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21034U - 一种拳击手套 - Google Patents

一种拳击手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21034U
CN218221034U CN202222293869.2U CN202222293869U CN218221034U CN 218221034 U CN218221034 U CN 218221034U CN 202222293869 U CN202222293869 U CN 202222293869U CN 218221034 U CN218221034 U CN 2182210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omer
wearing part
lattice structure
wearing
pa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9386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春武
吴玲
芮正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echsler Plastic Products Taic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echsler Plastic Products Taic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echsler Plastic Products Taic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Oechsler Plastic Products Taic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9386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210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210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210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lo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拳击手套,其包括外套体、内套体、填充体,其中填充体包括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和弹性树脂层,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为弹性材料3D打印而成的晶格结构状的热塑性弹性体,其中弹性树脂层至少形成在热塑性弹性体的内部孔隙中并与热塑性弹性体之间结合,且热塑性弹性体包括形成不同缓冲冲击力的手指穿戴部、手掌穿戴部和手腕穿戴部。本实用新型将弹性树脂渗入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的内部孔隙中并且使二者紧密结合以形成填充体,不仅满足自重轻,无需增加厚度也能够大幅增强填充体的强度、弹性和抗压缩性能;而且所提供的缓冲力能够对手的不同关节形成保护,实用性强,此外,透气、排湿,穿戴舒适,轻盈且出拳更灵活。

Description

一种拳击手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体育锻炼运动的拳击手套。
背景技术
拳击手套是根据国际业余拳联的规定,拳击运动员在参加拳击比赛时一定要戴的一种经过填充的手套,其目的是保护拳手的手腕和手指关节。拳击运动员出拳力量大,若不保护,容易造成自己手指脱臼。戴上拳套后,可增加缓冲,使出拳的威力下降,在保护拳手本人的同时也保护对手。拳击运动中使用的手套主要分薄手套和厚手套两种,职业拳击没有护具,手套薄,业余拳击有护具,手套稍厚。
然而,市面上的拳击手套均包括外套体、内套体、填充体,其中填充体多以软质泡沫、海绵等填充物为主,因此,其存在以下缺陷:
1、由于填充物所抗形变能力较差,时间久了会造成填充体的形变,无法形成有效的缓冲保护效果;
2、在追求高弹性性能的同时,只能靠增加填充体的厚度,因此,手套的体积较大,而且也会影响拳击的灵活度;
3、由于填充体自身的透气性较差,而且易吸汗,不仅影响舒适度,而且吸汗后自重增加,影响运动员的发挥,同时吸附汗水后,容易滋生细菌、发霉、异味等等不良现象较多,无法满足使用者多次使用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拳击手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拳击手套,其包括外套体、内套体、填充体,其中填充体包括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和弹性树脂层,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为弹性材料3D打印而成的晶格结构状的热塑性弹性体,其中弹性树脂层至少形成在热塑性弹性体的内部孔隙中并与热塑性弹性体之间结合,且热塑性弹性体包括形成不同缓冲冲击力的手指穿戴部、手掌穿戴部和手腕穿戴部。
优选地,热塑性弹性体的孔隙率为5%~35%。这样在满足所提供需要的缓冲冲击力下,改善自身的透气性,增加使用舒适度,而且更轻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弹性树脂层还形成在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的外表面。进一步提升填充体的强度、弹性、抗冲击性能,而且也不会增加整体的厚度。
优选地,组成所述弹性树脂层的弹性树脂的硬度为50A邵氏硬度以上、40D邵氏硬度以下,25℃下的粘度小于12000cP,抗拉强度为5MPa以上,断裂伸长率为120%以上。
