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26490U - 一种电动工具的两用护罩及电动工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工具的两用护罩及电动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26490U
CN218226490U CN202221588318.2U CN202221588318U CN218226490U CN 218226490 U CN218226490 U CN 218226490U CN 202221588318 U CN202221588318 U CN 202221588318U CN 218226490 U CN218226490 U CN 2182264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fixed cover
movable cover
movable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8831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军
万延旭
魏晓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YAT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YAT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YAT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YAT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8831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264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264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264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rinding-Machine Dressing And Accessory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工具的两用护罩及电动工具,包括罩设在电动工具输出轴上的固定罩和活动套设在固定罩上的活动罩,活动罩的后端设有与固定罩后端抵接的限位部,活动罩的前端设有滑扣机构,滑扣机构包括用于对固定罩前端进行抵接以限制活动罩沿输出轴的轴向以及周向活动的卡扣件和用于驱动卡扣件移动以解除其与固定罩抵接关系的解锁件,解决了现有电动工具的护罩在不同使用工况时拆装更换麻烦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工具的两用护罩及电动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工具的两用护罩及电动工具。
【背景技术】
电动工具,一般指代角磨机或切割机等加工工具,是一种使用广泛的电动设备,主要用途是磨削、抛光、切割等,磨削时往往采用半封闭护罩,而切割时需要使用到全封闭的护罩,以防止使用者在切割时受到伤害,在实际工作状态中磨削和切割功能都要用到,这时需要配备两种护罩,成本比较高,切换护罩的动作比较繁琐,直接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一种电动工具的两用护罩,解决了现有电动工具的护罩在不同使用工况时拆装更换麻烦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罩设在电动工具输出轴上的固定罩和活动套设在所述固定罩上的活动罩,所述活动罩的后端设有与所述固定罩后端抵接的限位部,所述活动罩的前端设有滑扣机构,所述滑扣机构包括用于对固定罩前端进行抵接以限制所述活动罩沿输出轴的轴向以及周向活动的卡扣件和用于驱动所述卡扣件移动以解除其与固定罩抵接关系的解锁件。
在上述一种电动工具的两用护罩中,所述卡扣件包括与活动罩弹性连接的滑条和设置在滑条下端用于抵接在固定罩上以限制其在固定罩外部周向以及轴向移动的抵挡部。
在上述一种电动工具的两用护罩中,所述抵挡部包括设置于所述滑条下端且偏向活动罩中心延伸的弯折部,所述固定罩上设有配合部,所述弯折部与所述配合部相抵以限制所述活动罩在固定罩外部周向以及轴向活动。
