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20972U - 靠腿板的插接结构及美尻器 - Google Patents

靠腿板的插接结构及美尻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20972U
CN218220972U CN202220974710.4U CN202220974710U CN218220972U CN 218220972 U CN218220972 U CN 218220972U CN 202220974710 U CN202220974710 U CN 202220974710U CN 218220972 U CN218220972 U CN 2182209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g rest
rest plate
support arm
connecting piece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7471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军武
谢昱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yi Huayang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yi Huayang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yi Huayang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yi Huayang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209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209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靠腿板的插接结构及美尻器,包括主体及两个靠腿板;主体包括可弹性地收展开的两个支臂;靠腿板的前侧设有适应腿部轮廓的靠腿曲面,靠腿板的背面设有第一连接件;支臂上设有第二连接件;选定靠腿板相对于支臂的姿态方向,将靠腿板上的第一连接件与支臂上的第二连接件相互插接;两个连接件插接后使靠腿板连接在支臂上,并使靠腿板与支臂保持在选定的姿态方向上;两个连接件通过插接的方式连接,以使靠腿板和支臂之间可在外力作用下相对地内外插拔,插接后两者无法随意发生旋转平面上的转动;需要旋转靠腿板时,向外拔出靠腿板并调整至所需旋转角度,随后将两者再进行简单的插接动作即可完成靠腿板的旋转并锁定。

Description

靠腿板的插接结构及美尻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健身器件,尤其涉及一种靠腿板的插接结构及美尻器,夹持在两腿之间进行张开、收合重复动作,以达到美腿塑臀的效果。
背景技术
美尻器,也加美腿器,夹持在两腿之间进行张开、收合重复动作,以达到美腿塑臀的效果,广受运动爱好者,尤其是年轻人的喜爱。
公开号为CN2737408Y的简易夹腿运动器,包含有左摆结构、右摆结构、左靠腿板和右靠腿板,左摆结构和右摆结构通过扭力弹簧张开,被挤压后可相互收拢。
左、右靠腿板可配合夹腿运动而少量转动,而让左、右靠腿板保持受力均匀的贴靠着大腿内侧,对长久使用者而言可获得较佳舒适感。
该夹腿训练器是将靠腿板装在摆动结构的前端,且可一定小幅度的摆动,以适应大腿内侧;在同一种姿势下的训练方式下,夹腿训练器的主体是基本固定的,这就制约了运动的多样化锻炼需求。
本申请人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通过带旋钮的螺钉将靠腿板锁紧在美尻器的支臂上,可以调整靠腿板在支臂上的方向,以适用于不同姿态下的锻炼,但是通过转动旋钮的方式,操作上不够简化,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靠腿板通过插接方式装配到支臂的美尻器,美尻器的靠腿板的方位调节比较方便。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美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及两个靠腿板;
所述主体包括相互轴接且可弹性地收拢及展开的两个支臂;
所述靠腿板的前侧设有一适应人体腿部轮廓的靠腿曲面,所述靠腿板的背面设有第一连接件;
所述支臂上设有第二连接件;
选定所述靠腿板相对于所述支臂的姿态方向,将靠腿板上的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支臂上的第二连接件相互插接;
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插接后使所述靠腿板连接在所述支臂上,并使所述靠腿板与支臂保持在选定的所述姿态方向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连接件为固定在靠腿板背面的插接柱;
