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66831U - 链轮组件耐磨中间套 - Google Patents

链轮组件耐磨中间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66831U
CN218266831U CN202222219771.2U CN202222219771U CN218266831U CN 218266831 U CN218266831 U CN 218266831U CN 202222219771 U CN202222219771 U CN 202222219771U CN 218266831 U CN218266831 U CN 2182668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ar
oil
filler point
joint
chu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1977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Jingyang Machinery Complete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Jingyang Machinery Complet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Jingyang Machinery Complete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Jingyang Machinery Complet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1977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668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668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668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链轮组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链轮组件耐磨中间套,包括耐磨套主体,所述耐磨套主体的两个侧面均开设有连接凹槽,所述连接凹槽的内壁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内壁卡接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所述第一注油孔和第二注油孔能够将润滑油添加至储油腔的内部,并且在链轮组件工作时,链轮轴将会带动该耐磨套结构转动,从而能够使润滑油经所述第一出油孔和第二出油孔流出并使润滑油留在所述耐磨套主体的外表面,通过所述储油腔能够储存润滑油,添加一次润滑油能够使用较长的时间,从而无需多次进行添加润滑油的操作,减少了添加润滑油的次数,操作简便。

Description

链轮组件耐磨中间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链轮组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链轮组件耐磨中间套。
背景技术
链轮是一种带嵌齿式扣链齿的轮子,用以与节链环或缆索上节距准确的块体相啮合,链轮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纺织机械、自动扶梯,木材加工,立体停车库,农业机械,食品加工、仪表仪器、石油等行业的机械传动等,在链轮组件中为了保证链轮轴的耐磨性通常在链轮轴的两端套接有耐磨套。
为了保证耐磨套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对耐磨套进行添加润滑油的操作,但是添加的润滑油使用较快,因此需要多次进行添加润滑油的操作,操作较为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所述技术缺陷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链轮组件耐磨中间套,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链轮组件耐磨中间套,包括耐磨套主体,所述耐磨套主体的两个侧面均开设有连接凹槽,所述连接凹槽的内壁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内壁卡接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所述卡接块的内部开设有储油腔,所述卡接块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出油孔,所述耐磨套主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出油孔,所述连接环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注油孔,所述卡接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注油孔。
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耐磨套主体的一侧开设有卡紧孔,所述卡紧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卡紧弹簧,所述卡紧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紧杆,所述卡紧杆远离卡紧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紧板,所述卡紧板远离卡紧杆的一侧设置有防滑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所述卡紧板与链轮轴的连接更加牢固。
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连接凹槽的内壁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连接环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与第二固定孔的大小相适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和固定螺钉能够将连接环固定安装在连接凹槽的内部。
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注油孔的内部卡接有密封堵头,所述密封堵头与第一注油孔的横截面形状均为T形,所述密封堵头与第一注油孔的大小相适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密封堵头能够堵塞第一注油孔,从而避免了润滑油从所述第一注油孔向外溢出的情况。
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耐磨套主体的内壁开设有置物腔,所述置物腔与卡紧板的形状均为弧形,所述置物腔与卡紧板的大小相适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固定链轮轴时使所述卡紧板收进置物腔的内部,进而能够更加稳定的来固定链轮轴。
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连接凹槽的形状为环形,所述连接环与连接凹槽相卡接,所述连接凹槽与连接环的大小相适配,所述卡接槽和卡接块的形状均为弧形,所述卡接块与卡接槽的大小相适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所述卡接块卡进卡接槽的内部后使连接环顺利的卡进连接凹槽的内部。
