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16780U - 用于输变电的节能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输变电的节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16780U
CN218216780U CN202222263334.0U CN202222263334U CN218216780U CN 218216780 U CN218216780 U CN 218216780U CN 202222263334 U CN202222263334 U CN 202222263334U CN 218216780 U CN218216780 U CN 2182167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vice main
ball
main part
photovoltaic
driving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6333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xin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ianj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xin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xin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ianj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xin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6333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167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167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167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输变电的节能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光伏板、第一驱动装置、光伏球、感应机构、升降机构以及限位杆,所述装置主体左右两侧设有光伏板,所述装置主体一侧设有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内部设有第一驱动电机,当下雨时积水进入到装置主体内部时,装置主体底部的浮球会通过浮力向上进行移动,同时浮球顶部会触发感应开关,从而使第二驱动电机进行工作,第二驱动电机带动传动齿轮进行转动,传动齿轮进行转动的同时能够带动从动齿轮进行转动,进而带动螺纹杆进行升降,螺纹杆进行升降的同时能带动升降板向上移动,从而使升降板上升到最高位置,从而有利于避免装置主体内部的设备遇水短路。

Description

用于输变电的节能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变电技术领域,具体为用于输变电的节能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于输变电的节能装置在一般通常安装与室外,但室外安装环境较复杂,当遇到下雨天,地面积水过多时,水流会进入到装置主体内部,从而对装置主体内部的线路造成损坏,进而造成装置内部短路,从而影响输变电。
同时现有的输变电的节能装置在用电高峰期时容易造成供电不足,进而导致电压不稳定,从而影响用电,同时现有的输变电的节能装置不具有发电装置,从而不利于装置在使用时进行节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用于输变电的节能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用于输变电的节能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光伏板、第一驱动装置、光伏球、感应机构、升降机构以及限位杆,所述装置主体左右两侧设有光伏板,所述装置主体一侧设有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内部设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输出端与传动带传动连接,所述传动带通过轴与光伏球传动连接,所述光伏球设置于装置主体顶部,所述装置主体另一侧面安装有第二驱动装置,所述装置主体内部底端设有感应机构,所述感应机构上方设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上方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有两个,所述升降机构与第二驱动电机相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安装与第二驱动装置内部,所述装置主体内部上方安装有蓄电池。
优选的,所述光伏球呈等间距规律状分布于装置主体顶部,所述光伏球外部呈环形规律状分布有桨叶,所述桨叶呈弧形结构,所述桨叶为柔性光伏板构成。
优选的,所述感应机构包括感应开关、球槽、浮球、连接杆、限位块和支架,所述装置主体底部开设有球槽,所述球槽内部设有浮球,所述浮球通过连接杆与限位块连接,所述连接杆与支架滑动连接,所述支架顶部安装与感应开关。
优选的,所述浮球内部为中空结构,且浮球与连接杆表面均为塑料材质构成,所述连接杆内部为泡沫填充。
优选的,所述升降板与限位杆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杆设有四个,四个所述限位杆底部与装置主体底部焊接,且限位杆顶部与装置主体顶部焊接。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限位球括、螺纹杆、齿轮架、传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输出端与传动齿轮传动连接,所述传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从动齿轮与齿轮架相互配合卡合连接,所述从动齿轮套装于螺纹杆外部,所述螺纹杆底部分别与升降板两端轴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用于输变电的节能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用于输变电的节能装置,通过各个部件的互相组合,当下雨时积水进入到装置主体内部时,装置主体底部的浮球会通过浮力向上进行移动,同时浮球顶部会触发感应开关,从而使第二驱动电机进行工作,第二驱动电机带动传动齿轮进行转动,传动齿轮进行转动的同时能够带动从动齿轮进行转动,进而带动螺纹杆进行升降,螺纹杆进行升降的同时能带动升降板向上移动,从而使升降板上升到最高位置,从而有利于避免装置主体内部的设备遇水短路。
