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43492U - 多路开关机电路及摄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多路开关机电路及摄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43492U
CN218243492U CN202222424706.3U CN202222424706U CN218243492U CN 218243492 U CN218243492 U CN 218243492U CN 202222424706 U CN202222424706 U CN 202222424706U CN 218243492 U CN218243492 U CN 2182434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signal
trigger
power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2470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声潘
姚忍
王章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a360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sta360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a360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sta360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2470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434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434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434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rect Current Feeding And Distribu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路开关机电路及摄像设备。其中,多路开关机电路包括:电源输出电路、多个触发电路以及控制电路。每一触发电路用于在接收到触发信号的情况下,输出第一开机信号或者关机信号至控制电路,以使控制电路控制电源输出电路输出供电电源或者停止输出供电电源。本实用新型通过多个触发电路复用控制电路和电源输出电路的方式,有效的减少了实现多方式触发开关机控制时所需的电路器件,进而有效的减小的电子设备对此付出的体积代价。

Description

多路开关机电路及摄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路开关机电路及摄像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和涉及的电子设备也越来越多。例如,相机、耳机、展示转台以及手持云台等。在这些电子设备之中,令用户通过诸如按键等类似的用户交互设备实现对电子设备的开机或者关机控制是一个常见的功能。
为了满足用户的使用需要,在电子设备开机或者关机的控制过程中,会设计多种不同的方式或者多个按键分别来实现对电子设备的开机或者关机控制。例如,设置两个按键,其中一个按键用于实现电子设备的正常状态下的开机或者关机,另一个按键用于实现电子设备的快速开机或者关机。
在现有的实现方案中,为了实现多种方式或者多个按键(例如按键和按键、按键和传感器)分别控制电子设备的开机或者关机,需要分别针对每一按键或者传感器设置一套开关机电路,这会增设很多电子元器件,导致电子设备体积增大。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控制电子设备为实现多方式或者多按键开机或者关机带来的器件冗余,导致电子设备体积大的问题,提供一种多路开关机电路及摄像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采用的其中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多路开关机电路,所述多路开关机电路包括:
电源输出电路,所述电源输出电路的输入端用于接入供电电源,所述电源输出电路的输出端用于输出所述供电电源;
多个触发电路,每一所述触发电路用于在接收到触发信号的情况下,输出第一开机信号或者关机信号;
控制电路,与多个所述触发电路以及所述电源输出电路的受控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开机信号的情况下,输出通电信号控制所述电源输出电路输出所述供电电源,或者在接收到所述关机信号的情况下,输出断电信号控制所述电源输出电路停止输出所述供电电源。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源输出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的电源端连接,所述电源输出电路的受控端与所述触发电路连接;
所述触发电路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触发信号的情况下,输出第二开机信号至所述电源输出电路;
所述电源输出电路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开机信号的情况下,输出所述供电电源至所述控制电路的电源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源输出电路包括:
第一开关电路,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输入端用于接入所述供电电源,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输出端用于输出所述供电电源,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受控端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和多个所述触发电路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包括:
