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43047U - 充电座及伞柄 - Google Patents

充电座及伞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43047U
CN218243047U CN202221864068.0U CN202221864068U CN218243047U CN 218243047 U CN218243047 U CN 218243047U CN 202221864068 U CN202221864068 U CN 202221864068U CN 218243047 U CN218243047 U CN 2182430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magnetic
umbrella handle
umbrella
magnetic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6406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泽联
吴锦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eisiq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eisiq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eisiq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eisiq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6406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430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430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430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伞具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充电座及伞柄,充电座,其中。本申请的充电座,通过于壳体组件的表面设置凹位,并使得各第一充电结构的第一正极端子和第一负极端子分别一一对应穿设于设置在凹位上的各穿孔中,进而可快捷、精准、便利地将伞柄的端部对位放置于充电座的凹位,尤其使第一充电结构与伞柄的对应结构精准定位并构建电连接关系,以实现通过充电座对伞柄进行充电的目的,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外部电源线以实现外部电源对伞具的伞柄进行充电的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可取消伞柄与充电座之间的连接线,有效地降低在对伞柄进行充电时出现线缠绕的风险,有效地提高通过充电座对伞柄进行充电的便利性、可靠性。

Description

充电座及伞柄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伞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座及伞柄。
背景技术
目前,部分伞具于其伞柄设置电池、各种与电池电连接的功能模块,以及与电池电连接的连接接口,基于此,可通过将外部电源线插接至连接接口,以实现通过外部电源对电池进行充电的目的,但这样会比较容易出现线缠绕现象,导致伞具取放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座,以解决现有技术在对伞具进行充电时容易出现线缠绕现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充电座,用于对伞具的伞柄进行充电,所述充电座包括:
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的内部设有容纳腔,所述壳体组件的表面设有凹位,所述凹位用于供所述伞柄的端部定位配合于其中,所述凹位上设有偶数个贯通的穿孔;
控制组件,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控制组件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充电结构,所述第一充电结构包括第一正极端子和第一负极端子,各所述第一正极端子和各所述第一负极端子一一对应穿设于各所述穿孔,所述第一充电结构用于与所述伞柄电连接配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座还包括设于所述容纳腔内并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的电池。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座还包括相对于所述壳体组件露出设置并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的接口,所述接口用于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座还包括设于所述容纳腔内并与所述凹位相对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一磁性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性件朝向所述凹位的一侧凹设有限位孔,所述壳体组件设有与所述限位孔限位配合的限位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性件朝向所述凹位的一侧凸设有限位件,所述壳体组件设有与所述限位件限位配合的限位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性