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90862U - 微生物培养器 - Google Patents

微生物培养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90862U
CN218290862U CN202221857558.8U CN202221857558U CN218290862U CN 218290862 U CN218290862 U CN 218290862U CN 202221857558 U CN202221857558 U CN 202221857558U CN 218290862 U CN218290862 U CN 2182908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shell
partition
microbial
partition plate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5755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悦
李芮芮
柳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xi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ingxi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xi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ingxi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2185755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908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908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908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微生物培养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该微生物培养器,包括:底壳,为顶端开口的壳体;隔板架,位于底壳内,隔板架将底壳内腔分隔为多个子腔室,隔板架靠近底壳底面的一侧设有开槽,多个子腔室通过开槽相互贯通,在垂直于底壳底面方向上,隔板架设有刻度;顶盖,用于盖合于底壳。该微生物培养器一方面可实现对多个微生物菌种同时培养,减少不同微生间互相污染,大量节约培养基,提高培养效率。另一方面,该微生物培养器能实现双层培养基对微生物的培养,使培养基的高度保持一致,尤其是底层培养基,由于多个子腔室通过开槽相互贯通,因此可保证多个底层培养基厚度的均一性,同时减少平行实验误差。

Description

微生物培养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微生物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生物培养器。
背景技术
微生物实验是临床诊断、医药食品检验及疾病防治必不可少的手段,实验中常用到的微生物培养方法是常规的检验培养技术,是主要的检测培养方法。
培养皿是微生物培养使用的主要培养器皿。现有技术中,为提高培养效率,在常规培养皿中设置隔板,将培养皿内腔室分割为多个子腔室。然而,该种培养基无法保证每一个腔室的培养基的厚度相等,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实验效果。
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生物培养器,提高培养效率。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微生物培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壳,为顶端开口的壳体;
隔板架,位于所述底壳内,所述隔板架将所述底壳内腔分隔为多个子腔室,所述隔板架的侧边缘与所述底壳的侧壁相抵,所述隔板架的底边与所述底壳的底面相抵,所述隔板架靠近所述底壳底面的一侧设有开槽,所述多个子腔室通过所述开槽相互贯通,在垂直于所述底壳底面方向上,所述隔板架设有刻度;
顶盖,用于盖合于所述底壳。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隔板架由至少两个隔板交叉组合而成,位于任意相邻两个所述子腔室之间的隔板的靠近所述底壳底面的一侧均设有所述开槽。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开槽的宽度为10-20mm,所述开槽的高度为3-6mm。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子腔室的数量为2个、4个、6个或9个。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隔板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隔板和至少一个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为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长方形板,所述第二隔板为沿第二方向延伸的长方形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当所述第一隔板数量不少于两个时,多个所述第一隔板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排列;
当所述第二隔板数量不少于两个时,多个所述第二隔板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排列;
各个所述子腔室之间的体积之差不超过30%。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隔板架的高度小于所述底壳的高度。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隔板架为十字形或井字形。
本公开提供的微生物培养器隔板架将底壳内腔分隔为多个子腔室,隔板架靠近底壳底面的一侧设有开槽,多个子腔室通过开槽相互贯通,且隔板架上设于刻度。该微生物培养器一方面可实现对多个微生物菌种同时培养,减少不同微生间互相污染,大量节约培养基,提高培养效率,且各个子腔室之间用隔板架隔开,有助于避免各个子腔室内微生物之间发生污染。另一方面,该微生物培养器能实现双层培养基对微生物的培养,使培养基的高度保持一致,尤其是底层培养基,由于多个子腔室通过开槽相互贯通,因此可保证多个底层培养基厚度的均一性,同时减少平行实验误差。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方式,本公开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微生物培养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微生物培养器底壳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微生物培养器底壳内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微生物培养器底壳内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要元件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底壳;2-隔板架;21-第一隔板;22-第二隔板;3-开槽;4-子腔室;5-顶盖。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例。然而,示例实施例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例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
