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32595U - 一种水电解制氢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电解制氢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32595U
CN218232595U CN202222242200.0U CN202222242200U CN218232595U CN 218232595 U CN218232595 U CN 218232595U CN 202222242200 U CN202222242200 U CN 202222242200U CN 218232595 U CN218232595 U CN 2182325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mp
pump body
power
gas
electrolytic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4220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立标
王雷
唐超
程刚
陈明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shine Hydrog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shine Hydrog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shine Hydrog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shine Hydrog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4220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325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325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325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36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non-carbon containing sources, e.g. by water electrolysis

Landscapes

  • 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Non-Metals, Compounds, Apparatus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电解制氢系统,水电解制氢系统包括:电解槽、气液分离器、至少两个泵体和控制器。电解槽用于电解水溶液并生成气液混合物;气液分离器包括的入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入口与电解槽连接,气液分离器用于将气液混合物分离为气体和液体,并将气体通过第一出口输出,以及将液体通过第二出口输出;泵体的输入端与第二出口连接,泵体的输出端与电解槽连接,泵体用于将液体输送回电解槽中,其中,至少两个泵体的额定功率和/或额定流量不同;控制器分别与泵体和电解槽连接,用于根据电解槽接入电信号的不同控制不同泵体运行。本实用新型方案能够延长水电解制氢系统的使用寿命和降低系统功耗。

Description

一种水电解制氢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制氢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水电解制氢系统。
背景技术
在全球碳减排的趋势下,国家正在鼓励使用各类可再生资源或由可再生资源转化成的绿色能源,以取代原有的化石能源。绿氢就是一种由可再生资源转化而成的绿色能源。
目前,绿氢的生产主要利用水电解制氢装置,水电解制氢装置中设置有泵体以将气液分离器分离出来的液体循环回电解槽中。
现有的水电解制氢装置常常出现寿命短且功耗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电解制氢系统,以实现延长水电解制氢系统的使用寿命及降低系统功耗。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电解制氢系统,水电解制氢系统包括:电解槽、气液分离器、至少两个泵体和控制器;
所述电解槽用于电解水溶液并生成气液混合物;
所述气液分离器包括的入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入口与所述电解槽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用于将所述气液混合物分离为气体和液体,并将所述气体通过所述第一出口输出,以及将所述液体通过所述第二出口输出;
所述泵体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出口连接,所述泵体的输出端与所述电解槽连接,所述泵体用于将所述液体输送回所述电解槽中,其中,至少两个泵体的额定功率和/或额定流量不同;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泵体和所述电解槽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电解槽接入电信号的不同控制不同所述泵体运行。
