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01061U - 电动泵 - Google Patents

电动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01061U
CN218301061U CN202221608766.4U CN202221608766U CN218301061U CN 218301061 U CN218301061 U CN 218301061U CN 202221608766 U CN202221608766 U CN 202221608766U CN 218301061 U CN218301061 U CN 2183010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coil guide
motor
circuit board
electric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0876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坂田智洋
片冈慈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Powertrain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Toso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Tosok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Tosok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010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010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ressor (AREA)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 Details And Applications Of Rotary Liquid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电动泵。该电动泵具有:马达,其具有转子部和定子部,该转子部能够以沿轴向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电路基板,其设置于马达的轴向一侧;泵机构,其在马达的轴向另一侧与转子部连结;壳体,其设置有收纳马达、泵机构以及电路基板的收纳空间;以及密封部件,其在马达与电路基板之间密封收纳空间并对收纳空间进行划分。定子部具有向轴向一侧延伸并与电路基板连接的线圈线。密封部件具有与马达对置的第1面和与电路基板对置的第2面。密封部件具有沿轴向贯通并沿着轴向引导线圈线的线圈引导部、设置于第1面或第2面的灌封区域以及填充于灌封区域的灌封材料,其中,线圈引导部在该灌封区域中开口。

Description

电动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泵。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结构:在DC马达的设置有定子和转子的马达区域填充有油,马达区域和配置有电路基板的电子部件区域由密封部件(壳体部件的壁)划分。在该结构中,定子的绕组与电路基板经由端子(引导板)而连接。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77141号公报
在上述那样的结构中,需要具有用于抑制油从马达侧向电路基板侧浸入的壁的密封部件、用于将绕组与电路基板连接的端子等。因此,存在妨碍部件数量的减少,而难以实现成本降低、小型化、组装性的提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鉴于上述情况,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电动泵,能够减少部件数量,实现成本降低、小型化、组装性的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第1方式提供一种电动泵,其特征在于,该电动泵具有:马达,其具有转子部和定子部,该转子部能够以沿轴向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电路基板,其设置于所述马达的轴向一侧;泵机构,其在所述马达的轴向另一侧与所述转子部连结;壳体,其设置有收纳所述马达、所述泵机构以及所述电路基板的收纳空间;以及密封部件,其在所述马达与所述电路基板之间密封所述收纳空间并对所述收纳空间进行划分,所述定子部具有向轴向一侧延伸并与所述电路基板连接的线圈线,所述密封部件具有:第1面和第2面,该第1面与所述马达对置,该第2面与所述电路基板对置;线圈引导部,其沿轴向贯通,沿着轴向引导所述线圈线;灌封区域,其设置于所述第1面或所述第2面,所述线圈引导部在该灌封区域中开口;以及灌封材料,其填充于所述灌封区域。
