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05515U - 一种灸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灸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05515U
CN218305515U CN202123454437.7U CN202123454437U CN218305515U CN 218305515 U CN218305515 U CN 218305515U CN 202123454437 U CN202123454437 U CN 202123454437U CN 218305515 U CN218305515 U CN 2183055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moxibustion
housing
axis
barr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45443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泽德
张世凡
孙金川
布贺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Daai Health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Daai Health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Daai Health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Daai Health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45443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055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055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055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主要是涉及一种灸器,包括壳体以及吸油棉,壳体具有一容纳灸料的容置腔,吸油棉设置在容置腔内,并吸纳灸料燃烧所产生的油液,以避免油液滴落到用户身上,有利于改善用户的体验好感度。

Description

一种灸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保健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灸器。
背景技术
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它一般是通过灸料燃烧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者特定部位,以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愈发增大,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自身健康,艾灸及其相关产品也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喜爱和信赖。然而,现有技术存在灸料燃烧产生的油液滴落到用户身上等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灸器,灸器包括壳体以及吸油棉,壳体具有一容纳灸料的容置腔,吸油棉设置在容置腔内,并吸纳灸料燃烧所产生的油液。
其中,吸油棉可拆卸地固定在壳体的内壁上。
其中,壳体还具有一与容置腔连通的出入通道,灸器还包括放置灸料的载体,吸油棉与载体可拆卸连接,载体绕第一轴线相对于壳体转动,并带着吸油棉经由出入通道转出或者转入容置腔。
其中,载体包括筒状侧壁和与筒状侧壁的一端连接的端壁,筒状侧壁远离端壁的一端敞口,吸油棉与筒状侧壁连接。
其中,灸器还包括与壳体连接的限位结构,载体在载体的转动方向上经由出入通道转出或者转入容置腔,限位结构在第一使用状态与第二使用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的过程中因自重相对于壳体运动;当灸器处于第一使用状态时,载体位于容置腔内,限位结构在转动方向上止挡载体,以阻止载体经由出入通道转出容置腔;当灸器处于第二使用状态时,限位结构在转动方向上避让载体,以允许载体经由出入通道转出或者转入出容置腔。
其中,灸器还包括设置在容置腔内的安装座以及与安装座连接的驱动结构,载体与安装座连接,并绕第一轴线相对于安装座连接,驱动结构驱动安装座和载体相对于壳体沿平行于第一轴线的第二轴线移动且同步绕第二转轴转动。
其中,安装座的导热系数小于载体的导热系数。
其中,壳体设有一与容置腔连通的外窗口,安装座包括筒体,筒体设有一与容置腔连通的内窗口,内窗口与外窗口重合时形成出入通道,载体在第一使用状态下位于筒体内,限位结构在第一使用状态下伸入内窗口并在第二使用状态下退出内窗口。
其中,安装座还包括与筒体的一端连接的端板,驱动结构与端板背离筒体的一侧连接,内窗口沿第一轴线至少贯穿筒体靠近端板的一端,限位结构穿设在端板上。