所述第二连接件为固定在支臂外侧的具有插孔的柱体;
所述插接柱插入所述柱体的插孔内,使靠腿板连接到所述支臂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插接柱的截面为规则的多边形或多棱形;所述插孔的截面与所述插接柱的截面相适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插接柱为圆柱,所述插孔为圆孔;
所述插接柱与所述插孔之间紧配合。
另一主题:美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及两个靠腿板;
所述主体包括相互轴接且可弹性地收拢及展开的两个支臂;
所述靠腿板的前侧设有一适应人体腿部轮廓的靠腿曲面,所述靠腿板的背面固定有截面为规则多棱形或规则多边形的插接柱;
所述支臂的外侧设有与插接柱匹配的插孔;
选定所述靠腿板相对于所述支臂的姿态方向,将靠腿板上的插接柱插入所述插孔内;使所述靠腿板与支臂保持在选定的所述姿态方向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支臂的外侧设有柱体,所述插孔设于所述柱体中心。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靠腿板的背部设有凸台,所述插接柱设于所述凸台上。
又一主题:美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及两个靠腿板;
所述主体包括相互轴接且可弹性地收拢及展开的两个支臂;
所述靠腿板的前侧设有一适应人体腿部轮廓的靠腿曲面,所述靠腿板的背面固定有截面为圆形的插接柱;
所述支臂的外侧设有与插接柱匹配的插孔;
选定所述靠腿板相对于所述支臂的姿态方向,将靠腿板上的插接柱插入所述插孔内,所述插接柱与所述插孔紧配合;使所述靠腿板与支臂保持在选定的所述姿态方向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支臂的外侧设有柱体,所述插孔设于所述柱体中心。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靠腿板的背部设有凸台,所述插接柱设于所述凸台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插接柱的前端设有大口径端,所述插接柱依靠挤压进入所述插孔内。
另一主题:美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及两个靠腿板;所述主体包括相互轴接且可弹性地收拢及展开的两个支臂;所述靠腿板的前侧设有一适应人体腿部轮廓的靠腿曲面,所述靠腿板的背面固定有开设插孔的柱体,所述支臂的外侧设有与插孔匹配的截面为圆形的插接柱;所述插接柱的前端设有大口径端形成蘑菇头;选定所述靠腿板相对于所述支臂的姿态方向,将支臂上的插接柱插入所述靠腿板上的插孔内,所述插接柱的蘑菇头与所述插孔紧配合;使所述靠腿板与支臂保持在选定的所述姿态方向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靠腿板和支臂之间通过两个连接件进行插接方式连接,且通过两个连接件可调整靠腿板在旋转平面上的旋转位置并进行定位。两个连接件通过插接的方式连接,以使靠腿板和支臂之间可在外力作用下相对地内外插拔,插接后两者无法随意发生旋转平面上的转动;需要旋转靠腿板时,向外拔出靠腿板并调整至所需旋转角度,随后将两者再进行简单的插接动作即可完成靠腿板的旋转并锁定。
上述连接件之间的插接结构简单,在旋转平面上调节靠腿板的方向也比较方便,且便于训练者操作调节,插接后的锁定效果也较为稳定。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示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
图1为美尻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插接结构的示意图一;
图3为实施例一插接结构的示意图二;
图4为实施例二插接结构的示意图一;
图5为实施例二插接结构的示意图二;
图6为实施例三插接结构的示意图一;
图7为实施例三插接结构的示意图二;
图8为实施例三插接结构的示意图三;
图9为实施例三插接结构的示意图四;
图10为实施例四美尻器内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11为实施例四美尻器内部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描述仅为描述性的、示例性的,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定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可能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美尻器100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使用时,训练者的腿部靠紧靠腿板20,并相对夹合两个靠腿板20,以实现训练者对目标肌肉区域的训练,包括腿部或臀部肌肉。为了适配训练者的不同体姿、不同训练部位,本实施例中美尻器100 的靠腿板20为可转动结构,靠腿板20可在某一旋转平面上转动,转动至所需位置时可通过连接件锁定。具体如下: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三个具体的实施例进行举例阐述,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下述三个具体的实施手段。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基于下述各实施例的核心技术构思进行调整或做适当演化。