可选地,水电解制氢系统还包括:开关阀,所述开关阀与所述泵体一一对应,所述开关阀设置于对应的所述泵体的输出端与所述电解槽之间的管道中,用于控制对应的所述泵体与所述电解槽之间管道的通断;
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开关阀连接,还用于根据所述泵体的运行状态控制对应的所述开关阀的开关。
可选地,水电解制氢系统还包括选择阀,所述选择阀分别与至少两个所述泵体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切换所连接的泵体与所述电解槽之间的管道的导通;
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选择阀连接,还用于根据所述泵体的运行状态控制所述选择阀进行动作切换,以使运行的泵体与所述电解槽之间的管道导通。
可选地,所述电解槽包括传感单元和电源接口,所述电源接口用于接入电源;所述传感单元分别与所述电源接口和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采集所述电解槽接入的电信号参数,并将所述电信号参数传输至所述控制器,其中,所述电信号参数包括输入电压、输入电流和输入功率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地,水电解制氢系统还包括可再生发电装置,所述可再生发电装置与电解槽的所述电源接口连接,用于为所述电解槽的水电解反应提供电能,其中,所述可再生发电装置包括光伏发电装置、风能发电装置、潮汐能发电装置和水力发电装置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地,所述控制器包括切换控制单元,所述切换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电解槽和所述泵体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电信号参数,切换不同的所述泵体投入运行。
可选地,至少两个所述泵体包括第一泵体和第二泵体,其中,所述第一泵体的额定流量与所述电信号为最大值时所述第二出口的流量相匹配,所述第二泵体的额定流量低于所述第一泵体的额定流量;
所述切换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电信号大于第一设定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一泵体运行;其中,所述第一设定阈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电信号的最大值;以及用于在所述电信号小于第一设定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二泵体运行。
可选地,所述泵体包括变频泵。
可选地,所述控制器包括功率调节单元,所述功率调节单元分别与所述电解槽、所述切换控制单元和所述变频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电信号参数,控制投入运行的所述变频泵的运行功率。
可选地,水电解制氢系统还包括液体换热器,所述液体换热器设置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第二出口与所述泵体的输入端之间,用于对所述气液分离器输出的液体进行降温处理。
本实施例提供的水电解制氢系统包括电解槽、气液分离器、至少两个泵体和控制器,电解槽可以利用接入的电源对水溶液进行电解,以产生氢气。气液分离器可以将电解槽输出的气液混合物进行分离操作,分离成气体和液体并将气体和液体分别经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输出,至少两个额定功率不同的泵体设置于气液分离器的第二出口与电解槽之间的管道上,可以将第二出口输出的液体输送回电解槽,控制器分别与电解槽和泵体连接,能够根据电解槽接入的不同电信号控制不同的泵体投入运行,通过切换泵体的方式减少了泵体的运行功率超出最佳功率范围的情况,从而延长了水电解制氢系统的使用寿命。切换不同泵体还可以减少电信号较小的情况下大功率泵体的运行机会,降低了系统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电解制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水电解制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水电解制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水电解制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水电解制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水电解制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水电解制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水电解制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背景技术中提出了现有水电解制氢装置中的泵体常常出现寿命短且功耗大的问题,经申请人研究发现,泵体具有最佳功率范围,一般为泵体的额定功率的20%至100%之间,而水电解制氢过程中所使用的电源常常出现不稳定的情况,进而要求泵体的实际输出功率也需要在很大范围内随之波动,往往会出现泵体超出最佳功率范围运行的情况,这样不仅影响泵体的寿命,还会增大制氢装置的功耗。