(2)、该用于输变电的节能装置,光伏球表面的桨叶通过风力能够进行转动,从而通过传动带第一驱动电机行进转动,从而进行发电,通过风力以及光伏板和光伏球产生的电能能够通过蓄电池进行储存,进而能够在供电电压不足时进行补充,提高电压的稳定性,同时蓄电池能够为第二驱动电机进行供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蓄电池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置主体、2-光伏板、3-第一驱动装置、4-传动带、5-光伏球、6-桨叶、7-第二驱动装置、8-感应机构、801-感应开关、802-球槽、803-浮球、804-连接杆、805-限位块、806-支架、9-升降机构、901-限位球、902-螺纹杆、903-齿轮架、904-传动齿轮、905-从动齿轮、10-限位杆、11-第一驱动电机、12-第二驱动电机、13-升降板、14-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用于输变电的节能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所述装置主体1包括光伏板2、第一驱动装置3、光伏球5、感应机构8、升降机构9以及限位杆10,所述装置主体1左右两侧设有光伏板2,所述装置主体1一侧设有第一驱动装置3,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内部设有第一驱动电机11,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1输出端与传动带4传动连接,所述传动带4通过轴与光伏球5传动连接,所述光伏球5设置于装置主体1顶部,所述装置主体1另一侧面安装有第二驱动装置7,所述装置主体1内部底端设有感应机构8,所述感应机构8上方设有升降板13,所述升降板13上方设有升降机构9,所述升降机构9设有两个,所述升降机构9与第二驱动电机12相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2安装与第二驱动装置7内部,当下雨时积水进入到装置主体1内部时,升降机构9的浮球803会触发感应开关801,从而使第二驱动电机12带动升降板13向上移动,从而使升降板13上升到最高位置,从而有利于避免装置主体1内部的设备遇水短路,所述装置主体1内部上方安装有蓄电池14。
所述光伏球5呈等间距规律状分布于装置主体1顶部,所述光伏球5外部呈环形规律状分布有桨叶6,所述桨叶6呈弧形结构,所述桨叶6为柔性光伏板构成,通过光伏球5表面的弧形结构能够在风力的带动下使光伏球5能进行旋转,进而光伏球5能够通过轴带动传动带4进行转动,进而传动带4能够带动第一驱动电机11进行转动从而发电,通过球形光伏球5有利于使装置顶部各个角度都能够进行发电。
所述感应机构8包括感应开关801、球槽802、浮球803、连接杆804、限位块805和支架806,所述装置主体1底部开设有球槽802,所述球槽802内部设有浮球803,所述浮球803通过连接杆804与限位块805连接,所述连接杆804与支架806滑动连接,所述支架806顶部安装与感应开关801,积水进入到装置主体1内部时,装置主体1底部的浮球803会通过浮力向上进行移动,同时浮球803顶部会触发感应开关801,从而使第二驱动电机12进行工作。
所述浮球803内部为中空结构,且浮球803与连接杆804表面均为塑料材质构成,所述连接杆804内部为泡沫填充,通过泡沫填充有利于增加连接杆804以及浮球803的浮力。
所述升降板13与限位杆10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杆10设有四个,四个所述限位杆10底部与装置主体1底部焊接,且限位杆10顶部与装置主体1顶部焊接,通过升降板13与限位杆10滑动连接,有利于使升降板13在进行升降时提高稳定性。
所述升降机构9包限位球括901、螺纹杆902、齿轮架903、传动齿轮904和从动齿轮905,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2输出端与传动齿轮904传动连接,所述传动齿轮904与从动齿轮905相互啮合,所述从动齿轮905与齿轮架903相互配合卡合连接,所述从动齿轮905套装于螺纹杆902外部,所述螺纹杆902底部分别与升降板13两端轴连接,从而第二驱动电机12带动传动齿轮904进行转动,传动齿轮904进行转动的同时能够带动从动齿轮905进行转动,进而带动螺纹杆902进行升降,螺纹杆902进行升降的同时能带动升降板13向上移动,从而使升降板13上升到最高位置,从而有利于避免装置主体1内部的设备遇水短路。
使用时,过光伏球5表面的弧形结构能够在风力的带动下使光伏球5能进行旋转,进而光伏球5能够通过轴带动传动带4进行转动,进而传动带4能够带动第一驱动电机11进行转动从而发电,通过球形光伏球5有利于使装置顶部各个角度都能够进行发电,通过风力以及光伏板2和光伏球5产生的电能能够通过蓄电池14进行储存,进而能够在供电电压不足时进行补充,提高电压的稳定性,同时蓄电池14能够为第二驱动电机12进行供电,积水进入到装置主体1内部时,装置主体1底部的浮球803会通过浮力向上进行移动,同时浮球803顶部会触发感应开关801,从而使第二驱动电机12进行工作,从而第二驱动电机12带动传动齿轮904进行转动,传动齿轮904进行转动的同时能够带动从动齿轮905进行转动,进而带动螺纹杆902进行升降,螺纹杆902进行升降的同时能带动升降板13向上移动,从而使升降板13上升到最高位置,从而有利于避免装置主体1内部的设备遇水短路。