第二开关电路,与所述电源输出电路的受控端连接;
主控芯片,与多个所述触发电路以及所述第二开关电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开机信号或者所述关机信号的情况下,输出开关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导通或者断开。
在一实施例中,多个所述触发电路包括第一触发电路,所述第一触发电路用于接收第一触发信号,所述第一触发信号为持续性高电平或者持续性低电平;
所述多路开关机电路还包括:
隔离电路,所述隔离电路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电源输出电路的受控端,所述隔离电路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触发电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隔离电路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电源输出电路的受控端,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触发电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触发信号由触发装置提供,所述触发装置包括:
按键电路,所述按键电路用于输出与持续按压相对应的所述触发信号,和/或;
传感器电路,所述传感器电路用于在检测到待测对象的情况下,输出所述触发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一电阻以及第二电容;
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用于接入所述供电电源,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用于输出所述供电电源,所述第一电阻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和受控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和受控端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管包括三极管和/或MOS管。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触发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以及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至所述电源输出电路的受控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至所述控制电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形成共阴极连接端;所述共阴极连接端用于接收所述触发信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摄像设备,所述摄像设备包括:触发装置、电源、负载以及上述的多路开关机电路;
多个所述触发装置与所述多路开关机电路的多个触发电路一一连接,每一所述触发装置用于在被触发的情况下,输出所述触发信号;
所述电源连接至所述多路开关机电路的输入端,所述负载连接至所述多路开关机电路的输出端。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多个触发电路均连接至控制电路,并在检测触发信号(例如按键触发信号)的情况下输出第一开机信号或者关机信号,然后控制电路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开机信号的情况下,控制电源输出电路导通以实现开机,在接收到所述关机信号的情况下,控制电源输出电路断开以实现关机;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触发电路复用控制电路和电源输出电路,有效的减少了实现多方式触发开关机控制的情况下,所需的电路器件,进而有效的减小的电子设备对此付出的体积代价,有利于减小电子设备的体积。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路开关机电路的功能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路开关机电路的示意图,示出了部分功能模块的具体实现;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触发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5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开关电路和第二开关电路的电路原理图,示出了断开状态的情形;
图5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开关电路和第二开关电路的电路原理图,示出了导通状态的情形;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路开关机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应该强调的是,下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及其应用。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路开关机电路所应用的电子设备的功能框图。其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不同而具有相应的实现形式,例如相机、手持云台、展示转台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对电子设备的具体实现进行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电子设备可以是对体积控制要求较高的小型电子设备(例如摄像设备或者手持云台)。