优选地,弹性树脂层的质量为所述热塑性弹性体质量的10%~50%;和/或,所述热塑性弹性体的密度为0.7-1.1g/cm3。提升填充体的强度、弹性、抗冲击性能,且保证弹性缓冲能力足够前提下,最佳化的减轻重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手腕穿戴部和所述手指穿戴部形成的缓冲冲击力大于手掌穿戴部。这样使各个部位的冲击力能够适应指部关节、腕部关节等处的受力情况,更好地保护拳击手,对拳击训练起到积极的作用。
优选地,手指穿戴部形成的缓冲冲击力大于或等于所述手腕穿戴部形成的缓冲冲击力。
优选地,手指穿戴部的晶格单元形成的面积为s1,所述手腕穿戴部的晶格单元形成的面积为s2,所述手掌穿戴部的晶格单元形成的面积为s3,其中s3>s2≥s1;和/或,所述手指穿戴部的晶格单元的杆径为d1;所述手腕穿戴部的晶格单元的杆径为d2;所述手掌穿戴部的晶格单元的杆径为d3,其中d1≥d2>d3;和/或,所述手指穿戴部的烧结密度为ρ1;所述手腕穿戴部的烧结密度为ρ2;所述手掌穿戴部的烧结密度为ρ3,其中ρ1≥ρ2>ρ3。具有晶格结构、密度、杆径变化,从而使手套在出拳接触到对手时能够对关节部位的冲击力有效吸收和回弹。
优选地,手指穿戴部、手腕穿戴部、手掌穿戴部在被压缩至形变为50%时所需的压力逐渐变小,其中手掌穿戴部在被压缩至形变为50%时所需的压力大于200N。
优选地,外套体的材质为弹性布;或/和,内套体为透气且亲肤的面料;或/和,弹性材料的材质为热塑性聚氨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热塑性弹性体自手背向手心分成外弹性体和内弹性体,其中由外弹性体和内弹性体一体成型构成手指穿戴部、手掌穿戴部和手腕穿戴部,且外弹性体所形成的缓冲冲击力均大于所对应部内弹性体所形成的缓冲冲击力。这样更有利于握拳,而且能够更有效的将力量集中在拳击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在所述内弹性体上分布自表面向内的凹槽,其中所述凹槽形成气道,且位于所述手指穿戴部、手掌穿戴部和手腕穿戴部的气道之间相交或平行设置。在拳击运动员运动的过程中,由于出拳速度造成的压差,使气流进入风道,在一定程度上可使拳击的手保持干爽和清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填充体采用包含所述弹性树脂或其原料、固化剂的处理液对所述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进行涂覆处理形成。
优选地,涂覆处理采用的方法为喷涂、浸涂或电镀,涂覆处理时,使所述处理液渗透进入所述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的内部孔隙之中。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涂覆处理的时间为5-20min,加热处理的时间为3-12h。
进一步地,处理液中弹性树脂的质量浓度为30-60%,固化剂的质量浓度为1%-10%。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处理液中弹性树脂的质量浓度为40-55%,固化剂的质量浓度为2%-5%。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固化在温度80~100℃下进行,所述涂覆处理和加热固化为一次,或者在一次结束后,再重复1~3次。
此外,组成热塑性弹性体的树脂为选自热塑性聚氨酯树脂、热塑性聚乙烯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组成弹性树脂层的弹性树脂为选自聚氨酯树脂、丙烯酸树脂、有机硅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人通过研究发现,将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与包含弹性树脂或形成弹性树脂的原料、树脂固化剂的处理液充分接触,并加热固化,弹性树脂会在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的内部孔隙中以及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的外表面形成弹性树脂层,弹性树脂与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固化、粘接、复合,填充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的内部孔隙,进而可以获得优异力学性能的填充体。在相同的重量下,该填充体具有更高的抗压缩性能;在达到相同压缩性能的条件下,该材料具有更低的重量。此外,位于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外表面的弹性树脂层可以降低材料的表面粗糙度,使得填充体表面光滑。
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通过3D打印制备。通过调节3D打印温度和激光能量等参数,可以控制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的烧结密度和孔隙率,进而控制弹性树脂渗透的深度和质量。温度和激光功率越低,打印出的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的孔隙率越高,填充体中弹性树脂的含量也就越高,填充体的抗压缩性能越好。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采用的参数如下:温度为80-140℃,激光功率为30-100W,扫描速率为4000-10000mm/s,扫描间距为0.1-0.3mm。
