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61278U - 一种电缆手动盘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缆手动盘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61278U
CN218261278U CN202222384801.5U CN202222384801U CN218261278U CN 218261278 U CN218261278 U CN 218261278U CN 202222384801 U CN202222384801 U CN 202222384801U CN 218261278 U CN218261278 U CN 2182612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rod
frame
rotating rod
wi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8480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光明
苏彪
甄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ngyi Beixin Building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ingyi Beixin Building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ngyi Beixin Building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Pingyi Beixin Building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8480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612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612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612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oring, Repeated Paying-Out, And Re-Storing Of Elongated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缆手动盘绕装置,包括支撑架,在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转动杆,在所述转动杆上设置有缠绕架,所述转动杆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转动杆可在所述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在所述支撑架上转动,并带动所述缠绕架转动,从而将端部固定在所述缠绕架上电缆进行缠绕。通过在支撑架上安装转动轴,并使得驱动装置驱动转动轴围绕其轴心转动,使得转动杆上固定的缠绕架对电缆进行盘绕收集,缠绕架转动过程中其转动轮廓不变,且电缆贴合于缠绕架的表面,从而使盘绕出的电缆内圈大小相同,外观整洁,同时驱动装置辅助电缆的盘绕工作,相较于人工操作省时省力。

Description

一种电缆手动盘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盘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手动盘绕装置。
背景技术
纸面石膏板生产线的设备在安装和改造过程中涉及电缆的拆除和后期再利用,在拆除电缆过程中需要将电缆进行盘绕收集。
目前这些电缆的盘绕收集主要依靠人力完成,人工在盘绕电缆的过程中费时费力不便操作,且盘绕的电缆圈大小不一,十分凌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手动盘绕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电缆缠绕费时费力且十分凌乱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包括支撑架,在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转动杆,在所述转动杆上设置有缠绕架,所述转动杆连接有驱动装置;