如图1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多路开关机电路10、多个触发装置 20、电源30以及负载40。
其中,多路开关机电路10是指能够响应于用户对两个或以上不同按键的动作指令,或者传感器的检测信号,相应的控制电子设备开机或者关机的电路。其因能够满足对两个或者更多的按键或者类似的用户交互设备的检测而被使用“多路”这样的术语。
上述“开机”和“关机”是一对相对的技术概念,表示电子设备在两种工作状态之间的切换动作。例如,开机可以是指电子设备进入大部分或者全部功能模块被启用,可以随时响应用户指令而运行相应的功能的运行状态。关机则可以是指电子设备进入大部分或者全部功能模块被停用,功耗显著降低或者接近于零的关闭状态。
触发装置20是用于采集用户操作,以实现电子设备和用户之间交互的部件。其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而选择采用触摸式、按压式交互按键或者接近传感器,霍尔传感器等其他任何合适类型的输入设备。在本实施例中,为陈述方便而示例性的采用按压式的按键进行描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触发装置20可以包括两种不同的类型,分别用于采集不同的操作模式。在此,为陈述简便而将其分别使用“第一”和“第二”进行描述。以按压式的按键为例,第一按键可以是用于采集用户的持续按压操作的部件。而第二按键则是典型的按键,能够采集用户的单次按压操作。换言之,相对于第二按键而言,第一按键的操作方式是用户持续按压一定时间(例如3秒)而非点击式或者单次短时间按压。
电源30是能够持续提供电力的能量源。其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而选择使用任何合适类型的实现方式,以提供所需要的目标电压,例如可充电电池。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源30还可以是外置的,通过例如USB接口等进行供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电源30可以包括:电池31以及电池管理芯片32。其中,电池管理芯片32的输入端连接至电池31,获取来自电池31的电力,并将其转换为合适的目标电压(例如3.3V或者 5V电压)后,作为供电电源。
负载40是指电子设备中任何类型的,需要消耗电能以执行相应功能的部分,包括但不限于主控制器。其与电子设备的运行状态相对应。在电子设备处于运行状态时,负载40汲取并消耗来自电源的电能。而在关机以后,负载40停止运行,切换为关闭状态。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以上述第一按键和第二按键为例,当需要令电子设备开机时,用户可以通过单次按压第二按键或者持续按压第一按键的方式,使多路开关机电路10接收到触发信号,然后相应的控制电源 30开始为负载40供电,实现电子设备的开机。而当处于开机状态的电子设备需要关机时,用户同样可以通过单次按压第二按键或者持续按压第一按键的方式,使多路开关机电路10接收到触发信号,然后相应的切断电源30为负载40的供电,实现电子设备的关机。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路开关机电路的功能框图。如图 2所示,该多路开关机电路10可以包括:电源输出电路110、多个触发电路120以及控制电路130。
其中,电源输出电路110设置在电源和负载之间。其输入端接入供电电源,汲取来自电源的电能,而输出端则输出供电电源为负载供电。电源输出电路110能够通过自身状态的变化(例如导通或者中断)而提供或者切断供电电源,起到类似开关的作用来相应的实现电子设备的开机或者关机控制,电源输出电路可以采用电子开关实现,电子开关可以包括三极管、MOS管、IGBT或者继电器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
触发电路120是用于接收到触发信号的情况下,输出第一开机信号或者关机信号的功能模块。触发电路可以采用二极管、开关管或者其他具备两种状态的电子器件实现,本实施例可选为二极管,相较于开关管 (例如MOS管)而言,二极管体积更小。在本实施例中,触发电路120 可以设置有多个,从而与多个触发装置相对应,以接收不同触发装置所形成的触发信号。
其中,“触发信号”是指用户对其中一个按键进行操作后,相应形成的电信号,触发信号也可以是通过传感器(例如红外传感器、霍尔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在此不对其具体实现进行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而选择设置采用合适的信号形式。“开机信号”和“关机信号”分别表示用户期待控制电子设备开机和期待电子设备关机所对应的电信号。两者具体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而选择使用任何合适类型的信号形式,在此也不作具体限定。具体的,触发电路120的数量可以与电子设备用于实现开关机控制的触发装置数量相对应,而不限于图2所示的两个。
控制电路130是与触发电路120以及电源输出电路的受控端均建立有电连接关系的电路模块。控制电路130用于在接收到第一开机信号的情况下,输出通电信号控制电源输出电路输出供电电源,或者在接收到关机信号的情况下,输出断电信号控制电源输出电路停止输出供电电源。
具体的,该控制电路130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而选择使用任何合适类型的电路元件实现,只需要能够识别和区分第一开机信号或者关机信号并进而相应的提供通电信号或者断电信号,驱动电源输出电路导通或断开即可。例如,该控制电路130可以是由微控制器所实现、整合在电子设备的主控制器中的功能模块实现,或者是基于多个逻辑门电路搭建的逻辑电路。并且,为了更好了输出通电信号和断电信号,降低电源输出电路导通时的导通阻抗,控制电路130还可以结合电子开关实现。控制电路130的具体实现为本技术领域人员所熟知,在此不作赘述。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多个触发电路均连接至控制电路,并在检测触发信号(例如按键触发信号)的情况下输出第一开机信号或者关机信号,控制电路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开机信号的情况下,控制电源输出电路导通以实现开机,在接收到所述关机信号的情况下,控制电源输出电路断开以实现关机;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触发电路复用控制电路和电源输出电路,有效的减少了实现多方式触发开关机控制的情况下,所需的电路器件,进而有效的减小的电子设备对此付出的体积代价,有利于减小电子设备的体积。
