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63923U - 一种兼具雨水调蓄功能的山体创面修复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兼具雨水调蓄功能的山体创面修复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63923U
CN218263923U CN202220899683.9U CN202220899683U CN218263923U CN 218263923 U CN218263923 U CN 218263923U CN 202220899683 U CN202220899683 U CN 202220899683U CN 218263923 U CN218263923 U CN 2182639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ain
slope surface
plant
slop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9968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孔宪琨
厉超
李关英
吕海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eil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eil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eil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eil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89968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639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639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639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兼具雨水调蓄功能的山体创面修复结构,位于山体的坡面,包括若干成阶梯状布置的生态修复单元,生态修复单元包括相连的水平种植层和倾斜设置的防滑层;位于顶部的生态修复单元包括沿着倾斜坡面设置的坡面植生基材,坡面植生基材的下方具有坡面土工格栅;还包括顶部锚杆,顶部锚杆穿过坡面植生基材和坡面土工格栅;位于顶部的生态修复单元还包括坡面水平植生基材,坡面水平植生基材水平设置,坡面水平植生基材的一侧和坡面植生基材相连,坡面水平植生基材的另一侧设有顶部挡土墙。本实用新型解决以往山地植被灌溉难度大、成本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兼具雨水调蓄功能的山体创面修复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兼具雨水调蓄功能的山体创面修复结构,属于山地创面修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废弃的矿山荒山,需要进行生态修复。山体创面生态修复,可以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改善生态系统稳定性,完善生态安全格局。对于山体创面的生态修复是绿色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举措,同时也是实现美丽中国的重要建设工程。
对于高差较大坡度很陡的荒山创面,修复难度大,雨季水土流失严重,旱季缺少水源,以往的传统技术中植被成活难,后期管养难度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具雨水调蓄功能的山体创面修复结构,解决以往山地植被灌溉难度大、成本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兼具雨水调蓄功能的山体创面修复结构,位于山体的坡面,包括若干成阶梯状布置的生态修复单元,生态修复单元包括相连的水平种植层和倾斜设置的防滑层;位于顶部的生态修复单元包括沿着倾斜坡面设置的坡面植生基材,坡面植生基材的下方具有坡面土工格栅;还包括顶部锚杆,顶部锚杆穿过坡面植生基材和坡面土工格栅;位于顶部的生态修复单元还包括坡面水平植生基材,坡面水平植生基材水平设置,坡面水平植生基材的一侧和坡面植生基材相连,坡面水平植生基材的另一侧设有顶部挡土墙。
前述的一种兼具雨水调蓄功能的山体创面修复结构中,坡面植生基材的底部和中部挡土墙贴合,坡面植生基材位于中部挡土墙的一侧,中部挡土墙的另一侧设有截污导水渠,截污导水渠的底部高度低于该生态修复单元的水平种植层。
前述的一种兼具雨水调蓄功能的山体创面修复结构中,截污导水渠包括预埋的水渠导水槽,水渠导水槽的下方具有预埋的混凝土支撑层,水渠导水槽的顶部具有支撑格栅,支撑格栅的上方具有石材过滤层。支撑格栅可以打开,便于清理或检修导水渠,也可以进行更换。