同时,构成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的点阵胞元结构没有特别限制。点阵胞元结构可以是常见的立方体,星形,八角形,六边形,菱形和四面体等。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将弹性树脂渗入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的内部孔隙中并且使二者紧密结合以形成填充体,不仅满足自重轻,无需增加厚度也能够大幅增强填充体的强度、弹性和抗压缩性能;而且所提供的缓冲力能够对手的不同关节形成保护,实用性强,此外,透气、排湿,穿戴舒适,轻盈且出拳更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拳击手套的结构示意图(局部结构显示层次图);
图2为图1中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拳击手套的结构层示意图;
其中:A、手指穿戴部分;B、手掌穿戴部分;C、手腕穿戴部分;1、外套体;2、内套体;3、填充体;30、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300、手指穿戴部;301、手腕穿戴部;302、手掌穿戴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拳击手套,其包括外套体1、内套体2、填充体3,且所形成的造型包括手指穿戴部分A、手掌穿戴部分B和手腕穿戴部分C。
具体的,外套体1外套体的材质为弹性布;内套体2的材质为透气且亲肤的面料;填充体3的材质为热塑性聚氨酯(也就是TPU,该材质弹性好、承载能力突出、耐油、耐水、耐霉菌,且热塑性好、便于3D打印加工,因此极为适用于拳击运动的使用环境、性能要求和工艺要求)。
本例中,填充体3包括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30和弹性树脂层。
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30为采用TPU材料3D打印而成的晶格结构状的热塑性弹性体,其中弹性树脂层部分形成在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30的内部孔隙中并与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10之间结合,剩余部分形成在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30的外表面。
组成弹性树脂层的弹性树脂的硬度为50A邵氏硬度以上、40D邵氏硬度以下,25℃下的粘度小于12000cP,抗拉强度为5MPa以上,断裂伸长率为120%以上。
弹性树脂层的质量为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质量的10%~50%。提升填充体的强度、弹性、抗冲击性能,且保证弹性缓冲能力足够前提下,最佳化的减轻重量。
也就是说,热塑性弹性体30包括与拳击手套相同造型,且形成不同缓冲冲击力的手指穿戴部300、手掌穿戴部301和手腕穿戴部302。
手腕穿戴部302和手指穿戴部300形成的缓冲冲击力大于手掌穿戴部301。这样使各个部位的冲击力能够适应指部关节、腕部关节等处的受力情况,更好地保护拳击手,对拳击训练起到积极的作用。
手指穿戴部300形成的缓冲冲击力大于或等于手腕穿戴部302形成的缓冲冲击力。
手指穿戴部300的晶格单元形成的面积为s1,手腕穿戴部302的晶格单元形成的面积为s2,手掌穿戴部301的晶格单元形成的面积为s3,其中s3>s2≥s1;和/或,手指穿戴部的晶格单元的杆径为d1;手腕穿戴部的晶格单元的杆径为d2;手掌穿戴部的晶格单元的杆径为d3,其中d1≥d2>d3;和/或,手指穿戴部的烧结密度为ρ1;手腕穿戴部的烧结密度为ρ2;手掌穿戴部的烧结密度为ρ3,其中ρ1≥ρ2>ρ3。具有晶格结构、密度、杆径变化,从而使手套在出拳接触到对手时能够对关节部位的冲击力有效吸收和回弹。
拳击手套中,晶格结构、密度、杆径变化是通过调整晶格胞元杆径粗细和调整晶格形状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的方式实现。承力较大的部位可以增加材料截面面积和/或使用更小的晶格单元和/或更粗的杆径。
拳击手套中,弹性面层上开设有小孔,每单位面积上的开孔率可以依照所对应的不同部位的承力大小比例而变化。一方面还是为了与下部3D打印晶格结构块承托力相匹配,另一方面小孔能有效提高整体的透气度,提高穿戴的舒适度。
拳击手套中,透气孔之间是相互连通的,这样一来,能引导空气进入3D打印晶格结构块的孔隙,增加手套的透气性。
同时,手指穿戴部300、手腕穿戴部302、手掌穿戴部301在被压缩至形变为50%时所需的压力逐渐变小,其中手掌穿戴部301在被压缩至形变为50%时所需的压力大于200N。
本例中,热塑性弹性体自手背向手心分成外弹性体和内弹性体,其中由外弹性体和内弹性体一体成型构成手指穿戴部、手掌穿戴部和手腕穿戴部,且外弹性体所形成的缓冲冲击力均大于所对应部内弹性体所形成的缓冲冲击力。这样更有利于握拳,而且能够更有效的将力量集中在拳击端。
在内弹性体上分布自表面向内的凹槽,其中凹槽形成气道,且位于手指穿戴部、手掌穿戴部和手腕穿戴部的气道之间连通设置,且手掌穿戴部的交叉连通。在拳击运动员运动的过程中,由于出拳速度造成的压差,使气流进入风道,在一定程度上可使拳击的手保持干爽和清凉。同时更有利于握拳。
此外,构成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的点阵胞元结构没有特别限制。点阵胞元结构可以是常见的立方体,星形,八角形,六边形,菱形和四面体等。
同时,本例中,填充体1包括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和弹性树脂层,且成型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1)以热塑性聚氨酯TPU为原料,通过粉末烧结成型3D打印出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其工艺参数为主温100-120℃,激光功率60W,扫描速率4000-10000mm/s,扫描间距0.3mm。
2)将商购的质量浓度为50%的聚氨酯树脂溶液93质量份、异氰酸酯类固化剂7质量份,用高速搅拌器混合分散均匀得到浸渍处理液,其中聚氨酯树脂的硬度为70A,25℃下的粘度为10000cP,抗拉强度为10MPa,断裂伸长率为210%。