在上述一种电动工具的两用护罩中,所述配合部为设置在所述固定罩前端的卡槽,所述弯折部与所述固定罩的前端相抵时,所述弯折部嵌于所述卡槽内以限制所述活动罩在固定罩外活动。
在上述一种电动工具的两用护罩中,所述抵挡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弯折部自由端且向活动罩内壁延伸的定位部,所述配合部包括开设在固定罩侧边向其中心方向弯折延伸的内翻边,所述弯折部与所述固定罩的前端相抵以限制活动罩沿输出轴的周向活动,所述定位部与内翻边在轴向上共面以限制所述活动罩沿输出轴的轴向活动。
在上述一种电动工具的两用护罩中,所述解锁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滑条上端与其一体成型的按压块,所述按压块用于带动所述滑条沿活动罩的外周切线方向移动,进而解除所述抵挡部与固定罩的抵接关系。
在上述一种电动工具的两用护罩中,所述滑扣机构包括与活动罩连接以用于容置所述滑条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开设容纳滑条穿过的空腔,所述滑条通过弹性件与空腔弹性连接,所述弹性件用于所述弯折部抵接在所述固定罩前端时,对所述滑条提供弹性作用力以维持弯折部对固定罩的抵接。
在上述一种电动工具的两用护罩中,所述活动罩表面设有隆起部,所述固定罩内壁开设有容纳所述隆起部的凹槽,所述固定罩两端分别被卡扣件和限位部抵接以固定在所述固定罩上时,所述隆起部对应嵌入所述凹槽内,以增强所述活动罩在固定罩的固定稳定性。
在上述一种电动工具的两用护罩中,所述限位部包括设置在所述活动罩后端的折边或者限位杆,所述固定罩的后端开设有与折边或者限位杆对应嵌套配合的限位开口,所述折边或者限位杆与所述限位开口嵌套配合以限制所述活动罩沿输出轴的轴向以及周向活动。
在上述一种电动工具,所述电动工具包括所述的两用护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利用活动罩罩设在固定罩外,并利用在活动罩两端分别通过滑扣机构和限位部抵接在固定罩的两端,以将活动罩快速与固定罩之间连接组合,使二者相对锁定后形成全封闭护罩,同时当二者需要分离以单独使用固定罩时,也可以通过滑扣机构内的解锁件推动卡扣件与固定罩前端分离,进而解除卡扣件与固定罩的抵接,以便于活动罩与固定罩之间的快捷拆装,以满足不同使用工况下对护罩的使用要求。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解锁件动作直接作用在卡扣件上,以使其移动后与固定罩的抵接状态解除,通过解锁件直接驱动卡扣件移动方式,更加便捷的解除活动罩与固定罩前端的抵接限位,便于活动罩的拆装。
本实用新型中,利用滑扣机构的卡扣件抵接在固定罩上后限制活动罩沿输出轴的轴向以及周向活动,避免活动罩套装在固定罩外部时,因输出轴驱动刀头切割作业时,因切割产生的振动或者装配原因而使固定罩与电动工具松动后,导致固定罩沿轴向移动后,出现活动罩沿输出轴的轴向与活动罩之间晃动的情况,通过利用滑扣机构中的卡扣件对其在输出轴的轴向上进行限位,有效提高活动罩在使用时的安全性以及其与固定罩固定时的连接稳定性。
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扣件包括与活动罩弹性连接的滑条和设置在滑条下端用于抵接在固定罩上以限制其在固定罩外部周向以及轴向移动的抵挡部。卡扣件弹性连接在活动罩上,使卡扣件与活动罩在连接时,二者具有一定的弹性运动空间,当卡扣件在发生位移后,能够利用弹性连接具有的复位力,对卡扣件提供相应复位力,以保持抵挡部与固定罩的抵接状态。
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抵挡部包括设置于所述滑条下端且偏向活动罩中心延伸的弯折部,所述固定罩上设有配合部,所述弯折部与所述配合部相抵以限制所述活动罩在固定罩外部周向以及轴向活动。弯折部的朝向活动罩的中心延伸设置,便于在活动罩嵌套在固定罩外部时,对固定罩上的配合部进行抵接,以防止活动罩在固定罩外部活动,提高二者连接稳定性。
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配合部为设置在所述固定罩前端的卡槽,所述弯折部与所述固定罩的前端相抵时,所述弯折部嵌于所述卡槽内以限制所述活动罩在固定罩外活动。通过在固定罩上设有容纳弯折部的卡槽,进而当弯折部嵌入卡槽内部时,不仅能够利用弯折部直接对固定罩前端进行锁定,以防止活动罩在固定罩外部周向活动,同时由于弯折部嵌入卡扣后,弯折部沿输出轴的轴线的两侧分别抵接在卡槽的内壁两侧上,进而也对活动罩在轴向上进行限位,既仅仅利用卡槽与弯折部配合关系,既完成了活动罩与固定罩内轴向以及轴线的限位,结构简单合理。