参照图2,在一实施例中,电源输出电路110的输出端与控制电路 130的电源端连接,电源输出电路110的受控端与触发电路120连接。触发电路120还用于在接收到触发信号的情况下,输出第二开机信号至电源输出电路。电源输出电路110还用于在接收到第二开机信号的情况下,输出供电电源至所述控制电路130的电源端为其供电。
其中,第二开机信号可以与通电信号为同一电平;
触发电路可以包括两组二极管或者开关管,以分别输出第一开机信号和第二开机信号。例如触发电路包括至少两个开关管,两个开关管的输入端接入高电平或者低电平,两个开关管的输出端分别用于输出第一开机信号和第二开机信号,两个开关管的受控端用于接入所述触发信号。又例如图6所示,在以下实施例中提及的双二极管结构。
具体工作过程如下:触发电路在被触发时,输出第一开机信号至控制电路,并输出第二开机信号至电源输出电路的受控端。第二开机信号使得电源输出电路输出供电电源至控制电路,使得控制电路上电后,根据所述第一开机信号输出通电信号,维持电源输出电路的状态,以持续输出供电电源。本实施例通过设置触发电路触发电源输出电路工作,利用电源输出电路为控制电路供电,避免了额外为控制电路设置供电电源,减少了电源和相应的供电电路,有利于降低成本和减小电子设备的体积。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为控制电路设置独立的供电电源,为控制电路供电。
参阅图2,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触发装置包括:按键电路150。其中,按键电路150是用于将按键形成的按压操作等动作转换为对应电信号变化的电路模块。其数量可以与触发电路120的数量一致,每一按键电路与一个触发电路连接,用于输出与按键操作相对应的触发信号。
可替代地,上述按键电路中的一个或者多个也可以被替换为传感器电路。该传感器电路是用于在检测到检测对象的情况下,输出触发信号的电路模块。例如,霍尔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等各种基于不同检测原理的传感器电路。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电源输出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电路111。其中,第一开关电路111的输入端用于接入供电电源,第一开关电路111的输出端用于输出供电电源;第一开关电路111的受控端作为电源输出电路的受控端,连接至控制电路和多个触发电路。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开关电路”这样的术语来表示能够根据不同的控制信号,相应的使线路断开或者联通的可控开关。按照其功能的不同,可以具有受控端、输入端以及输出端。每个开关电路可以通过受控端接收到的电信号来决定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是否允许电流流过。
开关电路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而选择使用合适的器件,包括但不限于MOS管、三极管及其他相类似的电子器件。例如,该电源开关电路33可以由MOS管实现。MOS管的栅极作为受控端,MOS 管的源极和漏极则分别作为输入端和输出端。
参照图3,在一实施例中,该控制电路130可以包括:第二开关电路131以及主控芯片132。
其中,第二开关电路131与电源输出电路111的受控端连接。例如,第二开关电路的输入端可以接地(在其他实施例可以接电源),第二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电源输出电路111的受控端连接。
主控芯片132与多个触发电路120以及第二开关电路131连接。主控芯片132用于在接收到第一开机信号或者关机信号的情况下,输出开关控制信号控制第二开关电路导通或者断开。随着第二开关电路的导通或者断开,相应的通电信号或者断电信号也被提供至电源输出电路 110,从而实现对供电电源是否输出的控制。该主控芯片132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而选择使用任何合适类型的,具备足够逻辑处理能力,能够分辨第一开机信号和关机信号的电路或者芯片。例如微控制器芯片、比较器芯片、电平转换芯片等等,只要满足上述功能需求即可,在此不作赘述。
参照图6,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触发信号的形态不同。当触发信号为短暂的电平信号(例如方波、脉冲信号),触发电路输出第二开机信号,使得电源输出电路输出供电电源为控制电路供电,并提供第一开机信号,指示控制电路控制电源输出电路持续输出供电电源,然后触发信号消失,使得第二开机信号消失,进而不会锁定电源输出电路受控端的电位,导致其他触发电路的失效。
但是,在一些应用场景中,触发信号可以是持续性高电平或者持续性低电平,例如部分按键只有持续按下和持续松开两种状态,分别输出持续性高电平和持续性低电平。使得触发电路输出第二开机信号也是持续电平,进而在触发信号的状态没有发生改变之前,电源输出电路受控端的电位会被锁定,导致其他触发电路无法改变电源输出电路受控端的电位,也即被失效。
如图3所示,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多路开关机电路还包括:隔离电路140。隔离电路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电源输出电路的受控端,所述隔离电路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触发电路。通过该隔离电路140,能够使触发信号为持续性电平信号时,仍然不会干扰电源输出电路受控端的电位,不会影响其他触发电路的生效。满足不同按键操作方式同时实现电子设备开机和关机操作的需要,隔离电路可以采用电容或者其他隔离器件实现。