实施例一
如图2和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一美尻器100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包括主体10及两个靠腿板20;主体10包括相互轴接且可弹性地收拢及展开的两个支臂11;靠腿板20 的前侧设有一适应人体腿部轮廓的靠腿曲面22。靠腿曲面22根据人体腿部曲线设计,以使训练者的腿部可稳定贴合在靠腿曲面22上,进一步便于训练者相对夹合两个靠腿板20,从而完成对应的训练。
对于靠腿板20及支臂11的插接结构而言,靠腿板20的背面设有第一连接件a;支臂11上设有第二连接件b;选定靠腿板20相对于支臂11的姿态方向,将靠腿板20上的第一连接件a与支臂11上的第二连接件b相互插接;第一连接件a和第二连接件b 插接后使靠腿板20连接在支臂11上,并使靠腿板20与支臂11保持在选定的姿态方向上。
靠腿板20和支臂11之间通过两个连接件连接,且通过两个连接件可调整靠腿板20在旋转平面上的旋转位置并进行定位。两个连接件通过插接的方式连接,以使靠腿板20 和支臂11之间可在外力作用下相对地内外插拔,插接后两者无法随意发生旋转平面上的转动;需要旋转靠腿板20时,向外拔出靠腿板20并调整至所需旋转角度,随后将两者再进行简单的插接动作即可完成靠腿板的旋转并锁定。
上述连接件之间的插接结构简单,且便于训练者操作调节,插接后的锁定效果也较为稳定。
进一步需要具体说明的是,第一连接件a为固定在靠腿板20背面的插接柱a1;第二连接件b为固定在支臂11外侧的具有插孔b2的柱体b1;插接柱a1插入柱体b1的插孔b2内,使靠腿板20连接到支臂11上。
优选地,支臂11的外侧设有柱体b1,插孔b2设于柱体b1中心。靠腿板20的背部设有凸台01,插接柱a1设于凸台01上。
具体需要说明的是,插接柱a1的截面为规则的多边形或多棱形;插孔b2的截面与插接柱a1的截面相适应。以使插接柱a1可插入至插孔b2内,且插入后两者基于多边、多棱的结构可防止两者相对转动,以实现稳定的锁定状态。基于简单的插接结构、快捷的插接动作,不仅可实现多旋转角度的配合插接,且插入后即可实现锁定状态。该技术构思即为各实施例的发明构思的基础内核。
本实施例中的插接柱a1的截面为“米字”截面v1,插孔b1也为对应的“米字”槽。形成“米字”的多条棱条k1均匀环形分布,以呈规则的多棱形形态。插孔b2上对应开设有径向向外延伸的棱槽k2。径向延伸的棱条k1嵌入至径向延伸的棱槽k2内,可实现两个连接件的插接并锁定。
多棱形结构是基于径向延伸的棱条k1与棱槽k2之间的配合,以实现避免靠腿板20在旋转平面上随意转动的锁定状态。且棱条k1与棱槽k2均匀环形分布,以使靠腿板20 各个调节档位的旋转角度一致,更便于训练者控制、调整。
本实施例通过棱条k1与棱槽k2的实体配合,实现两个连接件之间的锁定。
实施例二
如图4和图5所示,为实施例二中美尻器100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包括主体10及两个靠腿板20;主体10包括相互轴接且可弹性地收拢及展开的两个支臂11;靠腿板20 的前侧设有一适应人体腿部轮廓的靠腿曲面22。靠腿曲面22根据人体腿部曲线设计,以使训练者的腿部可稳定贴合在靠腿曲面22上,进一步便于训练者相对夹合两个靠腿板20,从而完成对应的训练。
对于靠腿板20及支臂11的插接结构而言,靠腿板20的背面设有第一连接件a;支臂11上设有第二连接件b;选定靠腿板20相对于支臂11的姿态方向,将靠腿板20上的第一连接件a与支臂11上的第二连接件b相互插接;第一连接件a和第二连接件b 插接后使靠腿板20连接在支臂11上,并使靠腿板20与支臂11保持在选定的姿态方向上。
靠腿板20和支臂11之间通过两个连接件连接,且通过两个连接件可调整靠腿板20在旋转平面上的旋转位置并进行定位。两个连接件通过插接的方式连接,以使靠腿板20 和支臂11之间可在外力作用下相对地内外插拔,插接后两者无法随意发生旋转平面上的转动;需要旋转靠腿板20时,向外拔出靠腿板20并调整至所需旋转角度,随后将两者再进行简单的插接动作即可完成靠腿板的旋转并锁定。
上述连接件之间的插接结构简单,且便于训练者操作调节,插接后的锁定效果也较为稳定。
进一步需要具体说明的是,第一连接件a为固定在靠腿板20背面的插接柱a1;第二连接件b为固定在支臂11外侧的具有插孔b2的柱体b1;插接柱a1插入柱体b1的插孔b2内,使靠腿板20连接到支臂11上。
优选地,支臂11的外侧设有柱体b1,插孔b2设于柱体b1中心。靠腿板20的背部设有凸台01,插接柱a1设于凸台01上。