所述转动杆可在所述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在所述支撑架上转动,并带动所述缠绕架转动,从而将端部固定在所述缠绕架上电缆进行缠绕。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装置为连接在所述转动杆端部的驱动柄;
所述驱动柄中部为圆形的转盘,所述转盘一侧表面中心处固定有驱动块,所述转动杆端部开设有驱动孔,所述驱动块插入所述驱动孔内使得所述驱动柄连接于所述转动杆端部,同时所述驱动块可与所述驱动孔之间发生限位作用,使得所述驱动块在自身转动时可带动所述转动杆转动;
所述转盘背离所述转动杆另一侧表面设有转动手柄,所述转动手柄与所述转盘的连接处偏离所述转盘该表面的转动中心;
其中所述转动手柄能够驱动所述转盘转动,使得所述驱动块带动所述转动杆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转动杆两端与所述支撑架连接处通过可拆轴承座相接;
所述可拆轴承座在所述转动杆与所述支撑架连接时对所述转动杆启固定限位作用;
所述可拆轴承座自身可拆解,拆解后解除对所述转动杆的固定限位作用,使得所述转动杆可从所述支撑架上取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可拆轴承座中部开设有贯穿两侧的轴承槽,所述转动杆两端杆体上固定有转动轴承,所述转动轴承卡在所述轴承槽内转动,使得所述轴承槽对所述转动杆的轴向位置进行限定;
所述可拆轴承座以所述轴承槽中心水平方向为分界线,上部分为顶座,下部分为底座,所述底座固定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顶座与所述底座贴合处两侧向外延伸形成固定耳,所述固定耳上设有竖直的,且贯穿所述固定耳延伸至下方所述底座内的固定孔;
所述固定孔内设有贯穿所述固定耳延伸至所述底座内的固定栓,所述固定栓和所述固定孔间隙配合,使得所述固定栓易取出;
所述固定栓位于所述固定孔内部时,将所述顶座和所述底座相固定;
所述固定栓从所述固定孔中取出后,所述顶座能够从所述底座上方取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缠绕架设有多个,且环形均匀排布于所述转动杆周围,所述缠绕架和所述转动杆之间通过伸缩杆连接,所述伸缩杆能够调整所述缠绕架相对于所述转动杆的距离,便于将缠绕且紧密贴合于所述缠绕架表面的电缆取下;
所述伸缩杆分为定杆和动杆,二者滑动连接;
所述定杆一端固定于所述转动杆表面,其另一端开设有滑动孔;
所述动杆一部分杆体位于所述滑动孔内,可沿着所述动杆的轴向滑动,所述动杆位于所述滑动孔外部的杆体端部固接于所述缠绕架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缠绕架两端设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位置固定于所述缠绕架端部,能够放置缠绕在所述缠绕架表面的电缆从所述缠绕架端部脱离;
所述限位架中部设有与所述缠绕架数量相同的且位置对应的定位孔,所述缠绕架端部插入所述定位孔内,使得多个所述缠绕架相对于所述转动杆的位置固定;
所述缠绕架端部插入所述定位孔后延伸至所述限位架侧部的轴体与端帽螺纹连接,所述端帽能够将所述限位架固定于所述缠绕架端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转动手柄表面套设有柄套,所述柄套与所述转动手柄表面间隙配合,可相对于所述转动手柄滑动;
所述转动手柄端部固定有半球形的柄头,所述柄头的直径大于所述柄套的直径,将所述柄套限位于所述转动手柄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架底部设有移动平台,所述支撑架底部固定于所述移动平台上;
所述移动平台底部设有滚轮,且侧部设有推动把,推动所述推动把可驱使所述滚轮滚动,从而移动所述移动平台和所述支撑架位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缆手动盘绕装置,通过在一支撑架上设置转动轴,并设置驱动装置驱动转动轴围绕其轴心转动,使得转动杆上固定的缠绕架对电缆进行盘绕收集,缠绕架转动过程中其转动轮廓不变,且电缆贴合于缠绕架的表面,从而使盘绕出的电缆内圈大小相同,外观整洁,同时驱动装置辅助电缆的盘绕工作,相较于人工操作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转动杆与支撑架之间的结构拆解图;
