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45160U - 一种鱼卵恒温孵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鱼卵恒温孵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45160U
CN218245160U CN202221878989.2U CN202221878989U CN218245160U CN 218245160 U CN218245160 U CN 218245160U CN 202221878989 U CN202221878989 U CN 202221878989U CN 218245160 U CN218245160 U CN 2182451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tching
water
heat exchange
communicated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7898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雪峰
王宏军
刘长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hai Haifu Special Fish Bree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hai Haifu Special Fish Bree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hai Haifu Special Fish Bree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hai Haifu Special Fish Bree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7898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451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451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451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类养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鱼卵恒温孵化装置,其包括:孵化池、恒温装置和孵化桶;孵化池包括:集水池和孵化环道;孵化环道围绕集水池设置;孵化环道的内墙上设置有滤网一;集水池内设置有水泵;孵化环道内设置有供水管;供水管的一端与水泵的输出端连通;恒温装置用于加热集水池内的水;孵化桶的内侧具有容腔;孵化桶的下端具有进水口;进水口与容腔连通;进水口通过进水管与水泵连通;容腔内设置有滤网二;滤网二能够拆卸地设置在孵化桶上;孵化桶的上部具有出苗口;出苗口与容腔连通;出苗口上设置有输出管,用于将出苗口输出的鱼苗和水导流至孵化环道连通。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够缩短孵化时间,提高孵化成活率。

Description

一种鱼卵恒温孵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类养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鱼卵恒温孵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鱼卵孵化大多采用孵化桶或孵化池进行孵化。在春季鱼卵孵化期间,如果遇到极端天气,造成孵化水温变化较大,水温较低时造成孵化积温不足,导致孵化时间拉长;不仅会增加孵化成本,而且降低了孵化成活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鱼卵恒温孵化装置,主要目的在于缩短孵化时间,提高孵化成活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鱼卵恒温孵化装置,包括:孵化池、恒温装置和孵化桶;
所述孵化池包括:集水池和孵化环道;
所述集水池的底部具有排水口;
所述孵化环道围绕所述集水池设置;所述孵化环道的外墙较所述孵化环道的内墙高;所述孵化环道的内墙上设置有滤网一;所述孵化环道内的水能够通过所述滤网一流入所述集水池;
所述集水池内设置有水泵;
所述孵化环道内设置有供水管;所述供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水泵的输出端连通,用于将所述集水池内的水向所述孵化环道输送;
所述恒温装置包括:空气源热泵机组、保温换热水箱、热水循环泵、换热盘管和换热循环泵;
所述保温换热水箱的热介质侧输入端通过换热管一与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连通;所述保温换热水箱的热介质侧输出端通过换热管二与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连通;
所述热水循环泵设置在所述换热管一或所述换热管二上,驱动流体在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和所述保温换热水箱的热介质侧之间循环流动;
