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17298U - 一种光伏组件测试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伏组件测试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17298U
CN218217298U CN202221780469.8U CN202221780469U CN218217298U CN 218217298 U CN218217298 U CN 218217298U CN 202221780469 U CN202221780469 U CN 202221780469U CN 218217298 U CN218217298 U CN 2182172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voltaic module
main body
conductive electrode
tool
connecting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8046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文龙
石进兴
陈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gshi Jinneng Photovolta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ngshi Jinneng Photovolta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gshi Jinneng Photovolta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ngshi Jinneng Photovolta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8046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172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172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172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包括工装主体,所述工装主体上设有第一导电电极、第二导电电极,所述第一导电电极与用于连接光伏组件正极的正极连接线连接,所述第二导电电极与用于连接光伏组件负极的负极连接线连接,所述工装主体设有用于卡入光伏组件的边框的凹槽,所述工装主体上安装有用于将工装主体与光伏组件固定的限位装置。本实用新型可有效避免组件翻转时测试工装松脱,有效提高测试通过率,降低组件测试0功率、低功率和EL测试全黑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光伏组件测试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组件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组件测试工装。
背景技术
光伏组件需要依次进行IV和EL测试,以前的方法是每测试一次就需要依靠人工插拔线头来将光伏组件与对应测试设备连接,一个测试完成后拔出,进入下一个测试,整个过程需要人工插拔,这样做无疑增加了员工的工作量及人工成本,同时光伏组件很难实现自动化流水线生产,测试效率较低。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人初始设计了一种光伏组件测试工装,测试工装上设置凹槽、弹簧夹和铜片,使用时将凹槽插入组件短边C面型材,然后用弹簧夹将型材B面夹紧固定。工装上设置两铜片分别与两导线一端连接,两导线另一端分别与光伏组件正负极连接。组件在流水线上依次流入IV和EL测试设备,当组件流入IV测试设备或EL测试设备时,IV测试设备或EL测试设备上设置的测试探针与铜片分别接触进行自动测试。
但是申请人后来发现通过工装上凹槽和弹簧夹与组件固定,组件在流水线上翻转时测试工装容易松动或掉落,造成测试异常,一般表现为零功率,EL图像黑片,同时测试工装导线会卡在流水线上,造成组件流转异常或爆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其可有效避免组件翻转时测试工装松脱,有效提高测试通过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包括工装主体,所述工装主体上设有第一导电电极、第二导电电极,所述第一导电电极与用于连接光伏组件正极的正极连接线连接,所述第二导电电极与用于连接光伏组件负极的负极连接线连接,所述工装主体设有用于卡入光伏组件的边框的凹槽,所述工装主体上安装有用于将工装主体与光伏组件固定的限位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正极连接线的一端与第一导电电极电连接,正极连接线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与光伏组件的正极接线端连接的正极连接头,所述负极连接线的一端与第二导电电极电连接,负极连接线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与光伏组件的负极接线端连接的负极连接头。
进一步地,当工装主体的凹槽卡入光伏组件的边框上端时,工装主体的凹槽的开口朝下,所述限位装置设有用于紧贴光伏组件的边框底部的限位板。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阻尼铰链,所述阻尼铰链的第一铰链板与工装主体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设置在阻尼铰链的第二铰链板上或所述限位板为阻尼铰链的第二铰链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电极、第二导电电极彼此独立,并分别固定在工装主体的表面。