前述的一种兼具雨水调蓄功能的山体创面修复结构中,所述截污导水渠位于水平种植层的一侧,水平种植层的另一侧具有截水沟,截水沟内散置卵石。
前述的一种兼具雨水调蓄功能的山体创面修复结构中,坡面植生基材的底部和中部挡土墙贴合,坡面植生基材位于中部挡土墙的一侧,中部挡土墙的另一侧设有弃流池,弃流池包括预埋的弃流槽,弃流槽的下方具有弃流支撑层,弃流槽的顶部具有支撑网格,支撑网格的上方具有石材过滤层。
前述的一种兼具雨水调蓄功能的山体创面修复结构中,弃流槽通过连通管和蓄水池连通,蓄水池位于水平种植层的下方,蓄水池通过通气管和外部环境连通,蓄水池的底部具有潜污泵,潜污泵的出水口位于蓄水池以外,蓄水池的顶部具有检修盖。通过散置卵石、支撑格栅、弃流尘沙部、透水格栅等多层过滤设施,保证蓄水池的的雨水水质。
前述的一种兼具雨水调蓄功能的山体创面修复结构中,所述弃流槽的底部散置有卵石层,所述连通管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弃流槽底部的卵石层高度,所述连通管靠近弃流槽的一端设置有滤网。
前述的一种兼具雨水调蓄功能的山体创面修复结构中,所述潜污泵连接有潜污管,潜污管的一端和潜污泵连通,潜污管的另一端位于蓄水池以外;所述检修盖上散置有过滤卵石,所述蓄水池内设置有水深采集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解决以往山地植被灌溉难度大、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不仅减少了水土流失以及落石滑坡等风险问题,也生态经济的缓解了山坡植被缺少水源灌溉的问题,通过收集雨水并调蓄利用,补充了山体植被的灌溉用水,减少管护成本,并达到了很好的景观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生态修复单元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弃流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蓄水池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顶部挡土墙,2-水平种植层,3-防滑层,4-生态修复单元,5-坡面土工格栅,6-坡面植生基材,7-锚杆,8-石材过滤层,9-中部挡土墙,10-混凝土支撑层,11-水渠导水槽,12-支撑格栅,13-截水沟,14-弃流槽,15-弃流支撑层,16-连通管,17-蓄水池,18-潜污泵,19-检修盖,20-通气管,21-坡面水平植生基材,22-弃流池,23-过滤卵石,24-潜污管,25-水深采集装置,26-过滤卵石,27-潜污管。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兼具雨水调蓄功能的山体创面修复结构,位于山体的坡面,包括若干成阶梯状布置的生态修复单元4,生态修复单元4包括相连的水平种植层2和倾斜设置的防滑层3;位于顶部的生态修复单元4包括沿着倾斜坡面设置的坡面植生基材6,坡面植生基材6的下方具有坡面土工格栅5;还包括顶部锚杆7,顶部锚杆7穿过坡面植生基材6和坡面土工格栅5;位于顶部的生态修复单元4还包括坡面水平植生基材21,坡面水平植生基材21水平设置,坡面水平植生基材21的一侧和坡面植生基材6相连,坡面水平植生基材21的另一侧设有顶部挡土墙1。
坡面植生基材6的底部和中部挡土墙9贴合,坡面植生基材6位于中部挡土墙9的一侧,中部挡土墙9的另一侧设有截污导水渠,截污导水渠的底部高度低于该生态修复单元4的水平种植层2。截污导水渠包括预埋的水渠导水槽11,水渠导水槽11的下方具有预埋的混凝土支撑层10,水渠导水槽11的顶部具有支撑格栅12,支撑格栅12的上方具有石材过滤层8。所述截污导水渠位于水平种植层2的一侧,水平种植层2的另一侧具有截水沟13,截水沟13内散置卵石。
实施例2:一种兼具雨水调蓄功能的山体创面修复结构,位于山体的坡面,包括若干成阶梯状布置的生态修复单元4,生态修复单元4包括相连的水平种植层2和倾斜设置的防滑层3;位于顶部的生态修复单元4包括沿着倾斜坡面设置的坡面植生基材6,坡面植生基材6的下方具有坡面土工格栅5;还包括顶部锚杆7,顶部锚杆7穿过坡面植生基材6和坡面土工格栅5;位于顶部的生态修复单元4还包括坡面水平植生基材21,坡面水平植生基材21水平设置,坡面水平植生基材21的一侧和坡面植生基材6相连,坡面水平植生基材21的另一侧设有顶部挡土墙1。
坡面植生基材6的底部和中部挡土墙9贴合,坡面植生基材6位于中部挡土墙9的一侧,中部挡土墙9的另一侧设有截污导水渠,截污导水渠的底部高度低于该生态修复单元4的水平种植层2。截污导水渠包括预埋的水渠导水槽11,水渠导水槽11的下方具有预埋的混凝土支撑层10,水渠导水槽11的顶部具有支撑格栅12,支撑格栅12的上方具有石材过滤层8。所述截污导水渠位于水平种植层2的一侧,水平种植层2的另一侧具有截水沟13,截水沟13内散置卵石。
坡面植生基材6的底部和中部挡土墙9贴合,坡面植生基材6位于中部挡土墙9的一侧,中部挡土墙9的另一侧设有弃流池,弃流池包括预埋的弃流槽14,弃流槽14的下方具有弃流支撑层15,弃流槽14的顶部具有支撑网格,支撑网格的上方具有石材过滤层8。弃流槽14通过连通管16和蓄水池17连通,蓄水池17位于水平种植层2的下方,蓄水池17通过通气管20和外部环境连通,蓄水池17的底部具有潜污泵18,潜污泵18的出水口位于蓄水池17以外,蓄水池17的顶部具有检修盖19。
