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47604U - 一种便携式担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担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47604U
CN218247604U CN202222377544.2U CN202222377544U CN218247604U CN 218247604 U CN218247604 U CN 218247604U CN 202222377544 U CN202222377544 U CN 202222377544U CN 218247604 U CN218247604 U CN 2182476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lower shell
cushion
inflatable cushion
infla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7754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华
王秋红
王贝贝
郭丽萍
刘雪红
刘纷纷
白娜
张璐
关咪咪
赵晓云
任爱玲
史佳荣
李芳�
李娜娜
陈寒
杨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237754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476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476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476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ttresses And Other Support Structures For Chairs And Be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担架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便携式担架,包括外壳和充气垫,外壳包括下壳体、上壳体,充气垫能够充放气,充气垫的两端分别与下壳体、上壳体内侧相连接,下壳体和上壳体外侧分别设有把手,充气垫充气张开后可作为担架使用,充气垫在没有充气的状态下能够折叠装入下壳体和上壳体组成的外壳内,方便收纳,收纳后体积小,便于携带;另外,由于该便携式担架的两侧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为硬质材料,且充气垫两侧设有纵向气垫部,使得该担架具有较好的刚性,便于抬起,解决了软式担架无刚性的缺陷。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担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担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担架。
背景技术
担架是医院救治病人或野外营救常用的设备,常规的担架一般长度接近两米,宽度接近50厘米,体积重量较大,携带不方便,特别是爬楼或野外步行情况下,十分耗费体力,且不利于快速到达营救地。
充气式担架则比较轻便,且可折叠,携带比较方便,比较适于在野外拉练、野外营救、偏远区域救治病人的场合使用。比如,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9285950U的中国专利文献记载了一种水陆双用救援充气担架,包括充气担架本体,充气担架本体靠近其尾部的一端上表面设有充气嘴,充气担架本体上设有两组相互对称的把手,该充气担架比较轻便,携带方便,但是其不方便收纳,并且没有配套设置的充气装置,不便现场充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便携式担架,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充气式担架不方便收纳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便携式担架,包括外壳和充气垫,所述外壳包括下壳体、上壳体,所述充气垫能够充放气,所述充气垫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下壳体、上壳体内侧相连接,所述下壳体和上壳体外侧分别设有把手;所述充气垫在没有充气的状态下能够折叠装入所述下壳体和上壳体组成的外壳内。
优选的,所述充气垫包括两侧的纵向气垫部和中部的平面气垫部,所述纵向气垫部和中部的平面气垫部一体成型且内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充气垫的材质包括内侧的聚氨酯层和外侧的尼龙布层,所述聚氨酯层两端分别设有充气阀和放气阀。
优选的,所述下壳体和上壳体内侧分别设有上下两排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布设有缝线孔,所述充气垫的两端上下侧分别设有与所述尼龙布层连接的布片,所述布片的端部对应缝在所述连接板上。
优选的,所述纵向气垫部的端头对应粘接在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下壳体内设有存放仓,在所述下壳体外侧设有对应于所述存放仓的盖体,在所述存放仓内设有充气瓶,以用于为所述充气垫充气。
优选的,所述下壳体下侧间隔设有两个滚轮仓,在所述滚轮仓内设有滚轮。
优选的,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设有相对接的上启口和下启口。