为了解决前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了一种水电解制氢系统,该水电解制氢系统可以利用电能电解水制造氢气。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电解制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水电解制氢系统100包括:电解槽101、气液分离器102、至少两个泵体103和控制器104。电解槽101用于电解水溶液并生成气液混合物。气液分离器102包括的入口a、第一出口b和第二出口c,入口a与电解槽101连接,气液分离器102用于将气液混合物分离为气体和液体,并将气体通过第一出口b输出,以及将液体通过第二出口c输出。泵体103的输入端与第二出口c连接,泵体103的输出端与电解槽101连接,泵体103用于将液体输送回电解槽101中,其中,至少两个泵体103的额定功率和/或额定流量不同。控制器104分别与泵体103和电解槽101连接,用于根据电解槽101接入电信号的不同控制不同泵体103运行。
其中,电解槽101是指发生水电解反应的容器,可以利用电源对水溶液进行电解以生成氢气。气液分离器102是指将气体和液体的混合物进行分离的分离装置。泵体103是指将气液分离之后的液体输送回电解槽101的水泵。控制器104是指根据电解槽101接入的电信号对泵体103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额定功率是指泵体在正常工作时的功率,是泵体最佳功率范围的上限,超出正常功率运行对泵体有损害。额定流量是指泵体在正常工作时的流量,是泵体正常流量范围的上限,超出正常流量范围运行对泵体有损害。
具体地,电解槽101可以为密闭槽体,通过管道分别与气液分离器102内部和泵体103连接。电解槽101能够利用电源对槽内的水溶液进行电解以生成氢气,其中,电解用的水溶液既可以为碱性水溶液,也可以为酸性水溶液。示例性地,电解槽101可以包括阳极、阴极和槽体,槽体内部可以设置有碱性水溶液,在阳极和阴极接入直流电源的情况下,槽体内的碱性水溶液能够发生电解反应,生成氢气、氧气和水。气液分离器102可以为密闭罐体,能够利用离心分离、丝网分离、折流分离和破沫捕获等气液分离法中的任一对电解槽101输出的气液混合物实施气液分离,将气液混合物中气体和液体分离开,分离后的气体可以经第一出口b输出气液分离器102,分离后的液体经第二出口c输出气液分离器102。
泵体103的输入端经管道与气液分离器102的第二出口c连接,泵体103的输出端经管道与电解槽101连接,泵体103可以将气液分离器102的第二出口c输出的液体加压输送回电解槽101中,实现电解液的循环利用,例如,泵体103可以为循环加压水泵。不同泵体103的额定功率和/或额定流量可以不同,示例性地,一个泵体103的额定功率为另一个泵体103额定功率的50%,一个泵体103的额定流量为另一个泵体103流量的30%。控制器104与电解槽101连接,可以利用设置于电解槽101电极所连线路上的传感装置获取电解槽101接入的电源的电信号。控制器104还与泵体103连接,能够根据电解槽101接入的电信号的不同控制不同的泵体103运行。示例性地,控制器104可以包括单片机、控制芯片和选择开关电路中的至少一个,控制器104能够分析电解槽101接入的电信号的功率参数,根据电信号的功率不同控制对应功率的泵体103运行。电信号的功率与泵体103的额定功率之间的关系可以根据实验数据测得。例如,一方面,实验测得在电解槽101接入电源的功率为50kW时,电解槽101产生的气液混合物在分离之后需要泵体103输出10kW-15kW功率能实现正常循环。而一号泵体的额定功率为30kW,二号泵体的额定功率为100kW,控制器104则可以控制一号泵体运行且二号泵体停运,此时,一号泵体的实际输出功率在最佳功率范围内。另一方面,实验测得在电解槽101接入电源的功率为50kW时,电解槽101产生的气液混合物在分离之后需要额定流量为100m2/h的泵体能恰好实现正常循环。而一号泵体的额定流量为500m2/h,二号泵体的额定流量为200m2/h,控制器104则可以控制一号泵体103停运且二号泵体运行,此时,二号泵体的实际流量在二号泵体最佳流量范围内,既能避免出现因泵体空转造成的加速老化又能减少电能浪费。
本实施例提供的水电解制氢系统包括电解槽、气液分离器、至少两个泵体和控制器,电解槽可以利用接入的电源对水溶液进行电解,以产生氢气。气液分离器可以将电解槽输出的气液混合物进行分离操作,分离成气体和液体并将气体和液体分别经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输出,至少两个额定功率不同的泵体设置于气液分离器的第二出口与电解槽之间的管道上,可以将第二出口输出的液体输送回电解槽,控制器分别与电解槽和泵体连接,能够根据电解槽接入的不同电信号控制不同的泵体投入运行,通过切换泵体的方式减少了泵体的运行功率超出最佳功率范围的情况,从而延长了水电解制氢系统的使用寿命。切换不同泵体还可以减少电信号较小的情况下大功率泵体的运行机会,降低了系统功耗。
可选地,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水电解制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2,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水电解制氢系统100还包括:开关阀201,开关阀201与泵体103一一对应,开关阀201设置于对应的泵体103的输出端与电解槽101之间的管道中,用于控制对应的泵体103与电解槽101之间管道的通断。控制器104还与开关阀201连接,还用于根据泵体103的运行状态控制对应的开关阀201的开关。
其中,开关阀201是指设置于泵体103的出口与电解槽101之间的控制阀门,可以控制泵体103的输出端与电解槽101之间的管道的通断。