在图中,为了清晰,可能夸大了区域和层的厚度。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没有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材料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材料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公开的主要技术创意。
当某结构在其它结构“上”时,有可能是指某结构一体形成于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通过另一结构“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
用语“一个”、“一”、“所述”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第一”和“第二”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的数量限制。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公开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微生物培养器,包括底壳1、隔板架2和顶盖5。底壳1为顶端开口的壳体;隔板架2位于底壳1内,隔板架2将底壳1内腔分隔为多个子腔室4,隔板架2的侧边缘与底壳1的侧壁相抵,隔板架2的底边与底壳1的底面相抵,隔板架2靠近底壳1底面的一侧设有开槽3,多个子腔室4通过开槽3相互贯通,在垂直于底壳1底面方向上,隔板架2设有刻度;顶盖5用于盖合于底壳1。
本公开提供的微生物培养器,隔板架2将底壳1内腔分隔为多个子腔室4,隔板架2靠近底壳1底面的一侧设有开槽3,多个子腔室4通过开槽3相互贯通,且隔板架2上设于刻度。该微生物培养器一方面可实现对多个微生物菌种同时培养,减少不同微生间互相污染,大量节约培养基,提高培养效率,且各个子腔室4之间用隔板架2隔开,有助于避免各个子腔室4内微生物之间发生污染。另一方面,该微生物培养器能实现双层培养基对微生物的培养,使培养基的高度保持一致,尤其是底层培养基,由于多个子腔室4通过开槽3相互贯通,因此可保证多个底层培养基厚度的均一性,同时减少平行实验误差。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微生物培养器的各部件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公开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微生物培养器,包括底壳1、隔板架2和顶盖5。底壳1为顶端开口的壳体。底壳1大致可以为圆筒体或经倒圆角处理的方形筒体,具体本公开不做限定。
隔板架2位于底壳1内,隔板架2将底壳1内腔分隔为多个子腔室4,隔板架2的侧边缘与底壳1的侧壁相抵,隔板架2的底边与底壳1的底面相抵,隔板架2靠近底壳1底面的一侧设有开槽3,多个子腔室4通过开槽3相互贯通,在垂直于底壳1底面方向上,隔板架2设有刻度。子腔室4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三个、四个、六个、九个等。隔板架2的形状可根据所需分隔的子腔室4的数量进行设定。隔板架2的高度小于底壳1的高度。在一实施例中,隔板架2的高度和底壳1的高度差为3-5mm。
隔板架2由至少两个隔板交叉组合而成,位于任意相邻两个子腔室4之间的隔板的靠近底壳1底面的一侧均设有开槽3。开槽3的宽度为10-20mm,开槽3的高度为3-6mm。在一实施例中,开槽的宽度为15mm,高度为5mm。每个隔板的尺寸可根据底壳的大小形状进行设定,具体本公开不做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隔板架2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隔板21和至少一个第二隔板22,第一隔板21为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长方形板,第二隔板22为沿第二方向延伸的长方形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当第一隔板21数量不少于两个时,多个第一隔板21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列;当第二隔板22数量不少于两个时,多个第二隔板22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各个子腔室4之间的体积之差不超过30%。
如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隔板架2包括一个第一隔板21和一个第二隔板22,第一隔板21和第二隔板22相互交叉成十字形,将底壳1内腔分割为四个子腔室4。如图3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隔板架2包括一个第一隔板21和两个第二隔板22,第一隔板21和第二隔板22相互交叉,将底壳1内腔分隔为六个子腔室4。如图4所示,在又一实施例中,隔板架2包括两个第一隔板21和两个第二隔板22,第一隔板21和第二隔板22相互交叉成井字形,将底壳1内腔分隔为九个子腔室4。
进一步地,在垂直于底壳1底面方向上,隔板上设有刻度。沿远离底壳1底面方向,刻度以1mm为单位,依次可标注主刻度0.3mm、0.6mm、0.9mm等。该刻度有助于使培养基的高度保持一致,减少平行实验误差,减少菌的相互污染,能节省大量的培养基和培养皿,节约大量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顶盖5可以为底端开口的壳体,顶盖5用于盖合于底壳1。顶盖5的底端开口大于底壳1的尺寸,以将底壳1盖合。
应可理解的是,本公开不将其应用限制到本说明书提出的部件的详细结构和布置方式。本公开能够具有其他实施方式,并且能够以多种方式实现并且执行。前述变形形式和修改形式落在本公开的范围内。应可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公开和限定的本公开延伸到文中和/或附图中提到或明显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特征的所有可替代组合。所有这些不同的组合构成本公开的多个可替代方面。本说明书的实施方式说明了已知用于实现本公开的最佳方式,并且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利用本公开。