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出油孔与储油腔相连通,所述第一出油孔与第二出油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出油孔与第二出油孔的大小相适配,所述第一注油孔与第二注油孔的大小相适配,所述第一注油孔与第二注油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注油孔与储油腔相连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能够使润滑油经所述第一注油孔和第二注油孔进入到储油腔的内部,并经所述第一注油孔和第二出油孔将润滑油输送至耐磨套主体的外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通过所述第一注油孔和第二注油孔能够将润滑油添加至储油腔的内部,并且在链轮组件工作时,链轮轴将会带动该耐磨套结构转动,从而能够使润滑油经所述第一出油孔和第二出油孔流出并使润滑油留在所述耐磨套主体的外表面,通过所述储油腔能够储存润滑油,添加一次润滑油能够使用较长的时间,从而无需多次进行添加润滑油的操作,减少了添加润滑油的次数,操作简便。
2、通过所述卡紧弹簧、卡紧杆、卡紧板和防滑纹的配合设置,在连接该耐磨套与链轮轴后,所述卡紧板位于置物腔的内部,所述卡紧弹簧处于被压缩的状态,在所述卡进弹簧的反作用力和防滑纹的作用下使该耐磨套结构与链轮轴的连接更加牢固。
3、该链轮结构分为耐磨套主体和连接环及其连接构件两部分,当所述耐磨套主体损坏时只需将耐磨套主体与连接环分离并更换新的耐磨套主体即可,相较于现在的整体式的耐磨套结构来说无需更换整个耐磨套结构,从而节约了更换的成本,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未装配连接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连接环及其连接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耐磨套主体,2-连接凹槽,3-卡接槽,4-卡接块,5-连接环,6-储油腔,7-第一出油孔,8-第二出油孔,9-第一注油孔,10-第二注油孔,11-卡紧孔,12-卡紧弹簧,13-卡紧杆,14-卡紧板,15-防滑纹,16-第一固定孔,17-第二固定孔,18-密封堵头,19-置物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链轮组件耐磨中间套,包括耐磨套主体1,耐磨套主体1的两个侧面均开设有连接凹槽2,连接凹槽2的内壁开设有卡接槽3,卡接槽3的内壁卡接有卡接块4,卡接块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环5,卡接块4的内部开设有储油腔6,卡接块4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出油孔7,耐磨套主体1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出油孔8,连接环5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注油孔9,卡接块4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注油孔10,通过第一注油孔9和第二注油孔10能够相储油腔6的内部添加润滑油,通过第一出油孔7和第二出油孔8能够使储油腔6内部的润滑油流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技术方案:耐磨套主体1的一侧开设有卡紧孔11,卡紧孔1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卡紧弹簧12,卡紧弹簧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紧杆13,卡紧杆13远离卡紧弹簧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紧板14,卡紧板14远离卡紧杆13的一侧设置有防滑纹15,在将该耐磨套安装在链轮轴上时,首先移动卡紧板14使其向卡紧杆13的方向移动,此时卡紧弹簧12处于被压缩的状态,在将该耐磨套安装在链轮轴上后,卡紧板14上的防滑纹15与链轮轴贴合紧密,从而使得该耐磨套结构与链轮轴的连接更加牢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技术方案:连接凹槽2的内壁开设有第一固定孔16,连接环5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固定孔17,第一固定孔16与第二固定孔17的大小相适配,通过第一固定孔16、第二固定孔17和固定螺钉能够将连接环5固定安装在连接凹槽2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技术方案:第一注油孔9的内部卡接有密封堵头18,密封堵头18与第一注油孔9的横截面形状均为T形,密封堵头18与第一注油孔9的大小相适配,通过密封堵头18能够堵塞第一注油孔9,从而避免了润滑油从第一注油孔9向外溢出的情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技术方案:耐磨套主体1的内壁开设有置物腔19,置物腔19与卡紧板14的形状均为弧形,置物腔19与卡紧板14的大小相适配,能够在固定链轮轴时使卡紧板14收进置物腔19的内部,进而能够更加稳定的来固定链轮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技术方案:连接凹槽2的形状为环形,连接环5与连接凹槽2相卡接,连接凹槽2与连接环5的大小相适配,卡接槽3和卡接块4的形状均为弧形,卡接块4与卡接槽3的大小相适配,能够在卡接块4卡进卡接槽3的内部后使连接环5顺利的卡进连接凹槽2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技术方案:第一出油孔7与储油腔6相连通,第一出油孔7与第二出油孔8的位置相对应,第一出油孔7与第二出油孔8的大小相适配,第一注油孔9与第二注油孔10的大小相适配,第一注油孔9与第二注油孔10的位置相对应,第二注油孔10与储油腔6相连通,从而能够使润滑油经第一注油孔9和第二注油孔10进入到储油腔6的内部,并经第一注油孔7和第二出油孔8将润滑油输送至耐磨套主体1的外部。
本实用新型的链轮组件耐磨中间套,工作原理如下:
当需要向储油腔6的内部添加润滑油时,取出密封堵头18,并经第一注油孔9和第二注油孔10向储油腔6的内部添加润滑油,当链轮组件工作时,链轮轴带动该耐磨套结构转动,此时位于储油腔6内部的润滑油经第一出油孔7和第二出油孔8流出,从而对该耐磨套结构进行润滑工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第一注油孔9和第二注油孔10能够将润滑油添加至储油腔6的内部,并且在链轮组件工作时,链轮轴将会带动该耐磨套结构转动,从而能够使润滑油经第一出油孔7和第二出油孔8流出并使润滑油留在耐磨套主体1的外表面,通过储油腔6能够储存润滑油,添加一次润滑油能够使用较长的时间,从而无需多次进行添加润滑油的操作,减少了添加润滑油的次数,操作简便。
2、通过卡紧弹簧12、卡紧杆13、卡紧板14和防滑纹15的配合设置,在连接该耐磨套与链轮轴后,卡紧板14位于置物腔19的内部,卡紧弹簧12处于被压缩的状态,在卡进弹簧12的反作用力和防滑纹15的作用下使该耐磨套结构与链轮轴的连接更加牢固。
3、该链轮结构分为耐磨套主体1和连接环5及其连接构件两部分,当耐磨套主体1损坏时只需将耐磨套主体1与连接环5分离并更换新的耐磨套主体1即可,相较于现在的整体式的耐磨套结构来说无需更换整个耐磨套结构,从而节约了更换的成本,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难理解,本实用新型包括上述说明书的实用新型内容和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以及附图所示出的各部分的任意组合,限于篇幅并为使说明书简明而没有将这些组合构成的各方案一一描述。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