进一步地,第一导电电极、第二导电电极分别固定在工装主体的上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工装主体上设有用于正极连接线连接的第一接口,所述工装主体上设有用于负极连接线连接的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通过工装主体内的第一走线与第一导电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接口通过工装主体内的第二走线与第二导电电极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工装主体采用绝缘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工装主体的下端面设有凹槽,凹槽的两端贯穿工装主体,凹槽的开口朝下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工装主体为矩形块。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工装通过限位装置如阻尼铰链结构配合工装本体上的凹槽与组件ABC三面形成固定,可有效避免组件翻转时测试工装松脱,有效提高测试通过率,降低组件测试低功率现象。
限位板可通过阻尼铰链进行翻转,形成打开与关闭两种状态,阻尼铰链带有阻尼,使得限位板关闭后,组件在翻转过程中测试工装与组件紧密接触不会松脱。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测试工装的阻尼铰链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测试工装的阻尼铰链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测试工装的使用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中,1为工装主体,11为凹槽,2为第一导电电极,3为第二导电电极,4为正极连接线,5为负极连接线,6为阻尼铰链,7为限位板,8为光伏组件,81为边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参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包括工装主体1,所述工装主体1上设有用于与测试设备上的测试探针接触的第一导电电极2、第二导电电极3,所述第一导电电极2与用于连接光伏组件正极的正极连接线4连接,所述第二导电电极3与用于连接光伏组件负极的负极连接线5连接,所述工装主体1设有用于卡入光伏组件8的边框81的凹槽11,所述工装主体1上安装有用于将工装主体1与光伏组件固定的限位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正极连接线4的一端与第一导电电极2电连接,正极连接线4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与光伏组件接线盒的正极接线端连接的正极连接头,所述负极连接线5的一端与第二导电电极3电连接,负极连接线5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与光伏组件接线盒的负极接线端连接的负极连接头。正极连接线4、负极连接线5的线长根据实际组件尺寸和测试要求确定,图1至图4中的正极连接线4、负极连接线5的线长只是示意,不用于限定正极连接线4、负极连接线5的实际线长。
进一步地,当工装主体1的凹槽11卡入光伏组件8的边框81上端时,工装主体1的凹槽11的开口朝下,所述限位装置设有用于紧贴光伏组件8的边框81底部的限位板7。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阻尼铰链6,所述阻尼铰链6的第一铰链板与工装主体1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7设置在阻尼铰链6的第二铰链板上或所述限位板7为阻尼铰链6的第二铰链板。本实用新型还可采用与阻尼铰链功能相同或相似的装置替代阻尼铰链6。
当然,本实用新型的限位装置不仅仅限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限位装置还可以包括固定板和限位板7,所述固定板与工装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7与固定板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如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使限位板7紧贴光伏组件8的边框81底部,且限位板7位于工装主体1的凹槽11的开口下方。当然,还可以将限位板7设置成L型,将L型限位板7的竖直板与工装主体1的侧壁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如通过螺钉固定连接,L型限位板7的水平板紧贴光伏组件8的边框81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电极2、第二导电电极3彼此独立,并分别固定在工装主体1的表面。所述第一导电电极2、第二导电电极3为金属块。所本实施例的第一导电电极2、第二导电电极3为铜块。所述铜块通过螺钉固定在工装主体1上。
进一步地,第一导电电极2、第二导电电极3分别固定在工装主体1的上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工装主体1上设有用于正极连接线4的接头连接的第一接口,所述工装主体1上设有用于负极连接线5的接头连接的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通过工装主体1内的第一走线与第一导电电极2电连接,所述第二接口通过工装主体1内的第二走线与第二导电电极3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工装主体1采用绝缘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工装主体1的下端面设有凹槽11,凹槽11的两端贯穿工装主体1,凹槽11的开口朝下设置。所述工装主体1的凹槽11的形状与光伏组件8的边框81的形状匹配。本实施例的工装主体1的凹槽11的横截面为矩形。工装主体1的凹槽11的尺寸根据光伏组件8的边框81的尺寸决定,且可以将工装主体1的凹槽11的宽度设计的大于光伏组件8的边框81的相应尺寸,使本实用新型的工装可以适配不同规格的边框。
进一步地,所述工装主体1为矩形块。
本实施例工装采用无弹簧夹结构,通过阻尼铰链6结构配合凹槽11与组件ABC三面固定,可有效避免组件翻转时测试工装松脱,有效提高测试通过率,降低组件测试0功率、低功率和EL测试全黑现象。
