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69239U - 一种多方向出风的暖风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方向出风的暖风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269239U CN218269239U CN202222307004.7U CN202222307004U CN218269239U CN 218269239 U CN218269239 U CN 218269239U CN 202222307004 U CN202222307004 U CN 202222307004U CN 218269239 U CN218269239 U CN 21826923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ell
- air
- air outlet
- wind channel
- fa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方向出风的暖风机,包括外壳,外壳的内部设有风向切换器及送风管,风向切换器设有风道壳,风道壳内设有用于加热风机运转产生的气流的加热器,风道壳设有风道壳进风口、风道壳前出风口及风道壳上出风口,风道壳进风口通过风机连通外壳进风口,风道壳前出风口通过送风管连通外壳前出风口,风道壳上出风口连通外壳顶出风口,风道壳内设有摆动设置的用于切换风道壳前出风口与风道壳上出风口出风的主风门,风向切换器设有用于带动主风门摆动的主风门驱动电机。本实用新型的暖风机可以切换向上吹送暖风或向前吹送暖风,所以使用起来较为方便而且应用灵活,用途较为广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暖风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方向出风的暖风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暖风机包括外壳,外壳内设有风机和加热器,暖风机的出风口设置在外壳的前侧,虽然吹送出来的热风可以让位于暖风机前方的用户取暖,但是当室内的人员都是站立且走动为主时,现有技术的暖风机的取暖效果就不明显,需要将暖风机仰放,使用起来不方便灵活,所以现有技术的暖风机有必要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方向出风的暖风机,它使用方便灵活。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多方向出风的暖风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风机,其中,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风向切换器及送风管,所述风向切换器设有风道壳,所述风道壳内设有用于加热所述风机运转产生的气流的加热器,所述风道壳设有风道壳进风口、风道壳前出风口及风道壳上出风口,所述外壳的前部设有外壳前出风口,所述外壳的上端设有外壳顶出风口,所述外壳的后部设有外壳进风口,所述风道壳进风口通过所述风机连通所述外壳进风口,所述风道壳前出风口通过所述送风管连通所述外壳前出风口,所述风道壳上出风口连通所述外壳顶出风口,所述风道壳内设有摆动设置的用于切换所述风道壳前出风口与风道壳上出风口出风的主风门,所述风向切换器设有用于带动所述主风门摆动的主风门驱动电机。
优选地,所述外壳的后上部设有外壳后出风口,所述外壳的上部内设有风门组件,所述风门组件包括风门框壳,所述风门框壳的下端形成有框壳进风口,所述风门框壳的上端形成有框壳上出风口,所述风门框壳的后侧形成有框壳后出风口,所述框壳进风口与所述风道壳上出风口接通连接,所述框壳上出风口与所述外壳顶出风口接通连接,所述框壳后出风口与所述外壳后出风口接通连接,所述风门组件设有用于切换所述框壳后出风口与所述框壳上出风口出风的副风门,所述副风门摆动设置在所述风门框壳内,所述风门组件设有副风门驱动电机,所述副风门驱动电机驱动所述副风门摆动。
优选地,所述副风门相对所述外壳具有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所述副风门打开所述外壳顶出风口且所述副风门呈竖立状;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副风门封闭所述外壳顶出风口。
优选地,所述副风门的背面形成有散风片。
优选地,所述外壳进风口设于所述外壳的后下部,所述风机的吸风口正对接通连接所述外壳进风口,所述风机的排风口向上设置,所述风道壳进风口设于所述风道壳的底部,所述外壳前出风口设于所述外壳的前下端,所述送风管的后上端设有送风管进风口,所述送风管的前下端设有送风管出风口,所述送风管进风口与所述风道壳前出风口接通连接,所述送风管出风口与所述外壳前出风口接通连接。
优选地,所述送风管包括前管壳及后管壳,所述前管壳的边缘部与所述后管壳的边缘部扣接,所述后管壳的后侧形成有用于避让所述风机的叶轮电机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外壳的内部设有风向切换器及送风管,风向切换器设有风道壳,风道壳内设有用于加热风机运转产生的气流的加热器,风道壳设有风道壳进风口、风道壳前出风口及风道壳上出风口,外壳的前部设有外壳前出风口,外壳的上端设有外壳顶出风口,外壳的后部设有外壳进风口,风道壳进风口通过风机连通外壳进风口,风道壳前出风口通过送风管连通外壳前出风口,风道壳上出风口连通外壳顶出风口,风道壳内设有摆动设置的用于切换风道壳前出风口与风道壳上出风口出风的主风门,风向切换器设有用于带动主风门摆动的主风门驱动电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暖风机可以切换向上吹送暖风或向前吹送暖风,所以本实用新型的暖风机使用起来较为方便而且应用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暖风机的正面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暖风机的背面