3)将打印出的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浸泡于步骤2)制备的浸渍处理液中8min,取出后甩干,然后放入80±2℃真空烘箱中固化2.5h,得到复合材料样品。
在不同扫描速率下得到的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的烧结密度和孔隙率,以及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在聚氨酯树脂处理前和处理后的重量、压缩形变50%时的压力如下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3822323460000071
由上表1可知,通过控制3D打印的工艺参数,可以调整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的烧结密度和孔隙率,孔隙率越大,填充体中聚氨酯树脂的含量越多,复合弹性体材料的抗压缩性能提升越多。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拳击手套,其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具体如下。
本例中,填充体1包括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和弹性树脂层,且成型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1)以热塑性聚氨酯TPU为原料,通过粉末烧结成型3D打印出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其工艺参数为主温100-120℃,激光功率60W,扫描速率6000mm/s,扫描间距0.3mm。
2)将商购的质量浓度为50%的聚氨酯树脂溶液93质量份、异氰酸酯类固化剂7质量份,用高速搅拌器混合分散均匀得到浸渍处理液,其中聚氨酯树脂的硬度为70A,25℃下的粘度为10000cP,抗拉强度为10MPa,断裂伸长率为210%。
3)将打印出的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浸泡于步骤2)制备的浸渍处理液中8min,取出后甩干,然后放入80±2℃真空烘箱中固化2.5h,得到复合材料样品;
4)将固化后的样品再次置于浸渍处理液中,浸泡10min、甩干、固化。
也就是说,所形成的填充体1中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表面形成有两层弹性树脂层,同时,将填充体1的重量由处理前的170.87g增加至210.62g,材料压缩形变50%时压力由处理前的211.23N增加至389.91N。制备的填充体的密度为1.12g/cm3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拳击手套,其结构与实施例2相同,不同之处具体如下。
本例中,填充体1成型过程中,浸泡10min、甩干、固化后,再进行步骤4),所形成的填充体1中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表面形成有三层弹性树脂层,同时,将填充体1的重量由处理前的171.32g增加至222.13g,材料压缩形变50%时压力由处理前的227.45N增加至417.71N。制备的填充体的密度为1.33g/cm3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拳击手套,其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具体如下。
本例中,填充体1包括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10和弹性树脂层,且成型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1)以热塑性聚氨酯TPU为原料,通过粉末烧结成型3D打印出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其工艺参数为主温100-120℃,激光功率68W,扫描速率6000mm/s,扫描间距0.2mm;
2)将商购质量浓度为约50%的丙烯酸树脂溶液97质量份、固化剂4,4'-亚甲基双(2-甲基环己基胺)3质量份,用高速搅拌器混合分散均匀得到浸渍处理液,其中,丙烯酸树脂的硬度为65A,25℃下的粘度为10000cP,抗拉强度为12MPa,断裂伸长率为180%;
3)将打印出的TPU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浸泡于浸渍处理液中10min,取出后甩干,然后放入80℃真空烘箱中固化5h,得到填充体样品。
也就是说,所形成的填充体1中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表面形成有一层弹性树脂层,同时,将填充体1的重量由处理前的171.12g增加至204.96g,材料压缩形变50%时压力由处理前的211.45N增加至299.23N。制备的填充体的密度为1.11/cm3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拳击手套,其结构与实施例4相同,不同之处具体如下。
本例中,填充体1包括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10和弹性树脂层,且成型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1)以热塑性聚氨酯TPU为原料,通过粉末烧结成型3D打印出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其工艺参数为主温100-120℃,激光功率68W,扫描速率6000mm/s,扫描间距0.2mm;
2)将商购质量浓度为约50%的丙烯酸树脂溶液97质量份、固化剂4,4'-亚甲基双(2-甲基环己基胺)3质量份,用高速搅拌器混合分散均匀得到浸渍处理液,其中,丙烯酸树脂的硬度为65A,25℃下的粘度为10000cP,抗拉强度为12MPa,断裂伸长率为180%;