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抵挡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弯折部自由端且向活动罩内壁延伸的定位部,所述配合部包括开设在固定罩侧边向其中心方向弯折延伸的内翻边,所述弯折部与所述固定罩的前端相抵以限制活动罩沿输出轴的周向活动,所述定位部与内翻边在轴向上共面以限制所述活动罩沿输出轴的轴向活动。利用弯折部抵接在固定罩的前端以使其与固定罩在周向上的活动范围进行限制,而利用设置在弯折部自由端的定位部与固定罩侧边形成的内翻边在轴向上共面后,以利用定位部与内翻边相抵进而对活动罩的轴向运动范围进行限制,既对活动罩的周向范围利用弯折部进行限位,而活动罩的轴向活动范围利用定位部与内翻边在轴向上共面进行限位,通过利用抵挡部不同部分对活动罩的周向以及轴向进行限位,便于对固定罩作用在抵挡部上的受力点分散排布,以便于提高抵挡部的结构强度,避免固定罩抵接在抵挡部的作用点集中于一点,而容易出现抵挡部过载弯折等情况发生,同时受力点分散排布也使抵挡部对固定罩的抵接更加稳固。
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解锁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滑条上端与其一体成型的按压块,所述按压块用于带动所述滑条沿活动罩的外周切线方向移动,进而解除所述抵挡部与固定罩的抵接关系。按压块的设置便于使用人员操作,通过简单的挤压按压块以使滑条带动抵挡部沿活动罩的周向切线方向移动,进而使弯折部与固定罩的端部快速分离,以快速解除抵挡部与固定罩的抵接限位状态,同时配合弹性件在按压块带动滑条发生位移后,弹性件存储的弹性势能便在挤压按压块的力撤销后,对滑条下端的抵挡部复位。
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扣机构包括与活动罩连接以用于容置所述滑条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开设容纳滑条穿过的空腔,所述滑条通过弹性件与空腔弹性连接,所述弹性件用于所述弯折部抵接在所述固定罩前端时,对所述滑条提供弹性作用力以维持弯折部对固定罩的抵接。固定座的设置便于利用空腔对滑条运动方向进行导向,同时也便于利用空腔对弹性件进行容置收纳,进而避免弹性件外置或者滑条外置,而使滑条以及弹性件容易误触损坏。
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动罩表面设有隆起部,所述固定罩内壁开设有容纳所述隆起部的凹槽,所述固定罩两端分别被卡扣件和限位部抵接以固定在所述固定罩上时,所述隆起部对应嵌入所述凹槽内,以增强所述活动罩在固定罩的固定稳定性。当活动罩套装在固定罩外部后,利用隆起部嵌入凹槽内,进而可以提高活动罩与固定罩的连接稳定性,避免二者分离。
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部包括设置在所述活动罩后端的折边或者限位杆,所述固定罩的后端开设有与折边或者限位杆对应嵌套配合的限位开口,所述折边或者限位杆与所述限位开口嵌套配合以限制所述活动罩沿输出轴的轴向以及周向活动。折边或者限位杆与限位开口嵌套配合,便于提高对活动罩后端与固定罩后端连接稳定性,避免活动罩后端在输出轴的轴向以及周向在固定罩内活动。
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动工具包括所述的两用护罩。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活动罩、110限位杆、111折边、120引导面、130凹槽;
200固定罩、201卡槽、210过渡倒角、220内翻边、230限位开口、240卡箍;
300滑扣机构、310侧板、311限位翻边、320贴合框、330滑条、331按压块、332弯折部、3321定位部、340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电动工具的两用护罩,其电动工具一般为角磨机、切割机、砂轮机和抛光机等一些主要由电机和加工头组成的设置,其利用电机输出轴带动加工头高速转动后,利用加工头对工件进行切割、打磨或抛光等操作,而为了避免高速运动的加工头在工作时容易给施工人员带来安全隐患,因此常在输出轴外部套设有护罩,以利用护罩对加工头进行罩设防护,一般在磨削时往往采用半封闭护罩,而切割时需要使用到全封闭的护罩,以防止使用者在切割时受到伤害,在实际工作状态中磨削和切割功能都要用到,这时需要配备两种护罩,成本比较高,切换护罩的动作比较繁琐,直接导致工作效率降低,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两用护罩。