本实用新型的第2方式的电动泵的特征在于,在第1方式的电动泵中,所述线圈引导部是贯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第3方式的电动泵的特征在于,在第2方式的电动泵中,所述线圈引导部的孔径为所述线圈线的线径的1.5倍以下。
本实用新型的第4方式的电动泵的特征在于,在第1方式至第3方式的任意一个方式的电动泵中,所述密封部件具有三对所述线圈引导部和三个所述灌封区域,在一个所述灌封区域中开口出一对所述线圈引导部。
本实用新型的第5方式的电动泵的特征在于,在第1方式至第3方式的任意一个方式的电动泵中,所述壳体具有包围所述马达的筒状部,所述密封部件具有:插入部,其插入于所述筒状部;以及突条部,其设置于所述插入部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并沿着轴向延伸,所述突条部的前端面与所述筒状部的内周面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第6方式的电动泵的特征在于,在第5方式的电动泵中,在所述突条部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设置有锥形部,该锥形部的突出高度随着朝向轴向另一侧而变低。
本实用新型的第7方式的电动泵的特征在于,在第1方式至第3方式的任意一个方式的电动泵中,所述密封部件具有:周向肋,其设置于所述第1面,沿着周向延伸;以及径向肋,其设置于所述第1面,沿着径向延伸,所述周向肋和所述径向肋相互连结。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电动泵,能够减少部件数量,实现成本降低、小型化、组装性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动泵的纵剖视图。
图2是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动泵的将罩拆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从斜下方观察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动泵的线圈引导件的图。
图4是一个实施方式的线圈引导件的仰视图。
图5是一个实施方式的线圈引导件中的第2线圈引导部、第1线圈引导部以及灌封区域的剖视图。
图6是一个实施方式的线圈引导件的俯视图。
标号说明
10:泵;20:马达;21:转子部;26:定子部;29:线圈;29c:线圈线;30:泵机构;40:壳体;41c:贯通孔;44c:筒状部;50:电路基板;59:温度传感器;90:线圈引导件(密封部件);91:线圈引导件主体(密封部件主体);91a:下表面(第1面);91b:上表面(第2面);92:第1线圈引导部(线圈引导部);92h:贯通孔;94:灌封区域;95a:周向肋;96a:径向肋;97:插入筒部(插入部);98:突条部;98a:锥形部;98b:前端面;99:灌封材料;J1:中心轴线;S:收纳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各图所示的Z轴所延伸的方向称为上下方向,将Z轴的箭头所朝向的一侧(+Z侧)称为“上侧”,将Z轴的箭头所朝向的一侧的相反侧(-Z侧)称为“下侧”。以下的图所示的中心轴线J1是与Z轴平行地延伸的假想轴线。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将与中心轴线J1的轴向平行的方向、即Z轴方向简称为“轴向”,将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将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周向简称为“周向”。将径向中的靠近中心轴线J1的方向称为径向内侧,将远离中心轴线J1的方向称为径向外侧。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平行的方向”包括大致平行的方向,“垂直的方向”包括大致垂直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上侧相当于“轴向一侧”,下侧相当于“轴向另一侧”。