具体需要说明的是,插接柱a1的截面为规则的多边形或多棱形;插孔b2的截面与插接柱a1的截面相适应。以使插接柱a1可插入至插孔b2内,且插入后两者基于多边、多棱的结构可防止两者相对转动,以实现稳定的锁定状态。基于简单的插接结构、快捷的插接动作,不仅可实现多旋转角度的配合插接,且插入后即可实现锁定状态。该技术构思即为各实施例的发明构思的基础内核。
实施例中的插接柱a1的截面为多边形结构,具体为四边形结构,优选为正方形结构,则对应地其截面为“正方形”截面v2。对应地,插孔b2截面也为正方形。插接柱 a1“正方形”截面v2的横向面s1,与插孔b2的纵向壁s2相互限定,以实现避免插接柱a1相对于插孔b2转动的目的,进而完成两个连接件的锁定。
多边形结构的连接组件,通过插入件与插入孔之间,横、纵不同方向壁/面之间的限定配合,限制两者相对转动,实现两个连接件的锁定。此为本实施例的核心技术逻辑所在。以区别于实施例一中,棱条k1与棱槽k2之间的实体限定。本实施例中,插接柱 a1的截面还可以为六边形、五边形、三边形等形状。
实施例三
如图6和图7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美尻器100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包括主体10及两个靠腿板20;主体10包括相互轴接且可弹性地收拢及展开的两个支臂11;靠腿板20 的前侧设有一适应人体腿部轮廓的靠腿曲面22。靠腿曲面22根据人体腿部曲线设计,以使训练者的腿部可稳定贴合在靠腿曲面22上,进一步便于训练者相对夹合两个靠腿板20,从而完成对应的训练。
对于靠腿板20及支臂11的插接结构而言,靠腿板20的背面设有第一连接件a;支臂11上设有第二连接件b;选定靠腿板20相对于支臂11的姿态方向,将靠腿板20上的第一连接件a与支臂11上的第二连接件b相互插接;第一连接件a和第二连接件b 插接后使靠腿板20连接在支臂11上,并使靠腿板20与支臂11保持在选定的姿态方向上。
靠腿板20和支臂11之间通过两个连接件连接,且通过两个连接件可调整靠腿板20在旋转平面上的旋转位置并进行定位。两个连接件通过插接的方式连接,以使靠腿板20 和支臂11之间可在外力作用下相对地内外插拔,插接后两者无法随意发生旋转平面上的转动;需要旋转靠腿板20时,向外拔出靠腿板20并调整至所需旋转角度,随后将两者再进行简单的插接动作即可完成靠腿板的旋转并锁定。
上述连接件之间的插接结构简单,且便于训练者操作调节,插接后的锁定效果也较为稳定。
进一步需要具体说明的是,第一连接件a为固定在靠腿板20背面的插接柱a1;第二连接件b为固定在支臂11外侧的具有插孔b2的柱体b1;插接柱a1插入柱体b1的插孔b2内,使靠腿板20连接到支臂11上。
优选地,支臂11的外侧设有柱体b1,插孔b2设于柱体b1中心。靠腿板20的背部设有凸台01,插接柱a1设于凸台01上。
本实施例不同于上述两个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插接柱a1为圆柱,插孔b2为圆孔;插接柱a1与插孔b2通过紧配合实现锁定状态。插接柱a1与插孔b2之间安装有阻尼结构f。当插接柱a1插入至插孔b2内后,阻尼结构f可限定插接柱a1,避免其在插孔b2 内随意发生左右转动。
当需要调整靠腿板20的旋转角度时,对靠腿板20施加一定大小的外力,将插接柱a1从插孔b2内拔出,在外部独立转动靠腿板20一定角度,以符合训练者所需的训练体姿/训练部位,或匹配不同身型的训练者,再将插接柱a1插入插孔b2内,插接柱a1与插接孔b2在阻尼结构f的限定下完成锁定。
进一步地,如图8和图9所示,插接柱a1安装在支臂11外侧,插接柱a1的截面为圆形。靠腿板20的背面固定有柱体b1,柱体b1上开设有插孔b2,插接柱a1的截面与插孔b2的截面相匹配。
插接柱a1的前端设有大口径端,以形成蘑菇头g,插接柱a1前端的蘑菇头g通过挤压形变进入插孔b2内。插接柱a1的蘑菇头g与插孔b2紧配合。具体地,插接柱a1 为橡胶等可形变材料,或柱体b1为橡胶等可形变材料,两者通过挤压而连接固定。另外也可以采用在柱体和插接柱上预埋磁铁等方式进行连接。
实施例四
基于上述三个实施例,本实施例四中对于支持两个支臂11发生相对夹合的动作不限于通过两个支臂11相互轴接且可弹性收拢、展开的技术逻辑,还可以具体为:
如图10和图11所示,该美尻器100,包括基座101、两个支臂11及两个靠腿板20;两个支臂11分别轴接在基座101的两侧,靠腿板20安装在支臂11上;基座101内设有一弹簧102,弹簧102使两个支臂11呈弹性扩张状态;使用时,训练者通过靠腿板 20夹合支臂11,克服弹簧102的回弹力以达到训练的目的。具体地,弹簧102与支臂 11直接通过联动部103连接,弹簧102的回弹力可传递并驱动联动部103,以进一步带动支臂11转动。
联动部103安装在基座101内,联动部103以使两个支臂11相对于基座101同步开合。联动部103的具体结构,以及联动部103结合弹簧102驱动支臂11转动的具体技术方案已经在公开号为“CN114191784A”,名称为“腿部锻炼器”的专利文件中详细阐述,此不赘述。此时,美尻器100支臂11与靠腿板20的插接结构可采用上述三个实施例中的任一一种。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靠腿板的插接结构及美尻器进行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6)