图3为图2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转动杆上相关结构拆解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表示如下:
1-移动平台、2-推动把、3-滚轮、4-支撑架、5-转动杆、6-缠绕架、7-驱动装置、8-可拆轴承座、9-伸缩杆、10-限位架;
51-驱动孔、52-转动轴承、71-驱动柄、81-轴承槽、82-顶座、83-底座、84-固定耳、85-固定孔、86-固定栓、91-定杆、92-动杆、101-定位孔、102-端帽;
711-转盘、712-驱动块、713-转动手柄、714-柄套、715-柄头、911-滑动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缆手动盘绕装置,包括支撑架4,在所述支撑架4上设置有转动杆5,在所述转动杆5上设置有缠绕架6,所述转动杆5连接有驱动装置7;
所述转动杆5可在所述驱动装置7的作用下在所述支撑架4上转动,并带动所述缠绕架6转动,从而将端部固定在所述缠绕架6上电缆进行缠绕。
支撑架4用于将转动杆5架起,使其远离底面,方便转动杆5和其上设置的缠绕杆绕着转动杆5的轴心转动,驱动装置7是动力源,可为转动杆5的转动提供动力,其可以是自动的也可以是人力的,当想要自动盘绕时驱动装置7可以是电机、燃油机等可输出旋转运动的一些自动的器械,当想要人力手动盘绕时,驱动装置7可以是一些节省人力或方便人为转动转动杆5的一些机械结构,如Z形杆,盘状扶手等。
通过驱动装置7带动转动杆5在支撑架4上转动,缠绕架6伴随转动杆5一起转动可使一端固定在缠绕架6上的电缆盘绕在缠绕架6的表面,缠绕架6盘绕过程中其转动轮廓不变,盘绕的电缆圈内径同一,外观整洁,同时相比于人工盘绕,通过驱动装置7的动力辅助盘绕,更加快捷省力。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7为连接在所述转动杆5端部的驱动柄71;
所述驱动柄71中部为圆形的转盘711,所述转盘711一侧表面中心处固定有驱动块712,所述转动杆5端部开设有驱动孔51,所述驱动块712插入所述驱动孔51内使得所述驱动柄71连接于所述转动杆5端部,同时所述驱动块712可与所述驱动孔51之间发生限位作用,使得所述驱动块712在自身转动时可带动所述转动杆5转动;
所述转盘711背离所述转动杆5另一侧表面设有转动手柄713,所述转动手柄713与所述转盘711的连接处偏离所述转盘711该表面的转动中心;
其中所述转动手柄713能够驱动所述转盘711转动,使得所述驱动块712带动所述转动杆5转动。
考虑到现场盘绕时可能需要多次更变盘绕电缆的位置,需要转移各个设备,所述驱动装置7不易过大过重,要便于携带和转移,同时考虑到在盘绕电缆时需要根据现场情况,实时调节盘绕的速度,同时要与转动杆5之间便于拆卸,不得干扰盘绕好电缆后从支撑架4上卸下转动杆5的步骤,所以选取驱动装置7为手动操作的驱动柄71。
驱动柄71主体为圆形的转盘711,转盘711两侧分别是驱动块712和转动手柄713,驱动块712固定于转盘711的转动中心,且自身为截面不为圆形的柱体,当使用驱动柄71时将驱动块712插入转动杆5端部与其形状相同的驱动孔51中,即可完成驱动柄71与转动杆5之间的连接;
转动手柄713与转盘711偏心设置,使得其连接点到转盘711转动中心的距离构成力矩,从而帮助使用者省力,使用者手握转动手柄713围绕转盘711的中心转动,即可带动转盘711转动,同时驱动块712带动转动杆5一起转动,通过控制自身操控转动手柄713的转速,即可调整电缆的盘绕速度,操作方便。
在不需要盘绕电缆时,可将驱动块712从驱动孔51中拔出,即可断开驱动柄71和转动杆5之间的连接,驱动柄71小巧便于携带和安装,同时转动杆5两端均开设有驱动孔51,在盘绕电缆时可一端安装驱动柄71独立操作,也可两端均安装驱动柄71,使得两个工人协同增加盘绕时的力矩。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杆5两端与所述支撑架4连接处通过可拆轴承座8相接;
所述可拆轴承座8在所述转动杆5与所述支撑架4连接时对所述转动杆5启固定限位作用;
所述可拆轴承座8自身可拆解,拆解后解除对所述转动杆5的固定限位作用,使得所述转动杆5可从所述支撑架4上取下。
进一步的,所述可拆轴承座8中部开设有贯穿两侧的轴承槽81,所述转动杆5两端杆体上固定有转动轴承52,所述转动轴承52卡在所述轴承槽81内转动,使得所述轴承槽81对所述转动杆5的轴向位置进行限定;
所述可拆轴承座8以所述轴承槽81中心水平方向为分界线,上部分为顶座82,下部分为底座83,所述底座83固定于所述支撑架4上,所述顶座82与所述底座83贴合处两侧向外延伸形成固定耳84,所述固定耳84上设有竖直的,且贯穿所述固定耳84延伸至下方所述底座83内的固定孔85;