另外,上下方向、上侧以及下侧仅是用于说明各部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名称,实际的配置关系等也可以是由这些名称表示的配置关系等以外的配置关系等。
图1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泵10例如是搭载于车辆的电动泵。泵10在车辆的内部输送流体。由泵10输送的流体例如是油。油例如是ATF(Automatic Transmission Fluid:自动变速器流体)。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泵10具有马达20、泵机构30、壳体40、电路基板50以及线圈引导件(密封部件)90。
马达20、泵机构30以及电路基板50收纳在壳体40内。壳体40具有壳体主体部41、罩42以及泵罩43。在壳体40内设置有收纳马达20、泵机构30以及电路基板50的收纳空间S。
壳体主体部41具有马达壳体44和泵壳体45。在本实施方式中,马达壳体44和泵壳体45是彼此相同的单一部件的一部分。
在本实施方式中,马达壳体44具有沿轴向延伸的圆筒状的筒状部44c。马达壳体44相对于泵壳体45在轴向上配置于上侧(一侧)。筒状部44c上下开口,具有构成收纳空间S的一部分的马达收纳凹部44a。马达20收纳在马达收纳凹部44a的径向内侧。
泵壳体45与马达壳体44的下侧相连。泵壳体45由在下侧开口的凹部构成,具有构成收纳空间S的一部分的泵收纳凹部45a。泵收纳凹部45a的下侧的开口被泵罩43封闭。泵机构30收纳在泵收纳凹部45a的径向内侧。
泵罩43通过多根螺栓(未图示)而安装于泵壳体45的底部。泵罩43具有向下方(轴向的另一侧)延伸的筒状的突出部46。突出部46从泵罩43的底部向下侧延伸。突出部46具有下部凹部46c。下部凹部46c从突出部46的下端向上方凹陷。
突出部46具有流入口46a。流入口46a以第2中心轴线J2为中心而沿轴向延伸。第2中心轴线J2配置在从中心轴线J1向径向偏移的位置。第2中心轴线J2与中心轴线J1相互平行地延伸。流入口46a的下端面向下部凹部46c而开口。流入口46a将泵收纳凹部45a的内部空间与下部凹部46c连通。流入口46a由沿轴向贯穿泵罩43的孔构成。流入口46a使油流入泵机构30。即,泵机构30经由流入口46a而从装置外部吸入油。
突出部46具有流出口46b。流出口46b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而沿轴向延伸。流出口46b的下端面向下部凹部46c而开口。流出口46b将后述的轴22的轴贯通孔22h与下部凹部46c连通。流出口46b由沿轴向贯穿泵罩43的孔构成。流出口46b使从泵机构30流入到马达收纳凹部44a内并通过轴贯通孔22h的油流出。
壳体主体部41具有将马达收纳凹部44a的内部和泵收纳凹部45a的内部在轴向上连接的贯通孔41c。在贯通孔41c内贯穿插入有后述的轴22。在贯通孔41c的内周面的轴向的一部分设置有将轴22支承为绕中心轴线J1旋转自如的滑动轴承41j。
在壳体主体部41的上端设置有罩卡合槽41m。罩卡合槽41m在壳体主体部41的外周面沿绕中心轴线J1的周向连续。
罩42一体地具有罩主体42a、罩筒状部42b、凸缘42c。
罩主体42a呈板状,以沿着与轴向垂直的面的方式配置。罩筒状部42b从罩主体42a的外周部沿着轴向而向下方突出。在罩筒状部42b的下端设置有多个卡合爪47。多个卡合爪47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各卡合爪47从罩筒状部42b向下方延伸。各卡合爪47与壳体主体部41的罩卡合槽41m卡合。罩42通过使多个卡合爪47与罩卡合槽41m卡合而安装于壳体主体部41。罩42从上方封闭壳体主体部41的马达收纳凹部44a。罩42在罩筒状部42b的径向内侧具有基板收纳凹部42s,该基板收纳凹部42s构成收纳空间S的一部分并收纳电路基板50。
凸缘42c从罩主体42a的外周部向径向外侧突出。凸缘42c在罩主体42a的外周部沿周向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各凸缘42c通过未图示的螺栓而固定于安装对象部位。
在罩42设置有连接器部80。连接器部80从罩42向上侧且轴向一侧突出。连接器部80与电路基板50连接,例如连接有外部电源。由此,电路基板50能够将从连接器部80提供的电力提供给后述的定子部26。
马达20收纳在马达收纳凹部44a内。马达20具有转子部21和定子部26。
转子部21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进行旋转。转子部21具有轴22和转子铁芯23。
