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05527U - 一种中医针灸护理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医针灸护理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05527U
CN218305527U CN202221776749.1U CN202221776749U CN218305527U CN 218305527 U CN218305527 U CN 218305527U CN 202221776749 U CN202221776749 U CN 202221776749U CN 218305527 U CN218305527 U CN 2183055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ing plate
traditional chinese
fixedly connected
movable plat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7674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润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an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Guangan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an People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Guangan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22177674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055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055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055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中医针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医针灸护理架,包括床板,床板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第一移动板与床板的底侧壁滑动连接,第二移动板与第一移动板的底侧壁滑动连接,床板的上侧相对设置有两个夹持板,两个夹持板分别通过缓冲部件与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连接,床板底部设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分别与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连接,用于驱动第一移动板与第二移动板的同步相向移动,两个夹持板相互靠近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防护垫。本装置可实现对患者体位的限制,有效的缩小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可活动范围,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姿态更加稳定,方便医生的操作,保证针法治疗正常进展。

Description

一种中医针灸护理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中医针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医针灸护理架。
背景技术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是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其中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根据最新针灸学教材统计,人体共有361个正经穴位。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通常以艾草最为常用,故而称为艾灸,另有隔药灸、柳条灸、灯芯灸、桑枝灸等方法。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的多是艾条灸。
在对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无论是使用针法治疗还是灸法治疗,往往需要专门的护理架对患者进行支撑,而现有的护理架一般是采用类似担架一样的床体,当患者处于护理架上无法对患者的身体进行治疗姿态的限位固定,尤其是对患者的背部进行针法治疗时,患者趴在护理床上,在扎针的过程由于患者的本能反应会有身体上的移动,如此就需要医生重新确定穴位,延长了治疗时间。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医针灸护理架,通过驱动组件实现第一移动件和第二移动件的同步相向移动,可在缓冲件的配合下实现两个夹持板对患者的体位进行限制,有效的缩小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可活动范围,方便医生的操作,保证针法治疗正常进展。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中医针灸护理架,包括床板、第一移动板,所述第一移动板与所述床板的底侧壁滑动连接;
第二移动板,与所述第一移动板的底侧壁滑动连接;
两个夹持部,相对设置于所述床板的上侧,且分别与所述第一移动板和所述第二移动板连接;
两个双头螺柱,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二移动板下侧,所述双头螺柱的两侧均套装有调节块且与之螺接,其中一个所述调节块贯穿所述第二移动板的侧壁且与所述第一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板的侧壁开设有供所述调节块移动的凹槽,另一个所述调节块与所述第二移动板固定连接;
驱动组件,其输出端与所述双头螺柱固定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双头螺柱的转动。
优选的,上述的中医针灸护理架中,所述缓冲部件包括若干伸缩杆,所述夹持部包括若干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为自由活动伸缩,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移动板或所述第二移动板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置于所述床板的上侧,所述伸缩杆的外侧壁套装有弹簧,所述伸缩杆用于对弹簧的导向。
优选的,上述的中医针灸护理架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部,所述驱动部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传动部,所述驱动部还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为H型设置,所述床板与所述支架相对的两个内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传动部分别与两个所述双头螺柱连接,所述双头螺柱的两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
优选的,上述的中医针灸护理架中,所述传动部包括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套装在所述双头螺柱的中间部位,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有第二锥齿轮,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一移动板的移动方向垂直,所述转轴与所述驱动部连接。