件的设置数量等于所述第一充电结构的设置数量,各所述第一充电结构与各所述第一磁性件一一对应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性件设有一个,所述第一充电结构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充电结构分布在所述第一磁性件的周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性件的设置数量等于所述第一充电结构的设置数量的两倍,各所述第一正极端子和各所述第一负极端子与各所述第一磁性件一一对应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充电结构设有一个,所述第一正极端子和所述第一负极端子相对于所述凹位的中心对称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充电结构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充电结构布置在同一直线上,两个所述第一充电结构的所述第一正极端子相对于所述凹位的中心对称设置,两个所述第一充电结构的所述第一负极端子相对于所述凹位的中心对称设置。
本申请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伞柄,用于与所述充电座配合使用,所述伞柄包括设于其端部并用于定位配合于所述凹位的定位部,以及设于所述定位部并用于与所述第一充电结构电连接配合的第二充电结构,所述第二充电结构包括用于与对应所述第一正极端子电连接配合的第二正极端子,以及用于与对应所述第一负极端子电连接配合的第二负极端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座还包括设于所述容纳腔内并与所述凹位相对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一磁性件,所述伞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磁性件对应设置且用于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磁吸配合的第二磁性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磁性件和所述第一磁性件均为磁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性件为磁铁,所述第二磁性件为磁性金属件;或,所述第二磁性件为磁铁,所述第一磁性件为磁性金属件;
所述磁性金属件包括分布在对应所述磁铁的相对两侧的两个磁性金属块。
本申请提供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座,通过于壳体组件的表面设置凹位,并使得各第一充电结构的第一正极端子和第一负极端子分别一一对应穿设于设置在凹位上的各穿孔中,进而可快捷、精准、便利地将伞柄的端部对位放置于充电座的凹位,尤其使第一充电结构与伞柄的对应结构精准定位并构建电连接关系,以实现通过充电座对伞柄进行充电的目的,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外部电源线以实现外部电源对伞具的伞柄进行充电的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可取消伞柄与充电座之间的连接线,有效地降低在对伞柄进行充电时出现线缠绕的风险,有效地提高通过充电座对伞柄进行充电的便利性、可靠性,有效地提高充电座的使用性能和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充电座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充电座的爆炸图一;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充电座的爆炸图二;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伞柄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伞柄的爆炸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充电座和伞柄的配合示意图;
图7是图6提供的沿A-A的剖视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充电座和伞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充电座的爆炸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充电座的爆炸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充电座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充电座的爆炸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伞柄的爆炸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充电座;11-壳体组件;111-容纳腔;112-凹位;113-穿孔;114-接口; 115-限位件;12-控制组件;121-第一充电结构;1211-第一正极端子;1212-第一负极端子;13-第一磁性件;131-限位孔;20-伞柄;21-第二充电结构;211- 第二正极端子;212-第二负极端子;22-第二磁性件;221-磁性金属块;23-定位部;30-电源;40-墙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具体实现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2、图8,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座10,可以安装至墙体40等设施上,并用于对与充电座10配合使用的伞具的伞柄20进行充电。