参照图1,两用护罩主要包括固定罩200和活动罩100,固定罩200中心设有卡箍卡接固定在电动工具的壳体上并使其罩设在加工头的外部,固定罩200和活动罩100均为中空的半圆柱体结构,其固定罩200靠近角磨机的端面为开口状态,而活动罩100远离机壳的端面为开口状态,当活动罩100与固定罩200组合成封闭护罩时,二者开口端面相对以使二者内部连通形成对加工头进行笼罩防护的空腔(如图1所示为全封闭状态),当打磨、磨削等工作需要使用半封闭护罩时,可以将活动罩100从固定罩200内拆卸下来,进而仅利用固定罩200对加工头进行防护。
本实施例中,电动工具仅仅列举出了角磨机、切割机、砂轮机和抛光机等设备,可以想到的是,只要在工件加工时,需要对相应加工头进行防护,本实施例中的两用护罩均适用该操作设备,并不局限于上述所列举的角磨机、切割机、砂轮机和抛光机,基于上述启示电动工具还可以是其他设备,在次不做一一列举。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固定罩200与活动罩100二者之间的装配方式为:在活动罩100的后端设置限位部,该限位部的自由端向活动罩100的内壁延伸一定距离,以用于抵接在固定罩200的后端上,活动罩100的前端外侧设有滑扣机构,滑扣机构包括活动设置在活动罩100外侧的卡扣件和用于带动卡扣件移动以使其与固定罩200前端抵接状态分离的解锁件,当活动罩100罩设在固定罩200外部以形成封闭护罩时,固定罩200的两端分别抵接在限位部和卡扣件上,使活动罩100稳定锁定在固定罩200外部,避免因活动罩200与电动工具的机壳之间因振动或者装配原因存在间隙,而导致活动罩100相对固定罩200发生周向以及轴向的移动的情况发生,使活动罩100与固定罩200在组成全封闭护罩时连接更紧密。
具体的,卡扣件包括与活动罩100弹性连接的滑条330,滑条330的下端形成有与固定罩200前端相抵的抵挡部,而固定罩200的前端设有与抵挡部抵接配合的配合部,当活动罩100罩设在固定罩200外部以形成全封闭护罩时,固定罩200的后端抵接在限位部上,固定罩200的前端通过配合部抵接在抵挡部上,进而限制活动罩100与固定罩200相对活动。
本实施例中,滑条330与活动罩100之间通过弹性件340弹性连接,利用弹性件340的弹性作用力对滑条330进行拉扯,以使其对弯折部332施加始终向上的拉力,进而在活动罩100罩设在固定罩200外部组成全封闭护罩时,利用弹性件340始终带动抵挡部与固定罩200前端的配合进行抵紧。
本实施例中,弹性件340可以套设在滑条330上,其弹性件340的一端固定在滑条330的上端,弹性件340的另一端连接在活动罩100上,此时弹性件340可以为压簧或者螺旋弹簧,当然弹性件340的设置位置不同,弹性件340也可以是拉簧或者弹性绳等其他弹性部件,只要能够使滑条330带动上的弯折部332保持对固定罩200抵接的作用力,弹性件340也可以是其他弹性材料或者其他弹性结构。
上述实施例中,当需要将固定罩200与活动罩100之间拆卸时,可以推动滑条330向着抵挡部方向移动,进而使抵挡部与固定罩200前端的配合部分离,进而解除弯折部332对固定罩200的抵接限定,而后可将活动罩100沿着输出轴的轴向或者周向活动后,将活动罩100与固定罩200之间拆分,以使护罩变为半封闭护罩。
基于上述实施例,参照2和3,为了使滑条330在活动罩100中滑动更稳定,同时也避免外界部件对弹性件340的干扰,滑扣机构还包括容置弹性件340以及滑条330的固定座,固定座主要部件包括与活动罩100外侧一体成型的侧板310和可拆连接在侧板310上贴合框320,贴合框320和侧板310之间通过螺钉安装并在其内部形成容纳侧板310和弹性件340的空腔,贴合框320的上端开设有第一通孔,贴合框320的下端开设有第二通孔,滑条330的下端穿过第二通孔与抵挡部连接,滑条330的上端穿过第一通孔设有按压块331(既解锁件),滑条330外部位于空腔内设有凸筋,弹性件340(弹性件340为弹簧)套设在滑条330上,其弹性件340的上端抵接在凸筋上,弹性件340的下端抵接在空腔的底部,这样利用弹簧的弹力,始终对凸筋施加向上的作用力,进而使滑条330下端的抵挡部始终紧靠贴合框320的底部,以使其在对固定罩200进行抵接时,时刻保持其与固定罩200前端的配合部抵紧状态。