所述弃流槽14的底部散置有卵石层24,所述连通管16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弃流槽14底部的卵石层24高度,所述连通管16靠近弃流槽14的一端设置有滤网23。所述潜污泵18连接有潜污管27,潜污管27的一端和潜污泵18连通,潜污管27的另一端位于蓄水池17以外;所述检修盖19上散置有过滤卵石26,所述蓄水池17内设置有水深采集装置25。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截水沟13形式为下凹150-300的自然地形,宽度为375-500,沟内散置粒径10-30卵石,可以对雨水截留消能并下渗,缓解对下面坡体的冲刷,减少水土流失。
弃流池底部有连通管16和蓄水池17相连,连通管16口有透水格栅,通过散置卵石、打孔钢盖板、弃流尘沙部、透水格栅等多层过滤设施,保证蓄水池17的的雨水水质。
蓄水池17主要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主体,潜污泵(至少一个)、检修井盖、透气孔、水位控制线等,主体结构尺寸为1650*1800*(3000-5000),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大或减少主体结构尺寸。透气孔可间隔1500设置一个。潜污泵和工程给水系统相连。可将收集到的雨水作为植被灌溉用的补水水源。
技术方案的主要流程有:
第一步,清除表面的危岩浮石,自坡顶开始逐渐向下削坡成台。每一级台地高差宜控制在2400-3000,每一级台地宽度宜控制大于5米,具体依实际情况可调整。
第二步,进行坡体固化稳定处理。包括坡角设置挡土墙和坡面铺设土工格网,加设锚杆等,坡脚钢筋混凝土墙的结构需要根据实际地勘资料等进行计算设置。在此基础上喷播植生基材和种子、肥料等,稳固坡体同时保证坡体整体绿化覆盖的景观效果。
第三步,在台地上修建雨水调蓄设施。包括截污导水渠、弃流池、蓄水池、截水沟等。截水沟距离边坡的植生基材需大于300,保证边坡上缘的稳定和安全。第四步,在每一层的台地上栽植适生植被,并养护管理。山体创面生态修复技术方案中所有采用的植被均为山体当地乡土植被,考虑气候、地质、坡向等自然因素,因地制宜,选择抗性强,可以粗放管理的品种,保证易成活,减少养护管理成本。
技术方案中混凝土工程参照相关施工规范执行。技术方案中所有预埋件、连接件等金属材质,均应采用严格的防腐处理。

Claims (8)

1.一种兼具雨水调蓄功能的山体创面修复结构,位于山体的坡面,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成阶梯状布置的生态修复单元(4),生态修复单元(4)包括相连的水平种植层(2)和倾斜设置的防滑层(3);位于顶部的生态修复单元(4)包括沿着倾斜坡面设置的坡面植生基材(6),坡面植生基材(6)的下方具有坡面土工格栅(5);还包括顶部锚杆(7),顶部锚杆(7)穿过坡面植生基材(6)和坡面土工格栅(5);位于顶部的生态修复单元(4)还包括坡面水平植生基材(21),坡面水平植生基材(21)水平设置,坡面水平植生基材(21)的一侧和坡面植生基材(6)相连,坡面水平植生基材(21)的另一侧设有顶部挡土墙(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具雨水调蓄功能的山体创面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坡面植生基材(6)的底部和中部挡土墙(9)贴合,坡面植生基材(6)位于中部挡土墙(9)的一侧,中部挡土墙(9)的另一侧设有截污导水渠,截污导水渠的底部高度低于该生态修复单元(4)的水平种植层(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兼具雨水调蓄功能的山体创面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截污导水渠包括预埋的水渠导水槽(11),水渠导水槽(11)的下方具有预埋的混凝土支撑层(10),水渠导水槽(11)的顶部具有支撑格栅(12),支撑格栅(12)的上方具有石材过滤层(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兼具雨水调蓄功能的山体创面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污导水渠位于水平种植层(2)的一侧,水平种植层(2)的另一侧具有截水沟(13),截水沟(13)内散置卵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具雨水调蓄功能的山体创面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坡面植生基材(6)的底部和中部挡土墙(9)贴合,坡面植生基材(6)位于中部挡土墙(9)的一侧,中部挡土墙(9)的另一侧设有弃流池(22),弃流池(22)包括预埋的弃流槽(14),弃流槽(14)的下方具有弃流支撑层(15),弃流槽(14)的顶部具有支撑网格,支撑网格的上方具有石材过滤层(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兼具雨水调蓄功能的山体创面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弃流槽(14)通过连通管(16)