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39363U - 一种灸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灸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39363U
CN217339363U CN202123454429.2U CN202123454429U CN217339363U CN 217339363 U CN217339363 U CN 217339363U CN 202123454429 U CN202123454429 U CN 202123454429U CN 217339363 U CN217339363 U CN 2173393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moxibustion
moxibustion device
axis
end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45442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泽德
张世凡
孙金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Daai Health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Daai Health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Daai Health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Daai Health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45442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393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393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393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主要是涉及一种灸器,包括壳体、放置灸料的载体以及端盖和驱动结构,壳体具有一容纳载体的容置腔,端盖与壳体的一端可拆卸连接,驱动结构与壳体的另一端连接,并驱动载体相对于壳体沿一轴线移动且同步绕轴线转动,以使得载体靠近或者远离端盖。本申请中灸料从灸器的轴向端面进行装填,结构简单,装填方便;而且通过驱动结构驱动载体及其上的灸料靠近或者远离端盖,以避免灸料燃烧所产生的高温作用于用户时出现过热或者欠热等不良现象,有利于改善艾灸效果。不仅如此,当灸器需要清洗时,用户打开端盖即可暴露载体及其所在的容置腔,也可以进一步通过驱动结构转出载体,这样极大地降低了清洗难度。

Description

一种灸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保健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灸器。
背景技术
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它一般是通过灸料燃烧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者特定部位,以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愈发增大,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自身健康,艾灸及其相关产品也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喜爱和信赖。然而,现有技术存在艾灸器具清洗不便等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灸器,灸器包括壳体、放置灸料的载体以及端盖和驱动结构,壳体具有一容纳载体的容置腔,端盖与壳体的一端可拆卸连接,驱动结构与壳体的另一端连接,并驱动载体相对于壳体沿一轴线移动且同步绕轴线转动,以使得载体靠近或者远离端盖。
其中,驱动结构包括外筒体、内筒体和滑块,外筒体与壳体连接,外筒体设有沿轴线延伸且同步绕轴线延伸的螺旋轨道,内筒体伸入外筒体,内筒体设有沿轴线延伸的线性轨道,滑块与载体连接,并包括主体部和与主体部连接的导向部,主体部伸入内筒体,导向部穿过线性轨道并伸入螺旋轨道。
其中,主体部呈筒状设置,导向部设置在主体部外,滑块还包括设置在主体部内的固定部,固定部与载体沿轴线间隔设置,载体与固定部通过一连接件连接,以将载体支撑在滑块上。
其中,连接件包括隔热部和设置在隔热部两端的连接部,隔热部支撑在载体与固定部之间,隔热部的一端通过一连接部与固定部连接,隔热部的另一端通过另一连接部与载体连接。
其中,隔热部由陶瓷制成。
其中,灸器还包括与端盖连接的网板,网板随端盖一起与壳体可拆卸连接,网板隔挡灸料燃烧所产生的颗粒。
其中,网板的目数介于20与50之间。
其中,载体包括筒状侧壁和与筒状侧壁的一端连接的端壁,筒状侧壁远离端壁的另一端敞口,并朝向端盖,筒状侧壁与端壁之间的夹角大于或者等于90°且小于180°。
其中,载体还包括位于筒状侧壁内且与端壁连接的立柱,立柱上设有螺纹和/或倒刺。