其中,驱动结构包括外筒体、内筒体和滑块,外筒体与壳体连接,外筒体设有沿轴线延伸且同步绕轴线延伸的螺旋轨道,内筒体伸入外筒体,内筒体设有沿轴线延伸的线性轨道,滑块与安装座连接,并包括主体部和与主体部连接的导向部,主体部伸入内筒体,导向部穿过线性轨道并伸入螺旋轨道。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通过灸器装填灸料,既可以避免灸料的末端部分烫伤用户,也有利于灸料全部燃烧,进而增加灸料的利用率。进一步地,本申请提供的灸器通过设置壳体内的吸油棉吸收灸料燃烧所产生的油液,以避免油液滴落到用户身上,有利于改善用户的体验好感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灸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灸器处于另一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限位结构各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限位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灸器一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载体和安装座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中驱动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对本申请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他实施例相结合。
结合图1至图7,本申请提供的灸器10可以包括壳体11,壳体11具有一容纳灸料的容置腔111,也即灸料装填在壳体11内。如此,通过灸器10装填灸料,既可以避免灸料的末端部分烫伤用户,也有利于灸料全部燃烧,进而增加灸料的利用率。当然,为了便于灸料燃烧产生的高温例如以热辐射的方式作用于用户的穴位,壳体11沿其轴线所在方向的一端可以设置成镂空结构,或者可以设置有网板17。
进一步地,灸器10还可以包括设置在容置腔111内的吸油棉18,吸油棉18吸纳灸料燃烧所产生的油液,以避免油液经由上述镂空结构或者网板17上的孔洞滴落到用户身上,有利于改善用户的体验好感度。
可选地,由于吸油棉18对油液具有一定的饱和度,使之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可能需要更换。为此,吸油棉18可以设置成可拆卸地固定在壳体11的内壁上,例如壳体11的内壁上设有安装槽,吸油棉18放置在前述安装槽内。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吸油棉18也可以设置成与后文中提及的载体12可拆卸连接,以便于载体12带着吸油棉18一起转出或者转入容置腔111,同样可以方便用户更换。其中,吸油棉18可以呈环状,例如套设在载体12上,以便于用户装设;吸油棉18展开之后还可以呈网格状,以便于载体12上放置的灸料充分燃烧。
与上述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及图2,灸器10可以包括设置在壳体11内并放置灸料的载体12,壳体11具有一与容置腔111连通的出入通道112,载体12绕一轴线(例如图1中点划线131所示)相对于壳体11转动,并在载体12的转动方向上经由出入通道112转出或者转入容置腔111,以便于用户更换灸料。简而言之,载体12可以从灸器10的侧向进出壳体11。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述的灸料的主要组分可以为艾草,当然也可以根据具体使用需求在艾草中渗入其他诸如肉桂、干姜、丁香、木香等。进一步地,灸料可以制成艾条、艾柱和艾饼等形态。其中,本申请以灸料制成艾饼为例进行示例性的说明。
作为示例性地,壳体11可以设置成柱状,以便于用户握持。其中,为了便于灸料在容置腔111内充分燃烧,壳体11上还可以设置有多个连通容置腔111和灸器10外部的通气孔113。进一步地,为了便于灸料燃烧产生的高温例如以热辐射的方式作用于用户的穴位,壳体11沿轴线131所在方向的一端还可以设置成镂空结构,以允许容置腔111与灸器10外部的连通。
作为示例性地,载体12可以包括筒状侧壁121和与筒状侧壁121连接的端壁122。其中,筒状侧壁121和端壁122中的至少一者设置成多孔结构,以便于载体12上的灸料充分燃烧。进一步地,筒状侧壁121背离端壁122的一端可以设置呈敞口,既便于用户取放灸料,也便于灸料燃烧产生的热量向用户辐射。其中,筒状侧壁121与端壁122之间的夹角可以设置成大于或者等于90°且小于180°,也即筒状侧壁121靠近敞口端的径向尺寸可以大于或者等于筒状侧壁121靠近端壁122的径向尺寸,以便于用户取放灸料。进一步地,载体12还可以包括位于筒状侧壁121内且与端壁122连接的立柱123,立柱123上可以设有螺纹和/或倒刺。其中,立柱123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此时,用户在向载体12上装填灸料时,可以将灸料(例如艾饼)插在立柱123上,以避免灸料在艾灸过程中从载体12上脱落。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载体12也可以包括端壁122和与端壁122连接的立柱123,而不包括筒状侧壁121,只要灸料不脱落即可。
进一步地,由于吸油棉18对油液具有一定的饱和度,使之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可能需要更换。为此,吸油棉18可以与载体12可拆卸连接,例如吸油棉18与筒状侧壁121和/或端壁122连接,以便于载体12带着吸油棉18一起经由出入通道112转出或者转入容置腔111,进而方便用户更换吸油棉18。