具体地,开关阀201与泵体103一一对应,可以控制对应泵体103的输出端所连管道的通断,示例性地,开关阀201可以包括气动开关阀201和电动开关阀201中的至少一种。开关阀201的最大流量可以与所对应的泵体103的额定功率相关,以使开关阀201的最大控制流量可以满足对应泵体103在额定功率下输出的流量。控制器104与开关阀201连接,可以根据泵体103的运行状态控制对应的开关阀201的开和关。示例性地,控制器104可以在控制泵体103投入运行之前控制泵体103对应的开关阀201开启,并在控制泵体103停止运行之后控制泵体103对应的开关阀201关闭,防止液体由未投入运行的泵体103传输至电解槽101,提高了泵体103功率的控制精度。
可选地,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水电解制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3,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水电解制氢系统100还包括选择阀301,选择阀301分别与至少两个泵体103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切换所连接的泵体103与电解槽101之间的管道的导通。控制器104还与选择阀301连接,还用于根据泵体103的运行状态控制选择阀301进行动作切换,以使运行的泵体103与电解槽101之间的管道导通。
其中,选择阀301是指分别设置于至少两个泵体103的输出端与电解槽101之间的管道上的开关阀门组件,可以包括多个互相联锁的开关阀。
具体地,由于选择阀301组件中的各个开关阀之间相互联锁,故选择阀301可以在控制一个泵体103的输出端所连的管道导通的同时控制其它泵体103的输出端所连的管道关断,以起到切换不同的管道导通的作用。同一水电解制氢系统100中可以设置多个选择阀301,选择阀301的数量可以根据选择阀301门组件中开关阀201的数量以及水电解制氢系统100中泵体103的数量来设置。控制器104与选择阀301连接,可以根据泵体103的运行状态,控制选择阀301的状态,以实现额定功率与电信号相对应的泵体103投入运行,且该泵体103所连的管道也导通,并保证不投入运行的泵体103的输出端所连的管道关断,从而防止液体由未投入运行的泵体103传输至电解槽101,提高了泵体103功率的控制精度。
可选地,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水电解制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4,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电解槽101包括传感单元401和电源接口d,电源接口d用于接入电源。传感单元401分别与电源接口d和控制器104连接,用于采集电解槽101接入的电信号参数,并将电信号参数传输至控制器104。
其中,传感单元401是指对电解槽101接入的电信号进行采样处理的传感器组件,可以采集电信号参数,电信号参数包括输入电压、输入电流和输入功率中的至少一个。电源接口d是指电解槽101的电源接口d,可以为电解槽101的电极引入电源。
具体地,电源接口d与电解槽101内的电极连接,能够将外接的电源提供给电解槽101的电极。传感单元401可以包括多种传感器件,传感器件可以与电源接口d连接,用于采集经电源接口d输入电解槽101的电信号参数并上传至控制器104,示例性地,传感单元401可以包括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和功率测量器件,能够分别测量电解槽101的电源接口d接入的输入电压、输入电流和输入功率。
示例性地,电解槽101的电源接口d外接风力发电装置,并将风力发电装置实施输出的电信号传输至电解槽101的电极上用于电解水溶液制氢。功率测量器件设置于电源接口d处,实时采集风力发电装置输入电解槽101的电信号的功率值并上传至控制器104。控制器104根据功率值确定额定功率不同的泵体103投入运行。例如,若风力发电装置输入电源接口d的电信号的功率为50kW,实验测得在电解槽101接入电源的功率为50kW时,电解槽101产生的气液混合物在分离之后需要泵体103输出10kW-15kW功率能实现正常循环,则控制器104控制最佳运行功率在10kW-15kW的泵体103投入运行且控制对应的开关阀201开启,控制其他的泵体103及对应的开关阀201均关闭。根据传感单元401采集到的电信号参数切换不同的泵体103投入运行,进一步提高了控制精度。
可选地,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水电解制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5,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水电解制氢系统100还包括可再生发电装置501,可再生发电装置501与电解槽101的电源接口d连接,用于为电解槽101的水电解反应提供电能。其中,可再生发电装置501是指利用可再生能源进行发电的发电装置,可以将发出的电能直接供给电解槽101。
具体地,可再生发电装置501包括光伏发电装置、风能发电装置、潮汐能发电装置和水力发电装置等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利用光能、风能、潮汐能和水的势能实现发电和为电解槽101供电,实现绿色制氢。除了为电解槽101供电,可再生发电装置501还可以为水电解制氢系统100中的泵体103等其他用电装置供电,进一步提高制氢过程中的绿色能源使用比例,降低制氢过程的碳排放。
