧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中间与转轴转动连接,通过设置的往复丝杆和滑块可以对第一水管的外壁进行清洗,通过第二无刷直流电机带动往复丝杆转动,进而带动第一刷子和连接杆上下运动,连接杆带动滑块通过第二刷子对第一水管在壳体内壁的部分进行清洗,实现对油雾收集器内冷凝管的外壁清洁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方便油雾凝结的油雾收集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雾收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方便油雾凝结的油雾收集器。
背景技术
油雾收集器是一种工业环保设备,安装在机床、清洗机等机械加工设备上,吸除加工腔内的油雾,来达到净化空气,保护工人身体健康的目的,油雾收集器是一种安装于CNC加工中心、磨床、车床等各类机床,对机械加工中产生的油雾、水雾、粉尘等的环境污染物质进行收集和净化的专业设备,一般的油雾收集器内冷凝管外壁变脏不好清理,且油雾收集器内油雾凝结速度慢,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方便油雾凝结的油雾收集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油雾凝结的油雾收集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方便油雾凝结的油雾收集器,包括壳体和扇叶,所述壳体右端面中间固定连接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右端面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内壁底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无刷直流电机,所述第一无刷直流电机内侧设有转轴,且转轴与通风管转动连接,所述转轴左端面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扇叶右侧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中间与转轴转动连接,且支撑杆顶端面和底端面与通风管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内壁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水管,所述第一水管右端的底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冷凝箱,所述第一冷凝箱内壁底端面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冷凝器,所述第一冷凝箱底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水管,所述第二水管底端面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内壁顶端面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潜水泵,所述水箱顶端面右侧固定连接有进水口,所述水箱底端面右侧固定连接有排水口,所述水箱左端面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水管。
优选的,所述壳体内壁右侧设有滤板,且滤板下端与壳体相贴合,所述滤板底端面设有螺丝,且螺丝与壳体螺旋连接,所述壳体底端面右侧的内侧开设有出油口,且出油口设置在螺丝左侧。
优选的,所述壳体内壁中间设有往复丝杆,所述往复丝杆顶端和底端与壳体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往复丝杆外侧面贴合有第一刷子,所述第一刷子外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左端面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刷子,所述第二刷子内壁与第一水管外壁相贴合,所述壳体的顶端面中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无刷直流电机,且往复丝杆顶端设置在第二无刷直流电机内侧,所述第二无刷直流电机外侧设有第二壳体,且第二壳体底端面与外壳顶端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三水管左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冷凝箱,所述第二冷凝箱内壁左端面的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冷凝器,所述第二冷凝箱左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水管底端的右端面。
优选的,所述壳体底端面左侧固定连接有按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往复丝杆和滑块可以对第一水管的外壁进行清洗,通过第二无刷直流电机带动往复丝杆转动,进而带动第一刷子和连接杆上下运动,连接杆带动滑块通过第二刷子对第一水管在壳体内壁的部分进行清洗,实现对油雾收集器内冷凝管的外壁清洁的效果,解决了油雾收集器内冷凝管外壁变脏不好清理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第一冷凝箱和第二冷凝箱可以对冷凝管内的水进行有效冷却,提高大颗粒油雾的凝结速度,通过潜水泵带动水流进入第一冷凝箱,对水进行冷却后通过第一水管对油雾降温,通过第二冷凝箱对已经经过加热的水进行第二次降温,实现对油雾收集器内油雾高效率收集的效果,解决了油雾收集器内油雾凝结速度慢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滑块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通风管、3-第一外壳、4-第一无刷直流电机、5-转轴、 6-扇叶、7-支撑杆、8-滤板、9-螺丝、10-出油口、11-第一水管、12-往复丝杆、13-第一刷子、14-连接杆、15-滑块、16-第二刷子、17-第二无刷直流电机、18-第二外壳、19-第一冷凝箱、20-第一冷凝器、21-第二水管、22- 水箱、23-潜水泵、24-进水口、25-排水口、26-第三水管、27-第二冷凝箱、 