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暖风机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暖风机的左视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处于向后出风状态的本实用新型的暖风机的左视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处于向前出风状态的本实用新型的暖风机的左视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送风管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送风管的分解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送风管的背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风门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风门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风向切换器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风向切换器的左视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1-外壳;101-外壳进风口;102-外壳前出风口;103-外壳顶出风口;104-外壳后出风口;2-风机;3-风向切换器;31-加热器;32-主风门;33-风道壳;3301-风道壳进风口;3302-风道壳前出风口;3303-风道壳上出风口;34-主风门驱动电机;4-送风管;41-前管壳;42-后管壳;421-凹槽;401-送风管进风口;402-送风管出风口;5-风门组件;51-副风门;5101-散风片;52-副风门驱动电机;53-风门框壳;5301-框壳进风口;5302-框壳上出风口;5303-框壳后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多方向出风的暖风机,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外壳1,外壳1内设有风机2,风机2为离心式风机,风机2包括叶轮、叶轮电机及蜗壳,叶轮设置在蜗壳内,叶轮电机安装在蜗壳的前侧,叶轮安装在叶轮电机的输出转轴上。
如图3和图4所示,外壳1的内部设有风向切换器3及送风管4,如图12和图13所示,风向切换器3设有风道壳33,风道壳33内设有用于加热风机2运转产生的气流的加热器31,加热器31可以为PTC加热器,加热器31具有栅板状结构,于是气流能够透过加热器31。如图12和图13所示,风道壳33设有风道壳进风口3301、风道壳前出风口3302及风道壳上出风口3303,加热器31可以设于风道壳进风口3301处,如图1所示,外壳1的前部设有外壳前出风口102,外壳1的上端设有外壳顶出风口103,如图2所示,外壳1的后部设有外壳进风口101,如图4所示,风道壳进风口3301通过风机2连通外壳进风口101,风道壳前出风口3302通过送风管4连通外壳前出风口102,风道壳上出风口3303连通外壳顶出风口103,如图4和图13所示,风道壳33内设有摆动设置的用于切换风道壳前出风口3302与风道壳上出风口3303出风的主风门32,具体是主风门32的上端与风道壳33铰接,如图12所示,风向切换器3设有用于带动主风门32摆动的主风门驱动电机34,具体地,主风门驱动电机34安装在风道壳33的右外侧,主风门驱动电机34的输出转轴联接主风门32的与风道壳33铰接的轴头,于是主风门驱动电机34能够带动主风门32上下摆动。
如图4所示,当风机2运转时,外界气流从外壳进风口101进入到风机2的蜗壳的内部,气流继而进入风向切换器3内,主风门32处于封闭风道壳前出风口3302的位置上,于是经过加热器31加热的气流从风道壳上出风口3303排出至外壳顶出风口103,从而实现向上吹送暖风的功能,在暖风机工作期间,若主风门驱动电机34带动主风门32向上摆动,如图6所示,主风门驱动电机34使主风门32保持在封闭风道壳上出风口3303的位置上,于是风道壳前出风口3302打开,由风机2运转产生的并经过加热器31加热的气流从风道壳前出风口3302流动至送风管4,暖风继而从外壳前出风口102吹送出,从而实现向前吹送暖风功能;暖风机向上送风与向前送风之间的切换可以通过操作位于外壳1前上侧的控制面板实现,通过设置主风门驱动电机34带动主风门32摆动,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暖风机能够实现电动切换出风方向,使用起来较为方便。当本实用新型的暖风机切换至向上吹送暖风模式时,有利于使整个室内空间都暖和,室内的站立或者走动的人员都可以得到取暖效果,而且方便用户将手放在外壳顶出风口103的上方进行取暖,在湿冷天气时取暖体验更佳;当将外部设置的挂衣杆设置在本实用新型的暖风机的上方时,本实用新型的暖风机还可以向上吹暖风到衣服,起到干衣效果。当本实用新型的暖风机切换至向前吹送暖风模式时,暖风机可以放置在桌面上使用,于是可以直吹坐着工作的用户,暖风机也可以放置在地面上使用,由于人们常习惯上半身穿衣服较多,而下半身穿衣服较少,于是暖风可以吹着用户的腿脚,取暖体验感好。从上文可见,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暖风机可以切换向上吹送暖风或向前吹送暖风,所以使用起来较为方便而且应用灵活,用途较为广泛。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外壳1的后上部设有外壳后出风口104,如图3和图4所示,外壳1的上部内设有风门组件5,如图10和图11所示,风门组件5包括风门框壳53,风门框壳53的下端形成有框壳进风口5301,风门框壳53的上端形成有框壳上出风口5302,风门框壳53的后侧形成有框壳后出风口5303,如图4所示,框壳进风口5301与风道壳上出风口3303接通连接,框壳上出风口5302与外壳顶出风口103接通连接,框壳后出风口5303与外壳后出风口104接通连接,如图10和图11所示,风门组件5设有用于切换框壳后出风口5303与框壳上出风口5302出风的副风门51,副风门51摆动设置在风门框壳53内,具体是副风门51的左右两端分别形成有轴头,副风门51的轴头分别适配插入在风门框壳53的左右侧壁,风门组件5设有副风门驱动电机52,副风门驱动电机52驱动副风门51摆动,具体是副风门51的轴头的端面形成有D型孔,副风门驱动电机52的输出转轴适配插装在上述的D型孔内,于是副风门驱动电机52能够带动副风门51摆动。