如图3所示,该隔离电路可以包括第一电容C1,触发电路基于其所对应的触发装置类型的不同而分别被标记为“第一触发电路120a”和“第二触发电路120b”。第一触发电路120a是指与上述第一触发装置相对应的触发电路,可以接收第一触发信号。第二触发电路是指与上述第二触发装置相对应的触发电路,可以接收第二触发信号。第二触发信号可以是指上述的“短暂的电平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电源输出电路的受控端,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触发电路。
记持续性高电平或者持续性低电平的信号为第一触发信号,以图6 所示电路为例,以用户期望开机时,触发的第一触发信号为持续的低电平为例,对第一电容C1的工作原理进行介绍:
参照图3和图6,在第一触发电路120a未接收到第一触发信号之前,第一电容C1与第一开关电路111的受控端的公共端为高电平,也即VCC的电压,所以第一开关电路111截止。
在接收到第一触发信号时,第一触发电路120a输出第一开机信号,也即图6所示的第三二极管D3和第四二极管D4导通,输出低电平信号,但是由于第一电容C1的电容值不能发生突变,所以第一电容C1 会有一段充电时间,并在第一电容C1的充电过程中,第一电容C1的两端均为低电平,使得第一开关电路111导通,进而使得控制电路的电源端接收到供电电源并进行工作,然后,控制电路检测到第一开机信号,控制第二开关电路131导通,进而拉低第一开关电路111的受控端电位,使得第一开关电路导通以输出供电电源。与此同时,第二开关电路131 的导通还会对第一电容C1进行放电,使得第一电容C1恢复至初始状态,以等待下一次的第一开机信号。
如此一来,第一电容C1和第一触发电路120a的结合,只会短暂的控制第一开关电路111的受控端电位,便隔离掉第一触发信号的影响。随后由主控芯132片通过第二开关电路131的通断,继而控制第一开关电路111的受控端的电位。因此,在第二触发电路120b被触发输出第一开机信号或者关机信号时,控制电路可以自由控制第二开关电路导通或者截止。其他工况与此类似,此处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适应更多数量的第一触发装置,该多路开关机电路还可以设置有两个或者以上的第一触发电路120a以及电容C1,而不限于图3所示的一个。由此使得电路具有较好的电路扩展性能,可以简单的通过新增第一触发电路和隔离电路的方式,实现三个或者更多按键的开关机控制。而且,这些触发装置之间互不影响。
应当说明的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思路,在上述实施例中基于关机电路的工作原理,采用功能性命名的方式概括描述了各个电路单元所要执行的功能(例如电源输出电路、触发电路、控制电路、隔离电路以及按键电路)。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上述实施例公开的电路单元所要实现的功能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而对其具体实现进行调整、替换或者变换,而不限于说明书附图所示。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触发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触发电路可以包括: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其中,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可以组成一个二极管对管。两个二极管之间采用共阴极连接的形式,形成共阴极连接端Power。该阴极连接端Power可以用于接收触发信号。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可以连接至所述电源输出电路的受控端,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则连接至所述控制电路。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在共阴极连接端Power接收到触发信号时,两个二极管都会导通。由此,第一二极管D1可以输出第二开机信号使所述电源输出电路导通,令控制电路上电运行为控制电路供电。第二二极管D2则可以输出第一开机信号或者关机信号至控制电路。
相比较通过开关管搭建触发电路,本实施例选用二极管搭建触发电路,有效的减小了触发电路的体积。
参照图5a和图5b,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开关电路可以包括:第一开关管Q1、第一电阻R1以及第二电容R2。其中,第一开关管Q1 的输入端用于接入供电电源;第一开关管Q1的输出端用于输出供电电源;第一电阻R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和受控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开关管Q1的输入端和受控端连接。该第一开关管Q1可以包括三极管和/或MOS管。
在使用三极管或者MOS管来实现第一开关电路时,这些电子元件的体积较小(相对于继电器而言),能够使整体开关机电路占用的体积得以减少,有利于在小型电子设备上应用。
参照图5a和图5b,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开关电路可以包括:第二开关管Q2、第二电阻R2以及第三电容C3。其中,第二开关管Q2 的输入端与第一开关管Q1的受控端连接,Q2第二开关管的输出端接地;第二电阻R2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开关管Q2的输入端和受控端连接;第三电容C3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开关管Q2的输入端和受控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开关管”是指用以实现开关作用的半导体器件。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而选择具体的器件,包括但不限于MOS管或者三极管。其通常可以具有至少三个外接引脚,可以通过其中一个引脚来控制另外两个引脚之间是否允许电流通过。为陈述简便,在以下实施例中将用于控制的引脚称为受控端,电流进入的引脚称为输入端,电流流出的引脚称为输出端。
