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74305U - 一种应用于弹簧机构的防止预动作防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弹簧机构的防止预动作防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74305U
CN218274305U CN202222683999.7U CN202222683999U CN218274305U CN 218274305 U CN218274305 U CN 218274305U CN 202222683999 U CN202222683999 U CN 202222683999U CN 218274305 U CN218274305 U CN 2182743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ing
periphery
output shaft
upper plate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8399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福安
张超
张唐
杨洪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Bona Beijing Electric Power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Bona Beijing Electric Pow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Bona Beijing Electric Power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Bona Beijing Electric Pow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8399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743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743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743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弹簧机构的防止预动作防治装置,包制动板的一端固定安装输出轴,且输出轴外围转动套接至上板上,上板的一侧设置底座,底座上端安装活塞缸,活塞缸为桶装结构,活塞缸顶部设有通孔,活塞缸内部安装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一端安装滚珠,滚珠的外围穿过通孔后滚动连接至制动板的下侧,且输出轴的外围设置动力机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弹簧机构的防止预动作防治装置,利用制动板与上板配合间隙,即可使用制动板与该装置之间的侧向受力抵消机构自身的预动作力,为制动板提供一个初始运动的阻力,即可满足合闸无抬起,大大减少了因预动作问题排查问题的步骤,提高了生产效率,因此而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弹簧机构的防止预动作防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开关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弹簧机构的防止预动作防治装置。
背景技术
电气弹簧储能是用电力通过电机或者电磁铁,把弹簧拉开并固定。使用时通过一套机械系统,把弹簧储存的力释放出来,带动需要驱动的设备,一般用于提供给合闸所需要的能量,弹簧完成储能到能量释放的时间都不长,一般在10秒以内。时间久了肯定会对速度有影响,现有的弹簧机构仅为单一储能时无预动作预防措施的类似结构,工作效率低,且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预动作,预动作的浮动位移会影响电气的电路通断,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应用于弹簧机构的防止预动作防治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弹簧机构存在预动作,预动作的浮动位移会影响电气的电路通断,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应用于弹簧机构的防止预动作防治装置,包括滚珠、活塞缸、第一弹簧、底座、制动板和上板,制动板的一端固定安装输出轴,且输出轴外围转动套接至上板上,上板的一侧设置底座,底座上端安装活塞缸,活塞缸为桶装结构,活塞缸顶部设有通孔,活塞缸内部安装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一端安装滚珠,滚珠的外围穿过通孔后滚动连接至制动板的下侧,且输出轴的外围设置动力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制动板的下侧设有滑槽,且滑槽的横截面为弧形结构,滚珠外围滚动连接至滑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制动板上设置止动孔,止动孔位于滑槽内,滚珠外围接触连接至止动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机构是储能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制动板的横截面是V字形结构,制动板中部固定套接输出轴的一端,制动板的两端分别接触连接一个缓冲缸,每个缓冲缸均固定安装至上