如图5所示,当主风门32处于竖立状态封闭风道壳前出风口32时,而且副风门51封闭框壳上出风口5302时,由风机2运转产生的并经过加热器31加热的气流通过风道壳33进入风门框壳53,由于副风门51的阻挡作用,使得气流向后拐转而从外壳后出风口104排出,从而实现向后吹送暖风的功能,于是当用户需要从暖风机的前方行动至暖风机的后方进行办公或者其他操作时,用户可以将暖风机切换至向后出风模式,避免用户需要频繁挪动暖风机,从而方便使用。通过设置副风门驱动电机52,使得向上送风与向后送风的切换可以通过电动方式实现。
进一步地,副风门51相对外壳1具有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中,副风门51打开外壳顶出风口103且副风门51呈竖立状,如图4所示,于是暖风气流可以直接从风道壳33经过风门框壳53及外壳顶出风口103直线向上排出,此时虽然框壳后出风口5303也处于打开状态,但是由于气流直线向上流动所受阻力较小,所以在图4所示的状态下,暖风气流主要为向上排出。如图5所示,在第二位置中,副风门51封闭外壳顶出风口103,于是暖风气流通过副风门51阻挡导向而向后排出,在此状态下,副风门51的正面侧可以与外壳1的顶面齐平设置,有利于使暖风机外观简洁。
进一步地,如图11所示,副风门51的背面形成有散风片5101,位于副风门51本体的左部的散风片5101向左倾斜,而位于副风门51本体的右部的散风片5101向右倾斜,如图4所示,由于副风门51呈竖立状,副风门51本体对气流阻力较小,但当气流流过散风片5101时,气流就会被散风片5101导向而分别向左右分散流动,从而增大暖风散播范围,有利于使整个室内空间易于得到升温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4及图13所示,外壳进风口101设于外壳1的后下部,风机2的吸风口正对接通连接外壳进风口101,风机2的排风口向上设置,风道壳进风口3301设于风道壳33的底部,由于暖风气流的温度较高,暖风气流在吹出之后会拐向上,外壳前出风口102设于外壳1的前下端,使得当切换为向前送风时,暖风从较低的位置吹出,有利于人体的脚部得到取暖效果。如图7至图9所示,送风管4的后上端设有送风管进风口401,送风管4的前下端设有送风管出风口402,如图4所示,送风管进风口401与风道壳前出风口3302接通连接,送风管出风口402与外壳前出风口102接通连接,上述结构布局设置合理,充分利用了外壳1的外部面积。
进一步地,送风管4包括前管壳41及后管壳42,前管壳41的边缘部与后管壳42的边缘部扣接,具体是后管壳42的边缘部形成有扣耳,前管壳41的边缘部形成有凸块,上述的扣耳和上述的凸块扣接,送风管进风口401形成于后管壳42的上部,送风管出风口402形成于前管壳41的下部,通过将送风管4分为前管壳41及后管壳42两部分围合而成,有利于使送风管4易于制作,如图3、图4和图9所示,后管壳42的后侧形成有用于避让风机2的叶轮电机的凹槽421,换句话说,风机2的叶轮电机是局部伸入于凹槽421内,于是有利于使本实用新型的暖风机具有紧凑的结构以减小暖风机的占用空间。
Claims (6)
1.一种多方向出风的暖风机,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内设有风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设有风向切换器(3)及送风管(4),所述风向切换器(3)设有风道壳(33),所述风道壳(33)内设有用于加热所述风机(2)运转产生的气流的加热器(31),所述风道壳(33)设有风道壳进风口(3301)、风道壳前出风口(3302)及风道壳上出风口(3303),所述外壳(1)的前部设有外壳前出风口(102),所述外壳(1)的上端设有外壳顶出风口(103),所述外壳(1)的后部设有外壳进风口(101),所述风道壳进风口(3301)通过所述风机(2)连通所述外壳进风口(101),所述风道壳前出风口(3302)通过所述送风管(4)连通所述外壳前出风口(102),所述风道壳上出风口(3303)连通所述外壳顶出风口(103),所述风道壳(33)内设有摆动设置的用于切换所述风道壳前出风口(3302)与风道壳上出风口(3303)出风的主风门(32),所述风向切换器(3)设有用于带动所述主风门(32)摆动的主风门驱动电机(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方向出风的暖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后上部设有外壳后出风口(104),所述外壳(1)的上部内设有风门组件(5),所述风门组件(5)包括风门框壳(53),所述风门框壳(53)的下端形成有框壳进风口(5301),所述风门框壳(53)的上端形成有框壳上出风口(5302),所述风门框壳(53)的后侧形成有框壳后出风口(5303),所述框壳进风口(5301)与所述风道壳上出风口(3303)接通连接,所述框壳上出风口(5302)与所述外壳顶出风口(103)接通连接,所述框壳后出风口(5303)与所述外壳后出风口(104)接通连接,所述风门组件(5)设有用于切换所述框壳后出风口(5303)与所述框壳上出风口(5302)出风的副风门(51),所述副风门(51)摆动设置在所述风门框壳(53)内,所述风门组件(5)设有副风门驱动电机(52),所述副风门驱动电机(52)驱动所述副风门(51)摆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多方向出风的暖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风门(51)相对所述外壳(1)具有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所述副风门(51)打开所述外壳顶出风口(103