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75409U - 一种电池导线结构及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导线结构及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75409U
CN218275409U CN202221391929.8U CN202221391929U CN218275409U CN 218275409 U CN218275409 U CN 218275409U CN 202221391929 U CN202221391929 U CN 202221391929U CN 218275409 U CN218275409 U CN 2182754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lead
battery
line
nega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9192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连山
薛金海
蔡小娟
刘金锁
张海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igh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igh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igh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igh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9192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754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754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754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导线结构及电池,其包括:电源端口、电池主体、正极线、负极线、热敏电阻、引接线和连接套,电池主体包括分别与电池主体的正负极连接的正极片和负极片,正极线的一端与正极片连接,另一端与电源端口连接,负极线的一端与负极片连接,另一端与电源端口连接,热敏电阻包括第一引脚线和第二引脚线,第一引脚线与负极片连接,第二引脚线通过引接线与电源端口连接,连接套包括第一连接套,第一连接套套接在第一引脚线和负极线与负极片的连接处,以将第一引脚线固定在负极线上,第一引脚线受拉时,第一引脚线通过第一连接套将力传递至更抗拉的负极线上,防止拉力直接作用到第一引脚线与负极片的焊接处导致其断开。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导线结构及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导线结构及电池。
背景技术
电池作为最常见的电源装置,其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伴随有热量产生,为保证电池的使用安全,需要监控电池的温度。
现有的一种方式是将一个热敏电阻连接在电池的电极片上与电源输出端口之间,然而电池在使用或拿取的过程中导线往往会受拉,由于热敏电阻的引脚线比较细,受拉力的作用容易导致热敏电阻的引脚线与电极片的焊接处断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导线结构及电池,旨在通过将导线拉力着力点转移,保护热敏电阻导线引脚与电极片的焊接处,提高电池组的抗拉力和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导线结构,其包括:
电源端口;
电池主体,包括分别与电池主体的正负极连接的正极片和负极片;
正极线,一端与所述正极片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源端口连接;
负极线,一端与所述负极片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源端口连接;
热敏电阻,包括第一引脚线和第二引脚线,所述第一引脚线与所述负极片连接;
引接线,一端与所述第二引脚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源端口连接;
连接套,包括第一连接套,所述第一连接套套接在所述第一引脚线和所述负极线与所述负极片的连接处,以将所述第一引脚线与所述负极线相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电池导线结构中,所述连接套还包括第二连接套,所述第二连接套套接在所述引接线、所述正极线和所述负极线的外侧,以将所述引接线、所述正极线和所述负极线相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电池导线结构中,所述第一引脚线、所述第二引脚线以及所述引接线的长度之和大于所述负极线的长度。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电池导线结构中,所述连接套还包括第三连接套,所述第二引脚线与所述引接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三连接套套接在所述第二引脚线与所述引接线的连接处,以将所述第二引脚线和所述引接线相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电池导线结构中,所述连接套还包括第四连接套,所述第四连接套套接在所述正极线与所述正极片的连接处。