优选的,上述的中医针灸护理架中,所述驱动部包括蜗轮,所述蜗轮套装在所述转轴的侧壁,所述蜗轮啮合有蜗杆,所述蜗杆两端均转动连接有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蜗杆任一端贯穿所述凸块固定连接有转动件。
优选的,上述的中医针灸护理架中,所述支架竖直方向的内侧壁分别开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移动板的一侧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所述第二移动板的一侧在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
优选的,上述的中医针灸护理架中,所述床板一侧设有第一定位件,另一侧设有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用于对患者脖颈的定位,所述第二定位件用于患者腿部的定位。
优选的,上述的中医针灸护理架中,所述第一定位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床板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连接部之间固定连接弹性带。
优选的,上述的中医针灸护理架中,所述第二定位件为绑带,所述绑带为弹性材料。
优选的,上述的中医针灸护理架中,两个所述夹持板相互靠近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防护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中医针灸护理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驱动组件可通是带动两个双头螺柱转动,进而通过双头螺柱与两个调节块的螺纹结构可推动第一移动件和第二移动件进行同步反向移动,进而第一移动板与第二移动板在移动过程中可带动两个夹持部与之同步移动,进而通过两个夹持部之间间距的大小调节可对患者的体位进行限制,可有效的缩小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可活动范围,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姿态更加稳定,方便医生的操作,保证针法治疗正常进展;同时通过两个夹持部间距的活动调节可使得装置使用于不同体型的患者,提高装置的适用性;
2、通过伸缩杆、弹簧以及夹持板形成的夹持部,在对患者的身体进行夹持的过程中,通过弹簧的复位性能可使得对患者的夹持更加紧密,同时通过弹簧的弹性缓冲作用,避免了夹持部对患者的直接刚性夹持,避免对患者的夹持过盈,造成患者身体的疼痛;进一步可对两个夹持板之间的间距扩大调节范围,适应更多不同体型的患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床板;2、支架;3、第一移动板;4、第二移动板;5、夹持部;51、伸缩杆;52、夹持板;53、弹簧;6、双头螺柱;7、调节块;8、凹槽;9、驱动组件;91、驱动部;911、蜗轮;912、蜗杆;913、凸块;914、转动件;92、传动部;921、第一锥齿轮;922、第二锥齿轮;923、转轴;10、第一滑槽;11、第二滑槽;12、第一定位件;121、连接部;122、接弹性带;13、第二定位件;14、防护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见图1至图3所示,为了实现在针法治疗过程中,尤其是对患者背部穴位进行刺入时,对患者进行体位的限位固定,防止患者因恐慌造成身体的移动,保证医生的操作正常进展,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中医针灸护理架,包括床板1和支架2,支架2为H型设置,床板1处于支架2的横板上侧,床板1长度方向的两侧与支架2相对的两内侧壁固定连接,床板1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移动板3和第二移动板4,第一移动板3与床板1的底侧壁滑动连接,第二移动板4与第一移动板3的底侧壁滑动连接,床板1的上侧相对设置有两个夹持部5,两个夹持板52分别与第一移动板3和第二移动板4连接,床板1底部设有两个轴线相互平行的双头螺柱6,双头螺柱6的两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与支架固定连接,双头螺柱6的两侧均套装有调节块7且与之螺接,其中一个调节块7贯穿第二移动板4的侧壁且与第一移动板3固定连接,第一移动板3的侧壁开设有供调节块7移动的凹槽8,另一个调节块7与第二移动板4固定连接,双头螺柱6通过驱动组件9实现转动,从而实现第一移动板3与第二移动板4的同步相向移动,两个夹持板52相互靠近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防护垫14。
参见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夹持部5包括若干伸缩杆51,伸缩杆51为自由活动伸缩,伸缩杆51的一端与第一移动板3或第二移动板4固定连接,较优为伸缩杆51应等间距分布于夹持板52与第一移动板3或第二移动板4之间,进而伸缩杆5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持板52,夹持板52置于床板1的上侧,夹持板52与床板1的连接方式可为间隙配合,也可以采用滑动连接的方式,伸缩杆51的外侧壁套装有弹簧53,伸缩杆51用于对弹簧53的导向。
参见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驱动组件9包括驱动部91,驱动部91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传动部92。其中,传动部92包括第一锥齿轮921,第一锥齿轮921套装在双头螺柱6的中间部位,第一锥齿轮921啮合有第二锥齿轮922,两个第二锥齿轮922通过转轴923固定连接,转轴923的轴线与第一移动板3的移动方向垂直,且两个第二锥齿轮922套装在转轴923的两端;其中,驱动部91包括蜗轮911,蜗轮911套装在转轴923的侧壁,蜗轮911啮合有蜗杆912,蜗杆912两端均转动连接有凸块913,凸块913与支架2固定连接,蜗杆912任一端贯穿凸块913固定连接有转动件914。
参见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支架2竖直方向且相对的两个内侧壁分别开设有第一滑槽10和第二滑槽11,第一移动板3的一侧在第一滑槽10内滑动,第二移动板4的一侧在第二滑槽11内滑动,从而进一步保证第一移动板3与第二移动板4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参见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床板1一侧设有第一定位件12,另一侧设有第二定位件13,第一定位件12用于对患者脖颈的定位,第二定位件13用于患者腿部的定位。其中第一定位件12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连接部121,连接部121与床板1转动连接,两个连接部121之间固定连接弹性带122。第二定位件13为绑带,绑带为弹性材料。
在使用时,首先是患者趴在床板1的上侧,调整治疗姿态,进而通过转动弹性带至患者脖颈处,对患者的脖颈进行限位,通过绑带对患者的双腿进行固定,进而通过转动件914驱动蜗杆912,使得蜗杆912啮合蜗轮911运动,实现转轴923的转动,进而转轴923带动两端的第二锥齿轮922转动,通过第二锥齿轮922与第一锥齿轮921的啮合实现两个双头螺柱6的同步转动,进而通过双头螺柱6两端的螺纹与两个调节块7的螺纹结构,使得两个调节块7分别带动第一移动板3和第二移动板4运动,且第一移动板3与第二移动板4相向运动,进而第一移动板3和第二移动板4带动通过伸缩杆51和弹簧53的配合带动两个夹持板52同步相向移动,从而对患者进行夹持,直至对患者的夹持稳定,停止转动件914的转动,此时患者处于不可活动的治疗状态,方便医生进行针法治疗,使得针法治疗进展正常;治疗结束后反向操作转动件914即可对患者的夹持释放,操作方便快捷。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中医针灸护理架,包括床板(1),其特征在于:
第一移动板(3),与所述床板(1)的底侧壁滑动连接;
第二移动板(4),与所述第一移动板(3)的底侧壁滑动连接;
两个夹持部(5),相对设置于所述床板(1)的上侧,且分别与所述第一移动板(3)和所述第二移动板(4)连接;