28-第二冷凝器、29-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 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方便油雾凝结的油雾收集器,包括壳体1和扇叶6,壳体1右端面中间固定连接有通风管2,通风管2右端面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外壳3,第一外壳3内壁底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无刷直流电机4,第一无刷直流电机4内侧设有转轴5,且转轴5与通风管2转动连接,转轴5左端面固定连接有扇叶6,扇叶6右侧设有支撑杆7,支撑杆7中间与转轴5转动连接,且支撑杆7顶端面和底端面与通风管2内壁固定连接,壳体1内壁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水管11,第一水管11右端的底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冷凝箱19,第一冷凝箱19内壁底端面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冷凝器20,第一冷凝箱19底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水管21,第二水管21底端面固定连接有水箱22,水箱22内壁顶端面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潜水泵23,水箱22顶端面右侧固定连接有进水口24,水箱22 底端面右侧固定连接有排水口25,水箱22左端面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水管26。
壳体1内壁右侧设有滤板8,且滤板8下端与壳体1相贴合,滤板8底端面设有螺丝9,且螺丝9与壳体螺旋连接,壳体1底端面右侧的内侧开设有出油口10,且出油口10设置在螺丝9左侧,使用时可以吸收小颗粒油雾,且可对滤板8进行拆卸更换操作;壳体1内壁中间设有往复丝杆12,往复丝杆12 顶端和底端与壳体1内壁转动连接,往复丝杆12外侧面贴合有第一刷子13,第一刷子13外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4,连接杆14左端面固定连接有滑块15,滑块15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刷子16,第二刷子16内壁与第一水管11外壁相贴合,壳体1的顶端面中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无刷直流电机17,且往复丝杆12 顶端设置在第二无刷直流电机17内侧,第二无刷直流电机17外侧设有第二壳体18,且第二壳体18底端面与外壳1顶端面固定连接,使用时可以对第一水管11在壳体1内的外壁进行清洗;第三水管26左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冷凝箱27,第二冷凝箱27内壁左端面的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冷凝器28,第二冷凝箱27左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水管11底端的右端面,使用时可以冷却一次水流;壳体1底端面左侧固定连接有按钮29,使用时可以控制第一无刷直流电机4、第二无刷直流电机17、第一冷凝器20、第二冷凝器28和潜水泵23。
工作原理:接通电源,使用时,首先水箱22通过进水口24进水,通过按钮29启动潜水泵23使水充满水箱22、第一冷凝箱19、第二冷凝箱27、第一水管11、第二水管21和第三水管26,通过按钮29启动第一冷凝器20和第二冷凝器28,然后将壳体1左侧开口对准油雾产生处,通过按钮29启动第一无刷直流电机4带动转轴5在支撑杆7的帮助下进而带动扇叶6旋转,使油雾吸进壳体1,当油雾接近壳体1内的第一水管11时,通过潜水泵23带动水流进入第一冷凝箱19,在第一冷凝器20的辅助下对水进行冷却后流过第一水管11对油雾降温,通过第二冷凝箱27内的第二冷凝器28对已经经过加热的水进行第二次降温,实现对油雾收集器内油雾高效率收集的效果,已经液化的油雾会通过出油口10流出壳体1,在不使用油雾收集器,需对第一水管 11进行清洗时,将清洗液混和水从壳体1左侧开口冲进壳体1内,按动按钮29 启动第二无刷直流电机17带动往复丝杆12转动,进而带动连接杆14上下运动,连接杆14带动滑块15通过第二刷子16对第一水管11在壳体1内壁的部分进行清洗,清洗后的废水通过出油口10排出,实现对油雾收集器内第一水管11的外壁清洁的效果,通过设置的滤板8和螺丝9可以收集小颗粒油雾和进行拆卸滤板8,通过设置的第一刷子13可以对往复丝杆12进行清洗,通过设置的排水口25可以将水箱22内的水排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方便油雾凝结的油雾收集器,包括壳体(1)和扇叶(6),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右端面中间固定连接有通风管(2),所述通风管(2)右端面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外壳(3),所述第一外壳(3)内壁底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无刷直流电机(4),所述第一无刷直流电机(4)内侧设有转轴(5),且转轴(5)与通风管(2)转动连接,所述转轴(5)左端面固定连接有扇叶(6),所述扇叶(6)右侧设有支撑杆(7),所述支撑杆(7)中间与转轴(5)转动连接,且支撑杆(7)顶端面和底端面与通风管(2)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内壁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水管(11),所述第一水管(11)右端的底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冷凝箱(19),所述第一冷凝箱(19)内壁底端面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冷凝器(20),所述第一冷凝箱(19)底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水管(21),所述第二水管(21)底端面固定连接有水箱(22),所述水箱(22)内壁顶端面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