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电池导线结构中,所述连接套还包括第五连接套和第六连接套,所述第五连接套套接在所述负极线和所述第一引脚线的外侧,所述第六连接套套接在所述负极线和所述第二引脚线的外侧,所述热敏电阻固定连接在所述负极线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其包括外壳体和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电池导线结构,所述外壳体安装在所述电池主体的外侧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电池中,所述外壳体包括套筒部、上端盖和下端盖,所述套筒部套接在所述电池主体的外侧壁上,所述上端盖连接在所述套筒部的上端,所述下端盖连接在所述套筒部的下端,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靠近所述下端盖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电池中,所述正极线、所述负极线和所述引接线从所述下端盖通过所述套筒部穿设至所述上端盖。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电池中,所述上端盖上设有缺口部,所述正极线、所述负极线和所述引接线穿设所述缺口部与所述电源端口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设计了一种电池导线结构,设有用于测温的热敏电阻,热敏电阻的第一引脚线与负极线一同焊接在电池主体的负极上,连接套套接在第一引脚线和负极线在与负极片的连接处,当第一引脚线受拉时,第一引脚线通过连接套将力传递至更抗拉的负极线上,防止拉力直接作用到第一引脚线与负极片的焊接处导致其断开。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导线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电池导线结构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导线结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电池的分解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的电池的外壳体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电源端口;
20、电池主体;21、正极片;22、负极片;23、外壳体;231、套筒部;232、上端盖;2321、缺口部;233、下端盖;
30、正极线;40、负极线;
50、热敏电阻;51、第一引脚线;52、第二引脚线;53、引接线;
60、连接套;61、第一连接套;62、第二连接套;63、第三连接套;
64、第四连接套;65、第五连接套;66、第六连接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至图6所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池导线结构,包括电源端口10、电池主体20、正极线30、负极线40、热敏电阻50、引接线53和连接套60,电池主体20包括与电池主体20的正极连接的正极片21,以及与电池主体20的负极连接的负极片22,其中,正极线30的一端与正极片21连接,另一端与电源端口10连接,负极线40的一端与负极片22连接,另一端与电源端口10连接,电池主体20通过正极线30和负极线40连接电源端口,电源端口用于插接用电设备以为用电设备供电;热敏电阻50包括第一引脚线51和第二引脚线52,第一引脚线51与负极片22连接,第一引脚线51和负极线40共同焊接在负极片22上,第二引脚线52与引接线53的一端连接,引接线53的另一端与电源端口10连接,外接设备连接电源端口10接收并根据热敏电阻50的实时阻值大小以及变化量,得出电池主体20的实时温度,以监控电池温度;其中连接套60包括第一连接套61,第一连接套61套接在第一引脚线51和负极线40与负极片22的焊接处,第一引脚线51通过第一连接套61固定在负极线40上,由于第一引脚线51的线半径较小,第一引脚线51焊接在负极片22的焊接接触面积较小,当外界对第一引脚线51施加拉力时,第一引脚线51与负极片22的焊接处容易断开,而负极线40的线半径大于第一引脚线51的线半径,负极线40与负极片22的焊接接触面积更大,负极线40的焊接部位不容易断开,因此第一引脚线51通过第一连接套61将力传递至更抗拉的负极线40上后,拉力不直接作用于第一引脚线51与负极片22的焊接处,电池导线总体能够承受更大的拉力,降低了电池的损坏率以提升电池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电池导线结构中,电源端口10包括三个接线口,正极线30、负极线40和引接线53分别所述三个接线口连接,电源端口10与外部用电设备连实现为用电设备供电同时监控电池温度。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电池导线结构中,连接套60包括热塑管,连接套60针对其套接处的大小采用不同尺寸和长度的热塑管,并且热塑管还具有绝缘阻隔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电池导线结构中,第一连接套61具体为热塑管,在装配连接使,将热敏电阻50的第一引脚线51与负极线40合并穿过热塑管,第一引脚线51和负极线40与负极片22焊接,之后将热塑管调整到焊接根部位置,用风筒加热收缩,将第一引脚线51和负极线40固定为一体。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电池导线结构中,正极片21一端与电池主体20的正极连接,正极片21另一端与正极线30连接,正极片21与电池主体20之间设有绝缘阻隔层;负极片22一端与电池主体20的负极连接,负极片22另一端与负极线40连接,负极片22与电池主体20之间设有绝缘阻隔层,其中绝缘阻隔层具体为青稞纸。