)且所述副风门(51)呈竖立状;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副风门(51)封闭所述外壳顶出风口(1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多方向出风的暖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风门(51)的背面形成有散风片(510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多方向出风的暖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进风口(101)设于所述外壳(1)的后下部,所述风机(2)的吸风口正对接通连接所述外壳进风口(101),所述风机(2)的排风口向上设置,所述风道壳进风口(3301)设于所述风道壳(33)的底部,所述外壳前出风口(102)设于所述外壳(1)的前下端,所述送风管(4)的后上端设有送风管进风口(401),所述送风管(4)的前下端设有送风管出风口(402),所述送风管进风口(401)与所述风道壳前出风口(3302)接通连接,所述送风管出风口(402)与所述外壳前出风口(102)接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多方向出风的暖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4)包括前管壳(41)及后管壳(42),所述前管壳(41)的边缘部与所述后管壳(42)的边缘部扣接,所述后管壳(42)的后侧形成有用于避让所述风机(2)的叶轮电机的凹槽(42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307004.7U CN218269239U (zh) | 2022-08-31 | 2022-08-31 | 一种多方向出风的暖风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307004.7U CN218269239U (zh) | 2022-08-31 | 2022-08-31 | 一种多方向出风的暖风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269239U true CN218269239U (zh) | 2023-01-10 |
Family
ID=84709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307004.7U Active CN218269239U (zh) | 2022-08-31 | 2022-08-31 | 一种多方向出风的暖风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269239U (zh) |
-
2022
- 2022-08-31 CN CN202222307004.7U patent/CN21826923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702204B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105972700B (zh) | 空调器及其风管式空调室内机 | |
WO2021223486A1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101292841A (zh) | 一种烤箱 | |
CN108758830A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102278793A (zh) |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 |
CN109681947A (zh) | 360°全方位取暖器 | |
CN218269239U (zh) | 一种多方向出风的暖风机 | |
CN208920218U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207936296U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214249820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109373425A (zh) | 可切换出风的出风结构及取暖器 | |
CN210238682U (zh) | 一种烘干除臭一体化装置及智能马桶 | |
CN212252841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110260402B (zh) | 一种双出风的空调 | |
CN218495106U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207936295U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111023305A (zh) | 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 | |
CN101737916A (zh) | 具有下部出风口的柜式空调 | |
CN209295266U (zh) | 可切换出风的出风结构及取暖器 | |
WO2021000837A1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212431100U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208765086U (zh) | 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208536162U (zh) | 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108375108B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