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储能弹簧包括第二弹簧、滑杆、弹簧拐臂和转轮,滑杆的一端铰接至固定位置,滑杆的另一端设置长孔,滑杆的一端外围设置环台,滑杆的外围设置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至环台的一端,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安装设置挡环,弹簧拐臂的一端通过销轴铰接至长孔内,且销轴的一端抵接至挡环的一端,弹簧拐臂的另一端转动套接至输出轴外围,转轮的一侧转动套接至上板的一侧,转轮的中部设有通孔,输出轴的外围位于通孔内,转轮的另一侧设置第一滑台,弹簧拐臂的一侧设置第二滑台,弹簧拐臂的另一侧设置第三滑台,输出轴上设置第四滑台,第一滑台与第二滑台是弹簧拐臂和转轮的传动结构,第三滑台和第四滑台是弹簧拐臂和输出轴的传动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台、第二滑台、第三滑台和第四滑台的横截面是弧形结构,且第一滑台与转轮是一体结构,第二滑台、第三滑台和弹簧拐臂是一体结构,第四滑台和输出轴是一体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输出轴外围固定套接限位凸轮,限位凸轮位于上板的一侧,转轮位于上板的另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上板上分别设置第一微动开关和第二微动开关,限位凸轮的一端分别接触连接至第一微动开关和第二微动开关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转轮是涡轮,转轮外围啮合至涡杆外围,且涡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至电机的传动轴,电机的外围固定连接至上板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弹簧机构的防止预动作防治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利用制动板与上板配合间隙,即可使用制动板与该装置之间的侧向受力抵消机构自身的预动作力,为制动板提供一个初始运动的阻力,即可满足合闸无抬起,特性曲线无台阶变化。产品特性参数上速度,特性曲线参数也得到了满足,大大减少了因预动作问题排查问题的步骤,提高了生产效率,因此而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产品的时间、分合闸速度、超程参数均能够满足技术条件要求,为产品的可靠运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弹簧机构的防止预动作防治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弹簧机构的防止预动作防治装置装配储能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弹簧机构的防止预动作防治装置装配储能弹簧的后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弹簧机构的防止预动作防治装置装配储能弹簧合闸状态的前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弹簧机构的防止预动作防治装置装配储能弹簧分闸状态的前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滚珠;2-活塞缸;3-第一弹簧;4-底座;5-制动板;51-滑槽;52-止动孔;6-上板;7-储能弹簧;71-第二弹簧;72-滑杆;73-弹簧拐臂;74-涡轮;75-涡杆;76-电机;77-第一滑台;79-第三滑台;8-缓冲缸;9-输出轴;91-第四滑台;92-限位凸轮;10-第一微动开关;11-第二微动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5所示,一种应用于弹簧机构的防止预动作防治装置,包括滚珠1、活塞缸2、第一弹簧3、底座4、制动板5和上板,制动板5的一端固定安装输出轴9,且输出轴9外围转动套接至上板上,上板的一侧设置底座4,底座4上端安装活塞缸2,活塞缸2为桶装结构,活塞缸2顶部设有通孔,活塞缸2内部安装第一弹簧3,第一弹簧3的一端安装滚珠1,滚珠1的外围穿过通孔后滚动连接至制动板5的下侧,且输出轴9的外围设置动力机构,利用制动板5与上板配合间隙,即可使用制动板5与该装置之间的侧向受力抵消机构自身的预动作力,为制动板5提供一个初始运动的阻力,即可满足合闸无抬起,特性曲线无台阶变化。产品特性参数上速度,特性曲线参数也得到了满足,大大减少了因预动作问题排查问题的步骤,提高了生产效率,因此而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产品的时间、分合闸速度、超程参数均能够满足技术条件要求,为产品的可靠运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制动板5的下侧设有滑槽51,且滑槽51的横截面为弧形结构,滑槽51契合滚珠1的运动轨迹,滚珠1外围滚动连接至滑槽51内,使得滚珠1同步限定制动的横向配合间隙,防止制动板5晃动,同时制动板5上设置止动孔52,止动孔52位于滑槽51内,滚珠1外围接触连接至止动孔52内,在制动板5处于合闸状态时,止动孔52位于滑槽51内,为制动板5抬起提供一个初始阻力,防止制动板5因预动作或配合部件摩擦导致的抬起,减少应用设备因电气通断的故障率。
制动板5的横截面是V字形结构,制动板5中部固定套接输出轴9的一端,制动板5的两端分别接触连接一个缓冲缸8,每个缓冲缸8均固定安装至上板上,缓冲缸8是现有技术,缓冲缸8用于缓冲制动板5因储能弹簧7的瞬时作用带来的冲击力,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