参照图2,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电池导线结构中,连接套60还包括第二连接套62,第二连接套62套接在引接线53、正极线30和负极线40的外侧,引接线53、正极线30和负极线40三者套接在一起以相固定,引接线53被固定在正极线30和负极线40上,其中引接线53与热敏电阻50的第二引脚线52连接,当引接线53受拉时会将拉力传递至第一引脚线51,而第二连接套62能够将引接线53受到的拉力传递至正极线30和负极线40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电池导线结构中,热敏电阻50的第二引脚线52与引接线53连接,其中,第一引脚线51和负极线40焊接在负极片22上并通过第一连接套61固定连接,负极线40的另一端和引接线53通过第二连接套62固定连接,第一引脚线51、第二引脚线52以及引接线53的长度之和大于负极线40的长度,当电源端口10对负极线40和引接线53施加拉力时,更短的负极线40受拉处于绷紧状态,而整体更长的第一引脚线51、第二引脚线52以及引接线53则处于松弛状态,因此拉力的着力点位于负极线40上,第一引脚线51与负极片22的焊接处不因为受拉而断开。
参照图2,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电池导线结构中,连接套60还包括第三连接套63,第二引脚线52与引接线53电性连接,由于第二引脚线52线半径较小,第二引脚线52与引接线53的焊接接触面积相应的较小,其焊接处受力容易断开,将第三连接套63套接在第二引脚线52与引接线53的连接处,将第二引脚线52和引接线53通过第三连接套63固定连接,当第二引脚线52和引接线53受拉使其作用力将作用与第三连接套63上,第三连接套63还具有绝缘阻隔的作用,能够对裸露的第二引脚线52和引接线53之间的焊接端进行包裹绝缘阻隔。
参照图3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电池导线结构中,连接套60还包括第四连接套64,第四连接套64套接在正极线30与正极片21的连接处,正极线30除了通过焊接与正极片21连接,还通过第四连接套64与与正极片21相固定,在正极线30受拉时,部分拉力会通过第四连接套64施加到正极片21上,而非全部拉力都通过正极线30与正极片21的焊接处施加到正极片21上,减低了正极线30与正极片21的焊接处被拉断的可能性,同时第四连接套64具有绝缘阻隔的作用,能够对裸露的正极线30和正极片21之间的焊接端进行包裹绝缘阻隔。
参照图1,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电池导线结构中,连接套60还包括第五连接套65和第六连接套66,第五连接套65套接在负极线40和第一引脚线51的外侧,第六连接套66套接在负极线40和第二引脚线52的外侧,使得热敏电阻50不只通过第一引脚线51与负极片22的焊接以及第二引脚线52与引接线53的焊接实现安装连接,热敏电阻50通过第五连接套65和第六连接套66固定连接在负极线40上,受拉时第五连接套65和第六连接套66分担部分拉力,因此进一步提高了第一引脚线51与负极片22的焊接处以及第二引脚线52与引接线53的焊接处的抗拉性能。
参照图5,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电池中,电池还包括外壳体23,外壳体23套设在电池主体20的外侧上,使得电池主体20、热敏电阻50、正极线30和负极线40都被围设在外壳体23内,外壳体23能够保护各部件,并使电池结构一体化。
参照图6,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电池中,外壳体23包括套筒部231、上端盖232和下端盖233,套筒部231套接在电池主体20的外侧壁上,上端盖232安装在套筒部231上端,下端盖233安装在套筒部231下端,上端盖232连接在电池主体20的上端,下端盖233连接在电池主体20的下端,电池主体20被外壳体23全方位覆盖,上端盖232、下端盖233和套筒部231分开设置,方便电池主体20的外壳体23的装配连接。
参照图4或图5,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电池中,正极片21和负极片22靠近下端盖233设置,又因为正极线30与正极片21连接,负极线40与负极片22,引接线53连接热敏电阻50与负极片22连接,所以正极线30、负极线40和引接线53从下端盖233引出,其中电池主体20内部组件与套筒部231之间存在间隙空间,正极线30、负极线40和引接线53通过该间隙空间穿过过套筒部231并穿设上端盖232,实现与电池主体20外部的电源端口10的连接。
参照图5,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电池中,正极线30、负极线40和引接线53从下端盖233引出,通过电池主体20内部组件与套筒部231之间的间隙空间穿过过套筒部231并穿设上端盖232,正极线30、负极线40和引接线53在该间隙空间内通过连接件与电池主体20固定连接,该连接件可以是纤维胶布等,纤维胶布将正极线30、负极线40和引接线53粘接在电池主体20上,使得正极线30、负极线40和引接线53受拉时将拉力传递至电池主体20,防止受到的拉力过大而导致正极线30与正极片21的焊接处和负极线40与负极片22的焊接处断开。
参照图4或图6,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电池中,上端盖232上设有缺口部2321,正极线30、负极线40和引接线53穿设缺口部2321引出至电池主体20的外部,以实现与电源端口10的连接。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导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源端口;
电池主体,包括分别与电池主体的正负极连接的正极片和负极片;
正极线,一端与所述正极片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源端口连接;
负极线,一端与所述负极片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源端口连接;
热敏电阻,包括第一引脚线和第二引脚线,所述第一引脚线与所述负极片连接;
引接线,一端与所述第二引脚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源端口连接;