轴22沿着中心轴线J1延伸。轴22能够绕中心轴线J1旋转。轴22的下侧的端部经由贯通孔41c向泵收纳凹部45a内突出,并与泵机构30连结。
轴22具有轴贯通孔22h。轴贯通孔22h沿着轴线延伸。轴贯通孔22h的上端朝向转子部21的上方开口。轴贯通孔22h的下端在流出口46b开口。
从流入口46a流入的油的至少一部分从泵收纳凹部45a经由贯通孔41c的内周面与轴22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而流入到马达收纳凹部44a内。马达20浸渍在流入马达收纳凹部44a内的油中。马达收纳凹部44a内的油流入到在轴22的上侧的端部开口的轴贯通孔22h中。流入到轴贯通孔22h中的油在轴贯通孔22h内向下方流动,并从流出口46b流出。
转子铁芯23固定于轴22的外周面。转子铁芯23呈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环状。转子铁芯23呈沿轴向延伸的筒状。转子铁芯23例如是通过多个电磁钢板在轴向上层叠而构成的。
定子部26配置于转子部21的径向外侧,与转子部21在径向上隔开间隙地对置。即,定子部26与转子部21在径向上对置。定子部26在周向的整周范围内从径向外侧包围转子部21。定子部26具有定子铁芯27和多个线圈29。
定子铁芯27呈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环状。定子铁芯27呈沿轴向延伸的筒状。定子铁芯27从径向外侧包围转子部21。定子铁芯27配置于转子部21的径向外侧,与转子部21在径向上隔开间隙地对置。定子铁芯27例如是通过多个电磁钢板在轴向上层叠而构成的。定子铁芯27的径向外侧面固定于筒状部44c的内周面。
多个线圈29隔着绝缘件28安装于定子铁芯27。绝缘件28的材料例如是树脂等绝缘材料。多个线圈29分别是通过在设置于定子铁芯27的多个齿(未图示)上分别隔着绝缘件28卷绕线圈线29c而构成的。
本实施方式的马达20是三相马达。多个线圈29包含U相、V相、W相的线圈。各线圈29分别与电路基板50的与U相、V相以及W相中的任一相对应的部位连接。如图2所示,各线圈29的线圈线29c从线圈29向上侧延伸,经由后述的线圈引导件90与电路基板50连接。
如图1所示,泵机构30由马达20驱动。泵机构30配置在比定子部26靠下侧的位置。泵机构30与转子部21的轴22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泵机构30具有次摆线泵构造。泵机构30具有内转子30a和位于内转子30a的径向外侧的外转子30b。内转子30a和外转子30b是泵齿轮,相互啮合。内转子30a和外转子30b分别具有次摆线齿形。内转子30a固定于轴22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这样,泵机构30通过内转子30a与轴22一起旋转而驱动。
如图2所示,电路基板50具有基材55。电路基板50位于马达20的轴向一侧。基材55呈板面朝向轴向的板状。基材55被后述的线圈引导件90从轴向另一侧支承。基材55通过设置于线圈引导件90的销56而被定位在线圈引导件90上。
在基材55上电连接有构成定子部26的各相的线圈29的线圈线29c的前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基材55上,在电路基板50的外周部处沿周向隔开间隔的三个部位连接有定子部26的线圈线29c。在电路基板50的各部位配置有2根线圈线29c。另外,各线圈线29c是U相、V相、W相中的任一相的线圈29的一部分。
在电路基板50的基材55设置有多个电子部件57、散热材料70等。电子部件57例如是电容器。作为电子部件57,除了电容器以外,还能够将处理器、逆变器等安装在基材55上。逆变器经由与电路基板50连接的线圈29的线圈线29c与定子部26电连接。即,线圈线29c向轴向一侧延伸并与电路基板50连接。
散热材料70释放处理器、逆变器等在泵驱动时发热的发热部件的热量。散热材料70例如包含铝类材料、铜类材料等具有较高的热传导率的材料。散热材料70也可以与罩42的罩主体42a接触。
如图1所示,罩42具有多个散热翅片42f和部件收纳凸部42p。多个散热翅片42f以从罩主体42a向上方突出的方式设置。部件收纳凸部42p通过罩主体42a的一部分向上方凹陷而设置。在部件收纳凸部42p的内侧例如收纳有电子部件57。
线圈引导件90对线圈线29c进行引导。线圈引导件90设置于电路基板50的下侧。线圈引导件90配置在定子部26与电路基板50之间。线圈引导件90保持从线圈29的绕线部向上侧延伸的线圈线29c。线圈引导件90在马达20与电路基板50之间密封收纳空间S并对收纳空间S进行划分。线圈引导件90由具有绝缘性的树脂材料构成。如图3~图6所示,线圈引导件90具有线圈引导件主体(密封部件主体)91、第1线圈引导部92、第2线圈引导部93以及灌封区域94。