两个双头螺柱(6),相互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二移动板(4)下侧,所述双头螺柱(6)的两侧均套装有调节块(7)且与之螺接,其中一个所述调节块(7)贯穿所述第二移动板(4)的侧壁且与所述第一移动板(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板(3)的侧壁开设有供所述调节块(7)移动的凹槽(8),另一个所述调节块(7)与所述第二移动板(4)固定连接;
驱动组件(9),其输出端与所述双头螺柱(6)固定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双头螺柱(6)的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护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5)包括若干伸缩杆(51),所述伸缩杆(51)为自由活动伸缩,所述伸缩杆(5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移动板(3)或所述第二移动板(4)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持板(52),所述夹持板(52)置于所述床板(1)的上侧,所述伸缩杆(51)的外侧壁套装有弹簧(53),所述伸缩杆(51)用于对弹簧(53)的导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护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9)包括驱动部(91),所述驱动部(91)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传动部(92),所述驱动部(91)还连接有支架(2),所述支架(2)为H型设置,所述床板(1)与所述支架(2)相对的两个内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传动部(92)分别与两个所述双头螺柱(6)连接,所述双头螺柱(6)的两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护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92)包括第一锥齿轮(921),所述第一锥齿轮(921)套装在所述双头螺柱(6)的中间部位,所述第一锥齿轮(921)啮合有第二锥齿轮(922),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922)通过转轴(923)固定连接,所述转轴(923)的轴线与所述第一移动板(3)的移动方向垂直,所述转轴(923)与所述驱动部(9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护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91)包括蜗轮(911),所述蜗轮(911)套装在所述转轴(923)的侧壁,所述蜗轮(911)啮合有蜗杆(912),所述蜗杆(912)两端均转动连接有凸块(913),所述凸块(913)与所述支架(2)固定连接,所述蜗杆(912)任一端贯穿所述凸块(913)固定连接有转动件(914)。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护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竖直方向的内侧壁分别开设有第一滑槽(10)和第二滑槽(11),所述第一移动板(3)的一侧在所述第一滑槽(10)内滑动,所述第二移动板(4)的一侧在所述第二滑槽(11)内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护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1)一侧设有第一定位件(12),另一侧设有第二定位件(13),所述第一定位件(12)用于对患者脖颈的定位,所述第二定位件(13)用于患者腿部的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护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12)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连接部(121),所述连接部(121)与所述床板(1)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连接部(121)之间固定连接弹性带(122)。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护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件(13)为绑带,所述绑带为弹性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护理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夹持板(52)相互靠近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防护垫(14)。
CN202221776749.1U 2022-07-12 2022-07-12 一种中医针灸护理架 Active CN2183055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76749.1U CN218305527U (zh) 2022-07-12 2022-07-12 一种中医针灸护理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76749.1U CN218305527U (zh) 2022-07-12 2022-07-12 一种中医针灸护理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05527U true CN218305527U (zh) 2023-01-17

Family

ID=84869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76749.1U Active CN218305527U (zh) 2022-07-12 2022-07-12 一种中医针灸护理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055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722014U (zh) 一种改进的肢体托架
CN218305527U (zh) 一种中医针灸护理架
CN115737997B (zh) 一种血液科输液护理装置
CN219661920U (zh) 一种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穿刺固定装置
CN210990790U (zh) 一种儿科急诊用肢体固定装置
CN208435967U (zh) 一种烧伤科用的被子架
CN207306831U (zh) 一种心内科用术后护理夹具
CN113018049B (zh) 一种用于重症患者下肢抬高护理装置
CN215132517U (zh) 具有床单更换功能的艾灸床
CN211884175U (zh) 一种骨科医生用辅助牵引装置
CN111888252A (zh) 一种中医内科用艾灸治疗装置
CN114099242A (zh) 一种中医骨伤科临床用康复装置
CN217162620U (zh) 艾灸盒固定装置
CN110975158B (zh) 用于暴露颈部放疗野的下颌肩颈定位装置
CN219000775U (zh) 一种腰椎牵引器
CN214208804U (zh) 一种中医儿科推拿装置
KR20090074111A (ko) 안마장치
CN214049990U (zh) 一种用于肿瘤放化疗治疗中药物外渗的处理装置
CN221555655U (zh) 一种介入科护理患者用肢体限位垫枕
CN208339650U (zh) 医用腿部约束装置
CN213788708U (zh) 一种天河水推拿装置
CN220608810U (zh) 一种输液腕部止血固定装置
CN212575040U (zh) 一种骨科护理用牵引装置
CN221555616U (zh) 便携式动脉采血支架
CN215425803U (zh) 一种中医针灸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