基于上述的详细描述,载体12可以沿其转动方向转出或者转入容置腔111,也即侧向进入壳体11。然而,由于载体12和灸料具有一定的重量以及载体12和壳体11需要保持一定的自由度,可能会导致载体12和灸料在使用的过程中经由出入通道112掉出容置腔111。为此,灸器10还可以包括一与壳体11连接的限位结构14,限位结构14用于限制载体12进入出入通道112内,以避免载体12和灸料从壳体11内掉出。当然,为了便于装填灸料,限位结构14还可以避让载体12,以允许载体12经由出入通道112转出或者转入容置腔111。简而言之,在灸器10处于第一使用状态(例如图1所示的状态)时,载体12位于容置腔111内,限位结构14在载体12的转动方向上止挡载体12,以阻止载体12经由出入通道112转出容置腔111;而当灸器10处于第二使用状态(例如图2所示的状态)时,限位结构14在载体12的转动方向上避让载体12,以允许载体12经由出入通道112转出或转入容置腔111。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至图3,限位结构14设置成在第一使用状态与第二使用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的过程中因自重相对于壳体11运动,例如限位结构14的延伸方向平行于轴线131,以止挡或者避让载体12;而无需用户额外地操作,简单可靠。具体而言,灸器10处于第一使用状态时,结合图1,灸器10朝下,限位结构14因自重在载体12的转动方向上的正投影与出入通道112至少部分重合,例如沿轴线131所在方向伸入出入通道112,以便于在载体12的转动方向上止挡载体12,进而避免载体12及其上的灸料从容置腔111掉出;而灸器10处于第二使用状态时,结合图2,灸器10朝上,限位结构14因重力退出出入通道112,例如在轴线131所在方向上与壳体11靠近出入通道112的壁面持平,以便于在载体12的转动方向上避让载体12,以允许载体12经由出入通道112转出或转入容置腔111,进而方便用户更换灸料。
作为示例性地,结合图3,限位结构14可以包括连接部141和连接在连接部141至少一端的限位部142,限位部142用于避免限位结构14与壳体11分离。例如:壳体11上设有安装限位结构14的安装孔,前述安装孔的中心线可以简单地视作本申请所述的轴线131。此时,连接部141的径向尺寸可以小于前述安装孔的径向尺寸,以便于限位结构14因自重相对于壳体11移动;而限位部142的径向尺寸大于前述安装孔的径向,以避免限位部142穿过前述安装孔,进而避免限位结构14与壳体11分离。结合图3中(a),连接部141和限位部142可以为一体结构件,例如销钉;也可以分别为螺杆和螺母,两者啮合。此时,在第二使用状态下,限位结构14因自重相对于壳体11运动,进而止挡载体12;并通过限位部142避免自身与安装座15分离。进一步地,在第一使用状态下,限位结构14因自重相对于壳体11运动,进而避让载体12。此时,结合图3中(b),限位结构14可以被连接部141上设置的另一限位部142止挡限位,以避免自身与安装座15分离。需要说明的是:结合图3中(b),连接部141可以为螺杆,其两端可以分别啮合有诸如螺母的限位部142;当然,连接部141与其一端的限位部142也可以设置成诸如销钉的一体结构件,另一端的限位部142可以为与销钉啮合的螺母或者接插于销钉的插销。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限位结构14也可以被灸器10内的其他结构(结合图5,例如壳体11或者驱动结构16的外筒体161和/或内筒体162)止挡限位,同样可以避免自身与安装座15分离。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2及图4,限位结构14可以包括弹性件143和支撑在弹性件143上的限位件144。其中,灸器10处于第一使用状态时,结合图1,载体12位于容置腔111内,限位件144在弹性件143的作用下伸入出入通道112,以在载体12的转动方向上止挡载体12,进而阻止载体12经由出入通道112转出容置腔111,也即避免载体12从容置腔111掉出;而灸器10处于第二使用状态上时,结合图2,限位件144在外力的作用下退出出入通道112并压持弹性件143,以在载体12的转动方向上避让载体12,以允许载体12经由出入通道112转出或转入容置腔111,进而方便用户更换灸料。
作为示例性地,结合图4,限位件144可以包括连接部141和连接在连接部141至少一端的限位部142,限位部142用于避免限位结构14与壳体11分离。此时,弹性件143可以设置在限位部142一端,也即限位结构14通过限位部142支撑在弹性件上。例如:壳体11上设有安装限位结构14的安装孔,前述安装孔的中心线可以简单地视作本申请所述的轴线131。此时,连接部141的径向尺寸可以小于前述安装孔的径向尺寸,以便于限位结构14因自重相对于壳体11移动;而限位部142的径向尺寸大于前述安装孔的径向,以避免限位部142穿过前述安装孔,进而避免限位结构14与壳体11分离。简而言之,限位结构14可以设置成一头粗中间细的结构。例如:连接部141为螺杆,限位部142为啮合在螺杆一端的螺母,弹性件143为弹簧,螺母支撑在弹簧上。
进一步地,灸器10在长时间使用之后,限位件144可能会随之升温至较高温度,用户徒手对限位件144施加外力时可能会被烫伤。为此,限位结构14还可以包括位于限位件144背离弹性件143一端的操作件145,例如操作件145设置成片状,用户可以通过操作件145对限位件144施加外力,以避免不必要的烫伤。其中,操作件145在第二使用状态下压持限位件144和弹性件143,以维持限位件144退出出入通道112,并在第一使用状态下释放限位件144和弹性件143,以允许限位件144伸入出入通道112。
结合图5,灸器10还可以包括设置在容置腔111内的安装座15以及与安装座15连接的驱动结构16,驱动结构16设置成驱动安装座15相对于壳体11沿轴线(例如图7中点划线132,其平行于轴线131)移动且同步绕轴线132转动。其中,载体12与安装座15连接,以在驱动结构16的驱动下随安装座15一起相对于壳体11运动。如此,灸器10在使用的过程中,随着灸料燃烧殆尽,可以通过驱动结构16调节载体12及其上灸料在壳体11内的相对位置,以便于灸器10为用户提供合理的艾灸温度,进而避免过热或者欠热。进一步地,安装座15的导热系数可以小于载体12的导热系数,以减少灸料燃烧产生的热量向驱动结构16传递,避免灸器10烫伤用户。其中,安装座15可以由陶瓷制成,载体12可以由不锈钢制成。