动力机构是储能弹簧7,储能弹簧7包括第二弹簧71、滑杆72、弹簧拐臂73和转轮,滑杆72的一端铰接至固定位置,滑杆72的另一端设置长孔,滑杆72的一端外围设置环台,滑杆72的外围设置第二弹簧71,第二弹簧71的一端固定连接至环台的一端,第二弹簧71的另一端安装设置挡环,弹簧拐臂73的一端通过销轴铰接至长孔内,且销轴的一端抵接至挡环的一端,弹簧拐臂73的另一端转动套接至输出轴9外围,转轮的一侧转动套接至上板的一侧,转轮的中部设有通孔,输出轴9的外围位于通孔内,转轮的另一侧设置第一滑台77,弹簧拐臂73的一侧设置第二滑台,弹簧拐臂73的另一侧设置第三滑台79,输出轴9上设置第四滑台91,第一滑台77与第二滑台是弹簧拐臂73和转轮的传动结构,第三滑台79和第四滑台91是弹簧拐臂73和输出轴9的传动结构,其传动原理是转轮转动同步带动第一滑台77转动,转动的第一滑台77与第二滑台贴合,此时弹簧拐臂73与转轮同步转动,弹簧拐臂73的端部通过销轴、挡环压缩第二弹簧71,滑杆72的角度由正值逐渐变小,当滑杆72角度如变化为水平时为临界值,此时弹簧快速回弹带动弹簧拐臂73旋转,滑杆72角度由水平变化为负值,此时转轮不受弹簧拐臂73影响,而第三滑台79在弹簧拐臂73转动时接触至第四滑台91,此时第三滑台79带动输出轴9转动,即完成开闸或分闸动作。
第一滑台77、第二滑台、第三滑台79和第四滑台91的横截面是弧形结构,且第一滑台77与转轮是一体结构,第二滑台、第三滑台79和弹簧拐臂73是一体结构,第四滑台91和输出轴9是一体结构。
为防止输出轴9轴向滑动,在输出轴9外围固定套接限位凸轮92,限位凸轮92位于上板的一侧,转轮位于上板的另一侧,上板上分别设置第一微动开关10和第二微动开关11,限位凸轮92的一端分别接触连接至第一微动开关10和第二微动开关11的一端,第一微动开关10和第二微动开关11是电机76启停开关,当滑杆72处于临界值时,凸轮的端部接触至第一微动开关10或第二微动开关11,此时电机76停机转动,且电气反馈为合闸或分闸。
转轮是涡轮74,转轮外围啮合至涡杆75外围,且涡杆75的一端固定连接至电机76的传动轴,电机76的外围固定连接至上板上,设置为涡轮74、涡杆75的传动方式是为了提高电气开关的执行精度,由传动系统的蜗杆涡轮74带动拐臂对弹簧压缩,进行合分操作,广泛应用于126/252kV GIS等快速接地开关中,应用装置体积小、性能可靠。
一种应用于弹簧机构的防止预动作防治装置的工作过程:
在需要合闸或分闸操作时电机76传动涡杆75转动,涡杆75带动涡轮74和第一滑台77转动,转动的第一滑台77与第二滑台贴合,此时弹簧拐臂73与转轮同步转动,弹簧拐臂73的端部通过销轴、挡环压缩第二弹簧71,滑杆72的角度由正值逐渐变小,当滑杆72角度如变化为水平时为临界值,此时凸轮的端部接触至第一微动开关10或第二微动开关11,此时电机76停机转动,此时弹簧快速回弹带动弹簧拐臂73旋转,滑杆72角度由水平变化为负值,此时转轮不受弹簧拐臂73影响,而第三滑台79在弹簧拐臂73转动时接触至第四滑台91,此时第三滑台79带动输出轴9转动,即完成开闸或分闸动作,同时电气通过第一微动开关10、第二微动开关11反馈为合闸或分闸状态,在电气处于合闸状态下,滚珠1通过第一弹簧3弹性处于止动孔52内,为制动板5抬起提供一个初始阻力,防止制动板5因预动作或配合部件摩擦导致的抬起,减少应用设备因电气通断的故障率,在合闸或分闸的过程中,滚珠1通过第二弹簧71瞬时间的推力从止动孔52倒角滑动脱出,从而实现脱扣,之后滚珠1在滑槽51内滑动,使得滚珠1同步限定制动的横向配合间隙,防止制动板5晃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应用于弹簧机构的防止预动作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滚珠(1)、活塞缸(2)、第一弹簧(3)、底座(4)、制动板(5)和上板(6),制动板(5)的一端固定安装输出轴(9),且输出轴(9)外围转动套接至上板(6)上,上板(6)的一侧设置底座(4),底座(4)上端安装活塞缸(2),活塞缸(2)为桶装结构,活塞缸(2)顶部设有通孔,活塞缸(2)内部安装第一弹簧(3),第一弹簧(3)的一端安装滚珠(1),滚珠(1)的外围穿过通孔后滚动连接至制动板(5)的下侧,且输出轴(9)的外围设置动力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弹簧机构的防止预动作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制动板(5)的下侧设有滑槽(61),且滑槽(61)的横截面为弧形结构,滚珠(1)外围滚动连接至滑槽(6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弹簧机构的防止预动作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制动板(5)上设置止动孔(62),止动孔(62)位于滑槽(61)内,滚珠(1)外围接触连接至止动孔(62)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弹簧机构的防止预动作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动力机构是储能弹簧(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弹簧机构的防止预动作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制动板(5)的横截面是V字形结构,制动板(5)中部固定套接输出轴(9)的一端,制动板(5)的两端分别接触连接一个缓冲缸(8),每个缓冲缸(8)均固定安装至上板(6)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弹簧机构的防止预动作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储能弹簧(7)包括第二弹簧(71)、滑杆(72)、弹簧拐臂(73)和转轮,滑杆(72)的一端铰接至固定位置,滑杆(72)的另一端设置长孔,滑杆(72)的一端外围设置环台,滑杆(72)的外围设置第二弹簧(71),第二弹簧(71)的一端固定连接至环台的一端,第二弹簧(71)的另一端安装设置挡环,弹簧拐臂(73)的一端通过销轴铰接至长孔内,且销轴的一