3)将打印出的TPU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浸泡于浸渍处理液中10min,取出后甩干,然后放入80℃真空烘箱中固化5h,得到填充体样品;
4)将固化后的样品再次置于浸渍处理液中,浸泡10min、甩干、固化。
也就是说,所形成的填充体1中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表面形成有两层弹性树脂层,同时,将填充体1的重量由处理前的170.35g增加至214.55g,材料压缩形变50%时压力由处理前的215.81N增加至402.31N。制备的填充体的密度为1.21g/cm3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拳击手套,其结构与实施例5相同,不同之处具体如下。
本例中,填充体1成型过程中,浸泡10min、甩干、固化后,再进行步骤4),所形成的填充体1中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表面形成有三层弹性树脂层,同时,将填充体1的重量由处理前的171.25g增加至225.12g,材料压缩形变50%时压力由处理前的221.25N增加至475.21N。制备的填充体的密度为1.31g/cm3
因此,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
1、本申请通过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与弹性树脂涂层的复合,使弹性树脂渗入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的内部孔隙中并且使二者紧密结合,出乎意料地,在不影响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优势性能的前提下,显著提高了材料的抗压缩性能,而同时材料的体积不变,重量仅有微小的增加。相比未复合弹性树脂涂层的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在达到相同的抗压缩性能时,本发明的填充体的体积显著更小、重量显著更轻;在重量相同时,本申请的填充体的抗压缩性能显著更高。
2、本申请的填充体的制备工艺,采用3D打印制备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并采用涂覆处理和固化工艺,一方面,通过调节3D打印温度和激光功率等参数,可以控制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的烧结密度和孔隙率,进而控制弹性树脂渗透的深度和质量,最终控制填充体压缩性能改善的程度,因此,可以灵活制备各种性能的填充体,以满足各种应用场景下的个性化需求。另一方面,采用涂覆处理和固化工艺,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与弹性树脂涂层之间结合更加充分和紧密,有助于提升填充体的强度和使用寿命。
3、本申请使用多层不同结构的复合,实现了一种能够对拳击运动中吸收和均衡冲击力的结构,该结构不仅满足自重轻,无需增加厚度也能够大幅增强填充体的强度、弹性和抗压缩性能,而且所提供的缓冲力能够对手的不同关节形成保护,对拳击训练起到积极作用;同时,透气、排湿,穿戴舒适,轻盈且出拳更灵活,运动员出汗都不会对使用舒适性造成不良影响,此外,本发明不同于现有的弹性泡沫,即使使用较长时间,特殊的晶格结构也能使手套整体自然恢复到初始轮廓,内部承冲力变化较小,产品使用寿命较长。
4、在晶格结构中设计有多条风道,在拳击运动员运动的过程中,由于出拳速度造成的压差,使气流进入风道,在一定程度上可使拳击的手保持干爽和清凉;而且更有利于握拳,同时还能够更有效的将力量集中在拳击端。
5、晶格结构密度变化通过调整晶格材料粗细和调整晶格形状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的方式实现;同时,指关节不同部位的承力大小可通过预设压力传感器的方式对拳击运动中的规定动作下的承受的冲击力大小进行模拟采集,以获得相应数据,进一步完善填充体的晶格结构。
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Claims (12)

1.一种拳击手套,其包括外套体、内套体、填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体包括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和弹性树脂层,所述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为弹性材料3D打印而成的晶格结构状的热塑性弹性体,其中所述弹性树脂层至少形成在所述热塑性弹性体的内部孔隙中并与所述热塑性弹性体之间结合,且所述热塑性弹性体包括形成不同缓冲冲击力的手指穿戴部、手掌穿戴部和手腕穿戴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拳击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塑性弹性体的孔隙率为5%~3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拳击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树脂层还形成在所述晶格点阵结构弹性体的外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拳击手套,其特征在于:组成所述弹性树脂层的弹性树脂的硬度为50A邵氏硬度以上、40D邵氏硬度以下,25℃下的粘度小于12000cP,抗拉强度为5MPa以上,断裂伸长率为120%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拳击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树脂层的质量为所述热塑性弹性体质量的10%~50%;和/或,所述热塑性弹性体的密度为0.7-1.