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79599U - 一种可视鼻夹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视鼻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79599U
CN218279599U CN202220495515.3U CN202220495515U CN218279599U CN 218279599 U CN218279599 U CN 218279599U CN 202220495515 U CN202220495515 U CN 202220495515U CN 218279599 U CN218279599 U CN 2182795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ick bamboo
nose clip
sides
elasticity
picture pe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9551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镇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Kuisho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Kuisho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Kuisho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Kuisho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49551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795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795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795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视鼻夹,包括鼻夹本体,鼻夹本体包括弹力夹和插板,其中弹力夹的底端设置有插板,且插板与弹力夹的底端可拆卸组装连接,还包括用于拍摄和传递视频信息的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线筒和内窥镜头,其中线筒竖直贯穿固定在弹力夹的顶端,且线筒的底端设置有内窥镜头,线筒与内窥镜头通过接线端子拼装连接,线筒的内部设置有插接有连接线,且连接线的一端与线筒内部的接线端子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进行鼻孔的内部观测,方便观测鼻孔内部情况,并且导送到手机和电脑中,方便观测。

Description

一种可视鼻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鼻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视鼻夹。
背景技术
在很多医学检查中,为了实现相应的作业要求,需要患者停止利用鼻部进行呼吸,例如肺功能检查作业、癌症放疗作业、醉酒呼气检测作业等,在患者停止利用鼻部进行呼吸的作业中,夹鼻器具鼻夹被广泛用及,即通过鼻夹对患者鼻部通常是夹持鼻翼部的夹持,以防止患者通过鼻部进行呼吸,现有的鼻夹只能简单的进行压持鼻孔,不能观测内部鼻孔的情况,并且不能及时的将内部视频情况导送进入手机和电脑中,影响正常观看。
因此需要一种可视鼻夹,能够进行鼻孔的内部观测,方便观测鼻孔内部情况,并且导送到手机和电脑中,方便观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视鼻夹,旨在改善现有的鼻夹只能简单的进行压持鼻孔,不能观测内部鼻孔的情况,并且不能及时的将内部视频情况导送进入手机和电脑中,影响正常观看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可视鼻夹,包括鼻夹本体,鼻夹本体包括弹力夹和插板,其中弹力夹的底端设置有插板,且插板与弹力夹的底端可拆卸组装连接,还包括用于拍摄和传递视频信息的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线筒和内窥镜头,其中线筒竖直贯穿固定在弹力夹的顶端,且线筒的底端设置有内窥镜头,线筒与内窥镜头通过接线端子拼装连接,线筒的内部设置有插接有连接线,且连接线的一端与线筒内部的接线端子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弹力夹的底端均竖直设置有组装插框,且组装插框的顶端与弹力夹一体成型设置,组装插框的两侧竖直面中部均贯穿开设有卡槽,弹力夹采用弹性塑料制成,利用弹性塑料弹性制成鼻孔张开,同时组装插框用于组装连接插板,方便更换进行插板进行支撑鼻孔。
进一步的,插板的顶端竖直一体成型设置有插板,且插板与组装插框插接配合,从而方便插接利于更换避免感染。
进一步的,插板的两侧端面上均固定有弹力片,且弹力片的外侧竖直端面上固定有卡框,卡框与组装插框上的卡槽卡接配合,从而方便插接定位安装拆卸插板,及时进行更换。
进一步的,连接线的端部连接有USB接头,USB接头用于组装电脑的插接头,用于供电和进行数据传输。