所述固定孔85内设有贯穿所述固定耳84延伸至所述底座83内的固定栓86,所述固定栓86和所述固定孔85间隙配合,使得所述固定栓86易取出;
所述固定栓86位于所述固定孔85内部时,将所述顶座82和所述底座83相固定;
所述固定栓86从所述固定孔85中取出后,所述顶座82能够从所述底座83上方取下。
转动轴承52卡在可拆轴承座8内的轴承槽81中,由于轴承槽81位置固定,可限定转动杆5的轴向位置,避免其转动时从支撑架4上脱落。
同时顶座82通过其自身的重力作用下贴合于底座83的上表面,且顶座82两侧固定耳84上的固定孔85受到固定栓86的限位作用,防止顶座82相对于底座83发生侧向的位移,使得顶座82和底座83始终保持为一个整体,维持轴承槽81的完整性。
当取下固定栓86后,可直接将顶座82从底座83的上方取下,使得转动杆5两端轴承上方与外界敞开,通过人力可轻松将转动杆5从支撑架4上取下,从而便于取下盘绕在缠绕架6上的电缆。
进一步的,所述缠绕架6设有多个,且环形均匀排布于所述转动杆5周围,所述缠绕架6和所述转动杆5之间通过伸缩杆9连接,所述伸缩杆9能够调整所述缠绕架6相对于所述转动杆5的距离,便于将缠绕且紧密贴合于所述缠绕架6表面的电缆取下;
所述伸缩杆9分为定杆91和动杆92,二者滑动连接;
所述定杆91一端固定于所述转动杆5表面,其另一端开设有滑动孔911;
所述动杆92一部分杆体位于所述滑动孔911内,可沿着所述动杆92的轴向滑动,所述动杆92位于所述滑动孔911外部的杆体端部固接于所述缠绕架6表面。
由于盘绕时电缆紧密贴合于缠绕杆的表面,若在正常情况下难以取下,本实用新型中可通过伸缩杆9调整缠绕架6相对于转动杆5的距离;
在盘绕时动杆92和定杆91的相对位置固定,动杆92位于滑动孔911内的端部相较于滑动孔911的底部保持一定的距离,当盘绕结束需要取下电缆时,通过将动杆92向滑动孔911底部滑动,使得缠绕架6和转动杆5二者的距离缩小,从而使得盘绕好的电缆圈与缠绕架6表面松弛,可以方便的取下电缆。
进一步的,所述缠绕架6两端设有限位架10,所述限位架10位置固定于所述缠绕架6端部,能够放置缠绕在所述缠绕架6表面的电缆从所述缠绕架6端部脱离;
所述限位架10中部设有与所述缠绕架6数量相同的且位置对应的定位孔101,所述缠绕架6端部插入所述定位孔101内,使得多个所述缠绕架6相对于所述转动杆5的位置固定;
所述缠绕架6端部插入所述定位孔101后延伸至所述限位架10侧部的轴体与端帽102螺纹连接,所述端帽102能够将所述限位架10固定于所述缠绕架6端部。
限位架10可在电缆盘绕的过程中在缠绕架6两端起到阻拦的作用,避免电缆的脱落,同时限位架10上的定位孔101可限制缠绕架6端部的位置,由于各个定位孔101距离限位架10的中心距离相等,同时限位架10的中心位于转动杆5的轴心处,各个缠绕架6端部于定位孔101相接后,相互形成约束,使得各个缠绕架6相对于转动杆5的距离相等。
同时定位孔101可对缠绕架6相对于转动杆5的距离起到定位的作用,当二者相接后,使得缠绕架6相对于转动杆5的距离在盘绕时不变,且动杆92位于滑动孔911内的端部相对于滑动孔911底端存在一定的距离,便于后期缩短缠绕架6和转动杆5之间的距离。
同时为了将限位架10固定在缠绕架6的两端,在缠绕架6的端部设置了端帽102,端帽102与缠绕架6的杆端螺纹连接,对缠绕架6的外侧形成限位作用,同时缠绕架6的内侧可通过阶梯轴或限位块等方式限位,使得限位架10套在缠绕架6端部后位置固定,当要取下限位架10时,转动端帽102,解除其与缠绕架6端部的螺纹连接将其取下,然后在取下限位架10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手柄713表面套设有柄套714,所述柄套714与所述转动手柄713表面间隙配合,可相对于所述转动手柄713滑动;
所述转动手柄713端部固定有半球形的柄头715,所述柄头715的直径大于所述柄套714的直径,将所述柄套714限位于所述转动手柄713上。
操作者手握柄套714驱动转动手柄713时,其手部不与柄套714发生相对移动,在转动过程中柄套714内壁相对于转动手柄713表面移动,如此可保护操作者的手部避免磨损。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4底部设有移动平台1,所述支撑架4底部固定于所述移动平台1上;