和蓄水池(17)连通,蓄水池(17)位于水平种植层(2)的下方,蓄水池(17)通过通气管(20)和外部环境连通,蓄水池(17)的底部具有潜污泵(18),潜污泵(18)的出水口位于蓄水池(17)以外,蓄水池(17)的顶部具有检修盖(1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兼具雨水调蓄功能的山体创面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弃流槽(14)的底部散置有卵石层(24),所述连通管(16)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弃流槽(14)底部的卵石层(24)高度,所述连通管(16)靠近弃流槽(14)的一端设置有滤网(23)。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兼具雨水调蓄功能的山体创面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污泵(18)连接有潜污管(27),潜污管(27)的一端和潜污泵(18)连通,潜污管(27)的另一端位于蓄水池(17)以外;所述检修盖(19)上散置有过滤卵石(26),所述蓄水池(17)内设置有水深采集装置(25)。
CN202220899683.9U 2022-04-19 2022-04-19 一种兼具雨水调蓄功能的山体创面修复结构 Active CN2182639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99683.9U CN218263923U (zh) 2022-04-19 2022-04-19 一种兼具雨水调蓄功能的山体创面修复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99683.9U CN218263923U (zh) 2022-04-19 2022-04-19 一种兼具雨水调蓄功能的山体创面修复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63923U true CN218263923U (zh) 2023-01-10

Family

ID=847073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99683.9U Active CN218263923U (zh) 2022-04-19 2022-04-19 一种兼具雨水调蓄功能的山体创面修复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639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89142B (zh) 下凹式绿地雨水调蓄调度池及分散式雨水调蓄调度池系统
CN106193247B (zh) 用于海绵城市的一体化雨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1818499B (zh) 高陡岩质边坡植被重建系统及该系统的实施方法
CN204959952U (zh) 下凹式绿地雨水调蓄调度池及分散式雨水调蓄调度池系统
CN207646833U (zh) 集加快渗滤和蓄水为一体的下凹式绿地结构
CN110984189A (zh) 一种边坡生态修复系统及方法
CN103321195A (zh) 一种采用护坡技术的农田生态拦截沟渠及其构建方法
CN205124576U (zh) 边坡自灌溉种植结构
CN102172198A (zh) 道路绿化带节水浇灌装置及道路绿化带节水浇灌装置的成型方法
CN106717413B (zh) 一种海绵城市绿化灌溉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209584917U (zh) 一种海绵城市道路绿化隔离带
CN108867806B (zh) 一种用于雨水收集循环再利用的雨水花园
CN214116694U (zh) 一种生态种植箱及应用该种植箱的水利生态硬质驳岸
CN218263923U (zh) 一种兼具雨水调蓄功能的山体创面修复结构
CN112064756A (zh) 一种可拆卸式立体生态排水沟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2056109A (zh) 一种雨水绿化自动灌溉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214657144U (zh) 一种适用于西北黄土高原地区的新型生态护坡
CN212153625U (zh) 一种城市建设雨水花园
CN214402046U (zh) 一种盐碱地绿化排盐入渗结构
CN111501667B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结构
CN211745621U (zh) 一种蓄水树池
CN213044372U (zh) 一种提升苗木成活率的城市绿化带
CN205848070U (zh) 景观带滞蓄滤排导系统
CN210658597U (zh) 一种海绵城市景观用下沉绿地结构
CN207210075U (zh) 一种减缓基质堵塞的雨水花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