本实施例中,当按压块331带动抵挡部与固定罩200的前端分离时,是沿着固定罩200与滑条330切点的切线方向移动的,既使用按压块331带动抵挡部与活动罩100分离时,可以直接挤压按压块331便于带动抵挡部与固定罩200分离,方便使用人员对抵挡部的驱动操作,以方便活动罩100的拆装,而配合弹性件在挤压按压块331带动滑条330移动时以使抵挡部与固定罩200前端分离时,弹性件相应拉伸进而产生弹性势能,而后当活动罩100拆或装后,当撤销对按压块331的挤压力后,也能够利用弹性件的复位带动抵挡部上移,以便于其复位,结构设计合理,人员操作方便。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4(图中示出了定位部3321)抵挡块包括向固定罩200中心弯折形成有弯折部332,而活动罩100的前端设有与弯折部332形成契合的卡槽201(卡槽201既配合部的一种实施例),当活动罩100罩设在固定罩200外部以形成全封闭护罩时,弯折部332嵌入卡槽201内,进而限制活动罩100的前端在固定罩200外部周向以及轴向移动,实现对活动罩100与固定罩200之间的固定。
参照图1和2,上述实施例是利用弯折部332嵌入到卡槽201内后,对固定罩200在输出轴的轴向以及周向限定在固定罩200外部的,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对活动罩100轴向上的限位是利用弯折部332的自由端向活动罩100内壁方向延伸形成的定位部3321与固定罩200靠近活动罩100的贴合边内翻形成的内翻边3321(内翻边3321既配合部的另一实施例)在轴向上共面后(共面意为:弯折部332和内翻边220在输出轴的轴向上重合),利用活动罩100在轴向发生位移时,会使内翻边220抵接在定位部3321上,进而防止活动罩100与固定罩200在轴向上分离,提高二者连接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内翻边220向活动罩100的中心方向延伸出一定距离,其整体结构呈弧形,而为了使活动罩100内壁与固定罩200的内壁之间贴合,以减少二者活动间隙,对应的活动罩100的内侧设有与内翻边220贴合的引导面120,进而利用引导面120缩小二者装配间隙。
本实施例中,利用弯折部332抵接在固定罩200的前端以对其周向的活动范围进行限制,而利用设置在弯折部332自由端的定位部3321与固定罩200侧边形成的内翻边220在轴向上共面后,利用定位部3321与内翻边220相抵进而对活动罩100的轴向运动范围进行限制,既对活动罩100的周向活动范围利用弯折部332进行限位,而活动罩100的轴向活动范围利用定位部3321与内翻边220在轴向上共面进行限位,通过利用抵挡部不同部分对活动罩100的周向以及轴向进行限位,便于对固定罩200作用在抵挡部上的受力点分散排布,以便于提高抵挡部的结构强度,避免固定罩200抵接在活动罩100的抵接点集中于一点,而容易出现抵挡部过载弯折等情况发生,同时受力点分散排布也使抵挡部对固定罩200抵接更加稳固。
基于上述实施例,对应在采用定位部3321与固定罩200侧边的内翻边220相抵后,实现对活动罩100轴向上的限位基础上,也可以在固定罩200的前端开设与弯折部332形成配合的上述卡槽201,既利用弯折部332嵌入到卡槽201后,实现对活动罩100轴向以及周向限位的前提下,再配合定位部3321与内翻边220相抵,进而再次对活动罩100在轴向上进行限位,进而可以大大提高活动罩100与固定罩200之间连接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可以在贴合框320底边设置偏向弯折部332方向弯折的限位翻边311,以利用限位翻边311对贴合框320进行衬托,同时也可以对弯折部332进行限位,避免第二通孔过大而使弯折部332在第二通孔内晃动。
上述实施例中,当需要将固定罩200与活动罩100分离时,可以通过挤压按压块331,进而使按压块331推动滑条330朝弯折部332方向移动,进而弯折部332与固定罩200端部分离,以解除二者的抵接状态,实现对活动罩100与固定罩200之间拆分。
参照图3和4,本实施例中,活动罩100后端的限位部与固定罩200后端的相抵的具体结构可以为,限位部包括与活动罩100连接的限位杆110,限位杆110向着活动罩100的中心方向延伸一定距离,以便于抵接在固定罩200的后端,为了提高固定罩200与限位杆110之间抵接时,固定罩200与活动罩100之间在输出轴的轴向以及轴向的连接稳定性,在固定罩200后端开设与限位杆110形成契合的限位开口230,利用限位开口230与限位杆110契合,进而当固定罩200两端分别通过限位杆110以及弯折部332抵紧时,利用限位开口230与限位杆110的契合,进而对活动罩100与固定罩200后端在轴向以及周向进行限位。
本实施例中,限位杆110形状为圆柱、棱柱或者其他形状,只要保证其与限位开口配合后能限定活动罩100在轴向上不会与固定罩200发生移动既可,其限位杆110的设置数量也不做具体限定,优选的限位杆110设有两个,且并排设置在活动罩100端部。