所述换热盘管的一端通过连接管一与所述保温换热水箱的冷介质侧输入端连通;所述换热盘管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二与所述保温换热水箱的冷介质侧输出端连通;
所述换热循环泵设置在所述连接管一或所述连接管二上,驱动流体在所述换热盘管和所述保温换热水箱的冷介质侧之间循环流动;
所述换热盘管设置在所述集水池的底部;
所述孵化桶的内侧具有容腔;所述容腔的下部为圆锥形;所述容腔的上部为圆柱形;所述孵化桶的下端具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容腔连通;所述进水口通过进水管与所述水泵连通;
所述容腔内设置有滤网二;所述滤网二为圆筒状结构;所述滤网二与所述容腔同轴设置;所述滤网二能够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孵化桶上;
所述孵化桶的上部具有出苗口;所述出苗口与所述容腔连通;
所述出苗口上设置有输出管,用于将所述出苗口输出的鱼苗和水导流至所述孵化环道连通;
所述孵化桶的上方设置有冲洗机构,用于冲洗所述滤网二;所述冲洗机构与所述水泵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冲洗机构包括:主管、分流构件、支管和喷头;
所述主管的一端与所述水泵连通;
所述分流构件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主管的另一端;所述分流构件与所述主管连通;所述分流构件上具有多个出口;
所述支管为多个;多个所述支管分别与所述分流构件的多个出口一一对应连通;
所述喷头设置在所述支管上,用于向所述滤网二喷水。
进一步地,所述容腔的上部和所述容腔的下部同轴设置;
所述容腔的上部的直径较所述容腔的下部的最大直径大。
进一步地,所述容腔的上部与所述容腔的下部之间具有支撑面;
所述支撑面上设置有支撑环;
所述滤网二套设在所述支撑环上,被所述支撑面支撑。
进一步地,所述孵化桶为多个;多个所述孵化桶以所述孵化池为中心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孵化筒的位置较所述孵化池的位置高。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鱼卵恒温孵化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能够缩短孵化时间,提高孵化成活率。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鱼卵恒温孵化装置的示意图。
图中所示:
1为孵化池,1-1为集水池,1-11为排水口,1-2为孵化环道,1-21为外墙,1-22为内墙,1-3为滤网一,2为恒温装置,2-1为空气源热泵机组,2-2为热水循环泵,2-3为保温换热水箱,2-4为换热循环泵,2-5为换热盘管,3为孵化桶,3-1为进水口,3-2为出苗口,3-3为滤网二,3-4为支撑环,3-5为支撑面,4为水泵,4-1为供水管,5为冲洗机构,5-1为主管,5-2为分流构件,5-3为支管,5-4为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鱼卵恒温孵化装置,包括:孵化池1、恒温装置2和孵化桶3;孵化池1包括:集水池1-1和孵化环道1-2;集水池1-1的底部具有排水口1-11,用于排出集水池1-1内的水。集水池1-1为中心低,边缘高的漏斗结构。孵化环道1-2围绕集水池1-1设置;孵化环道1-2的外墙1-21较孵化环道1-2的内墙1-22高;孵化环道1-2的内墙1-22用于隔离孵化环道1-2和集水池1-1。孵化环道1-2的内墙1-22上设置有滤网一1-3;孵化环道1-2内的水能够通过滤网一1-3流入集水池1-1;集水池1-1内设置有水泵4,用于输出集水池1-1内的恒温水。
孵化环道1-2内设置有供水管4-1;供水管4-1的一端与水泵4的输出端连通,用于将集水池1-1内的水向孵化环道1-2输送;供水管4-1的另一端设置有喷水头,用于向孵化环道1-2的一个方向喷水,以促进孵化环道1-2内的水向一个方向流动。喷水头可以为多个;多个喷水头可以均匀分布在孵化环道1-2内。
恒温装置2包括:空气源热泵机组2-1、保温换热水箱2-3、热水循环泵2-2、换热盘管2-5和换热循环泵2-4;保温换热水箱2-3的热介质侧输入端通过换热管一与空气源热泵机组2-1连通;保温换热水箱2-3的热介质侧输出端通过换热管二与空气源热泵机组2-1连通;热水循环泵2-2设置在换热管一或换热管二上,驱动流体在空气源热泵机组2-1和保温换热水箱2-3的热介质侧之间循环流动,以通过空气源热泵机组2-1向保温换热水箱2-3稳定地提供热量。
换热盘管2-5的一端通过连接管一与保温换热水箱2-3的冷介质侧输入端连通;换热盘管2-5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二与保温换热水箱2-3的冷介质侧输出端连通;换热循环泵2-4设置在连接管一或连接管二上,驱动流体在换热盘管2-5和保温换热水箱2-3的冷介质侧之间循环流动。换热盘管2-5设置在集水池1-1的底部,通过保温换热水箱2-3向集水池1-1内的水稳定地提供热量。
孵化桶3的空间较孵化池1小,能够更好地控制水温和水的流动性,有利于鱼卵的孵化。孵化桶3的内侧具有容腔;容腔的下部为圆锥形;容腔的上部为圆柱形;孵化桶3的下端具有进水口3-1;进水口3-1与容腔连通;进水口3-1通过进水管与水泵4连通;恒温水从进水口3-1进入容腔,又下向上流动,能够促进鱼卵孵化。本实施例优选在进水口3-1设置有进水调节阀,以调节进水流量。