可选地,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水电解制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6,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控制器104包括切换控制单元501和/或功率调节单元502,切换控制单元501分别与电解槽101和泵体103连接,用于根据电信号参数,切换不同的泵体103投入运行。功率调节单元502分别与电解槽101、切换控制单元501和变频泵连接,用于根据电信号参数,控制投入运行的变频泵的运行功率。
其中,切换控制单元501是指根据电信号切换投入运行的泵体103的控制元件。功率调节单元502是指根据电信号调节投入运行的泵体103的输出功率的控制元件。
具体地,切换控制单元501可以包括驱动芯片或/和包含晶体管的切换电路,可以根据电解槽101的电源接口d接入的电信号参数控制投入运行的泵体103,其中,电信号参数可以包括电压参数、电流参数和功率参数。示例性地,切换控制单元501可以将根据电解槽101的电源接口d接入的功率参数与多个功率阈值的相对关系以及各泵体103的额定功率选定与功率参数对应的泵体103,并切换选定的泵体103投入运行,开启选定的泵体103对应的开关阀201。
功率调节单元502可以包括MCU芯片或/和单片机,可以通过与切换控制单元501的信号交换确定投入运行的泵体103,进而根据电解槽101的电源接口d接入的电信号参数调节投入运行的泵体103的功率。其中,泵体103可以为输出功率可调的水泵。示例性地,功率调节单元502可以根据切换控制单元501的控制信号确定投入运行的泵体103,进而根据电解槽101接入的电源的功率参数对应调节运行泵体103的运行功率,使泵体103的功率与电解槽101接入的电信号参数一致,减少大功率电泵对应小功率电解槽101的情况,提高电泵输出功率的利用率,进一步提高了对水电解制氢系统100的控制精度和电源利用率。
可选地,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水电解制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7,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至少两个泵体包括第一泵体701和第二泵体702。切换控制单元501用于在电信号大于第一设定阈值时,控制第一泵体701运行。以及用于在电信号小于第一设定阈值时,控制第二泵体702运行。
其中,第一泵体701的额定流量与电信号为最大值时第二出口c的流量相匹配,第二泵体702的额定流量低于第一泵体701的额定流量。第一设定阈值是指电信号的判断阈值,可以用于确定投入运行的泵体。第一设定阈值小于或等于电信号的最大值。第一泵体701和第二泵体702可以包括变频泵,变频泵的输出流量可以根据第二出口c输出的流量而变化。
具体地,第一泵体701的额定流量与电信号为最大值时第二出口c的流量相匹配可以为,第一泵体701的额定流量等于电信号为最大值时第二出口c输出的水流量,或第一泵体701的额定流量大于电信号为最大值时第二出口c输出的水流量且小于电信号为最大值时第二出口c输出的水流量的预设倍数,示例性地,第一泵体701的额定流量可以为电信号最大时第二出口c输出的水流量的1倍至1.5倍之间。电信号的最大值是指电源接口d所连的可再生发电装置501满载发电时输出的电信号参数值,电信号的最大值可以包括最大功率、最大电压和最大电流中的至少一个。
示例性地,第一泵体701额定流量等于电源接口d所连的可再生发电装置501满载发电时第二出口c的输出流量。第一泵体701的额定功率大于第二泵体702的额定功率。切换控制单元501能够判断电源接口d接入的电源的电功率与第一设定阈值的相对关系,在电功率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定阈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一泵体701投入运行,而在电功率小于第一设定阈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二泵体702投入运行。投入运行的泵体的输出功率可以根据功率调节单元502而调节,也可以根据第二输出接口的输出水流量自动调节。此外,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泵体的数量大于2的情况下,可以设置多个与电信号参数对应的设定范围,每个设定范围对应一个泵体,以实现根据电信号参数确定投入运行的泵体。
本实施例提供的水电解制氢系统设置有第一泵体和第二泵体,第一泵体的额定流量与电信号为最大值时第二出口的流量相匹配,第二泵体的额定流量低于第一泵体的额定流量,切换控制单元能在电信号参数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一泵体投入运行,并在电信号参数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二泵体投入运行,实现对泵体的运行控制,使得投入运行的泵体额定功率与电信号参数,从而使投入运行的泵体的输出功率都在该泵体的最佳功率范围内,减少泵体的低带载和过载运行,起到延长泵体寿命的作用。
可选地,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水电解制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8,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水电解制氢系统100还包括液体换热器801,液体换热器801设置于气液分离器102的第二出口c与泵体103的输入端之间,用于对气液分离器102输出的液体进行降温处理。
其中,液体换热器801是指对气液分离器102输出的液体进行降温操作,使液体与电解槽101中的溶液的温度保持在相近范围内的装置。