连接套,包括第一连接套,所述第一连接套套接在所述第一引脚线和所述负极线与所述负极片的连接处,以将所述第一引脚线与所述负极线相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导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还包括第二连接套,所述第二连接套套接在所述引接线、所述正极线和所述负极线的外侧,以将所述引接线、所述正极线和所述负极线相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导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脚线、所述第二引脚线以及所述引接线的长度之和大于所述负极线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导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还包括第三连接套,所述第二引脚线与所述引接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三连接套套接在所述第二引脚线与所述引接线的连接处,以将所述第二引脚线和所述引接线相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导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还包括第四连接套,所述第四连接套套接在所述正极线与所述正极片的连接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导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还包括第五连接套和第六连接套,所述第五连接套套接在所述负极线和所述第一引脚线的外侧,所述第六连接套套接在所述负极线和所述第二引脚线的外侧,所述热敏电阻固定连接在所述负极线上。
7.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和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导线结构,所述外壳体安装在所述电池主体的外侧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包括套筒部、上端盖和下端盖,所述套筒部套接在所述电池主体的外侧壁上,所述上端盖连接在所述套筒部的上端,所述下端盖连接在所述套筒部的下端,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靠近所述下端盖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线、所述负极线和所述引接线从所述下端盖通过所述套筒部穿设至所述上端盖。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盖上设有缺口部,所述正极线、所述负极线和所述引接线穿设所述缺口部与所述电源端口连接。
CN202221391929.8U 2022-06-06 2022-06-06 一种电池导线结构及电池 Active CN2182754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91929.8U CN218275409U (zh) 2022-06-06 2022-06-06 一种电池导线结构及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91929.8U CN218275409U (zh) 2022-06-06 2022-06-06 一种电池导线结构及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75409U true CN218275409U (zh) 2023-01-10

Family

ID=847566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91929.8U Active CN218275409U (zh) 2022-06-06 2022-06-06 一种电池导线结构及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754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04646A (zh) 一种线路修复装置
CN104836062A (zh) 一种电线或电缆防水快装连接器
CN218275409U (zh) 一种电池导线结构及电池
CN213304475U (zh) 一种具有电缆保护装置的电缆
CN214564673U (zh) 供电插头及充电装置
CN210780057U (zh) 一种高可靠性能线缆
CN203056334U (zh) 发电机线束总成
CN217387741U (zh) 一种可拆卸的高压电子连接线
CN218334451U (zh) 一种逆变器用防水连接线
CN208889965U (zh) 一种防水抗低温大容量接线端子
CN206697660U (zh) 一种共用电缆连接器
CN218159736U (zh) 一种具备短路自动断电的电缆
CN213304400U (zh) 一种组合型接线端子
CN218586869U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温度监测电缆接头装置
CN215452486U (zh) 一种空冷电缆接头
CN210607659U (zh) 一种碳纤维线缆接头
CN210777921U (zh) 一种预制分支电缆
CN218919425U (zh) 一种采样控制动力线束
CN213027308U (zh) 一种耐热抗老化的绝缘安装线
US7862386B2 (en) Power connector and power supply cord set having such power connector
CN221708441U (zh) 一种阻燃电源线
CN219643223U (zh) 一种线缆的一体式保护接头
CN214956054U (zh) 一种高强度阻燃性佳的电缆
CN212343304U (zh) 一种中间接头绝缘铜保护铜壳
CN216161974U (zh) 一种快插接头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