Claims (7)

1.一种微生物培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壳,为顶端开口的壳体;
隔板架,位于所述底壳内,所述隔板架将所述底壳内腔分隔为多个子腔室,所述隔板架的侧边缘与所述底壳的侧壁相抵,所述隔板架的底边与所述底壳的底面相抵,所述隔板架靠近所述底壳底面的一侧设有开槽,所述多个子腔室通过所述开槽相互贯通,在垂直于所述底壳底面方向上,所述隔板架设有刻度;
顶盖,用于盖合于所述底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培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架由至少由两个隔板交叉组合而成,位于任意相邻两个所述子腔室之间的隔板的靠近所述底壳底面的一侧均设有所述开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培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的宽度为10-20mm,所述开槽的高度为3-6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培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腔室的数量为2个、4个、6个或9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培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隔板和至少一个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为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长方形板,所述第二隔板为沿第二方向延伸的长方形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当所述第一隔板数量不少于两个时,多个所述第一隔板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排列;
当所述第二隔板数量不少于两个时,多个所述第二隔板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排列;
各个所述子腔室之间的体积之差不超过3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培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架的高度小于所述底壳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培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架为十字形或井字形。
CN202221857558.8U 2022-07-19 2022-07-19 微生物培养器 Active CN2182908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57558.8U CN218290862U (zh) 2022-07-19 2022-07-19 微生物培养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57558.8U CN218290862U (zh) 2022-07-19 2022-07-19 微生物培养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90862U true CN218290862U (zh) 2023-01-13

Family

ID=84792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57558.8U Active CN218290862U (zh) 2022-07-19 2022-07-19 微生物培养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908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621208U (zh) 一种新型试管架
US10138451B2 (en) Cell culture dish supporting simultaneously juxtaposed and separated cultures
CN218290862U (zh) 微生物培养器
CN2834295Y (zh) 自主式橱柜
CN114958957A (zh) 一种微生物在双层培养基上显色的方法
CN209428538U (zh) 一种细胞培养板
CN201162013Y (zh) 大规模筛选培养板
CN210520453U (zh) 一种多功能抽屉式药品柜
CN2472233Y (zh) 一种细胞计数板
CN2525520Y (zh) 一种分子原位杂交及免疫组织化学用保湿盒
JP5682121B2 (ja) 分画培地作成用シャーレ
CN201459144U (zh) 一种无边缘效应的96孔细胞培养板
CN207391440U (zh) 细胞共培养装置
CN216639522U (zh) 一种脱细胞骨基质实验用96孔培养板
CN2903849Y (zh) 底部可拆卸的冰箱瓶座
CN109874674A (zh) 分区式植物组织培养瓶
CN201150864Y (zh) 一种实验室用试剂架
CN220701704U (zh) 新型凸出式支撑吸塑盘
CN203290060U (zh) 一种鱼卵和鱼苗的多室培养装置
CN220413374U (zh) 一种便于做抑菌圈实验的培养皿
CN218663015U (zh) 多功能储存装置
CN210083795U (zh) 一种玻璃基片周转架
CN216890914U (zh) 培养箱及其置物组件
CN201175667Y (zh) 试剂管插放架及用于装运试剂管插放架的集装盒
CN204918614U (zh) 一种细胞培养器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