基于上述实施例,只要能够保证限位部与限位开口230契合后,限制活动罩100的输出轴的轴向以及周向活动,其限位部的也可以是其他结构,例如限位部可以是向活动罩100中心方向延伸的折边111,利用折边111嵌入到限位开口230中,亦可以实现上述效果,在基于利用限位部与限位开口230契合后限制活动罩100在固定罩200外部活动的启示下,在基本采用本实施例的基础下的改进,限位部的其他等效结构也属于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本实施例中,可以在固定罩200远离侧板310的边缘开设过渡倒角210,以使其在活动罩100的弯折处更平滑。
基于上述实施例,为了进一步的提高活动罩100与固定罩200在契合后二者的连接稳定性,固定罩200表面设有隆起部,活动罩100内壁开设有容纳隆起部的凹槽130,固定罩200两端分别被卡扣件和限位部抵接以固定在固定罩200外部时,隆起部对应嵌入凹槽130内,以增强活动罩100与固定罩200的稳定性。
上述实施例中,固定罩200的后端通过与固定罩100后端的限位部相抵后实现限位,而固定罩200的前端是通过与活动罩100前端的滑扣机构配合后实现前端的限位,可以想到的是,也可以将活动罩100的前端以及后端均通过上述的滑扣机构进行限位固定,这样便于从活动罩100的前端或者后端解除固定罩200对其端部的抵接限制,有便于活动罩100从固定罩200上的拆除。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电动工具的两用护罩,包括罩设在电动工具输出轴上的固定罩和活动套设在所述固定罩上的活动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罩的后端设有与所述固定罩后端抵接的限位部,所述活动罩的前端设有滑扣机构,所述滑扣机构包括用于对固定罩前端进行抵接以限制所述活动罩沿输出轴的轴向以及周向活动的卡扣件和用于驱动所述卡扣件移动以解除其与固定罩抵接关系的解锁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工具的两用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件包括与活动罩弹性连接的滑条和设置在滑条下端用于抵接在固定罩上以限制其在固定罩外部周向以及轴向移动的抵挡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工具的两用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挡部包括设置于所述滑条下端且偏向活动罩中心延伸的弯折部,所述固定罩上设有配合部,所述弯折部与所述配合部相抵以限制所述活动罩在固定罩外部周向以及轴向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工具的两用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为设置在所述固定罩前端的卡槽,所述弯折部与所述固定罩的前端相抵时,所述弯折部嵌于所述卡槽内以限制所述活动罩在固定罩外活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工具的两用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挡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弯折部自由端且向活动罩内壁延伸的定位部,所述配合部包括开设在固定罩侧边向其中心方向弯折延伸的内翻边,所述弯折部与所述固定罩的前端相抵以限制活动罩沿输出轴的周向活动,所述定位部与内翻边在轴向上共面以限制所述活动罩沿输出轴的轴向活动。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工具的两用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滑条上端与其一体成型的按压块,所述按压块用于带动所述滑条沿活动罩的外周切线方向移动,进而解除所述抵挡部与固定罩的抵接关系。