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98771U - 一种成像设备、显影盒及其驱动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成像设备、显影盒及其驱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98771U
CN218298771U CN202222434458.0U CN202222434458U CN218298771U CN 218298771 U CN218298771 U CN 218298771U CN 202222434458 U CN202222434458 U CN 202222434458U CN 218298771 U CN218298771 U CN 2182987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receiving
piece
cover body
elastic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3445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景宏
岳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pje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pje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pje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pje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3445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987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987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987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照相成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成像设备、显影盒及其驱动结构,驱动结构包括驱动齿轮、动力接收件、盖体以及弹性件;盖体与驱动齿轮盖合连接,动力接收件穿设于盖体以及驱动齿轮,动力接收件的两端分别自盖体的外部以及驱动齿轮的外部延伸;驱动齿轮设置有抵接部,动力接收件设置有与抵接部配合抵接的施力部,动力接收部转动时,施力部抵接于抵接部;弹性件的一侧与动力接收件抵接,弹性件的另一侧与盖体抵接;弹性件提供施力部远离抵接部的弹力,动力接收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能够于驱动齿轮内转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驱动件与主机装配不便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成像设备、显影盒及其驱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照相成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成像设备、显影盒及其驱动结构。
背景技术
显影盒是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使用的耗材,当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工作时,显影盒需要从中接收驱动力以驱动位于显影盒中的部件旋转。
现有一种驱动力接收件,在显影盒未被安装的自由状态时,该驱动力接收件可自由摆动,在显影盒被安装至电子照相成像设备时,该驱动力接收件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中设置的驱动力输出件结合,并接收驱动力,但该驱动力接收件可能会脱落,因而存在显影盒被安装至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后无法接收驱动力而工作的问题。
现有另一种针对上述驱动力改进的驱动力接收件,当显影盒未被安装时,该改进的驱动力接收件不再自由摆动,而是与该改进的驱动力接收件所驱动的部件(被驱动部件)保持共轴,当显影盒被安装时,该改进的驱动力接收件仍然与所述被驱动部件保持共轴;为使得该改进的驱动力接收件与驱动力输出件顺利的结合和脱离结合,该改进的驱动力接收件被设置成可沿其旋转轴线伸缩。然而,要保持所述改进的驱动力接收件与被驱动部件始终保持共轴,且还能够伸缩,必然需要其他辅助结构实现,最终导致该改进的驱动力接收件以及显影盒的结构过于复杂,存在组装不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驱动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驱动件与主机装配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驱动齿轮、动力接收件、盖体以及弹性件;
所述盖体与所述驱动齿轮盖合连接,所述动力接收件穿设于所述盖体以及驱动齿轮,所述动力接收件的两端分别自所述盖体的外部以及所述驱动齿轮的外部延伸;
所述驱动齿轮设置有抵接部,所述动力接收件设置有与所述抵接部配合抵接的施力部,所述动力接收部转动时,所述施力部抵接于所述抵接部;
所述弹性件的一侧与所述动力接收件抵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侧与所述盖体抵接;
所述弹性件提供所述施力部远离所述抵接部的弹力,所述动力接收件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能够于所述驱动齿轮内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驱动齿轮的轴向,所述抵接部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抵接件以及第二抵接件;
沿所述动力接收件的轴向,所述施力部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施力件以及第二施力件;
所述第一施力件与所述第一抵接件对应抵接,所述第二施力件与所述第二抵接件对应抵接,所述第一抵接件与所述第二抵接件呈相对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为涡簧,所述涡簧的中心端与所述动力接收件连接,所述涡簧的周侧与所述盖体抵接;
所述涡簧用于提供所述动力接收件转动复位的弹性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为扭簧,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盖体上,所述扭簧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盖体,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动力接收件抵接;