具体地,液体换热器801可以利用风冷、水冷和加压等降温方式,对气液分离器102的第二出口c输出的液体进行降温处理,使降温后的液体与电解槽101内的温度相近,例如降温后液体的温度与电解槽101内的温度的差值小于3摄氏度,防止因循环水温度升高造成的电解槽101中反应不稳定或损坏电解槽101中器件的情况,可以进一步提高水电解制氢系统100的控制精度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电解制氢系统包括电解槽、气液分离器、至少两个泵体和控制器,电解槽可以利用接入的电源对水溶液进行电解,以产生氢气。气液分离器可以将电解槽输出的气液混合物进行分离操作,分离成气体和液体并将气体和液体分别经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输出,至少两个额定功率不同的泵体设置于气液分离器的第二出口与电解槽之间的管道上,可以将第二出口输出的液体输送回电解槽,控制器分别与电解槽和泵体连接,能够根据电解槽接入的不同电信号控制不同的泵体投入运行,通过切换泵体的方式减少了泵体的运行功率超出最佳功率范围的情况,从而延长了水电解制氢系统的使用寿命。切换不同泵体还可以减少电信号较小的情况下大功率泵体的运行机会,降低了系统功耗。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结合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水电解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解槽、气液分离器、至少两个泵体和控制器;
所述电解槽用于电解水溶液并生成气液混合物;
所述气液分离器包括的入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入口与所述电解槽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用于将所述气液混合物分离为气体和液体,并将所述气体通过所述第一出口输出,以及将所述液体通过所述第二出口输出;
所述泵体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出口连接,所述泵体的输出端与所述电解槽连接,所述泵体用于将所述液体输送回所述电解槽中,其中,至少两个泵体的额定功率和/或额定流量不同;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泵体和所述电解槽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电解槽接入电信号的不同控制不同所述泵体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电解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关阀,所述开关阀与所述泵体一一对应,所述开关阀设置于对应的所述泵体的输出端与所述电解槽之间的管道中,用于控制对应的所述泵体与所述电解槽之间管道的通断;
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开关阀连接,还用于根据所述泵体的运行状态控制对应的所述开关阀的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电解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选择阀,所述选择阀分别与至少两个所述泵体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切换所连接的泵体与所述电解槽之间的管道的导通;
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选择阀连接,还用于根据所述泵体的运行状态控制所述选择阀进行动作切换,以使运行的泵体与所述电解槽之间的管道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电解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槽包括传感单元和电源接口,所述电源接口用于接入电源;所述传感单元分别与所述电源接口和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采集所述电解槽接入的电信号参数,并将所述电信号参数传输至所述控制器,其中,所述电信号参数包括输入电压、输入电流和输入功率中的至少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电解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再生发电装置,所述可再生发电装置与电解槽的所述电源接口连接,用于为所述电解槽的水电解反应提供电能,其中,所述可再生发电装置包括光伏发电装置、风能发电装置、潮汐能发电装置和水力发电装置中的至少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电解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切换控制单元,所述切换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电解槽和所述泵体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电信号参数,切换不同的所述泵体投入运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电解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泵体包括第一泵体和第二泵体,其中,所述第一泵体的额定流量与所述电信号为最大值时所述第二出口的流量相匹配,所述第二泵体的额定流量低于所述第一泵体的额定流量;