所述移动平台1底部设有滚轮3,且侧部设有推动把2,推动所述推动把2可驱使所述滚轮3滚动,从而移动所述移动平台1和所述支撑架4位置,方便使用者对整体装置的转移。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申请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电缆手动盘绕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支撑架(4),在所述支撑架(4)上设置有转动杆(5),在所述转动杆(5)上设置有缠绕架(6),所述转动杆(5)连接有驱动装置(7);
所述转动杆(5)可在所述驱动装置(7)的作用下在所述支撑架(4)上转动,并带动所述缠绕架(6)转动,从而将端部固定在所述缠绕架(6)上电缆进行缠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手动盘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装置(7)为连接在所述转动杆(5)端部的驱动柄(71);
所述驱动柄(71)中部为圆形的转盘(711),所述转盘(711)一侧表面中心处固定有驱动块(712),所述转动杆(5)端部开设有驱动孔(51),所述驱动块(712)插入所述驱动孔(51)内使得所述驱动柄(71)连接于所述转动杆(5)端部,同时所述驱动块(712)可与所述驱动孔(51)之间发生限位作用,使得所述驱动块(712)在自身转动时可带动所述转动杆(5)转动;
所述转盘(711)背离所述转动杆(5)另一侧表面设有转动手柄(713),所述转动手柄(713)与所述转盘(711)的连接处偏离所述转盘(711)该表面的转动中心;
其中所述转动手柄(713)能够驱动所述转盘(711)转动,使得所述驱动块(712)带动所述转动杆(5)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手动盘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杆(5)两端与所述支撑架(4)连接处通过可拆轴承座(8)相接;
所述可拆轴承座(8)在所述转动杆(5)与所述支撑架(4)连接时对所述转动杆(5)启固定限位作用;
所述可拆轴承座(8)自身可拆解,拆解后解除对所述转动杆(5)的固定限位作用,使得所述转动杆(5)可从所述支撑架(4)上取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缆手动盘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拆轴承座(8)中部开设有贯穿两侧的轴承槽(81),所述转动杆(5)两端杆体上固定有转动轴承(52),所述转动轴承(52)卡在所述轴承槽(81)内转动,使得所述轴承槽(81)对所述转动杆(5)的轴向位置进行限定;
所述可拆轴承座(8)以所述轴承槽(81)中心水平方向为分界线,上部分为顶座(82),下部分为底座(83),所述底座(83)固定于所述支撑架(4)上,所述顶座(82)与所述底座(83)贴合处两侧向外延伸形成固定耳(84),所述固定耳(84)上设有竖直的,且贯穿所述固定耳(84)延伸至下方所述底座(83)内的固定孔(85);
所述固定孔(85)内设有贯穿所述固定耳(84)延伸至所述底座(83)内的固定栓(86),所述固定栓(86)和所述固定孔(85)间隙配合,使得所述固定栓(86)易取出;
所述固定栓(86)位于所述固定孔(85)内部时,将所述顶座(82)和所述底座(83)相固定;
所述固定栓(86)从所述固定孔(85)中取出后,所述顶座(82)能够从所述底座(83)上方取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手动盘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缠绕架(6)设有多个,且环形均匀排布于所述转动杆(5)周围,所述缠绕架(6)和所述转动杆(5)之间通过伸缩杆(9)连接,所述伸缩杆(9)能够调整所述缠绕架(6)相对于所述转动杆(5)的距离,便于将缠绕且紧密贴合于所述缠绕架(6)表面的电缆取下;
所述伸缩杆(9)分为定杆(91)和动杆(92),二者滑动连接;
所述定杆(91)一端固定于所述转动杆(5)表面,其另一端开设有滑动孔(911);
所述动杆(92)一部分杆体位于所述滑动孔(911)内,可沿着所述动杆(92)的轴向滑动,所述动杆(92)位于所述滑动孔(911)外部的杆体端部固接于所述缠绕架(6)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缆手动盘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缠绕架(6)两端设有限位架(10),所述限位架(10)位置固定于所述缠绕架(6)端部,能够防止缠绕在所述缠绕架(6)表面的电缆从所述缠绕架(6)端部脱离;