其中,壳体上设有多个连通容置腔与灸器外的通气孔。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通过灸器装填灸料,既可以避免灸料的末端部分烫伤用户,也有利于灸料全部燃烧,进而增加灸料的利用率。进一步地,灸料从灸器的轴向端面进行装填,结构简单,装填方便;而且通过驱动结构驱动载体及其上的灸料靠近或者远离端盖,以避免灸料燃烧所产生的高温作用于用户时出现过热或者欠热等不良现象,有利于改善艾灸效果。不仅如此,当灸器需要清洗时,用户打开端盖即可暴露载体及其所在的容置腔,也可以进一步通过驱动结构转出载体,这样极大地降低了清洗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灸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驱动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端盖一实施例沿轴线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对本申请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他实施例相结合。
结合图1,本申请提供的灸器10可以包括壳体11和设置在壳体11的容置腔内并用于放置灸料的载体12。如此,通过灸器10装填灸料,既可以避免灸料的末端部分烫伤用户,也有利于灸料全部燃烧,进而增加灸料的利用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述的灸料的主要组分可以为艾草,当然也可以根据具体使用需求在艾草中渗入其他诸如肉桂、干姜、丁香、木香等。进一步地,灸料可以制成艾条、艾柱和艾饼等形态。其中,本申请以灸料制成艾饼为例进行示例性的说明。
作为示例性地,壳体11可以设置成柱状,以便于用户握持。其中,壳体11可以划分为用于设置载体12的工作区段和用于供用户握持的握持区段,工作区段和握持区段之间还可以设置隔热结构,以避免工作区段产生的高温(例如不低于400℃)传导至握持区段。进一步地,为了便于灸料在壳体11内充分燃烧,壳体11上还可以设置有多个连通壳体11和灸器10外部的通气孔113,例如通气孔主要是设置在工作区段。当然,为了避免工作区段产生的高温传导至握持区段,握持区段也可以设置成镂空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灸器10处于第一使用状态(例如图1所示的状态)时,工作区段可以相较于握持区段更加远离待艾灸的用户的皮肤,也即灸器10朝上;而灸器处于第二使用状态(例如与图1所示的状态“上下颠倒”的状态)时,工作区段可以相较于握持区段更加靠近待艾灸的用户的皮肤,也即灸器10朝下。
作为示例性地,载体12可以包括筒状侧壁121和与筒状侧壁121连接的端壁122。其中,筒状侧壁121和端壁122中的至少一者设置成多孔结构,以便于载体12上的灸料充分燃烧。进一步地,筒状侧壁121背离端壁122的一端可以设置呈敞口,既便于用户取放灸料,也便于灸料燃烧产生的热量向用户辐射。其中,筒状侧壁121与端壁122之间的夹角可以设置成大于或者等于90°且小于180°,也即筒状侧壁121靠近敞口端的径向尺寸可以大于或者等于筒状侧壁121靠近端壁122的径向尺寸,以便于用户取放灸料。进一步地,载体12还可以包括位于筒状侧壁121内且与端壁122连接的立柱,立柱上可以设有螺纹和/或倒刺。其中,立柱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此时,用户在向载体12上装填灸料时,可以将灸料(例如艾饼)插在立柱上,以避免灸料在艾灸过程中从载体12上脱落。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载体12也可以包括端壁122和与端壁122连接的立柱,而不包括筒状侧壁121,只要灸料不脱落即可。
结合图1,灸器10还可以包括与壳体11的一端可拆卸连接的端盖19,例如端盖19与壳体11的工作区段可拆卸连接,以便于更换灸料。相应地,灸器10还可以包括与端盖19连接的网板17,网板17可以随端盖19一起与壳体11可拆卸连接。此时,网板17用于隔挡灸料燃烧所产生的火星、灰烬等颗粒。其中,网板17的目数介于20与50之间;优选地,网板17的目数为30。如此,网板17既可以隔挡灸料燃烧所产生的颗粒,又可以避免网板17隔挡灸料燃烧产生的高温例如以热辐射的方式作用于用户的穴位。进一步地,由于网板17位于燃烧的灸料与用户的皮肤之间,导致网板17在艾灸过程中的温度被加热至较高的温度,存在网板17烫伤用户的风险。为此,端盖19背离壳体11的一端还可以设置隔离块191,隔离块191用于在第一使用状态下阻止网板17与用户的皮肤接触。换言之,在艾灸过程中,隔离块191可以避免网板17烫伤用户。其中,隔离块191的高度太小,防烫伤效果可能较差;而隔离块191的高度太大,又容易弱化灸料燃烧产生的高温辐射至用户的皮肤。作为示例性地,隔离块191在轴线131所在方向上相对于筒状主体115的高度可以介于5mm与15mm之间,例如该高度为8mm。此时,隔离块191和网板17随端盖19一起与壳体11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灸器10还可以包括与壳体11背离端盖19的另一端连接的驱动结构16,驱动结构16设置成驱动载体12相对于壳体11沿轴线(例如图1中点划线131所示)移动且同步绕轴线132转动,以使得载体12靠近或者远离端盖19。如此,灸器10在使用的过程中,随着灸料燃烧殆尽,用户可以通过驱动结构16调节载体12及其上灸料在壳体11内的相对位置,以便于灸器10为用户提供合理的艾灸温度,进而避免过热或者欠热。当然,也可以便于用户更换载体12上的灸料。不仅如此,当灸器10需要清洗时,用户打开端盖19即可暴露载体12及其所在的壳体11,也可以进一步通过驱动结构16转出载体12,这样极大地降低了清洗难度。