容腔内设置有滤网二3-3,防止鱼卵流出。滤网二3-3为圆筒状结构;滤网二3-3与容腔同轴设置;滤网二3-3能够拆卸地设置在孵化桶3上,方便拆卸。本实施例优选,容腔的上部和容腔的下部同轴设置;容腔的上部的直径较容腔的下部的最大直径大,以在容腔的上部能够容纳滤网二3-3。滤网二3-3的直径不小于容腔的下部的最大直径。进一步优选,容腔的上部与容腔的下部之间具有支撑面3-5;支撑面3-5上设置有支撑环3-4;支撑环3-4固定在支撑面3-5上,与容腔同轴设置。滤网二3-3套设在支撑环3-4上,被支撑面3-5支撑,防止滤网二3-3偏移。孵化桶3的上部具有出苗口3-2;出苗口3-2与容腔连通;出苗口3-2上设置有输出管,用于将出苗口3-2输出的鱼苗和水导流至孵化环道1-2连通;在鱼苗孵化完成后,将滤网二3-3拆卸,鱼苗通过输出管流至孵化环道1-2继续发育。本实施例优选孵化桶3的外壁上设置有保温层,以便于更好地控制孵化桶3的温度。
孵化桶3的上方设置有冲洗机构5,用于冲洗滤网二3-3;冲洗机构5与水泵4连通,通过水泵4向滤网二3-3喷射恒温水。本实施例优选,冲洗机构5包括:主管5-1、分流构件5-2、支管5-3和喷头5-4;主管5-1的一端与水泵4连通;分流构件5-2能够转动地设置在主管5-1的另一端;分流构件5-2与主管5-1连通;分流构件5-2上具有多个出口;支管5-3为多个;多个支管5-3分别与分流构件5-2的多个出口一一对应连通;喷头5-4设置在支管5-3上,用于向滤网二3-3喷水;喷头5-4分布在滤网二3-3的不同方位,以对滤网二3-3进行全面冲洗。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鱼卵恒温孵化装置,实现了鱼类受精卵在孵化期间水温恒定,从受精卵开始孵化到鱼苗破膜,缩短了孵化时间,提高了孵化成活率。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鱼卵恒温孵化装置,能够避免鱼卵在孵化期间发生水霉病,并且,降低了孵化的能耗,减少了用工量,进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孵化桶3为多个;多个孵化桶3以孵化池1为中心均匀分布,以同时进行孵化,提高孵化效率。进一步优选,孵化筒的位置较孵化池1的位置高,以能够使孵化桶3的水流和鱼苗在重力作用下流入孵化环道1-2。
进一步说明,虽然术语第一、第二等在本文中可以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术语不应该限制这些元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别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例如,第一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并且,类似地,第二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一元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别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这没有脱离示例性实施例的范围。类似地,元件一、元件二也不代表元件的顺序,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别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如本文所用,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意结合和所有结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鱼卵恒温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孵化池、恒温装置和孵化桶;
所述孵化池包括:集水池和孵化环道;
所述集水池的底部具有排水口;
所述孵化环道围绕所述集水池设置;所述孵化环道的外墙较所述孵化环道的内墙高;所述孵化环道的内墙上设置有滤网一;所述孵化环道内的水能够通过所述滤网一流入所述集水池;
所述集水池内设置有水泵;
所述孵化环道内设置有供水管;所述供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水泵的输出端连通,用于将所述集水池内的水向所述孵化环道输送;
所述恒温装置包括:空气源热泵机组、保温换热水箱、热水循环泵、换热盘管和换热循环泵;
所述保温换热水箱的热介质侧输入端通过换热管一与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连通;所述保温换热水箱的热介质侧输出端通过换热管二与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连通;
所述热水循环泵设置在所述换热管一或所述换热管二上,驱动流体在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和所述保温换热水箱的热介质侧之间循环流动;
所述换热盘管的一端通过连接管一与所述保温换热水箱的冷介质侧输入端连通;所述换热盘管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二与所述保温换热水箱的冷介质侧输出端连通;
所述换热循环泵设置在所述连接管一或所述连接管二上,驱动流体在所述换热盘管和所述保温换热水箱的冷介质侧之间循环流动;
所述换热盘管设置在所述集水池的底部;
所述孵化桶的内侧具有容腔;所述容腔的下部为圆锥形;所述容腔的上部为圆柱形;所述孵化桶的下端具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容腔连通;所述进水口通过进水管与所述水泵连通;