所述切换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电信号大于第一设定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一泵体运行;其中,所述第一设定阈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电信号的最大值;以及用于在所述电信号小于第一设定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二泵体运行。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电解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包括变频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电解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功率调节单元,所述功率调节单元分别与所述电解槽、所述切换控制单元和所述变频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电信号参数,控制投入运行的所述变频泵的运行功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电解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体换热器,所述液体换热器设置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第二出口与所述泵体的输入端之间,用于对所述气液分离器输出的液体进行降温处理。
CN202222242200.0U 2022-08-24 2022-08-24 一种水电解制氢系统 Active CN2182325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42200.0U CN218232595U (zh) 2022-08-24 2022-08-24 一种水电解制氢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42200.0U CN218232595U (zh) 2022-08-24 2022-08-24 一种水电解制氢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32595U true CN218232595U (zh) 2023-01-06

Family

ID=84683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42200.0U Active CN218232595U (zh) 2022-08-24 2022-08-24 一种水电解制氢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325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65909B2 (ja) バナジウムレドックス電池エネルギー蓄積システムの効率及び電力出力を最適化する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14134527B (zh) 一种多台电解槽的电解水制氢装置及方法
CN113388856B (zh) 基于ael和pem水电解的制氢系统及态势控制方法
CN104795584B (zh) 实现液流电池系统低温快速启动的方法、装置及液流电池系统
CN112290581A (zh) 一种新能源离网制氢系统
CN113089022B (zh) 一种碱性制氢电解槽的碱液循环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4395775A (zh) 一种闭式清洁能源制氢储能系统
CN114574877A (zh) 一种具有余热利用的电解水制氢系统
CN113235121A (zh) 一种混合式多槽制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KR20210074893A (ko) 수전해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CN216192753U (zh) 一种混合制氢系统
CN114507870A (zh) 一种压差控制器、制氢系统、制氢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05489554U (zh) 基于甲醇水重整制氢发电系统的削峰填谷供电系统
CN112376075B (zh) 一种电化学氟化外循环柔性电解系统
CN218232595U (zh) 一种水电解制氢系统
CN105811443A (zh) 基于甲醇水重整制氢发电系统的削峰填谷供电系统及方法
CN214782178U (zh) 一种碱性制氢电解槽的碱液循环系统
CN110284148A (zh) 大气量氢氧呼吸机
CN113549954B (zh) 一种电解制氢系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10576247U (zh) 基于氢燃料电池的水电站直流系统
CN207233873U (zh) 一种基于锌溴液流电池的新能源系统
CN108172951B (zh) 一种锌空气电池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6864346U (zh) 一种双侧供水的pem电解槽制氢系统
CN114807959B (zh) 一种适用于宽功率波动的高效率制氢系统
CN220413543U (zh) 出口调节装置、电解水制氢系统和制氢场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