需要说明的是:驱动结构16可以与壳体11的握持区段连接,以延长握持区段的尺寸,进而便于用户握持灸器10。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结构16也可以直接代替壳体11作为握持区段。与驱动结构16不同的是,载体12可以位于壳体11的工作区段。
作为示例性地,结合图2及图1,驱动结构16可以包括外筒体161、内筒体162和滑块163,外筒体161可以与壳体11连接,内筒体162可以伸入外筒体161,滑块163可以伸入内筒体162内,并与载体12(例如端壁122)连接。其中,外筒体161可以设有沿轴线132延伸且同步绕轴线132延伸的螺旋轨道1611,内筒体162可以设有沿轴线132延伸的线性轨道1621,滑块163可以包括主体部1631和与主体部连接1631的导向部1632。此时,主体部1631可以伸入内筒体162,导向部1632可以穿过线性轨道1621并伸入螺旋轨道1611。如此,以在用户旋转内筒体162的过程中,导向部1632在螺旋轨道1611和线性轨道1621的导向配合下线性运动,以允许滑块163沿轴线所在方向运动。
进一步地,驱动结构16还可以包括与内筒体162连接的操作部164,操作部164的径向尺寸大于内筒体162的径向尺寸,以便于用于通过操作部164向驱动结构16施加扭力。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结构16也可以包括一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与内筒体162连接,以代替用户施加扭力。
作为示例性地,主体部1631可以呈筒状设置,导向部1632可以设置在主体部1631外。相应地,滑块163还可以包括设置在主体部1631内的固定部1633,固定部1633与载体12(例如端壁122)沿轴线132间隔设置,载体12(例如端壁122)与固定部1633通过一连接件165(例如螺栓)连接,以将载体12支撑在滑块163上。如此,以在固定部1633与端壁122之间形成一个空气隔热带,并减小载体12与滑块163之间的接触面积,避免载体12中灸料燃烧产生的高温过多地辐射/传导至驱动结构16。
作为示例性地,连接件165可以包括隔热部1651和设置在隔热部1651两端的连接部1652,隔热部1651支撑在端壁122与固定部1633之间,隔热部1651的一端通过一连接部1652与固定部1633连接,隔热部1651的另一端通过另一连接部1652与载体12(例如端壁122)连接。其中,隔热部1651可以由隔热材料(例如陶瓷)制成,连接部1652可以为螺钉。如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灸料燃烧产生的高温往驱动结构16传递,进而便于用户握持灸器10。
进一步地,用户进行艾灸时,灸料燃烧可能会产生油液;并且,灸器10在第一使用状态下,诸如网板17等结构更靠近用户皮肤,可能导致油液经由网板17上的孔洞滴落到用户身上。为此,灸器10还可以包括设置在壳体11内的吸油棉18,吸油棉18用于吸纳灸料燃烧所产生的油液。其中,由于吸油棉18对油液具有一定的饱和度,使之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可能需要更换。为此,吸油棉18设置成可拆卸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3,吸油棉18可以设置在网板17背离挡墙118的一侧,以便于吸纳灸料燃烧所产生的油液。其中,吸油棉18可以可拆卸地固定在网板17或者端盖19的内壁上,以便于跟随端盖19的拆卸而更换。进一步地,吸油棉18可以呈环状设置,且吸油棉18在网板17上的正投影与载体12在网板17上的正投影部分重叠,以便于吸油棉18在第一使用状态下直接接收沿载体12滴落的油液。例如:筒状侧壁121在轴线132所在方向上的正投影与吸油棉18部分重叠,灸料燃烧所产生的油液在第一使用状态下会顺着筒状侧壁121和或者筒状主体115向下滴落,滴落在吸油棉18上随即被吸纳,极大地降低油液穿过网板17上的孔洞而滴落上用户身上的风险。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吸油棉18可以与载体12可拆卸连接,例如吸油棉18与筒状侧壁121和/或端壁122连接,以便于载体12带着吸油棉18一起经由出入通道112转出或者转入壳体11,进而方便用户更换吸油棉18。
在其他另一些实施例中,吸油棉18还可以可拆卸地固定在壳体11的内壁上。如此,端盖19与壳体11拆卸之后,吸油棉18也可以方便地更换。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灸器包括壳体、放置灸料的载体以及端盖和驱动结构,所述壳体具有一容纳所述载体的容置腔,所述端盖与所述壳体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驱动结构与所述壳体的另一端连接,并驱动所述载体相对于所述壳体沿一轴线移动且同步绕所述轴线转动,以使得所述载体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端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外筒体、内筒体和滑块,所述外筒体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外筒体设有沿所述轴线延伸且同步绕所述轴线延伸的螺旋轨道,所述内筒体伸入所述外筒体,所述内筒体设有沿所述轴线延伸的线性轨道,所述滑块与所述载体连接,并包括主体部和与所述主体部连接的导向部,所述主体部伸入所述内筒体,所述导向部穿过所述线性轨道并伸入所述螺旋