限位板7可通过阻尼铰链6进行翻转,形成打开与关闭两种状态。阻尼铰链6带有阻尼,使得限位板7关闭后,组件在翻转过程中测试工装与组件紧密接触不会松脱。
测试工装外侧有阻尼铰链6,测试时将铰链打开,将测试工装的凹槽11与边框C面接触,再将铰链关闭,使限位板7与组件A面接触固定,组件翻转时工装不会松脱。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工装主体,所述工装主体上设有第一导电电极、第二导电电极,所述第一导电电极与用于连接光伏组件正极的正极连接线连接,所述第二导电电极与用于连接光伏组件负极的负极连接线连接,所述工装主体设有用于卡入光伏组件的边框的凹槽,所述工装主体上安装有用于将工装主体与光伏组件固定的限位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连接线的一端与第一导电电极电连接,正极连接线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与光伏组件的正极接线端连接的正极连接头,所述负极连接线的一端与第二导电电极电连接,负极连接线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与光伏组件的负极接线端连接的负极连接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当工装主体的凹槽卡入光伏组件的边框上端时,工装主体的凹槽的开口朝下,所述限位装置设有用于紧贴光伏组件的边框底部的限位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阻尼铰链,所述阻尼铰链的第一铰链板与工装主体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设置在阻尼铰链的第二铰链板上或所述限位板为阻尼铰链的第二铰链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电极、第二导电电极彼此独立,并分别固定在工装主体的表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第一导电电极、第二导电电极分别固定在工装主体的上端面。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主体上设有用于正极连接线连接的第一接口,所述工装主体上设有用于负极连接线连接的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通过工装主体内的第一走线与第一导电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接口通过工装主体内的第二走线与第二导电电极电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或5或6或7所述的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主体采用绝缘材料制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主体的下端面设有凹槽,凹槽的两端贯穿工装主体,凹槽的开口朝下设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主体为矩形块。
CN202221780469.8U 2022-07-11 2022-07-11 一种光伏组件测试工装 Active CN2182172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80469.8U CN218217298U (zh) 2022-07-11 2022-07-11 一种光伏组件测试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80469.8U CN218217298U (zh) 2022-07-11 2022-07-11 一种光伏组件测试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17298U true CN218217298U (zh) 2023-01-03

Family

ID=84649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80469.8U Active CN218217298U (zh) 2022-07-11 2022-07-11 一种光伏组件测试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172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217298U (zh) 一种光伏组件测试工装
CN105703028B (zh) 一种智能蓄电池盖
CN211014574U (zh) 一种房车电池充电时间检测计算装置
CN210572701U (zh) 用于检定经互感器接入式智能电能表时快速接线的表盖
CN207303491U (zh) 一种防水防尘的智能卡接口卡座
CN218824587U (zh) 一种翻转式的断路器的测试工装
CN208334537U (zh) 一种铝壳锂离子电芯短路检测机构
CN209298497U (zh) 一种全自动便于识别的打线模块
CN213661562U (zh) 一种卡接式光伏接线盒
CN212461800U (zh) 一种电池化成分容设备以及电池化成分容设备集成柜
CN217007628U (zh) 锂电池电芯短路测试装置
CN212991154U (zh) 一种用于电池化成设备的托盘夹子结构
CN219800013U (zh) 一种动力电池测试控制电路
CN218103081U (zh) 一种分体式插接光伏接线盒
CN211348486U (zh) 一种通用型充电器性能检测平台
CN218182069U (zh) 一种新型汽车电子用稻壳银触点
CN220042349U (zh) 一种耐用性好的弯出线端子
CN216351159U (zh) 一种车辆线束故障诊断装置
CN105047838B (zh) 电池舱组
CN214626928U (zh) 一种八线制光伏测试工装
CN211603414U (zh) 一种线束质量检测装置
CN217768869U (zh) 一种电泳装置的电极芯副芯连接装置
CN218242135U (zh) 一种电池卡座连接结构
CN212674826U (zh) 一种新型工作电极夹
CN218975887U (zh) 一种接线端子保护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