Claims (7)

1.链轮组件耐磨中间套,其特征在于:包括耐磨套主体(1),所述耐磨套主体(1)的两个侧面均开设有连接凹槽(2),所述连接凹槽(2)的内壁开设有卡接槽(3),所述卡接槽(3)的内壁卡接有卡接块(4),所述卡接块(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环(5),所述卡接块(4)的内部开设有储油腔(6),所述卡接块(4)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出油孔(7),所述耐磨套主体(1)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出油孔(8),所述连接环(5)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注油孔(9),所述卡接块(4)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注油孔(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轮组件耐磨中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套主体(1)的一侧开设有卡紧孔(11),所述卡紧孔(1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卡紧弹簧(12),所述卡紧弹簧(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紧杆(13),所述卡紧杆(13)远离卡紧弹簧(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紧板(14),所述卡紧板(14)远离卡紧杆(13)的一侧设置有防滑纹(1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链轮组件耐磨中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凹槽(2)的内壁开设有第一固定孔(16),所述连接环(5)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固定孔(17),所述第一固定孔(16)与第二固定孔(17)的大小相适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链轮组件耐磨中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油孔(9)的内部卡接有密封堵头(18),所述密封堵头(18)与第一注油孔(9)的横截面形状均为T形,所述密封堵头(18)与第一注油孔(9)的大小相适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链轮组件耐磨中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套主体(1)的内壁开设有置物腔(19),所述置物腔(19)与卡紧板(14)的形状均为弧形,所述置物腔(19)与卡紧板(14)的大小相适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链轮组件耐磨中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凹槽(2)的形状为环形,所述连接环(5)与连接凹槽(2)相卡接,所述连接凹槽(2)与连接环(5)的大小相适配,所述卡接槽(3)和卡接块(4)的形状均为弧形,所述卡接块(4)与卡接槽(3)的大小相适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链轮组件耐磨中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油孔(7)与储油腔(6)相连通,所述第一出油孔(7)与第二出油孔(8)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出油孔(7)与第二出油孔(8)的大小相适配,所述第一注油孔(9)与第二注油孔(10)的大小相适配,所述第一注油孔(9)与第二注油孔(10)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注油孔(10)与储油腔(6)相连通。
CN202222219771.2U 2022-08-23 2022-08-23 链轮组件耐磨中间套 Active CN2182668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19771.2U CN218266831U (zh) 2022-08-23 2022-08-23 链轮组件耐磨中间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19771.2U CN218266831U (zh) 2022-08-23 2022-08-23 链轮组件耐磨中间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66831U true CN218266831U (zh) 2023-01-10

Family

ID=84776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19771.2U Active CN218266831U (zh) 2022-08-23 2022-08-23 链轮组件耐磨中间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668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59840B1 (ko) 오일 섬프
US20110067971A1 (en) Wear resistant clutch plate
CN218266831U (zh) 链轮组件耐磨中间套
KR20190073994A (ko) 오일팬용 드레인플러그
CN203836126U (zh) 齿轮
DE102008011948A1 (de) Dichtung
CN205207467U (zh) 一种蛇形弹簧联轴器
CN209762488U (zh) 排水管道的连接器
CN104405850A (zh) 差速器
CN204372174U (zh) 一种带锁珠的骨架密封圈
CN109707755B (zh) 一种联轴器
CN201362502Y (zh) 轻质耐用型橡胶托辊
CN106195216A (zh) 一种嵌套齿条
CN210686900U (zh) 一种回转减速机齿轮保护装置
CN209781720U (zh) 一种140Mpa超高压快速拆卸旋塞阀
DE102014012085A1 (de) Kraftfahrzeugvorrichtung mit einem Einfüllrohr
CN217892983U (zh) 一种可储油式压块
CN217951365U (zh) 一种防侵蚀的灌装阀门
CN218152075U (zh)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离合器
CN209818384U (zh) 一种轴封装置
CN214837864U (zh) 一种高强度推杆衬套
CN217301321U (zh) 改进型新能源车用花键套
CN216383142U (zh) 一种耐用可适用于多种环境工作的高效大功率永磁发动机
CN212838137U (zh) 一种重载卡车用加热集成单元式燃油滤清器
CN209586979U (zh) 一种联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