轨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呈筒状设置,所述导向部设置在所述主体部外,所述滑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部内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载体沿所述轴线间隔设置,所述载体与所述固定部通过一连接件连接,以将所述载体支撑在所述滑块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隔热部和设置在所述隔热部两端的连接部,所述隔热部支撑在所述载体与所述固定部之间,所述隔热部的一端通过一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固定部连接,所述隔热部的另一端通过另一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载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部由陶瓷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灸器还包括与所述端盖连接的网板,所述网板随所述端盖一起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网板隔挡所述灸料燃烧所产生的颗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板的目数介于20与50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包括筒状侧壁和与所述筒状侧壁的一端连接的端壁,所述筒状侧壁远离所述端壁的另一端敞口,并朝向所述端盖,所述筒状侧壁与所述端壁之间的夹角大于或者等于90°且小于18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还包括位于所述筒状侧壁内且与所述端壁连接的立柱,所述立柱上设有螺纹和/或倒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多个连通所述容置腔与所述灸器外的通气孔。
CN202123454429.2U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灸器 Active CN2173393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54429.2U CN217339363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灸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54429.2U CN217339363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灸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39363U true CN217339363U (zh) 2022-09-02

Family

ID=83041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454429.2U Active CN217339363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灸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393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40544B1 (ko) 단열 쑥뜸기
US7465296B2 (en) Hot medical compress apparatus
CN203263802U (zh) 无烟艾灸器
CN217339363U (zh) 一种灸器
CN217339364U (zh) 一种灸器
CN218305515U (zh) 一种灸器
CN210750251U (zh) 一种灸疗器具
CN212282173U (zh) 一种中医治疗用艾熏结构
CN110812212A (zh) 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艾灸仪
CN213251211U (zh) 一种艾灸盒
CN111773078A (zh) 一种可调温、防烫型温针灸的固定装置
CN214596491U (zh) 用于雷火灸的艾灸装置
CN217339366U (zh) 一种灸器
CN220237311U (zh) 一种艾灸刮痧板
CN212118590U (zh) 一种便于贴合穴位的可视化控温艾灸装置
CN213157712U (zh) 一种具有拔火罐功能的艾灸罐
CN213589051U (zh) 一种可调节温度的艾灸器结构
CN211301125U (zh) 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艾灸仪
CN217339365U (zh) 一种灸器
CN215022305U (zh) 多功能艾灸装置
CN218045862U (zh) 一种温针灸器具
CN214968972U (zh) 一种便携式简易艾灸筒
CN211188240U (zh) 一种艾灸装置
CN211068015U (zh) 一种负压一体式陶土艾灸罐
CN213642102U (zh) 一种艾灸易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