1.靠腿板的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可转动的支臂及安装在所述支臂上的靠腿板;
所述靠腿板的前侧设有一适应人体腿部轮廓的靠腿曲面,所述靠腿板的背面设有第一连接件;
所述支臂上设有第二连接件;
选定所述靠腿板相对于所述支臂的姿态方向,将靠腿板上的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支臂上的第二连接件相互插接;
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插接后使所述靠腿板连接在所述支臂上,并使所述靠腿板与支臂保持在选定的所述姿态方向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靠腿板的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为固定在靠腿板背面的插接柱;
所述第二连接件为固定在支臂外侧的具有插孔的柱体;
所述插接柱插入所述柱体的插孔内,使靠腿板连接到所述支臂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靠腿板的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柱的截面为规则的多边形或多棱形;所述插孔的截面与所述插接柱的截面相适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靠腿板的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柱为圆柱,所述插孔为圆孔;所述插接柱与所述插孔之间紧配合。
5.美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及两个靠腿板;
所述主体包括相互轴接且可弹性地收拢及展开的两个支臂;
所述靠腿板的前侧设有一适应人体腿部轮廓的靠腿曲面,所述靠腿板的背面设有第一连接件;
所述支臂上设有第二连接件;
选定所述靠腿板相对于所述支臂的姿态方向,将靠腿板上的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支臂上的第二连接件相互插接;
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插接后使所述靠腿板连接在所述支臂上,并使所述靠腿板与支臂保持在选定的所述姿态方向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美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为固定在靠腿板背面的插接柱;
所述第二连接件为固定在支臂外侧的具有插孔的柱体;
所述插接柱插入所述柱体的插孔内,使靠腿板连接到所述支臂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美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柱的截面为规则的多边形或多棱形;所述插孔的截面与所述插接柱的截面相适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美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柱为圆柱,所述插孔为圆孔;
所述插接柱与所述插孔之间紧配合。
9.美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及两个靠腿板;
所述主体包括相互轴接且可弹性地收拢及展开的两个支臂;
所述靠腿板的前侧设有一适应人体腿部轮廓的靠腿曲面,所述靠腿板的背面固定有截面为规则多棱形或规则多边形的插接柱;
所述支臂的外侧设有与插接柱匹配的插孔;
选定所述靠腿板相对于所述支臂的姿态方向,将靠腿板上的插接柱插入所述插孔内;
使所述靠腿板与支臂保持在选定的所述姿态方向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美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臂的外侧设有柱体,所述插孔设于所述柱体中心。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美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腿板的背部设有凸台,所述插接柱设于所述凸台上。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美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柱的前端设有大口径端形成蘑菇头;所述插接柱的蘑菇头与所述插孔紧配合;使所述靠腿板与支臂保持在选定的所述姿态方向上。