线圈引导件主体91沿着与轴线垂直的面设置。从轴向观察时,线圈引导件主体91呈圆板状。线圈引导件主体91在壳体主体部41的上端以封闭罩筒状部42b的开口的方式设置。线圈引导件主体91夹在壳体主体部41的筒状部44c与罩42的罩筒状部42b之间。线圈引导件主体91具有在轴向上朝向下方且与马达20对置的下表面(对置面、第1面)91a以及与电路基板50对置的上表面(第2面)91b。
第1线圈引导部92沿轴向贯穿线圈引导件主体91,并保持线圈线29c。第1线圈引导部92沿着轴向引导线圈线29c。如图2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线圈引导部92与U相、V相、W相的线圈29对应地设置有三对。三对第1线圈引导部92在线圈引导件主体91的外周部沿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
如图1、图3至图5所示,各第1线圈引导部92是沿轴向贯穿线圈引导件主体91的贯通孔92h。第1线圈引导部92只要能够沿轴向贯穿线圈引导件主体91并保持线圈线29c,则例如也可以是以从线圈引导件主体91的外周部向径向内侧凹陷的方式设置的缺口等。第1线圈引导部92(贯通孔92h)的孔径优选为线圈线29c的线径的1.5倍以下。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线圈引导部92的孔径例如为1.4mm,线圈线29c的线径例如为1mm。由此,在第1线圈引导部92的内周面与线圈线29c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直径合计为0.4mm的间隙。
如图3至图5所示,第2线圈引导部93设置于线圈引导件主体91的下表面91a。在组装泵10时,第2线圈引导部93朝向第1线圈引导部92的贯通孔92h的开口部引导插入于贯通孔92h的线圈线29c。第2线圈引导部93具有倾斜面93a和包围肋93r。即,第2线圈引导部93在至少一部分是倾斜面93a。
如图4所示,从轴向观察时,倾斜面93a以大致泪珠(teardrop)型沿周向延伸。在倾斜面93a的周向的一端部开口出贯通孔92h的开口部。由此,第1线圈引导部92在第2线圈引导部93中开口。即,线圈引导件90具有三对第2线圈引导部93和三对第1线圈引导部92。从轴向观察时,三对第2线圈引导部93各自的一对第2线圈引导部93彼此相邻地配置。
第1线圈引导部92的开口部在第2线圈引导部93中位于周向一侧或周向另一侧的端部。关于一对第2线圈引导部93各自的第2线圈引导部93,在第1线圈引导部92的开口部配置于相邻的第2线圈引导部93侧的端部的设置有三对的第2线圈引导部93的各对中,位于周向一侧的第2线圈引导部93A和位于周向另一侧的第2线圈引导部93B以使第1线圈引导部92的开口部彼此相邻的方式配置。即,第2线圈引导部93A的开口部在第2线圈引导部93A的倾斜面93a处位于周向另一侧的端部。第2线圈引导部93B的开口部在第2线圈引导部93B的倾斜面93a处位于周向一侧的端部。
倾斜面93a的从轴向观察的宽度d在周向上随着朝向第1线圈引导部92的开口部而变窄。倾斜面93a在周向上随着朝向第1线圈引导部92的开口部而向轴向一侧(上侧)倾斜。如图5所示,倾斜面93a随着靠近第1线圈引导部92而以陡坡的方式倾斜。即,倾斜面93a随着靠近第1线圈引导部92而倾斜角度增加。在沿着轴向的剖视下,倾斜面93a在周向上从距离开口部最远的位置朝向开口部呈圆弧状弯曲。
另外,倾斜面93a也可以在径向上随着朝向第1线圈引导部92的开口部而向上侧倾斜。
如图3、图4所示,包围肋93r以从轴向观察时包围第2线圈引导部93的倾斜面93a的方式设置。包围肋93r呈从线圈引导件主体91的下表面91a向下方(轴向另一侧)突出的筒状。包围三对第2线圈引导部93的三对包围肋93r相互连结,在周向上连续设置。
线圈引导件90具有插入筒部(插入部)97、突条部98、周向肋95a以及径向肋96a。插入筒部97、突条部98、周向肋95a以及径向肋96a设置于线圈引导件主体91的下表面91a。
插入筒部97从三对包围肋93r的周向一端侧沿周向连续地延伸,并与三对包围肋93r的周向另一端侧连接。插入筒部97在周向的一部分具有三对包围肋93r,由此在周向的整周范围内连续。插入筒部97从下表面91a向下方突出。插入筒部97在壳体主体部41的上端部处配置于筒状部44c的内侧。即,插入筒部97插入于筒状部44c。