所述容腔内设置有滤网二;所述滤网二为圆筒状结构;所述滤网二与所述容腔同轴设置;所述滤网二能够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孵化桶上;
所述孵化桶的上部具有出苗口;所述出苗口与所述容腔连通;
所述出苗口上设置有输出管,用于将所述出苗口输出的鱼苗和水导流至所述孵化环道连通;
所述孵化桶的上方设置有冲洗机构,用于冲洗所述滤网二;所述冲洗机构与所述水泵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卵恒温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冲洗机构包括:主管、分流构件、支管和喷头;
所述主管的一端与所述水泵连通;
所述分流构件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主管的另一端;所述分流构件与所述主管连通;所述分流构件上具有多个出口;
所述支管为多个;多个所述支管分别与所述分流构件的多个出口一一对应连通;
所述喷头设置在所述支管上,用于向所述滤网二喷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卵恒温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腔的上部和所述容腔的下部同轴设置;
所述容腔的上部的直径较所述容腔的下部的最大直径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鱼卵恒温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腔的上部与所述容腔的下部之间具有支撑面;
所述支撑面上设置有支撑环;
所述滤网二套设在所述支撑环上,被所述支撑面支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卵恒温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孵化桶为多个;多个所述孵化桶以所述孵化池为中心均匀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鱼卵恒温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孵化桶的位置较所述孵化池的位置高。
CN202221878989.2U 2022-07-20 2022-07-20 一种鱼卵恒温孵化装置 Active CN2182451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78989.2U CN218245160U (zh) 2022-07-20 2022-07-20 一种鱼卵恒温孵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78989.2U CN218245160U (zh) 2022-07-20 2022-07-20 一种鱼卵恒温孵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45160U true CN218245160U (zh) 2023-01-10

Family

ID=84762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78989.2U Active CN218245160U (zh) 2022-07-20 2022-07-20 一种鱼卵恒温孵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451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51543B2 (en) Fish farm and method for operation
US11917957B2 (en) Hydroponic grow systems
CN107494394A (zh) 一种高存活率鱼苗养殖装置
CN218245160U (zh) 一种鱼卵恒温孵化装置
CN102613122B (zh) 一种鲍鱼的冷海水喷淋冰温保活系统及操作工艺
CN2776040Y (zh) 鲜活水产品恒温仓储装置
CN204796492U (zh) 一种新型淡水鱼卵孵化装置
CN206136852U (zh) 无土水栽培式灌溉装置
CN217986375U (zh) 海马养殖自动投喂装置
CN103070132A (zh) 海水养殖池水回流处理中的控温装置
CN103109761A (zh) 一种鱼苗批量孵化装置
CN211558166U (zh) 一种循环灌溉式的种子培育装置
CN211671895U (zh) 一种圈养野生动物饮水自动补给装置
TWI656836B (zh) 水產生物受精卵孵化與幼苗放流裝置及其方法
CN108990469B (zh) 水稻蒸汽催芽装置
CN207235835U (zh) 一种鲟鱼孵化装置
CN203369249U (zh) 鱼类育苗自动温控热交换装置
CN101965817A (zh) 冷水鱼高密度孵化器
CN217958366U (zh) 一种鱼虾类水产养殖设备
CN220586853U (zh) 一种供液循环装置
CN109704518A (zh) 一种水产养殖的水质控制系统
CN219537064U (zh) 用于家用水培装置的托盘组件以及家用水培装置
CN117136888B (zh) 一种多维度三文鱼养殖设备
CN213881393U (zh) 一种淡水鱼实验孵化系统
CN111149743A (zh) 一种牡蛎家系幼虫培育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