本实用新型的1-装置主体、2-光伏板、3-第一驱动装置、4-传动带、5-光伏球、6-桨叶、7-第二驱动装置、8-感应机构、801-感应开关、802-球槽、803-浮球、804-连接杆、805-限位块、806-支架、9-升降机构、901-限位球、902-螺纹杆、903-齿轮架、904-传动齿轮、905-从动齿轮、10-限位杆、11-第一驱动电机、12-第二驱动电机、13-升降板、14-蓄电池,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用于输变电的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主体(1),所述装置主体(1)包括光伏板(2)、第一驱动装置(3)、光伏球(5)、感应机构(8)、升降机构(9)以及限位杆(10),所述装置主体(1)左右两侧设有光伏板(2),所述装置主体(1)一侧设有第一驱动装置(3),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内部设有第一驱动电机(11),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1)输出端与传动带(4)传动连接,所述传动带(4)通过轴与光伏球(5)传动连接,所述光伏球(5)设置于装置主体(1)顶部,所述装置主体(1)另一侧面安装有第二驱动装置(7),所述装置主体(1)内部底端设有感应机构(8),所述感应机构(8)上方设有升降板(13),所述升降板(13)上方设有升降机构(9),所述升降机构(9)设有两个,所述升降机构(9)与第二驱动电机(12)相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2)安装与第二驱动装置(7)内部,所述装置主体(1)内部上方安装有蓄电池(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输变电的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球(5)呈等间距规律状分布于装置主体(1)顶部,所述光伏球(5)外部呈环形规律状分布有桨叶(6),所述桨叶(6)呈弧形结构,所述桨叶(6)为柔性光伏板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输变电的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机构(8)包括感应开关(801)、球槽(802)、浮球(803)、连接杆(804)、限位块(805)和支架(806),所述装置主体(1)底部开设有球槽(802),所述球槽(802)内部设有浮球(803),所述浮球(803)通过连接杆(804)与限位块(805)连接,所述连接杆(804)与支架(806)滑动连接,所述支架(806)顶部安装与感应开关(8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用于输变电的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803)内部为中空结构,且浮球(803)与连接杆(804)表面均为塑料材质构成,所述连接杆(804)内部为泡沫填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输变电的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13)与限位杆(10)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杆(10)设有四个,四个所述限位杆(10)底部与装置主体(1)底部焊接,且限位杆(10)顶部与装置主体(1)顶部焊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输变电的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9)包限位球括(901)、螺纹杆(902)、齿轮架(903)、传动齿轮(904)和从动齿轮(905),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2)输出端与传动齿轮(904)传动连接,所述传动齿轮(904)与从动齿轮(905)相互啮合,所述从动齿轮(905)与齿轮架(903)相互配合卡合连接,所述从动齿轮(905)套装于螺纹杆(902)外部,所述螺纹杆(902)底部分别与升降板(13)两端轴连接。
CN202222263334.0U 2022-08-26 2022-08-26 用于输变电的节能装置 Active CN2182167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63334.0U CN218216780U (zh) 2022-08-26 2022-08-26 用于输变电的节能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63334.0U CN218216780U (zh) 2022-08-26 2022-08-26 用于输变电的节能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16780U true CN218216780U (zh) 2023-01-03

Family

ID=84659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63334.0U Active CN218216780U (zh) 2022-08-26 2022-08-26 用于输变电的节能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167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96253B (zh) 一种近海清洁能源漂浮发电船
CN206626516U (zh) 一种太阳能路灯
CN202573847U (zh) 一种以钒电池储能的风光互补发电拖车
CN109018229A (zh) 一种复合式水面发电站
CN218216780U (zh) 用于输变电的节能装置
CN102767463B (zh) 漂浮串连式海浪发电机
CN213384656U (zh) 一种漂浮式光伏支架
CN210041695U (zh) 一种竹排式发电装置
CN114614737A (zh) 一种水面漂浮式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CN107634698A (zh) 一种水上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CN213620158U (zh) 一种节能环保电动游艇
CN201610221U (zh) 一种公园水上游乐多功能太阳能电动游艇
CN109067329B (zh) 一种移动箱式光伏储能充电集成装置
CN208764852U (zh) 一种带有波浪能发电装置的水上浮标灯
CN106499568A (zh) 横向转动式波浪发电设备
CN202851262U (zh) 洁能发电机驱动装置
CN112814824A (zh) 一种全水下双向转动式发电装置
CN201916108U (zh) 立轴式潮汐发电机
CN205936955U (zh) 一种双螺杆波浪能发电装置
CN106194568B (zh) 基于stewart平台原理的下沉式水浪发电装置
CN215890305U (zh) 一种利用高压气流传递能量的海洋波浪能发电工作台
CN207182832U (zh) 一种风光互补的移动式展示牌
CN203515946U (zh) 漂浮式潮流电站组合式叶轮
CN215774972U (zh) 一种鱼池新能源增氧设备
CN217479149U (zh) 一种用于生态治理中的水体增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