以下结合图5a和图5b,对电源输出电路的导通和断开供电的控制过程进行详细的描述。在图5a和图5b中,示例性的以主控芯片输出高电平信号控制电源输出电路导通,输出低电平信号控制电源输出电路断开进行描述。
一方面,如图5a所示,在第二开关管Q2的受控端接收到低电平信号时,第二开关管Q2处于截止状态。此时,第一开关管Q1的受控端为高电平,同样处于截止状态,供电电源不会从第一开关管Q1的输出端输出。另一方面,如图5b所示,在第二开关管Q2的受控端接收到高电平信号时,第二开关管Q2将导通。此时,第一开关管Q1的受控端被连接至参考地,从而被拉低为低电平。相应地,第一开关管Q1导通,供电电源能够从第一开关管Q1的输出端输出,提供至负载。由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主控芯片132可以通过向第二开关管Q2提供低电平信号或者高电平信号(即开关控制信号),来控制第一开关管Q1的状态,进而实现对电子设备开机和关机的控制。
应当说明的是,基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明思路,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而对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之间的控制逻辑、两个开关管的设置方式等进行调整、替换或者改变而不限于图5a和图5b所示。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路开关机电路的在一实施例中的电路原理图,示例性的展示了一种多路开关机电路的具体实现。以下结合图6,对上述多路开关机电路的具体实现和工作原理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6所示,第一开关管Q1可以选择使用P沟道增强型MOS管,第一开关管Q1的源极S为输入端,其与电源侧VCC连接,第一开关管Q1的漏极D为输出端,其与供电端口Supply连接。第一开关管的栅极G是受控端,其通过第一电阻R1连接至第一开关管Q1的源极。而且,第二电容C2两端分别与第一开关管Q1的源极S和栅极G连接。
第二开关管Q2则可以选择使用N沟道增强型MOS管。第二开关管Q2的漏极D为输入端,其与第一开关管Q1的栅极G连接,第二开关管Q2的源极S为输出端,连接至参考地。第二开关管Q2的栅极G 是第二开关管的受控端,连接至主控芯片用以接收开关控制信号。第二电阻R2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开关管Q2的源极S和栅极G连接;第三电容C3的两端则分别与第二开关管Q2的源极S和栅极G连接。
请继续参阅图6,触发电路设置为两个,分别与一个第一按键电路和一个第二按键电路连接。其中,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端11形成第一开机信号输出端Detect1,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端12与第一开关管的栅极G连接。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的共同阴极连接端13可以通过第一按键端口Power1连接至第二按键电路。
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端22形成第一开机信号输出端Detect2,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端21与第一开关管的栅极G连接。第三和第四二极管的共同阴极连接端23通过第二按键端口Power2连接至第一按键电路。第一电容C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开关管的栅极G和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端21连接。
1)在电子设备处于关机状态下,第一开关管Q1的栅极G与源极S 之间的电压接近,此时第一开关管Q1处于截止状态。供电线路中断,供电端口Supply不会提供电力。
一方面,随着使用者单次按压第二按键,期望令电子设备开机时,第二按键电路使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接通。此时,第一开关管Q1的栅极G被第二开机信号被拉低至低电平,达到开启电压,第一开关管Q1导通,供电端口Supply开始提供电力,负载(例如控制电路130)开始上电运行。
同时,接通的第一二极管D1能够在第一开机信号输出端形成第一开机信号。已经上电运行的主控芯片132在接收到第一开机信号以后,相应的形成开关控制信号(例如高电平信号)并提供至第二开关管Q2 的栅极G。
此时,第二开关管Q2的栅极G和源极S之间的电压差能够达到开启电压。第二开关管Q2保持导通。导通的第二开关管Q2使得第一开关管Q1的栅极G的电压保持在低电平状态,完成电子设备的开机。
另一方面,随着第一按键被持续按压,期望令电子设备开机时,第一按键电路使第三二极管D3以及第四二极管D4随之被持续接通(接通时间与持续按压实现相同)。此时,第一电容C1开始充电。
在充电过程中,第一电容C1两端的电压降低,从而使第一开关管 Q1的栅极G接收到第二开机信号,被拉低至低电平,达到开启电压,第一开关管Q1导通。导通的第一开关管Q1令供电端口Supply开始提供电力,主控芯片开始上电运行。
同时,接通的第四二极管D4能够在第一开机信号输出端形成第一开机信号。主控芯片接收到第一开机信号以后,相应的形成开关控制信号(高电平信号)并提供至第二开关管Q2的栅极G。此时,第二开关管Q2的栅极G和源极S之间的电压差能够达到开启电压。第二开关管 Q2保持导通。导通的第二开关管Q2使得第一开关管Q1的栅极G的电压保持在低电平状态,完成电子设备的开机。另外,在此状态下,第二开关管的导通,还会对第一电容C1进行放电以准备进行下一次的按键检测。
2)在电子设备处于开机状态下,第一开关管Q1的栅极G被拉低至低电平,此时第一开关管Q1处于导通状态,供电端口Supply能够持续提供电力。
一方面,随着使用者单次按压第二按键,期望令电子设备关机时,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接通。接通的第一二极管D1能够在第一开机信号输出端形成关机信号。