所述限位架(10)中部设有与所述缠绕架(6)数量相同的且位置对应的定位孔(101),所述缠绕架(6)端部插入所述定位孔(101)内,使得多个所述缠绕架(6)相对于所述转动杆(5)的位置固定;
所述缠绕架(6)端部插入所述定位孔(101)后延伸至所述限位架(10)侧部的轴体与端帽(102)螺纹连接,所述端帽(102)能够将所述限位架(10)固定于所述缠绕架(6)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缆手动盘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手柄(713)表面套设有柄套(714),所述柄套(714)与所述转动手柄(713)表面间隙配合,可相对于所述转动手柄(713)滑动;
所述转动手柄(713)端部固定有半球形的柄头(715),所述柄头(715)的直径大于所述柄套(714)的直径,将所述柄套(714)限位于所述转动手柄(713)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手动盘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架(4)底部设有移动平台(1),所述支撑架(4)底部固定于所述移动平台(1)上;
所述移动平台(1)底部设有滚轮(3),且侧部设有推动把(2),推动所述推动把(2)可驱使所述滚轮(3)滚动,从而移动所述移动平台(1)和所述支撑架(4)位置。
CN202222384801.5U 2022-09-08 2022-09-08 一种电缆手动盘绕装置 Active CN2182612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84801.5U CN218261278U (zh) 2022-09-08 2022-09-08 一种电缆手动盘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84801.5U CN218261278U (zh) 2022-09-08 2022-09-08 一种电缆手动盘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61278U true CN218261278U (zh) 2023-01-10

Family

ID=847108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84801.5U Active CN218261278U (zh) 2022-09-08 2022-09-08 一种电缆手动盘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612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29579B (zh) 一种用于pvc人造革生产加工的收卷装置
CN208434445U (zh) 一种树木防寒养护用缠树装置
CN218261278U (zh) 一种电缆手动盘绕装置
CN204778072U (zh) 一种电缆收卷装置
CN113942894A (zh) 一种电力施工的自动绕线装置
CN212269223U (zh) 一种移动式小型起重机
CN218968451U (zh) 一种多功能省力电力施工放线架
CN207226862U (zh) 手动绞车
CN212764463U (zh) 带有机械手的卧式注塑机
JP2809377B2 (ja) ライニング打設機
CN211110110U (zh) 一种放卷机
CN210047556U (zh) 杆体攀爬机器人
CN204079078U (zh) 一种钢丝绳盘绕机及钢丝绳盘绕展放装置
CN220412442U (zh) 一种绕线装置
CN218082211U (zh) 一种具有旋转功能的喷砂辅助装置及喷砂设备
CN217599943U (zh) 一种新型纺织用收卷设备
CN205659993U (zh) 一种放线装置的涨紧机构
CN212355973U (zh) 一种电力电缆放线装置
CN220723337U (zh) 一种市政管井施工辅助装置
CN220998996U (zh) 一种彩色涂层钢卷生产用吊架
CN219357260U (zh) 一种隧道环保风机风管清洁装置
CN211254767U (zh) 一种橡胶软管用收卷装置
CN211328761U (zh) 一种自动化环境保护净化塔
CN216549371U (zh) 一种可拆卸式轮式起重机卷筒
CN219058136U (zh) 一种可调节的线缆收卷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