充电座10包括壳体组件11和控制组件12。其中,壳体组件11的内部设有容纳腔111,壳体组件11的表面设有凹位112,凹位112用于供伞柄20的端部定位配合于其中,凹位112上设有偶数个贯通的穿孔113;控制组件12设于容纳腔111内,控制组件12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充电结构121,第一充电结构121 包括第一正极端子1211和第一负极端子1212,各第一正极端子1211和各第一负极端子1212一一对应穿设于各穿孔113,第一充电结构121用于与伞柄20 电连接配合。
基于此,通过将控制组件12设置于壳体组件11的容纳腔111内,以通过壳体组件11对控制组件12进行支撑和保护,以稳定控制组件12的安装位置和状态;通过于壳体组件11的表面设置凹位112,并使得各第一充电结构121的第一正极端子1211和第一负极端子1212分别一一对应穿设于设置在凹位112 上的各穿孔113中,如此,可快捷、精准、便利地将伞柄20的端部对位放置于充电座10的凹位112,尤其使第一充电结构121与伞柄20的对应结构精准定位并构建电连接关系,以实现通过充电座10对伞柄20进行充电的目的,充电期间,还可通过凹位112与伞柄20的端部进行定位配合而稳定伞柄20的位置和状态,有效地保障充电座10与伞柄20之间的充电稳定性、可靠性,有效地保障并提高充电座10的使用性能和用户体验。
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外部电源30线以实现外部电源30对伞具的伞柄20进行充电的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可取消伞柄20与充电座10之间的连接线,有效地降低在对伞柄20进行充电时出现线缠绕的风险,有效地提高通过充电座10对伞柄20进行充电的便利性,有效地提高充电座10的使用性能和用户体验。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座10,通过于壳体组件11的表面设置凹位112,并使得各第一充电结构121的第一正极端子1211和第一负极端子1212 分别一一对应穿设于设置在凹位112上的各穿孔113中,进而可快捷、精准、便利地将伞柄20的端部对位放置于充电座10的凹位112,尤其使第一充电结构121与伞柄20的对应结构精准定位并构建电连接关系,以实现通过充电座 10对伞柄20进行充电的目的,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外部电源30线以实现外部电源30对伞具的伞柄20进行充电的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可取消伞柄 20与充电座10之间的连接线,有效地降低在对伞柄20进行充电时出现线缠绕的风险,有效地提高通过充电座10对伞柄20进行充电的便利性、可靠性,有效地提高充电座10的使用性能和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1、图2,在本实施例中,充电座10还包括设于容纳腔111内并与控制组件12电连接的电池(图中未示出)。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于容纳腔111内设置与控制组件12电连接的电池,以通过电池为控制组件12供电,进而实现通过控制组件12的各第一充电结构121对伞柄20进行充电的目的,有效地保障充电座10的使用性能;通过采用内置的电池对控制组件12进行供电的方式,还可便于携带充电座10而实现随时随地对伞柄20进行充电的目的,有效地提高充电座10的使用性能和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1、图8,在本实施例中,充电座10还包括相对于壳体组件11 露出设置并与控制组件12电连接的接口114,接口114用于与外部电源30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与控制组件12电连接并相对于壳体组件11 露出的接口114,便于通过接口114与外部电源30电连接,以通过外部电源30 为控制组件12和电池持续、稳定地供电,进而实现通过控制组件12的各第一充电结构121对伞柄20进行持续、稳定充电的目的,有效地保障充电座10的使用性能。
请参阅图2、图3,在本实施例中,充电座10还包括设于容纳腔111内并与凹位112相对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一磁性件13。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于容纳腔111内并与凹位112相对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一磁性件13,以通过第一磁性件13磁性吸附于伞柄20的端部,以使凹位 112与伞柄20精准定位,尤其使第一充电结构121的第一正极端子1211和第一负极端子1212与伞柄20的对应结构精准定位并电连接,基于此,充电座10 即可更快捷、更精准、更便利地与伞柄20构建电连接关系,并实现对伞柄20 进行充电,充电期间,通过第一磁性件13还可有效地降低伞柄20脱离充电座 10的风险,有效地稳定伞柄20的位置,有效地保障充电座10与伞柄20之间的充电稳定性、可靠性,有效地保障并提高充电座10的使用性能和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磁性件13朝向凹位112的一侧凹设有限位孔131,壳体组件11设有与限位孔131限位配合的限位件115;或第一磁性件13朝向凹位112的一侧凸设有限位件115,壳体组件11设有与限位件115 限位配合的限位孔131。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分别设于第一磁性件13和壳体组件11的限位孔 131与限位件115进行限位配合,可有效地稳定第一磁性件13的安装位置及状态,可保障第一磁性件13与壳体组件11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而可保障充电座10与伞柄20磁性吸附的稳定性、可靠性,进而可保障充电座10与伞柄 20之间的充电稳定性、可靠性,进而可有效地保障并提高充电座10的使用性能和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2、图7,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磁性件13设有一个,第一充电结构121设有多个,多个第一充电结构121分布在第一磁性件13的周侧。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将多个第一充电结构121分布设置在一个第一磁性件13的周侧,基于此,通过一个第一磁性件13磁性吸附于伞柄20的端部,能够使得各第一充电结构121与伞柄20的对应结构能够基本同时、同步地实现精准的定位并电连接,有效地保障各第一充电结构121与伞柄20的对应连接结构之间的充电稳定性、可靠性,有效地保障并提高充电座10的使用性能和用户体验。