突条部98设置于插入筒部97的外周面。突条部98在插入筒部97的周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各突条部98从插入筒部97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并沿着轴向延伸。突条部98具有前端面98b和锥形部98a。前端面98b朝向径向外侧,并与轴向平行地延伸。前端面98b与筒状部44c的内周面接触。锥形部98a与前端面98b的下侧连续地设置。锥形部98a设置在突条部98的下侧(轴向另一侧)的端部。锥形部98a的从插入筒部97向径向外侧的突出高度朝向下方(轴向另一端侧)逐渐变低。通过具有这样的锥形部98a,能够容易地将线圈引导件90的插入筒部97插入到筒状部44c的内侧。通过突条部98的前端面98b与筒状部44c的内周面抵接,从而将线圈引导件90安装于壳体主体部41。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突条部98设置于筒状的插入筒部97的外周面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突条部只要是插入于筒状部44c的线圈引导件90的一部分(插入部)即可,也可以不为筒状。
周向肋95a相对于插入筒部97设置于径向内侧。从轴向观察时,周向肋95a呈圆环状,该周向肋95a沿着周向延伸。
径向肋96a在线圈引导件主体91的下表面91a沿周向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多个径向肋96a从下表面91a的中央部呈放射状延伸。各径向肋96a沿着径向延伸。径向肋96a、周向肋95a以及插入筒部97相互连结。
插入筒部97、突条部98、周向肋95a以及径向肋96a的从下表面91a向下方的突出尺寸与包围肋93r相同。
如图5、图6所示,灌封区域94设置于线圈引导件主体91的下表面91a或者上表面91b。在本实施方式中,灌封区域94设置于线圈引导件主体91的上表面91b。在灌封区域94中开口出第1线圈引导部(线圈引导部)92的贯通孔92h。线圈引导件90具有三个灌封区域94。三个灌封区域94在线圈引导件主体91的外周部沿周向隔开间隔地设置。三个灌封区域94隔着线圈引导件主体91而配置在与三对第1线圈引导部92对应的位置。在一个灌封区域94中开口出一对第1线圈引导部92。各灌封区域94例如在从轴向观察时为沿周向延伸的长圆形状。在各灌封区域94的外周部设置有从线圈引导件主体91的上表面91b向上方突出的周壁94r。在灌封区域94中填充有灌封材料99。
在线圈引导件主体91的上表面91b设置有周向肋95b和径向肋96b。从轴向观察时,周向肋95b呈圆环状,该周向肋95b沿着周向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周向肋95b以直径不同的方式在径向上双重设置。径向肋96b在线圈引导件主体91的上表面91b沿周向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多个径向肋96b从上表面91b的中央部呈放射状延伸。各径向肋96b沿着径向延伸。径向肋96b与周向肋95b相互连结。
如图1所示,U相、V相、W相的线圈29的线圈线29c从下方插入至三对第1线圈引导部92的贯通孔92h中,并向线圈引导件主体91的上方突出。各线圈线29c插入至设置于电路基板50的通孔中,与电路基板50上的电路电连接,其中,该电路基板50配置在线圈引导件主体91的上方。
在线圈线29c贯穿贯通孔92h的部分中,通过在灌封区域94中填充灌封材料99,从而贯通孔92h与线圈线29c的间隙被密封。
在本实施方式中,线圈线29c的端部比电路基板50向上方突出。在电路基板50上设置有与线圈线29c连接的温度传感器59。温度传感器59测量与电路基板50连接的线圈线29c的端部的温度。浸渍于马达收纳凹部44a内的油中的线圈29随着时间的经过而成为与油大致相等的温度。该温度经由线圈29而传播。由此,通过利用温度传感器59检测线圈线29c的温度,从而检测壳体40内的油的温度。
根据本实施方式,配置在马达20与电路基板50之间的线圈引导件90具有沿轴向贯穿线圈引导件主体91并保持线圈线29c的第1线圈引导部92。由此,能够在不使用汇流条或连接端子的情况下保持线圈线29c,并与电路基板50直接连接。因此,能够抑制泵10在轴向上的大型化,从而实现泵10的小型化。
另外,在灌封区域94中填充有灌封材料99,其中,第1线圈引导部92在该灌封区域94中开口。由此,线圈引导件90除了保持线圈线29c的功能之外,还具有将线圈线29c密封在第1线圈引导部92中的密封功能。由此,不需要分别设置汇流条或连接端子以及密封部件。因此,能够减少泵10的部件数量,实现成本降低、小型化、组装性的提高。
根据本实施方式,第1线圈引导部92是贯通孔92h,因此通过使线圈线29c贯穿贯通孔92h,能够在轴向上可靠地保持线圈线29c。