端抵接至挡环的一端,弹簧拐臂(73)的另一端转动套接至输出轴(9)外围,转轮的一侧转动套接至上板(6)的一侧,转轮的中部设有通孔,输出轴(9)的外围位于通孔内,转轮的另一侧设置第一滑台(77),弹簧拐臂(73)的一侧设置第二滑台,弹簧拐臂(73)的另一侧设置第三滑台(79),输出轴(9)上设置第四滑台(91),第一滑台(77)与第二滑台是弹簧拐臂(73)和转轮的传动结构,第三滑台(79)和第四滑台(91)是弹簧拐臂(73)和输出轴(9)的传动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弹簧机构的防止预动作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滑台(77)、第二滑台、第三滑台(79)和第四滑台(91)的横截面是弧形结构,且第一滑台(77)与转轮是一体结构,第二滑台、第三滑台(79)和弹簧拐臂(73)是一体结构,第四滑台(91)和输出轴(9)是一体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弹簧机构的防止预动作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输出轴(9)外围固定套接限位凸轮(92),限位凸轮(92)位于上板(6)的一侧,转轮位于上板(6)的另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弹簧机构的防止预动作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板(6)上分别设置第一微动开关(10)和第二微动开关(11),限位凸轮(92)的一端分别接触连接至第一微动开关(10)和第二微动开关(11)的一端。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弹簧机构的防止预动作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转轮是涡轮(74),转轮外围啮合至涡杆(75)外围,且涡杆(75)的一端固定连接至电机(76)的传动轴,电机(76)的外围固定连接至上板(6)上。
CN202222683999.7U 2022-10-12 2022-10-12 一种应用于弹簧机构的防止预动作防治装置 Active CN2182743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83999.7U CN218274305U (zh) 2022-10-12 2022-10-12 一种应用于弹簧机构的防止预动作防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83999.7U CN218274305U (zh) 2022-10-12 2022-10-12 一种应用于弹簧机构的防止预动作防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74305U true CN218274305U (zh) 2023-01-10

Family

ID=84750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83999.7U Active CN218274305U (zh) 2022-10-12 2022-10-12 一种应用于弹簧机构的防止预动作防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743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082143A1 (en) Motor cam operating mechanism and transmission mechanism thereof
CN101320636B (zh) 用于关闭电气开关装置的弹簧驱动活塞
CN202076198U (zh) 空气断路器的操作机构
CN101325131A (zh) 消能弹簧座
US7312680B2 (en) Manual switch-off device of a permanent magnet switch operating mechanism
CN218274305U (zh) 一种应用于弹簧机构的防止预动作防治装置
KR101899308B1 (ko) 회로 차단기를 위한 모듈형 메카니즘 작동식 셀 드라이버 및 인터록 조립체
CN102881474B (zh) 弹簧储能控制模块及其操动机构和断路器
CN109038341B (zh) 一种高压真空断路器机械联锁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02386028B (zh) 塑壳式断路器的传动及脱扣机构
WO2016078625A1 (zh) 高压开关动触头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高压开关
CN216435821U (zh) 一种分闸与合闸一体式机构
CN210296222U (zh) 真空断路器联锁机构
CN101283425B (zh) 压紧装置
CN108320931B (zh)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电器
CN207947202U (zh) 一种高压隔离开关防掉刀装置
CN220856481U (zh) 一种断路器
CN215220627U (zh) 一种开关操作机构的锁定系统
CN211479891U (zh) 一种机械联锁装置
CN219370946U (zh) 用于断路器的手动操作机构以及断路器
CN214848438U (zh) 一种开关操作机构的输出系统
CN215680586U (zh) 一种开关操作机构的驱动系统
CN215770982U (zh) 辅助开关装置及具有其的断路器
CN217280543U (zh) 用于旋转开关的转动储能解锁装置
CN201112160Y (zh) 单弹簧电磁操动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