13.美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两个支臂及两个靠腿板;
所述两个支臂分别轴接在基座的两侧,所述靠腿板安装在所述支臂上;
基座内设有一弹簧,所述弹簧使两个支臂呈弹性扩张状态;
所述靠腿板的前侧设有一适应人体腿部轮廓的靠腿曲面,所述靠腿板的背面固定有截面为规则多棱形、规则多边形或圆形的插接柱;
所述支臂的外侧设有与插接柱匹配的插孔;
选定所述靠腿板相对于所述支臂的姿态方向,将靠腿板上的插接柱插入所述插孔内;
使所述靠腿板与支臂保持在选定的所述姿态方向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美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设有联动部,所述联动部以使两个支臂相对于基座同步开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美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臂的外侧设有柱体,所述插孔设于所述柱体中心。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美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腿板的背部设有凸台,所述插接柱设于所述凸台上。
CN202220974710.4U 2022-03-25 2022-04-22 靠腿板的插接结构及美尻器 Active CN21822097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95651 2022-03-25
CN2022206956517 2022-03-2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20972U true CN218220972U (zh) 2023-01-06

Family

ID=84661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74710.4U Active CN218220972U (zh) 2022-03-25 2022-04-22 靠腿板的插接结构及美尻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209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623142A (en) Hand held, multi-directional device for aquatic exercising
US20120316041A1 (en) Exercise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20140128230A1 (en) Exercise kit
US10188892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urpose box training system
CN218220972U (zh) 靠腿板的插接结构及美尻器
US20050159276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exercise and rehabilitation
CN109481906B (zh) 一种健身装置及健身方法
US5265876A (en) Golf training device
US5957820A (en) Apparatus for stimulating hamstring contraction to effect optimum abdominal muscle conditioning
US9937372B2 (en) Exercise device and method
US20020187720A1 (en) Geometric toy construction system
US9925413B1 (en) Exercise device
CN217163025U (zh) 一种可折叠扭腰俯卧撑一体机
US3929330A (en) Parallel walking bar assembly
KR200449833Y1 (ko) 다기능 운동기구
CN219614845U (zh) 一种组装方便的美尻器
CN201082330Y (zh) 上肢健身器
CN218793738U (zh) 一种多功能健美操形体训练教学装置
CN217139086U (zh) 可调式美腿器
CN217139121U (zh) 美尻器
CN211933097U (zh) 一种学生宿舍床上多功能支架
CN220047071U (zh) 一种人偶玩具的腿部组装连接结构
CN219440584U (zh) 一种腿部锻炼器
KR20130141049A (ko) 원반형 회전 운동기구
US20230381566A1 (en) Multi-functional fitness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