根据本实施方式,第1线圈引导部92的孔径为线圈线29c的线径的1.5倍以下。由此,通过将第1线圈引导部92与线圈线29c的间隙抑制得较小,线圈线29c被第1线圈引导部92可靠地保持。另外,在以封闭第1线圈引导部92与线圈线29c的间隙的方式填充灌封材料99的情况下,能够抑制灌封材料99从第1线圈引导部92与线圈线29c的间隙泄漏。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一个灌封区域94中开口出一对第1线圈引导部92,因此能够将同相的线圈线29c集中进行灌封,能够实现作业性的提高。
根据本实施方式,线圈引导件90具有:插入筒部97,其配置于壳体40的筒状部44c的内侧;以及突条部98,其设置于插入筒部97的外周面。由此,在将线圈引导件90固定于壳体40时,能够容易地进行线圈引导件90的径向的定位。
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在突条部98设置有锥形部98a,因此能够容易地将线圈引导件90插入至壳体40。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具有周向肋95a和径向肋96a,能够提高线圈引导件90的强度。
根据本实施方式,具有对与电路基板50连接的线圈线29c的端部的温度进行测定的温度传感器59。由此,不需要在马达收纳凹部44a内设置温度传感器59,也不需要确保用于设置温度传感器59的空间。由此,能够抑制泵10的大型化。另外,在将温度传感器59配置在马达收纳凹部44a内的情况下,在使来自温度传感器59的引出线贯穿线圈引导件90的部分需要密封构造,但通过将温度传感器59与电路基板50连接,不需要上述密封构造。
根据本实施方式,具有随着朝向第1线圈引导部92的开口部而向轴向一侧倾斜的倾斜面93a。由此,能够容易地将从定子部26引出的线圈线29c沿着倾斜面93a引导至开口部。另外,由于第2线圈引导部93的宽度d随着朝向第1线圈引导部92的开口部而变窄,因此如果使线圈线29c与第2线圈引导部93的宽度d较宽的部分抵接,则能够容易地将线圈线29c引导至开口部。因此,能够将线圈线29c插入于开口部,容易且可靠地保持线圈线29c。
根据本实施方式,第1线圈引导部92的开口部在第2线圈引导部93中位于周向一侧或另一侧的端部。由此,能够抑制线圈引导件90在径向上大型化。
根据本实施方式,一对第2线圈引导部93在从轴向观察时彼此相邻地配置,在各个第2线圈引导部93中,第1线圈引导部92的开口部配置于相邻的第2线圈引导部93侧的端部。由此,线圈引导件90能够使同相的一对线圈线29c接近地保持。由于能够使同相的一对线圈线29c接近并与电路基板50连接,因此线圈线29c向电路基板50的连接作业变得容易。
根据本实施方式,线圈引导件90具有包围第2线圈引导部93的包围肋93r。由此,能够加强线圈引导件90。另外,通过包围肋93r能够确保第2线圈引导部93的深度,因此能够抑制线圈线29c从第2线圈引导部93脱离。另外,容易使倾斜面93a的倾斜成为陡坡,能够容易地将线圈线29c引导至第1线圈引导部92。
根据本实施方式,倾斜面93a随着靠近第1线圈引导部92而以陡坡的方式倾斜,因此能够更容易地将线圈线29c向第1线圈引导部92引导。
根据本实施方式,倾斜面93a呈圆弧状弯曲,因此能够更容易地将线圈线29c向第1线圈引导部92引导。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进行了说明,但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的各结构及它们的组合等是一个例子,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结构的附加、省略、置换以及其他变更。另外,本实用新型并不受实施方式限定。
例如,上述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电动泵的用途没有特别限定。

Claims (7)

1.一种电动泵,其特征在于,
该电动泵具有:
马达,其具有转子部和定子部,该转子部能够以沿轴向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
电路基板,其设置于所述马达的轴向一侧;
泵机构,其在所述马达的轴向另一侧与所述转子部连结;
壳体,其设置有收纳所述马达、所述泵机构以及所述电路基板的收纳空间;以及
密封部件,其在所述马达与所述电路基板之间密封所述收纳空间并对所述收纳空间进行划分,
所述定子部具有向轴向一侧延伸并与所述电路基板连接的线圈线,
所述密封部件具有:
第1面和第2面,该第1面与所述马达对置,该第2面与所述电路基板对置;
线圈引导部,其沿轴向贯通,沿着轴向引导所述线圈线;
灌封区域,其设置于所述第1面或所述第2面,所述线圈引导部在该灌封区域中开口;以及