作为示例性地,结合图5,壳体11可以设有一与容置腔111连通的外窗口114,外窗口114可以作为出入通道112的一部分。相应地,安装座15可以包括筒体151,筒体151可以设有一与容置腔111连通的内窗口152,内窗口152也可以作为出入通道112的另一部分。如此,当驱动结构16驱动安装座15运动至内窗口152与外窗口114重合时,内窗口152与外窗口114配合形成出入通道112,以允许载体12经由出入通道112出入容置腔111,进而便于更换灸料。此时,限位结构14可以与安装座15连接,例如安装座15上设有用于安装限位结构14的安装孔。基于此,载体12在第一使用状态下位于筒体151内,以便于跟随安装座15运动。其中,限位结构14可以在第一使用状态下伸入内窗口152,以便于止挡载体12,并保持载体12相对于安装座15的对中,进而保持载体12相对于壳体11的对中,也即载体12的中心线尽量不偏离轴线132。如此,载体12不会因偏离灸器10的中心线过多而使得灸器10周向上局部过热,以便于用户握持灸器10。当然,限位结构14还可以在第二使用状态下退出内窗口152,以便于避让载体12。
结合图6及图5,安装座15还可以包括与筒体151的一端连接的端板153,驱动结构16可以与端板153背离筒体151的一侧连接。此时,内窗口152可以沿轴线131所在方向至少贯穿筒体151靠近端板153的一端,以便于限位结构14伸入内窗口152。相应地,限位结构14(或者限位件144)可以穿设在端板153上。例如:连接部141穿设在端板153开设的安装孔内,限位部142可以分别位于端板153的相背两侧,或者弹性件143和一限位部142配合并位于端板153背离内窗口152的一侧,以避免限位结构14与端板153分离。
进一步地,灸器10还可以包括与载体12连接的挂耳124和穿设在挂耳124上的转轴155,例如挂耳124与筒状侧壁121连接,并可以为一体结构。相应地,安装座15还可以包括与筒体151的一端连接的压块154。此时,挂耳124可以支撑在压块154与筒体151之间,转轴155的两端可以分别与筒体151和压块154连接,以允许载体12相对于安装座15转动。其中,压块154可以设置在筒体151的安装槽内;和/或,压块154可以设置在端板153的安装槽内,以减小安装座15在轴线131所在方向上的尺寸。进一步地,挂耳124沿轴线131所在方向与端壁122间隔设置,以调节载体12在安装座15内的相对位置,例如远离端板153,以便于灸料燃烧产生的高温更多地作用于用户的皮肤。当然,端板153背离驱动结构16的一侧也可以设置有凹陷区,以在端板153与载体12之间形成一个空气隔热带,并减小两者之间的接触面积,避免载体12中灸料燃烧产生的高温过多地辐射/传导至驱动结构16。
结合图7及图5,驱动结构16可以包括外筒体161、内筒体162和滑块163,外筒体161可以与壳体11连接,内筒体162可以伸入外筒体161,滑块163可以伸入内筒体162内,并与安装座15连接,进而与载体12连接。其中,外筒体161可以设有沿轴线132延伸且同步绕轴线132延伸的螺旋轨道1611,内筒体162可以设有沿轴线132延伸的线性轨道1621,滑块163可以包括主体部1631和与主体部连接1631的导向部1632。此时,主体部1631可以伸入内筒体162,导向部1632可以穿过线性轨道1621并伸入螺旋轨道1611;端板153可以与主体部1631连接。如此,以在用户旋转内筒体162的过程中,导向部1632在螺旋轨道1611和线性轨道1621的导向配合下线性运动,以允许滑块163沿轴线所在方向运动。
进一步地,驱动结构16还可以包括与内筒体162连接的操作部164,操作部164的径向尺寸大于内筒体162的径向尺寸,以便于用于通过操作部164向驱动结构16施加扭力。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结构16也可以包括一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与内筒体162连接,以代替用户施加扭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灸器包括壳体以及吸油棉,所述壳体具有一容纳灸料的容置腔,所述吸油棉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并吸纳所述灸料燃烧所产生的油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棉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具有一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出入通道,所述灸器还包括放置灸料的载体,所述吸油棉与所述载体可拆卸连接,所述载体绕第一轴线相对于所述壳体转动,并带着所述吸油棉经由所述出入通道转出或者转入所述容置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包括筒状侧壁和与所述筒状侧壁的一端连接的端壁,所述筒状侧壁远离所述端壁的一端敞口,所述吸油棉与所述筒状侧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灸器还包括与所述壳体连接的限位结构,所述载体在所述载体的转动方向上经由所述出入通道转出或者转入所述容置腔,所述限位结构在第一使用状态与第二使用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的过程中因自重相对于所述壳体运动;