主控芯片在接收到关机信号以后,由于此时处于开机状态,因此可以确定其为关机信号,并相应的形成开关控制信号(低电平信号)并提供至第二开关管Q2的栅极G。
此时,第二开关管Q2的栅极G和源极S之间的电压接近,第二开关管Q2变为截止状态。随着使用者松开第二按键,第一开关管Q1的栅极G将重新恢复高电平状态,第一开关管Q1截止,令供电线路中断。供电端口Supply无法继续为负载供电,完成电子设备的关机。
另一方面,随着使用者持续按压第一按键,期望令电子设备关机时,第三二极管D3以及第四二极管D4随之被持续接通(接通时间与持续按压实现相同)。接通的第四二极管D4能够在第一开机信号输出端形成关机信号。
运行的负载接收到关机信号以后,由于此时处于开机状态,因此可以确定其为关机信号,因此相应的形成开关控制信号(低电平信号)并提供至第二开关管Q2的栅极G。
此时,第二开关管Q2的栅极G和源极S之间的电压接近,第二开关管Q2变为截止状态。随着使用者松开第一按键,第一开关管Q1的栅极G将重新恢复高电平状态,第一开关管Q1截止,令供电线路中断。供电端口Supply无法继续为负载供电,完成电子设备的关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路开关机电路的其中一个有利方面是:通过独特的电路设计,有效的简化了开关电路,只需要两个开关管就能够实现,整体成本得到了有效的降低。而且,整体控制策略简单,有利于驱动软件的控制。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或者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出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限于这些说明。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而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多路开关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路开关机电路包括:
电源输出电路,所述电源输出电路的输入端用于接入供电电源,所述电源输出电路的输出端用于输出所述供电电源;
多个触发电路,每一所述触发电路用于在接收到触发信号的情况下,输出第一开机信号或者关机信号;
控制电路,与多个所述触发电路以及所述电源输出电路的受控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开机信号的情况下,输出通电信号控制所述电源输出电路输出所述供电电源,或者在接收到所述关机信号的情况下,输出断电信号控制所述电源输出电路停止输出所述供电电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路开关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输出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的电源端连接,所述电源输出电路的受控端与所述触发电路连接;
所述触发电路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触发信号的情况下,输出第二开机信号至所述电源输出电路;
所述电源输出电路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开机信号的情况下,输出所述供电电源至所述控制电路的电源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路开关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输出电路包括:
第一开关电路,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输入端用于接入所述供电电源,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输出端用于输出所述供电电源,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受控端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和多个所述触发电路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路开关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
第二开关电路,与所述电源输出电路的受控端连接;
主控芯片,与多个所述触发电路以及所述第二开关电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开机信号或者所述关机信号的情况下,输出开关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导通或者断开。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路开关机电路,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触发电路包括第一触发电路,所述第一触发电路用于接收第一触发信号,所述第一触发信号为持续性高电平或者持续性低电平;
所述多路开关机电路还包括:
隔离电路,所述隔离电路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电源输出电路的受控端,所述隔离电路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触发电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路开关机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离电路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电源输出电路的受控端,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触发电路。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多路开关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信号由触发装置提供,所述触发装置包括:
按键电路,所述按键电路用于输出与持续按压相对应的所述触发信号,和/或;
传感器电路,所述传感器电路用于在检测到待测对象的情况下,输出所述触发信号。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路开关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一电阻以及第二电容;
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用于接入所述供电电源,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用于输出所述供电电源,所述第一电阻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和受控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和受控端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管包括三极管和/或MOS管。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路开关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以及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至所述电源输出电路的受控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至所述控制电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形成共阴极连接端;所述共阴极连接端用于接收所述触发信号。
10.一种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设备包括:触发装置、电源、负载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多路开关机电路;
多个所述触发装置与所述多路开关机电路的多个触发电路一一连接,每一所述触发装置用于在被触发的情况下,输出所述触发信号;
所述电源连接至所述多路开关机电路的输入端,所述负载连接至所述多路开关机电路的输出端。
CN202222424706.3U 2022-09-13 2022-09-13 多路开关机电路及摄像设备 Active CN2182434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24706.3U CN218243492U (zh) 2022-09-13 2022-09-13 多路开关机电路及摄像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24706.3U CN218243492U (zh) 2022-09-13 2022-09-13 多路开关机电路及摄像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43492U true CN218243492U (zh) 2023-01-06

Family

ID=846648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24706.3U Active CN218243492U (zh) 2022-09-13 2022-09-13 多路开关机电路及摄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434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79282B2 (en) Charge pump for low power consumption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CN106292341B (zh) 一种开关机系统及方法
CN101576767B (zh) 主板供电电路
CN110442234B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震动反馈系统
KR20030042056A (ko) 보조전원장치 겸용 카드형장치 및 그 카드형장치를이용하는 호스트
CN103309249A (zh) 减少待机模式能耗的电子装置
CN218243492U (zh) 多路开关机电路及摄像设备
CN213601084U (zh) 开关控制电路以及内窥镜系统
CN107817734B (zh) 一种超低功耗按键控制电路
EP3940909A1 (en) Driving apparatus for reclosing apparatus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15425716A (zh) 电子设备
CN111628541B (zh) 电子设备的关机供电电路及电子设备
CN113467333B (zh) 开机控制电路及开机控制方法
CN110764398B (zh) 一种智能手表及其模式切换方法
US20120326530A1 (en) Electronic device enabled to decrease power consumption
CN218974798U (zh) 开关机电路及电子设备
JP5466429B2 (ja) 電源制御装置
CN218243494U (zh) 关机电路及其拍摄设备
CN108539970A (zh) 智能电子电源开关及配置该开关的3d打印机
CN217363166U (zh) 一种控制电路和拍摄设备
JP6992125B2 (ja) 判定装置、時計及び判定方法
US8542001B2 (en) Power circuit for reducing standby power consumption
CN220208212U (zh) 一种基于单按键的不断电模式切换电路
CN113793491A (zh) 按键控制电路及遥控器
CN213279613U (zh) 单火双控开关与开关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