进一步的,连接线端部的USB接头上拼装有转换接头,从而方便利用USB接头通过转换接头转接,能够插接在手机上用于供电和进行数据传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该可视鼻夹时,使用时利用塑料材料制成的弹力夹,将插板插入鼻孔中,产生的自身弹力向外撑开鼻孔,然后利用USB接头插接在电脑的插槽中,窥镜头进行通电,窥镜头上的照明灯和镜头拍摄鼻孔的内部情况,然后利用内窥镜头拍摄鼻孔中的情况,经过连接线传递数据进入电脑中,显示在电脑上,从而能够进行鼻孔的内部观测,方便观测鼻孔内部情况,并且导送到电脑中,方便观测,从而克服了现有的鼻夹只能简单的进行压持鼻孔,不能观测内部鼻孔的情况,并且不能及时的将内部视频情况导送进入手机和电脑中,影响正常观看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鼻夹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鼻夹本体;11、弹力夹;12、组装插框;121、卡槽;13、插板;131、卡块;132、弹力片;133、卡框;2、连接组件;21、线筒;22、内窥镜头;23、接线端子;24、连接线;25、USB接口;26、转换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可视鼻夹,包括鼻夹本体1,鼻夹本体1包括弹力夹11和插板121,其中弹力夹11的底端设置有插板121,且插板121与弹力夹11的底端可拆卸组装连接,还包括用于拍摄和传递视频信息的连接组件2,连接组件2包括线筒21和型号为T40115FN的内窥镜头22,其中线筒21竖直贯穿固定在弹力夹11的顶端,且线筒21的底端设置有内窥镜头22,线筒21与内窥镜头22通过接线端子23拼装连接,线筒21的内部设置有插接有连接线24,且连接线24的一端与线筒21内部的接线端子23电性连接。
进而通过在使用该可视鼻夹时,使用时利用塑料材料制成的弹力夹11,将插板13插入鼻孔中,产生的自身弹力向外撑开鼻孔,然后利用USB接头25插接在电脑的插槽中,窥镜头22进行通电,窥镜头22上的照明灯和镜头拍摄鼻孔的内部情况,然后利用内窥镜头22拍摄鼻孔中的情况,经过连接线24传递数据进入电脑中,显示在电脑上,从而能够进行鼻孔的内部观测,方便观测鼻孔内部情况,并且导送到电脑中,方便观测。
请参阅图4,弹力夹11的底端均竖直设置有组装插框12,且组装插框12的顶端与弹力夹11一体成型设置,组装插框12的两侧竖直面中部均贯穿开设有卡槽121,弹力夹11采用弹性塑料制成,利用弹性塑料弹性制成鼻孔张开,同时组装插框12用于组装连接插板13,方便更换进行插板13进行支撑鼻孔。插板121的顶端竖直一体成型设置有插板13,且插板13与组装插框12插接配合,从而方便插接利于更换避免感染,插板13的两侧端面上均固定有弹力片132,且弹力片132的外侧竖直端面上固定有卡框133,卡框133与组装插框12上的卡槽121卡接配合,从而方便插接定位安装拆卸插板13,及时进行更换。
请参阅图3,连接线24的端部连接有USB接头25,USB接头25用于组装电脑的插接头,用于供电和进行数据传输。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可视鼻夹时,使用时利用塑料材料制成的弹力夹11,将插板13插入鼻孔中,产生的自身弹力向外撑开鼻孔,然后利用USB接头25插接在电脑的插槽中,窥镜头22进行通电,窥镜头22上的照明灯和镜头拍摄鼻孔的内部情况,然后利用内窥镜头22拍摄鼻孔中的情况,经过连接线24传递数据进入电脑中,显示在电脑上。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可视鼻夹,包括鼻夹本体1,鼻夹本体1包括弹力夹11和插板121,其中弹力夹11的底端设置有插板121,且插板121与弹力夹11的底端可拆卸组装连接,还包括用于拍摄和传递视频信息的连接组件2,连接组件2包括线筒21和型号为T40115FN的内窥镜头22,其中线筒21竖直贯穿固定在弹力夹11的顶端,且线筒21的底端设置有内窥镜头22,线筒21与内窥镜头22通过接线端子23拼装连接,线筒21的内部设置有插接有连接线24,且连接线24的一端与线筒21内部的接线端子23电性连接。
进而通过在使用该可视鼻夹时,使用时首先在手机等移动设备中华下载软件,利用塑料材料制成的弹力夹11,将插板13插入鼻孔中,产生的自身弹力向外撑开鼻孔,然后利用USB接头25配合转换接头26插接在手机的插槽中,窥镜头22进行通电,窥镜头22上的照明灯和镜头拍摄鼻孔的内部情况,然后利用内窥镜头22拍摄鼻孔中的情况,经过连接线24传递数据进入手机中,利用软件进行观看,显示在手机上,从而能够进行鼻孔的内部观测,方便观测鼻孔内部情况,并且导送到手机中,方便观测。
请参阅图4,弹力夹11的底端均竖直设置有组装插框12,且组装插框12的顶端与弹力夹11一体成型设置,组装插框12的两侧竖直面中部均贯穿开设有卡槽121,弹力夹11采用弹性塑料制成,利用弹性塑料弹性制成鼻孔张开,同时组装插框12用于组装连接插板13,方便更换进行插板13进行支撑鼻孔。插板121的顶端竖直一体成型设置有插板13,且插板13与组装插框12插接配合,从而方便插接利于更换避免感染,插板13的两侧端面上均固定有弹力片132,且弹力片132的外侧竖直端面上固定有卡框133,卡框133与组装插框12上的卡槽121卡接配合,从而方便插接定位安装拆卸插板13,及时进行更换。
请参阅图3,连接线24端部的USB接头25上拼装有转换接头26,从而方便利用USB接头25通过转换接头26转接,能够插接在手机上用于供电和进行数据传输。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可视鼻夹时,使用时首先在手机等移动设备中华下载软件,利用塑料材料制成的弹力夹11,将插板13插入鼻孔中,产生的自身弹力向外撑开鼻孔,然后利用USB接头25配合转换接头26插接在手机的插槽中,窥镜头22进行通电,窥镜头22上的照明灯和镜头拍摄鼻孔的内部情况,然后利用内窥镜头22拍摄鼻孔中的情况,经过连接线24传递数据进入手机中,利用软件进行观看,显示在手机上。