其中,当所述灸器处于第一使用状态时,所述载体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限位结构在所述转动方向上止挡所述载体,以阻止所述载体经由所述出入通道转出所述容置腔;当所述灸器处于第二使用状态时,所述限位结构在所述转动方向上避让所述载体,以允许所述载体经由所述出入通道转出或者转入出所述容置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灸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的安装座以及与所述安装座连接的驱动结构,所述载体与所述安装座连接,并绕所述第一轴线相对于所述安装座连接,所述驱动结构驱动所述安装座和所述载体相对于所述壳体沿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的第二轴线移动且同步绕所述第二轴线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的导热系数小于所述载体的导热系数。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一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外窗口,所述安装座包括筒体,所述筒体设有一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内窗口,所述内窗口与所述外窗口重合时形成所述出入通道,所述载体在所述第一使用状态下位于所述筒体内,所述限位结构在所述第一使用状态下伸入所述内窗口并在所述第二使用状态下退出所述内窗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还包括与所述筒体的一端连接的端板,所述驱动结构与所述端板背离所述筒体的一侧连接,所述内窗口沿所述第一轴线至少贯穿所述筒体靠近所述端板的一端,所述限位结构穿设在所述端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外筒体、内筒体和滑块,所述外筒体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外筒体设有沿所述轴线延伸且同步绕所述轴线延伸的螺旋轨道,所述内筒体伸入所述外筒体,所述内筒体设有沿所述轴线延伸的线性轨道,所述滑块与所述安装座连接,并包括主体部和与所述主体部连接的导向部,所述主体部伸入所述内筒体,所述导向部穿过所述线性轨道并伸入所述螺旋轨道。
CN202123454437.7U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灸器 Active CN2183055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54437.7U CN218305515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灸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54437.7U CN218305515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灸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05515U true CN218305515U (zh) 2023-01-17

Family

ID=84830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454437.7U Active CN218305515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灸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055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305515U (zh) 一种灸器
GB2417689A (en) A heating herbal apparatus
CN104042440A (zh) 一种便携式艾灸仪
CN217339366U (zh) 一种灸器
CN217339364U (zh) 一种灸器
CN217339365U (zh) 一种灸器
CN217339363U (zh) 一种灸器
CN218075412U (zh) 一种热熨包
CN109512667A (zh) 一种深度可控型皮肤火针
CN201969002U (zh) 微烟自贴式艾柱
CN210750251U (zh) 一种灸疗器具
CN114344148A (zh) 一种中医内科用艾灸治疗装置
CN209770880U (zh) 电温针灸器和电温针灸仪
CN214910490U (zh) 一种可调节艾灸头与皮肤距离的艾灸盒
CN214968972U (zh) 一种便携式简易艾灸筒
CN218943868U (zh) 一种手持式艾灸筒
CN217391001U (zh) 一种中医护理用药物热敷装置
CN220237311U (zh) 一种艾灸刮痧板
CN205796258U (zh) 远红外蕲艾灸贴
CN213251211U (zh) 一种艾灸盒
CN219148441U (zh) 一款便携式中药熏蒸设备
CN211835356U (zh) 一种风湿病人防护治疗器
CN215082136U (zh) 一种复合功效安全型艾灸器
CN213589051U (zh) 一种可调节温度的艾灸器结构
CN213533946U (zh) 可压式可量化的雷火灸制作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