所述涡簧用于提供所述动力接收件转动复位的弹性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涡簧的中心部分相对于所述涡簧的外环自外突出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齿轮的齿部靠近于所述盖体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动力接收件的两端分别为接收主机驱动力的动力接收爪以及用于将旋转力传递给驱动齿轮的动力传递部。
在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显影盒,所述显影盒包括壳体以及所述的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安装于所述壳体。
在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成像设备,所述成像设备包括机体以及所述的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安装于所述机体。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在动力接收件上增加弹性件,在落机前,弹性件限定动力接收件在初始位置,实现动力接收件避位,便于动力接收件与机体之间进行配合连接;在落机时,通过弹性形变带动动力接收件旋转方便与机体配合实现落机;在旋转时,动力接收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克服弹性件的弹性力旋转,并实现与驱动齿轮抵接转动;当机体旋转停止时,弹性件恢复形变,弹性件带动动力接收件复位,方便卸出和下一次安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驱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图1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驱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附图标号说明:
100、驱动齿轮;110、抵接部;200、动力接收件;210、施力部;300、盖体;400、涡簧;500、扭簧;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人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驱动结构,驱动结构包括驱动齿轮100、动力接收件200、盖体300以及弹性件;
参阅附图1-2,盖体300与驱动齿轮100盖合连接,动力接收件200穿设于盖体300以及驱动齿轮100,动力接收件200的两端分别自盖体300的外部以及驱动齿轮100的外部延伸;
驱动齿轮100设置有抵接部110,动力接收件200设置有与抵接部110配合抵接的施力部210,动力接收部转动时,施力部210抵接于抵接部110;
弹性件的一侧与动力接收件200抵接,弹性件的另一侧与盖体300抵接;
弹性件提供施力部210远离抵接部110的弹力,动力接收件200在弹性件的作用下能够于驱动齿轮100内转动。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在动力接收件200上增加弹性件,在落机前,弹性件限定动力接收件200在初始位置,实现动力接收件200避位,便于动力接收件200与机体之间进行配合连接;在落机时,通过弹性形变带动动力接收件200旋转方便与机体配合实现落机;在旋转时,动力接收件200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克服弹性件的弹性力旋转,并实现与驱动齿轮100抵接转动;当机体旋转停止时,弹性件恢复形变,弹性件带动动力接收件200复位,方便卸出和下一次安装。
其中,沿驱动齿轮100的轴向,抵接部110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抵接件以及第二抵接件;沿动力接收件200的轴向,施力部210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施力件以及第二施力件;第一施力件与第一抵接件对应抵接,第二施力件与第二抵接件对应抵接,第一抵接件与第二抵接件呈相对设置;通过呈相对设置提高驱动齿轮100与动力接收件200之间的传动稳定性。
具体的,该弹性件为涡簧400,涡簧400的中心端与动力接收件200连接,涡簧400的周侧与盖体300抵接;涡簧400用于提供动力接收件200转动复位的弹性力,通过涡簧400实现动力接收件200于驱动齿轮100的弹性往复活动。
参阅附图3,另一实施例中,弹性件为扭簧500,扭簧500套设于盖体300上,扭簧500的一端抵接于盖体300,扭簧500的另一端与动力接收件200抵接;涡簧500用于提供动力接收件200转动复位的弹性力,当动力接收件200停止旋转时,动力接收件200在扭簧500的作用下恢复到起始位置,也就是最方便落机或者从主机脱离的位置,便于用户取出与机体的配合;其具体的初始位置根据实际机体的配合位进行设置,在此不进具体的限定。
其中,涡簧400的中心部分相对于涡簧400的外环自外突出设置;在涡簧400受力发生形变时,中心部分形变较大,越向外环形变量逐渐减小,仅需保留促使涡簧400外环上的突起划过边盖上的止档部的力即可。
当动力接收件200与主机中的驱动力抵接时,涡簧400可以带动动力接收件200旋转对其进行避让,方便落机。主机动力驱动件带动驱动部件进行旋转,因此当动力接收件200旋转时,带动涡簧400转动,由于盖体300设置有止档部与涡簧400抵接,此时涡簧400的外环是不动的,随着驱动件的不停旋转,涡簧400的弹性形变逐渐变大,当止档部不能阻挡涡簧400的弹性力时,涡簧400外环发生转动,瞬间跳过止档部,随着驱动部件的继续旋转,涡簧400随着转动,突起与另一个止档部抵接,重复上面的动作,由于旋转是不间断的,因此涡簧400能随着驱动部件不停的转动。
当驱动部件停止旋转时,涡簧400的弹性形变逐渐变小,随之止档部的阻力大于突起的力,涡簧400停止转动,从而将驱动部件固定在一个位置。当从主机中卸下显影盒时,涡簧400的弹性形变可以带动驱动部件对主机的驱动部件进行避让,从而方便将其卸下。
进一步的,驱动齿轮100的齿部靠近于盖体300的一侧,便于驱动结构进行传动。
动力接收件200的两端分别为接收主机驱动力的动力接收爪以及用于将旋转力传递给驱动齿轮100的动力传递部;实现动力接收件200的动力接收与动力传导。
在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显影盒,显影盒包括壳体以及驱动结构,驱动结构安装于壳体。该驱动结构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显影盒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成像设备,成像设备包括机体以及驱动结构,驱动结构安装于机体。该驱动结构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成像设备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包括驱动齿轮、动力接收件、盖体以及弹性件;