此外,还可以有效地简化第一磁性件13的设置数量,简化整个充电座10 的结构,有效地降低充电座10的生产、设计成本。
此外,通过多个第一充电结构121的设置,还可使充电座10与伞柄20之间构建多个电力传输通道,进而可有效提高充电座10对伞柄20的充电效率。
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充电结构121设有两个,两个第一充电结构121布置在同一直线上,两个第一充电结构121的第一正极端子1211相对于凹位112的中心对称设置,两个第一充电结构121的第一负极端子1212相对于凹位112的中心对称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将两个第一充电结构121布置在同一直线上,并使两个第一充电结构121的第一正极端子1211相对于凹位112的中心对称设置、两个第一充电结构121的第一负极端子1212相对于凹位112的中心对称设置,基于此,将伞柄20的端部正向(与下文“反向”为相对概念)或反向对位放置于充电座10的凹位112,都能够实现伞柄20和充电座10的电连接,可有效地降低因伞柄20的放置方向错误而致使伞柄20和充电座10电连接失败的风险,有效地保障充电座10的使用性能和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4、图5、图6、图7,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伞柄20,该伞柄20用于与充电座10配合使用,伞柄20包括设于其端部并用于定位配合于凹位112 的定位部23,以及设于定位部23并用于与第一充电结构121电连接配合的第二充电结构21,第二充电结构21包括用于与对应第一正极端子1211电连接配合的第二正极端子211,以及用于与对应第一负极端子1212电连接配合的第二负极端子212。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快捷、精准、便利地将伞柄20端部的定位部23 对位放置于充电座10的凹位112,尤其使充电座10的第一充电结构121与伞柄20的第二充电结构21精准定位并构建电连接关系,也即使得第一正极端子 1211与第二正极端子211精准定位并构建电连接关系,同时使得第一负极端子 1212与第二负极端子212精准定位并构建电连接关系,即可实现通过充电座10 对伞柄20进行充电的目的,充电期间,还可通过定位部23与凹位112进行定位配合而稳定伞柄20的位置和状态,有效地保障伞柄20与充电座10之间的充电稳定性、可靠性,伞柄20的充电方式十分便捷、简单,有效地保障并提高伞柄20的用户体验和使用性能。
请参阅图2、图5,在本实施例中,充电座10还包括设于容纳腔111内并与凹位112相对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一磁性件13,伞柄20还包括与第一磁性件 13对应设置且用于与第一磁性件13磁吸配合的第二磁性件22。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伞柄20对应设置与第一磁性件13磁吸配合的第二磁性件22,以通过第一磁性件13与第二磁性件22磁性吸附配合,以使伞柄 20与凹位112精准定位,尤其使第一充电结构121的第一正极端子1211和第一负极端子1212分别第二充电结构21的第二正极端子211和第二负极端子212 精准定位并电连接,基于此,伞柄20即可更快捷、更精准、更便利地与充电座10构建电连接关系,并通过充电座10对其进行充电,充电期间,通过第一磁性件13与第二磁性件22磁性吸附配合,可有效地降低伞柄20脱离充电座10 的风险,有效地稳定伞柄20的位置,有效地保障伞柄20与充电座10之间的充电稳定性、可靠性,有效地保障并提高伞柄20的用户体验和使用性能。
请参阅图2、图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磁性件13为磁铁,第二磁性件22 为磁性金属件;或,第二磁性件22为磁铁,第一磁性件13为磁性金属件;磁性金属件包括分布在对应磁铁的相对两侧的两个磁性金属块221。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将第一磁性件13和第二磁性件22分别设置为磁铁和磁性金属件,并将磁性金属件的两个磁性金属块221分别对应磁铁的相对两侧,基于此,通过磁铁的相对两侧分别磁性吸附一个磁性金属块221,可有效地增加磁铁和磁性金属件之间磁性吸附的稳定性、可靠性,也即可有效地增加第一磁性件13和第二磁性件22磁性吸附的稳定性、可靠性,进一步降低伞柄20脱离充电座10的风险,进一步保障伞柄20与充电座10之间的充电稳定性、可靠性。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请参阅图9,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磁性件13的设置数量等于第一充电结构 121的设置数量,各第一充电结构121与各第一磁性件13一一对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将各第一充电结构121与各第一磁性件13一一对应设置,使得每个第一充电结构121对应设置一个第一磁性件13,以通过各第一磁性件13磁性吸附于伞柄20的端部,尤其使各第一充电结构121的与伞柄 20的对应结构更加地精准定位并电连接,基于此,充电座10即可更快捷、更精准、更便利地与伞柄20构建电连接关系,并实现对伞柄20进行充电,充电期间,通过各个第一磁性件13共同磁性吸附于伞柄20的端部,可有效地增加第一磁性件13与伞柄20的端部的磁性吸附力,进一步稳定伞柄20的位置,进一步降低伞柄20脱离充电座10的风险,进一步保障充电座10与伞柄20之间的充电稳定性、可靠性。