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装置已基本能满足一种能够进行鼻孔的内部观测,方便观测鼻孔内部情况,并且导送到手机和电脑中,方便观测的可视鼻夹的使用,但本着进一步完善其功能的宗旨,设计者对该装置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可视鼻夹,其特征在于:包括鼻夹本体(1),所述鼻夹本体(1)包括弹力夹(11)和插板(13),其中弹力夹(11)的底端设置有所述插板(13),且所述插板(13)与所述弹力夹(11)的底端可拆卸组装连接,还包括用于拍摄和传递视频信息的连接组件(2),所述连接组件(2)包括线筒(21)和内窥镜头(22),其中线筒(21)竖直贯穿固定在所述弹力夹(11)的顶端,且线筒(21)的底端设置有所述内窥镜头(22),所述线筒(21)与所述内窥镜头(22)通过接线端子(23)拼装连接,所述线筒(21)的内部设置有插接有连接线(24),且连接线(24)的一端与所述线筒(21)内部的接线端子(23)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鼻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夹(11)的底端均竖直设置有组装插框(12),且组装插框(12)的顶端与所述弹力夹(11)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组装插框(12)的两侧竖直面中部均贯穿开设有卡槽(1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视鼻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13)的顶端竖直一体成型设置有插板(13),且插板(13)与所述组装插框(12)插接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视鼻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13)的两侧端面上均固定有弹力片(132),且弹力片(132)的外侧竖直端面上固定有卡框(133),所述卡框(133)与所述组装插框(12)上的卡槽(121)卡接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鼻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24)的端部连接有USB接头(2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视鼻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24)端部的USB接头(25)上拼装有转换接头(26)。
CN202220495515.3U 2022-03-07 2022-03-07 一种可视鼻夹 Active CN2182795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95515.3U CN218279599U (zh) 2022-03-07 2022-03-07 一种可视鼻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95515.3U CN218279599U (zh) 2022-03-07 2022-03-07 一种可视鼻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79599U true CN218279599U (zh) 2023-01-13

Family

ID=848035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95515.3U Active CN218279599U (zh) 2022-03-07 2022-03-07 一种可视鼻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795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42813B2 (en) Detachable endotracheal camera
CN206138545U (zh) 一种逆行气管插管套装
CN218279599U (zh) 一种可视鼻夹
CN204351784U (zh) 带录像功能的耳鼻观察器
CN103222840A (zh) 内窥镜
CN204336877U (zh) 一种支气管镜联合喉镜引导气管插管系统
WO2012070858A2 (ko) 탈부착식 내시경 가이드를 가지는 후두경
CN209048096U (zh) 一种视频喉镜
CN219846528U (zh) 一种可伸缩的全包型喉镜及喉镜片
CN215914873U (zh) 一次性使用超细直径3d电子内窥镜
CN108523825B (zh) 用于野战条件下的便携式耳及鼻咽喉镜
CN219070242U (zh) 一种便携式喉镜
CN211426923U (zh) 一种内视镜线路板用安装结构
CN216777042U (zh) 内窥镜系统
CN2748030Y (zh) 带有无线可视装置的麻醉咽喉镜
CN207286031U (zh) 一种内窥镜操作部与插入部快速装配与拆卸结构
CN215534226U (zh) 一种新型一次性可视喉镜
CN220089432U (zh) 一种组合式一次性内窥镜
CN217186067U (zh) 具有云交互和无线功能的可视下咽喉镜系统
CN221083575U (zh) 手持装置和内窥镜
CN217656158U (zh) 内窥镜自锁连接器
CN209391894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麻醉科医用可视喉镜
CN209915922U (zh) 一种便携式耳口检查器
CN215534223U (zh) 全抛弃式一次性无线视频光棒
CN210095682U (zh) 一种便携电子可视喉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