潜水泵(23),所述水箱(22)顶端面右侧固定连接有进水口(24),所述水箱(22)底端面右侧固定连接有排水口(25),所述水箱(22)左端面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水管(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油雾凝结的油雾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壁右侧设有滤板(8),且滤板(8)下端与壳体(1)相贴合,所述滤板(8)底端面设有螺丝(9),且螺丝(9)与壳体螺旋连接,所述壳体(1)底端面右侧的内侧开设有出油口(10),且出油口(10)设置在螺丝(9)左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油雾凝结的油雾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壁中间设有往复丝杆(12),所述往复丝杆(12)顶端和底端与壳体(1)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往复丝杆(12)外侧面贴合有第一刷子(13),所述第一刷子(13)外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4),所述连接杆(14)左端面固定连接有滑块(15),所述滑块(15)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刷子(16),所述第二刷子(16)内壁与第一水管(11)外壁相贴合,所述壳体(1)的顶端面中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无刷直流电机(17),且往复丝杆(12)顶端设置在第二无刷直流电机(17)内侧,所述第二无刷直流电机(17)外侧设有第二壳体(18),且第二壳体(18)底端面与壳体(1)顶端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油雾凝结的油雾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水管(26)左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冷凝箱(27),所述第二冷凝箱(27)内壁左端面的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冷凝器(28),所述第二冷凝箱(27)左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水管(11)底端的右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油雾凝结的油雾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底端面左侧固定连接有按钮(29)。
CN202222583501.XU 2022-09-28 2022-09-28 一种方便油雾凝结的油雾收集器 Active CN2183070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83501.XU CN218307067U (zh) 2022-09-28 2022-09-28 一种方便油雾凝结的油雾收集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83501.XU CN218307067U (zh) 2022-09-28 2022-09-28 一种方便油雾凝结的油雾收集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07067U true CN218307067U (zh) 2023-01-17

Family

ID=84820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83501.XU Active CN218307067U (zh) 2022-09-28 2022-09-28 一种方便油雾凝结的油雾收集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070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861413U (zh) 一种具有自动散热除尘功能的plc电控箱
CN111360677A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用抛光装置
CN210725871U (zh) 一种机房服务器柜冷却装置
CN211612090U (zh) 一种建筑用除尘装置
CN211411406U (zh) 一种用于现代车间的除尘空气净化设备
CN218307067U (zh) 一种方便油雾凝结的油雾收集器
CN219784157U (zh) 一种废气排放自动净化结构
CN209389019U (zh) 一种集成电路的防尘外壳
CN217083363U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玻璃钢冷却塔
CN214597827U (zh) 一种机电一体化加工用除尘装置
CN211189483U (zh) 一种瓶装化妆品生产用的粉尘清理装置
CN210307255U (zh) 一种具备除尘功能的轴承抛光设备
CN213527833U (zh) 一种脱硝设备用吸入塔降温装置
CN206305169U (zh) 一种快速除尘且节能环保的粉尘处理装置
CN111773863A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高效除尘装置
CN216320640U (zh) 一种垃圾分类管理用高效厢房集成控制系统
CN213725483U (zh) 一种机械电子生产用除尘装置
CN215813980U (zh) 一种ai决策及推送用数据处理终端
CN211389017U (zh) 一种生活用纸加工设备自动吸尘装置
CN218404988U (zh) 一种混凝土路面切缝机
CN218995960U (zh) 一种具有自动除尘功能的计算机机箱
CN220699201U (zh) 一种腔体滤波器外壳体抛光设备
CN219328159U (zh) 一种高效多级净化通风装置
CN212702420U (zh) 一种磁力除尘器
CN213944283U (zh) 一种塑胶自阻燃abs粒的粉尘收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