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请参阅图1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磁性件13的设置数量等于第一充电结构121的设置数量的两倍,各第一正极端子1211和各第一负极端子1212与各第一磁性件13一一对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将各第一正极端子1211和各第一负极端子1212 与各第一磁性件13一一对应设置,使得每个第一正极端子1211和每个第一负极端子1212均对应设置一个第一磁性件13,以通过各第一磁性件13磁性吸附于伞柄20的端部,尤其使各第一正极端子1211和各第一负极端子1212与伞柄 20的对应结构更加精准定位并电连接,基于此,充电座10即可更快捷、更精准、更便利地与伞柄20构建电连接关系,并实现对伞柄20进行充电,充电期间,通过各个第一磁性件13共同磁性吸附于伞柄20的端部,可有效地增加第一磁性件13与伞柄20的端部的磁性吸附力,进一步稳定伞柄20的位置,进一步降低伞柄20脱离充电座10的风险,进一步保障充电座10与伞柄20之间的充电稳定性、可靠性。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请参阅图1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充电结构121设有一个,第一正极端子 1211和第一负极端子1212相对于凹位112的中心对称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将第一充电结构121的第一正极端子1211和第一负极端子1212相对于凹位112的中心对称设置,如此,可使得第一充电结构 121位于凹位112相对中间的位置,在将伞柄20的端部对位放置于充电座10 的凹位112时,更利于保障伞柄20的端部与凹位112相对中间位置的连接稳定性、可靠性,进而利于保障第一充电结构121与伞柄20对应结构的电连接的稳定性、可靠性,进一步保障充电座10与伞柄20之间的充电稳定性、可靠性,有效地保障充电座10的使用性能。
此外,通过设置一个第一充电结构121,可有效地简化第一充电结构121 的数量,进而简化充电座10的结构,可有效地降低充电座10的生产、设计成本。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请参阅图12、图13,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磁性件22和第一磁性件13均为磁铁。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将第二磁性件22和第一磁性件13均设置为磁铁,可有效地增加第二磁性件22和第一磁性件13的磁性吸附力,进一步保障第二磁性件22和第一磁性件13磁性吸附的稳定性、可靠性,进一步降低伞柄20 脱离充电座10的风险,进一步保障伞柄20与充电座10之间的充电稳定性、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磁性件13和第二磁性件22均设置多个时,可通过使多个第一磁性件13朝向第二磁性件22一端的磁极不完全相同,并对各第二磁性件22朝向第一磁性件13一端的磁极对应设计,如此,在将伞柄20的端部正向对位放置于充电座10的凹位112的过程中,此时,相对的第一磁性件13和第二磁性件22可相互吸附,进而能够在第一磁性件13和第二磁性件22的磁性吸附力的引导下,顺畅地、快捷、精准地实现伞柄20和充电座 10的电连接;而在将伞柄20的端部反向对位放置于充电座10的凹位112的过程中,此时,不是预设配对的第一磁性件13和第二磁性件22相互排斥,进而操作人员感受到伞柄20和充电座10之间的磁性排斥力,即可对伞柄20的放置方向及时进行调节,可有效地降低因伞柄20的放置方向错误而致使伞柄20和充电座10电连接失败的风险,有效地保障充电座10的使用性能和用户体验。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充电座,用于对伞具的伞柄进行充电,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包括:
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的内部设有容纳腔,所述壳体组件的表面设有凹位,所述凹位用于供所述伞柄的端部定位配合于其中,所述凹位上设有偶数个贯通的穿孔;
控制组件,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控制组件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充电结构,所述第一充电结构包括第一正极端子和第一负极端子,各所述第一正极端子和各所述第一负极端子一一对应穿设于各所述穿孔,所述第一充电结构用于与所述伞柄电连接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还包括设于所述容纳腔内并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的电池;
和/或,所述充电座还包括相对于所述壳体组件露出设置并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的接口,所述接口用于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还包括设于所述容纳腔内并与所述凹位相对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一磁性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件朝向所述凹位的一侧凹设有限位孔,所述壳体组件设有与所述限位孔限位配合的限位件;