优选的,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设有魔术贴绑带。
优选的,所述下壳体内侧设有备用仓,在所述下壳体外侧设有对应于所述备用仓的盖体,所述备用仓用于存放急救包、电子生命体征监护设备或/和无线电信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便携式担架包括外壳和充气垫,外壳包括下壳体、上壳体,充气垫的两端分别与下壳体、上壳体内侧相连接,下壳体和上壳体外侧分别设有把手,充气垫充气张开后可作为担架使用,充气垫在没有充气的状态下能够折叠装入下壳体和上壳体内,方便收纳,收纳后体积小,便于携带。
2、由于该便携式担架的两侧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为硬质材料,且充气垫两侧设有纵向气垫部,使得该担架具有较好的刚性,便于抬起,解决了软式担架无刚性的缺陷。
3、该便携式担架可单人抬拉、可单人拖拽、可双人或多人抬拉、可在水中作为救生阀使用、可在沟坎作为滑梯使用,使用方式多样。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担架一实施例的展开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担架一实施例折叠后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担架一实施例中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担架一实施例中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担架一实施例中充气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担架一实施例中充气垫与下壳体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便携式担架,请参阅图1至图6。
如图1和图2所示,该便携式担架包括外壳1和充气垫2,外壳1包括下壳体11、上壳体12,外壳1由工程塑料注塑,充气垫2能够充放气,充气垫2的两端分别与下壳体11、上壳体12内侧相连接,在下壳体11的外侧设有把手111,在上壳体12的外侧设有把手121,充气垫2充气后张开在下壳体11和上壳体12之间形成担架,握住两侧的把手可抬起。充气垫2在没有充气的状态下能够折叠装入下壳体11和上壳体12组成的外壳1内,充气垫2装入外壳1内的状态如图2所示,体积比较小,方便携带。
如图5所示,充气垫2包括两侧的纵向气垫部21和中部的平面气垫部22,纵向气垫部21和中部的平面气垫部22一体成型且内部连通,纵向气垫部21有利于加强该充气垫2纵向的韧性,使得在抬起担架时,充气垫2不会过于向下弯曲,被抬起的患者位于平面气垫部22上,两侧的纵向气垫部21可挡住患者,防止患者从侧边滚落。
如图6所示,充气垫2的材质为聚氨酯和尼龙布组成的复合材料,包括内侧的聚氨酯层25和外侧的尼龙布层26,其中,内侧的聚氨酯层25的作用是形成密封气仓,防止气体泄漏,外侧的尼龙布层26的作用是增加充气垫2的强度、耐磨性和阻燃性。如图5所示,聚氨酯层25两端分别设有充气阀23和放气阀24,充气阀23和放气阀24设置在纵向气垫部21的两端,如图3所示,在下壳体11侧面设有对应于充气阀23的通孔112,充气阀23从通孔112穿出,方便快速找到充气阀23的位置;同样的,上壳体12的侧面设有对应于放气阀24的通孔,放气阀24设置在上壳体12侧面的通孔中。
该充气垫2的纵向气垫部21的两端分别粘在下壳体11和上壳体12的内侧,这样能够对充气阀23和放气阀24定位,防止充气阀23和放气阀24脱离下壳体11和上壳体12侧面的通孔。
如图4所示,下壳体11内侧设有上下两排连接板113,连接板113上布设有缝线孔,再结合图5所示,充气垫2的两端上下侧分别设有与尼龙布层26连接的布片27,布片27缝在尼龙布层26上,如图6所示,布片27的端部对应缝在连接板113的缝线孔中。同样的,上壳体12的内侧也设有上下两排连接板,用于连接充气垫2另一侧的布片。
如图4所示,下壳体11内设有存放仓114,如图3所示,在下壳体11外侧设有对应于存放仓114的盖体1141,盖体1141通过铰链安装在存放仓114内侧,并在盖体1141的下侧设有扣合在存放仓114内侧的卡扣,扳开卡扣可打开盖体1141;在存放仓114内设有充气瓶,充气瓶内预先注入高压气体,以用于为充气垫2充气,一个充气瓶内的气量需要足够充气垫2充气一次,充气瓶配备的充气嘴利用文氏管原理,使得充气瓶输出的高压气体虹吸外界空气对充气垫2充气,可减小充气瓶的尺寸和重量。
如图4所示,下壳体11下侧间隔设有两个滚轮仓116,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在滚轮仓116内设有滚轮117,当抬起上壳体12所在一端,滚轮117可着地,使得该担架能够拉动前进。
如图4所示,下壳体11内侧还设有备用仓115,如图3所示,在下壳体11的外侧设有对应于备用仓115的盖体1151,备用仓115用于存放急救包、电子生命体征监护设备或无线电信标。
存放仓114、备用仓115、滚轮仓116位于下壳体11内侧中部位置,在下壳体11两侧预留空间用于粘接纵向气垫部21的端头。
如图4和图6所示,上壳体12侧边设有上启口118,下壳体11对应设有相对接的下启口,使得上壳体12和下壳体11之间能够通过启口对接;另外,上壳体12和下壳体11之间设有魔术贴绑带119,用于对合在一起的上壳体12和下壳体11进行绑定,防止松开。
该便携式担架不使用时收纳在工程塑料的外壳1中,外壳1尺寸为直径18cm,长度50cm,收纳后整个担架重量5kg,携带方便。充气垫2充气后,担架处于可用状态,展开尺寸为长200cm,宽50cm,中间气垫厚8cm,侧边的纵向气垫部21的厚度15cm。
该便携式担架由于后面设有滚轮,因此可单人抬拉,单人拖拽;两侧的下壳体1和上壳体2分别设有把手,所以可双人或多人抬拉;另外,充气垫2充满后,可在水中作为救生筏;另外,在沟坎处可作为滑梯使用。