灌封材料,其填充于所述灌封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圈引导部是贯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圈引导部的孔径为所述线圈线的线径的1.5倍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部件具有三对所述线圈引导部和三个所述灌封区域,
在一个所述灌封区域中开口出一对所述线圈引导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具有包围所述马达的筒状部,
所述密封部件具有:
插入部,其插入于所述筒状部;以及
突条部,其设置于所述插入部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并沿着轴向延伸,
所述突条部的前端面与所述筒状部的内周面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泵,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突条部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设置有锥形部,该锥形部的突出高度随着朝向轴向另一侧而变低。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部件具有:
周向肋,其设置于所述第1面,沿着周向延伸;以及
径向肋,其设置于所述第1面,沿着径向延伸,
所述周向肋和所述径向肋相互连结。
CN202221608766.4U 2021-06-25 2022-06-24 电动泵 Active CN21830106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05537 2021-06-25
JP2021105537A JP2023004064A (ja) 2021-06-25 2021-06-25 電動ポン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01061U true CN218301061U (zh) 2023-01-13

Family

ID=847870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08766.4U Active CN218301061U (zh) 2021-06-25 2022-06-24 电动泵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3004064A (zh)
CN (1) CN218301061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004064A (ja) 2023-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670942B2 (ja) 回転電機
CN110048548B (zh) 电动机的冷却构造
JP6432235B2 (ja) 電動ポンプ
KR101442101B1 (ko) 전동 압축기
WO2010058278A2 (en)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US20140062234A1 (en)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CN111181268A (zh) 旋转电机的定子单元
CN113661638A (zh) 在壳体中支撑转矩的电动机器
CN212155140U (zh) 电动泵装置及电动泵装置的安装结构
CN110383644B (zh) 电动机及泵装置
CN110277859B (zh) 旋转电机
CN218301061U (zh) 电动泵
CN113678347A (zh) 具有塑料体的电动机器
CN212563632U (zh) 电动泵装置及电动泵装置的安装结构
CN115603518A (zh) 电动泵
US11784533B2 (en) Drive device
CN115523144A (zh) 电动泵
CN212318287U (zh) 电动泵装置及电动泵装置的安装结构
CN110318977B (zh) 电动压缩机
US20220170457A1 (en) Electric pump
KR20230038287A (ko) 전기 오일 펌프용 조립 구조물
CN217558539U (zh) 电动泵
TWI814089B (zh) 馬達單元
CN214577574U (zh) 电动泵装置及电动泵装置的安装结构
CN216625412U (zh) 马达和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