1g/cm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拳击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腕穿戴部和所述手指穿戴部形成的缓冲冲击力大于所述手掌穿戴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拳击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指穿戴部形成的缓冲冲击力大于或等于所述手腕穿戴部形成的缓冲冲击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拳击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指穿戴部的晶格单元形成的面积为s1,所述手腕穿戴部的晶格单元形成的面积为s2,所述手掌穿戴部的晶格单元形成的面积为s3,其中s3>s2≥s1;和/或,所述手指穿戴部的晶格单元的杆径为d1;所述手腕穿戴部的晶格单元的杆径为d2;所述手掌穿戴部的晶格单元的杆径为d3,其中d1≥d2>d3;和/或,所述手指穿戴部的烧结密度为ρ1;所述手腕穿戴部的烧结密度为ρ2;所述手掌穿戴部的烧结密度为ρ3,其中ρ1≥ρ2>ρ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拳击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指穿戴部、所述手腕穿戴部、所述手掌穿戴部在被压缩至形变为50%时所需的压力逐渐变小,其中所述手掌穿戴部在被压缩至形变为50%时所需的压力大于200N。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拳击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体的材质为弹性布;或/和,所述内套体为透气且亲肤的面料;或/和,所述弹性材料的材质为热塑性聚氨酯。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拳击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弹性体自手背向手心分成外弹性体和内弹性体,其中由所述外弹性体和内弹性体一体成型构成所述手指穿戴部、手掌穿戴部和手腕穿戴部,且所述外弹性体所形成的缓冲冲击力均大于所对应部所述内弹性体所形成的缓冲冲击力。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拳击手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弹性体上分布自表面向内的凹槽,其中所述凹槽形成气道,且位于所述手指穿戴部、手掌穿戴部和手腕穿戴部的气道之间连通或/和相交设置。
CN202222293869.2U 2022-08-30 2022-08-30 一种拳击手套 Active CN2182210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93869.2U CN218221034U (zh) 2022-08-30 2022-08-30 一种拳击手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93869.2U CN218221034U (zh) 2022-08-30 2022-08-30 一种拳击手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21034U true CN218221034U (zh) 2023-01-06

Family

ID=846850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93869.2U Active CN218221034U (zh) 2022-08-30 2022-08-30 一种拳击手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210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60377139A1 (en) Vibration dampening material
TW201302442A (zh) 制振組件、制振材料以及襯墊材料
CN103763959A (zh) 振动阻尼材料
CN218221034U (zh) 一种拳击手套
CA3023024A1 (en) Vibration dampening material
CN115414659A (zh) 一种基于3d打印的拳击手套
EP2394811B1 (en) A performance textile having gas permeable and protective function
CN101467799B (zh) 避震装置
CN115363298A (zh) 一种骑行手套
CN219206019U (zh) 一种基于热塑性弹性体制成的骑行手套
CN207286611U (zh) 一种匹克球拍
CN218104979U (zh) 一种护甲
CN218682167U (zh) 一种晶格结构式骑行服
CN115590333A (zh) 晶格结构弹性体及基于晶格结构弹性体制成的弹性垫
CN207449253U (zh) 一种透气面料
CN115373150A (zh) 面罩结构体及vr眼镜
CN115517421A (zh) 一种骑行服
CN202329425U (zh) 一种防钝伤防弹芯片及防弹用品
CN219628910U (zh) 基于3d打印的晶格结构
CN206507362U (zh) 关节护具
CN215704827U (zh) 一种抗冲击及延伸性能好的皮革制品
CN208693742U (zh) 一种无纬布按摩软垫
CN115281401A (zh) 基于复合弹性体制成的护甲
CN113058255B (zh) 一种基于三维扫描和3d打印的划艇运动膝盖跪垫
CN218999566U (zh) 晶格复合结构的文胸罩杯及文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