该便携式担架还可选配配备急救包、电子生命体征监护设备、无线电信标,方便救援和定位。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便携式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和充气垫,所述外壳包括下壳体、上壳体,所述充气垫能够充放气,所述充气垫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下壳体、上壳体内侧相连接,所述下壳体和上壳体外侧分别设有把手;所述充气垫在没有充气的状态下能够折叠装入所述下壳体和上壳体组成的外壳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垫包括两侧的纵向气垫部和中部的平面气垫部,所述纵向气垫部和中部的平面气垫部一体成型且内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垫的材质包括内侧的聚氨酯层和外侧的尼龙布层,所述聚氨酯层两端分别设有充气阀和放气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和上壳体内侧分别设有上下两排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布设有缝线孔,所述充气垫的两端上下侧分别设有与所述尼龙布层连接的布片,所述布片的端部对应缝在所述连接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气垫部的端头对应粘接在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内设有存放仓,在所述下壳体外侧设有对应于所述存放仓的盖体,在所述存放仓内设有充气瓶,以用于为所述充气垫充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下侧间隔设有两个滚轮仓,在所述滚轮仓内设有滚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设有相对接的上启口和下启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设有魔术贴绑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内侧设有备用仓,在所述下壳体外侧设有对应于所述备用仓的盖体,所述备用仓用于存放急救包、电子生命体征监护设备或/和无线电信标。
CN202222377544.2U 2022-09-07 2022-09-07 一种便携式担架 Active CN2182476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77544.2U CN218247604U (zh) 2022-09-07 2022-09-07 一种便携式担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77544.2U CN218247604U (zh) 2022-09-07 2022-09-07 一种便携式担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47604U true CN218247604U (zh) 2023-01-10

Family

ID=847112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77544.2U Active CN218247604U (zh) 2022-09-07 2022-09-07 一种便携式担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476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227979A1 (zh) 一种双气囊充气船
US9688369B2 (en) Inflatable life raft assembly
US5297944A (en) Inflatable pump and article
US7937770B1 (en) Inflatable swimsuit
CN207775698U (zh) 一种便携充气式浮桥
CN201537181U (zh) 水陆两用担架
CN218247604U (zh) 一种便携式担架
CN209535412U (zh)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充气救援气垫
CN109501978A (zh) 一种遇水自充式充气救生器
WO2019144520A1 (zh) 一种充气式漂浮装置
CN201150333Y (zh) 一种防灾减灾应急背包
CN201097724Y (zh) 兼有游泳板功能的充气伞
KR100852213B1 (ko) 벨트형 구명매트
CN210353657U (zh) 一种救生背包
AU2021257882A1 (en) Inflatable life raft assembly
CN216754808U (zh) 充气式担架
US9944368B1 (en) Inflatable life raft assembly
CN206141794U (zh) 一种充气救生圈
CN216933763U (zh) 便携式多功能担架
CN205499294U (zh) 一种可变救生衣的手提包
CN220349908U (zh) 一种收缩式救生圈
CN210338244U (zh) 独立气柱式游泳浮力袋
CN212678773U (zh) 多功能充气装备
CN220465754U (zh) 一种具有救生功能的游水密封袋
US11787518B2 (en) Backboard inflatable rescue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