或,所述第一磁性件朝向所述凹位的一侧凸设有限位件,所述壳体组件设有与所述限位件限位配合的限位孔。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件的设置数量等于所述第一充电结构的设置数量,各所述第一充电结构与各所述第一磁性件一一对应设置;
或,所述第一磁性件设有一个,所述第一充电结构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充电结构分布在所述第一磁性件的周侧;
或,所述第一磁性件的设置数量等于所述第一充电结构的设置数量的两倍,各所述第一正极端子和各所述第一负极端子与各所述第一磁性件一一对应设置。
6.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结构设有一个,所述第一正极端子和所述第一负极端子相对于所述凹位的中心对称设置;
或,所述第一充电结构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充电结构布置在同一直线上,两个所述第一充电结构的所述第一正极端子相对于所述凹位的中心对称设置,两个所述第一充电结构的所述第一负极端子相对于所述凹位的中心对称设置。
7.一种伞柄,其特征在于,用于与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座配合使用,所述伞柄包括设于其端部并用于定位配合于所述凹位的定位部,以及设于所述定位部并用于与所述第一充电结构电连接配合的第二充电结构,所述第二充电结构包括用于与对应所述第一正极端子电连接配合的第二正极端子,以及用于与对应所述第一负极端子电连接配合的第二负极端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伞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还包括设于所述容纳腔内并与所述凹位相对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一磁性件,所述伞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磁性件对应设置且用于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磁吸配合的第二磁性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伞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性件和所述第一磁性件均为磁铁。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伞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件为磁铁,所述第二磁性件为磁性金属件;或,所述第二磁性件为磁铁,所述第一磁性件为磁性金属件;
所述磁性金属件包括分布在对应所述磁铁的相对两侧的两个磁性金属块。
CN202221864068.0U 2022-07-19 2022-07-19 充电座及伞柄 Active CN2182430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64068.0U CN218243047U (zh) 2022-07-19 2022-07-19 充电座及伞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64068.0U CN218243047U (zh) 2022-07-19 2022-07-19 充电座及伞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43047U true CN218243047U (zh) 2023-01-06

Family

ID=846759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64068.0U Active CN218243047U (zh) 2022-07-19 2022-07-19 充电座及伞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430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16781B (zh) 鋰離子電池及應用該鋰離子電池的充電器
CN214380128U (zh) 供电结构及脱毛美容仪
CN218243047U (zh) 充电座及伞柄
CN113419355A (zh) 方便更换电池的眼镜
CN210577880U (zh) 磁吸潜艇移动电源
CN215580486U (zh) 无线充电器
CN214850548U (zh) 具有磁吸定位功能的插头式无线充电器
CN209748765U (zh) 一种与蓝牙耳机配套使用的充电收纳盒
CN209881458U (zh) 一种移动供电装置
CN211227799U (zh) 熨烫组件
CN219571858U (zh) 一种手电筒的充电结构
CN112467826A (zh) 充电装置
CN219457732U (zh) 带磁吸充电功能的电池
CN220155783U (zh) 一种充电器
CN216852294U (zh) 一种供电模块及模块化耳机
CN213125608U (zh) 组合式车载无线充电器
CN212063528U (zh) 雾化器磁吸式充电装置
CN213045197U (zh) 雾化器的充电盒及雾化器组件
CN116573503A (zh) 自动卷线模组及高互换性充电模组
CN110791936A (zh) 设备组合结构
CN213394725U (zh) 一种可用作移动电源的手电筒
CN212908442U (zh) 一种便携式磁吸充电转接头
CN219893028U (zh) 一种可分离的带支架的磁吸式无线移动电源
CN211227796U (zh) 设备组合结构
CN217335873U (zh) 一种蓝牙耳机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