所述盖体与所述驱动齿轮盖合连接,所述动力接收件穿设于所述盖体以及驱动齿轮,所述动力接收件的两端分别自所述盖体的外部以及所述驱动齿轮的外部延伸;
所述驱动齿轮设置有抵接部,所述动力接收件设置有与所述抵接部配合抵接的施力部,所述动力接收部转动时,所述施力部抵接于所述抵接部;
所述弹性件的一侧与所述动力接收件抵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侧与所述盖体抵接;
所述弹性件提供所述施力部远离所述抵接部的弹力,所述动力接收件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能够于所述驱动齿轮内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驱动齿轮的轴向,所述抵接部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抵接件以及第二抵接件;
沿所述动力接收件的轴向,所述施力部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施力件以及第二施力件;
所述第一施力件与所述第一抵接件对应抵接,所述第二施力件与所述第二抵接件对应抵接,所述第一抵接件与所述第二抵接件呈相对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涡簧,所述涡簧的中心端与所述动力接收件连接,所述涡簧的周侧与所述盖体抵接;
所述涡簧用于提供所述动力接收件转动复位的弹性力。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扭簧,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盖体上,所述扭簧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盖体,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动力接收件抵接;
所述扭簧用于提供所述动力接收件转动复位的弹性力。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涡簧的中心部分相对于所述涡簧的外环自外突出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齿轮的齿部靠近于所述盖体的一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接收件的两端分别为接收主机驱动力的动力接收爪以及用于将旋转力传递给驱动齿轮的动力传递部。
8.一种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盒包括壳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安装于所述壳体。
9.一种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设备包括机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安装于所述机体。
CN202222434458.0U 2022-09-14 2022-09-14 一种成像设备、显影盒及其驱动结构 Active CN2182987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34458.0U CN218298771U (zh) 2022-09-14 2022-09-14 一种成像设备、显影盒及其驱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34458.0U CN218298771U (zh) 2022-09-14 2022-09-14 一种成像设备、显影盒及其驱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98771U true CN218298771U (zh) 2023-01-13

Family

ID=84816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34458.0U Active CN218298771U (zh) 2022-09-14 2022-09-14 一种成像设备、显影盒及其驱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987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992751A1 (en) Rotating mechanism and folding display terminal
CN110602357B (zh) 摄像头伸缩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237660C (zh) 信号中继用转动构造
US20190050028A1 (en) Hinge structure, electronic device and assembling method of hinge structure
CN211263977U (zh) 镜腿弯折结构和包括其的智能眼镜
US9229475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ejection mechanism
TWI513914B (zh) 利用轉軸空間設置訊號線路之電子裝置及其顯示模組
CN113890910B (zh) 同步机构和折叠终端
CN106534648B (zh) 一种摄像装置及具有该摄像装置的终端
CN218298771U (zh) 一种成像设备、显影盒及其驱动结构
CN109379527A (zh) 一种电子设备、摄像头及摄像头遮挡机构
EP2601893A1 (en) Ultrasonic diagnostic probe and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US2022024854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US9964917B2 (en) Developing cartridge provided with protrusion movable with rotation of gear
US4547177A (en) Kinematic universal coupling
US20230304530A1 (en) Folding mechanism and folding electronic device
JPH1153060A (ja) カメラ搭載ノート型パソコン
CN101865221A (zh) 减速装置与投影幕卷放机构
US20100243394A1 (en) Drive mechanism
CN209909455U (zh) 摄像头翻转旋转机构及电子设备
CN218213614U (zh) 一种内窥镜
CN207989520U (zh) 枢纽器与使用其的电子装置
CN215420450U (zh) 一种用于高速旋转下的图像解旋相机
CN218601651U (zh) 跟焦器和跟焦系统
CN220137468U (zh) 镜头镜筒模块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