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工具的两用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扣机构包括与活动罩连接以用于容置所述滑条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开设容纳滑条穿过的空腔,所述滑条通过弹性件与空腔弹性连接,所述弹性件用于所述弯折部抵接在所述固定罩前端时,对所述滑条提供弹性作用力以维持弯折部对固定罩的抵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工具的两用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罩表面设有隆起部,所述固定罩内壁开设有容纳所述隆起部的凹槽,所述固定罩两端分别被卡扣件和限位部抵接以固定在所述固定罩上时,所述隆起部对应嵌入所述凹槽内,以增强所述活动罩在固定罩的固定稳定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工具的两用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设置在所述活动罩后端的折边或者限位杆,所述固定罩的后端开设有与折边或者限位杆对应嵌套配合的限位开口,所述折边或者限位杆与所述限位开口嵌套配合以限制所述活动罩沿输出轴的轴向以及周向活动。
10.一种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工具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两用护罩。
CN202221588318.2U 2022-06-23 2022-06-23 一种电动工具的两用护罩及电动工具 Active CN2182264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88318.2U CN218226490U (zh) 2022-06-23 2022-06-23 一种电动工具的两用护罩及电动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88318.2U CN218226490U (zh) 2022-06-23 2022-06-23 一种电动工具的两用护罩及电动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26490U true CN218226490U (zh) 2023-01-06

Family

ID=846731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88318.2U Active CN218226490U (zh) 2022-06-23 2022-06-23 一种电动工具的两用护罩及电动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264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91887B1 (en) Electric power tool
CN218226490U (zh) 一种电动工具的两用护罩及电动工具
CN211173483U (zh) 电子挂锁
EP3722496B1 (en) Clothes iron base and clothes iron device
CN211029453U (zh) 电动工具
CN210352236U (zh) 一种限位机构及割草机
CN115741600A (zh) 电动工具
CN216830178U (zh) 角磨机
CN215548820U (zh) 一种美工刀
CN216030622U (zh) 一种电动工具
CN216101248U (zh) 一种卷笔刀的安装座、顶盖及外壳连接结构
CN217114596U (zh) 一种快拆壳体及快拆电池
CN218427524U (zh) 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去毛刺的角磨机
CN216529205U (zh) 吸尘器用的快速拆装式电池包组件
CN218555784U (zh) 夹持爪防拔脱的往复锯
CN217374767U (zh) 一种电池锁紧装置及电动车
CN220122017U (zh) 电池包固定装置及电动工具
CN108988044B (zh) 自动回位式防误拔电连接器
CN214561104U (zh) 一种电推剪推杆调节锁定装置
CN218802073U (zh) 电动工具的两用护罩及电动工具
CN214355396U (zh) 一种拖车盖组件
CN219262736U (zh) 一种电池包供电的风扇
CN215816203U (zh) 一种电动工具
CN221129043U (zh) 一种饰品卡扣及手镯
CN217572987U (zh) 一种快换刀具及多功能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